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少年时代(1881-1897)二.南京学堂时期(1898-1902)三.留日时代(1902-1909)四.家乡教书(1909-1912)五.官吏时代(1912-1926)六.上海十年(1927-1936),少年时代(1881-1897),1881年9月25日生,小名阿张,本名寿樟,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父周凤仪,母鲁瑞。1892年2月,入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1897年离开。,“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1893年9月7日,祖父科场案发。1894年冬,父亲突然吐血,家道开始衰落。1896年10月12日,父亲病逝。,“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象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化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了。”,南京学堂时期(18981902),1898年4月27日,投考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0月15日,投考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12月18日,参加会稽县考,名列第三,“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902年1月27日,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留学资格。1902年3月24日,赴日留学。,留学时代(1902-1909),1902-1904年,东京弘文学院普通江南班。1904年4月30日,弘文学院结业。19041906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3月6日申请退学,15日获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夏秋之间,奉母命回国完婚,在家停留四天。1907年夏,筹办新生杂志、同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1909年8月归国,鲁迅妻子朱安,家乡教书(1909-1912),1909年9月1912年2月,回家乡绍兴任教员1912年2月中旬,离绍兴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官吏时代(1912-1926),1912年2月中旬,到南京任职,每月三十元,5月初北上。1912年5月,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1912年8月26日,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15年9月1日,被教育部指派为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1916年2月辞职1916年2月18日,被任命为“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会干事”,1917年8月9日,钱玄同来访,为新青年约稿1918年4月2日,作狂人日记1920年2月-1926年8月,被北京大学聘为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文艺理论,“铁屋子”,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1923年7月,与周作人失和。8月2日迁居1923年7月,受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讲师1926年3月,被政府通缉,5月2日结束避难1926年7月28日接受厦大聘书,8月26日启程赴厦1926年9月4日,抵达厦门大学,教小说史与文学史纲要1926年11月11日,收到中山大学聘书1927年1月16日,去广州。,上海十年(1927-1936),1927年2月10日,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4月辞职1927年9月27日离开广州去上海,10月3日抵达1927年10月8日,与许广平定居景云里1929年9月27日晨,海婴出生,全家福,1930年9月25日鲁迅在照片上题字:“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1936年5月15日病发,31日经美国肺病专家托马斯邓恩诊断为晚期肺结核。10月18日夜病势急变,19日晨五时25分逝世。,上海虹口公园的鲁迅墓,鲁迅遗嘱,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短篇小说集3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2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部:前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后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及译作等,鲁迅创作总况,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科举案入狱,家道中落。“恨这个社会”“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3年袁世凯复辟,对社会变革失望。“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19181924年,对思想启蒙失望。“我感到未曾经验的无聊。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正视人生的绝望的困境与命运,而后反抗,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对“绝望”的反抗之中。这是鲁迅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资源。,在鲁迅的一生中倾注了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鲁迅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等问题的中国人所钟爱,鲁迅的杂文任何时候都是中国现实中活生生的“存在”。,鲁迅的杂文,“杂文”之名,鲁迅的杂文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各种文章的总称。鲁迅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问题,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鲁迅以编年的方法编了自己的十六本杂文集。其中就包括杂感、随笔、通信、序跋、演讲等统曰“杂文”。狭义的杂文指“杂感”,即具有文学意味的议论性的文体,也称文艺性的论文。(瞿秋白),鲁迅杂文的意义,1.作为一种报刊文体,杂文与现代传媒紧密相连。新青年语丝莽原京报副刊晨报副刊萌芽太白文学申报自由谈等报刊。杂文是富于现代性的文体。杂文是现代作家通过现代传媒与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重要、有效方式。,2.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是一种无体之文,具有特别大的自由创作空间。鲁迅“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鲁迅正是利用杂文的形式,发挥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文体实验。“杂文”又具有某种先锋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鲁迅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鲁迅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卷244页,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鲁迅把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的心理与灵魂。他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心理状态。,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鲁迅的思维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空间下进行剖析与开掘,竭力排除其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迅速切入本质,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革命小贩”(杨邨人)“西崽”林语堂、“洋场恶少”(施蛰存),4.鲁迅杂文的主观性。鲁迅杂文确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自己的主观反应。出现在鲁迅杂文里的人和事,已不再具有纯粹的客观性,而是在过滤、折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的主观化了的,是主客体的一种新的融合。,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已如此,则我已在呐喊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于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但我对人说话时,却总拣那些光明些的说出,然而偶不留意,就露出阎王并不反对,“小鬼”反不乐意的话来。总而言之,我为自己和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两地书),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口语与文言句式杂糅,排比、重复句式交叉运用,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交错,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相辉映。甚至故意制造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解读,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当时,鲁迅生活的上海北四川路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鲁迅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痛恨,用“损形”的修辞手法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写的,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表示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点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且介亭杂文附记注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写给太白的。凡是对于求神拜佛,略有不敬之处,都被删除,可见这时我们的“上峰”正在主张求神拜佛。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聊以存一时之风尚耳。,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论据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文章结构,第二部分(3-8):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第一层(3-5)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他信力”“自欺力”两个新词是用反义词衍义造成的,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第二层(6-8)正面歌颂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文章结构,第三部分(9):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中心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状元宰相”,泛指古今上层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中国人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