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a_h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i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形成了对全球性会计准则的旺盛需求。 iasb 已与美国、英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目前,中 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达到了实质性趋同,并且获得了欧盟的承认。中国证 券投资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可以只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报表, 不需要按照国际会计报告 调整报表。尽管如此,在以上述两部准则为基础编制的同一主体(即同时发行 a 股和 h 股的上市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财务数据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这些不同传 递了什么样的财务信息,这些不同是否为显著性差异,成为本文的研究问题。 本文以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的比较为切入点, 首先介绍了 a_h 股财务报表的不同的 编制基础,将研究问题放置在准则趋同的大环境中讨论;然后,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基 本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 得出a_h股财务报表基本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的结论; 继之,对因素指标进行配对 t 检验,从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和资产质量角度比较两套报 表的财务状况,得出约 90%的 a_h 股财务报表财务状况无显著差异的结论,从而论证了 某公司按 cas 与 ifrs 编制的财务报表传递的财务信息是一致的,即信息使用者对某一 公司基于 cas 的财务报表和基于 ifrs 的财务报表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后会做出相同的财 务决策, 这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成果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提供了初步 的数据支持;最后笔者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列示数据不同之处进行讨论,沿着报表编制 基础的线索寻找报表列示数据不同的来源, 指出如何看待未通过统计检验的 a_h 股财务 报表列示数据的不同。 关键词: 报表信息 趋同 等效 非显著性差异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a strong demand of 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rises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tegration which is speeding up these years. iasb has established a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with the standard-setting bod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now iasb has received their substantive cooperation in standard-setting.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achieved a substantive convergence. the eu has recognized the equivalence of 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so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eu show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ly on cas or ifrs. in fac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2007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ifrs. so what financial information does these differences brings? to put the analysis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rrespondence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s paper introduced firstly what principle di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llowed, then demonstrated how important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cas and ifrs were. several methods were used in this part; nonparametric test and parametric test were used firstly to demonstrate that basic indexes had no marked qualitative difference; then paired-samples t test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risk, asset quality and operations that the whole financial situation had no marked qualitative difference, so the result was that these differences are not important enough for the information users to make a different financial decision. this conclusion would help cas get acceptances of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finally, a suggestion of what attitude should we hold to these differences was given. key words: information in statement; correspondence; equivalence; no marked qualitative differenc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依法 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 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 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 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 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河北经贸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1 第 1 章 绪论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带动了财务信息的全球化, 这对基本的财务语言会计提出了 变革的要求,近几年,国际间的会计准则协调工作已经先后提上日程,并处于紧张有序 的运行中。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全球化,金融 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形成了对全球性会计准则的旺盛需求。在这种经济 环境下, iasc 制定全球性会计准则的规划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具体而言, iasb 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建 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它们的充分支持和配合,并在准则制定方面与它们开展 了实质性的合作。 欧盟于2005年1月1日起在27个成员国的上市公司中全面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同时,欧盟也在推动其“第三国准则在欧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决定”工作。截至 2008 年 11 月,欧盟承认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即自 2009 年至 2011 年底前的过渡期内,欧盟将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 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 美国证券交易所已经与 2007 年取消了有关在美上市外国公司发布财务报告必须符 合美国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美国证交会称,已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外 国公司在发布财报时,将不再需要符合美国现行“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2008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表决发布一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路线图的征求意见稿, 路线图设定了美国采用国际准则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中国,也已于 2007 年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新准则,新准则最显著的特征是立 足国情、国际趋同。它不但担任着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使命,而且是财政部进一步开展工 作解决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前提。目前,中国已先后与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就中 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展开了对话和磋商, 协调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 iasc 全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它是一个非官方会计准则 制定机构,成立于 1973 年,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出于国际间协调的考 虑,iasc 从 1997 年开始实施战略改组,2001 年 3 月宣告完成改组, 重组后更名 iasb,全称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进行中。已取得的成果见表 1.1 和表 1.2。 表 1.1 近几年中国会计准则取得的趋同成果 2005年11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议, 会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2006 年 5 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签署两地会计准则趋同的联合声 明 2008 年 1 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 准则理事会持续趋同工作机制备忘录 ,确定了持续趋同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双 方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表 1.2 近几年中国会计准则取得的等效成果 2007年12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联合签署 关于内地 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 。两地会计准则实现等效。 2008年11月 欧盟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等效。即自 2009 年至 2011 年底前的过渡期内,欧盟将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 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 到目前为止, 中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达到了实质性趋同, 并且获得了 欧盟的承认。我国在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事实是在 以上述两部准则为基础编制的同一主体(即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 务报表中列示的财务数据仍存在着不同。这些不同传递了什么样的财务信息,成为大家 最新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上述财务报表中列示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如何看待这些列示数 据的不同为研究问题, 旨在为以 cas 和 ifrs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在实际应用中传递 了一致 的财务信息提供数据证据。对待这些不同的态度对内会影响港股直通车的开通 时间,对外会影响着我国新准则等效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如果能够证明这些不同是非显 著性差异,这将对推动港股直通车的开通有积极意义;而且也证明了我国会计准则与那 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达到了实质性等效, 这将有助于推进我 狭义上指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在 2007 年正式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 38 项具体准则。广义上还包括 企业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 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尚在使用中的国际会计准则(ias) 。 一致,指报表列示的差异通过了 t 检验,表现为非显著性差异。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3 国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等效的谈判进展,促使其他国家认同我国准则等效,进一步扩大 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成果,为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外资等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同时会 有效节约企业编制报表的成本,降低国内公司在香港及海外上市的门槛,为我国企业走 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最后可以为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的 理论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2 文献回顾 文章的写作以报表编制基础为切入点,将研究问题放置在准则协调的大环境中讨 论。在调研中笔者注意到,在有关和国际准则协调的研究文献中,各国多是从研究本土 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入手,主要分析差异的来源、差异的信息含量、差异的价值相关 性和差异的缩减趋势等。笔者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关 a_b 股或 a_h 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财务信息差异来源的研究。这类 研究主要是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差异额和差异率进行分析, 依据重要性原则或统计学方 法确定主要差异因素,并结合市场和准则现状分析差异的来源。 李树华(1997) 1以深沪市 a_b 股公司的 1996 年财务报表为数据来源进行净利润差 异率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主要的差异因素,并结合国情分析差异的来源。 盖地(2001) 2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对比,他认为中国企业会 计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己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 但也应充分认识到 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小异。 王立彦、高展(2002) 3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在 a 股和 h 股时分别遵循的两种会计准则 下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差异(股东权益和净利润的差异) ,找出造成差异的会计准则因素, 加深了对制度差异影响的认识。 王立彦、刘军霞(2003) 4通过检验 a_h 股公司 1994 年2000 年间净利润双重报 告差异发现, 1998 年会计制度还不完全是上市公司经营者所需要的会计规则, 会计环境 的差异改变了上市公司经营者执行会计规则的行为,是产生双重报告差异的重要原因。 刘峰、张兵(2006) 5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特定时期(1998 年2000 年)为背景, 以同时发行 a、b 股的公司为样本,对其净利润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 (wilcoxon p 值),经过研究发现,那些同时发行 a、b 股公司所报告的净利润差异主要 来自于与会计职业判断相关的项目。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刘海风(2007) 6从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将我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实质性差异和非实质性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孙红霓, 段艳楠(2008) 7从对 a_h 股上市公司的 2007 年报分析中得出我国会计准则 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差异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待差异的正确态度。 第二类,有关国内准则与国际准则协调的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论证 a_b 股上 市公司财务报表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是非显著性差异, 或论证逐年比较差异存在缩减的 趋势。常用的统计方法为 wilcoxcon 检验和参数 t 检验。 徐经长、姚淑瑜、毛新述(2003) 8着重从 a_b 股上市公司境内外报表净利润差异的 角度,研究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新旧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问题,文章分别对 2000 年、2001 年和 2002 年按新旧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双重披露的净利润差异进行了独 立检验、比较检验以及深沪两市的检验(wilcoxcon 检验和参数 t 检验, mann-whitney 检验),得出三个结论:第一,2000 年和 2001 年 a_b 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很 大, 新旧会计标准在当年均未实现国际协调。 2002 年 a_b 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差 异明显缩小,即当年企业会计制度以及随后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在实务上已同国际 会计准则协调。第二,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进程有逐年改善的趋势,2001 年比 2000 年 有实质性的改进, 2002 年比 2001 年有实质性的改进。 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在 2002 年和 2001 年出现实质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会计标准本身的差异, 监管政策的差异和审计监管 的差异。第三,深沪两市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协调程度在 2000 年和 2001 年有显著区别, 深市 2000 年和 2001 年均实现了国际协调,而沪市在这两年均未实现国际协调。二者差 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差异、 会计改革的基础差异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 2002 年会 计标准在深沪两市均实现了国际协调。 于纹、董洁(2007) 9以 2001 年2004 年沪市的 b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差异 额和差异率的比较和一般性描述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2001 年实施企业 会计制度后,中外会计准则间差异正在逐步减小,利润由高估转向低估,说明我国会 计准则整体上已基本实现国际化,但还存在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投资损益等 诸多形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原因是资产及投资方面公允价值的采用、技术开发费是 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商誉确认的条件、公司合并的范围等准则规定方面的差异。 第三类,有关 a_b 股或 a_h 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或信息含量研究。该 类文献主要是采用报酬模型和价格模型论证了两部报表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调整值存在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5 的必要性。 王立彦、冯子敏、刘军霞(2002) 10以同时发行 a 股 h 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 两套报表之间的信息价值相关性,回答“市场对两套报表如何反应?投资人认为报表差 异具有信息价值吗?”的问题。采用市场回报率会计收益相关模型和市价与账面价值 比的回归分析模型,证明了价值相关关系的存在。两套报表披露的信息不同,最直接的 原因是两套会计准则规定的差异。 潘琰、陈凌云和林丽花(2003) 11针对 2001 年 a_b 股公司,比较了不同准则下的会 计盈余在不同市场下的价值相关性指出,a 股市场对会计盈余数字的解释能力要比在 b 股市场来得强,由此建议中国的会计准则建设仍应考虑国情,不应全盘照搬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 李晓强(2004) 12以中国 2000 年2002 年既发行 a 股又发行 b 股的公司为样本 研究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该文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国际会计准则 下的会计信息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并没有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相反我国 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作用略强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 因此简单地要求从本 土会计准则倒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有力支持。第二,不同准则间的会计信 息差异具有价值相关性,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差异是有必要 的。对于 b 股市场,在披露国际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同时披露本土国际会计准则下会 计信息是有必要的,但在 a 股市场却没有找到很强的证据。第三,会计信息在深市和沪 市的作用明显不同。 参考上述研究, 笔者借鉴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研究方法对净利润指标和净资产指标进 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差异额和差异率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参 数检验论证 a_b 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是非显著性差异, 然后依据重 要性原则或统计学方法确定主要差异因素,并结合市场和准则现状分析差异的来源。但 笔者认为仅论证净利润指标和净资产指标达到非显著性差异就认定财务报表信息的一 致性是不充分的。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组财务指标分别从财务报表的盈利能力、财务风 险和资产质量角度进行论证报表信息是否具有一致性。 1.3 研究思路、结构和创新 本文以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的比较为切入点,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并加以扩展,依次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基本指标和因素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约 90%的 a_h 股财务 报表信息一致的结论,最后沿着报表编制基础的线索寻找列示数据不同的来源,指出如 何看待未通过统计检验的 a_h 股财务报表中列示数据的不同。 文章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 动机和意义, 然后回顾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 最后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理论分析, 介绍了 a_h 股财务报表 的编制基础。 文章对同一主体基于 cas 和 ifrs 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对 a 股财务报表和 h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进行介绍是 为了将两套报表的比较放置在世界会计准则协调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 使对财务报表的 分析不应局限于报表数据的比较,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协调进度。 第三章是实证分析,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初步描述和实证分析。 净利润和净资产是财务报表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基本指标,本章以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 产利润率指标为代表, 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比较分析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主要财务信息 进行描述。 通过运用 wilcoxon 检验和 sign 检验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和单样本 t 检验的 参数统计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检验,然后通过综合分析,论证了 a_h 股财务报 表列示的净利润指标和净资产指标传递了一致的财务信息。 第四章继续实证分析,不再局限于基本指标,而是从多个角度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 列示数据不同进行进一步评价。本章首先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财务 报表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和资产质量信息;然后对该指标体系中各因素指标进行变量 定义和赋值, 笔者从 a_h 股财务报表的 2006 年 、 2007 年数据中提取并计算出各因素指 标;进而运用配对 t 检验的方法对两套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进行统计检验,并对检验结 果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得出 90%左 右 a_h 股财务报表传递了一致的财务信息; 最后笔者对没有通过统计检验的 a_h 股财务 笔者将基于 cas 编制的财务报表简称为“a 股财务报表” ,将基于 ifrs 编制的财务报表简称为“h 股财务报表” ,将 同时发行 a 股和 h 股的同一主体的两套财务报表简称为“a_h 股财务报表” 。 依据可比性原则,在 2007 年的财务报表中需要列示 2006 年的相对应的可比数据,鉴于 2007 年新准则第一次实施, 2006 年的对应数据为保证可比性,必须按新准则调整后方可列示,简称数据的“重述” 。笔者采用 2006 年的重述数 据和 2007 年数据进行实证,以增强数据的稳定性。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7 报表进行讨论,以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切入点讨论列示数据不同的来源,指出如何看待 a_h 股财务报表的列示数据不同。 为论证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反映了一致的财务信息, 文 章以同时发行 a 股和 h 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笔者首先参考了传统的以净利润差异和净 资产差异作为衡量尺度的方法,然后从方法上进行创新,对论证范围加以扩展,借助杜 邦财务评价体系全面衡量了按 cas 和 ifrs 准则编制的同一财务报表中所呈现的资产质 量信息、收益质量信息及风险质量信息,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得出 cas 和 ifrs 下财务报表信息一致的结论。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 2 章 a_h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及评价依据及评价基础概述 本章对 a_h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进行梳理, 目的在于将两套报表的比较放置在世 界会计准则协调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使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应局限于报表数据的比 较,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进度;同时,界定相关 核心概念,并作为评价基础,为后文的讨论作铺垫。 2.1 中国会计制度和准则发展历程与现状 a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中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综合。 涉及到我国的会计准则环境, 1998 年以前我国大陆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编制主要依据 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它们在一些重 要的会计处理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较大差异。 1998 年 1 月财政部发布了 股份有限 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要求上市公司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按新 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同时废止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新增了存货跌价准 备、短(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会计科目,并要求上市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取代财务 状况变动表;之后,财政部又陆续发布了多个具体准则,逐步代替原有的企业会计准 则;但这些准则仍然和国际会计准则有一定的差距,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做大 做强的阻力之一;2005 年,财政部就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 38 项具体准则 (简称“新准则”)发布征求意见稿,并于 2007 年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应用,鼓励其他 企业应用。因此,从 2007 年起,新准则成为上市公司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会计规范, 并逐渐扩大到国有企业, 最后扩大到各类性质的企业。 财政部指出, 该准则发布实施后, 将会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实际工作中出现新的交易或事项需要制定新准则加以规范,或 者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新的或修改的准则, 中国将根据基本准则并遵循既定的 程序,制定必要的具体准则,同时考虑国际趋同的原则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 会计准则。 2007 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以新准则主要指导原则, 同时遵循企业 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见图 2.1。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9 图 2.1 中国会计领域准则、制度变迁简图 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历程与现状 h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解释公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初 由 iasc 发布, 它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 1997 年,出于国际间协调的考虑,iasc 开始实施战略改组,2001 年 3 月完成改组被 iasb 取 代, iasb 从 2001 年 4 月开始运作,新发布的准则改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此前 iasc 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中仍然生效的准则名称在具体使用或引用时,仍然沿 用原来的名称和编号。为了进一步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可和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正在进行不断的协调与修订,尤其是近几年准则的讨论稿、修订稿不断被公布,例如, 2006 年 3 月 1 日,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发布了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 9 号 嵌入衍生工具的重估 ,自 2006 年 6 月 1 日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鼓励提前采用。2007 年 1 月 19 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第 8 号 经营分部 ,以实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趋同。2008 年 1 月 10 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3 号企业合并和国 际会计准则第 27 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 , 生效日期是 2009 年 7 月 1 日, 这标志着理事会已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企业合并项目。2008 年 5 月 30 日,国际会计准则 理事会完成 2007 年度改进项目, 发布了对 20 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的结论基础和 企 业 会 计 准 则已经废止、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已经废止 企业会计准则 一系列具体准则 已经废止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已经废止 1992 年 1998 年 2007 年 2001 年 “新准则”1项基本 准则、38 项具体准 则和应用指南 13个行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应用指南的修订,等等。近几年准则协调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准则的稳定性大大下 降。截至 2009 年 1 月 1 日,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为 8 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 29 项国际 会计准则。 表 2.1 列示本文将要讨论的同时发行 a 股和 h 股的上市公司 a 股财务报表和 h 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表 2.1 2007 年 a_h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对应表 国际会计准则(ia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 中国新准则(cas ) 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1990 年 1 月 1 日) 基本准则(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2 inventory(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 存货(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28 investment in associate(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ias 31invests in joint venture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ias 27 consolidate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2 长期股权投资(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40 investment property(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 投资性房地产(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4 固定资产(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41 agriculture(2003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5 生物资产(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38 intangible assets(2004 年 4 月 1 日) 6 无形资产(2007 年 1 月 1 日)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2004 年 4 月 1 日) 8 资产减值(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9 employee benefits(1999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9 职工薪酬(2007 年 1 月 1 日) ias26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1988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0 企业年金基金 (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2 share-based payment (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1 股份支付 (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5 non-current assets held for sale and discontinued operation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2 债务重组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13 或有事项 (2007 年 1 月 1 日)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11 asserts(1999 年 7 月 1 日或以后) ias 18 revenue(199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4 收入(2007 年 1 月 1 日) ias11 construction contracts(1995 年 1 月 1 日) 15 建造合同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20 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disclosure for government assistance (1984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6 政府补助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23 borrowing rate(199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7 借款费用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2 income taxes(1998 年 1 月 1 日) 18 所得税(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21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change rate(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ias29 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cs(1990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19 外币折算 (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3business combinations(2004 年 3 月 31 日后) 20 企业合并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7 lease(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21 租赁(2007 年 1 月 1 日) ias39 financial instrument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2006 年 1 月 1 日或提前) 22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2007 年 1 月 1 日) 23 金融资产转移(2007 年 1 月 1 日) 24 套期保值 (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4 insurance contracts (2006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鼓励提前)25 原保险合同(2007 年 1 月 1 日) 26 再保险合同(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6 exploration for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06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27 石油天然气开采(2007 年 1 月 1 日) ias8 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error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28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 错更正(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0 events after balance sheet date(2005 年 1 月 1 日或 以后) 29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07 年 1 月 1 日)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0 财务报表列报(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7 cash flow statement(1994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1 现金流量表(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34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1999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2 中期财务报告(2007 年 1 月 1 日) ias27 consolidate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3 合并财务报表(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33 earnings per share(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4 每股收益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 14 segment reporting(1998 年 7 月 1 日) ifrs8 operating segments (2009 年 1 月 1 日) 35 分部报告 (2007 年 1 月 1 日) ias24 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2005 年 1 月 1 日或以后) 36 关联方披露(2007 年 1 月 1 日) ias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presentation(2005 年 1 月 1 日 或以后) ifrs7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s(取代 ias30 和 ias32,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 37 金融工具列报(2007 年 1 月 1 日) ifrs1 first-time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2006 年 1 月 1 日或以前) 38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007 年 1 月 1 日) 注:括号内为准则生效时间 2005 年 11 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会计准 则国际趋同会议,会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 质性趋同。2008 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接受中国会计准则的正式报告,自 2009 年至 2011 年底前的过渡期内,欧盟将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 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至此,a_h 股财务报 表的编制基础已实现实质性趋同,并初步获得了欧盟的认可。 2.3 准则等效及报表信息一致性概念界定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改组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在这 个背景下, 为了维护各国及其投资者的利益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争夺主导权, 欧盟 认识到应该加强与 iasc 合作,采纳国际会计准则。2002 年 7 月,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 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当然,欧盟对 ifrs 并不是毫无保留、无条件接收的。 欧盟对 ifrs 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双层认可机制。 第一层次为技术层次,第二层次为立法层 次, 从技术和政治层面统一各成员国立场,再加上技术专家组的积极参与,保证了欧盟 实施 ifrs 的公正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增强了欧盟对会计国际趋同的影响力。按 照欧盟的决议,其境内的上市公司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使用 美国 gaap 的公司将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使用 ifrs。这样,一些采用美国等国家会计 准则的公司就面临着是否必须转用 ifrs 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欧盟提出了“等效” 的理念和等效认定标准。“等效”的理念为,国际趋同是一个过程,百分之百的相同不 一定可行,而如果目标一致,地区间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准则是可以相互认可的。 等效认定 标准为, 如果按照第三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 报表相比,能够让投资者对证券发行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状况和赢利状况及前景作出 相似判断,并且投资者很可能会作出相同的投资决定,那么就可以认为等效。这种“等 效”认可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各方支持。 笔者参考这一理念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报表信息一致性”的概念。报表信息 一致性是指报表列示的差异通过了统计检验,表现为非显著性差异。文章将通过论证同 时发行 a 股和 h 股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依据 cas 和 ifrs 编制的两套财务报表的列示数 据不同是否是非显著差异来证明 a_h 财务报表信息是否具有一致性。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第 3 章 a_h 股财务报表的基本财务指标评价 中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工作已取得巨大的成果, 文章的研究问题是 讨论在这个大背景下 a_h 股财务报表中列示数据的不同会造成什么财务影响, 即上述不 同是否是显著性差异。遵循重要性原则,本章首先对财务报表的基本指标进行评价。 3.1 样本单位选择 本文从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同时符合 下列三个条件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一)以 2008 年 4 月 10 日为时间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 易所同时发行 a、h 股的上市公司; (二)上市公司在 2007 年度对外公布了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 (三)上市公司年报中分别按 cas 和 ifrs 对净利润和净资产进行了双重披露,对公 司股本变动情况进行了披露。本文选用的净利润是指已经扣除少数股东收益后的指标; 净资产为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的指标。 按照上述原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 46 家同时发行 a、h 股,其中中国铁 建(601186)是 2008 年 3 月 10 日上市,不提供 2007 年财务报表予以剔出;洛阳玻璃 (600876) 2007 年度审计报告附有强调事项; 剔出这两家后剩余样本单位数量为 44 家。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 7 家同时发行 a、h 股,其中海信科龙(921) 停牌;潍柴 动力(338)暂时停牌;东北电气(585)2007 年度审计报告中存在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剔出这三家后剩余样本单位数量为 4 家。最后本文收集的总样本单位数为 48 家,具体 情况见表 3.1。 a_h 股财务报表信息一致性研究 15 表 3.1 样本单位一览表 公司代码 公司代码 序号 单位名称 a 股 h 股 序号 单位名称 a 股 h 股 1 华能国际 600011 902 25 中国神华 601088 1088 2 皖通高速 600012 995 26 中国国航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