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信用营销 也逐渐成为企业扩大市场、减少存货的一种常用手段。公司之间、特别是向外商提供商 业信用的情况与日俱增,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 容。 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中的流程管理、具体信用政策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我 国,对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一般都是借鉴西方研究成果,且侧重于信用 政策阐述,对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涉猎较少。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信用基础薄弱,信 用体系不够完备,风险意识也不是很强。一些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盲目向客户赊 销,结果导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损失过大,使利润与现金流量严重失衡,资 金周转陷入困境,以至在竞争中惨遭淘汰。高额的应收账款又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 良影响,甚至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因此,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及其风险防范研 究势在必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其一,理论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借鉴西方管 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和方法。其二, 实践意义。在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使应收账款所 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投资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减少信用风险。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阐述应收账款管理基础理论,剖析应收账款居高 不下的成因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应收账款全过程风险控制,重点揭示了签约 前、签约中、签约后风险控制的三个重点。同时,本文结合 a 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对其 风险防范与管理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近几年,随着 a 公司收入连年高速增 长,应收账款也在持续不断的攀升,且应收账款的质量不佳。为了公司可持续经营以及 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笔者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建立一套比较 切合实际的而且能够有效运行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框架。本文在对 a 公司应收账款余 额、账龄、客户状况等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形成应收账款现状的原因做了全面系 统的剖析;并结合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提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日常管理,注重细 节,例如:健全赊销审批和备案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对应收账款定期进行分析、实行 定期对账制度、定期召开应收账款专题会议、针对不同产品区分不同的信用政策、并对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ii 信用额度、货款回收期及信用政策变更管理进行了规定。第二,产品竞争力方面,建议 从产品本身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两个方面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第三,在公司内部 控制方面,首先强调要明确现有相关管理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具体责任,在制度 建设上,要制定一系列的应收账款相关管理制度。第四,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先进信息管 理系统。第五,设立专门管理部门。第六,探索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路子,如开展应收账 款保理业务等。 关键词:应收账款;基础理论;信用政策;风险防范;建议对策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our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into the world economy.the credit marketing also gradually become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which the enterprises expand the market, and to reduce store inventory,the situation providing the commercial credit is prosperous between the companies,specially for the foreign merchant,enhancing account receivable investment and the management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s current assets management.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as a research subject has a hundred years history in the west, process management,credit policy and specific methods belong to the account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have formed theories and practice experienc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started so late, and generally utilizing western research achievements, moreover, focusing on the credit policy, and account receivable risk prevention involve less.the credit foundation is weak, credit system is imperfect , the risk consciousness is not very strong, which due to market economy starting so late.some enterprises lack of right credit management, blindly crediting customer, as a result, account receivable is so high , bad account risk loss is so big, and following result is to make profit and cash flow seriecely imbalance, and liquidity predicament, so that those enterprises fail in the competition.high account receivable will also bring adverse effect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itself development reality do not adapt.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reseaech are imperative.this research significance lies in: first,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utilizing the western management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 exploring adapted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pattern and method. second ,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fully making use of the account receivable function in order to reduce cost, and to makeing profit exceed cost , to maximize investment income and to reduce credit risks. this paper discusses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which bases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on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and high negative influence brought out by the high account receivable ,the paper puts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iv forward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control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key point have three, namely before signing the contract, signing the contract, after signing.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consider current account receivable of a company, analysing case regarding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sis, we found that account receivable are constantly climbing, and quality of account receivable is poor with a company income growing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oal of the busines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company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aiming to establish a set of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framework of account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a companys balance of account receivable, account age, customers condi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mak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ut the reason of form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account receivable . considering the basic theory of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which are following below:first, strengthening the daily manage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such as: improveing credit approval and fil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contract management, implementing regular analysis for account receivable, exerting regular checking system, holding regular exclusive meetings about accounts receivable ,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credit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 making regulation about the credit loan and credit policy, the recovery of the goods payment.second, where the product competition concerned, company can improve company competitive ability from product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ve ability.third, regarding the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the prime point is to emphasize to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ate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hen making a series of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system. fourth,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a set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ifth, setting up a spec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sixth, exploring new way o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such as developing factor business etc. key words: account receivable; fundamental theory; credit policy; risk prevention; suggested countermeasures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论 在当今的全球市场中,竞争压力和行业惯例要求以赊销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进行产品 和服务的销售。这种做法经常给企业创造应收账款资产,这种资产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 数额最大的有形资产之一。根据 2004 年的财富500 强公司,前 100 强中 75%的公 司,其应收账款都位于该公司有形资产的三甲之列。令人奇怪的是,除非出现严重的问 题,这数百万美元(有时是数十亿美元)资产的管理极少受到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应收 账款的管理者与网球比赛的裁决一样,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才会被关注。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 被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制定 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尤其在目前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 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 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 这些优惠政策在大部分情况下, 都能起到较好的促销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了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扩大了销售量,增 加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然而,不幸的是, 实践当中应收账款管理却被人们大大地忽视了。 “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是目 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方面,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信用交易 (赊 销)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客户的必要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巨大的信用风险又往往使企 业大量账款被客户拖欠,造成流动资金紧张,严重者产生大量呆账、坏账,发生严重经 营亏损,企业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困境。正因为应收账款的特殊性以及对企业产生的 深远影响,后果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因此破产1,所以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风 险防范研究,旨在引起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并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信用政策,做到可持续发展。 应收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范与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的完备性有着密切关系。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 “自由市场 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 1 陈衡华。 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06(08)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2 和法律制度想匹配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后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 作这个市场。 ”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个人,企业,以至社会的信用问题都 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社会的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由此带来的 严重经济后果和社会后果,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我国 企业很难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我国企业只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 况并结合应收账款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来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随 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备,我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同 时结合我国国情来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总的来看,目前我国信用管 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信用管理体系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理论支撑;评价指 标和评价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评价技术落后;评价数据来源存在缺陷;分析角度 狭隘;分析内容片面;信用信息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等问题。所 以,现在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今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我国的市场经济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社会将形成 学习信用管理知识的高潮,我国企业也将掀起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和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 热潮。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各企业在 经营过程中也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应收账款风险。据专业机构调查,我国目前有 51的企业没有听说过信用管理,而有系 统完善的信用管理职能的内资企业不到 0.1%,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设立了独立的信用 管理部。这种状况与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极不相符。据统计,我国企业间相互 拖欠货款逐年攀升居高不下, 到 2005 年 6 月已超过 1.8 万亿元。 企业平均坏账率为 5, 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0.250.5的 10 倍到 20 倍。而且,应收账款结构明显不合理。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 收账款余额占月平均销售收入比例较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制度要求及其自 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高额的应收账款必然会对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影 响。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 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为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已迫在眉睫。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 定要发生成本,因此,应收账款及其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目的在于:如何在应收账款信 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进行综合权衡,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求 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管理应收账款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内容,实际上涉及企业销售管理的全过程,涉及企业信 用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管理人员应该从全方位思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二)研究意义 国际市场正逐步向中国打开大门,我国企业在努力寻找、创造机会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也面临着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一步竞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众多的国有企 业要适应国际市场惯例和形势,利用和扩大信用销售,才能适应加入 wto 后的新形势。 因此,信用方式正在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主要销售方式,企业只有加强信用赊销过程 的管理,才能提高其竞争力。重视赊销过程中应收账款及其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从理 论和实务上都具有现实意义。信用管理的必要性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管理可以保证合理的现金流。信用管理可帮助企业防范因信用赊销产生 的坏账风险,提高应收账款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降低企业产品销售费用和管 理费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合理的现金流量。一些企业尽管销售有一定的成果,但货 款回收困难,缺少现金流量,没有资金支付材料和发放工资,更谈不上技术改造和新产 品的开发,最后使企业失去发展的动力。 (2)信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信用销售的关键性因素 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客户信用。这种机制会把那些管理不善、质量低下、靠投机取巧 和坑蒙拐骗的企业淘汰出局。只有那些产品竞争力强,资金充足且得到银行支持,资源 逐渐得到集中的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方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从这个意义上说,信用管理 水平和信用政策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反映。一些企业认为实施信用管理会 失去客户,减少销售,这是竞争力不强的表现,是企业对自己产品竞争力缺乏信心的反 映,不是信用管理本身的问题。 (3)信用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销售管理体系。很多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采取 赊销承包制的销售管理体系,销售业绩与回款额挂钩的考核办法,兼顾销售和实现利润 目标。同时,客户信息垄断在销售人员中,企业销售和信用决策信息丧失。信用管理通 过以客户资料调查评估为内容的事先控制,以交易信用决策为目标的事中控制,以应收 账款专业化监控为核心的事后控制,分离赊销和信用管理的不同职能,使客户信息得以 共享,建立有效的销售管理体系。企业赊销的目标是给客户带来比竞争对手所能给予的 更大的利益,销售管理体制要以满足客户利益为目标。 (4)信用管理有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融入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4 全球经济的进程加快。国内外竞争日益加剧,买方市场遍及各行各业。我国的企业已经 不由自主的遇到了信用经济的门槛。一方面迫切要求企业向国外企业一样遵守贸易规则 和惯例,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以及企业的信用管理状况和能力极不适 应。信用缺失的不良效应还在蔓延,不仅内资企业,连外资企业也感受到了巨大的信用 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应收账款,顾名思义就是应收别人的欠款,具体来说,它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 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方、接受劳务单位所占有的本企业资金, 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应收账款的 管理与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的完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应收 账款日常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证券化和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近 30 年来世界金 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它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 证券化的特设信托机构(spv) ,汇入 spv 的资产池。经过重组整合与包装后,spv 以 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根据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 金流量大小确定所发行证券的价格。应收账款保理业务(factoring)融资是企业将其应 收账款按照约定条件转让给保理公司或商业银行而提前获得款项的一种融资活动,或者 说是保理公司或商业银行有条件地购买企业的应收账款的金融服务业务。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货币总监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currency)允许了银行控股公司对保 理公司的兼并。这样,银行业开始正式从事保理业务。得益于其在满足中小型企业融资 需求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方面的独特应用优势,保理业务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得到了 蓬勃发展。至今,已成为多数企业解决应收账款收款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一直沿用至今 2。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除了对应收账款形成后的风险分散方法以外,国外关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的流程 管理与具体管理政策和方法的理论也已经比较成熟。这在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 kirschbaum,les 的a guide for credit and collection for small businesses j.the national underwriter.(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edition) ;rose,carol的extending and collecting- exercises in credit j (inbusiness.emmaus- apr 1981.vol.3,iss.2;p.44) ; 2 刘英辉。 中小型商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5 月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hingston, colin 的 international trade credit policyj(credit management.stamford- nov 1987.p.28 ); bemson , gordon m 的 controlling accounts receivable j (inc.aug.1979.vol.1, iss.5; p.74) ; van auken,howard e的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improves credit managementj(credit world.st.louis- aug- sep 1981.vol.70, iss.1; p.10) 以及barbara summers, trevor williamson, daniel read的 does method ofacquisition affect the quality of expert judgment?a comparison ofeducation with on- the- job learning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leicester:jun 2004.vol.77 part 2.p.237)等。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多,散见在财务管理类书籍中,但作为一项专 业研究并不多见。我们现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一般都是借鉴西方对应收账款管理研 究的已有成果,结合具体的业务实际,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特色。 我国理论界与企业界对应收账款问题的研究介入的较晚,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因为企 业是公有制,勿须研究企业信用问题,导致当时企业间三角债负担沉重。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因市场 的需要而逐渐多了起来,但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和探讨都 基本不涉及对信用风险的评级和防范问题。 研究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从企业应收账 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结合企业自身经济实力、财务状况、 财务人员水平、培训机制、财务规章、企业执行力强弱,以及客户财务实力、资信情况, 来确定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收款的风险、坏账损失等。最后找出解决办法,逐步完善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据前人研究显示, 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 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部门、企业和地区纷纷着手进行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企业 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已初步形成。同时,一些国内的学者和专家也以国外丰富的信 用管理经验为指导,为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信用管理模式作出大胆的尝试。在国内 发表的文章也较多,如周颖, 李璞的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选择问题研究 (中央财经 大学学报, 2007(02)) ; 王布衣的 浅谈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外经贸财会, 2003 (05) ) ; 罗艳阳的对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探讨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4) ) ;王曙光的中小 型企业筹资的障碍与对策方法创新 (商业研究.2002(4) ) ;戴敏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浪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6 潮与障碍 (集团经济研究.2003(4) ) ;朱向华,梅健的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理论及在我 国的运用 (商业研究.2005(20))等。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等,不同程 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风险。高额的应收账款必然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良的影响,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自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因此,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及其管理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一)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发展的历程和各种风险管理模型的适用性 分析,以及借鉴我国学者关于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的框架,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和应 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商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措施的基本思 路:即制定规范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流程,设置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重新设定信 用风险管理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定位等。而后,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并 对其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法。在大量阅读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应收账款 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逻辑、定性与定量分析、比较、归纳、 演绎、引用和类比等手段,对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历史发展规律和研究现状展开深 入全面的研究,搭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理论框架。文章的各 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自成体系也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内容较为完整、逻 辑严密的系统。 四、论文的总体结构 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 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 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论文整体结构 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的一些建议,以期望能在企业实际中加以运用,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全文分为 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 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指出在我国的企业中实 行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 理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及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及其日常管理。 第三部分:应收账款膨胀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应收账款膨胀的成因及应收账款膨胀的负 面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述。第四部分:应收账款全过程信用风险控制。结合我国企业的特 质,参考成熟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与管理流 程和组织机构。第五部分:进行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实体 公司的案例分析,对其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造,从而验证 本文提出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的流程和组织机构的设计思想的有效性和可行 性。结论部分,收束全文,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及意义。 (二)论文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 具体情况,提示了应收账款全过程风险控制,重点阐述了签约前,签约中,签约后的风 险控制的三个侧重点。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相应对策,如 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有一定创新意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保 理制度,并引导其健康、稳步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8 第二章 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商业信用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商业信用,是指企业的客户承诺 以后付款为条件来获得商品,劳务等。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易方式。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其管理的目标就是减少坏 账损失,求得企业销售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性质上讲,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垫支,也就是说为了销售和盈利而发生的 应收账款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代价体现在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管理成本、短缺 成本等。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因为被占用而导致企业需要对外筹款的融资 成本。例如,应收账款为 10000 元时,银行贷款的利率是 10%,则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 为 1000 元。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应收账款的存在而发生的收款成本、延期 付款成本和拒付成本。收款成本是指企业财务部门为应收账款管理和收集信息情报及通 讯而发生的费用。延期付款成本是指客户如果没有按时付款而发生的种种费用,如打官 司的诉讼费和律师的代理费等。拒付成本是指因购买方拒付而损失的相当于销售成本的 数额。应收账款的短缺成本是指企业不能向购买单位提供商业信用而减少的销售收入损 失数额,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以上应收账款三项成本之间有着 一定关系。如果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增加,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短 缺成本下降;如果企业提供的信用减少,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减少,但短缺 成本增加。只有当这三项成本总额低于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时,才应该实施应收账款 赊销;所以,这三项成本总额最低时,为应收账款最佳水平。 二、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的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企业只有建 立分工明确、配合协调的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应收账款 占用,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舞弊和差错, 避免或及时发现不法分子截留、贪污企业货款的行为,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企业的应收 账款涉及到信用、销售、仓储、财务、法律等部门,企业必须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有关 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赊销属于一种信用销售,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将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产品赊销给了谁,又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来防范和化解风险?有关调查表明, 真正的赊销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应收账款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内容,然 而,应收账款管理不仅仅是各财务问题,实际上涉及企业销售管理的全过程,涉及企业 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管理人员应当全方位思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明确企业 各个部门的职责,从根本上建立一套高效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信用政策的制定是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进而指导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信用政策主要是指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等内容。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用来衡量客户获得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 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信用标准的高低对企业 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影响很大。企业的信用标准高,说明企业只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 赊销,从而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机会成本等相关成本较低,但同时必然丧失一部分信 用较差的客户,从而丧失这部分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反之,企业的信用标准低,说 明企业不仅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赊销,同时也向信用较差的客户提供赊销,在增加销售 收入和销售利润的同时,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机会成本等相关成本也相应增加。信用 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而划分信用等级。坏账损失率越高,信 用等级越低,要求的信用标准就越高;坏账损失率越低,信用等级越高,要求的信用标 准就越低。如表 2- 1 所示: 表 2 - 1 企业信用标准的判别 3 信用等级 坏账损失率 1 0 2 01/2 3 1/21 4 12 5 25 6 510 7 1020 8 20 以上 企业可以在综合考虑边际利润率等有关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制定信 用标准决策。如对信用等级为 15 级的客户采用一般的信用标准,对 67 级的客 3 陆正飞。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p316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10 户采用较严格的信用标准,对 8 级的客户则不提供赊销。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一般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 折扣率。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限定,即企业给予客户的 延期付款期限。企业为及早收回货款,往往向在信用期限内提前付款的客户提供一定的 现金折扣。所谓折扣期限是指客户能够享受某一现金折扣的优惠期限。折扣率即为现金 折扣的优惠比例,一般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表示。信用条件一般可表述为“3/10,n/30” 等,即如果客户在 10 天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可享受 3%的现金折扣;在 30 天的信用期 限内付款,不享受任何现金折扣;如果超过 30 天的信用期限,则属于客户的违约行为, 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信用条件的确定,同样面临着收益和成本的权衡问题。如果信用期限较长,有利于 企业扩大销售,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但相应的成本则是平均收款期、应收账款资金 占用,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等均有所增加;反之,则反是。提供优厚的现金折扣,可 以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坏账损失,但相应的成本则是产品售价的扣减即销售收入一定程 度的减少;反之,则反是。信用条件的确定还必须将现金折扣和信用期限的成本效益分 析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比较、权衡等方法,最终确定最佳的信用条件。 (三)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客户在规定的信用期限内仍未支付欠款时,企业为催收而采取的一系 列程序和方法的组合。一般来说,为保证催收效果,收账政策的制定应宽严适度。收账 政策过宽,很难保证催收效果,可能会促使逾期付款的客户拖欠时间更长,应收账款的 机会成本与坏账损失将会提高;收账政策过严,虽然可以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坏账 损失有所下降,但是收账费用也会相应提高,而且可能会得罪无意拖欠的客户,影响将 来业务的开展。此时,同样面临着对相关成本、费用、收益进行权衡的问题。 一般来说, 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一定是线性的, 可大致描述为:第一,开始时,花费一些收账费用,坏账损失有小部分降低,但不明显; 第二,收账费用继续增加,坏账损失明显降低;第三,收账费用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坏账损失的减少就不再明显甚至不再下降了。这个限度一般称作饱和点。收账费用应避 免超过这一点。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四)综合信用政策 综合信用政策是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收账政策的结合。企业必须同时考虑这些因 素,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和测算,以制定最优的综合信用政策。一般来说, 应该根据客户不同的信用标准,给以不同的信用条件,并相应设计不同的收账政策。如 表 2- 2 所示: 表 2 - 2 综合信用政策 4 信用标准 信用条件 收账政策 好 宽松 消极(宽松) 一般 一般 一般 差 严格 积极(严格) 极差 不提供信用 此外,在制定综合信用政策时,企业还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外部经 济环境的变化、以往信用政策的实施情况等有关因素。 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主要应解决以下五个问题:第一,搜集客户的有关信 用资料,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第二,根据有关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第 三,在信用评估之后,根据企业的总体赊销规模,并结合该客户的具体情况,确定给予 该客户的信用限额或信用额度,用于指导与该客户之间的信用往来;第四,保持对应收 账款从总体到具体客户的监控;第五,对于逾期欠款,通过一系列的收账实务,全力催 款。 (一)信用调查 信用调查是广泛利用企业内部外部渠道,以确保客户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有关客户 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和维护,应有统一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这些规定和制度要明确到 具体业务流程中去,并有考核措施和激励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客户信息管理要实现信息 化,即建立客户数据库,并配备信用管理软件或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客户信用资料的来 源渠道主要有:直接调查。企业在接到客户的赊购申请后,应对其进行基本的信用调 查,如分析本企业与该客户信用交往记录,索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