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stract 摘 要 在我国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 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 法律规范的不完善, 市场体系尚不够成熟,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着诸如“内部人控制” 、 “一股独大” 、 “新 老三会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证券市场的规范,损害 了股东、职工、经营者和债权人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因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 的优化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这正是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在此背景下,本 文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机制体系。 本文首先在国内外学者对“谁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对利益 相关者的定义,并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进行评价;其次,介绍西方学者对界定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进行的探索,之后提出本文的界定方法,并对七类企业相关 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第三,论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指出共 同治理模式代替传统单边治理模式的必然性;第四,从实证角度具体探讨西方公 司治理模式实践,从各国经济和公司治理发展状况来看,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角度考虑公司治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最后,说明公司治理模式的框架体系 以及治理机制体系,并按照其作用的机理不同,将其划分为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 内部治理机制、基于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基于自身的伦理道德治理机制,这三 种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通道,以实现公司长期 价值创造最大化。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共同治理;共同治理机制 摘 要 abstract after establishing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novation enters a historical stag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llis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system, the imperfect of legal regulation, some questions exis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insider control, “one big share alone” and so on, which affect the establish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benchmarking of securities market, which harm the behalf of the shareholder, the staff, the operator, the creditor and other interest bodies. therefore, achieving the optimiz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s structure becomes a topic which needs us to stud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takes our countrys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ries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co-governanc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s. first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 is the enterprises stakeholders” that proposed by home and abroad expert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definition of stakeholders. and the paper appraises the studies of the theory of stakeholders. nex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of limiting stakeholders by abroad experts, and then proposes individual limits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behavior of seven kinds of stakeholders. thirdly,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ode of mutual governance of stakeholders, and points out the inevitability that the mode of mutual governance replaces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governance. fourth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western companies mode of the enterprise governance. looking from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tudying enterprise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co-governance is a quite obvious tendency. finally,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system of the mode of enterprise governance and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is paper divides enterprise governance mechanism into the internal government mechanism based on enterpris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market government mechanism based on market and the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n explains it. keywords: stakeholders; enterprise governance; mutual governance; mutual governance mechanism 目 录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特授权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 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第 1 章 绪论 1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股东至上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然而,80 年 代中期以后,在谁是企业的所有者这一问题的回答上逐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观点是股东拥有企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毫无疑问就是企业的所 有者,因为他们是企业存在基础的物质资本的出资人。企业倘若不是追求股东利 益最大化,就会产生灾难性的道德风险。第二种观点认为真正拥有企业的是企业 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并非是属于股东们的实物资产联 合体,股东至多是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 可以说,目前在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上至少衍生出两种差异甚大的理论: “股 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前者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财产 是由他们所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 的也就应该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1; 而后者则认为包括股东在内的 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 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 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在其经营决策和治理架构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 他们相应的发言权, 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 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看来, 更倾向于 “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利益集合体” 3。 显然,这两种不同的企业理论具有完全不同的治理含义,持不同看法的学者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争论相当激烈。股东至上理论认为企业的剩余权利都是股 东的。在分配剩余之前,应该支付给其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都已经清偿完 毕,其利益要求被严格排除在公司治理安排之外。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在 与企业的关系上,企业利益相关者与股东一样并无本质的区别,也应该拥有一定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为了保证企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公司治理安排必须 恰当地考虑和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也就是说,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 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留有足够的发言空间,公司治理模式上则采取基于利益相关 者理论的共同治理模式。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学术界逐渐认识到, “主流的企业理论远没有揭示企业 的奥秘”3,这促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认 为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企业”的工具4;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制度也成为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热点。从我 国企业外部市场发育程度、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公司董事机构实际运行模式和 转轨经济路径依赖程度等维度来看,我国企业似乎更应该采取利益相关者理论为 基础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利益相关者宽泛的定义带来的迷惑是,面对众多利 益相关者复杂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提出公司治理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 有鉴于此,本文在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体系中力图解决以下问题: (1)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根本分歧点所在;两种理论的总体差 异表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要想准确的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系 统地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从而抓住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质。 (2)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基本的问题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目前还没有达成 共识。结合实际对利益相关者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和动态性都较好的界 定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3)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体系,以此达到利益相关 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本文的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深入讨论,起源于詹森和迈克林(jensen and macklin, 1976)的经典性的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 5。他们通过引入公司定价(corporate valuation)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公司价值与 经理人员股票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开创了从代理成本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 先河。同时,他们的分析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即市场竞争和制度安排的约束力量 会使经理人员不致偏离“公司价值或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太远。这些约束力量 包括产品市场、经理人员市场、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竞争压力,这实际 上就是外部治理结构安排。进一步地,法玛和詹森6(fama a theory development not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2, 8(1): 11-27 52jie hu and thomas h. noe. insider trading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 april 2001,25(4): 681-716 53diane del guercio and jennifer hawkins. the motivation and impact of pension fund activism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une 1999.52(3): 293-340 54 david s. north. the role of managerial incentives in corporate acquisitions: the 1990s evide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june 2001,7(2): 125-149 55 lawrence d. brown and huong ngo higgins. managing earnings surprises in the us versus 12 other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winter 2001,20(4-5): 373-398 56宁向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09213 57张立君.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 58刘永春,张宗益.公司治理要“单边治理”还是要“共同治理”兼论我国企业治理模式 的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5(3) 59mette lausten. ceo turnover, firm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mpirical evidence on danish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arch 2002, 20(3): 391-414 60jo-ann suchard, manohar singh and robert barr. the market effects of ceo turnover in australian firms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january 2001,9(1): 1-27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0 致 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杨金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至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 向杨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杨老师不仅在学习和科研上给予我极大帮助, 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关怀。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杨老师从选题、 资料收集、课题研究到论文的撰写都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理论知 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的顺利完成凝聚了杨老师的心血,更重 要的是,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学术风范、忘我的工作热 情、敏锐的思维以及崇高的品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终生。 感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给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是在你们的悉心教导下,我 们才为后来的论文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感谢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部、经管学院等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学习生活的 关心和帮助。 感谢在这三年中,给我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和鼓励的 2004 级同学们, 是他们的真 诚和友谊陪伴我,给予了我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