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 春 工 业 大 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报考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4月 3 日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何应用科学方法,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走向市场化的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机制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估可以充分的发挥人力在资源利用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也能达到企业各项职能与资源的整合,促进共同的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和员工激励两者进行分析探究。首先从绩效和绩效评估的内涵出发,对此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绩效评估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核心问题;然后分析了员工激励的意义,包括员工激励的内涵和其重要作用;接下来论述了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作用,包括评估的目的和产生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阐述了绩效评估在员工激励中的作用,结合实际与理论,分析了绩效评估在员工激励中的具体实施。关键词:企业员工;绩效评估;员工激励Employe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motivation【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is continuously perfect and deepe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will be increasingly fierce. How to apply the scientific method, motivate staff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o ensure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b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t is the enterprise to move toward the marke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management. Therefore, enterprises in line with the human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more and more valued by businesses, a fair and effec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human in the use of resources plays a critical role, while enterprises can achieve various functio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erprise employ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s both to undertake analytic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 described, and an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lace and core issues; and then analyzed the motivational significance, including employee motivation connotation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ff the role of incentives, including assessment aim and generated important; finally focuses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employees incentive effect,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employees incentive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enterprise employ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centive目 录一、 绩效与绩效评估1(一)绩效的内涵1(二)绩效评估1二、 员工激励的意义2(一)员工激励的内涵2(二)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3三、 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作用4(一)绩效评估的目的4(二)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意义4四、 绩效评估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4(一)做好绩效评估管理工作4(二)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5(三)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员工激励的实施7五、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析8(一)满足金钱财富需要8(二)满足个人成长与发展需求8(三)满足工作自主需求9(四)满足工作与成就9(五)满足尊重与信任需求10六、 结论10参考文献12一、 绩效与绩效评估 (一)绩效的内涵绩效是指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而言,绩效就是上级、下级以及同事等对其工作状况的评价。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员工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员工技能是指员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内在的因素,经过培训和开发是可以提高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和个人面临的不为组织所左右的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是全不能控制的;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人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是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改变内部条件的制约;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人为达成目标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效应是主观因素。 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组织和员工争取内部条件的改善,提升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指靠凭着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绩效评估其实就是对绩效的具体化,指标化,可以让人直观的看出绩效的大小与好坏。绩效评估需要注意如下几点:进行绩效评估的基础是岗位说明书,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要有考核方案和目标,就是说有个游戏规则;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件事或是一项工作做得好坏一定要有记录,通过事实和数据说话。要有检查记录,平时的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查询记录。对生产中控记录、员工工作记录、交接班记录、出勤情况整理统计。考核结果要反馈:其目的是为了让被考核人知道不足的地方是什么?真正有效的绩效评估一定要抓住核心问题,即一定要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与业务运作紧密结合并建立高绩效的文化理念。绩效评估一定要从高层开始,没有高层参与,只针对中层和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不可能真正的成功。二、 员工激励的意义(一)员工激励的内涵员工激励就是企业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企业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赫兹伯格说,如何激励员工:锲而不舍。4.、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企业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员工激励有如下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目标结合原则。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引导性原则。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合理性原则。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明确性原则。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直观性与激励影响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时效性原则。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8、按需激励原则。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其效价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二)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适当的运用员工激励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应付经济危机。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教授威廉詹姆斯调查发现,在按时计酬下,员工只发挥20%30%的能力,在充分激励后能发挥出潜力的80%90%。他认为,员工在正常水平下所做的绩效与受到激励后所产生的绩效存在着60%的差异。可见激励存在着震撼的力量,采取科学合理积极有效地激励措施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可以保持企业拥有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个方面: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时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3、留住优秀人才 德鲁克(P.Druker)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三、 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作用(一)绩效评估的目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评估有多个目的,管理人员把绩效评估结果用于一般的人力资源决策,比如人员晋升、调职、解聘等,都要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绩效评估结果还可用于确定培训和开发需求,可以确认员工当前不适应工作要求的能力或技能,以什么方法弥补;它们还可以用来作为人员招聘与员工开发计划有效性的标准;新聘员工干得好坏一看绩效评估结果就清楚了;同样,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开发计划的有效性如何,也可以通过考察这些项目的参与者的绩效情况来作出评价;绩效评估还可为员工提供反馈,让他们了解企业如何看待他们的绩效;另外,企业的奖酬分配一般也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决定谁会获得晋升工资或其他报酬。(二)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意义绩效评估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围绕着企业员工来进行的,通过评估,企业了解员工的优势与劣势,了解员工的需求,了解员工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不适应的部分,因此,在这些都掌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理想相结合来实现共同成长,那么这就必须以激励为手段来实现这一捆绑。通过激励,我们可以有效改进评估中所找出来的不足,同时保持评估中所发现的先进的一部分,反过来,激励又促进绩效的提高,从而在下一个评估期内取得更高水平的绩效。四、 绩效评估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一)做好绩效评估管理工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国内外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地运用。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是公司薪酬制度改革一项重要工作。要想真正做好企业绩效评估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革除传统思想。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企业没有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在奖励工资分配方面奖金基本上没有与员工工作绩效挂钩,同类岗位但不同岗位价值员工其奖励额一样的,既便是同样岗位价值不同的员工上岗其工作绩效不一样的。传统的分配机制无法做到分配公平,吃“大锅饭”是最大不公平,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激励效率作用丧失。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创新分配机制,革除激励方面存在弊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把绩效管理的先进方法应用在管理工作中来。目的是“把奖励给于那些该激励的人”,分配过程的公平才是分配公平的保证。2、加强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为主的基础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不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而且也是薪酬制度设计的基础,认真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客观分析工作内容,合理分解岗位职责,准确评价岗位价值。在设计绩效评估方案时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容易操作、激励有效。确定合理的绩效标准。岗位分析确定了岗位在单位价值,而绩效评估确定了员工工作效果。绩效标准就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要求,这样才能科学地设计绩效评估标准,使每位员工对岗位标准心里有数。3、制定科学合理地绩效评估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容易操作的员工绩效评估方案是单位绩效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单位领导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化大力气做好方案的制定工作。而考核指标和标准的制定是绩效评估方案的核心,考核指标必须与企业经营目标和实际工作分解和细化,并具有刚性和科学性。4、合理的选择考核者。使管理主体成为绩效评估的主体。员工所在单位领导是绩效评估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只是参与者和执行者。这样才能客观地对其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另外还可以选聘与员工工作相关单位、部门人员作为考评者,并适当地确定各类考核人员评价结果所占的权重。5、落实好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将沟通与反馈贯穿于绩效评估的整个过程,形成闭环管理。有效的沟通与反馈能企业切实掌握自己的人力资源应用情况,同时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有效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6、提高执行力是做好员工绩效评估工作的保证。从我们实际工作经验来看,有些单位也重视绩效评估工作,并制定了很好的考核方案,在实际执行中却变了味、走了样,最后成了走过场、形式化,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各级管理者把做好绩效评估实施工作作为搞好单位考核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工作程序严格落实,考核结果刚性地执行,奖励完全兑现。(二)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企业领导人若想让激励方式达到最大效果,需掌握即时、明确与量身订做等要领,并赋予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和充分自主权,才能在公平原则下满足不同贡献者的需求。管理作家布朗斯坦指出,无论主管采取那一种奖励方式,要达到最佳的效果。 1、激励方式的标准 即时。不要等到发年终奖金时,才打算犒赏员工。在员工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尽速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管理者只要多花一些心力,员工就能从中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从而使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明确。模糊的称赞如“你做得不错!”对员工的意义较小,主管应该明确指出,员工哪些工作做得很好,好在哪里,让他们知道,公司希望他们能重复良好的表现。主管必须事先让所有员工清楚知道,将提供的奖励是什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举例来说,不要告诉员工:“如果今年公司做得不错,你们就会得到资金。”要解释何谓公司做得不错、公司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几会成为员工奖金、这些数字如何定出来,以及员工可以在何时拿到奖金。清楚制定游戏规则,更能鼓舞员工有目标、有步骤地努力。 为个别员工的需求量身订做。公司提供的奖励必须对员工具有意义,否则效果不大。每位员工能被激励的方式不同,公司应该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奖励,供员工选择。例如,对上有老母、下有儿女的职业妇女而言,给予他们一天在家工作的奖励,比大幅加薪更有吸引力。 2、激励的一般做法 一般式激励措施都是在员工有了好的表现后,公司再予以奖励。事实上,企业还可以抢先一步,激励员工产生好表现,实际做法包括: 设定清楚的目标,以及公平评估系统。英国人事管理杂志指出,最能激励员工的目标必须兼具挑战性(与他人比赛,或者设定标准等)与达成性,并且设有达成的期限。此外,公司必须建立员工认为公平的奖励方式,包括绩效评估,以及奖惩标准等。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公司以为对所有员工的奖励都一致,便做到了公平。事实上,针对不同贡献的员工,应该有不同的奖励。 赋予工作使命感。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贡献,可以让从事最平常工作的员工也能充满动力。缺乏使命感,即使再高薪的工作,可能也只是另一份忙碌的工作。 给予员工自主权。研究证明,即使只是让员工有权力调整办公室灯光明暗度,这种小权力都会让他们更有工作动力。 满足员工的需求。除了提供员工基本的工作资源,还要进一步满足员工的私人需求,让员工在上班时,不需为日常生产的琐事烦心。 提供正面的回馈。有些主管喜欢私下称赞、公开批评,事实上恰恰好相反,只有私下批评、公开称赞才更能激励员工。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有时候主管必须做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给予他们较小、较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并给予他们正面的回馈。之后再给予他们较重要的任务,以逐渐引导出好表现。 表彰每个人的贡献。每名员工再小的好表现,若能得到认可,都能产生激励的作用。拍拍员工的肩膀、写张简短的感谢纸条,这类非正式的小小表彰,比公司一年一度召开盛大的模范员工表扬大会,效果可能更好。3、发展能本管理机制 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管理学家泰勒说过,只要工作对员工是适合的,他就是第一流的工人。潜能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个人与岗位相匹配,通过岗位匹配达到开发潜能的理想效果。企业员工与岗位相匹配,蕴含着三重相互对应的关系:一是每个岗位都有特定要求与相应的报酬;二是员工想胜任某一岗位,就应具备相应的才能与动力;三是工作报酬与个人动力相匹配。岗位匹配可使企业增强对员工的吸引力,迫使员工提高工作业绩,达到员工对岗位的满意度,开发员工的潜能,使企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三)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员工激励的实施1、评估结果反馈的内容评估结果的反馈不仅是把员工最终的绩效成绩告知员工,更重要的是与员工进行沟通,一同讨论评估结果,找到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办法。并且就所表现的优秀成果予以肯定。2、评估结果反馈的程序一是,将员工的绩效成绩告知相应的员工;二是,将绩效评估的有关问题与员工交流沟通分析出问题和不足,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三是,就总体表现来做战略性调整。3、评估结果应用于员工激励(1)奖励措施的应用用一定的物质或者奖金,荣誉的形式奖励高绩效员工。(2)用于员工晋升以绩效为一定的依据来设立晋升的标准可以起到很大作用。(3)用于薪酬以评估的绩效分数可以设立绩效工资或者作为加薪的依据也可以达到激励的作用。(4)评估结果应用于培训教育通过绩效评估,将员工的一些不足找了出来,那么通过教育再培训来实现员工职业技能上的提高可以使得企业的总体绩效达到最大化。五、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析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明确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另外还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一)满足金钱财富需要 (1)薪酬福利激励。可以采用技能工资制,它是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而言的,不是根据个人的职称或职位,而是根据员工掌握了多少技能及能做多少种工作来确定工资等级。在福利方面,鉴于知识型员工的独立性和差别性的特点,对其实施福利激励可采取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即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然后由知识型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增强福利项目的激励作用。此外,对于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知识型员工,可以给与一定的特殊性福利,这种福利是指企业中少数特殊群体单独享有的福利,包括提供宽敞住房、提供专车接送、发放特殊津贴、享受全家度假等。特殊性福利通过差异化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获得额外利益,为员工带来了心理上的自豪与满足。 (2)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提供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对知识型员工个人进行薪酬激励外,还可以对其工作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质支持。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大多是通过项目小组这种团队形式进行的,项目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内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 此外,还可以给予团队一定的项目奖金,激发知识型员工相互配合,共同推动项目的完成。 (二)满足个人成长与发展需求 (1)健全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会。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指出:“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从需要满足的激励理论分析,在工作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很强。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这可使他们了解其专业领域的发展,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2)完善晋升机制,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体系。企业在发挥知识型员工作用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其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个人发展机会,创造适合其要求的晋升道路,让知识型员工随着企业成长而获得职位的升迁或新的事业契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为向管理方向发展;一为专业领域的提升。企业应该从专业化提升与管理方向发展实施职业发展激励,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而不能只靠单一的“官本位”提升通道。 (三)满足工作自主需求 (1)营造自主的企业文化氛围,制定合适的工作形式。知识型员工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所以企业必须构建公正公平、自主与合作并存、肯定个人价值、鼓励创新、信息通畅、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应根据工作性质确定其工作程序与目标,依据个人性格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工作形式,而不 应进行过度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要主动对创新活动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2)建立宽松的工作制度,赋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制定良好的政策制度,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可适度地伸缩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使员工能相对自由地安排工作,以便他们更具张力地安排工作,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还必须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自治权,下放决策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这种自主性的授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充分信任和鼓舞,有利于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欲望和工作热情,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有价值的创意,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多的监督、控制、约束扼杀了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天性。(四)满足工作与成就 (1)科学进行工作设计,实现人岗匹配。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而不是事和物的集合,在工作设计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知识型员工大都才能突出,因此在为其进行工作设计时,最好能设计出适合该员工风格和特点的工作岗位,以便发挥其潜力。适当的工作范围也是激发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工作范围过窄,没有发展机会,知识型员工就会感到没有成就感;过宽也不能使知识型员工有效进行工作,因为这样容易使其感到压力、挫折和失去控制。正确的做法是视能设职,并适当扩大工作范围使其具有挑战性。通过角色互换、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多样化等途径也可以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枯燥感,从而产生工作的激情。(2)下放权力,委以重任,满足知识型员工强烈的成就需要。 把重要的任务委托给下属,是许多优秀管理者锻炼、选拔优秀人才的一条捷径,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人才成长的一条捷径。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需要,总是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委以重任,赋予知识型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激励知型员工的重要途径。 (五)满足尊重与信任需求 (1)在机构内部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双向沟通。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对知识员工实行特殊的管理,通过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心灵沟通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潜在的积极性性与创造性。 (2)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企业应健全内部沟通网络,设立意见反馈处理部门等形式,征询他们对于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让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超市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品进销存策略协议
-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 2025年基因测序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婴幼儿奶粉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护理中介陪护协议书
- 2025年建筑节能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番茄酱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铝制转向节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疾病防控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和火合同协议书
- 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设计《第7单元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 YS/T 231-2015钨精矿
- JJF 1851-2020α谱仪校准规范
- GB/T 15166.4-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通用试验方法
- GA/T 848-2009爆破作业单位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评价导则
- 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书模板(最新版)
- 教师培训课件怎样做好教学“六认真”
-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 国家赔偿法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