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ii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沟通理论在企业管理、社会生活领域的运用,将沟通理论与中 学教育管理相结合,探讨了中学教育管理中教师对学生在人格观念、教学过程管 理、情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师生沟通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管理目标 的师生沟通策略。论文阐述了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中 学教育管理中三类师生沟通障碍: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特殊身份差异引起的沟通 障碍;师生认知能力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师生情绪、情感的差异引起的沟 通障碍。通过分析这些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中学教育管理中克服师 生沟通障碍的三大策略:一是要求教师采用“尊重与平等”的沟通策略,强调师 生人格互相尊重,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和谐;二是在教学过 程管理中传授知识内容的师生沟通过程要采用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 统一的策略,教师要把握学科结构特点,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将这些 内容进行编码,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三是针对学生 情绪、情感的表现状态在加强学生情感管理时采用的沟通策略,要求教师在与学 生进行情感管理沟通时,要听其言,观其形,析其因,明其心,知其情,并且要 有爱心、细心和耐心。论文对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以 期将沟通理论引入中学教育管理领域,指导中学教育实践,拓展沟通理论运用范 围,同时又丰富中学教育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沟通;师生沟通;中学教育管理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iii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uti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social life, and combining this theory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obstructio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which can surmount the obstructions. around the proposition, teaching is communicating, this thesis expound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s,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specific property of it. in view of the above-mentioned realization,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three obstructio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the first is caused by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special status and relations; the second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cognition ability; the third is caused by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do not have the same mood and emo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pointes out thre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which caused the obstructions:the first if the “respect and equality” strategy which emphasizes the same personality of teacher and student, respecting and loving each other ,democracy and equalit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nd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 and student alike; the second is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ubject goes with the cognition structure strategy. before teaching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teacher mast know well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and code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 order to agree with the students cognition structure . the third is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view of the station of the students mood, motion. this strategy demands the teachers to listen and watch the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m and must be loving, careful, patient. the thesis makes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ques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wants to introduce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to instruct secondary education practice, to develop the usage scope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o enrich the theory cont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eacher and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 湖湖 南南 大大 学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20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200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200 年 月 日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据辞海介绍:沟通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之一,是控制论在国际 关系学中的具体运用,由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提出,其代表作是美国学者多伊奇 (karl deutsch,1912)所著政治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模式 ,这种理论认 为: 信息沟通对国际关系就像神经对人体一样, 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有效的 信息产生、传递、储存、选择和处理系统是改善国际关系的迫切任务之一;有效 的信息沟通的关键是把握住传递、反馈、互补和效应四个要素 。 沟通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在管理领域运用并进行了很大 发展,其次在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相对管理领域(尤其是 企业管理) 、社会活动领域,沟通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要少得多。在教 育沟通领域中提出“教育即沟通”命题的张东娇老师撰写的教育沟通论堪称 教育沟通理论的开篇之作,唐思群、屠荣生两位教师的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 中以详尽的师生沟通方法和丰富的案例, 细腻生动地描述了教师与学生达成良好 的人际关系所运用的各种沟能技巧。但是他们研究对象范围较广,适合所有年龄 段的学生,而且集中在师生之间的正式沟通。本文阐述师生之间的沟通主要面对 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即我国学制中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大约 12-19 岁这个年龄 段的青少年。如何与中学生沟通,如何避免大家所讲的“代沟” ,如何认识和解 决新时期中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矛盾, 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目前师生沟通很多情况是显性沟通,有明确的表达,明确的目的、意义、方式、 方法、场所等,但实际沟通过程中存在很多隐性沟通,如心理交融、情感交流、 信息通道等,这些隐性沟通涉及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中学教育 效果。 将沟通理论运用到中学教育中,将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知识结合沟通 理论,对中学教育问题进行探究,在理论上可丰富沟通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也是教育理论的一个创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观中,将沟 通理论应用到教书育人,培养人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沟通,并运用沟通达到 教育目的,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将沟通理论运用到中学教育管理中,不仅拓宽了沟通理论的应用领域,在理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89 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12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2- 论和实践中丰富沟通理论的内容,还进一步发挥了沟通理论的作用。运用沟通理 论指导教育实践, 对解决中学教育管理中无效教育和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身心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沟通理论提出后,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 1.2.1 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管理沟通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 系学等学科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 从泰勒科学管理初始探索下行沟通开 始,管理沟通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 展,以从“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 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以研究“单一的任务沟通”为主,向“全方位的知识共 享沟通”研究发展等一系列过程。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管理思想随经济政治的 变化发生了重大转变,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信息网 络技术在沟通的应用、学习型组织及知识型企业的建立等等。伴随着现代管理理 论呈现出的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构扁平化、管 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全球化等总体趋势,管理沟通理论也出现了企业流程 再造沟能沟通趋势、管理更加柔性的文化管理沟通趋势、知识管理沟通趋势、网 络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管理沟通的国际化趋势 。 以沟通效能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有效沟通理论, 从信息的发布方式、 传递渠道、 接收方式以及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影响有效沟通的诸因素,如沟 通技能、信息内容、接受者、信息途径及表述,沟通风格等,还有的沟通研究以 分析影响沟通的一切消极、负面因素(统称噪音)为主要对象,全面分析信息发 送,传输、接受、系统、环境、背景、数量等方面影响信息沟通的各种因素。 1.2.2 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或者说服别人, 让人家理解你,这就需要沟通。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在个人生 活中,沟通能力越好,生活就越顺畅,越美满。良好的沟通能力使我们建立最好 的人际关系,反之,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会遭到破坏。 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沟通分析理论,由柏恩(eric berne)创建,提出沟通 的定义是一个沟通的刺激加上一个沟通的反应。 厉尊编著赢在会沟通指出沟通是一门硬功夫,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双赢, 他从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个方面介绍了提高沟通能力的很多方法和需要注 崔佳颖.管理沟通理论的历史与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31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3- 意的问题 。 傅科所著卡耐基口才从影响有效沟通的技能方面,以口头表达形式和心 理学研究为主。介绍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演讲口才;第二部分是社交口 才;第三部分是商务口才;第四部分是家庭口才。按不同沟通对象对语言沟通作 了归类总结 。 王志凯编著的 沟通一本经 借用卡耐基的名言:“沟通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 以成功学、行为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从树立良好形象,学会有效沟通方法,选用 灵活沟通技巧等八个方面,指出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 1.2.3 沟通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研究状况 张东娇把沟通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了“教育即沟通”的命题。她指出教 育沟通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或其他方式, 运用合理协调方式 形成互识或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 它是发生在特定行为者经验视界之间的信 息传递、相互对话(含批判性思维) 、意义理解和建构,它寻求的是理解个人和 主体间的意义和动机 。 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提出了“同理心 ”的概念,认为 同理心是师生沟通的前提。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 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该书阐明了师生沟通的前提,指出了师生沟通中常见的沟通错误和障碍,从沟通 中体态语,聆听的艺术,处理问题的模式,团队游戏等方面论述了师生沟通的艺 术。该书提出了师生沟通的五层涵义:一是教师做的每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 二是教师发生信息的方式,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三是教师开始传递信息 的方式,往往决定了与学生沟通的结果;四是沟通应该是师生双向的;五是教师 要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 此外有的学者对课堂沟通进行了研究,如钱洲军在论课堂教育沟通中提 出了使课堂教育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三个突破点,即把握课堂沟通的特点、注意 课堂学习群体的构建、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沟通环境 。近几年,随着素质 教育的深入开展,许多学者通过对基础教育的反思,指出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 在的弊端,其中很多是师生沟通问题,如中国教师缺什么 (黄燕编.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5.1) 、 中国家长心中的痛 (夏克军编.海天出版社,2005.7)等, 具有很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厉尊.赢在会沟通.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傅科.卡耐基口才.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王志凯.沟通一本经.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36 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 钱洲军.论课堂教育沟通.宁波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报):第 27 卷第 1 期,2005.123-125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4-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在县属农村完全中学工作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从 1988 年 8 月参加工作至今,从事过初三至高三各年级的化学教学。先后担任班主任、校团 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副校长、党总支书记至今任中学校长,虽然二 十年没有接到过调令,但对中学教育教学始终充满爱心和责任,也一直在理性思 索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教师在埋怨学 生难管,学生难教。2002 年我在湖南师大参加校长培训时接触到管理沟通的思 想,觉得将沟通理论引入教育管理中应该是有前途、有意义的。但由于学识浅, 理论和科研水平不高,未能有所建树。通过在湖大参加 mpa 学习,开阔了眼界, 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点,在查阅别人文献的基础上终于下笔成文,力图将工作实 践中的所思所想写入论文之中。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对中学教育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管理低效甚至无效问题 的探索,分析了教师对学生在人格观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认知差异,情感管理 中情绪情感差异产生师生沟通障碍的原因, 并就克服师生沟通障碍提出了三个策 略:一是管理观念上采用“尊重与平等”的师生沟通策略;二是教学过程管理中 采用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统一的沟通策略; 三是在学生情感教育和管 理中采用的沟通策略。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5- 第 2 章 中学教育管理与沟通 2.1 中学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 宏观教育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 部门对教育事业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微观教育管理是指学校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 管理。 教育管理活动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等基本因素组成的。中学教 育管理中,管理者有校长等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等中层干部,教师和 职工也是学校具体行动的管理者。此外,班、团干部以及小组长在各自范围内也 是班级内务活动的具体管理者。 中学教育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也包括国家有关 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学教育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即教师、学生、职员。其次是财,指学校经 费。再次是物,指学校校舍、场地、图书、仪器等。 “事”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 对象,事是人与人,人与财、物,以及财与物之间的关系在信息作用下形成的复 杂活动,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中学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一般管理中也处理人与人的 关系,但它们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人对物的管理来提高物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中 学教育管理是教育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并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来提高 教育质量,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之目的。在这里,管理者、管理的对象和 产品都是人。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学生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其次是教师,再次是 中层管理者,而高层管理者是少数几个人,与教师、学生在人数上形成一个扁平 三角形结构,最底层是学生。目前我省中学师生比编制是高中(农村)1:13.5, 初中(农村)1:18,其中“师”包括教师和教辅、工勤人员。因此从教师对学生人 数比来看,管理幅度是比较大的。加上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教师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相对增大。 因此中学教育管理中如何提高教师对学生教育 管理的有效性是中学教育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2 中学教育管理与沟通 管理的人本原理指出,人及人的工作积极性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管理 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核心, 以做好人的工作,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 进而提高管理功效,实现预定目标。中学教育管理中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 学生的管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调动人的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6- 积极性,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中学教育管理中“人的因素”最集中,最直接 的核心部分。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应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 生知、情、意、行和人格进行教育培养的管理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 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 活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对各种不良倾向能自觉地抵制 。 在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传递信息,包括文化知 识、思想和情感。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的沟 通是人-人沟通,参与沟通的双方都是有思想、有情感和有能动性的人。师生沟 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中学教育管理目标 的实现。 2.3 师生沟通对实现中学教育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师生沟通在中学教育管理沟通中处于核心地位。 管理沟通是管理过程中为实 现组织目标,不同的主体、群体(团队) 、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工作信息、意见和 情感的过程。在中学教育管理沟通中,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对财的管理、人 对物的管理、人对人的管理、人对事的管理,都有人的参与,其中老师对学生的 管理是面对面的直接管理,师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能动性的人,处于中学 教育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师生沟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教学是学 校完成培养人才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多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 位。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 主体,教师是主导,两者必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沟通和交流。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调地,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地灌输,而是与学生通过语言 或体态语,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学生互动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这种沟通既贯穿于整个 教学过程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所以每天与学生相处几小 时的教师,特别是相处时间更久的班主任,正确认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并懂 得一定的沟通技巧,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 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以及师生的身 心健康都有极大的裨益。 师生沟通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情感的发展。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 为中学生 12-18 岁阶段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自我同一感指个体组 常思亮. 教育管理学.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57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7- 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关于自我一致性的形象 。自我 同一感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他们的 选择或决策往往失之偏颇,因此,师生沟通尤显重要。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 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 的意义,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的人格的发展, 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来实现的,与此同时,学生情感也会随着身 心发展而越来越丰富和稳定。 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 中学教育心理学.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032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8- 第 3 章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障碍 中学教育管理简言之是学校对人、财、物和事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 首位的,人的因素是各项管理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中学教育 管理的重中之重,师生沟通对实现中学教育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 作中对学生的管理却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管理目标方面:只重成绩,不管素质高 低,典型的应试教育;二是管理手段机械生硬,常采取强制性、约束性的措施, 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忽视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三是管理观念落后,强调 师道尊严,忽略学生自尊和人格形成。正是因为中学教育管理中对学生人格、认 知水平、情感管理等方面存在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使师生之间沟通产生障碍, 最终影响中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尽管师生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多种,通过对 人格、认知和情感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障碍可以 分为三类:一是师生特殊身份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二是师生认知能力差异引起 的沟通障碍;三是师生情绪、情感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下面对这三类师生沟通 障碍进行分析。 3.1 师生特殊身份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 案例一:2003 年 4 月 14 日, 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北碚中学初二学生刘 某模仿世界杯足球赛中罗纳尔多的头,给自己剃了光头,只有前后各留了一撮头 发。没想到,第二天,受到学校处分:头发长出后再来上学。4 月 7 日下午,他 与另一同学商量后,两人都剪了个罗纳尔多发型。怕师生不理解,8 日他戴着帽 子去上学,刚到教室,就被班主任老师叫住。老师说他头发很怪,让他把头剪了, 14 日再来上课。 随后,学校将刘某的外婆请到学校,要求她带刘某去把头上那显眼的一撮头 发给剃了,等下星期一头发长起来再来上课。外婆求情说: “让孩子写检查,继 续上课行不行?”班主任说不行。外婆说: “让孩子戴帽子上学行不行?”还是 不行。当天下午刘某头发剃成彻底光头。9 日早晨,外婆带着刘某来到学校,班 主任还是不让刘某上课。当天,刘某的父亲向北碚区教委反映此事,答复是: “无 论发生什么事,让学生先上课。 ”10 日早晨,祖孙俩满怀希望再次来到学校时, 仍被告知不能上课。校方称,班上有堂公开课,有外校老师和领导来听课,刘某 的光头有损学校形象 。 在中学教育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既有社会传统因素的 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杭州:浙江出版社 2005.16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9- 影响也有师生个体差异的特殊性。 (一)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博大精深, “天地君亲师” ,教师紧跟父母之后。古代 私塾第一天入学要拜孔圣人,实则拜师父。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老师永远是 知识的象征,是学习的楷模,是人间的至圣极品。 三字经说: “子不教,父之 过,教不严,师之惰。 ”按老师说的去做永远没错,师道尊严,教师俨然是神坛 上的圣人。于是中学教育管理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大声地说: “你 上课为什么大声讲话?给我闭嘴! ” “如果你再不改正,我就打电话叫你家长来。 ” “这些都不懂,你真蠢(笨) ! ” “又犯错误了,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更有甚者, 动脚踢,或用手提耳朵,打耳光。总之,教师可以任意摆布学生,永远没有错, 如果教师有错那也是学生先有错。上述案例,从师生沟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体会 到三点:一是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沟通是单向的,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发出的信号 是一种“你向信息” 。它是沟通的杀手。 “你向信息”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 过强,忽略别人的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 种表达方式,容易造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抗拒,畏缩。二是学生家长意 见被忽略,不仅没有解释权,而且连求情求理的权利也被剥夺,学生和家长处于 被动状态。三是学生剃光头的动机和意愿没有人关注,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 律性。 (二)教师素质的成熟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的劳动。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开发年轻一代的智慧, 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同时塑造年轻一代美好的心灵。教师是受过专门的训练和 培养的教育者,是社会复杂劳动力的生产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素质体 现在(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善于学习新知识; (2)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 神,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3)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了解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4)善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5)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 及时捕捉和处理学生发出的信息; (6)善于自我批评,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7) 身心健康 。正是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培养,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 经验视野都要优于学生,因此在师生沟通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生与教师沟通过 程中,沟通信息资源明显倾向教师。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可塑性 中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 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 青春发育期。他们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 的蓬勃成长、急骤变化。在形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 都加速增长;在机能方面,如神经系统、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 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杭州:浙江出版社 2005.55 张润泽,王翠格,唐克雨.教师素质论.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7.23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10- 蛋白、红细胞等,均有加强;在身体素质方面,各种激素相继增加;生殖器官及 性功能也迅速成长,等等。上述生理机能的变化虽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但归纳 起来主要有三类,总称为“三大变化” 。一大变化,身体外形改变了;二大变化, 内脏功能健全了;三大变化,性的成熟。这是人体内部发育最晚的部分,它的发 育成熟,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 。 中学生一般处于 1219 岁之间,生理上的三大变化会引起中学生心理表现 出四个特点: 一是过渡性。 中学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 儿童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 保护, 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青年期是个体发展的成熟期,它标志着个体真 正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我国宪法规定:年满 18 岁的男女青年就可以取得 公民的资格,享受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正式承担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社 会的神圣职责。中学生处于少年期与青年初期,刚好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 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了初中期 (少年期)和高中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 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后一阶段,即青年初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 的时期, 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前一时期, 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 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即使如此,青年初期只是刚刚达 到成熟时期,他们的能力、水平还不高,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成年 人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真正趋向成熟。 二是闭锁性。中学生的心理逐渐地显示出“闭锁性” ,即他们的内心世界逐 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中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在迅速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占着优势而且这种思维逐步地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于是智力活动的“内化”程度、抽象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是闭锁性的基础。中学 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必然也要引起情感上的波动,由于这个 时期相应的意志力的发展,往往也能被控制住而不表现出来。这是闭锁性的情感 与意志方面的基础。由于“闭锁性”特点,于是中学生心里的话有时不愿与长辈 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这个特点越为明显。有人作了一些研究,发现初二、初 三以后的中学生,自己放东西的抽屉总爱加锁,似乎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 人知道,其实里边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这个阶段的学生, 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如果只根据他们的一时一事或某个举动就作判断,或作出 研究的结论,那常常是容易发生错误的。但是,比起成年人,中学生毕竟经历有 限,还比较纯真、直率,有的甚至是锋芒毕露。研究也表明,中学生容易对同年 龄、同性别人,特别是“知己”暴露真挚的心理、思想,这就成为了解中学生心 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93-96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1- 三是社会性。 比起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 政治性。 如果说儿童发展的特点更多地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和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那么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 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 响。特别是初三之后的学生,选择未来生活的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 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选择时,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严肃性。这种对未来生活道 路的选择,无论在中学生的学习上或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 研究表明, 中学生的理想、 动机和兴趣或不良品德都在中学阶段形成并初步成熟。 理想、动机、兴趣、价值观和品德等个体意识倾向性,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 性的重要方面。 四是动荡性。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有时比小学生和成年人更容易产生变 革现实的愿望,正因为如此,中学,尤其是高中生往往在政治活动中“打头阵” , 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然而中学生也好走另一个“极端” 。品德不良往往 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尉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诸如车 祸、 溺水、 斗殴等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也在中学阶段。 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从中学阶段起,开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病发病的高峰阶段。因此,中学生 在这一阶段中既包含了正确的内容,也往往容易产生消极的因素。为什么会出现 这些现象呢?中学阶段,是一个身心发展过渡时期。中学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 们年成“大人” ,当成社会的一员,他们思想单纯,很少有保守思想,敢想敢说 敢做最为。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 和人生观还都是个谜。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增强, 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 好斗好胜,但思维片面性却很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很热情,也重感情, 但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也在发展,但在克 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他们精 力充沛,能力也在发展,但性格未最后定型,尚未找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总之,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很大,这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 期。因此,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起 着关键性的作用。 3.2 师生认知能力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 师生之间的沟通,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但学生与教师在认知方面 的能力和水平是不对等的, 沟通主体的自我认知和对客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客体的 自我认识都对沟通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休斯顿(tphouston)归纳了五种认知的含义: (1)认知 是信息的加工; (2)认知是心理上的符号运算; (3)认知是解决问题; (4)认知 是思维; (5)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判断、推理、学习、想象、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12- 概念形成、解决问题、语言使用等 。在沟通活动中认知能力和水平占有重要的 地位。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活动中的认知包括师生的自我认知和师生对信息 文本的认知。 3.2.1 师生的自我认知 所谓自我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对自身的认知。认识具有能动性,人既可 以成为客体的自我, 同时又是主体的自我, 主体自我能够支配、 指挥自我的表现, 并认识自身的行为和心理情感;客体的自我是自我的对象化,是人表现出来的自 身行为和心理情感等。 由于教师具有比较成熟的素质,受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所以教师认知水平都 比较高,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身。 ”理论和实践有一段距离, 知识和能力还要相互转化。目前教师在认知方面引起师生沟通障碍的主要问题 有:偏离教书育人宗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思想,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对学生采用一些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育方法,甚至使用侮辱性语言,伤害 学生身体和心灵,这是教师对自我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认知的不足。不加强学 习,不按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而是随大流、随经验,对教育新思想、新 观念不愿接受,不研究学生与社会的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观念守旧,不思 进取,对教育发展认识不足。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市场经济、教育经济的意识 增强,追求待遇,攀比福利,开展有偿教育的思想越来越突出,对教师师德及教 育环境认识不足。 中学生正值 1218 岁左右,是生长发育身心健全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与 高中阶段在认知方面也表现出很多不同, 高中学生在感知和观察方面比初中生更 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力求时间与空间的高度结合和部分与全 部的统一。在记忆方面,高中学生更多的是运用理解记忆,而不是初中的机械记 忆。在思维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性,开始出现辩证性 思维,也有了更大的组织性和深刻性,还有更强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 现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中也体现了初中 、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如数学科, 在初中只有平面几何知识, 到高中才出现立体几何等需要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的 知识内容。中学生自我认知是一个随着身体发育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 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质的飞跃更多是指导、训练、自觉,因此,作 为中学生要不断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也要自觉认知自身的特殊性,不封闭心灵, 不闭锁思想,应该充满自信,充满朝气和希望,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3.2.2 师生对文本信息的认知 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授业) ,思想的指导(传道) , 赵升奎.沟通学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84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3- 疑难问题的辅导(解惑)以及心理品质的培养(心育)等方面。从沟通学角度分 析,这种教育过程首先是教师对教育文本(如教材内容) 、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 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解。同一节课的内容,每个教师备课侧重点总有差别,即使是 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表达出来就有不同的方法或效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 解也是千差万别,不同学生同时预习同一内容的课文,通过提问可以看出不同学 生有不同的答案,同一个班的学生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但最终成绩也是不 一样的,有好有坏,有优有劣,除学生先天素质差异外,还在于学生对教师传递 内容的信息解码处理不同,还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实质是学生认知 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由于老师、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认知差异,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沟通产 生障碍,使沟通不能有效地完成,只有“沟”的行为,而没有“通”的结果。 3.3 师生情绪、情感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 有效的沟通是情感的共鸣,师生之间沟通要“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融通默 契。情感是师生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常常听学生说: “我喜欢 xx 老师上课。 ” “我们要求 xx 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 ”这都说明师生之间已经建立了比较深厚 的感情,学生对老师的言行已表现出信赖、支持、配合和积极沟通的态度。相反 也有老师会说: “看到 xx 调皮鬼学生就抠气! ”甚至 xx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 就会打上“差生”的烙印,严格批评、讥讽甚至挖苦、侮骂,给学生心灵造成创 伤,这时师生感情处于对立,甚至仇视的状态,沟通已经不可能。 教师的情感具有丰富性和稳定性。教师首先具有爱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 生,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同时具有耐心、社会责任感和多样合适的情 感表达方式, 能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善于观察捕捉学生情感的变化并正确引导。 教师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成年人, 在树立师表形象的同时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感,其情感具有较强稳定性。 随着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变化,加上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初中学生的情感 具有如下特点: (1)易激性。1113 岁的女孩和 1315 岁的男孩对外界刺激特 别敏感,易于激动,产生明显的情绪反应。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切忌不顾其 敏感、易激动,自尊心增强的特点,像对待小学生那样随意,宜尽可能避免批评、 体罚,切忌采用讽刺、挖苦、打击等心理体罚,以免导致学生过激反应。 (2)情 绪的两极性: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相反情绪的转换剧烈,取得 成功时令其欣喜若狂,充满自信;而遭遇失败时,又会垂头丧气,变得自卑、苦 恼。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减少其情绪波动的幅度, 对情绪不良状态的学生要及时提供心理咨询, 了解其成因, 帮助其通过改善认知, 恢复理智与心理平衡,早日走出情感误区。 (3)文饰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一方面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14- 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活泼而坦率,情感的外部表现鲜明生动,表现了开放性。 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和调节能力增强, 年龄的增大, 表现出闭锁、 内隐的特点, 文饰性增强,开始戴上面纱和面具,尤其表现在对异性的情感。 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和身心发育的逐渐成熟,高中生情感越来越丰 富,在情绪方面两极性的表现有所下降,情绪体验易心境化,情感丰富而深刻, 具有文饰、内隐、典型等特点。例如:对本来厌烦的事表现出无所谓甚至装出喜 欢的样子,对自己羡慕喜欢的异性故作冷淡,给教师正确判断学生真实心理活动 带来困难。尽管如此也不宜简单地这些表现与虚伪划等号,上升到品德的高度, 这是其人格社会化的客观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察颜观色,细致入微地观察,实事 求是地归因,设身处地地理解,在必要时可以借助谈心、书信往来、咨询、问卷 调查或心理测量等沟通手段,加以准确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5- 第 4 章 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策略 前一章分析了中学教育管理中三种师生沟通障碍: 是师生特殊身份差异引 起的沟通障碍;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师生认知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是 师生情绪、情感的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这些沟通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管 理的有效性,影响到中学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克服。通过分析产生这 些沟通障碍的原因,可以寻找克服这些沟通障碍的方法、技巧。本文提出了三种 克服师生沟通障碍的策略:一是“尊重与平等”的沟通策略;二是教学过程管理 中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统一的沟通策略; 三是加强对学生情感管理的 沟通策略。 4.1 “尊重与平等”的沟通策略 4.1.1 中学阶段师生关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革命性变革中, 师生关系是中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 的、最重要的互动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对教 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师生 生活的各个方面,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教育和被教育的需要为基础,以师生沟通为 条件,以尊师爱生为感情钮带,是学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 第4课 智能穿戴安全策略-物联网隐私与安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清华版贵州2024五年级下册-清华版(贵州)2024
- 2025年光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报告
- 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与太阳能光伏板知识产权布局报告
- 2024年儿童保健副高主任医师高级职称考点及答案
- 铁路营业线综合施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劳动保障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小学生低年级趣味百科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初步设计评估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物流配送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
-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课件-第一章 显示技术基础
- 病患陪护员培训
- 冲击地压防治培训课件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 影响宠物毛发质量的因素研究进展
- 网约车司机礼仪培训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件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