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明夏完淳,别云间,1.作者简介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14岁随师陈子龙,父夏允彝起兵抗清。失败后仍为抗清而奔走联络,被清总统者逮捕,英勇就义,年仅17岁。有夏完淳集。,2.背景介绍夏完淳聪颖早慧,五岁知书史,九岁就著有诗赋文集代乳集。十四岁跟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夏允彝殉国后,他遵从遗命,尽以家产饷军,又与陈子龙等佐吴易在太湖起义,奔走于苏南和浙江一带。顺治四年(1647)七月,因向明鲁王上表谢恩,事泄被捕,送南京。他在狱中作诗言志,谈笑自若,痛骂大汉奸洪承畴。同年九月就义,年仅十七岁。战斗的磨砺使他的文风大变,形成了悲壮激越的艺术风格。他生命短暂,但著作极富,除代乳集已经失传外,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3.题目解说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云间晋书.陆云录载陆云自称“云间陆士龙”,这是地名的文化渊源。夏完淳于永历元年(1647)六月在家乡被捕,这是离别家乡、解赴南京前于狱中所写的。,解题,2、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首五言律诗。,1、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著名的抗清将领。他被捕就义时,年仅17岁。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等。,朗诵:,三年羁旅客,今日有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别云间地名,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古时属吴郡,元代在松江西门外置云间驿。,返回,别云间,“别云间”即告别故乡。诗歌悲壮雄浑,刚健有力,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原文:三年羁旅客,今日有南冠。重点词语:(南冠)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记载,被晋国关押起来的楚国钟仪始终戴着南冠(指楚国的服饰),后来就用“南冠”代指囚犯。翻译: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而今又身陷囹圄间,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句解:诉说别乡的缘由。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一个“又”字,流露了诗人无限的伤痛和遗憾的心情。,首联:,原文: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重点字词:(河山泪)山河破碎的伤心泪。(谁言天地宽)反问句。意思是国土多已沦丧,还怎么能再说天地宽广!翻译:因山河破碎有流不尽的泪,(国土沦丧)谁还说天地宽!,句解:作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示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颔联:,原文: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重点字词:(泉路)指地下,旧时迷信者所谓的阴间。这里表示作者必死的决心。翻译:自知慷慨赴死期将近,将要告别故乡情太难。,句解:表明诗人对死的态度与心态.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作者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颈联:,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重点字词:(毅魄)坚强、果敢的魂魄。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灵旗)汉武帝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表示死后仍将抗清。(空际)无边远处。翻译:坚毅的魂魄再来故乡的时候,(化作抗战)的灵旗在天际(来让人)观看。,句解:表示出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心与殷切期望。这里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尾联:,“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诗中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如何抓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颈联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尾联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比较思考,1、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本诗结尾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哪一个更值得敬佩?,过零丁洋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缘事抒情,语言简洁明快。叙事上,由原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层加深。,诗歌总结,这是一首用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它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永别故乡时复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末路的哀痛,音调悲凉,文情并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与别云间比较阅读,一、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云间是松江的古称)之作。,二、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国名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三、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梅岭三章用了“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四、两者都使用了典故。,五、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梅岭三章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六、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设备出售合同范本
- 农耕产品售卖合同范本
- 人才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出口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小学三年级语文外貌描写指导手册
- 幼儿园部门职责分工及考核办法
-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分析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考试卷
- 新媒体运营岗位技能培训课程汇编
-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防控方案
-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 去极端化教育课件
- 研学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行政公文行政公文写作
- 组织行为学 马工程课件5 第五章 领导
- GB/T 32800.3-2016手持式非电类动力工具安全要求第3部分:钻和攻丝机
- GB/T 17421.4-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圆检验
- STEAM课程开发和特色STEAM课程案例分析课件
- 插画风手绘线条卡通模板
- 办公楼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及体系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