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曹 晨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大众传媒对于社会进步、个人成长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 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只有强化媒体引导艺 术、疏通主流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增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道德文 化信息传递功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0142 (2010) 02-0031-03 作者简介: 曹晨(1987-),男,江苏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大众传媒对社会 生活和人的发展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如何看待大 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发 挥其教育功能,是新时期大众传媒工作的一个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新闻传媒事业达 到了前所未有、令人瞩目的繁盛, 共有报纸 2300 多种,期刊 9000 多种, 广播电台近 300 座,电视台 350 多座。截至 2009 年 3 月 31 日,我国上网用户 总数突破 3 亿,网站数达到 150 多万个,IP 地址总 数达到 1.58 亿个,仅次于美国, 超过日本,位居世 界第二。 据初步调查,我国大学生人均每天看电视 150 分钟、上网时间为 180 分钟。他们通过大众 媒体所接受的不仅是信息、知识,也不仅局限于 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以 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对他们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 引导和示范作用,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行为。大众 传媒提供的便利手段,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 量,更大程度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观,乃至他 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疑,大众传媒 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 从传播学的特点来看, 大众传媒就是利用 传播工具, 借助传播媒介, 把某种具体的思想、 观 点、 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 “大众传播 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 媒介广泛、 迅速、 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 目的是使 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 含义, 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1。” (2)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工作, 只不过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传播、 知识传播。 影视 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 “ 劝服性” 传播。可以说, 它 是以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为核心内 容的传播实践活动, 因此, 它具有一般传播过程的 基本特征。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往往也会成为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 即思想传播中的受众。 (3)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播的 内涵上具有共同的思想倾向, 即宣传社会主义思 想政治观念和价值体系, 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大众 传媒提供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4)大众传媒本身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 用, 它可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调节社会精神生 产, 为社会确立价值目标, 示范群体的思想和行 为。 媒介不仅了解公众问题及其他事情, 而且根据 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 学会应该对 它给与怎样的态度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 育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二、 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第 10 卷第 2 期 2010 年 4 月 Vol.10 No.2 Apr.201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教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作为大众传媒受众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 他们不仅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而且正处在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政治观念和 思想品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处于青春发育期 的生理特点, 以及充满好奇心等心理特点, 加之道 德认知储备不足, 道德判断和评价水平较低, 其思 想道德行为的选择就具有极强的模仿性、 跟从性, 因此,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 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 大众传媒是传播的通道、 信息的承载工具, 但 大众传媒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通道和工具, 大众 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充当舆论代言人的角色向 社会传播自己的观点、 意见和情感。 “它虽然不是 每次都能很成功地告诉人们想什么,但是在告诉 读者该想些什么上出奇的成功” 2。 也就是说媒介 难以左右人们的思想方式,却易于控制人们的思 想内容。大众传媒可以传授知识, 指导人们的行 动, 对人们进行劝说和诱导, 可以解释信息, 也可 以引导受众作出判断和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运作, 使社 会不同阶层及个体在价值取向上由一元转向多 元, 原有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特别 是全球化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 带来了人们思 想体系、价值观念的碰撞, 使大学生原有的价值 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受到冲击, 这就使大众传媒在 大学生思想观念引导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大众 传媒在多元文化的传播中的理性选择和批判, 有 意识地灌输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 批判资本主义 的人生价值观, 往往代表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 态。我国大众传媒引导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受 众在对待社会众多的事务、 现象和问题时, 能确立 一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态度。通过大众传 媒能够动员、 说服、 激励、 鼓舞广大民众同心同德、 克服困难、 实现社会改革的目标, 这正是传媒的宣 导功能所在。 在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大众 传媒以文字、 图片、 视频、 博客等形式, 记录了一幕 幕感人的画面,充分展示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 的关爱之情, 彰显了人性中善良和美好的一面, 营 造了全民参与救援的氛围, 让大家认识到, 自然灾 难虽然无情, 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 凝聚起 来的人心, 造就了中国精神新的高度, 再现了中国 人民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给全体中华儿女上 了一堂生动而实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央电视 台的 话说长江 、话说黄河 对中华民族光辉历 史及祖国壮美河山的描绘, 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 主流社会媒体作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坚持 “三贴近” , 以多种 途径和方式吸引大学生,极大的帮助了大学生关 注国际国内大事、 关注人生、 全面了解社会。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作用 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 态, 是以善恶来评价, 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实 现、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 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任何社会, 都 要有社会组织利用社会道德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 行为施加约束, 以保证社会按照客观规律发展。 社 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人的言行才能在实践中发挥 作用,而且只有在社会道德规范变为内心尺度时 才有可能表现为自觉的规范行为。 这样, 传播在社 会中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每个人从小到大, 就 是不断接受社会各个方面向他进行传播的过程。 要想把社会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内心尺度,使人 们真正接受,就需要社会的传播者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传播4。 当今世界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对大学 生道德观念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面对全球化潮流 中思想多元化的态势, 大众媒体所传播的符合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信息,能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传播效果研究表明,当个人和社会政策主张 获得大众的好评使,他们或它们的价值地位就得 以提高2。建国以来我国新闻传媒宣传规模最大、 时间最长的关于雷锋的报道宣传, 使雷锋成了几 代青年模仿学习的榜样。媒体对孔繁森事迹的宣 传使它由一个普通干部一下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 人物、 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如今中央电视台 时 代先锋 、感动中国 等栏目以及 “十大杰出青年” 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身边先进人物,使青年学 生的思想在感动中得以升华。 (三)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情感的教化作用 近几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家爵残 忍杀害同窗室友案件、清华大学在读博士董秀海 杀人案件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件告诉我们, 第 2 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2 曹 晨:刍议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双重重压下形成的惟理智 教育,已经导致了青少年心灵的严重失衡,发达的 理性思维背后隐匿的是萎缩的乃至畸变的情感世 界。 一个人情感世界的贫乏以致畸变,往往比知识 的贫乏和缺失具有更大的危害。它不但会引发大 量的社会问题, 而且还可能从根本上戕害人类精 神发展的活力。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 重视情感在人的生命和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大众传媒及其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不仅反 映了众生百态的生活,也反映了人间的百味情愫。 它不仅能丰富大众的情感体验,更能补偿主体的 情感需求, 虽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情感的满足,但 它可以通过情感宣泄、 表达与交流,尤其是通过情 感想象,有效地补偿人对现实情感的需求, 也能使 负面情感得以疏导。 三、 多措并举, 充分发挥大众传 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整合社会媒体的优势特点, 最大限度疏 通主流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道德观教育工作中, 要 切实提高主流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效果,用他们 乐于接受的语言、 文化和方式, 增大对他们思想道 德素质养成的影响力。主流媒体可通过有意识的 设计主题或话题, 强化正确的主导声音, 把大学生 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形成积极稳定的舆 论气候, 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示, 接受引 导, 促进大学生正确的健康的世界观的形成。 (二) 研究大学生接受心理特征, 强化媒体引 导艺术 同所有的社会人一样,大学生在丰富的社会 媒体接触中有了更多表达自己和参与社会生活的 机会,有了更多诠释自我和介入别人的自我诠释 的机会,进而丰富和刷新社会的信息来源和精神 文化面貌。 因此, 大众传媒要从尊重大学生主体需 求的角度出发来安排传播内容和形式,有的放矢 地开展工作, 通过网上平等交流与对话, 拉近彼此 的心理和思想距离,既能反映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和心理状况, 又能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答, 必 然事半功倍。 (三) 加强社会媒体市场监控, 增强大众传媒 的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表达社 会主流道德信息是其主要功能之一。 因此, 对待传 媒的娱乐化倾向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从制 度和技术上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严格精神文化 产品的进口标准,既要有选择地把世界各国的优 秀文化产品介绍进来,又要防止境外有害文化的 侵入。总之, 任何不利于大学生道德养成的文化、 传媒环境都要坚决治理,从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上为净化社会媒体环境提供保障。 (四) 利用校园传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高校传媒的存在及其传播活动的开展, 在客 观条件和手段上增加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途径, 丰 富了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形成一种独特的信 息传播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 广大学生受到 积极的熏陶, 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 高校传 媒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极大地推动 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并通过有的放矢的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大学生学会 求知, 学会辨理, 学会处事, 学会做人, 从而提高他 们获取知识、 明辨是非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培养他 们的鉴赏水平、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使其更好地 立足社会,终生受益。 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高校传 媒的建设和管理, 不断提高高校传媒从业人员的政 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高校传媒的 舆论导向、 信息传播和宣传教育作用。 四、 结语 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彼此作用、 相 互影响。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 营造良好 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 推动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为建设和谐校园, 促 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德福勒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夏义.试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探索,2000,(5):78. 4梁建增.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战线,2007,(11): 38-41. (责任编辑刘红) ( 下转第 79 页 ) 第 2 期33 The mass media, as the propeller of civilization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growth of a person.What s more, hey have an enormous posi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attitudes, notion, morality and emotion. Only by enhancing the arts in guidance and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medium quality and the delivery of main cultural information, will the mass media be able to b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full play. mass media; positive effe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为一个遗憾。这或许也是贝多芬正式地将华彩乐 段写出来的原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演奏 者更加完整统一地体现他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 内容,即便是在华彩乐段中也一样不容懈怠。这 一手法改变了华彩乐段仅仅是钢琴家用来炫技的 工具这一传统,对于协奏曲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 变革,也从一方面反映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社会作 用所持的看法。 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 性的作用,但他的钢琴协奏曲主要是为他自己的 公开演出而写的炫技性乐曲,它们充分显示出了 18 世纪社交音乐中富有特点的华丽的文采和讲 究的格式,“但是,假如我们把贝多芬这几首协 奏曲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就会感觉在其 中好似有一条上升的曲线在一步步地向着贝多芬 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他追求自由的精神王国 无限地逼进。 ”这是贝多芬与之前作家创作的最 大不同,正是因为贝多芬更多地是要用音乐阐述 他的思想、他的人生哲学。贝多芬曾说:“音乐 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 透我的音乐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波的苦 难。 ”5这是贝多芬与之前古典主义乐派作曲家海 顿、莫扎特在创作本质上的不同,也使得贝多芬 的音乐精神与之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精神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M.重庆: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保罗 亨利 朗(美).西方文明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阳, 杨燕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 责任编辑 李冠楠 )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Beethovens piano concerto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to elaborate on the writing skills of Beethoven, the way of the style evolution, it is 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the classical and romantic. piano concerto; creative features; style ( 上接第 33 页 ) 第 2 期79贾义红:简析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创作的发展历程 刍议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曹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刊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ZHOU POLY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2010,10(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参考文献(4条) 1.德福勒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夏义.试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探索,2000,(5):78. 4.梁建增.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战线,2007,(11):38-41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吴伟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优化路径分析 -世纪桥2009,(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和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和利用大众传媒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亟待解决 的问题.文章结合大众传媒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规范化监管、切实转变大众传媒观念,提高大众传媒自身的素质、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以及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建设 、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三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优化路径. 2.期刊论文 李萌.刘永平.吕霞 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理论界2009,(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发挥其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承载.传递社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并引起公众对信息反馈的载体和工具.大众传媒具有时效性、渗透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特点 ,其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对大众传媒特点和影响的分析,从国家、高校、媒体、家庭和大学生的角度提出五位一体的解决对策,以期 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3.学位论文 彭开智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纲 1998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透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是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在一 个以大众传媒为纽带联结的社会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念越来越受制于大众传媒的影响.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促进个体社会化方面,大众传媒充当着 重要角色.因此,通过大众传媒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科学地发挥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要从理论上研究它产生作用的客观 机制.这主要包括大众传媒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结构性要素和效果.总结利用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特别是高等学校近年来的有益探索,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实际动作提供框架,必须采用系统观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技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系统工程. 4.期刊论文 蔡峻.CAI Jun 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4) 对置身于信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从可能性、必要性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的影响,以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期刊论文 胡忠青.HU Zhong-qing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视这种影响,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应对体系,采取多种措施趋利避 害,因势利导,将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6.期刊论文 胡蔚涛.HU Wei-tao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25(4)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媒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然而,在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必将产生剧烈的、多方位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 教育内容往往解决不了在大众传媒影响下的大学生们的现实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教育者应当看到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一面,努力成为一名成功的学习者,不断 提高传媒素养,从而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传媒资源,以新鲜生动的真实案例、以引发思考的现实矛盾、以亲身参与的切身体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端正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学位论文 战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研究 2008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形成了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对人们思想、道德和行为具 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环境,所以大众传媒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再加上自身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更容易受 到大众传媒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环境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因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共分三部分,力图分 析大众传媒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大众传媒环境的相关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研究问题的展开与深化,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行业绿色物流报告:绿色物流与物流环保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通信模组适配性产业链协同效应研究报告
- 线上培训协议合同范本
- 私人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矿山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远程兼职客服合同范本
- 电脑耗材供货协议合同
- 维修车辆服务合同范本
- 线上讲师合作合同范本
- 绿化装饰工程合同范本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