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_第1页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_第2页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_第3页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_第4页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工作点稳定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什么是放大?,电信号放大:,窃听器?,半导体三极管,也叫晶体三极管。由于工作时,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都参与运行,因此,还被称为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简称BJT)。BJT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2.1半导体三极管,【分类】,(a)小功率管(b)小功率管(c)大功率管(d)中功率管,2.1.1BJT的结构与符号,图形符号,发射结(Je),基极,用B或b表示(Base),集电结(Jc),发射极,用E或e表示(Emitter);,集电极,用C或c表示(Collector)。,发射区,集电区,基区,三极管符号,箭头代表发射极电流的实际方向,结构制作要求:,为实现放大,必须满足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两方面的要求。,发射结正向偏置UBE0,集电结反向偏置UBC1V,vCE=0V,记住:,当vCE1时,各条特性曲线基本重合。,当vCE增大时特性曲线相应的右移。,25,输入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它是以iB为参变量的一族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饱和区iC受vCE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饱和区iC受vCE显著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截止区iC接近零的区域,相当iB=0的曲线的下方。此时Je反偏,Jc反偏。,饱和区iC受vCE显著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小,一般vCEVbVe,放大VcUBE,电压放大(电流放大),放大原理,放大的本质功率(能量)的放大,C1、C2称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该电路又称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2.3.2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实际电路,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简化,共射放大电路改进电路,vi,vo,需要使RbRc(一般为几十倍),改成唯一的直流电源,三极管T起放大作用。,偏置电路VCC、Rb提供电源,并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耦合电容C1、C2输入耦合电容C1保证信号加到发射结,不影响发射结偏置。输出耦合电容C2保证信号输送到负载,不影响集电结偏置。,负载电阻RC、RL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原理,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加在三极管的发射结于是有下列过程:,三极管放大作用,变化的通过转变为变化的输出,首先交代各物理量表示方法及其含义:,VBE,VCE,VI,VOIB,IC,IE,II,vi,vo,vbe,ib,ic,ie,ii,表示“直流量”:,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交流量”的瞬时值:,小写字母小写下标,vBE,vCE,vI,vOiB,iC,iE,iI,iO,表示“直流量交流量”:,小写字母大写下标,2.3.3放大电路静态分析,Vc,Vb,Ve,ViIb,Ic,Ie,Ii,表示“交流量的向量形式”:,大写字母小写下标头上点,表示“交流量”的有效值:,大写字母小写下标,请详细参阅教材P21表述。,静态和动态,静态: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Q点),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动态: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交流工作状态。,直流通路能通过直流的通路。提供Q点,固定偏置,例.2.2,2.3.4动态分析,动态分析讨论的对象:交流成分(即变化的量),放大电路在接入正弦信号时的工作情况,设输入电压vi=0.02sint(V),vBE=VBE+vbeiB=IB+ibvCE=VCE+vceiC=IC+ic,各分量都在原来静态直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交流量,如下:,共射极放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uCE=VCC-iCRC,uBE=UBE+ui,uo=uCE-UCE,反相,非线性部分,线性部分,短路,短路,V=0直流电源相当于对地短路,分析性能指标,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VCE=VCCiCRc,与IBQ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从而得到VCEQ和ICQ。,在直流通路中估算IBQ。,2.3.5图解分析法,为一直线,1.确定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线,静态工作点,2.确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交流负载线,其斜率为-1/RL,RL=RLRc,是交流负载电阻。,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相交Q点。,交流通路-交流负载线-波形,根据vI的波形,在BJT的输入特性曲线图上画出vBE、iB的波形,3.根据vI的波形求iB(不要求),4.根据iB的变化范围在输出特性曲线图上画出iC和vCE的波形,反相,动态工作范围,A,vo,可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合适的静态工作点,5.Q点对波形影响,将Q点选在交流负载线AB的中央,可以获得最大的不失真输出,即可以得到最大的动态工作范围即:BQ=AQ,B,Q,VCES,VCEA,截止失真的波形,NPN管顶部削平,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饱和失真的波形,NPN底部削平,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例2.3,2.15,2.14,思路:将非线性的BJT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适用范围: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是变化量且电压很小时适用,2.3.6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BJT双口网络,1.三极管的小信号等效电路,交流,rbb,(1)利用直流通路求Q点,共射极放大电路,一般硅管VBEQ=0.7V,锗管VBEQ=0.2V,已知。,2.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及其分析,(1)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2)画小信号等效电路,(2)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用等效电路代替,则电压增益为,(可作为公式),电压增益,(3)求放大电路动态指标,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Ri,输入电阻,所以:,根据定义:,输出电阻,小结,例2.4,归纳等效电路法的步骤,先确定Q点(IBQ、ICQ、VCEQ),求Q点处的和rbe,通常会给出,IEQ=IBQ+ICQICQ,三.等效电路法的步骤,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列出电路方程并求解【一般要求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就是把非线性的三极管线性化,这样具有非线性元件的放大电路就转化成为我们熟悉的线性电路了。,经过线性化的三极管等效电路为:,称为简化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或微变等效电路),2.4静态点稳定电路,2.4.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2.4.2分压偏置电路,固定偏流电路,射极偏置电路,旁路电容,Q点稳定原理,目标:温度变化时,使IC维持恒定。,如果温度变化时,b点电位能基本不变,则可实现Q点的稳定。,分析该电路的特性指标,(1)Q点的估算:【IBQ、ICQ、VCEQ】,(2)动态参数的估算,(2)动态参数的估算,旁路电容,求电压增益,求输入电阻,Re=0,代入无旁路电容时输入电阻表达式,小!,求输出电阻,2.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电路结构,2.5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为正值,表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又称电压跟随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1(略小于1),对电压基本无放大作用;,输入阻抗高,对信号源影响小;,输出阻抗小,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跟随器,对电流具有放大作用。,射极输出器的应用,(1)放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端,提高整个放大器的输入电阻。,(2)放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减小整个放大器的输出电阻。,(3)放在两级之间,起缓冲作用。,2.5.2共基极电路,电路结构,CB,Re:引入直流负反馈以稳定工作点Q,三种组态比较,其中,普通音响系统放大电路的幅频响应,2.6.1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与通频带,2.6多级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与通频带,Rb=Rb1/Rb2,2.单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分析该电路的低频响应时,不应该再忽略隔直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低频,主要影响,中频段,Rb=Rb1/Rb2Ri=Rb/rbeRo=Rc,中频时:C1、C2、Ce容抗较小,可视为短路;C容抗较大,可视为开路。等效电路如图。,高频段,将全频段小信号模型中的C1、C2和Ce短路,即可获得高频段小信号模型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RC耦合,2.6.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1.耦和方式,2)直接耦合,优点:低频性能好,易于继集成缺点:静态点相互影响(温度漂移问题),前级的开路电压是下级的信号源电压,前级的输出阻抗是下级的信号源阻抗,下级的输入阻抗是前级的负载,2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分析,结论:将几级放大电路串联起来后,总电压增益为各单级电路电压增益的乘积,较单级时提高了,但fL及fH,通频带变窄了。,2.7.1反馈的基本概念,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2.7反馈放大电路,举两个例子,比如:一.我们使用冰箱制冷,由于外界温度较高,冰箱向外界释放热量,冰箱内温度会朝着我们制定的度数降低,而外壳温度会越来越高,一段时间后,当冰箱内的温度达到所设置的度数后,冰箱会进行自动调节,让温度不再进一步地降低。这便是反馈调节。二.我们在家里使用洗衣机时会设置一个注水量,启动机器后,水开始注入机桶,在未达到注水量前,机器会产生动力驱动水位上升,然而水位上升至设置量后,反馈调节便开始了,洗衣机停止注水工作。例如在教小狗的时候,1+1=?,如果它衔的是写有2图片的时候,你给它骨头吃,那它看到1+1的时候就会衔含有2的图片,就有骨头吃,这就是正反馈。当它衔的不是2,你打一棍子它,那它下次就不敢再衔那张图片了,这就是负反馈,放大:,迭加:,A称为开环放大倍数,AF称为闭环放大倍数,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F称为反馈系数,1.正反馈与负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增强了外加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得净输入量增加,最终使AF。,反馈信号削弱了外加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得净输入量减小,最终使AF。,例2.4,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沿着信号流向,标出某一时刻有关节点电压变化的斜率(正斜率或负斜率,用“+”、“-”号表示)。,负反馈,2.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反馈量中只含有直流量,或者说,只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反馈量中只含有交流量,或者说,只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3.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由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判定,串联,串联: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vi+vid+vf=0即vid=vi-vf,并联: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KCL)ii-iid-if=0即iid=ii-if,并联,判断方法:,(a)反馈量与输入量在不同输入端,对应的是电压求和,说明是串联反馈;,(b)反馈量与输入量在同一输入端,对应的是电流求和,说明是并联反馈;,4.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由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出端的取样对象决定,电压反馈:反馈信号xf和输出电压成比例,即xf=Fvo电流反馈:反馈信号xf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即xf=Fio,并联结构,串联结构,方法一:假设把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输出电压等于0),观察是否仍有反馈信号。如果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即反馈量为0,则说明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不等于0,则说明是电流反馈。,方法二:将负载RL开路(即RL=),致使i0=0,从而使iF=0,即由输出引起的反馈信号消失了,可以确定为电流反馈。,判断方法:,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具有恒压特性,串联反馈:输入端电压求和(KVL),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具有恒流特性,并联反馈:输入端电流求和(KCL),特点小结:,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对于三极管电路:,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极,则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小知识,开环增益,反馈系数,闭环增益,因为,所以,已知,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记住,2.7.2负反馈放大器的计算,一般负反馈,称为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正反馈,自激振荡,即,闭环时,对A求导得,只考虑幅值有,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1+AF,另一方面,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1.增益稳定性的提高,2.7.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加反馈前,加反馈后,失真,改善,2非线性失真减小,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无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HfLfH有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fHffLffHf,可以证明:fbwf=(1+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