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_第1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_第2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_第3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_第4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区域教学督导评估指的是以省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以县(区)为主要对象 的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研究表明,开展区域教学督导评估对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教学水 平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深化,教学督导评估追求的目的、面临的环境、开展的形式等都有了新的变化, 需要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体系。因此,确立新课程下开展区域教学 督导评估的理念、研究区域教学督导评估实践、调查学校及教师对开展区域教学督导评 估的态度意向,目的就是要揭示新课程下如何开展区域教学督导评估,为区域教学督导 评估实践提供指引。 研究过程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揭示新课程下开展区域教学 督导评估的理念、了解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的开展情况,以及学校及教师对区域教学督导 评估的态度意向。 新课程要求区域教学督导评估更新理念,强化教学督导评估的导向及发展功能,重 点由关注办学条件转向关注教学质量、功能由侧重甄别鉴定转向侧重促进发展、方法由 定量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立评估对象的主体地位注重形成性评价,形式由他 评转向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内容由静态硬件转向动态课堂、成员构成由行政人员为主转 向以同行专家为主;评估结果反馈围绕着实现激励性功能进行,结果反馈形式由内部通 报转向公开、结果呈现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结果的利用由诊断转向发展。 通过对新课程下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的实践研究发现, 目前在开展区域教学督导的活 动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表现为教学督导评估活动突出发展性追求、教学督导评估队 伍日趋专业化、教学督导评估程序逐渐规范化、教学督导评估内容标准不断完善、教学 督导评估效果得到各界认可。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像教学督导评估追求的促进 发展的目的未能真正落实、缺乏稳定的专业评价人员和机构、教学督导评估的方法有待 改善、教学督导评估的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强、教学督导评估后续工作缺失。 采用书面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区域教学督导评 估态度意向进行调查, 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学督导评估活动的看法与新课程所要求的大 致是同向的,没有明显的异样声音,只是在一些细节的安排处理上,中小学教师的态度 意见指向性不是那么明显。在教学督导评估的目的上,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目的应该具 有发展性,为对象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促进对象不断发展;在教学督导评估的实施者 iv 方面,调查对象更加倾向于拥护同行、业内专家;在教学督导评估开展的形式、周期、 信息收集方面存在有多种不同的意见,在这些方面需要对教师们进行引导;在教学督导 评估的内容标准制定上,多数教师认为应该体现层次差异,反映多样化的事实,顾及对 象的体会,参考对象的意见;在教学督导评估结果的处理方面,教师们认为应该充分利 用结果,但在结果公布问题上,教师们希望用较为缓和的形式,考虑全面周到。 经采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接受调查的教师在一些题项上 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教师与女教师在教学督导评估的方法、内容及标准的确定和结果用 途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教学督导评估主体、周期、结果表示的一些 细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内容标准的侧重、开展周期上存在显著性差 异;在学校担当不同职务的教师对教学督导评估的内容标准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学科特 点,艺体类教师与其他教师在教学督导评估的看法上存在很多分歧;学段的不同,也使 一些教师在教学督导评估的周期、信息收集等方面产生了不同观点;学校类型对教师们 的教学督导评估观念也有些许影响,但不那么明显;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使 得教师们在教学督导评估的目的、信息收集、内容侧重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性的差异。 经过相关分析得出,教师个人背景特征,如性别、年龄、职称、职务、任教学科等, 学校特征,如学校层次、类型、所处地理位置等与调查问卷中的若干项存在显著相关。 在分析新课程下教学督导评估理念,了解实践经验和问题、困惑,调查分析学校及 教师态度意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课程下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的建议,营造支 持教学督导评估的环境,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在活 动中获得发展;完善教学督导评估队伍结构,吸收更多的学科专家及有经验的教师参与 评估,形成合理的评估队伍结构;优化教学督导评估过程,选择适宜的方法,建立评估 者与评估对象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规范教学督导评估标准,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 关系,兼顾全面与重点;发挥教学督导评估结果的激励作用,做好评估结果反馈工作, 深化教学督导评估结果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督导评估 区域教学督导评估 新课程评价观 v abstract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is a means to educational supervision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the main body, the county (district) as the main object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work.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supervisors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aise the level of teach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abili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chinas deepening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o pursue the purpose of facing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to carry out a new form of change, need to build a new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therefore,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udy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urvey the attitude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to carry out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he purpose is to reveal how to carry out the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course of the study mainly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revealing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understand the conduct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as well as the attitude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for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 required update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ctions, shift the focus from concern about the conditions of school to teaching quality, functionality identified turned to focu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reening, methods shift from the quantitative-based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bination; to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an object-oriented, the form turned to self-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his assessment, the content from static hardware to dynamic classes, membership by the executive officer to shift to peer-based; the results of feedback around the incentive function, the results of feedback forms from the internal circular to an open on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varied from a single shift,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diagnostic towards development. vi the results of study on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was that, at present carrying out a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have been explored and accumulated a certain amount of experienc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for teaching performance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the growing ranks of professional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gradual standardizatio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tandards continuously improved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o be recognized all walks of lif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o pursu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has not really implemented, the lack of a stable of professional evaluators and institutions,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be improved,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standards are not operational strong, lack of follow-up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 written form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in hebei province is a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 of intentions and found tha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view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s roughly the same direction, no obvious abnormal sounds, only in some details in dealing with on the attitude of the view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direction of directivity is not so obvious. the purpose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the purpose should have a developmental, in order to target the development of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o promot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 the survey is more inclined to support peers, experts; in the form of cycl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there,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in these areas, teachers need to be guided; in the content of standards,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think that should reflect the level of difference reaction diverse fac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perience of the object reference to the views of the object; in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the teachers think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ults, but the results issue, teachers want to use a more moderate form, consider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d thoughtful. vii by using t test and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urvey found that teachers in a number of item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ale teachers and female teachers in the methods, content and standards to identify and use the result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of different ages in the main, peri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ifferent title of the teachers to focus on content standards of conduct cycl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lay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school teachers on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views; due to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rt class teachers and other teachers ,there are many views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differences; learn the different segments, but also to make some of the teachers in the cycle,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had a different view; type of school teachers are also slightly affected, but less obvious ;geographic locati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makes the teachers in the purpos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focusing on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ent produc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correlation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ender, age, job title, duties, teaching subjects ;schoo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chool-level, type, geographic location etc. and the questionnaire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confus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ttitude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based on the intention to put forward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 to create support environment and conduct teacher training, raising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teachers to guide teach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access to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force structure, and absorb mo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experts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assessment, to form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of the structure ; optimiz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approach,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ersons of equal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s; standardized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standards,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ty and diversity, taking into account a comprehensive and priorities; to play a role of the incentive, feedback, good results of the viii assessment,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o deepen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g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越来越取决于教育 事业、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 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中小学要转变“应试教育”的局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 点,提高国民素质。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指出,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 ,做到“四个统一”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教育规 律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21999 年国务院批转了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中提出 要对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推行新的评价 制度,开启新课程实验。新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管理改革、课程结构与教材改革、课程 教材实验与评价改革、 综合课程的研究与改革等方面。 32004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国 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 知 ,要求各省建立县域督导评估制度,由国家教育督导团宏观监督指导,省级人民政 府负责,省级和地市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人民政府教 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河北省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历经试验阶段进入了全面开展阶段, 随着改革进程 的不断深入和改革涉及范围的不断扩展,课程改革在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发展进步 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教学部门、教育 行政部门、 教研部门的努力, 还需要教育督导部门的积极参与, 从教育督导的角度着眼, 行使其职能,用新课程的理念评估学校的教学,进而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2006年 6月,河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和河北省义务 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启动了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 从试点到全面开展,到目前已进行了两轮的全省范围的教学督导评估活动,第三轮的教 学督导评估活动正在进行中。河北省评估实施方案强调发展性功能的实现、突出激 励性原则;评估内容涉及“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实践”;评估对象是县 2 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相应的教研机构、学校、教师;由省级教研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形成 评估队伍;经过县域自评、地市复查、省级督导评估等步骤。希望建立起适合河北省义 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际情况的经常性的发展性教学督导评估制度, 以期实现省级教育行政 部门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活动日常性的监督和指导, 将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 督导评估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义务教育质 量的全面提高。 4 为此, 具体的评估实践是否能实现其既定目标?有哪些经验及存在哪些问题?评估 对象对开展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的态度意向是什么?如何组织好区域教学督导评估活 动?等,便成为了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 文献检索 1 文献检索 (1) 期刊类文献 研究数据取自中国期刊网及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发表的论文。笔者根据研究需要, 将发表时间在 1979 年2009 年的之间的所有文章列为检索范围,选择检索项为“题 名” 、 “主题”和“关键词” ,分别输入“教学督导评估” 、 “教学督导” 、 “教学评估”和 “教学评价”进行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章近五百余篇,其中学位论文 10 篇,核心期 刊论文 106 篇。另外,笔者还到学校各个图书馆查找了有关的论文合集以及报刊、杂志 上相关的论文,希望能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教学督导评估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 的认识。 (2) 著作类文献 根据论文写作的需要,搜集、查阅了有关教育评价、教学督导评估类的书籍, 教 育评价及评价体系(1989 年版) 、教育评价学(1999 年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6 年版) 、 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评价 (2005 年版) 、 教育评价 (2007 年版)等;有关 研究方法方面的书籍,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1995 年版) 、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2 年 版)等;有关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的书籍数据分析与 spss 应用 (2007 年版) 、 现 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2004 年版)等,这些书籍的阅读对文章的撰写、问卷的设计、 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用力的支撑。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教学督导评估的探讨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经梳理发现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内容 3 的研究,包括教学督导评估模式、教学督导评估机制、教学督导评估作用、教学督导评 估实践活动、教学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学督导评估的发展趋势等。 (1)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模式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在模式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督导 评估模式的介绍;另一方面是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适宜的督导模式。 叶翠(2008)在其文章中介绍了“三督一体全方位”教学督导工作模式,包含“督 教” 、 “督学” 、 “督管” 。 5徐维廉等(2008)在其文章中结合其学校的实践活动阐述了 “三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的独到效果:巩固了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提高了学校 教学质量;形成教、学、管相互作用,教学成就突出;形成了优秀的教学督导队伍。 6 毛尚华,范立明(2007)在文章中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设置模式和运行体系模 式。机构设置模式包括委员会模式,依附模式和智能模式。运行体系模式包括院级督导 模式、院级督导派驻系部模式和院系两级模式。 7朱继洲(2004)在文章中认为学校应 根据自身办学传统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从本校实际出发,将对“教”的督导 和对“学”的督导相结合,平时的全面督导与集中的专项督导相结合,把对教学的督导 和对教学管理的评估相结合,建立适宜学校的自主督导模式。 8在实际应用中,教学督 导评估模式的选择,应当注意要符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内容上也应该做 到全面,既要有教、学方面,也要反映管理方面。 (2)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机制的研究 通过阅读相关文章, 发现对教学督导评估机制的研究主要有机制所含基本内容的介 绍、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及在新形势下构建教学督导评估机制的研究。 在此更多的是对高校教学督导评估的研究。于兴武,董宇艳(2004)认为教学督导 是高校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并详细介绍了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任务及队伍建设,应采 取的工作原则以及处理的几对关系。 韦巧燕在论文中对普通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了 全方位的探究。 9陈利荣(2006)认为科学的教学督导机制主要包括督导制度的建立; 督导组织机构的完善;督导工作职责的明确;督导内容的确定;督导方式方法的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处理好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的关系,监督与指导的关系,督导组与 其他横向部门的关系。随着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教学督导的运行机制 也应与时俱进。 10曾志嵘等(2005)在其文章中谈到新型教学工作督导评估体系的构建 4 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督导评估组织体系,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机制,还有教学质量评价与 调控体系。 11贡保草(2008)在文章中写到民族高等院校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应适时调 整、适应新形势,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按照新形势要求,使评估工作科学化、专业 化,在教育、教学、管理三方面发挥作用。 12 (3)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作用的研究 在此方面已有研究涉及到教学督导评估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作用, 以及在 教育质量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叶心伟(2005)认为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表 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可以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并能够及时弥补;二是 有利于改进教学情况与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有利于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与努力实现教育目 标;四是可以为学校做出关于教学发展的决策提供帮助;五是教学督导可以在教学活动 中发挥监测、引导、鉴别、促进作用。 13徐铁军,那文忠(2005)在文章谈高等院校 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中认为,教学督导工作有三大作用:可以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可 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提高领导水平;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环境的改善,进而提 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14徐平生(2005)等在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中的作用 探讨中谈到教学督导评估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帮助形成正确的教学,有 利于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15宋小囡,刘忠德(2008)则 认为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表现在教学质量方面;教学工作的协调方面;对教学活动 的引导方面;对教学人员的激励方面;对教学质量出谋划策方面。 16 (4)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实践活动介绍 一方面是国外教学督导评估的开展情况。 研究普遍认为教学督导是任何学校体制中 促进教学的机制。从历史角度来看,教学督导经历了从强调检查,强化监督,转向注重 课程发展、培训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各个国家、各种学校体制,对发展督导工作的侧 重点不同。 澳大利亚的教学督导评估,兼具鉴别、奖惩、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评估内容涉及 知识、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认知、表达、沟通等方面能力;以教学单元为单位,采用书 面考试、实际操作、演讲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来进行。 17英国在教育管理上是一个高度地方分权的国家, 因而教育质量的差异很大。 为了应对 5 世界性教学改革潮流的冲击,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教育改革。1993 年,英国教育部成立“教育标准局” ,负责全国教育质量的监控,加强了对教育的督导, 教育督导体系日趋完善。伴随着英国的教育改革,教育督导逐渐注重对中小学教育教学 活动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具有以下特点:强调对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督导, 强调反馈,旨在改进和提高,体现了咨询和服务功能。 18美国的教学督导在其公共教育 建立之初主要是由非教育人士承担的,并且其督导活动属于一般的行政督导。从十九世 纪到二十世纪,美国教学督导经历了一些重要发展,专职教学督导人员取代了由非教育 人士组成的学校委员会,不少督导员对教学督导的性质和督导员的作用有了新的想法, 开始将指导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督导的目的, 在教学督导方式上也 进行了创新,提出了示范教学,相互观摩,推广经验等做法。 19 在美国现行的教育督导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教学督导, 美国的教学督导具有自己 的特色,美国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督导来展开。教育督导工作偏重改进教学, 教师是督导重点,督导工作“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过程” 。美国的教学督 导由联邦宏观调控,由州、学区负责具体操作, 并且与美国地方分权的政体相似,行政 级别越向下,权限越大,职责越具体。美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督导人员任用的资格标 准是相当高的,各州均建立了教育督导人员的证书制度,由各州教育厅颁发。美国教学 督导人员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督导,督导人员经常深入课堂,与教师 一起就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索,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的指导和咨询;二是教师督导, 包括对教师从业资格的鉴定、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20 另一方面是国内教学督导评估的开展情况。在此又分为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从宏 观的角度分析研究教学督导活动的实践, 另一个角度是以对个案的开展情况来探究教学 督导活动实践。如,刘爱莲(2005)认为,要想搞好教学督导实践活动,首先责任意识 要强,坚持以人为本;二要对过程进行控制,督导工作要全面;三要作好信息交流工作, 实现以督导促发展;四要建设一支专职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督导队伍。 21李爱萍(2002) 在其文章中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督导实践活动, 介绍了具体的做法, 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院校两级督导机构, “深入、通报”工作制度,分工协作,量化管理都是学校结合自身 情况创造出的切实有效的做法。通过对活动的反思,认为要有效发挥教学督导对教学过 程及教学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应该树立质量意识,统一督导双方的认识;明确指导 6 思想,理清工作思路;讲究策略,理顺双方关系。 22 (5)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在此部分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高校教学督导评估的现状、问题与对 策的研究;二是关于中小学教学督导中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策的研究。 关于高校的研究,普遍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对教学督导地位的认识不够、督导队伍的 人员构成单一、工作方式单一、重监督轻指导、督导的范围不广泛、内容比较肤浅、流 于表面形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并且督导信息处理不够及时、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 滞后、 缺乏实效性。 23而基本对策是, 在思想上要对教学督导评估活动具有足够的重视, 充分认识到教学督导活动的重要性;在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兼有专兼职督导人员的、专 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的、素质过硬的督导队伍;教学督导评估活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做 到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督导结合,调动督导双方的积极性;要拓宽教学督导的内容, 以教学活动为核心,兼顾学校管理和校本科研;重视教学督导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收集、 沟通和处理,即时反馈评估结果,综合利用评估结果,真正做到及时、有效。 24 中小学教学督导此方面的研究, 问题表现为, 对教学督导评估活动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活动开展不均衡、内容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学校的课程 资源匮乏、培训的形式内容可操作性不高、评估所采用的制度方法不够先进等问题。 25 对策为要解决对教学督导的态度问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评估既要顾及结果,也要 兼顾过程,双方要充分交流互动,都成为评估活动的主体,杜绝旁观者的存在;要有统 一的内容标准,统一的行动规划,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各地自主调整;要不断丰富课 程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及时有效的进行指导,推动评估活动稳步向前。 26 (6) 关于教学督导评估的发展趋势研究 研究认为,总体趋势为“从普及走向深化” 。傅昌德(2008)在论高校教学督导 的创新中对教学督导“深化”的内涵进行了解释,教学督导的“深化” ,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方面是关于服务, 教学督导工作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 所以要增强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职能。另一方面是为学校教学的后续发展提供基础。教学督导“从普及走向深 化”表现为,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被动接受督导转向自我督导,单向性评教 转向与学生评教互为补充。他还认为要想深化教学督导改革,首先,应由国家教育行政 部门出台有关的纲领性文件,并负责筹建教学督导协作机构;其次,应积极举办教学督 7 导工作研讨会,深入探讨教学督导工作。 27马红艳,李立东(2008)认为高教教学督导 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深入化的发展趋势,监督与指导并重, “督” “导”结合, 教学、管理相互交织,由被动转为参与,由终结性督导评价转向发展性督导评价。 28 莫景祺(2008)在我国中小学评估政策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一文中通过对我国中小学 评估政策演变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评估的主体变得多元化;评估内容变得综合化,由办 学条件向办学质量转移。我国中小学评估呈现出评估模式多样,评估标准丰富,中小学 评估制度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 29 3 研究述评3 研究述评 从以上对文献资料内容整理的情况来看, 对教学督导评估已有的研究还是比较广泛 的,包含了教学督导评估的模式、机制、作用、实践、问题与对策、发展趋势等诸多方 面,可以说内容的覆盖面还是较广的,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平台。但是, 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在研究方法方面, 已有的研究多用的是理论思辨的方法, 或是一些活动的总结,调查等实证性的方法运用的少。在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较多的 是对高校教学评估的研究,对中小学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研究较少,有关区域教学督导评 估的研究则更少。在研究内容上,理论层面研究较多,缺少教学督导评估实践研究。在 研究角度方面, 多是从管理者或是实施者的角度入手, 研究评估对象的态度、 需求的少。 基于以上成果和不足,本研究会对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1.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 1.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 本研究从理论入手,介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教学督导评估的理念,通过比较课 程改革实施前后区域教学督导评估活动, 阐述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教学督导评估活动在评估的目的、主体、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反馈等方面的侧重点 也随之发生迁移,从而使教学督导评估工作满足、适应教学活动的需求,形成了新课程 实施背景下开展教学督导评估活动的新理念。在分析新课程下教学督导评估理念后,以 河北省为例, 从教学督导评估开展的目的、 教学督导评估队伍、 教学督导评估方法程序、 教学督导评估内容标准、 教学督导评估结果处理几方面介绍教学督导评估活动开展的实 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惑。接着对学校及教师对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的态度意向和建议 进行调查,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学校和教师在评估的目的、主体、过程、方 8 法、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方面的看法,以及评估队伍、学校和教师,在评估活动实施各个 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在集合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