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讲座(一)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备选素材,一、“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1所谓“差量”就是指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某种物理量之和(始态量)与同一状态下生成物的相同物理量之和(终态量)的差,这种物理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等。2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与差量成正比。3解题关键:一是明确产生差量的原因,并能根据方程式求出理论上的差值(理论差量)。二是结合题中的条件求出或表示出实际的差值(实际差量)。,解题的基本步骤:一是表示出理论差值及相应反应物、生成物对应的物理量,要注意不同物质的物理量及单位间的对应关系;二是表示出实际差量并写在相应位置(注意应将理论差值与实际差值写在方程式最右侧);三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方程式并求出结果。,一、“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解析,答案,A,一、“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解析,答案,35.6,3,二、解答连续反应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多步连续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二、解答连续反应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典例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先称取W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molL1的盐酸,使样品完全溶解,加热煮沸后,除去溶解的CO2。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二、解答连续反应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解析,答案,A,对点练习2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为()提示:H2C2O4是二元弱酸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A0.008889B0.08000C0.1200D0.2400,二、解答连续反应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解析,答案,B,三、极限思维的妙用极值法,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目假设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值,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求得正确结论。极值法可以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洁,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解题速率。,三、极限思维的妙用极值法,1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的完全反应。(2)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3)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2极值法解题的关键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脚点。,【典例3】将总物质的量为nmol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xV/(11.2n)B0x0.5CV33.6n(1x)D11.2nV22.4n【思维点拨】Na、Al混合物中没有具体指明Na、Al的物质的量,且二者相对量的多少与和H2O反应后产生H2的量有关,故需要采用极值法来确定V的范围,根据题意求出两个端值,则实际介于两个端值之间。,三、极限思维的妙用极值法,解析,答案,D,对点练习3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2(g)3Y2(g)2Z(g),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1、0.6molL1和0.4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对的是()AX2为0.4molL1,Y2为1.2molL1BY2为1.0molL1CX2为0.3molL1,Z为0.2molL1DZ为0.7molL1,三、极限思维的妙用极值法,依题意知:X2(g)3Y2(g)2Z(g)起始(molL1):0.20.60.4假设此可逆反应正向进行到底,则X2为0,Y2为0,Z为0.8molL1;假设此可逆反应逆向进行到底,则X2为0.4molL1,Y2为1.2molL1,Z为0。可得0c(X2)0.4molL1,0c(Y2)1.2molL1,0c(Z2)0.8molL1。A项中,相当于反应逆向进行到底,对于可逆反应是不可能的,故A项不对。B项中,0molL1Y2的浓度1.2molL1正确。C项、D项中X2、Z的浓度都在范围内正确。,解析,答案,A,四、有关混合物类计算的“简化高手”平均值法,四、有关混合物类计算的“简化高手”平均值法,【典例4】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5g,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H2(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的组成肯定不可能为()AMg和AgBZn和CuCAl和ZnDAl和Cu,四、有关混合物类计算的“简化高手”平均值法,本题可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即提供1mol电子所需的质量)法求解。反应中H被还原生成H2,由题意可知15g金属混合物可提供1mole,其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5g/mole。选项中金属Mg、Zn、Al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12g/mole、32.5g/mole、9g/mole,其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Ag和Cu的摩尔电子质量可看做。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可知,原混合物中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大于15g/mole,另一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小于15g/mole。,解析,答案,B,对点练习4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AgCl300g,则该MgCl2中的杂质可能是()ANaClBAlCl3CKClDCaCl2,四、有关混合物类计算的“简化高手”平均值法,解析,答案,B,五、淡化中间过程的终态分析法,五、淡化中间过程的终态分析法,【典例5】向一定量Fe、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50mL2molL1的HNO3溶液,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NO(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molL1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A450mLB500mLC400mLD不能确定【分析】此题涉及多个反应,若全部写出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显得十分繁琐,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但不能确定铁元素最终以Fe(OH)2或Fe(OH)3哪种形式存在,HNO3是否过量也不能确定,因而顺向求解比较困难。若忽略中间反应过程,运用终态法寻求守恒关系,即可迅速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