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企业组织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这个 突飞猛进的时代里,企业组织凭借其无穷活力和生机俨然已成为了人类社会 中的主流型组织。然而,企业组织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们。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我们对企业组织缺乏更为透彻的认识,使得 我们在处理某些企业组织问题时缺乏有效手段而束手无策。对于这一问题, 西方管理学及经济学中的各主要流派均有一定的研究,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 的结论,但他们都只形成了对该问题的片面认识,使得他们的企业和现实世 界中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我们的企业实践活动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那么企业组织的真正本质是什么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开创了从 研究人的本质延伸到研究企业组织本质的新视角。按照这一视角,本文先论 述了“经济人”人性假设的诞生以及其必然导致的结果,并认为该人性假设 构筑了我们当前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根基,最终找到了当前企业组织本 质问题研究中的根本问题所在。随后,本文以人性假设为突破口,提出并界 定了“全面发展人”的人性假设,向传统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发起了有力 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组织产生的简单模型,最终得出了 企业组织本质上只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过程的结论,并随后对“企业组织的 过程本质”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最后,本文以“企业组织的过程本质” 观点为理论基础,先后完成了对企业边界困境、企业组织结构困境以及传统 人本管理理论的超越,并赋予了“企业家”概念新的内涵,将自主创业活动 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人性假设;企业组织本质;企业组织边界;企业组织结构;人本管 理;自主创业;知识型员工 ii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a event of milestone in human societys developing process. in this times which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n already having become into main styles of organization in human society rely on them infinite vigor and lease of life. but whats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this is a problem which always perplexing us. during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 when handing some enterprise problems, we are short of effective means but are at a loss what to do since do we work all right more to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nsufficiency for incisive cognition. there was certain research in every main school in west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o this problem, and got many valuable conclusions, but they were only formed a single-faceted cognition to that problem, so their enterprise existed certain gap to reality enterprise, this gives us much negative affects in the enterprise practicing. what is the real nature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ing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urn of “economic man”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and its necessity income firstly, thinks this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building the basis that we studied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nature currently, and found the basic problem in our studying now ultimately. subsequently, this paper takes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as breach, presents and defines the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al human”, gives a forceful challenge to the “economic man” hypothesis, and takes this as a basis, structures a simple model about general organization producing, finally gets a conclusion that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a process at its essence, and gives a good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to this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essence” subsequently. finally,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cess nature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as base, have accomplished exceeding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enterprise boundary and enterprise structure, and the traditionally “management that human as its center” successively, and gives new connotation to “entrepreneur”, lets the self-employed activity on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key words: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natur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boundary;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 that human as its center; self-employed; knowledgably employee.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绪 言 第一章 绪 言 1. .1 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 公元 1500 年以来,一种叫做企业的组织登上了历史舞台。企业组织的产生是 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以持续不断地远远高出其它任何组织的创新活力和能力, 促进了包括生产、开发等一系列能满足人类发展的一切可能的过程,并不断地创 造着新的生存技术、生存制度。企业组织给人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施展身手 的广阔天地,在人类的无穷潜力的开发过程中,一枝独秀,大展宏图。五百年后 的今天,企业凭借其无穷活力和生机俨然已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型组织,任何人都 不能忽视企业给我们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于是,鉴于这样一种现实,我们是难以 回避对企业组织的本质进行研究的。那么企业组织究竟为何物呢,或者说企业组 织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当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 不断碰撞与结合,我们得出了关于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诸多结论,也同时使 得我们向企业的真正本质一步步靠近着。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还没有 找到企业组织的真正本质。事实求实的说,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我是存在很大难 度的,或者简单的说是不够格的。但是,我无畏的求知勇气激励着我,使我最终 选择将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期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但 是,何谓企业组织本质问题呢?这是本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顾名思议,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所谓本质问题,首先是宇宙的本质 问题,其后就是诸如无机物、有机物直至动植物的本质问题,当然也包括人的本 质问题 。在我们人类社会诞生后,又出现了大量的新事物包括各类组织,而它们 同样也存在着一个所谓的本质问题 。可见,本文中的企业组织本质问题只不过是 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可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而已。那么,具体来说,何谓企 业组织本质问题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如我们要回答宇宙的起源一样,我们也 要不可避免的去回答企业组织的起源 问题,也就是其如何从人类社会中产生出来 的问题。 在马克思哲学原理中,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但人性系统中决定人的本质的那种因素只能是人的 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本质。虽然人的自然属性不规定人的本质,但我们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同人的社会本质绝然分 割开来。人的自然属性以什么方式和什么程度上影响人的社会本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个有待各门科学进一步探 索的问题。故在本文中,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并提出更完整而合理的人性假设来代替人的本质以便于本文 的研究,且这些人性假设也没有和人的自然属性绝然割裂开的。 同人的本质一样,这个本质也主要是指其社会属性方面,但也是不能和其自然属性绝然割裂开的。 本文主要指的是社会角度的起源,当然这个起源也是不能和自然角度的起源绝然分开的。 2 1.2 本文研究的新视角本文研究的新视角 其实,本文上面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界定并不是首创,在这里也不过是老 生重谈而已。但是,本文将这一企业组织本质问题和宇宙本质问题及人本身的本 质问题“凑”在一起,却是一个较大胆的想法,并且它也将直接导出本文对企业 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即一种从宇宙本质到人的本质再到企业组织本 质的宏观脉路。当然,在这里,本文不可能也无力去探讨宇宙的本质问题,但本 文以提出的人性假设来代替人的本质,从而延伸到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探讨却是 可能的。不可否认,在这个人类居于主体性地位的社会中,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必 然不能被忽视的事物,否则又何谓人类社会呢!其实,当一些古希腊前苏格拉底 哲学家喊出“人为万物的尺度”的宣言的时候,人类本身就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 地位。当然,说“人为万物的尺度”肯定有其局限性,因为它必然会破坏人类和 自然界的和谐。而且,人类也不可能是万物的尺度,所以,人类同愚昧,同神、 上帝以及宗教、迷信斗争到了现在,并且还将持续不断的斗争下去。但我们也要 看到这一宣言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它强调了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极其 重要性,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企业组织本质问题时,必然要将人的问题摆在首位。 于是,本文找到了一个从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用人性假设代替)向企业组织本质 问题延伸的新视角,即认为:人的本质和企业组织本质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任 何脱离人的本质问题去研究企业本质问题的理论学说都不可避免的有其局限性。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要点: 第一、本文开辟了一个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延伸到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 新视角; 第二、本文论述了“经济人”人性假设的诞生以及其导致的必然结果“工 具人”或“手段人”的大行其道; 第三、本文找到了当前我们对于企业本质问题研究主要观点的根本问题所在; 第四、本文提出并界定了“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并提出了该人性假设在企 业实践领域应用的理论模式“超 z”理论; 第五、本文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组织产生的简单模型,找到了企业组织的真正 本质,并界定了“企业组织的过程本质”概念。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论证不够严密,论据也不够充分,给人一种提出问题太 多,解决问题不够的印象,这主要是由我目前的知识面不够广和知识层次不够深 造成的。因此,关于本文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对我进行批评指正, 在此深表谢意! 3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认为,在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性假设问题是一个 核心问题,而从人性假设问题研究延伸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研究思路就形成 了本文独特的研究视角。在该新研究视角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是本文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环节。首先,在分析问题环节中,本文对当前管理学 和经济学中的关于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提出 了自己的一些研究结论。其次,在发现问题环节,本文从论述“经济人”人性假 设的诞生入手,论述了该人性假设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并最终找到了当前企业组 织本质问题研究主要观点的根本问题所在。最后,在解决问题环节,以几个自然 科学理论前提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发起了对“经济人” 人性假设的有力挑战,并对其进行了较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样,以该新的人性 假设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组织产生的简单模型,并最终找到及较好界 定了企业组织应该具有的真正本质。于是,按照这个主要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 安排如下: 在第二章中,本文主要对管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关于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 各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以期为随后的发现问 题环节做好准备; 在第三章中,本文论述了从“经济人”人性假设的诞生,到其发展的必然结 果,再到其构筑了当前关于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观点根基的过程,并最终找到 了目前我们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根本问题所在,为随后的解决问题环节找 到了突破口; 在第四章中,本文在归纳的几个理论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面发展人” 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组织产生的简单模型,最终得出 了企业组织本质上只是一个人全面发展过程的结论,从而完成了本文解决问题的 环节; 在第五、六章中,我先后完成了对企业组织边界困境、企业组织结构困境的 超越; 在第七章中,本文从企业组织的“过程本质”得到启示,对人本管理理念以 及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崛起发表了一些新看法,并将自主创业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 置上。 4 第二章 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二章 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2.1 管理学中的观点管理学中的观点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效率问题掩盖了企业组织本质问题 以美国人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一 般来说,泰罗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 ;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 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这样对提高劳动生产率 极为有利,可以变互相对立为互相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很显然,从以上 8 个主要观点中,我们是很难找到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 的痕迹的,因为效率问题将这一问题牢牢的掩盖了。一切服务于效率,一切为了 效率可能是他们对企业组织本身最直观的理解了。泰罗及其追随者都不是企业组 织理论家,但他们是实践家。他们在一线车间工作,注意工人的工效。然而,他 们确实有许多关于管理和组织含蓄的概念,这些概念对以后管理学的发展是有重 要作用的,因为,它至少为我们以后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做了必要的准备。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组织被视为管理的一项职能或环节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 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法约尔那里,其一个较重要的贡 献就是其将管理活动分成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很显然, “组 织”这个概念在法约尔那里是被当作一种动词使用的,而不是名词。这就是说, 法约尔理论体系中的组织并不是指企业组织,它只不过是企业组织管理中的一项 职能或环节而已。可见,关于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我们同样是很难找到线 索的。 3、韦伯的官僚集权组织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开始 管理学界普遍认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马克斯韦伯是有意识地对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5 组织加以理论研究的第一人,而其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 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 。关于这一理论,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的第十一章 行政组织体系作过充分的解释。他指出,现代的行政组织体系是这样来发挥 作用的: “存在着一种正式管辖范围的原则,这种管辖范围一般是由规则(即法律 或行政法规)来确定的。 这意味着: (1)按行政方式控制的机构的目标所要求的 日常活动,是作为正式职责来分配的; (2)执行这些职责所需的权力是按一种稳 定的方式来授予的,并且由官员能加以控制的肉体的、宗教的或其它的强制手段 来严格地加以限制; (3)对于正常而持续地履行职责和行使相应的权利的方法, 有所规定;只有按一般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才被雇佣。这三项要素在国家的领域构 成为一个行政组织体系的机关,在私营经济的领域成为一个行政组织体系的企 业” 。 由此可见,在韦伯那里,组织已不是一种管理的职能了,它变成了一种“管 辖范围” ,而确定这种“管辖范围”的原则就是各种规则,如法律或行政法规。于 是,我们可以说,在韦伯那里,企业组织本质上只是一种确定某种“管辖范围” 的规则,而这种规则就是作为区分一个组织与另一个组织的依据而产生的。 4、行为科学学派人的问题掩盖了企业组织的本质问题 一般来说,行为科学学派基本上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大时期,侧重点各不 相同。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的论述,关心的是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 后期的行为科学则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论述,关心的是职工在工作中能否自 我实现、有成就感和自我满足。但不管是前期的行为科学还是后期的行为科学, 其同样都以人的问题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行为科学学派对 人的研究是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行为科学学派中,企业组织是 先天存在的,所以他们也就不可能涉及到对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可是,行 为科学学派注重对人本身进行研究,将人的问题引入了管理学中,对管理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只不过这种注重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是以掩盖企业组织本质 问题为代价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5、管理过程学派法约尔思想的复兴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穆尼和哈罗德孔茨等人,其研究 的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在该学派中,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 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而组织只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项职能而已。 也就是说, “组 织”这个词语在该学派中又变成了动词,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其看成是对法约尔 思想的一种复兴。这样,既然管理过程学派中“组织”一词已变成了动词,那么 名词性质的“组织”一词也就当然只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了,其结果就是无所 谓企业组织本质问题了。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6 6、巴纳德开创的系统学派企业组织本质上只是一种社会协作系统 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把组织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 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 他认为这个定义适用于军事的、宗教的、学术 的、工商业的、互助会的及其它各类组织。对于其对组织的定义,我们一般主要 有以下理解: (1)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2)组织是 一个系统,即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 (3)组织是 动态的和发展的; (4)组织是协作系统(如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组织 渗透到其它子系统之中,所以由这些子系统构成的协作和组织的界限就不是很明 确的,故协作系统本身归根到底是指组织本身。 从这些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巴 纳德将组织的本质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即认为企业组织本质上只 是一种社会协作系统。不可否认,这种将“人与人之间协作”和“组织”划等号 的经典论述,对以后管理学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7、决策理论学派企业组织本质上只是一种决策过程 在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西蒙那里,组织就是一个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 系统。对于组织,他具体定义到: “组织一词,指的是一个人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 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的大量信息、许多决策前提、 目标和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够料 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映” 。 从这个组 织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决策贯穿于组织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所以,西 蒙试图从决策过程去理解组织的本质,并最终导致了其将决策和组织划上等号的 结果。 8、理查德霍尔为组织提供了较完整的综合性定义 理查德霍尔在吸收其他人对组织概念的认识的基础上,试图为组织概念给 出一个较完整的综合性定义。他写道: “组织是一个有着相对可辨识边界的团体, 他有一个规范的秩序、一定的职权层级、一个沟通系统和一个成员协调系统,该 团体以相对持续的环境为基础而生存,从事着与一系列目标相联系的某种活动, 为组织成员、组织本身和社会做出贡献” 。 厦门大学的林金忠博士从霍尔的定义 中找出了如下几个关于组织概念的规定性: (1)组织是一个团体(即由人组成的 社会群体) ; (2)组织是有边界的; (3)组织是有目标的,组织从事与目标相关联 的某种活动; (4)组织内部有着某种结构系统,规范秩序、沟通和协调维系着该 系统的运行; (5)组织必须与外部环境相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获得自身生存。 同时,他将霍尔的定义看作是至今为止对组织的最完整、最全面的表述。本文也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richardh.hall:organizations:structure,process, 张玉纲译.专业化与经济组织c.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07. 1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徐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商务印书馆,1997-02. 15大卫李嘉图著. 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 馆,1976-08. 16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06. 17马涛编著.经济思想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01. 18罗纳德哈里科斯著.盛洪,陈郁译校.企业、 市场与法律m.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 分店出版,1990. 19林金忠著.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商务印书馆,2004-12. 20张五常著.经济解释:张无常经济论文选m.商务印书馆,2000. 2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m.中国哲学史(二版).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10. 22(美)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华夏出版 社,2001-12. 23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09. 24姜国柱、朱葵菊著.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4. 25d.s.皮尤编,彭和平等译.组织理论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04. 50 26赵敦华著.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 27(苏)鲍.季.格里戈里扬,汤侠声等译.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m.三联书店出版 社,1984-08. 28陈代湘著.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01. 29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06. 30(美)马克a.卢兹等著,王立宇等译.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3-04. 31梯利著,伍德增补,高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2005-04. 32f.e.卡斯特、j.e.罗森茨韦克著.组织与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3丹尼尔雷恩著.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中文版. 34陈佳贵,黄速建等编著.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01. 35顾琴轩主编.组织行为学:新经济新环境新思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3. 36时巨涛等编著.组织行为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5. 37薛德震著.人的哲学论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08. 38王锐生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 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1. 39葛建新主编.创业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40锁红军编著.如何进行人本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5. 41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02. 42杨寿堪等著.20 世纪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06. 43关培兰编著.组织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5. 44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商务印书馆,1984-10. 4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 46芮明杰等著.人本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2. 47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2. 48齐建国等著.知识经济与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49ri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