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保养是避免汽车火灾的关键.doc_第1页
重视保养是避免汽车火灾的关键.doc_第2页
重视保养是避免汽车火灾的关键.doc_第3页
重视保养是避免汽车火灾的关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视保养是避免汽车火灾的关键2003年北京共发生机动车火灾744起,死1人,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近370万元,每天平均“烧”两辆车。2003年北京车市全线飘红,但在道路新增汽车20万辆的同时,机动车火灾的不断发生日渐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与2002年相比,去年北京车辆火灾次数增加了221起,上升幅度高达42.3%。从机动车的车型来看,小轿车发生的火灾次数最多,共317起,占42.6%。其他车型依次为面包车、货车、大轿车、吉普车等。从机动车起火时的运行状态来看,绝大多数为行驶过程中发生的火灾,共520起,占69.9%;停放时发生的火灾仅有225起。私家车被称作“流动的家”,而在744起机动车火灾中,竟有一半以上为私家车,共412起,占55.4%。而在“烧”着了的私家车里,近一半为小轿车,共196辆,占私车总数的47.6%。分析车辆起火原因,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高居榜首,共467起,占62.8%。此类火灾多是由于对车辆缺乏保养,或是线路老化未及时维修更换,导致的内部线路短路所引起,其他依次为人为放火、违章操作、吸烟、玩火、用火不慎等。违章操作引起的火灾有所抬头。据消防部门介绍,违章操作的火灾在九十年代初曾比较突出,此后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而逐年减少。近几年由于新司机较多,大都又不懂机械常识,此类火灾有所抬头。去年3月,一辆行驶在北京四元桥上的汽车着火,原因是司机赵某和于某用塑料桶直接向化油器供油所引发,造成1死3伤的惨剧。消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机动车火灾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尚未纳入“条条”或“块块”管理范围,既是火灾预防工作的空白点,也是急需提到议事日程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中国消费者报-汽车周刊记者谢莉葳背景链接:汽车火灾预防为主对于有些汽车火灾事故,原因是很难发现的,专家们建议还是预防为主。虽然汽车自燃的原因很多,但是可以避免的,车主与维修单位都要在多方面引起重视。汽车自燃事件中,数量最多的是微型车,这使人们认为是车子越高档、越新就越不会发生自燃,而老车子或微型车最容易成为自燃的受害者。事实上,汽车自燃一般都是油路、电路及汽车改装部件损坏造成的,和新旧没直接关系。虽然一些高档车也发生过自燃,但还是以微型车居多,这可能与不少微型车用户不注重维护保养有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一、一定要按规定及时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发现问题要及时检查维修,同时要按照车辆驾驶操作规程驾驶,车辆上一定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有条件的还可以购买车载灭火系统,保证发动机部位在温度超过170度时能自动启动灭火。在每次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时候注意检查那些可能导致出现自燃的关键部位,发现疑点及时排除。目前的市场发展稍显混乱,针对目前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的状况,维修单位要坚决杜绝假件进厂。对车辆加装和改装时,一定要去专业化且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好的地方。平时还要在车上配备工况良好的灭火器,用户也需掌握使用方法。因此,这就要求用户在平时多注意检查,要防患于未然。二、注意一些行驶细节。一般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都会产生烟雾并伴有异味,但在车前部是看不到的,这就要求在闻到异味或通过车窗及后视镜看到烟雾后应立即停车检查。若需要动手时,要小心别被烫伤。而一旦出险,千万不要恐慌,要在第一时间找到起火处,用灭火器将其熄灭。若发现火势过大,则应尽快逃离现场并及时报警。三、不要轻易私自改装汽车。很多新购车的用户,对车疼爱有加,可能会给车辆添加防盗器,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还可能会添加空调等。这些做法本无可厚菲,但不到专业的相关单位,便给自燃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相关的技术人员如果技术水平有限,他们绝不会去分析车辆的线路布置和具体的结构,更不会去考虑将不同线路功率进行计算,从而决定由哪里获取电源更合理的问题。为此也就出现了随便乱引电线,负荷大的地方不加保险,易摩擦处也未有效固定等多种错误维修。一旦出现线路老化、过载或磨损搭铁的问题,故障线路便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再加之电线质量差或周围有易燃物品,自燃事故将不可避免。相信在此种环境下完成的工作,必将使事故留下隐患。四、定期检查电路油路。因轿车的线路在使用三四年后常会出现胶皮老化、电线电阻增大而发热的现象,容易出现短路,例如蓄电池接线柱因杂质、油污或腐蚀使得接点松动发热,引燃导线绝缘层;长期受震动或温度急剧变化影响而使线路接点松动等。五、别在仪表盘上放打火机。气体打火机、清新剂、灭蚊剂等容易受热膨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