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一堂课:怎样读懂一首诗歌,师P85-87生P48-50,一、要有文言意识,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怜悯、同情可怜:可爱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文章章:布匹3、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思念思:悲伤,(一)一字就是一词,有一词多义,有古今异义,“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表现雨后青山的空寂、旷远,突出其静,“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徒然、白白地,“死去原知万事空”(陆游示儿),空虚,不包含任何东西或没有结果的,“空园白露滴”(马戴灞上秋居),空旷、孤寂、荒凉,突出其荒芜,(二)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凝练,含有许多的联想意义、隐含意义,,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寒:寒冷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寒:寒冷寒:诗人的悲凉之感。,二、要懂得“诗家语”“诗家语”-由于格律诗受到平仄、韵律的限制,诗人在写诗时,常常采用一些倒装句、省略句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意应为“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原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原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一)、关于“倒装”在古诗中的形式古诗词中倒装的出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倒词、倒句、倒叙。倒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诗歌倒词形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提前与挪后、状语后置,1.主谓倒装。-即主语被移到谓语的后面这类句子的“谓语”部分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主语后置,“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燕自去自来,水中鸥相亲相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找出一下诗句的主语、谓语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人归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黄鹂啭。,2.宾语前置。即宾语放置谓语之前,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宾语前置,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3、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宾语,谓语,谓语,宾语,谓语,谓语,宾语,宾语,只应天上有此曲,遥看草色近却无,明主弃不才多病疏故人,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主、宾换位,“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列土指的是封疆列土,指封高官给封邑,秋色渐将晚,黄花报霜信,林暗风惊草,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主语,宾语,三山半落青天外白鹭洲中分二水,5、“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庭兰结严霜意为“院子里的兰花结上了厚厚的霜”。,主语,宾语,谓语,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定语位置变化,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闻横笛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我欲因之梦吴越,一月夜飞渡镜湖,定语的位置形式:(1)定语提到谓语前,置于句首。这类句子往往是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插入动词或名词谓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微风细草岸,独夜危樯舟”。,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2)定语挪后数量定语置于名词中心语后的情况比较多。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的“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这与文言文中的数量词定语后置一样,如“为窗八”。,“一缕血痕在眉梢”,胭脂红夺去了女儿娇色(让:夺去),“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安得千万间广厦,几点残星雁横塞,一声长笛人倚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状语位置变化,谓语,状语,“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桃花在春风中笑”的意思,“春风”做笑的状语,在诗中跑到笑的后面去了,叫做状语后置,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于)春风笑,1、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在)明月(之)夜(听到)几处吹笳(的悲苦声),白云天(下)何人(抽出)倚(天长)剑(捍卫边疆)”。2、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3、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僧(于)月下敲门,如虎气吞万里,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A有C,B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A和B都有C和D。“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六、互文见义,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5、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诗歌语言的省略,(1)主语省略,句子主语为作者本人时,往往省略。例如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其中,该诗第一、三、四、五、六、七各句被省略的主语,均指作者本人。第七句中的“欲来相问讯”半句的主语乃指李儋,亦被省略。,例如:(1)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余),(我),(我),(白羽),(2)谓语省略,例如:(1)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如),(照),(吹得),谓语直接省略。例如杜甫野望诗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其中第二句的谓语“在”或“有”被直接省去。这里“万里桥”为主语,“南浦清江”为地点状语。,(有),谓语省略,由副词兼而代之。例如杜甫客至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飱sn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i。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其中,第一句省略了谓语“是”或“有”字,由副词“皆”兼而代之。第六句类同,谓语“有”字被省略,由副词“只”兼而代之。,(3)宾语省略,例如:(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红豆),,(李龟年歌唱),,(他的歌声)。,4、省略介词,例如:(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自),(于),5、省略方位词,例如:(1)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里),(上),6、省略定语中心词,例如:(1)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文),(调),,7、省略连词,例如:(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若),(则),(故),8、省略两个词或两个以上的词,例如:(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2)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此外,还有省略状语、兼语等成分的,兹不一一列举。,(耸立于),(于),(下),(在),(于),说安史之乱时诗人在成都,思念家人,因为忧愁,常常半夜里睡不着觉,独自在月下伫立,而白天望着悠悠白云,想起兄弟,又早早入睡(期望能在梦中相遇)。,三、要了解特殊的修辞手法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1、比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将皓月银辉下的山-银盘里的青螺,(效果: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风-剪刀,(效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2、借代、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竹-代音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富豪之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绿-叶,叶的茂盛红-花,花的凋零。,3、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思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4、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效果: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5、比拟、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效果】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n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上阕)【效果】将菊、兰、明月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事物,表现了女主人公难以排遣的离愁。,6、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萧萧-滚滚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反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8、互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见-闻:见到、听到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左右、东西都种上了松柏、梧桐,枝枝、叶叶都相互覆盖、交通。,9、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效果】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0、设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效果】开篇设问,可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可以承上启下;结尾设问,可以深化主题,令人回味,11、通感、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隔彩霞: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碧桃千树花: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用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11、通感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由笛声想到梅花,听觉视觉,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闹:“红杏”是视觉“闹”是听觉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四、要熟悉常见意象的含义“妙计”P39的七类意象,送别的离愁:折柳、杨柳曲、灞桥、阳关、长亭、烟波羁旅的愁绪: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浮云相思情怀:登高、凭栏、捣衣、寒砧、鸳鸯、鹧鸪战乱戍边:烽火、金戈、战马、玉关、大漠、塞外、黑河,五、要了解诗歌的章法(绝句、律诗),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四部分。起:一首诗的起句,即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承:承接起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转: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合:则是合笔,是结句。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概念介绍,律诗的起承转合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承)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转)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合),1、“起”定基调作用: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杜甫登高【意象】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作用】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基调。,低沉的,2.“承”即颔联承笔。【内容】承是“起”句(首联)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承上启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仰视所见,俯视所见,仰视所见,俯视所见,无边落木萧萧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承上:对首联内容的延续、深化,启下:为后面抒发老病孤愁之情做铺垫,3、“转”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体现】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承)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转),写景,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转”句,体现作者思路,是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4.妙“合”主旨。点明了情感主题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合),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主题),小结:“起”、“承”、“转”、“合”各有什么作用?,起笔: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小结:“起”、“承”、“转”、“合”各有什么作用?,承笔: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与上句自然衔接,为下文抒情蓄势。,小结:“起”、“承”、“转”、“合”各有什么作用?,转笔:内容转折突起,表面是岔开话题,实际是为下文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笔有三:进一层转、另开一层转、反转。),小结:“起”、“承”、“转”、“合”各有什么作用?,合笔:整合总结,表达作者的见解主张,抒发思想感情。往往有收束全诗,点明题旨的作用,是全诗的精华所在。,绝句的起承转合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起)散入东风满洛城。(承)此夜曲中闻折柳,(转)何人不起故园情!(合),1、“起”定基调谁家玉笛暗飞声,(起),起句直露且显豁,点明“闻笛”,直写笛声。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不知从何处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2.“承”即颔联承笔。散入东风满洛城。(承),承接首句而写笛声,并着意渲染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遍了整个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3、“转”开生面。此夜曲中闻折柳,(转),笔触开始转移,由缥缈的笛乐转到了听者的角度。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而且,更是用“折柳”一词点染了一种场景,一种情绪,4.妙“合”主旨。何人不起故园情!(合),“何人”好象是说别人,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作者合成前三句的诗意,卒章显志,突出诗人思乡之情的主题。,六、要了解诗歌与时代的关系,1北朝诗歌多写征战尚武。-尚武精神代表作:木兰辞2.南朝诗歌多写男女相思。-男女艳情代表作:西洲曲,3.唐诗题材丰富多彩。初唐(618-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期、宋之问、陈子昂。盛唐(712-675):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了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盛唐诗歌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中唐(766-835):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晚唐(836-906):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4.宋人注重议理。宋人的哲理诗就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道风景线。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卢梅坡的雪梅都有这些特点。,5.南宋抒发爱国情怀。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了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作家。,七、要注意鉴赏的窍门,1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诗歌题目,表明诗歌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手法,表明写作内容,表明地点、类别,表明情感,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兵车行(杜甫),咏柳(贺知章),寻隐者不遇(贾岛),旅夜抒怀,表明时间、背景,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心明澄澈、有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观书有感,写作对象,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时间,地点,事件,第一句扣题中的“笛”字,第二句扣题中“洛城”和“春”字,第三句扣题中的“夜”和“闻”字,第四句是感受,【解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事件,“折柳”不是折柳动作,而是“折杨柳曲”“折柳”寓意是惜别怀远。,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2.关注诗后的背景和注释。【注意】试卷上所给出的任何文字都是有用的,注释的作用更不可小视。,注释,典故,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折腰”代替“做官”,用典故-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翻译】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例:谢枋得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资源管理铜陵分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崇左市凭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蒲江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广东云浮市云安区招聘教育人才9人(南宁师范大学校区专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狮山镇镇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春季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人才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统计监测劳务外包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东广州市云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农商银行系统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