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在信息技术的 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it的加入使得企业生产更加快捷,管理更加高效, 决策更加准确。同时,信息技术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也使得企业it投资拥有很大 的风险。 各种各样it投入的失败案例使得企业家们对于信息化能否真正给企业带 来足够的收益产生了怀疑,很多学者甚至认为it投资并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生产 力。于是对企业it投资以及各个it相关环节的治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it 治理已经成为了所有企业家和学者们重点关注的企业治理问题之一,有效的it 治理对企业各种it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it投资的回报,降低it投资风险。同时it 治理也是公司管理的必要工具之一。 利用先进的it技术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也是 it治理的一部分,可以说it治理的最终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实 现企业价值增值。 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来研究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首先,我们对 目前国内外it治理理论和实务应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分析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 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有效的it治理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和绩效。然 后我们从it治理决策层次、执行层次以及其他因素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it 治理水平的内部因素。以及影响企业it治理水平的外部因素,包括地域差异,行 业差异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定义了反映企业it治理水平的解释变 量,和控制变量。同时我们用tobin s q、企业资产市值与面值比( m/b) 反映企 业的市场价值,用息税前利润(ebit)来表示财务绩效。由此我们建立了it治 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对68家样本企业的实证分析, 我们发现it治理水平与企业价值和财务绩 效之间确实存在者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于it治理水平越高的企业,投资者愿意 为之支付更高的溢价,it治理水平越高的企业其财务绩效也越好。我们还发现, it治理水平好的制造业行业中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以及财务绩效要明显好于其他 行业。国有性质的企业由于其it投入更多,it治理水平更好,所以其企业绩效也 好明显好于其他企业。同时我们还发现是否设置了信息技术主管或者相关职位, 是否拥有erp系统,以及it投入额度这些因素对企业价值影响显著。 关键词:it治理;企业价值;市场价值;财务绩效 ii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has brought the world grea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ode of business have also taken place big change. it makes company s production faster and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 decision- making more accurate. however,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taken risks. several of failure case about it investment makes the entrepreneurs lost their confide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scholars even think that it investments can not really turned into productivity effectively. so, the governance of it investments and the various it- related aspe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it govern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vital corporate governance issues that focused by all the entrepreneurs and scholars, effective it governance for enterprise can integrate various of it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e return on it investments , reduce the risk of it investments . the same time, as an essential too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mprove the lev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it also a part of it governanc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it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objectives is accordant, that is to realize the business value added. this paper trie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value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first of all, we review and summary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t governanc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value, we believe that effective it governance can improve corporate value and performance. then we analyze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 the it governance include the corporate decision- making aspect, implementation aspect,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factors impact of corporate it governance, including regionally differences, industry differences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we defin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control variables that reflect the level of corporate it governance. and we use tobin s q and enterprise asset market value divide market value (m / b) reflect market value, with ebit to represent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us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it governance and enterprise valu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68 sample enterprises, w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it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value and performance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for corporate with higher level of it governance, investors are willing to pay a higher premium. it governance also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financial iii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 for the enterprise has good it governance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and i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bee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ther industrie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because they spend more on it and have an good it governance .we also find out whether the set of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or related positions, whether it has a erp system, and the amount of it invest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business value. key words: it governance; corporate value; market value; financial performanc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下同)对于企 业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it的加入,使得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管 理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it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各 方面的效率,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时代下各种企业都投入大量资本到 it中来。另一方面由于it本身的复杂以及高风险性。使得这种高成本的投入有时 却并未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更有甚者, 一些企业在盲目跟风的信息化过 程中碰得“头破血流”。以至于有的学者甚至研究认为it投资与企业业务绩效之 间毫无关系(strassman,2000)。诸如此,it治理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在信息 经济时代中,谁能最先掌握信息谁才能走在对手的前面。在it的帮助下,通过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下同)以及其他先进的信息管理 系统,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企业能更快更好的实现其战略目标。it 治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如此重要, 但是与公司治理产生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 离不同,it治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it其自身的特殊性,it技术的复杂性和信 息系统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比如说在著名的法国兴业银行案件中, 其作案 者就是利用银行的系统漏洞以及银行内部控制的失效而盗用了银行的资金。 企业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it投入失败, 包括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外界的一些因素 等。而一个小的失误往往就可能给企业整个it系统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如何通过 it治理对企业的it资源以及it投入的风险和回报进行平衡,降低it运行的成本。 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公司管理以及治理水平,提高生产和经营的效率。 最终提高企业it治理水平以提升企业价值, 也成为众多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 一。 我们认为,大多数企业的it投资,比如对erp的应用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其 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只重视技术的构建而忽视了制度的建设。 在一个优良的 it治理环境下,企业能充分的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成果为自身生产和经营服务,最 终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根据对全球250家企业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出众it 治理的企业要比那些治理低下的企业其利润高出20%。 随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 不断提高和完善,企业更应该加强对it制度的建设,it治理理应成为企业关注的 焦点。有效的it治理能够提高企业价值。本文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对影响企业it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治理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it治理水平与企 业价值的实证模型,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和绩效的关系,是 否有效的it治理能给企业价值带来提升。对于it治理好的企业,投资者是否愿意 支付更高的溢价。 同时通过我们的研究来发现那些对企业it治理水平有着显著影 响的因素,以及it治理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企业价值和绩效。通过我们的研究为 企业it治理水平和企业价值和绩效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 2 相关概念界定 1 . 2 . 1 i t 治理 it治理这一定义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loh et al,1992;henderson et al, 199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信息技术风险研究中心的weill和ross教授认为“it治 理是在it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的框架”。 期望的行为即指的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其他财务目标等等。 it治理的最主要内 容就是通过it决策权的部署来实现有效的it治理, 进而通过it治理来实现组织的 战略目标。 robert s.roussey( 2003) 则认为it治理是用来描述被委托治理实体的人员在 监督、检查、控制和指导实体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是如何看待的。也就是说企业 对it治理的重视程度决定了it治理的优劣, 同时it应用水平对于一个组织能否达 到既定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联合会认为:it治理是管理层的责任,它由领导阶 层、组织结构和流程的治理几个部分组成,同时它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之一, it治理的目的是确保it实现组织战略的目标。而全球it治理研究中心则认为“it 治理是董事会和执行层的责任,通过领导,组织和过程来保证it实现和推动企业 战略目标。价值,风险与控制是it治理的核心”。在该组织的it治理2001年简报 中他们指出:it治理是指导it竭尽全力,确保达到以下目标:使it目标能够与公 司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既定的利益;通过充分利用机会和使利益最大化,应用it 激活企业;确保it资源的合理利用;对it相关的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2003年在 it治理的简报第2版中又进一步指出:it治理是董事会和高层经理的职责。它是 公司治理的一部分,由领导、组织结构和过程构成的来确保组织的it能维持和实 现组织战略和目标。 德勤咨询公司认为:it治理含义非常广泛。它包括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个方 面,信息系统、技术、通讯、商业、利益相关者、合法性等这些问题都是it治理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研究的内容。it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利用it资源,控制it相关风险,以及保持 it与组织业务目标的一致性,推动业务发展,最终使得组织收益最大化。总的来 说it治理是以企业管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企业it相关资源为对象,通 过对it投资风险和成本的控制, 以及it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企业治理目标和战 略目标的活动。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it治理一方面通过建立一种决策机制和权责分配机制 来平衡it资源及it过程的风险与回报,有效的降低it成本,提升it投资价值。进 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实现价值增值。 从而使企业各相关利益者都从中获得增值 收益。另一方面,it治理是并非独立于公司管理而存在的,它是公司管理的一部 份,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先进的it技术,为企业的经营或管理活 动提供服务,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内在和外在的价值。it治理的直接目标是提高it 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it资源投入的安全性。it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 其绩效以及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 1 . 2 . 2 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可定义为企业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 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 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价值不仅仅包括以股票价格衡量的市场 价值,以盈利能力衡量的财务绩效,还包括企业的文化价值,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这样一些非财务方面的价值。 本文中所研究的企业价值主要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以及反映企业盈利 能力的财务绩效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it治理合理配置企业的it资源,降低it投资的风险。帮助企业 解决it本身的问题,如it服务的质量,it基础设施的建设,it运行机制的制定等。 帮助管理者解决企业的it问题,如管理人员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管理it问题,对it 风险的判定标准,对it价值的衡量等。通过这一系列it治理活动,保证企业it 部门的稳定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it活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实现it资源投 入的效用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另一方面,it治理是公司管理的一部分,它通过与其他公司治理活动相互促 进来提高企业价值。通过it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准确决策,降低成本等传 统的企业战略目标。it治理可以减少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利用 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和全面的对企业所有业务活动信息进行搜集, 同时 通过it技术还能实现对于各个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不同类型信息需求。 it治理可以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提高公司信息质量。 通过将公司治理结构和合理制度安排、控制程序嵌入信息系 统中,实现信息系统对企业财务信息等信息的自动生成,减少了信息生成过程中 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公司各类信息的高质量和准确性。同时企业所需的所有 商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加工都由信息系统来完成,既减少了人工成本又提高 了工作效率,实现传统条件下所不能实现的深度数据挖掘等功能。it治理还有助 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erp系统实现企业从采购、生产、销售 的全过程信息共享。 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经营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这些 都能够实现企业的盈利增加。总之通过it治理与其他公司治理行为的有机结合, 企业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和绩效的增加。 1.3 研究目标 it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明显的,有效的it治理能够改善企业it运行环 境,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it投入风险。同时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 分,有效的it治理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最 终提高企业价值和绩效。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影响企业it治理的因素分析以及 it治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分析, 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it治理水平与 企业价值以及财务绩效的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同时研究反映it治理水平的因素中 哪些对企业价值和绩效有显著影响,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希望为提高企业it 治理水平和企业价值以及绩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1.4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影响it治理水平的 关键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对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界定。以此 为基础确定了反映企业it治理水平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以及反映企业价值和 绩效的被解释变量包括tobin s q,企业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比(m/b) ,以 及息税前利润(ebit) 。然后我们从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企业中选择了68家 符合我们研究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 建立二元线性回归实证模型得到研究结 论。 1.5 本文的创新 本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本文对影响企业 it 治理的内部因素进行了重新界定,将其划分为了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两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包括决策层和执行层,决策层的影响因素包括高层管理者 对 it 的支持,高层管理者对 it 治理的认识,it 治理在企业的战略地位等。执 行层的影响因素包括 it 成本的投入,it 运行情况,以及企业员工素质等等。同 时还对影响企业 it 治理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 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等等。 从一个较为综合和全面的角度来 分析了影响 it 治理的因素, 进而以此为出发点来验证 it 治理与企业价值以及财 务绩效的关系。 第二, 前人的研究往往仅从 it 治理的某一方面来分析 it 治理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如研究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管理,或者 it 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 综合考虑了反映企业整体 it 治理水平的各个方面因素,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研 究企业 it 治理水平与企业价值和绩效的关系, 以及投资者是否愿意为 it 治理好 的公司支付更高的溢价。 1.6 文章结构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结构见图 1.1: 第 1 章是绪论。该部分阐述了本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 2 章是相关文献综述以及对目前国内外企业 it 治理现状分析。 对 it 治理 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国外企业 it 治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企业 it 治 理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 3 章是对影响企业 it 治理的因素分析。 总结和分析了影响 it 治理的企业 内外部因素。 第 4 章是对 it 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根据前面的理论研究,提出研 究假设,确定研究样本,以及反映 it 治理水平的主要解释变量,和反映企业价 值和绩效的被解释变量。建立 it 治理与企业价值、财务绩效的二元线性回归模 型,最终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 第 5 章是结论和建议。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据此提出如何提高企业 it 治 理水平的政策建议。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图 1.1 研究框架 影响 it 治理的因素 影响企业 it 治理的因素分析、 得到反映 it 治理水平的变量 本文的研究结论、相关政策建 议、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结论和建议 提出假设、选择样本和变量、建 立实证模型、回归分析得到结论 实证研究设计 it 治理文献综述、 国内外企业 it 治理现状的分析 it 治理研究综述和现 状分析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 绪 论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 2 章 i t 治理研究综述以及现状分析 2 . 1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 1 . 1 国外 i t 治理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i t 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i t治理模式和结构 模式,即事物的标准样式, it治理模式指的是企业制定it决策权力分配的方 式, 以此来实现有效的it治理过程。 国外的it治理研究主要包括两种it治理模式: 一种是控制型的it治理模式,主要以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itg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institute,简称itgi,下同) 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 会 共 同 发 布 的 信 息 及 相 关 技 术 控 制 目 标cobit( 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简称cobit,下同) 框架模型为代表, cobit 是一个基于控制为出发点的it治理框架,它的特点是以业务为中心,以流程为导 向。cobit的目标是保证企业it资源的安全性,降低it投资的风险。cobit为企 业it资产的规划、实施和更新,以及全生命周期it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控制体系。 它将企业的it过程归集为了四个控制域包括it规划和组织、系统获得和实施、交 付与支持以及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监控与评估,和34个it过程,并为每个it过程设 置了相应的控制目标体系。另外,cobit包括成熟度模型、关键成功因素、关键 目标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等管理准则。 在cobit的基础上,stephen reingold建立了利用cobit提高企业的it过程 的三步骤模型( reingold,2005) 。daniel ramos则针对cobit的每个it治理域和 过程,详细的研究了it审计师在it治理中的作用,并提出要塑造一个成熟的it 治理环境,则必须使之与业务目标相匹配,他认为it审计师在it治理中其中很关 键作用,通过it审计师对企业it资源进行全周期的检测,才能有效的保证企业信 息资源的安全性( ramos, 2001) 。 控制型it治理提倡对it治理关键控制域的控制, 以及基于此的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工具集,控制型it治理的思想在于过程控 制。 第二种模式是业务引导性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it业务流程为导向来实 现对企业it资源的控制和整合,从而实现有效的it治理。这种it治理模式最开始 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极端模式,集中it治理模式将it治理归集在企业it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部门,而分散的it治理模式将it治理分散到企业各个部门中。这两种模式都各自 有其优缺点。后来zmud等( 1986) 从治理模式和整个is组织的关系出发,将传统 的两分法进一步发展成为三分法,即“联邦治理模式”。“联邦治理模式”综合 了集中式和分布式模型的优点,在这种新的治理模式下,it服务由集中的is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s,下同)部门提供,业务部门对整个is的职能具有 一部分控制权。 通过这种方式, 新的治理模式就充分的结合了两种传统治理方式 的优点(boynton et al, 1987), 将it治理渗透到了企业的各级部门和各个业务层次 中。通过it治理模式对不同类型的it决策的影响的分析,将it治理模式和不同类 型的it决策配合起来。olson和chervany研究了三种广为采用的it决策模式 (norton,1973),由系统操作,系统开发和系统管理组成的治理模式(olson et al, 1980) 。以此为起点,zmud和byrd等针对关于it规划决策的治理模式作了相应 的研究(byrd et al,1995),weill和ross教授总结了前面的研究之后再次对it治理 模式进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他们对全球范围内23个国家的250多个企业的it治理 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it治理安排矩阵。这个矩阵由六种it 治理模式:业务君主制、it君主制、封建制、联邦制和双寡头制和无政府制,以 及it治理的五个关键决策:it原则、it架构、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需求和it投 资对应起来建立。 it治理矩阵是对基本it治理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纵横向扩展的 结果。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关于it治理模式的最全面合理的安排。 2 i t 治理机制、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it治理机 制是控制、 指导组织战略目标和it目标的体系, 是为了实现it治理目标所有规则、 活动和控制以及过程的集合。 学者们一直在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治理机制来实现有 效的it治理过程,最终提高企业绩效和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it 治理模式与it治理绩效并不具有完全相关关系, it治理水平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 因素的影响。peterson,van grembergen,de haes,woodham 以及weill和ross 发现包括董事会、cio、ceo等职位及职责的设置,以及it战略委员会,it架构 委员会等的设置能有效的提高it治理水平。 itgi指出领导力有助于it治理, 例如: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更好的指导和帮助it治理的任务和目标完成。另外,有效的 沟通机制,比如建立业务部门与it部门的合作关系,建立决策者间的冲突解决机 制,it培训机构的建立,以及定期进行it投资项目汇报等都可以很好的提高治理 水平。此外有效的it资产组合也能带来it治理水平的提高。weill将it系统划分 为不同的域,建立了对it资产组合成熟度进行评价的模型,进而研究最优化治理 水平下的资产组合情况。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总的来说只有it治理结构、流程和沟通关系与it治理模式一起共同作用,才 能体现出it治理的绩效(weill et al,2004) 。没有相应的治理结构,流程和沟通 关系,it治理不可能产生预期结果。 2.1.2 我国 it治理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it治理的研究主要以国外it治理研究为基础, 从我国实际情况 出发,深入的研究了it治理的内涵和本质,以及适合我国企业的it治理的模式和 结构,it治理机制和it治理的影响因素等等。如对cobit、成熟度模型以及weill 等人关于it治理定义和治理模式的研究。或是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it 成熟度进行了度量,试图建立一套衡量it治理水平的指标。有的学者则分析了影 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用实证的方法,从it能力以及it应用水平方面研 究了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 . i t 治理的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企业it治理水平的主要因素,王农跃等(2007)根据罗兰模型分析 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基本符合罗兰模型, 并总结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包括企业战略因素、 中层领导的支持、 计算机、信息部门自身的技术和水平。饶艳超(2003)从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角 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企业关注it治理的理由, 并参考cobit给出了it治理的基本框 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关键成功因素、成熟度模型、关键目标指标、关键绩效指 标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建立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联系,实施it治理,提高企业 的公司治理水平。吴瑞鹏等(2004)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对 关键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行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 包括企业整体支持、it部门技术实力、企业给予信息化的实际推动力、外界环境 稳定性、以及员工技术基础等都影响了企业it治理的水平。翟丽等(2005)建立 了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了实证分 析,提出了影响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14个关键因素。包括企业领导的支持,企业 信息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it运行的时间和行业差异等。 王德禄(2005) 认为必须从源头对三类信息技术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进行全 面整合、用制度保证技术流程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重视制度、技术、文化与 人的行为的协调。唯有如此,企业组织在信息技术嵌入后才不会产生内部抗体, 并影响信息技术资源作用的发挥。石斌等(1999)通过对中国企业的调查,进行 较为深入的分析后将影响中国企业it管理的关键因素分为五类, 按重要程度递减 依次为:企业战略因素、中层领导的支持、信息部门自身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企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业对信息部门的管理机制、企业中其他员工的素质。 他认为企业战略因素描述了 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的态度以及支持的程度, 这主要体现在资金的 投入上。在石斌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吴瑞鹏等(2004)研究认为高层领导是企业 的灵魂, 他们对信息化的支持以及对信息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企业信息化能否顺 利有效的实施。 以及企业信息化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否能保持一致。此外中层管理 者的支持则是企业信息化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肖静华等(2007)建立了评 价it应用水平的模型。 根据对企业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it应用水平的关 键因素。发现企业性质,使用信息系统时间,企业规模等都是影响企业it应用水 平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对it应用水平不显著。通过对不同行业it 应用水平的差异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 是影响企业it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同时他们还发现it应用水平最高的是服务业, 最低的是房地产业。 2 . i t 能力与企业绩效 我国学者在关于it能力与企业绩效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实证研究, 所谓it 能力,指的是企业调用和部署基于it资源的能力。it能力的大小是企业it治理水 平的重要表现之一。 企业信息资源只有同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才能带来企业绩效 的增加。it治理水平越高的企业,其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越强,进而其企业绩 效也越好。任迎伟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企业组织结构有机化程度,与 企业it能力,以及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随后,张鹤达等(2008) 研究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运营,成长和财务绩效三方面度量,采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回收结果进行实证性检验, 发现it能力对企业绩效和成长性 绩效有正相关的关系。吴增源等(2009)将it应用模式和组织能力进行分类,从 组织决策的视角分析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发现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企业决策起作用。说明了决策层对it能力转化为企业绩效 的关键性。王立彦等(2007)研究发现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 的关系。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其各方面财务绩效都要好于未实施erp的公司。 3 . 其他研究 陈国青等(1999)根据nolan的阶段理论,对中国2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的基 础上,探析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阶段特征及it投资的主要内容,是比 较早的研究it治理的我国学者之一。 关于it治理的定义和内涵, 唐志豪等 (2008) 认为it治理是有关it决策的权责利安排,它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构建it系统,力 求实现业务与信息的集成, 这不仅可使公司经营活动过程变得更透明, 还可提高 公司信息的质量, 减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起到了驱动和支撑公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司治理的作用。 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it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李维安等(2005)深入分析了it治理的概念,并对it治理中的两个主要模型, cobit和it治理分析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结合我国情况对我国企业的it治理 提出了一些建议。张运生等(2007)从公司治理的本质角度出发研究了it治理的 本质,指出it治理不同于it管理,it治理是确定与信息技术及其投入相关的权、 责、利安排。强调it治理的制度安排。王德禄(2006)对it治理的概念以及国内 外it治理的现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其发展状况。孙晓琳等(2007) 采用weill与ross对it治理的定义,从it决策权的配置角度评价it治理的成熟度, 从战略,技术,执行和业务四个层次的决策权出发,建立了it治理成熟度指标。 胡晓明(2009)对企业it治理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建立了适用我国企业的 多层级it过程控制集,建立了成熟度模型、关键目标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来对企 业行业地位、业务结果与过程进行评估、衡量,通过此来向信息系统相关利益方 提供一种共享的通用语言,首次在制度层次对我国it治理框架进行了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it治理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和借鉴的阶段。 如何尽快的建立一 套符合我国国情的it治理理论体系是我们的学者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关注 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关于it治理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证方 面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it治理某一个方面来研究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对于从整 个企业it治理水平这个角度来衡量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还很少见到。 这也是 本文所主要研究的问题。 2 . 2 i t治理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 信息技术自身的特性使得这些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 it投资的效果以及it目标与企业战略的整合。it的内部控制变得日渐重要起来。 对于企业it资源的治理工作 “it治理” 成为了实务界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来自“it全球治理报告- 2006”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调查的623家企业 中,有36%的企业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it治理,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it治理在 企业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2 . 2 . 1 国外企业 i t 治理现状 it治理在国外企业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治理实践活动已经达到 了一个比较完善和全面的地步。 很多世界领先的企业都在致力于建立一套有关企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业it治理的标准。80年代初,ibm首先提出了系统管理的概念,即信息系统管理 框架。8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信息技术各种职能全面管理的需要。1989 年,英国商务部提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标准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简 称itil,下同),该标准首次对信息技术服务和资源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到了90 年代后期itil逐渐在欧美各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发展。其后,惠普和 微软将itil在实务中予以使用,将其在企业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中广泛使用。随着 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itil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惠普公司则根据其对itil标 准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后发行了itsm(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e and management,简称itsm,下同)3. 0版,随后微软公司也在2004年发布了微软 操作手则mof(microsoft operations framework,简称mof,下同)3. 0版。对 企业it治理的实施过程建立了标准框架。 另外一个it治理的重要标准化体系的应用是前文提到过的信息及相关技术 控制目标(cobit),它是基于组织的信息技术平台而设计的一个it治理的开放 性框架或标准,并在it治理实践中广泛使用。其通过建立起组织的业务目标与具 体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及对组织控制目标的陈述之间的联系。 进而帮助管 理者在不可预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对风险和投资控制加以平衡以及使其使用者 获得安全和可控的信息技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向内外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cobit自其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并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完善, 企业依靠其标准指导组织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管 理信息相关的风险。 在实务层面,it治理涉及物流系统、制造系统、管理系统、基础技术等各类 企业经营相关领域, 这些信息管理系统有力地帮助企业提高了企业的决策、经营 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早在1993年美国就有2.4万 家企业使用数据交换系统,其中最大的100家企业使用edi的比例已达97;美 国众多的跨国公司都实现了虚拟办公室, 所有的大公司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在 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方面, 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 展,it以及it治理成为其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调查表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 有近80的企业采用了erp管理软件。例如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借助供应链管 理手段,2000年节省成本16亿美元;美国的飞利浦 莫利斯公司应用客户关系管 理系统,建立了拥有26亿烟民的个人档案,以此来实时的掌握客户需求并开发 出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 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建立网上采购系统, 使汽车零部件的 采购成本下降了30。 当然由于在it的投入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导致it项目的成 功率很低。来自一项外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中,虽然从1994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到2002年间,it项目成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但这些it项目2/3都失败了,或 正受到失败的威胁。 普华永道公司调查了695位全球cio和ceo级别的人,对目前国外企业it治 理的主要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与以往相比it对于业务发展的作用显得更加关 键。企业的总经理比其他人更加关注it。而且,他们更加关注it治理如何与企业 战略的融合。it应用在不同行业中存在明显不同,当提到it治理时,通信和金融 服务行业是比较好的实践者,而零售和制造业则较少实践,这种结果与it在这些 行业的战略重要程度相匹配。it外包不再被视为最有效的解决it问题的方法,企 业开始倾向于把解决问题的控制权放在自己内部, 通过与专业软件公司的合作来 开发适合自身情况的信息系统。 另外调查表明it治理在企业中的贯彻执行还存在 一定的难度,许多结果显示,执行it治理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好的it治理实践 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实践。执行诸如cobit之类的it治理准 则,并不只是把它从盒子里取出来,按照书面说明来操作那么简单。它是这样一 个过程:选择最合适的元素,裁剪成所需要的样子,再把他们应用到具有特定需 求的企业中。 2 . 2 . 2 我国企业 i t 治理现状 相对于国外企业it应用处于为企业战略提供有力支持的深度应用阶段, 我国 企业的it还处于以提升业务能力为主导的基础应用阶段(肖静华等,2007)。 我国it治理,各行业和地区之间处在一个不平衡发展的阶段。由于企业制度 建设不完善,以及我国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与西方国家企业有很大的区别, 使得我国企业it治理和国外企业有着明显的差异。 与国外it治理在通信和金融行 业应用比较完善不同,我国企业it治理应用比较好的行业是制造业和金融行业, 同时我国企业中国有和地方企业it治理水平要明显好于民营企业。我国企业it 治理的主要关注点为it的应用以及利用it为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决策服务等 方面。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品牌孵化器与加速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电商邮件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清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移动社区服务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车载厨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知书
- 现场急救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NFV技术优化工业网络安全实践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能仓储中的解决方案
- 2025年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现状与对策报告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课件新-建筑土木-工程科技
- 5.1 走近老师(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 电缆制造设备创新
- 呼吸机波形分析
- 19.《只有一个地球》-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DB65-T 4762-2023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节能技术规范
- 2024至2030年中国智慧用电产业“十四五”市场预测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输血治疗中的大数据分析
- 《旅游经济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