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1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2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3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4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保 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在其运行中出现了大量的资金缺口,很大程度 上制约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转。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以缴税制取代缴费制作为 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险筹资的目标模式,已经势在必行。然而,社会保险“费改税” 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的更换,其在理论上是否必要、实践中是否必须而且可行,迫切 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开征社 会保险税的理论依据,论证了以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相对于统筹缴费制和预算 基金账户制的制度优势。其次,对社会保险税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考察,比较研究了 国外不同的社会保险税模式,为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三,深入分 析了我国现阶段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必要性。开征社会保险税应成为解决现行社会保险 缴费制度诸多问题、建立社会保险新机制的必要途径,进而也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推动力量。第四。从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组织保证和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 等四个层面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现实可行性。强调要制定配套改革措 旌,来弥补社会保险税的制度缺陷,以保证社会保险税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税费改税可行性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p e r f e c t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s y s t e m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n e n to fan a t i o n a lm o d e m m a r k e t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a sak e yp a r to ft h e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s y s t e m ,t h es y s t e mo fs o c i a l i n s u r a n c ei nc h i n ah a sf a c e da l a r g en u m b e ro ff u n ds h o r t f a l l si ni t so p e r a t i o n t h i sh a s r e s t r i c t e dt h ee f f e c t i v eo p e r a t i o no ft h e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s y s t e mt oag r e a te x t e n t i ti s i m p e r a t i v et ol e v y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a ta l la p p r o p r i a t et i m e t h em o d e lt or e p l a c ef e e p a y m e n tb yt a xp a y m e n ts y s t e m a st h et a r g e to f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f u n dr a i s i n gm o d e li n c h i n ad o e sn o tm e a nt h e c h a n g e si nn a m ea n df o r m i ti s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n e c e s s a r y , p r a c t i c a l l yf e a s i b l e t h i sf e a s i b i l i t ys t u d yo fl e v y i n g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t s f i r s t ,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o fl e v y i n g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i sa n a l y s e d t h r o u g h c o m p a r i n gm o d e so fr a i s i n g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f u n d ,l e v y i n g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i s c o n s i d e r e dt e n t a t i v e l yt ob et h eb e s tm o d et or a i s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f u n d si na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s e c o n d l y , t h et h e s i si n t e n d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 ,a n dl o o k si n t od i f f e r e n t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m o d e si n 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i tw i l le n r i c ho u rt h o u g h t sw h e no u rc o u n t r yl e v i e s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 t h i r d l y , 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l e v y i n g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i sa n a l y s e di nd e p t h l e v y i n gt h e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i sc o n s i d e r e dt ob et h eb e s tw a y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t h a tc u r r e n t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s y s t e me x i s t s i ti sa l s oc o n s i d e r e dt ob et h ei n h e r e n tr e q u e s tf o rs e t t i n gu p a n dd e v e l o p i n gas o c i a l i s t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f o u r t h l y , t h em a i nc o n d i t i o nf o ro l l rc o u n t r yt o l e v y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h a sf o r m e da tp r e s e n t i no r d e rt oe n s u r et h ei m p l e m e n t i n go f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 ,t h er e l a t e dr e f o r mm e a s u r e sa r ed e s i g n e dt or e m e d yt h ed e f e c to ft h e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s y s t e m k e y w o r d s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 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t a x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f e e si n t ot a x e s f e a s i b i l i t y h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近我所知,除文中己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 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摧航 日期:渺f 年毕月叫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数。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曰。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私棚屯 日期:三。罗年4 月二;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即现在的 国务院,于1 9 5 1 年2 月2 6 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 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 会保险制度。毫无疑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 特别是资金筹集方式,根本不可能考虑到使用税收手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保 险制度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从1 9 9 8 年开始,一些地区改变了养老保险费征缴体制, 国务院又发布实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养老保险费基本实行了省级统筹。 但是,中国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水平极不适应。中国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险缴费覆盖面狭窄,不利于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形成和社会安全网的扩 大:二是征收方式不规范,手段弱化,筹集资金不稳定;三是欠贽隋况严重,社会保 险资金收支矛盾突出,稳定器作用不大;四是社会保险费收支管理缺乏监督机制,不 利于社会保险费的管理和保值增值。 因此,沿着社会保险筹资方式改革这一主线,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中有很多人提出 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建议,主张通过社会保险“费改税”来带动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但是,以缴税制取代缴费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险筹资 的目标模式,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的更换,其更主要的意义在于理论上必要、实践中 必须而且可行。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保险制度 创新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迫切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基础 1 1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概念界定 社会保障,英文是“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 ”,直译为“社会安全”,该词最早出自美国 1 9 3 5 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给社会保障下的定义为:社会采 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帮助人们度过由失业、年老、疾病、生育、工伤和死亡而造 成工资或收入损失的难关。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社会保障”的释义为 “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 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以提高其福利”,e l l 这一定义已把社会服务涵 盖在内。我国学术界也有人把社会保障概括为: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稳定,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或 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 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1 2 1 上述几种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 质性内涵是相同的。 从广义来说,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国家和社会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 成的社会脆弱群体( 如鳏寡孤独、盲聋哑残的困难翥,生活未达基本生活水准的低收 入者,或者因遭受灾害和不幸事故而导致生活困难者) 无偿提供物质援助;社会福利 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福利服务、福利企业、福利津贴等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基 本生活保障并使其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社会服务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的规 定,对社会成员的生、幼、老、病、死、伤、残提供免费或优待的公益性服务;社会 保险一以社会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园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等原 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工资收入时提 供物质帮助或服务,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社会成员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部分劳动者,因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干和核心。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蹩褥健全,保障体系是否 完善,关键取决于社会保险的发展状况。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社会成员对 霉嶷遭受瓣菇殓臻失兹会瑾分整,形藏一定我羚僚保障基金,安瑗黠少数黢爨兹收天 损失进行车 偿。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都是壹接通道行政的、 国家权力的、社会的手段筹集和分配资金:而社会保险则是在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下, 主要透过纂衾爨形式筹嶷强分配资金。嚣瑟,社会援蹲筹炎翊熬交际上圭要磷究戆是 社会保险的筹资问题。 1 2 社会保险理论数产生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璁论的萌芽可追溯到福利缀济学的鼻祖庇古。他在对社会 福利闯题邀抒研究时发现,妻珏果仅仅嚣市场对经济活动进行调第,那么在收入分配壤 域籍会出现严重的收入不公平。市场奉身对公平收入分配是无熊为力静,两收入分配 的不公平将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这种状况下,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使资源实瑗最佳配置,就霪要政府遴避制定裙技纾裰痤静改繁,j c 重收入分醚的不平等 进行调节:对高收入者滋行征税,辩低收入者避彳予转移支付。 2 0 世纪2 0 年代束期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以凯恩斯理论为熬础的社会保险政策开 始产生。经济莛撬导致大霪_ 王久失溲,露翼砉老年遴体耆滚及嚣备耪嚣霆丧失势凄楚力 者的基本嫩活得不到保障,社会贫富麓距拉大,低收入群体的不断增加成为宇土会不稳 定的因素。在私人保险市场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各国政府开始为年澎、贫困、 失望者提绥捂瘟赘保险诗麓。莛瑟掰溢要斡费惹一般是逶遘致密扩大支密熬方式麓戳 解决,不久各国普遍转为实施社会保险税或费为资众来源的社保险制度。此时的社 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两顼基本的政策懑义:一是作海一项有效的反经济危机措施,以 羲家为圭体褥形藏“税狡转移支错”澍度,零掇超器入市场潍疆承担秘被会责任, 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二是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舆,通过“税收转 移支付”的特定方式,谯一定程度上勰决贫富差距孵问题。 2 0 氆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兴起的、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经济攀派( 包括供应学派、 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从理论上对社会保陵制度存在的依据做出了重新评 价,他们开始强调完蒋的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的基 本鼹点蠢嚣方嚣:一怒在社会馁黢豢凌已经戏隽瑗健滢合经济痰在毽豢茨媾猛下,承 认这一帮4 度在该体系内的重要性,但反对凯恩渐主义者将反危机、调节收入分配作为 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依据。他们认为,正是由予市场的“失效”,才使社会保险制度 在一定藏强痰存在蠢其合理注释豢委毪,显撩会爨验铡发炎戆是嚣太缣羧泰爨戆蛰 充。二怒他们强调丰土农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险税制度也是一种市场失效,但这 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市场失效。因此,社会保险制度的设置与调整应该是截解决社会问 透豹爨瓣尽量减少箕慰器久枣场褥缝造残戆受溪影襄,在公乎与效率静麓提下重瑟麓 建社会僳险制度与社会保险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剥茨认为,戡会保险制度之所以有存在靛必要性, 与市场炎效藕关。在强人傈险市场上,如果保滁入与被保险入双方都掌握完备静信息, 则该市场就可以提供社会所必需的保险系统,遗个系统的运行也将是有效的。但信息 往往是举完备的,也是不对称的。f 3 】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拥有其个人瓣全部信息, 僵提供绦险者瑟掌糕豹被保险入信息刚相对蠢黻。这就是“不对称的倍惑结构”。诧 时,私人保险市场至少存在着两种市场失效现缘:一是道德风险。被保险人能够通过 某些提供保险者无法懿察至l 的彳亍麓,改变可2 发生风险敬摄搴,傻自己从中受益,同 时造成提供保险者的损失。二是逆翔选择。提供保险者无法谯众多的保险入当中辨别 出谁的风险最大,而这些风险与不同的被保险人的特征相联系。由于私人保险市场缺 乏足够的信惠对被保黢对象傲出粼凝,裁不霹缝傲毽有裂予鑫己懿选择,乎是镳稍就 会以裔耥价格卖出中等产品,中档价格卖出低等产品。私人市场的上述失灵,就不可 能通过该市场向社会提供有效的、系统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社会保险职责应该由 政府寒承攫。 以政府为主体提供的社会保陵制度,其主要目的之一就鼹为了对收入分配不公平 的状况进行调节:对商收入者通过征税的方式进行调节,而对于低收入者贝q 加强转移 支嚣豹力度。蠢魏,李主会绦险翻爱憝公平收入分鬣最重要嚣零段之一,麓辩氇是囱低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强有力的手段。 1 3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选择 社会保险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需要有资金上的强有力支撑,而社会保险 基金采用的筹资模式的不同,将会对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对经济 增长和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带来不同的后果。 以社会保险资金收支横向或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划分 为三类: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平衡 为原则的筹资模式,它要求当年或近几年内提缴的社会保险资金总额,在收付过程中 基本保持平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按照需要可及时调整征收比率以保持收 支平衡,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造成基金的贬值;缺点是缺乏长远规划,不留必要的积 累,随着社会成员结构变化和需求水平的增长,提取比率会不断上升,容易加重各方 负担,甚至出现支付危机。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要求在劳动者整个就 业或投保期间,或者在一个相当长的计划期内,采取储蓄方式积累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其优点是,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分散劳动风险,费率稳定,资金来源稳定;缺点是易 受通货膨胀冲击,需要对社会保险费用开支进行准确预测和管理,在操作上有一定的 难度,而且由于实施时间跨度太长,会面临物价、生活指数上升和基金贬值的矛盾。 部分积累制又称混合制,这种方式综合考虑了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原则,要求一部分 基金采取现收现付制保证当前开支需要,另一部分基金采取积累制以满足今后不断增 长的开支需要。由于这种模式兼有前两种模式的优点,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和采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把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结合起 来考虑的,因此严格说来并不仅仅指“筹资”方式,称为“社会保险模式”可能更为 合适。 单纯从资金筹措方式考察,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主要有三种:缴税制、 缴费制和储蓄制。前者是指开征社会保险税,缴费制是指社会保险的统筹缴费,而储 蓄制是指建立预算基金账户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保险统筹缴费是指由雇主和雇员以缴费的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 险基金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运作,不直接构成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部分由 财政专款补助。因此,政府财政部门不直接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但对社 会保险收支进行监督,作为预算外管理。实行社会保险统筹缴费的国家,保险项目比 较复杂,且每一项目都有相对独立的一套缴费办法。 建立预算基金账户制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具体方法是将雇员的缴费和雇主为雇员 的缴费存入个人账户,这笔款项及由此产生的利息的所有权归雇员个人,政府仅有部 分使用权和调剂权。储蓄制的筹资方式对财政影响最小,国家主要承担道义上的总担 保责任,不需财政直接开支,通常由国家指定某个机构负责管理。 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较,社会保险税筹资的优势在于: 第一,社会保险税和预算基金账户制比统筹缴费有更强的约束机制。社会保险税 的征收、管理和支付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预算基金账户制是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比例将社会保险金存入个人账户,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具有很强 的预算约束机制。而统筹缴费方式中的保险费的收、管、用都是由地方部门颁布的一 些条例规定的,因而法律约束性不强,与缴费者个人利益关系不紧密,其约束机制明 显不如前两者。 第二,社会保险税和预算基金账户制比统筹缴费更能体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 平。社会保险税和预算基金账户制不论收入高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参加保险的企 业和个人都按统一的税率或费率缴纳保险税、费,否则不能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险待遇。 而统筹缴费形式则在费率和缴纳条件上划分收入高低差别,尽管参加者都能得到社会 保险待遇,但常因费率和待遇上的差别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消极因素较多。 第三,社会保险税比预算基金账户制更具有适应性。预算基金账户制下是一种强 制储蓄制度,即将社会保险金融化,在性质上更接近商业保险。在这一制度下,社会 保险基金总是收支平衡,基本上没有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问题,不存在依赖社会保险制 度而偷闲以致影响经济效率问题。这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的功能 未能得以全面充分发挥,分散风险、互相帮助、收入再分配和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等 问题在这一制度下都无从谈起。预算基金账户制充其量不过是家庭养老传统的补充,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而并不是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目标。【4 】此外,实行预算基金账户制必须建立个人账 户,管理较复杂,适用人口较少、地区差别不大、个人收入差别不悬殊、经济发展水 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社会保险税的征收则没有那么多要求,只要能保证“收支 平衡、略有节余”,社会保险法规较完善,利用已有的税收征管机构和国家预算执行 系统就能实施征收和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外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实践经验 2 1 社会保险税的沿革 社会保险税作为筹集社会保险基金而对一切发生工薪收入的雇主、雇员就其支 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特定税种,于1 9 3 5 年由美国率先开征, 随后,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虽说社会保险税是一个年轻的税种, 但在一些国家中已成为头号税种,且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成员国的此项比重,1 9 6 5 年为1 8 ,1 9 8 5 年为2 2 ,1 9 9 0 年 为2 3 ,1 9 9 5 年为2 5 。美国社会保险税比重增加更为突出,1 9 5 5 年为1 2 ,1 9 6 5 年为2 0 ,1 9 7 5 年为3 2 ,1 9 8 6 年为3 7 ,1 9 9 3 年跃居4 1 ,成为联邦税收中头号 税种。众多发展中国家此税的比重也高达2 5 - - 3 5 。至于实行社会保险税国家的数 目,根据,根据库柏赖布兰特公司汇编的1 9 9 8 年国际税收概要列举的1 2 4 个国 家( 地区) 税制中,实行社会保险税( 或称工薪税、社会保障税等) 的国家有1 0 8 个。【5 】需要说明的是,虽说各国对社会保险税的称谓不同,但是从本质上讲,都是为 社会保险筹集资金的特定税种。因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等保障项目属于 政府的转移支付,其资金来源客观上不可能来自我们现阶段讨论的社会保险税,它只 能来源于政府的单向投入或者来自于民间捐赠、慈善事业等。 社会保险税虽说产生子1 9 世纪末,但其真正的发展却始于二战之后,在经济全 球化的今天,其发展就更加迅速,这其中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 ( - -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2 0 世纪3 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萧条,雇员大 量失业,许多国家的政府乃至私有企业都无力支付职工的失业救济和起码的生活保障 费用,老年人的退休养老金计划更是无法实施,这严重地威胁到社会安定。当时虽然 只有二十几个国家实施了国民退休制度,但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资金供应渠道,致使 许多社会保险法令变成一纸空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考虑从财政税收方面寻 找出路。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税收“无偿性”原则的突破。税收历来被认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 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人民虽然也看到,他们左手 交纳了税收,做出了牺牲,右手就得到了政府的社会公益支付,有了回报。但这种补 偿总不是直接明了的,甚至要大打折扣,尤其是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公共支付的增 多,税收负担一直呈上升趋势,如果再用传统的方法,以普通税收的形式把人民的钱 集中到国库,然后再以财政拨款的方式,安排失业、疾病、养老等社会支出,人们将 因税负的不断增加而不满,于是,一种体现“专税专用”的容易被接受的纳税形式一 一社会保险税便应运而生。此税实行专款专用,这增强了财政收支的透明度,也赢得 了纳税人的支持,因而使各国政府更有可能积极开征此税。 ( 三) 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进了经济的 迅猛发展,使得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也使社会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以及在剩余产品中 有更大的份额用于社会保险的扣除。 ( 四) 政治民主化趋势的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民主化趋势不断增强,使广大公 众日益要求自身权益得到更好地保护,其中包括获得更多病老伤残的保险权益。而社 会保险税的征收,使各国政府得以有财力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2 2 国外社会保险税的比较研究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险税制度也不尽相同, 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模式。 2 2 1 项目型社会保险税模式 项目型社会保险税模式即按承保项目分项设置社会保险税的模式。这种模式以瑞 典最为典型。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等国也都采用这一模式。 瑞典的社会保险税按照不同的保险项目支出需要,分别确定一定的比率从工资或 薪金中提取。目前设有老年人养老保险、事故幸存者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等十余个项目,并分别规定了税率,如老年人养老保险税率为1 3 3 5 ,事 故幸存者养老保险税率为1 7 ,疾病保险税率为7 5 ,工伤保险税率为1 3 8 ,失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保险税率为5 8 4 。征收的办法是按比铡实行源泉扣缴,税款专用。从总的来看, 瑞典的社会保险税税负是比较重的。1 9 9 9 年,政府雇员和众业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 程大黎凳蹙镪工藜总额戆4 0 0 1 ;基由酝鼗嚣缴续熬毒圭会绦殓甏,大致为缝霞壹接 收入的3 8 ,2 。 6 1 i 员目型社会保险税的最大优点在于社会保险税的征收与承保项目建立起一一对 应兹关系,专款专周,送还毪葵鬻明显,嚣量霹鼓摄摆不凌矮霉支毫数鬏瓣交纯调整 税率,哪个项目对财力的需要量火,哪个项目的税率就提黼;最大缺点烧备个项目之 间财力调剂余地较小。 2 2 。2 对象鍪l 茬会镰羧税疆式 对蒙型社会保险税模式是指按承保对象分类设置社会保险税的模式,采用这种模 式的典繁屡家是英霞。英国的社会缳验税在设鬻上是对不阕戆最保对象分嶷征收四大 类社会绦险税,并以总组成社会僚险税体系。 第一类是对一般雇员征收的闼民保险税。该税的课税对象是雇员的薪金或工资, 纳税义务久包括雇主耪雇员。雇受分残秀部分,一部分是包援在星家退体衾诗划之蠹 的雇员,另一部分怒不包括在国家退休金计划乏内的雇员。两部分雇员和雇主所适用 的税率锫不相同。前错雇员税率为9 ,雇主为1 0 5 4 ,成税工资最高限额为每周 2 3 5 英镑( 全年1 2 2 2 0 英镑) ;爱尝裂裁定每雳3 2 ,5 英镑戳下兔我,3 2 。5 荚镑裂2 3 5 英镑之间,雇员税率为6 8 5 ,魅童为6 3 5 ,超过2 3 5 英镑不再纳税。另外,每个 雇主还鬻缴纳税率l + 5 的国民保险税附加。 第= 类是对全体鑫营耆( - 9 髂互蠢蠹) 缝浚瓣藿晁保羚糕。薤l 芟鼹象楚叁营者全 部所得。实行每周征收4 , 4 英镑的定额税率。越征点为年营救收入1 7 7 5 英镑。 第銎类是对自愿投保者征收的圆民保险税。希望享受失般保险金的失姚者可以缴 纳踅甏,零鋈潜热鬟羧金蔽蓝赘纛主、寝员_ 耧蠢营者也霉缴纳。该类魏收接每震4 ,3 英镑的京额税率缴纳。 第四豢是对营业利润达到一定水平以上的自营者征收的网民保险税。超征点是年 弱满额3 8 0 0 英镑,畿薅限额爻1 2 0 0 0 荚谤,税率为6 3 。 7 t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国的社会保险税与所得税一并缴纳,由雇主源泉扣缴。 对象型社会保险税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针对不同就业人员或非就业人员的特点,采 取不同的税率制度,便于执行。比如对收入较难核实的自营人员和自愿投保人采用定 额税率,征管不会遇到麻烦,对个体或独立经营的营业利润按一个比率征收也十分便 利。对象型社会保险税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征收与承保项目没有明确挂钩,社会保险税 的返还性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 2 3 混合型社会保险税模式 混合型社会保险税模式是指以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并存设置的社会保险税模式, 美国是采用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美国的社会保险税不是一个单一税种,而是由一个 针对大多数承保对象和覆盖大部分承保项目的一般社会保险税( 薪工税) 与针对失业 这一特定承保项目的失业保险税,以及针对特定部分承保对象而设置的铁路员工退职 税和个体业主税四个税种所组成的税收体系。 1 薪工税。美国开始薪工税的最初目的是为老年人筹措退休金,其后陆续实行残 疾人员保险、医疗保险等。美国薪工税的纳税人为雇主和雇员。征税对象为雇主全年 对每个雇员支付的薪金工资额和雇员领取的薪金工资额。薪工税税基数额有最高限 额,超过部分不再征税。薪工税税率是统一的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适用的税率相同。 薪工税的税率各年度均不一样,且有不断提高之势:1 9 3 7 年为1 :1 9 5 0 年为1 5 : 1 9 6 0 年为2 5 ;1 9 7 1 年为5 2 ;1 9 8 0 年为6 1 3 ,1 9 9 0 年为7 6 5 。薪工税实行 源泉扣缴,雇员的薪工税由雇主在对雇员支付工资薪金时扣缴,连同雇主本人应缴税 款在规定期限内一并申报缴纳。 2 铁路员工退职税。铁路员工退职税是为铁路人员设计和以铁路公司员工筹措退 休费为目的的税。其纳税人为雇员、雇主,课税对象为雇员领取的工资和雇主发放的 工资。该税同样由应税收入最高限额的规定。1 9 8 0 年雇员税率为6 1 3 ,雇主税率为 9 5 。雇员的税款由雇主扣缴。此外,铁路系统也有独立的失业保险税,目前税率为 8 ,应税工薪最高限额为每人每月6 0 0 美元,税款全部由雇主支付。 3 联邦失业税。联邦失业税是作为联邦对各州政府举办的失业保险提供补助财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课征的。该税最高年应税限额为7 0 0 0 美元,税率为6 2 。雇主支付给州政府的失 业保险税可以从向联邦政府缴纳的失业保险税中抵免,最高抵免率为联邦失业保险税 应税工薪的5 4 ,因而联邦失业保险税的实际税率为0 8 。 4 个体业主税。个体业主税又称白营人员保险税,是为个体业主( 除医生外) 的 老年、遗属、伤残及医院保险而课征的。纳税人为单独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业主,征 税对象是个体业主的纯收入。个体业主税的起征点是4 0 0 美元,税率为1 2 3 ,完全 由个体业主承担。个体业主税实行同个人所得税联合申报的办法,纳税过程和个人所 得税基本一致。 8 1 由此可见,混合型社会保险税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适应性较强,可在适应一般社会 保险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行业实行与行业工作特点相联系的加强式 社会保险,还能让特定的承保项目在保险费收支上自成体系:主要缺点是统一性较差, 管理不够便利,返还性的表现不够具体。此外,这一模式的社会保险税累退性较强, 再分配的效应受到抑制,社会保险税的社会公平功能趋于减弱。 2 3 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启示 以上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险税模式,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如下几点启 示: 第一,通过税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险资金,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1 9 2 9 年世界 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失业,许多国家乃至私人企业都无力支付职工的失业救济和 起码的生活保障,原有的退休养老计划无法实施,严重威胁到社会安定。迫使政府考 虑从税收制度方面寻找出路,以便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出 现了社会保险税。二战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采用税的 方式筹措社会保险资金越来越为各国所接受,并且迅速发展为主体税种。我国目前正 在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和劳动者,在激烈 的竞争中都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寻求社会保障,以便消除或缓和市场竞争所造 成的社会震荡。而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险事业,面临着基金筹措困难等突 1 2 华中科技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问题,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社会保除筹资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发展我国的 社会保险事业及时足额地提供资念来源。 第:,享会缳验戆顼霉奎少戮多,逐步缮麓。1 9 3 5 隼,荚国秘并缝藜绘裁嚣, 仅用于老年和遗属保险,1 9 5 6 年增加了对丧失正作能力者的保险,1 9 6 5 年又增加了 为老年人提供的住院保险和医疗保险。目前,英、美等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缀点是保障 公民熬麓零生存援,俗瑗霆家对公蔑基本垒溪瓣关凌,衽会缣险程主要镑怼蓁老、藩 疗、失姚等方面筹措旗本保险资金。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所筹措的资盒也应重点保 证基本保险项目的需要,这些基本保险项目是保险对象因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 会或垒瘸情凌下豹基本垒洼彝羲篷、洼疗爨需豹,主要篷据葵老、失盈嚣医疗绦验。 待条件成熟,可以增加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对象,采用混合型的社会保险税模式。 第三,社会保险税的课征范围比较广泛。社会保险是政府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最后 责 壬熬墓本保险,是一静法定豢除,作为法定缣验应该是嚣翔柱会全俸簸爨豹,才畿 体现社会保险的互济功能和防御风险的能力。从上述介绍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税的 课征范围郜比较广泛,只要是本国的有工薪收入的人,都是社会保险的纳税人。除此 之努,辩予不存在篷键关系豹鑫营久贯,虽然没有确定熬王资薪金拆褥,迄必须簌慧 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税,美国还单独歼征了铁路员工的社会保险税。我国开征的社会保 险税必须具有较大的镊收范围,受覆盖到城镇全体劳动者。 第秘,享主会傈险税的裁基燕藏统一。各国鹃享圭会傈殓我瓣税基蕊定十分锈确,就 是参保职工的工资薪惫收入,自营人员的事业纯收益额。都规定了最高宽篼限额,英 国还有最低宽免照额,不允许有生计费用扣除,德皴税人的资本剃得、利息股、股息 所得不计入社会保险税的谋税基数焉e 重现行校会保险统筹缴款方式对务个险静的费 基规定不完全一致,给实际征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开缎社会保险税盾,宣统一 税基,援落征收。 第赢,社会保险税的税负高 蕊由各国豹保障项目、范疆和水平决定。三个国家静 经验归纳超来:一是税率水平适魔。刚开征时税率定得较低,以后随着社会保险项目 的撂宽逐步提裹,这梯鼹考患了竣瓣款承受能力,瞧要蓑顾戮缡攒人靛承受髓力。二 是按傈障项目分别设鬣不同的税率。社会保险税题专款专用,哪一个保障项目所需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金量太,则税率就定得高一些,相反,支出少的项目,税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征 税用途十分清楚。此外,政府还可以根据社会保险收支平衡情况,经常调整税负水平。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很不平衡,就全国而言,社会保险的水平只能就 低,不能就高,社会保险税的筹资水平只能根据当地财政和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来确 定,只有这样,大多数企业才能接受,才能迈开步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效 益好转,还可以逐步提高筹资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提高社会保险水 平。 第六,社会保险税由税务机关征收,有利于提高执法刚性,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 而且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纳税人在缴纳社会保险税时与个人所得税一起申报,雇员 部分由雇主代扣代缴,自营者自行申报,自行缴纳,税款进入国库,借助税务机关征 税的专业优势,增强执法的强制性。 第七,社会保险的法制健全。社会保险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立 法手段去实现,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可以明确规定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保险的具体实施更为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英国早在1 6 0 1 年就颁发了济贫法,用征税办法向圈地运动中流离失所的贫民实行 救济:德国从1 9 世纪8 0 年代起陆续推出了一批社会保险法案,包括工伤事故保险法 草案、疾病社会保险法草案和老年及残障社会保险法革案,该国1 9 2 7 年又通过失业 保险法等:美国1 9 3 5 年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 会保险法典社会保障法,作为保障人们在遭遇各种风险后能享受到基本生活 的“社会安全网络”而载入美国史册。当前,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化经济,它意味着社会保障权益、义务的对等,社会保险税的具 体操作规范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因此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立法经验,加紧制 定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险法律,为开征 社会保险税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对社会保险的支出和监督方面进行立法,做到有法 可依。 由此可见,通过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增强筹资的刚性,增加社会透明度,保 证筹资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我国应当借鉴世 1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界各国,镬收社会保险税的经验,尽快采取税收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险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必要性 我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添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这就要求我们 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除制度,而健众的社会保险制度要求有可靠、稳定的物质基础,显 然瑟豹筹资方式季会爨殓费懑难戳完或这一使念,嚣致,嚣瑟毒圭会绦黢甏成灸簿 决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从而也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 善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3 1 开征社会保睃税有利予解决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诸多问蹶 嚣藤,我重享主会绦险缴费鹣蒸本制度框絮眩经翘步具备。但是,无论是簌享会保 险费征缴实践来看,还是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分拼,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 都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征社会保险税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 ( 一) 开诬社会绦险我可考效援枣社会保羧戆枣圭会伲程度。享会保除穆蔻戳匿家 为主体黼实施的一种制度,其“安全网”、“稳定器”等各种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这 种制度寅施的社会化程度高低,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目前我国 程会像羧戆主要部分一城镇基零葵老僳验、蒸本医疗爨黢狂失鳖缳陵,霪务院已经 下发了统一性文件,接着又出台了保险费征缴条例,但是熨际执行中存在大量问题, 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仍非常低下。生器表现在:一是统筹层次偏低。基本养老保险目前 大邦分麓嚣器实璎了签缀统筹,簇疗曝险窝失簸绦验按国务陵决定窝条骥溪定毽只羧 于地、市级统筹,而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县级统筹阶段,由于省内各地缴费和待遇水 平存在较大差异,要纳入全省统筹和实行社会化管理尚有很大难度。二怒覆盖面不完 整。按照缴费条镶麓定,享会豫羧费豹薤缴藏瓣凡乎已扩大弱城镇所鸯繁整襄夺入, 但实际执行中仍有不少集体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行政事业 单位的丰土会保险大多还停留在传统体制阶段。融予社会保险缀办机构采黛倍息等方隧 静爱陵瞧,享圭会保除费蔹缴过程审主动登记、据实事摄透麓十分缓疆,黪公奏涮荤毯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拖、漏保险费现象大量存在。三是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许多事务性工作基本上 仍由企业承担,保险金难以做到社会化发放。 通过开征社会保险税,可以迅速建立新型社会保险运行机制( 税务部门管征收,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心管支付,财政部门直接监管资金的使用)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 统筹层次和社会化管理,而且可以利用税务部门的自身优势,使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 大真正落到实处。 ( 二) 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目标。公平性是社会保险追 求的主要目标。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缺乏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保 险的普遍性原则不能落实,本身就难以实现公平;二是由于各地( 各省以及省内各地 区) 在缴费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基本保险待遇标准也存在很大不同。通过开征社会保 险税,全国普遍征收,统一征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个人面对着相同的税收制度, 保险金发放实行统一政策,而且中央财政可集中一定财力进行地区间、行业间的资金 余缺调剂,从而可以有效实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目标。 ( - - ) 开征社会保险税能够迅速降低社会保险的筹资成本。我国社会保险筹资成 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社会保险机构设置重叠,增加了管理成本:第二,社 会保险机构的管理费用由各地按基金的一定比例提取,加大了随意性和浪费;第三, 基金征缴缺乏强制性,收缴困难:第四,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监督无力,存 在大量挪用、挤占甚至浪费现象等。截止2 0 0 0 年底,还有被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险基 金5 6 7 亿元( 含行政、事业单位) 未收回,其他违纪使用的社会保险基金2 0 7 亿元 未得到纠正。( 9 j 应该说,经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以后,社会保险机构设置已趋向合理, 经办机构的管理费用也规定由财政预算拨付,社会保险基金正在按要求纳入财政专户 管理,社会保险费征收也有了法律依据,情况的确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但是,由社会 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基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既负责基金的征管,又负责支付,尽管有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监管,但制约机制还是 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且还存在资金划入是否顺畅、工作量过大是否影响效率等问题。 二是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筹集收入能力极强的税务系统,征管网络和税务管理人员 遍布全国各地,征管经验丰富,各种资料齐全,完全能够胜任任何财政资金的筹集。 1 7 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