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企业跨国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一个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主要标志。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企业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地走出 国门参与世界竞争。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发现,文化融合已经成为关系 到跨国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实力,进一 步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 有必要对中国跨国公司文化融合问题展 开研究。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 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 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难点。 其次,以 z 公司 e 国子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在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带 来的影响。通过对该公司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分析,制定了 z 公司 e 国子公司文化融合的方案,即在 swot 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e 国文化、 文化融合中的管理以及员工等四个要素进行有效组合,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 容、共同发展”的文化融合目标,同时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新情况新问题 进行有效调整,最终建立符合 z 公司 e 国子公司特点的新的企业文化。此外, 本文还对该公司在文化融合中如何实施跨国文化管理进行了讨论,最后,展望了 z 公司 e 国子公司成功的文化融合对公司自身发展以及两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良好 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跨国公司;文化融合;跨文化沟通 abstract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s both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 sign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reform and openness for 30 years, china enterprises constantly participated in world competition as following world development. there is a key factor that been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s culture integration. thus, it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culture integration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ina enterprise status and ima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first of all there is analys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difficult points on china 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which basis on descrip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in culture integr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ories by domestics and overseas. then it show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affection as the example of company z, sub-branch in 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also combine with macro and micro economy that located in the culture environment, it worked out a target of culture integration that is mutual respect, be open and lenient, common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by efficiency combin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culture of country e, management of culture integration and staff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also has to adjust in different new situations, which can be set up localized culture that correspond to company z developed in country e. in addition, here is a discussion on how to manage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and give out successful prospective country e, z branch company to itself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 cul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cultural integr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 第二章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3 2.1 跨国公司.3 2.1.1 跨国公司的概念.3 2.1.2 跨国公司的特征.3 2.1.3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 2.1.4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4 2.2 文化.5 2.3 文化冲突.5 2.4 文化融合的概念.6 2.5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研究现状.7 2.5.1 国外研究现状.7 2.5.2 国内研究现状.8 2.6 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10 2.6.1 符合跨国公司海外发展的需要.10 2.6.2 符合人的发展需要.11 2.6.3 符合企业组织发展的需要.12 2.6.4 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12 2.7 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难点.13 2.7.1 在管理工作中文化融合常常被忽略.13 2.7.2 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13 2.7.3 文化融合缺乏员工的参与.13 2.7.4 文化融合中经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14 第三章第三章 z 公司公司 e 国子公司文化融合中的问题国子公司文化融合中的问题.15 3.1 z 公司 e 国子公司存在的文化冲突.15 3.1.1 在技术传授方面的冲突表现.15 3.1.2 在业务决策方面的冲突表现.15 3.1.3 在工作习惯方面的冲突表现.16 3.2 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16 3.2.1 两国员工缺乏信任和理解,导致工作执行力不强.16 3.2.2 容易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16 第四章第四章 z 公司公司 e 国子公司文化环境分析国子公司文化环境分析.17 4.1 宏观环境.17 4.1.1 经济环境.17 4.1.2 政治历史环境.17 4.1.3 自然环境.18 4.1.4 文化环境.18 4.2 微观环境.18 4.2.1 诚信文化.18 4.2.2 顾客文化.19 4.2.3 学习文化.20 第五章第五章 z 公司公司 e 国子公司文化融合的方案国子公司文化融合的方案.21 5.1 文化融合的原则.21 5.1.1 求同存异原则.21 5.1.2 相互尊重原则.21 5.1.3 利益兼顾原则.21 5.2 文化融合步骤.21 5.2.1 开展调查研究.21 5.2.2 提炼总结.24 5.2.2.1 中国文化特点.25 5.2.2.2 e 国文化特点.26 5.2.2.3 文化融合管理.26 5.2.2.4 员工.27 5.2.2.5 文化融合要素组合.28 5.2.3 制定目标.30 5.2.3.1 对 z 公司 e 国子公司进行 swot 分析.30 5.2.3.2 z 公司 e 国子公司文化融合的目标 .31 5.2.4 实施融合.32 5.2.5 反馈调节.33 5.2.6 确立新的企业文化.34 第六章第六章 z 公司公司 e 国子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国子公司的跨文化管理.36 6.1 跨文化沟通管理.36 6.1.1 培养文化的敏感性.36 6.1.2 谨慎编码.37 6.1.3 有选择的信息传递.37 6.1.4 对反馈信息的谨慎解码.37 6.1.5 跟踪控制.38 6.2 重视女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的作用.38 第七章第七章 z 公司公司 e 国子公司的文化融合前景国子公司的文化融合前景.39 7.1 对 z 公司 e 国子公司自身的好处 .39 7.1.1 成功的文化融合使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39 7.1.2 有效文化融合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39 7.1.3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公司的活力.39 7.1.4 有效的文化融合是 z 公司在当地盈利的保障 .39 7.2 对中国和 e 国经济文化的好处.40 7.2.1 促进中国文化与 e 国文化的交流 .40 7.2.2 促进了先进管理的传播和发展.40 7.2.3 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1 致致 谢谢.42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出现了少数跨国公司, 他们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 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改进了运输工具和通讯方式,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 依存度不断加深,跨国公司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然而,不同国家和民族 之间的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了诸多困难,文化冲突不断。国际上 的调查研究表明,有 30-40%的跨国企业的经营是不成功的,其中大多数情况是 因忽视文化方面的因素而导致的。因此,各跨国公司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整 合各种不同文化,使之有效融合,使文化冲突降到最低程度。 企业跨国经营,可以国际性的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这是经济发展的 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标志。改革开放 30 多年 来,中国企业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地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中国企 业只有发展和运用适合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才能使中国企业在激烈的世界 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为世界 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我国跨国公司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 在文化融合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z 公司是中国乃至世界排名前列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虽然经过多年 的不断总结,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企业文化,但是作为跨国公司,一套 企业文化不可能适应全球 140 多个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分布在全球众多的分支 机构或子公司因为所处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均不同,因此 z 公司的企业文化 只能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母公 司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建立新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 融合的过程。z 公司 e 国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2006 年与 e 国通讯运营商成功 签订了三年的全国网络建设框架合同,为了完成好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 第一章 绪论 2 目,z公司选派了大量优秀的中方工程师前往e国常驻和支持,同时,招聘了大 量的当地员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截至 2011 年底,已发展为拥有 350 余名正式 员工的海外子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好文化融合工作,减少因文化冲突带 来的管理上和经济上的风险,z公司专门多次派有跨文化背景的老师到e国就跨 国文化交流、企业价值等开展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积极为当地员工设计发 展通道,但是文化融合的进展要远远慢于公司的井喷式的业务发展,导致公司 来不及深入开展文化融合工作,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被两国员工认可的新的企 业文化,文化冲突不断显现,长期下去会影响 z 公司在 e 国的发展,因此,本 人以 z 公司 e 国子公司为例,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和探 讨。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包括七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重点探讨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 要内容。 第二章对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讨论跨国公司的概念、 特征和作用;文化、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的概念;跨国公司文化融合国内外的 理论研究现状;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难点所在。 第三章主要对z公司e国子公司文化融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技术 传授方面、业务决策方面、工作习惯方面的文化冲突表现,以及这些文化冲突 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是对 z 公司 e 国子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 第五章主要是对z公司e国子公司的文化融合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文化融合 的原则和步骤。 第六章主要对z公司e国子公司文化融合中跨文化沟通管理进行讨论,阐述 了跨文化沟通过程的管理要求,以及针对 e 国子公司的人员结构特点,强调女 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是对z公司e国子公司文化融合前景的展望,包括对公司自身发展的 好处以及对两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3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2.1 跨国公司 2.1.1 跨国公司的概念 跨国公司,又称国际公司、多国公司,是指在全球性经营战略指导下,凭 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通过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在2个或2个以上国家 拥有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大型企业。 2.1.2 跨国公司的特征 一是主体实力雄厚。跨国公司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 或子公司,在实现跨国经营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收购当地企 业,都需要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做支撑;二是实行统一决策。跨国公司一般都 有一个完整的决策体系和最高的决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虽然可以根据 自己经营的领域和不同特点进行决策活动,但是其所进行的资本、商品、 人才、 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必须符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并处于母公司控制 之下。三是开展分散经营。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全球战略目标为导向,寻求 市场机会,开展经营活动,安排生产布局,定点专业生产,定点销售产品,以 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目标。四是带有垄断特点。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由于有强 大的经济、技术和生产实力、有快速的信息传递和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 优势,在国际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形成不同程度的垄断特点。 2.1.3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重要的承担 者和推动者。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国内原料和市场已不能 满足其扩张的需要时,跨国公司会寻求国别和地域的突破,通过在国外建立子 公司和分支机构,开展公司内部的分工协作,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 场。同时跨国公司的现代高新技术也随之推广到全球,这种技术交流为新兴产 业和部门提供了建立的基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4 发展。跨国公司推动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使国家间经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加 强了各国经济的合作。 其次,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依靠自己在产 业、产品和效益上的优势,以获得满足自己发展需求的资源为目标,开展全球 性经营,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同时,还把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投资、贸易、 来料加工等形式转移到劳动力廉价、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国家。这对推动全 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化生产,为开 展国际贸易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开展的跨国跨地区的全球性经营和多领 域的对外贸易,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兼并 和收购国外企业,通过向国外子公司提供必须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 大大带动了国内产品和技术的出口。 第四,推动了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科学技术在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是当 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际间技术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技术贸易对 各国经济的拉动力日益增强。为了适应激烈的经济竞争需要,跨国公司加强了 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当今跨国公司已是现代科 技的研发和应用主体,不仅制定实施面对全球的科技发展战略,而且建立了庞 大的科研体系,拥有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上 80%左 右的专利权,大约有 90%的生产技术和 75%的技术贸易被这些国家最大的 500 家跨国公司所控制,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跨国公 司是当代新技术的主要源泉,技术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现代生产力 发展的动力。 第五,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建立健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完 善,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和生产国际化的重要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 合作一系列规章和条款的制定和完善。跨国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中,总是率先 打破旧有的贸易规则,不断创新和完善全球贸易规则。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 国公司,为消除贸易壁垒、地区保护主义及贸易歧视性政策提出了具有重要价 值的意见建议,对促进国际性贸易规则更加合理和完善、保护发展中国家对外 贸易的正当权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4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第一,制造不正当竞争,搅乱正常国际贸易秩序。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追求 高额垄断利润,想方设法取得国家的支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正常贸易活动, 设置技术性贸易保护,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正常开展。第二,影响落后国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5 家经济的自主发展。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控制甚 至垄断了所在国的重要生产部门,使这些国家在重大经济决策上受制于人。在 接受跨国公司大规模并购和投资的国家,其经济结构和主要产业对跨国公司具 有很强的依附性和从属性,使这些国家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困难。有些跨国公司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技术转让、资金信贷时附加很多苛刻条件,造成这些 国家债务包袱沉重, 进一步扩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第三,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母国利益,把一些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和 技术转移到所在国,特别是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些国家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2.2 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使用最为广泛的赫斯科维茨在文化人类学中提到的, 文化是“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文化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它是群体共享的,而非个人专有的;第二, 它兼有客观显性和主观隐性的特点; 第三,文化代代相传,影响着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文化极具稳定性。 为了更好的说明文化的特点,常常用“洋葱”对文化进行形象的比喻,即 产生了“文化洋葱说”。这种观点认为,文化分为表层、中层、核心层三个层 次。表层文化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通过各种外在物品表 现出来,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让人感觉到文化的存在和力量。中层文化是 指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在某一情形下都 会做的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则是一个群体对是非善恶的 共同认识。中层文化是一种文化理念,对某一文化中的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具有 引导作用,了解中层文化可以较为深入地解释一个民族的特殊行为,并对其出 现的反应方式进行预测。核心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 设,它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又是最少被关注、最难解释的、最难被 其他文化中的人所完全理解的。文化洋葱的这三个层次是密不可分的,核心层 影响着中间层,中间层又影响表层。文化融合就是要通过分析表层、熟悉中间 层、理解核心层。 2.3 文化冲突 百度百科对文化冲突的定义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 的竞争和对抗状态。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文化冲突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上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6 的同时性,文化冲突只有在两种或两种文化同时存在时才可能发生;二是空间 上的同一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只有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存在时才有发生 冲突的可能性;三是文化之间存在对抗性,如果文化之间是从属关系或者包含 关系那么也就不存在冲突了。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不同的文化提供了空间和 时间上相遇的机会,又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相对独 立性,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文化冲突就成为跨国公司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文化 冲突是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没有冲突就谈不上融合;文化融合是文化冲突的 必然结果。在跨国公司中避免不了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就成为跨国公司的必修 课。 2.4 文化融合的概念 文化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 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有以下 3 方面的特征: 第一,文化融合的前提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要互相接触。一种具有某种 特质的独立文化如果不和其它文化接触,就像平行线一样,不会与其它文化存 在交集,也就谈不上融合。今天,交通的发展、网络的利用促进了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人与人的接触,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节点众多的立体 网络,这就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二,文化的接触是具有目的性的接触。文化是在接触的基础上产生融合 的必要,但是接触不是单纯的为了接触而接触,它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魏晋 南北朝是我国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缺乏强大的政权,长期存在 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不同的封建割据势力为了不断巩固自己的力量, 不断发动战争,增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接触机会。当今社会,各个 国家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接触。这些接触背后的目的, 就是文化融合的方向,使文化融合也带有了目的性。 第三,文化融合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磨合过程。文化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在不断的摩擦碰撞中相互渗透,相互学习,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最终形成 一种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特点的新文化。文化融合的过程不存在明显的 阶段性节点,而是多种磨合形式同时存在、不同的融合阶段交替进行。文化融 合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方方面面,要改变以前长时 间积累形成的文化传统同样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7 2.5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研究现状 2.5.1 国外研究现状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百废待兴的经济环境给各国的企业 带来了久违的发展机会,特别是一些实力强大的美国公司看准一些国家战后匮 乏的物质需求,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使跨国公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跨国公司 在进行跨过经营的过程中,很快发现文化冲突给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 为了在海外取得更加丰厚的利润,减少文化冲突,提出了文化融合的需求。 第一阶段是文化融合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对文化融合的研究还停留 在对文化融合问题的描述和简单的归纳阶段。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克拉克汤姆 和斯特罗贝克,他们提出了文化差异比较理论,他们从人性的特点、个人集体 的关系、等级体系等几个方面指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一时期的理论研 究停留在对文化冲突事实的初步整理阶段,并没有提出完整体系的文化比较成 果,研究方法也欠缺科学性,没有从实证角度来提供有力说明。 第二阶段是文化融合理论的初创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了文化融合 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霍夫斯泰德,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他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有着来自不同的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职员的某一跨国 公司长期研究后得出文化差异的结论: 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权力距 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女性 4 个维度。到 1991 年霍 夫斯坦德在原有的四个文化维度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霍 夫斯坦德这一发现对跨文化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霍夫斯泰德的研究开创了跨文化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以说 霍夫斯坦德是跨文化研究理论的奠基人。另一个著名学者是特拉姆皮纳,他认 为在任何情况下要取得成就都没有约定俗成的办法。他认为文化是人们解决问 题的方式,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 说明了跨文化管理能够衍生出更具决策性的方法,而决策的意义也就在于跨文 化管理使人们有了更多的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法。 第三阶段文化融合理论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 中,文化融合理论模型逐步建立,对文化融合的研究工作也走向深入和具体。 琼玛丽本修斯指出商务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商务环境信息掌握不足以及对 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均衡的信息一体化”的模式。加拿 大著名的跨文化组织管理者南希爱德勒提出了解决组织内的文化差异的三种可 供选择的方案:一是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扮演着统 第二章 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理论综述 8 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在 短时间内形成一种“统一”的组织文化,其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其他文化 因受到压制容易使其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加剧冲突。二是折衷,是指不 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 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 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应采取此法。三是融合,是指不同文化 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 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 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法国学者多米尼克布兰和依莎贝尔古斯让通过 考察在华法资企业的跨文化问题,得出了非常有意义的结论:公司的内部宣传 对于加强企业的对华合作意义重大,及时反映在华分公司和中国经济的动态, 有 助于提升对华合作在公司业务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将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法国学者菲力普迪力巴尔用人种学的方法讨论了企业的跨文化现象,认为企业 内部的文化接触有直接和间接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在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 中,双方的融合使得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增强;另一方面, 某些国家的管理概念也被应用到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因此,他提出,在不同的 文化环境中用同一种行为模式和管理模式,就成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 2.5.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 车展创意活动方案
- 自制故事盒活动方案
- 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电气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比高矮比长短测量概念启蒙
- 企业资产追踪及使用记录标准化模板
- 服装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那一次我真感动八年级作文(8篇)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高清版)JTG 5211-202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三D打印公开课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