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2论“雅而不高”学案粤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2论“雅而不高”学案粤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2论“雅而不高”学案粤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2论“雅而不高”学案粤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2论“雅而不高”学案粤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论“雅而不高”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时髦(mo)档次(dn)扭捏(ni)底蕴(yn) 妄论(wn) 恺撒(k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露(2)屏(3)曲 (4)稽2语境辨析法(1)他就像傻了似(sh)的,两个题目那么相似(s),老师都当例题讲了,他竟然未做对。(2)王海倒(do)退了三步,墙就倒(do)了,真是万幸。二、写对字形(1) (2)(3) (4)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品位品味“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既可为名词,又可为动词。作名词时,指(物品)品质和风味或格调和趣味;作动词时,指品尝欣赏。(2)风尚风气两者都是名词,指行为或生活的社会性的习惯。“风尚”着重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有时包括思想、精神、道德品质),多用作褒义词。“风气”着重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2明确词义(1)扭捏作态:_(2)各尽其用:_(3)口无遮拦:_(4)捉襟见肘:_(5)矫揉造作:_(6)相形见绌:_答案(1)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2)都有各自的用途。(3)说话毫无顾忌。(4)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多用来比喻境况困难,顾此失彼。(5)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6)相比之下,显出一方的不足。 语言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有道是,墙上栌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shn),嘴尖皮厚腹中空。看来,肚子里“缺货”,学问做不成,场面上的事情也入不敷出。改正:_答案栌芦;笋(sn);入不敷出捉襟见肘。2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但看生活现状,渐悟出高雅,高雅,自古以来,两个字好像扯也扯不开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低与俗,似乎也有不解之缘于是有意给它们来个重新组合ABC DD总领文段,应在最前,中“不解之缘”与中“扯不开”相关联,故应紧承。承上启下,将理论联系实际,是对的进一步阐释,故紧承。通过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要解决“雅而不高”,就得从提高文化底蕴入手。改正:_答案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中心语,在“雅而不高”后面加上“的问题”;搭配不当,“提高”与“文化底蕴”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增强”。 资料链接知名记者李景阳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辉煌”在哪里等。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令人感到不舒服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论“雅而不高”一文。 文本鉴赏本文对“高雅而低俗”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答案(1)物质硬件上去了(2)外表浮雅,肚里缺货(3)让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文本深读一、阅读第1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此文时关注了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_答案关注的社会现象反映的社会问题(1)超市自选,虽明示不许品尝偏下手抓;(2)空调车上,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3)公共楼道里,大吼大叫;(4)轿车出行,一路车笛长啸;体现我们物质文明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我们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却跟不上,也就是硬与软“两张皮”。(5)“档次”、“品位”常挂嘴头,洋话与国骂各尽其用;(6)遮口剔牙,却烟雾喷人;(7)雅兴高歌,却“低俗”败露。我们有些人表面上很文明,但一些日深月久的陋习仍然暴露无遗,也就是表与里“两张皮”。二、阅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第7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答案要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得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3作者是怎样证明“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缺乏底蕴,虽作态千般仍显得俗”的?_答案列举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论证。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讥笑那些以饮酒看花、吟诗作赋为能事的矫揉造作之徒曰“雅得太俗”,推行白话文的胡适使劲地就俗,所作打油诗、宝塔诗之类仍是俗中大雅。4第8自然段中“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映生辉,又可相形见绌”中的“物”和“习”的含义是什么?全句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联系上下文,具体全面地回答。_答案“物”指物质和环境,“习”指人的行为。全句主要说明如果环境优美,物质丰富,人又有文明的行为习惯,那么这种人就越发显得可敬可爱;反之,如果环境优美,物质丰富,人却没有文明的行为习惯,那么这种人就越发显得可憎可鄙。5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作用?我们整天地“大干快上”,什么外装修内装修都搞得比发达国家还发达,反过来,“豪门”化、“帝王”化、“恺撒”式、“维多利亚”式的物质设施倒成了一面哈哈镜,随处映照出我们这些物主的百般丑陋与滑稽,这就不应该了!_答案作者用浅显的语言、生活中的细节来向人们展示了怎么才能使得表里相统一;假如不能做到的话,会使得较好的物质条件变成了对自己的极大嘲笑。这是议论文中的正反对比论证,作者用这种议论方式收尾,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总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6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因精神文明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甚至是道德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你认为该如何制止这些现象?_答案观点一:重视宣传教育,形成文明高雅的社会大环境,让这些现象无处藏身。我们可以用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图画,印发宣传材料,举办“文明高雅行为”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处处讲文明,时时讲高雅。观点二: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做文明高雅之人,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那些言行不文明、不高雅的人,让自己的行为产生好的连锁作用,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自觉的习惯。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对比论证本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对“雅而不高”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写法指导对比论证指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对比论证的作用是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从而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运用对比论证时要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3)要有相同的对比量;(4)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3迁移运用请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小短文(或片段)。_【参考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为世俗所累,曳尾于泥泞;林和靖淡泊名利,留下千古佳话。而反观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为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者,其生命也将黯淡无光。实现自我价值,留名青史,这是众人所望。但有人是为了造福国家,也有人是为了地位财富。为国者的生命是精彩的,只为捞取个人钱财的生命没有价值可言。 素材采撷1课内素材有修养才是真正的雅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讥笑那些以饮酒看花、吟诗作赋为能事的矫揉造作之徒曰“雅得太俗”,推行白话文的胡适使劲地就俗,所作打油诗、宝塔诗之类仍是俗中大雅。饮酒看花、吟诗作赋,看起来是雅事,但因其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显出俗气;打油诗、宝塔诗之类如果有思想、有内涵,仍显出雅来。可见,是俗是雅,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所做的人是否有文化底蕴,是否有思想内涵,是否有高尚人格。俗人做雅事,只能是附庸风雅,更显其俗,甚至是丑陋。而雅人所为,即使不过是日常行为,也可能显露出他的非凡气质来。【应用角度】“雅与俗”、“底蕴”、“修养”等。2精彩应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道德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如何才能做到俗而不低、雅而又高?这是值得我们中学生乃至全社会去思考的问题。各种扭捏做作的姿态,使高雅分离的丑陋之处不便多说,但俗而不低,普遍化,大众化,却又真挚感人的事,实在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它们恰恰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俗话说:“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擦亮眼睛,揭露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雅”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搞好精神软件建设的同时,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群文阅读导读: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一样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另一样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因而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两样东西,将心中的道德准则外化为有修养的行为,做一个真正优雅的人。感受优雅第一次感受优雅,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那天,我骑车路过使馆区,要横穿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街口的时候,看见一辆小轿车疾驶而来,我捏住闸,单腿支地,等它过去。出乎我意料的是,那车也减速停了下来。车里一个胖胖的老外,微笑着冲我挥挥手让我先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有些失礼,可能是正处在第一次与外国人交流的局促中,我竟没有任何表示,低头匆匆而过。哪怕笑一下也好,我后来想。但那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优雅。后来,学会开车以后,也曾几次在人行道前把车刹住,然后优雅地微笑。然而我看到的是无表情的人流,听到的是身后怨声一片。被我挡住的司机们,不许我优雅,我猜想他们鸣笛的时候肯定在说:这人脑子有问题。优雅,有时候真的很难,在别人眼里,那是另外的事情。还有一次,参加一个公司的宴会,组织者可能是怕说完了就吃太没品位,事先准备了几个小节目,想给食客们添些丝竹之乐。领导致辞后,公司的一位小姐走上台,准备演奏梁祝,我当时就想:完了。果然,小姐优雅的琴声很快被淹没在觥筹交错之中,虽然其间服务员几次调大麦克风的音量,但仍一次次地被鼎沸的人声盖住。小姐后来草草地结了尾,红着小脸下了台。这时,席间才传出稀落的掌声。是组织者太天真了,听众们暂时还没有达到双重享受的阶段。他所期待的台上台下交相辉映的场面只会出现在德国或奥地利的电影中,我想。前几天,在某公司的演示会上,我再次看到了这种人文的反差。那次演示会中间有段休息时间,百十来位听众三五成群地挤在大厅里喧哗,摩肩接踵,活像一个集市。这时,一个西服笔挺一头金发的外国人(对不起,又是一个外国人)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看了一眼熙攘的人群,略一迟疑,但还是走了出来。他小心翼翼地左右躲闪着,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在人缝中慢慢地前行。他冲每一个与他目光接触的人点头致意,如果谁在前面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就停下来,等着,而决不像我们所习惯的那样分开众人。最后,在走了许多的曲线,几乎绕了一个大弯之后,他向我站的大门口走来,我侧侧身,让开通道。他看见我后,点了点头,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还轻声说了一句“Thank you”。这个洋人,在腾挪间,把他的教养解释得一清二楚。我真的服了。这种与世无争的优雅,已经比较接近本意,而不是我们所刻意表现的那种,比如装束,比如动作,比如在宴会上拉拉小提琴。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鲁先圣一个人的财富、职位甚至长相都可以通过化妆进行隐藏,但是,优雅却是装不来的。因为优雅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自然流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随着职位的升迁,随着财富的增多,就想着做绅士,但是,却往往让人感觉是在刻意的模仿和伪装,是很不得体的附庸风雅,甚至是令人作呕的矫揉造作。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优雅的内涵,以为自己能够像那些优雅的人一样举手投足就是优雅了。优雅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积淀、真诚美德、善良品质、自然朴素的共同体。一个优雅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有了教养而后才能谈得上修养,有了丰厚的修养才能够谈得上优雅。在哈佛大学拥有极高声誉的资深教授罗曼先生即将离任,做最后一次告别演讲的时候,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尊敬,把自己的车停到校门外面,步行一千多米走到学校大礼堂的讲坛。当他演讲结束离开礼堂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师生自发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地响彻在哈佛校园的天空,大家目送着教授一步一步渐渐远去的身影,感受到了什么叫一个学者的优雅。在美国的国会里,有很多人是反对在任总统的,但是,当总统来国会发表演讲的时候,那些反对的人会像另外赞成的人一样起立欢迎总统的到来;演讲结束的时候,也会像赞成者一样起立为总统的离去鼓掌送行。因为这表现着一个政治家的修养:我虽然反对你当总统,但是既然你已经被多数人选举为总统,我就无条件地服从多数。这是一个政治家的优雅。所有去过美国等西方社会的人,都会为他们社会中对普通人的尊敬而惊奇。行人通过路口,车辆绝对会先让行人通过。地铁车厢里,刚刚上车的人,一定不会先去找座位,而是当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坐下,而依然有空位置的时候,自己才会坐下。这是一个民族对共同规则的高度理解,是一个民族的行为修养。有很多女性以为长相漂亮就能够优雅,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不论一个人的长相多么漂亮,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教养,外在的漂亮就会苍白而肤浅,就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而已,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底子亮了出来。因为优雅隐含在衣缝里,隐含在每一个毛孔中,渗透在每一个表情和眼神中。相反的是,如果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修养,漂亮的外表下面是深厚的文化教养,上天赋予的美貌与内在的美和谐统一,这样的人就是优雅的极致了。一个长相不漂亮的人,依然可以做到优雅。美国的第66任国务卿赖斯,是美国政府中有史以来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她一口龅牙,黑不溜秋,鼻孔外露,嘴巴很大,但是,她依靠自己高深的文化修养完全弥补了先天的不足。她朝气蓬勃,干练能干,充满智慧,在全球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纵横捭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美国的铁腕人物。在世界范围内,所到之处,没有人再想到她外表的丑陋,所有的人都为她钢铁般的意志和优雅的举止而倾倒。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优雅,政治家和文化人有属于他们的优雅,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优雅。就餐时的细嚼慢咽,上车时的排队等待,公交车上的起身让座,对乞讨者的一点施舍,等等,都是一个人优雅举止的表现形式,这些细小的行为,构成了所有普通人的优雅。推荐阅读篇目:人生与艺术丰子恺优雅人生、余韵悠长张军 诵国学经典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北宋欧阳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