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世界经济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加入这个主流,可以 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前进。 长鞭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藉由台资在大陆的发展,一蛊是稳定两岸关系的芷 面因素。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经过2 0 年来的努力获得了盥着成就,形成互惠互 利的良好局面。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两岸同胞应掌握此契机、共 同应对挑战、切实加强合作、剖薪商机,促进经济繁荣。 本文以两岸的经济和产业为基础,从发展过程和现状的观点切入,分析台资 在大陆的发展对两岸贸易之影响以及在两岸的优势上,实现互利、合竞,共创双 赢,并以在天津的台湾投资者为例,分析台资在大陆发展过程中,两岸是如篱的 合作、在其合作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给予分析和建议,使两岸经济和产业能在 开放和平的发展下,跃上国际舞台的荣景。 本文将予最后的硒究结论统整失建议与震望,期望两岸能正视现实、开剖未 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 关键词:台资企业、两岸经济、产业结构发展 a b s t r a c t t h ew o r l de c o n o m i c s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t h e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o fw o r l de c o n o m i c sh a v e b e c o m et h em a i nf l o wa m o n gw o r l d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s b yf o l l o w i n gt h i s m a i n s t r e a m , w em a ys h a r ef u l l yw i t ht h eb e n e f i t sb r o u g h tb y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i v i s i o n o fl a b o r , a n dm o v i n go n w a r dt o g e t h e rw i t ht h ew o r l d sm o s ta d v a n c e dt e c h n o l o g y 。 s i n c el o n g ,t h et r a d i n g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i d e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m a i n l a n d i n v e s t m e n t sf r o mt a i w a n ,h o l d i n gap o s i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i d e s 。f o r t h ep a s tt w e n t yy e a r s ,t a i w a na n dm a i n l a n de c o n o m yi n t e r f l o wa n dc o o p e r a t e t o g e t h e rt op r o d u c es u c har e m a r k a b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a n df o r m e dam u t u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 t h a tb e n e f i t st h eb o t hs i d e s 。w i t ht h ei n t e n s i v e l yw o r l de c o n o m i cc o m p e t i t i o nw eh a v e n o w a d a y s ,t h ec o m p a t r i o t sa c r o s st h et a i w a ns t r a i t ss h o u l dh o l dt h er a r eo p p o r t u n i t y , d e a lw i t ht h ec h a l l e n g e ,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 ,t oc r e a t eo p p o r t u n i t y ,p r o m o t e e c o n o m i cp r o s p e r i t yt o g e t h e r 。 t h i sa r t i c l et a k eb o t hb a n k se c o n o m ya n dt h ei n d u s t r ya sad i a g n o s t i cb a s i s ,b y b r e a k i n gi n t ot h e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 e s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c u r r e n td e v e l o p i n g s i t u a t i o n , h o wa n a l y z e s 的搬b a n k su s i n gt h ei n v e s t m e n tf r o mt a i w a ni nt h em a i n l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f l u e n c e db yb o t hb a n k st r a d e ,a n di nb o t hb a n k ss u p e r i o r i t yt or e a l i z e t h em u t u a lb e n e f i t ,t og a t h e rc o m p e t e s ,c r e a t e sw i n w i n , a n dt a k ei nt i a n j i n st a i w a n i n v e s t o r sa st h ee x a m p l e ,t h ea n a l y s i si n v e s t m e n tf r o mt a i w a ni nt h em a i n l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 ,h o wt oc o o p e r a t e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i d e s ,m e e t sc r u c i a lq u e s t i o ni n t h i sc o o p e r a t i o n ,t h eq u e s t i o nw h i c hm e e t sa n dg i v e s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c a u s e sb o t h b a n k si nt h ee c o n o m i c a la n du n d e r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t e p si n t o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a g e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c o n c l u d et h er e s e a r c ha sas u g g e s t i o na n d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 i n h o p et h a tt a i w a na n dm a i n j a n dc a nf a c et h er e a l i t y ,c r e a t et h ef u t u r e ,l e a v ea s i d et h e p r e j u d i c ew eh a v e ,p u r s u et h ew i n w i ni nt h ef u t u r e ,f o rc r e a t i n gan e wg e n e r a t i o no f m u t u a lc o n f i d e n c e ,m u t u a lf o r g i v e n e s s ,c o o p e r a t i o n ,m u t u a l l yb e n e f i c i a lb e t w e e nt w o s i d e s 。 k e yw o r d s :c a p i t a lf r o mt a i w a n e n t e r p r i s e ,e c o n o m i cc o 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t w os i d e s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羧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鄹指导f 逶行的研究工 乍和取褥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壅蠢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 7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节不芳参u 签字网期:, 年 第四阶殴- 2 0 0 1 年起至今 2 0 0 1 年起大陆产业结构中表现出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 2 0 0 3 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 4 ( 器p7 3 9 3 ) 来自重制造业,重 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2 0 0 3 年轻制造业( 主要是生产生活资料的行业) 和重制造业( 主要是生产数据行业)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 7 1 4 和5 4 0 4 。 在这一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开始突现出来。 2 0 0 4 年大陆成为第三大贸易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 1 5 4 8 亿美元。出口成为 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提高过快的制造业产能,成 为控动大陆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2 0 0 5 年重工业的回落和轻工业的回升使得一直以来的轻、重工业增速差略 有下降。由于原材料价格下跌,轻工业的盈利逐步恢复。但重工业中采掘业的利 润,仍是2 0 0 5 年支撑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近年来,大陆的产业结构快速变动和发展,第一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基本满 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继续为大陆经济增长的主导,经过 2 0 懂纪8 0 年代的以轻工救蔻主导、9 0 年代加快基础工业静发展之后,轻重工业 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部协调的矛盾得到基本的解决,在2 0 0 7 年,大陆制造 业的产值超过了美国 夕 贸如口排名进全球第二。受需求和供给两方蕊作用,电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子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带动了工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发 展仍然呈现相对滞后状态( 图32 )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教育、卫生、 金融、保险等方面供给不足,服务业商品价格实际已较大幅度不断上涨。从第三 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劳动力主要转向生产率较低的社会服务业,而生产率较高或 能促进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主要为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 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新兴第三产业仍发育不足。 1 9 8 51 9 9 11 ”j9 9 6l 鲫j2 ( ? 0 2 2 :2 c 0 6 一# * = 一女女e g 目 心i “”m 图3 21 9 8 54 f ,2 0 0 6 年社会消费品车售额分析 3 1 4 外商直接投资与大陆产业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队来,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陆已经成为世界 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 0 0 7 年底大陆实有外瓷投资企业2 86 2 万户; 实有投资额迭21 1 万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能带来大陆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太陆各个区域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 构的升级,如表3 2 所示,大陆的加工贸易出口额6 1 7 7 亿美元大于一般贸易5 3 8 6 亿美元,并且机电产品出口额7 0 1 2 亿美元,占总出1 :3 颧5 75 。外商投资企业 的货物出口额为6 9 5 5 亿元,大于国有企业和其它企业的出口颧因此外商投资 企业对大陆的产业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程度。但在外资对太陆发挥其积极作用 时,也给大陆产业结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鬻嬲裟勰。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表3 22 0 0 7 年大陆赞物崮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叠总额 2 1 7 3 82 3 5 货物出口额1 2 1 8 0 2 5 7 其中:一般贸易 5 3 8 62 9 4 麴王燹暴6 1 7 7 2 l 。9 其中:机电产品 7 0 1 22 7 6 高新技术产晶3 4 7 8 2 3 6 其中:圜有企业 2 2 4 81 7 5 外商投资企业 6 9 5 5 2 3 4 其它企业2 9 7 73 9 2 3 1 5 外商直接投资对大陆产业结构的影响 ( 1 )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大陆三次产韭结构的优化并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这恰好适应了世界的产业结构 大调整趋势。发达国家的产业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升级。一些薪兴 工业国或地区压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迫切需要将 已失去发展潜力的产业向海外转移。中国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 丰富资源的比较优势,傻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地点。终商投资的适 用技术和适用产品,大大提高了我国圉内加工王业水平,促进了加工工业的改组 和提高,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了我国轻纺工业以及以家电为代表的高级 耐用消费品王业进墨替代隐完成。 ( 2 )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大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正经历着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从早期的 劳动密集型的篱单割造活动向资金技术密集型黧制造活动升级:放单纯的制造活 动向服务领域扩展;从制造业转移向研发机构和地区运营总部扩展。 据统计,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己经超过7 5 0 家。外商直接投资的这 些变纯使其投资的技术水平明显上升,薯通过技术溢出效藏和关联效应对大陆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定的促进作用。 ( 3 ) 虽然外商直接投资给大陆的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不可忽视 它所带来的消投影响。如:外商壹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三次产渡的结构偏 差,加深了区域间产业结构间的不平衡等;在第二产业内又集中在加工工业部门 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上游基础产业却很少问津等,以至于造成工业结构升级缓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慢;在外商投赘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匿公司在大陆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投资的高 新技术产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高附加价值环节都由外资掌握,造成大陆研究 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就业不足,造成第三产业发育不足;跨图公司并购 大陆的重点企业,将会馒大陆竞争优势转移、竞争资源流失;在第三产业内又是 集中在房地产行业( 表3 3 ) ,在某种程度上对大陆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起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表3 32 0 0 7 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 企业数 行业名称 实际矮霜金额( 亿美元) ( 家) 总计 3 7 8 7 l 7 4 7 7 制选业 1 9 1 9 34 0 8 6 房地产业1 4 4 41 7 0 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 5 3 94 0 2 批发和零售业6 3 3 82 6 8 交通运输、仓储和郝政堑 6 5 82 0 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 3 9 21 4 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 5 2l o 7 傻宿和餐饮业9 3 81 0 4 农、林、牧、渔业1 0 4 89 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 7 1 69 2 资瓣来源:大陵统计年鉴。国际贸易 3 。薹6 大陆产业在现状中面临的问题 ( 1 ) 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按现价计算,2 0 0 7 年大陆第一、二、三产监增加筐占g d p 的毖重分别力l l 。7 、4 9 2 和3 9 1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4 3 。按照世界银行的 统计,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 :3 2 :6 4 ,而工业增 加值占g d p 的毖重为2 | 左右。其中,高收入匡家秘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二、 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分别为1 :3 0 :6 4 和1 0 :4 6 ;5 4 。 由此可看啦大陆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7 。7 ,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 均水平高毒1 7 2 。焉第三产业的院羹眈世界平均水平低2 4 。9 ,第三产韭发展 仍然滞后,特别是为生产者服务的现代商务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着大陆工业化 进程的加快和深化。比如研发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还是没有很快从生产过程分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化盛来,形成囱己独立的产业,并且也没有对工业化特别是薪兴工业化起蓟强有 力的支撑作用。 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行业( 如零售业) ,与居民消费需求联系紧密,较高的消费 需求水平会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进丽发动投资水平。但犬陆贫富差距大,导致 人民对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抑制相关企业的投资热情。目前大陆对外 资( 台资) 企业实施的耨劳动合同法中,将保障人民有最低的王资、拉近贫富差距、 提升入民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陆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如电信、金融、交通运输等的大陆垄断程度较高,对 内对外开放程度都较低,导致民营资本帮夕 资资本不能大量自由进入,造成第三 产业部分行业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不利于行业投资竞争。但在加入w t o 以后, 大陆服务业对外逐步开放,再吸引外资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开放力度还不够。 大陆豢务业巍该尽快融入照务业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更加放宽政策门坎,吸弓| 更 多外资和先进的国际经验来推动大陆服务业发展。 第三产业中社会事业的产出属于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还有非竞争 性,缺乏鲜明豹市场经济特性。 从产业特点来看,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不同,其中一些行业并不属于资本密 集型行业,例如金融业;而且个别行业投资具有非持续性,如交通运输业等,因 力受当年建设项蓦牙工影响较大,使这些行业不能单纯双数据大小上判断状况。 但房地产市场却与上述行业不同,始终保持几年来在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其投 资规模和增速在第三产业中一支独秀。 q ) 高耗巍、高污染产韭眈重过大 大陆经济的过快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型”经济过快增 长。随着大陆王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像石化翎铁。电解铝水泥煤炭等等能源 行业的市场需求,并需求持续不断的扩大。作灸投入品的资源价格始终偏低,其 形成机制无法反映其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造成了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生产成本 偏低和较高的商品价格综合作用,最终形成巨大的利润空间,导致高消耗、高污 染产业过大发展。 2 0 0 6 年大陆全年能源消耗总量2 4 6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 3 ,占世界 能源消耗的1 5 左右。因此现今大陆大力搀动节能减排,落实“十一五 规划规 定的单位g d p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敖总量“双降,一方谢能够有效抑制地方政 府的投资冲动,另一方面能够扭转投资方向由高污染高消耗行业向低污染低消耗 行业转移,与此霜时,大陆又加抉实施十大重点节麓工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 展,以形成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使节能减排工作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结 合起来。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效发震状嚣 而最新修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陆也将节能资源、保护环境做 为产业投资导惫,鼓励外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 境保护,鼓励外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更高层次的产业,而限制或禁止高物耗、 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的准入。 3 2 台湾经济产韭发展与现况 台湾是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地方,但五十多年来,在政府与人民共同努力下, 剖造了举世称羡的“经济奇迹。 3 2 1 台湾经济、产业发展现况 随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趋缓,压抑全球经济成长,但亚洲地区需求依然旺盛, 使生产与出翻相关经济指标季续维持扩增局瑶。台湾是海洋经济体系,对外贸易 依存度相当高,因此贸易依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在国际情势不利台湾出 口产业的发展情况下,国内需求应撑起台湾经济,因此,台湾的经济政策重点之 一在于推动民闻投资,刺激民闻消费,激发台湾产业的创新活力。另一面,台湾 将集中资源予系统单芯片、纳米技术、光电通讯、生物技术与知识密集服务等核 心产业技术发展,并透过“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把产业发展重点设定在台湾 具有竞争优势的半导体与影像显示产业,及数字内容、生物科技等未来的明星产 斗匕。 3 2 2 台湾产业与经济发展阶段 ( 1 ) 从1 9 4 9 年台湾土地改革成功,及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带来了民间富裕, 因两形成不动产需求之循环经济裳。不动产之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繁荣,面所谓 火车头之发展,也使得住宅关联性产业之发展颇为迅速。此一时期台湾物价微幅 之上升,亦使王商业获得空前发展之契机。 ( 2 ) 经过5 0 年代的“阚年经建计划后,6 0 年代的工业发展重点改以拓展外 销为主1 9 6 1 年的“第三次经建计划”,其目标规定有改善投资环境和拓展对外 贸易等。1 9 6 3 年到1 9 7 3 每年可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实质经济成长率 平均每年超过酉分之十物价稳定,入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3 ) 6 0 年代发展劳动密集产业至7 0 年代的精密劳动密集到当前的资本与技术 密集产业,台湾此时在经济发展上,又面浆了产业暑级豹转型及金融体系健全化 的挑战;长久以来由政府操控的公营事业开始转为民营,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的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两难局面也成了不褥不燕视的议题了。在匡际上,员l j 普遍认知台湾为“新兴工监 化国家”之,维持9 7 的高成长率。在产业升级上,如1 9 7 3 年起台湾当局实 施了“十大建设计划,又有“十二项重要建设,“十四项重要建设”及“国 家六年建设计划”,着重于扩充社会资本,重、化工业占出口额比铡继续上升, 由于政府的领导,全民的努力,台湾的经济建设有成就。实质经济成长率平均每 年超过10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3 ) 自s o 年代开始,台湾经济渐由管制与保护转变为开放与自由化。产业结 构也由劳力密集转为技术密集及资本密集,尤其,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设立,对 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变产生很大的作黑。此时电予业和信患业的快速成长已成为台 湾产业的主流,无论产值或出口值在制造业中已跃居首位,外汇高达九百亿美元, 并成为全球电子产业重镇。 ( 4 ) 9 0 年代至2 0 0 0 年:台湾经济叁由佬、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糯豢显着,在 此过程中,因为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台湾经济和亚洲区域尤其大陆的关系日渐 密切。此时台湾产业技术集中发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加速。“信息基础建设 的推进,资金霈求庞大的“六年国建”斡实霉予、靠全民建保等社会福利政策加 诸财政赤字上的巨大压力。 1 9 9 5 年台湾为加速经济发展,提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这 项跨世纪经建计划,将透过总体经济调整方案昭执行,增进货晶,劳务,人员资 金,信息流通的便利以及规划建立制造,海运,空运,金融,电信,媒体等六种 专业营运中心作为发展重点,期使成为台湾企业开发经营弧太市场的根据地,并 作为美加溪匿等亚太成受及欧溯企业进军亚太市场的门户,并促使台湾成为各种 区域性经济活动中心,有助推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 1 9 9 7 年起因资金融贷与帐务管理体质长期不良、又经“热钱 炒作两起的 连锁性“金融风暴”,所谓“亚洲模式 的“裙带关系资本主义 ( c r o n yc a p i t a l i s m , 政商勾结的不成熟资本主义) ;台湾与相关被波及国家面临经济继续“自由化” 或反向操作“加强管制”闰的选择闯题。 2 0 0 1 年1 月1 日,台湾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 r o ) ,这是政府历经十年 努力的结果,臼此,台湾经济与国际经贸社会完全接轨,面对国际的竞争,台湾 的经济也面临崭新的局面。 2 l 世纪初,国际经济情势不佳,台湾也面临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不景 气,使得社会人心充满茫然与不确定感,甚至对台湾经济未来发展丧失信心,其 次,全球化的快速进展使世界经济楣互依赖程度尽趋加深,无论是致麝、企韭或 个人皆无法幸免于这股全球化潮流的冲击。第三,大陆经济的快速兴起、区域经 济体加速整合,以及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趋势方兴未艾,这些变化将对台湾经济产 蔓三! 堕塞垄堕:! ! ! 茎垦丛堡 一一 生了莫大的影响与冲击 2 0 0 2 年台湾产业型态转变,从劳力密集产业逐渐转型为全球信息产业生产 中心,成功强化台湾核心竞争力。政府为维持台湾i t 产业竞争优势,政策性地 辅助i t 产业,以加速新兴产业与内篙产业的同步发展,开发生拄、纳米科技等 前瞻性技术,强化研发、信息应用、流通等服务,并且利用在地资源,导入数字 内窑功能,发挥在地文化特色,形成台湾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另一支柱。 3 23 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 台湾农业占g d p 之比例,从1 9 5 3 年之3 45 降至1 9 8 0 年代初期之73 , 再降至2 0 0 7 年之l4 ;工业占g d p 的比率从1 9 5 3 年之1 94 上升至1 9 8 6 年 最高的5 8 ,然后逐年下降至2 0 0 7 年的2 1 。金融占g d p 的比率至1 9 8 0 年代 初期4 74 升到2 0 0 7 年7 74 1 。制造业占g d p 的比率则从1 9 5 2 年之4 4 6 逐 年上升至1 9 9 7 年最高之6 55 。这种产业结构之变化过程,意谓台湾自1 9 5 0 年 代至1 9 8 6 年是从农业迈向工业( n 一u s 缸d 把m 1 0 n ) 1 9 8 7 年啦后,再从工业化迈向 脱工业化( d c i a -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 。 此这一变化过程也预先表示了工业对台湾g d p 的贡献,随着工业的深度化 已从相对重要迈入相对不重要,但服务行业对台湾g d p 的贡献则越大,易言之, 工业化的程度越高,服务行业的角色更形重要,这是因为随着产业结构之改善和 经济之发展,对于社会生产方面的服务、智慧赍产管理等服务之需求必然大幅提 高,也势必吸引资源从农业和工业部门转向服务行业。 9 8 5 1 9 8 8 1 9 9 11 9 9 41 9 9 7 2 0 0 0 2 0 0 32 0 0 52 0 0 7 图33 台湾产q k 结构变化趋势 蛮料柬塬t a i w a ns t a t i s t i c a l d a m b o o k2 0 0 7 c o u n c i t f o r e c o n o m i cp l a n n i n g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帅蚰加0 第三章两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3 2 。4 台湾产业在现状中面对的问题 ( 1 ) 不断在成长的服务业一壹缺乏真正清楚的策略。 金融通讯大部分在政府的掌控之下,由于当前推动的金融制度,亦即金融合 并,以扩大金融规模,虽属为提升服务行业或金融业国际竞争力之必需策略,但 若未能产生制度化之配套策略,让它没有竞争,也没有题力,1 5 年盛,势将带 给台湾重大的金融灾害。如果这块的转型不发生快速的转变,很难应付成熟经济 体接下来的发展。 国产业结构转变,导致就业机会低 台湾产业从劳力密集产业,转向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使得台湾就业入口 大量转移至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g d p 大幅提升,餐饮、旅游、保险金融等行 盟人才汲汲,导致市场需求过剩,因此台湾需要向全世界开放和扩展;一方面台 湾产业往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就业人口明显不足,导致科技的原创性不足、 缺乏自有品牌、产业升级缓慢,台湾当局和企业需共同规划与合作,创造台湾产 进优势。 ( 3 ) 农业生产不足、缺乏经济规模,导致生产成本偏高 因产业结构改变,农业受政府长期保护及产销体系不健全,土地资源不足, 导致生产不足,农业加工原料凡乎全赖进叠。在鸯羹入w t o 之后,台湾与大陆农 产品相似,而大陆成本低廉,更导致台湾农业竞争力不足,生产将相对减少,甚 至萎缩,影响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如何加速移出部分农业资源,来供工 业或服务业使鬻,才是解决台湾农业阕题豹根本之道。另外,还需要在不妨碍主 要粮食供应及囱然保育之情况下,部分农用资源应迅速移至利用效率较高的产 业。在两岸经贸关系日渐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交流尤为频繁,故必需对太陆的农 业政策变革进行了解,并提出台湾在砸对大陆农业发展下的因应策略。 第四章两岸互利合竞产生双赢 4 1 互利 第四蠢两岸互利合竞产生双赢 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大陆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 设的重要组成都分,当时台湾产业结构正在舞级,此时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 腹地,而台湾又具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前来投资,两岸开始有经贸上的往 来。 4 1 1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变化和相关结构演变 ( 1 ) 第一阶段( 9 0 年代皆麓激翦) 台商投资大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一带。这一时期台商对大陆投资基本上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简单加工。投资形式为来料加工,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g ) 第二阶段( 9 0 年代中期到粥年代末) 台商投资大陆逐渐往北方移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散, 也开始转移到以资 本密集型产业为主。9 0 年代,台湾由于市场有限,不少以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 展受到了限制,两这时正是大陆市场不断扩大,资金短缺的对候,第一波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转移还在继续,第二波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就已经开始了,于是 这一段时期是劳动与资本型产业在大陆并行投资发展。 ( 3 ) 第三阶段( 9 0 年代末至2l 世纪初) 1 9 9 8 年后长三角洲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由于台湾 的电子、化工、精密仪器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发展的活跃期,因此 台商不仅在大陆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大陆的投资。 ( 4 ) 第四阶段( 2 0 0 1 年以后) 长三角洲作为台商投资核心集装区的地位嚣始确立,环滋海湾遗区和中西部 地区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台商投资区域型呈多元化扩张的格局。 在第四段中,台商投资出现新的特征: 从规模上来看,大中小企韭齐头并进,大型企业独领风骚,投资主傣扩震到 财团型企业与上市公司;从投资领域看,台商投资更集中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 科技产业,并拓展至娱乐、商业、房地产、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和能 源开发也开始涉足;从产业关联度看,越来越多的台资企渡倾向于形成集团化、 整体化和区域化动作的模型。 第四章两岸互利合竞产生双赢 4 1 2 台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 ( 1 ) 台商对大陆投资经历了两次很鳃显的高峰期,一段低潮时期。高峰期一 次怒1 9 9 3 - - 1 9 9 4 年。在2 0 世纪9 0 年代初,大陆对外开放的步伐迸一步加快, 台商在同一时期也开始转移到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9 0 年代,台湾由于市场 有限,不少以赘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丽这时正是大陆市场不断扩大, 资金短缺的时候,第一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还在继续,第二波的资本密集型 产业的转移就已经开始了,于是9 0 年代推动了第一次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高峰。 2 0 世纪初期,皇大陆加入w t o 震,受到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摇摆的干预下 和一些外在投资环境的衰退,呈现短暂的低潮时期。但依据数据上的数据显示,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形式,这说明了台 商对大陆投资的前景仍旧充满信心。 进入2 1 世纪以后,嘲于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w t o ,大陆市场的对外开放程 度进一步提高,而大陆的经济也持续增长。为了抢占市场,台商开始把高新技术 产业扶岛态转移到大陆。螽湾王t 产业的大举进入大陆市场,也促进太陆王零产鼗 的发展与出口能力的提高。 表4 。l邈阶段台商特镊静对照 。 投资阶段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 跨越时间 1 9 8 3 1 9 9 21 9 9 3 一1 9 9 7l9 9 8 2 0 0 1 2 0 0 1 至今在持续中 产照内容劳力密集劳力资本密集资本技零密集技术密集赢附加徐毽 针对市场国际5 1 - 销国际台湾台湾内销国际内销 企业规模独资中小企业中小型企业中大烈企业大中小型并进集团 充实臻江三舞溅充实长江三焦溅弗稳定长泛三焦溅,迈懿 分都区域珠涯三角溯为主 并往北延伸 向北延伸 环渤海和中西部 ( 2 ) 台商瓣大陆的投资与两岸的竣策关系密切相关。从1 9 8 3 年台湾未署放, 直至1 9 9 1 年嫒式开放台商来大陆发展,加上大陆政府支持,使台商在1 9 9 2 年到 l9 9 3 年投资达到高峰,另外台商投资大陆自1 9 8 7 年来第一次负成长于1 9 9 7 年, 第二次于2 0 0 1 年,大部份原因是台湾领导者的政策不正确导致丽成。 ( 3 ) 台商投资的平均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中。从1 9 9 5 年以后,每年的平均投资 项目在2 0 0 万美金左右,说明台湾以前的中小企业以低成本为主要投资动机,现 在的大企业多以占领内销市场为主要霉的。台裔的产业内容从起初的劳力密集产 业也发展到资本密集和高科技产业。并且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内销市 场的不断扩大,台商投资型态向市场扩大转变中,纷纷扩充已有的生产规模,积 第四章两岸互利合竞产生双赢 极进彳亍产监布局( 冕图4 1 ) 。 根据投审会数据显示,在2 0 0 8 年以前的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已达6 4 8 亿美 元,占台湾对外投资金额第一名,再加上很多台商是透过第三地投资,民间预估 台商对大陆投资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 ( 单位:千美元) 图4 1 1 9 9 1 年2 0 0 7 年螽商对大陆投资每家平均投资统计 ( 4 ) 台商赴大陆投资有四大转折点:在台商来大陆起步投资时,以劳力密集 型产业为主,到现在第四波主要是以电子讯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为主。近 年来,在大陆的台资企鼗尤其是强产业仍秉承“台湾接蕈,大陆生产出叠,香 港押汇”的生产模式。因此在大陆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台资高科技企业普 遍表现优异。这些企业使大陆成为仪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信息产业硬件制造 国。台商投资的领域经历了壶传统的制造监为主转移饕叠前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昀 投资形态。这些高科技产业的进入对大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拉动的作用, 有利于加速大陆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袭4 2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产业比例 年份农林渔牧业占比重制造采掘业 占比重 服务贸易业占比重 2 0 0 2董。7 6 4 。莲4 3 l 。5 37 9 。4 1 6 。4 l 重6 。1 5 2 0 0 31 4 74 3 52 7 6 68 1 9 14 6 4 1 3 7 6 2 0 0 41 1 93 8 42 5 0 38 0 2 74 9 51 5 8 9 2 0 0 5l 。5 2碡2 l2 8 。5 37 9 。6 35 。2 l1 6 。3 2 2 0 0 6l ,6 34 6 82 8 5 47 8 3 55 4 51 6 2 7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第四章两岸互利合竟产生双赢 ( 5 ) 台商投资戳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至今仍以制造业为主导,制造业的比 重大大地超越农业和服务业。( 如表4 2 ) 由于大陆逐渐开放对服务业的政策限制, 许多台商才开始涉足大陆的服务业。台湾的金融业市场已开放多年,一直在台湾 经济中保持核心地位,2 0 0 3 年总营泣收入3 6 6 8 7 亿台币,相较于大陆而言,台 湾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服务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且金融保险业在 台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中( 不包括大陆) ,金融保险业高屠第一位,比重占鸵,占 总比例的将近一半。但金融保险业在大陆尚未宪全开放,第三产业服务业,从 2 0 0 2 年始,台商在第三产业的投资,由一般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涉及 贸易业、金融业、房地产。随着限制的不断降低,服务监将吸弓| 更多的台商来投 资。 表4 。3 台商建大陆投资产业的比铡 年份金额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 9 9 1 2 0 0 22 6 6 0 9 7 8 50 7 9 9 1 1 4 8 0 8 2 0 0 37 6 9 8 7 8 4 o 7 6 8 8 。4 2 l o 8 2 2 0 泓6 9 4 0 6 6 30 5 0 9 0 5 5 8 9 5 2 0 0 56 0 0 6 9 5 30 6 7 8 7 9 3 1 1 4 0 2 0 0 6 7 6 4 2 3 3 50 1 3 8 7 。o l 1 2 8 6 2 0 0 79 9 7 0 5 4 5o 。2 0 8 7 9 2 1 1 8 8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网站 ( 攀像:手美元 图4 21 9 8 9 年2 0 0 7 年台商对大陆投资每年投资趋势 第四章两岸互利合竟产生双赢 随着两岸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台商在大瞌的投资也不断增长,台商在大 陆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台湾经济的转型,而且也对两岸 关系的顺利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 1 3 两岸的贸易关系 自两岸的经贸大门打开之瑟,靛1 9 9 1 年到2 0 0 7 年底,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 为6 5 0 5 8 2 亿美元,两岸贸易占台湾外贸比重已由1 9 9 6 年的1 3 9 6 上升到2 0 0 7 年的4 0 。9 3 。由此可见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变化对两岸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很重要 关系。 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三大进 口市场( 表4 4 ) 。据商务部统计,2 0 0 5 年,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 9 0 7 项,两岸间接 贸易额达9 1 2 3 亿美元,箕中大陆对台出日1 6 5 5 亿美元,大陆皇台迸疆7 4 6 。8 亿 美元,大陆逆差5 8 1 3 亿美元。截至2 0 0 5 年,大陆累计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6 8 0 9 5 项,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 h t - 4 9 5 7 。9 5 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1 2 1 8 1 7 ,2 8 亿美元, 台湾向大陆出k 1 4 1 4 0 。7 7 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3 3 2 3 4 9 亿美 元。从1 9 7 9 年n 2 0 0 5 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从0 1 3 提高到约4 0 ,进 口依存度从0 。3 8 提高到约9 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但其 中产品有不少属于大陆台商所需的原物料,供其生产及再出口之用。因此,其实 大陆对台湾进口需求的依赖程度也很大,大陆自台湾进口占大陆总进口的9 5 左右,而且都是以原物料为主,所以两岸之闯贸易上彼此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由图4 3 所示,目前大陆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 进口来源及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地。 表4 4 大陆2 0 0 3 - 2 0 0 7 年主要进口贸易来源 ( 单位:千美元) 名 进口黧别 2 0 0 7 年2 6 年 2 0 0 5 年 2 0 0 4 年2 3 年 次 ( 地区) 1 日本 1 3 3 ,9 0 3 ,2 6 11 1 5 ,8 1 0 ,9 2 61 0 0 ,4 6 7 ,5 6 29 4 ,1 9 1 ,6 7 07 4 ,2 0 4 ,0 7 4 2 南韩 1 0 4 ,0 4 4 ,6 2 68 9 ,8 1 8 ,2 8 07 6 ,8 7 3 ,7 7 06 2 ,1 6 5 ,5 5 5 4 3 ,1 6 0 ,5 3 6 3台湾1 0 0 ,9 8 5 ,9 4 58 7 ,1 4 0 ,6 0 47 4 ,6 5 5 ,0 5 9 6 4 ,7 5 9 ,5 9 84 9 ,3 6 4 ,1 7 1 4美圈6 9 ,8 6 0 ,5 8 15 9 ,2 2 2 ,4 7 24 8 ,7 3 4 ,9 7 64 4 ,6 5 2 ,6 6 13 3 ,8 8 2 ,9 6 2 5 德国4 5 ,4 2 1 ,8 1 5 3 7 ,8 8 7 ,5 2 23 0 ,6 6 8 ,2 4 73 0 ,1 5 8 ,9 1 62 4 ,3 9 1 ,7 4 6 6 马来鹾驻2 8 ,7 3 7 ,2 8 4 2 3 ,5 7 6 ,7 4 5 2 0 ,1 0 7 ,8 4 01 8 ,1 6 2 ,2 3 0 1 3 ,9 9 8 ,3 2 9 7 澳大利皿2 5 ,7 5 8 ,3 1 5 1 9 ,1 9 5 ,7 2 3 1 6 ,1 4 6 ,8 0 91 1 ,5 3 0 ,5 9 17 ,3 0 2 ,7 9 4 8俄罗觏1 9 ,6 2 9 ,7 4 2 1 7 ,5 3 8 ,7 4 4 1 5 ,8 8 6 ,3 9 71 2 ,0 8 8 ,5 6 6 9 ,7 2 9 ,0 3 4 第四章两岸互利舍竟产生双赢 9新加坡 1 7 6 7 4 ,5 6 916 ,5 3 0 ,6 1 1 【1 4 ,o o l 。9 3 9 1 l o ,4 8 6 ,4 5 6 1 0 泰国 i 7 9 6 1 7 1 7 】1 3 ,9 9 3 ,6 7 61 l ,5 3 7 ,5 9 7 i8 ,8 2 8 ,9 1 4 统计( 台其它) 9 5 6 ,2 6 1 。4 9 1 1 7 9 1 ,7 9 3 ,9 0 0 1 6 6 0 ,2 2 1 ,7 6 6 5 6 0 ,8 1 1 ,1 7 5 1 4 13 ,0 9 5 6 1 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商务部同站 件赫 图432 0 0 7 年台湾进出口贸易国家( 地区) 捧名 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变化,太陆对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银行2025齐齐哈尔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农业银行2025绵阳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业银行2025德阳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业银行2025甘南藏族自治州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年日用百货购销合同2篇
- 建设银行2025随州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宿州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工商银行2025廊坊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德阳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土地厂房转让合同格式7篇
- 第3课 学习有方法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电信校招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高职土建类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物理】2025届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训练(三)试题(解析版)
- 消防队伍管酒治酒课件
-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风设计元素课件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职业等级考评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