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doc_第1页
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doc_第2页
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doc_第3页
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传承丝路精神心得体会1800字】“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高峰论坛。作为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此次高峰论坛对于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契合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已成为中国首倡、各国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为参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路精神,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文化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正式发布,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整体发展机制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文化交流合作协调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一座“民心相通之桥”正在中国与各国之间搭建起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政府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区域国际组织、民间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截至2016年底,文化部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日益完善。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11个,今后将优先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各类艺术节、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逐步规范化和常态化,包括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在内的5个联盟正在建立;“一带一路”文化活动品牌效应逐渐增强。“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6中埃文化年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与各国分享中国文化艺术盛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及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方兴未艾。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贸易渠道持续拓展,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今后,还将围绕多个领域开拓完善国际合作渠道,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领域合作也在全面推进。继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之后,中国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还与塔吉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合作开展古代丝绸之路遗址的考古发掘。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其璀璨和辉煌在各国民众心中积淀、升华,激活和激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和美好向往。让我们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携起手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