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_第1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_第2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_第3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_第4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设计研究 -以胜利油田为例 摘 要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于 2004 年 5 月 1 日起 正式实施,这标明我国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年 金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截至 2006 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的基金规模已达到 900 亿 元,相比 2000 年增长了 371,显示出企业年金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由于我国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时间比较晚,法律法规及运作模式都还不健全,发展企业年金 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企业年金制度开展大量细 致的研究。 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了国外 企业年金的理论、成功做法及发展方向,结合胜利油田实际,综合分析我国国有企 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年金制度实施的开展情况,提出一套较为可行的年金制度设 计方案,力争对国有大型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内 容如下: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第一章对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作一阐述,界定了企业年金的含义,探讨了建立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对国内外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 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总体状况,同时简述胜利油田企业年金的发 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介绍了国外企业年金的发展概况, 探讨研究了企业年金发展的国际趋势。 第四章是以胜利油田为例,介绍了胜利油田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概况,分析了当 前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对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 ii 析。 第五章对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作了概述,针对胜利油田企业补贴实施 方案存在问题,重新设计了企业年金计划。阐述了年金计划制定所面临的困境,提 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个人账户 iii state-owned enterprise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optimized design research - example from shengli oilfield abstract occupational pension implementation means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 fu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eans get up the official implementation in may 1,2004, and this marked that the statute system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was basically formed in our country. in the last few years our country occupational pension was being enduring the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up to 2006 years end, our country occupational pension fund scale had amounted to 90 billion yuan. compared with 2000 years it increased 371%, that demonstrated the occupational pensions good development tendency. however, due to the date of pension system founded in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late, law and operate mode are distemperedn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urgently to resolve. so that expanding research to pension is extraordinarily necessary. the paper deeply analysed the annuitys development actuality and existent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simultaneously studied the overseas occupational pension theory, the successful procedure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hengli oilfield, integratedly analyse the develop instance of our state-owned enterprise especially the major state-owned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proposed a suit of relatively feasible pension system design scheme, shooting at supporting for major state-owned enterprise with some reference meaning.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exordium part introduced the present papers background of selecting topic ,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also introduced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 the first chapter made an elaboration to the occupational pension elementary theory, framed a boundary of the annuitys meaning, discussed the theory base of founding occupational pension, and summarized for inside and outside countrys pension system research. chapter 2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in iv our country, introduced its development course, summarized the collectivity status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simply depicted the occupational pensions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engli oilfield ,analysed the existent problems.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d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verseas occupational pension,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l uptrend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chapter four took the shengli oilfield for example, introduced the fields basic implementary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pension substitution rate level, deeply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founding pension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hapter five made an outline for pension desig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gainst shengli oilfield enterprises subsidy program problems , re-designed the occupational pension plan. expounded predicament to confront to constitute pension plan,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keywords: keywords: occupational pension, basic old-age insurance, pension substitution rate, individual account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冯 岭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冯岭 指导教师签名:周泽红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1 绪论 一、选题背景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国已经明确采纳世界银行所推崇的多支柱养老 保险体系,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是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根据自 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职工在退休之后的一定时期内获得一定数 额养老金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这种制度是对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 充,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2000 年起更名为“企业年金” 。国家“十一五”发 展规划纲要更明确地把发展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企业年金在国外已经有 100 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在二战之 后的发达工业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现在的经合组织为例,有 1/3 的职工在企 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之内,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 100,英国、 美国、加拿大等国在 50左右,其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 2006 年底,我国 企业年金的基金规模已达到 900 亿元,同比 2000 年增长了 371,显示出企业年金 良好的发展势头。自 80 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日益升 温,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年金计划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我 国企业年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深入研 究发展企业年金的相关政策理论,解决制度障碍,推进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发挥 其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 从胜利油田来看,胜利油田 2003 年制定实施了补充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标准为当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 2%,主要是用于支付养 老保险移交山东省统筹后 5 年过渡期内新办法低于老办法的“差额” 。由于资金渠 道、筹集方式与标准、资金管理与运营方面不规范,特别是没有建立补充养老个人 账户,实施的人员范围也比较小,筹资水平偏低,该方案于 2004 年 9 月停止实行。 2 同时又实施了规范离退休人员企业补贴方案,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得到了极 大提高,然而此方案在政策依据、资金来源、计划实施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并 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方案。 二、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将由 原来的 90%左右降为 58. 5%,这就意味着基本养老金水平要逐步降低。而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的目的显然不是降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而是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 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将 原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转移出来,由其它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 为了弥补统一制度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下降,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 储蓄性养老保险,尤其是企业年金。胜利油田作为一个拥有员工近 23 万人、离退 休人员 4 万余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同样也面临着如何保持员工退休后适当的养老 金水平这一重大课题。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年金计划,有利于落实企业员工和离退 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提高国有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发展企业年金有利于完 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年金作为对员工的一项重要的福 利措施和激励机制,可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建立胜利油田企业年金制度显得尤为 迫切和重要。 三、研究胜利油田发展企业年金的目的 由于企业年金不仅涉及国家有关政策、 资金来源、 基金管理、 建立水平等问题, 而且涉及到各类群体的利益关系与平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本论文 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实践型论文,目的不是创建一套全新的企业年金制 度,而是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综合研究国内外企业年金发展状况,结合 胜利油田的实际情况和基本数据,进一步细化完善,探讨建立胜利油田企业年金的 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从而设计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年金方案体系。本论文力争 3 在制度设计上有所创新,在规范管理上有所突破,对我国研究国有大型企业年金制 度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4 第一章 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企业年金的界定 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由企业和员工按照量力、自愿原则自主设 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过设立个人账户和年金基金,采取政府监管与市场化运作 方式,为参保员工支付养老待遇。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 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 年金是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国家基本养老保 险, 也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人寿保险, 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障形式。 一、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 首先,企业年金处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第二层面,处于补充地位。从世界各国的 情况看,基本养老保险承担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责任,因而它 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作为基本的责任主体;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并非以此为额定责 任,也缺乏永久性的责任主体或担保人,比如企业可能因财力所限而暂时终止为其 职工举办补充养老保险, 也可能因经营不善而破产, 从而终结补充养老保险。 因此,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需求,主要是通过各种以国家或政府 为责任主体或担保人的社会保障措施来获得满足的。 其次,企业年金具有立法的半强制性,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出政策的导向性。世 界各国基本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均以法律或法规来强制实施为其基本特征,具有 体现国家意志的强制性:而企业年金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绝大多数情 况下,取决于企业的自愿,取决于企业与职工的谈判和协商。由此可见,企业年金 并非属于强制行为。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把它定位于“自 愿建立” ,即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但由于企业补充养老保 5 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行提倡和鼓励政策。 第三,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由于法制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作为保障社会成员 基本生活的基本养老保险,较多地体现“普惠性” ,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公 平性。在企业年金中,公平性却明显地要弱得多。因为企业年金取决于企业所在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企业经济效益的 巨大差别性,必然决定着劳动者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中受益水平的较大差异性。 第四,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是政府对国民应尽的责任, 国家或政府对其承担兜底的责任;而对企业年金,政府不会对其财务提供担保,所 以参保人的受保障程度取决于企业年金运作状况和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因而风险 性相对较大。 二、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首先,二者举办的目的不同。企业年金属于企业福利,不以盈利为目的,建立 企年金与否是企业劳资谈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业人寿保险产品是商业保险公司 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品。 其次,政府政策有差异。为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优 惠, 允许一定比例内的企业缴费在成本中列支, 个人缴费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而商业人寿保险没有这样的政策优惠。 第三,覆盖对象不同。商业人寿保险可以将体检不合格的人、特定年龄以上的 人等排除在保险范围之内,还有性别差异,如果对个人身体状况、年龄有所隐瞒还 会构成保险欺一诈。企业年金则必须是企业集体行为,只要企业愿意且有经济实力 便可以建立,受益对象仅限于企业职工,但不存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歧视。 第四,管理机构不同。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多元化,可以是行业或企业自办,也 可以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只要他们符合相关的资格 条件。但商业人寿保险产品只能由商业寿险公司办理。 总之,企业年金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 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是企业依据自 6 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企业保障制度,企业或职工承担因实施企业年金计划产生的所有 风险,国家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不直接干预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和基金 运营,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规则、依规监管;企业年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实施养老保障“多支柱”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一起构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第二节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在人的生存期, 消费行为是永久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保持持久消费行为, 人类也需要有持久收入才能维持其适当的生活标准。因此,建立维持退休人员正常 生活标准的老年保障制度是多年以来各国一直探讨的问题,其理论研究基础为生命 周期、人力折旧和延期工资理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所谓生命周期假说,是指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童年时期、工作时期、 退休时期和最终死亡这几个不同的阶段内,他的消费计划同他的收入和收入预期值 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这个理论虽然在 1930 年和 1948 年有科学家作过尝试,但最 终是在 1954 年由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首次提出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 人的一生中有正储蓄和负储蓄,这也涉及到了“年轻储蓄”和“老年消费”的问题, 也正是这个观点为企业年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工作期,收人大于消费,形 成正储蓄;退休后,没有劳动收入,只得用以前的储蓄进行消费,这就是负储蓄。 个人储蓄总额在工作期间呈上升趋势,在退休期间却是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在生 命期结束时,工作期的正储蓄与退休期的负储蓄相等,个人一生的全部收入与全部 消费相等。人们的这种消费行为构成了个人储蓄和财产在其生命期内的驼峰分布 (见图 1-1) 1。 1 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 7 图 1-1 个人储蓄的骆驼形分布 说明:图中 cr 代表财产收入,lr 代表劳动收入,x 代表消费,gq 为工作期,sq 为存活期。一生中的总消费为 xsq,工作期总储蓄为(lr-x)gq,退休期总反储 蓄为 x(sq-gq) 。 oa 线表示从参加工作开始到退休为止,储蓄在这一段时间一 直在递增: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总储蓄达到最大。asq 线表示从退休期开始,储蓄逐渐 减少,到生命结束时总储蓄为零。正如莫迪利亚尼所说, “生命周期假说的基本含 义为:退休后的储蓄应是负数, 因而资产以相当恒定的速度下降, 到死亡时降到零。 ” 人的一生中总储蓄的最大值为:crmax=(lr-x)gq=x(sq-gq)。 二、人力折旧概念 所谓人力折旧,是将雇员的人力资本价值比喻为同厂房或机器的成本一样,厂 房或机器会因为长期损耗而折旧,长期雇员也会因为退休后赚取所得能力丧失而需 要雇主给予相当于充分折旧的退休金。 换言之, 保护人力资本价值的费用退休金, 与厂房和机器的成本分摊折旧一样, 两者对雇主而言, 均为生产所需负担的成本, 尤其前者更具有社会意义,应该是雇主对年迈雇员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1。 1 杨燕绥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5-16 8 三、延期工资概念 所谓延期工资,是指雇员在增加货币工资与退休金制度二者间具有选择权,如 果选择后者,则视退休金给付为雇主支付给雇员的一种延期工资。很明显,这个概 念已将退休金给付视为工资的一部分,而工资包括货币工资和员工福利津贴两大部 分。换句话说,无论是货币工资或退休金给付延期工资,均为雇主雇佣劳动力的要 素成本。不过雇主有时会将原拟增加员工货币工资的资金挪至退休金上。事实上, 延期工资概念比较符合雇主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又能对劳动所得作时间上的再分 配,显示出较佳的退休金理论架构 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一,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为了维持持久消费,以满足年老 退休后生活上的需要,应将劳动期间所得收人提出部分进行储蓄或调整劳动期间的 消费标准,作为退休生活来源。第二,人力折旧概念,将退休金作为企业经营费用 应该是相当科学的,它考虑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第三,延期工资概念比较符 合雇主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又能通过退休金将雇员劳动收入作时间上的再分配,足 以说明建立老年退休金制度的重要性。上述理论与概念说明,雇员必须在其劳动期 间提供适度的必需储蓄率,通过兼具强制储蓄与风险分摊双重意义的基本养老金制 度和企业年金制度,有效地保障雇员退休后的老年生活。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看,david wise (1986)认为职业养老金计划是劳动合同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雇员的更替,雇员的工作努力程度,雇员的退休时间以 及企业在劳动力市场的声誉等等。许多经济学家还对待遇确定性计划的权益积累后 置性现象提供了经济学上的解释。lazear (1983)认为,这种做法能够提高生产率: 年轻的职工得到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而年老的职工得到的工资高于其边际产 1 杨燕绥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6-17 9 出,这样可以提高年轻职工因偷懒而被解雇的成本,从而减少其偷懒行为。bulow 和 scholes (1983 )则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职工因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较长而积累 了专属于该企业的人力资本的缘故,养老金权益积累具有后置性实际上因为其中包 含了对这一部分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从退休后收入保险的角度来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bodie zvi (1990 )教授指 出,西方国家企业年金计划之所以发展迅速,可以从微观方面找原因,因为它发挥 了“退休收入保险”的作用,雇主能更有效率地提供退休收入保险:雇主通常比雇 员更清楚雇员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情况;可以很容易采取延迟支付工资来进行强制储 蓄,从而降低替代率风险;可以减少个人在与金融机构交易时所面临的代理问题; 可以避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风险等。另外,他还认为,职业养老金计划应以 待遇确定型模式为主,因为面临与退休收入有关的各种风险,待遇确定型模式比缴 费确定型模式更能提供一个有保障的退休收入。 对企业年金模式的选择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bodie zvi 1990) 就两种计划的税收庇护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待遇确定型计划比缴费确定型计划的 税收庇护效应要大得多,因为待遇确定型计划允许计划基金过度积累.也就是积累 的基金可以超过雇员的退休待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而这对于缴费确定 型计划而言是不可能的。disney 大连市的企业年金规模估计在 3 亿至 4 亿元之间;辽宁 1 张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兰州学刊,2005, (4) :82-83. 19 省年金管理中心至少管理着 2000 万元的企业年金。相比之下,一些内陆经济欠发 达的地区企业年金甚至还没有启动。 三是国有企业年金建设快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年金的发展。行业参保企业中参 保国有企业占到 93%,地方参保企业中,参保的国有企业也占到 55%,说明其他经 济类型的企业在发展企业年金方面大大落后于国有企业。 四是与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相比,企业年金发展任务相当艰巨。2005 年 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达到 2.4 万个,参加职工 924 万人,同期,全国基本 养老保险覆盖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13120 万人。企业年金覆盖职工人数分别只占当年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 7.04%。而世界上 167 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 1/3 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了约 1/3 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 覆盖率几乎达到 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 50%左右 1。 一方面,我国企业年金有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国家 政策、法律环境、企业经济能力、养老观念有关,也和企业年金的管理运营有关, 当然也与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有关。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 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年金计 划方案不完善;企业年金管理不规范;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益 不高,投资渠道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税收优惠不足;监管体 系不健全,监管不力等等。 第三节 胜利油田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一、胜利油田企业年金发展的探索 1998 年,国务院加快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行业统筹划归属地管理,胜 利油田的基本养老保险于当年九月份移交山东省统筹。在实行省级统筹后,随着基 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油田的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很大,职工退休后 1 蔡世刚.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2-14. 20 的生活水平比退休前显著下降, 退休职工不满意, 对在职职工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同样对企业吸引、留住人才产生了不利影响。油田原来“高工资、高福利、高保障” 的人才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工作环境恶劣、资源替代率不足”的困 难局面。我国加入 wto 后,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胜利油田属于资源型型企业, 生产战线长且大多数作业地处偏僻,环境恶劣,专业独特,技术性强,这些本身就 不利于吸引、留住人才,再加上子女的教育和就业也不再具有优势。因此,如果不 迅速建立起一套能吸引、留住人才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对胜利油田的 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2003 年胜利油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补充养老保险 实施方案 ,规定从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标准为当年基 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 2%,全部为企业缴纳。基金主要是用于支付基本养老保险移 交山东省统筹后的五年过渡期内,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低于原行业计发办法的“差 额” (注:原行业计发办法中标准工资封定在 1997 年底) 。本方案的实施对于 5 年 过渡期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稳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维护 了油田的稳定。但是由于原行业计发办法中标准工资封定在 1997 年底,新老计发 办法养老金差距逐年缩小,到 2004 年新办理退休的人员几乎已经无法享受到差额 补贴。另外由于资金渠道不明确、资金筹集方式与标准、资金管理与运营方面不规 范,特别是没有为在职人员建立补充养老个人账户,实施的人员范围也比较小,筹 资水平偏低。也就是说此方案的实施对于绝大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来说已经毫无 意义,因此从 2004 年 9 月起停止审批“差额”补贴。由此可以看出,2003 年油田 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实施方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方案,需要进一步调 研完善。 2005 年初, 胜利油田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规定给予正式职工离退休人员规范 了企业补贴,调整增加月平均 300 元,原来执行的水电气补贴、房贴、离休人员生 活补贴、差额补贴等并入企业补贴管理,合计月人均 530 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同 时规定,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员工退休时,可以在企业补贴月度水平和个人账 户单位供款部分的 1/120 之间择高执行。同时规定按企业补贴标准执行时先由个人 账户单位供款部分储存额支付。这一措施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油田离退休人员的保 21 障待遇,对维护油田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离退休人员企业补贴方案的主要内容 1、企业补贴的范围。在胜利油田所属单位工作至离退休年龄并办理离退休手 续的原正式职工属规范企业补贴的范围。 2、企业补贴的内容。离退休人员的企业补贴是在山东省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 金支付范围之外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津贴、补贴,原包括离退休人员享受的房贴、 水电气补贴、差额补贴纳入企业补贴一并规范。 3、规范企业补贴的原则。在胜利油田具有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使离退休人员 的补贴水平有适度提高;规范离退休人员企业补贴应与参加工作时间和在职时的历 史贡献结合起来; 企业补贴要根据效益状况和承受能力可以足额发放、 减发或停发。 4、企业补贴的标准。对于已退休人员,企业补贴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基础部分:按每人每月固定值发放,目前为 120 元。 按参加工作时间确定的部分:参加工作时间越早,增发企业补贴金额越高。 按本人基本养老金的一定百分比确定的部分:目前是按本人基本养老金的 10.2%计算企业补贴的发放额。本人基本养老金为纳入山东省统筹发放的首月基本 养老金,已退休的以 2004 年 9 月本人实发基本养老金为计算基数。 5、资金的支付。本方案实施后,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员工退休时,可以 在规定的企业补贴月度水平和个人账户单位供款部分的 1/120 之间择高执行,按月 支付。按企业标准执行时,所需资金先由个人账户单位供款部分储存额支付。 三、离退休企业补贴方案存在的问题 1、实施范围仅限于工作至离退休年龄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原正式职工。集体 内聘退休职工、协议解除退休人员不在范围,对现在职人员更无政策规定,也没有 涉及建立个人账户问题。也就是说必须在油田工作至退休才能享受企业补贴待遇, 不符合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原则。 2、资金筹集方式不明确。企业补贴的资金来源、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属于 22 现收现付。 3、企业补贴发放不能确保。方案规定企业补贴要与油田经济效益状况和承受 能力相联系,根据效益状况和承受能力可以足额发放、减发或停发。而企业年金在 资金筹集时可以如此,但不影响职工对已计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的受益权。 4、对在职人员没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从激励角度看,企业年金计划将职工待 遇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能最大限度 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住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稳定企业人力资源, 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补贴实 施方案由于没有为在职人员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因此对在职人员来说没有大的 影响,更没有多大吸引力。 5、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由于个人账户受益权具有可携带性和可转换性, 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 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而企业补贴的实施增加了国有企业职工的“国企依 附性”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目前胜利油田正面临着清理整顿和改 制分流多种经营和非主干企业,如果改制成非油田下属企业,许多国有企业特有的 福利性收益将不再享受,企业补贴即是其中重要一项,可想而知改革的难度将进一 步增大。 从本质上看,胜利油田企业补贴方案可视为以前的待遇确定性企业年金制度, 因为符合企业自愿且用于养老保障的目的,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养老金制 度,姑且称之为“第二企业养老金” 。此制度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 不符合企业年金的发展要求。相对于全国企业年金的迅猛发展,胜利油田企业年金 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胜利油田的企业年金制度进行彻底重构。 23 第三章 国外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节 企业年金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企业年金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的企业年金计划可以追溯到 1875 年美国运通公司创建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不过企业年金的迅速发展有两 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一是在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另一个是在七十年代以后。 战后,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一度在战前停滞的企业年金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 这段时期,社会保险得以重建和全面发展,英国成为了“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障 的高福利国家,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德、法、瑞士、意大利、荷兰等国都建立 了相当完备的福利体系。这一时期的企业年金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所提供 的养老计划已经成为了雇主吸引高质量雇员的福利标准之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各 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加强了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这导致了 工人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的要求以工资为主转移到以其他形式的福利为主。二是 税收制度在此期间开始真正影响到一般纳税人的生活和收入。由于战后经济恢复, 人们工资收入增加,所需交税的人口比例和所得税平均税率都相应提高。许多国家 的税收法,为建立企业年金的雇主和职工提供了延税、减税的好处,从而刺激了企 业年金的发展。三是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逐步拓宽,越来越大规模地投资于资本市 场中。四是各国先后颁布有关法律以保护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权益,随着企业年 金的逐步发展,各种制度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一些曾向雇员允诺提供养老金的企业 经常开空头支票,养老基金托管人贪污挪用基金或管理不善而出现亏空的现象大量 存在,更为严重的是企业破产、倒闭致使雇员退休后分文不得。在此情况下,各国 政府不得不对企业年金计划制定监督管理法律以规范其发展,如美国 1958 年通过 一项法令规定基金管理人必须按期公布养老基金经营状况,1974 年美国通过雇员 退休收入保障法 ,1975 年联邦德国通过了企业退休金法分别为企业年金的设 立、拨款、经营、中断和破产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补 24 充养老保险蓬勃发展起来,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各类雇员。以英国为例,20 世纪 50 年代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人数大量增加,60 年代达到高峰,覆盖面约为雇员总 数的 50%, 此后一直维持这个比例。 整个经合组织国家的补充养老保险也约覆盖 1/3 的工作人口。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经济衰退使得工业化国家陷入 了社会保障困境。北欧和西欧的社会保障支出在七十年代达到了高峰,膨胀速度明 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在此期间的国内生 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 2.6%-4.6%之间,而社会保险支出增长率在 5.9%-9.6%之间, 超过前者一倍左右。为缓解财政危机,对付人口老龄化和抑制过度膨胀的社会保障 支出,各国自 80 年代以来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提出了“三支柱”方案, 即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 柱构成,并通过立法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随着三个 支柱理论广泛传播和企业年金发展进一步受到鼓励,其在整个老年收入中的比重也 越来越大。例如,从 1987 年到 1995 年这 9 年间,英国的企业年金资产在规模己经 很大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从 2700 亿英镑增加到 5750 亿英镑。1990 年美国企业年 金总规模大致为 3.352 万亿美元,截至 2003 年底,企业年金规模已高达 9.057 万 亿美元,年均增长 7.95% 1。目前,国外的企业年金市场己相当发达,年金覆盖范 围广泛,年金资产规模巨大,在金融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节 企业年金发展的国际趋势 比较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势头力方兴未艾。 通过分析企业年金发展的国际趋势,对我国国有企业年金的建立将有一定的启示和 借鉴意义。 一、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由来 1 刘云龙,傅安平.企业年金模式探索与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6-27. 25 己久的财务危机,开始注重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并将其视为抑制社会保障支出过 度膨胀,扩展社会保障空间和应付日趋严重的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政策主张。基于这 种认识,各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的保障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展,其中法国、瑞士扩展 程度在 20%以上,荷兰在 9%以上。美国尽管扩展面仅有 3%,但各类企业年金计划的 数量增长迅速,在 1975 一 1986 年间增长了 156%。目前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家的企业年金计划的普及率已达到了 50%。企业年金计划积累的资产在荷兰、瑞士、 英国等国家已经超过 gnp 的 70% 1。由此可见,企业年金正日渐成为多支柱养老体 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根,其替代率就世界范围来讲,将逐步达到 20%一 30%左右。 二、政府对企业年金计划的调节加强 尽管企业年金计划一般不需要国家出面组织, 但由于其担负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享有政府税收优惠,政府仍须对企业年金计划进行调节、监管。近些年来,这一做 法有加强的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部分国家强制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如澳大利亚在 1991 年养老制度改革时引入 了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计划作为第二根养老保障支柱,丹麦和瑞士也确立了企业年金 的强制性地位。 政府往往对企业年金的参加资格、既得受益权、受益的可携带性以及基金筹集 等基本问题规定最低标准。一些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对基金投资还有严格的限 制。 政府旨在加强企业年金计划领域的国际协作,减少国与国之间的限制和冲突, 以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这一点在欧盟内部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缴费确定(dc)型企业年金计划发展速度较快 缴费确定(dc)型和受益确定(db)型是企业年金计划的两种基本形式。近年来, 企业年金计划采取 dc 型的数量和基金规模都在增长。雇主更加倾向于选择缴费确 定制,因为企业年金投资风险将由雇员承担。同时,dc 计划完全积累,便于携带的 1 陈春艳企业年金运作:国际经验及我国选择生产力研究2005,(7):119-123 26 特点也吸引了大批雇员参加。再加上 dc 计划具有保险和储蓄的双重功能,能促进 资本积累和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各国政府也明确支持 dc 计划。 四、公共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部分有并入企业年金计划的趋势 许多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常常包括现收现付部分和基金制的收入关联个人账户 部分。其中个人账户部分有可能并入企业年金计划。在英国,公共养老金包括基本 国家养老金(bsp)和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serps)两部分。根据英国现行法律, 只要雇主能够保证其所提供的企业年金计划最低受益水平不低于 serps,则参加该 企业年金计划的雇员可以退出 serps。英国政府为了简化养老保障体系,计划逐步 取消 serps,代之以统一的 dc 型企业年金计划。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国政府放宽 了退出 serps 的条件限制以鼓励更多的雇员退出 serps 而选择企业年金计划 1。在 俄罗斯,公共养老金包括现收现付的名义个人账户(ndc)和基金制的个人账户(dc) 两部分。尽管这种制度设计确立的时间不长,但俄罗斯政府己经明确表示这只是一 种过渡力方式,一旦时机成熟,dc 部分将与企业年金计划合并,进一步简化多支柱 体系的构成。 五、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年金投资限制逐步放宽 企业年金计划对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发展中国家普遍面 临着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甚至没有资本市场的困境。因此这些国家一般使用“数量 限制” 手段进行基金投资管理, 对企业年金所投资的资产种类和比例均有严格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放松数量限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逐步向 “审慎性”管理转变。智利在企业年金投资方面的历史较为悠久,其资产配置的变 化也较大,从 1981 一 1985 的五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