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i 中 文 摘 要 美国著名学者伊顿曾预言: “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最高经济利益, 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自然资源。 ”伊顿的预言在今天变为现 实: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的蓬勃兴起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 正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悄然兴起;另一方面面临着金融危机、能源和矿产资源价格 急剧上涨的严峻考验,世界经济滞涨风险苗头显现,在这一背景下,知识已经代替劳动 和土地等成为生产要素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而以知识为核心的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 创造的重要手段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提倡“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大力加强研 发与创新,并将智力资本纳入企业的战略高度。 会计作为一项反应性的经济活动,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理论结构内容。 “有什么样 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理论。 ”而现有的会计理论框架主要是建立在工业经济 的基础上,是以“财务雇佣劳动”为逻辑起点的,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环境的变化, 也 不能体现智力资本这种无形资源的重要价值贡献作用, 从而其提供的信息有用性也相应 的较低,不利于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尽管国内外的学者与企业都意识到这 一点,但是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概念到计量再到最后的报告都还没 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从而也就未能形成一个完备的智力资本会计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 是在理论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智力资本会计理论及测评模型的构建方面做一些有益 的探讨,以期为企业智力资本会计研究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本文首先基于前人对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 提出智力资本的会计学定义和智力资本 的整体构成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力资本会计形成的客观必然性;而后借鉴了 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方面进行研究 探讨;最后借助案例对所研究的智力资本会计框架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验证,初步建 立起智力资本会计框架。 关键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会计;实物期权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关键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会计;实物期权法;网络层次分析法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american eminent scholar eaton had ever predicted:we are convinced that our countrys highest economic interestswillnot depend primarilyonnatural resources but on the creation ofour compatriots intelligence in the near future.eatons prediction become a reality:on the one hand,with the waveof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knowledge economyisrising as a new economic form;on the other hand,facing the severe testsofa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oaring prices of the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he world economy show signs of stagflation risks.on the background,knowledge ha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roduction fators instead of labor and land.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whichisthe core of knowledge win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value creation.enterprises promote people-orientedbusiness philosophy and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rintellectu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capitalcapitalcapital accounting;accounting;accounting;accounting; realrealrealreal optionoptionoptionoption method;analyticmethod;analyticmethod;analyticmethod;analytic networknetworknetworknetwork methodmethodmethodmethod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ii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 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 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 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 签 名: 日期: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已是一个依靠知识驱动的智力系统,智力资本 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价值已不再仅仅取决其 拥有的厂房、设备、产品等物质资本,而关键在于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所拥有的知识 产权、基础结构以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智力资本。全球排名第五的微软, 在 2000 年其账面价值是 143.87 亿美元,而其市场价值却估达 1485.9 亿美元。而在我国, 作为 2007 年最闪亮的明星阿里巴巴虽然利润还只有 3 个多亿人民币,但市值已经超过 了 200 亿美元。这些高科技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值的巨大差异体现了智力资本的存在与作 用,而这类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只反映有形的物质资本, 已不能代表其所 “拥有或者控制” 的全部经济资源,且这部分未被反映的资源反而具有更大的价值贡献,这种做法有点舍 本求末,不能真实地反映该企业的价值,因而对传统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 建立一套完整的智力资本会计体系。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者而言,建立智力资本会计体系有助于他们了解除财务状况之外的其他关键资源的信 息,加强企业对其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经济 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智力资本概念是对企业传统生产经营资产概念的扩展,它 将企业的员工知识水平、组织制度、文化传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商业信誉、商标、顾 客对企业的认同感、外部生产经营关系等这些被传统管理所忽视,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 表上无法体现其价值,但却对企业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的因素整合在了一起。因而计量与 报告智力资本,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在上述各方面的建设状况,分析其投入产出的 效果,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从而为企业实施最有效的资本 管理、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及促进企业的价值实现与增值提供最坚实的现实基础。 而对于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智力资本会计体系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率。如对于作为企业所有 者的投资者来说,其投资决策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公司未来绩效的增长性和稳定性。这就 要求投资者应深入了解公司各类资产的构成及其数量、质量状况,而传统的会计报表体 系由于智力资本的难以量化性基本上将其排除在外,其价值也不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 表上,这就导致投资者只能获得企业财务资产(主要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于企业更 具有无形性质的智力资本的状况几乎一无所知,有可能导致对企业价值的低估或者看不 到企业暂时繁荣的外表内潜藏着的危机。如果企业能将自身的智力资本信息汇总和评价, 形成智力资本报告并公开,使外部投资者在更大范围内了解企业各类资产的运营状况, 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上述缺陷。 综上所述,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当局,还是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顾客、供应 商、政府管理部抑或是理论学者,都必须关注和重视有关企业的智力资本,此领域无论 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拟借鉴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首先阐述智力资本会计的目标及假设,遵循会计 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核算再到会计报告的程序,来研究企业智力资本会计问题,初步 构造企业智力资本会计体系,从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 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国外会计及经济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智力资本相 关问题的研究,关注智力资本的学术论文从 1990 年以前的每年 1-2 篇增加到 2000 年的 每年 60 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智力资本基础理论,智力资本会计理论,智力资本与企 业绩效的相关性和智力资本管理等,范围涉及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 劳动力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等。 智力资本的观点来源一直认为是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以及知识管理 理论有关。智力资本最早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由 senior(1836)提出的,是出于有 效运用相对于信息而言的知识为目的。他认为智力资本是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然 后直到 1969 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nth)首先提到智力资 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的内涵界定与结构一直是提升阶段(1998 年以前)智力资本研究的热点, 它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此阶段由于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各有侧重和不同,概括起 来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超额价值观,智力资本被视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总价值与财务 价值间的差距,是企业市价超出账面价值的部分(edinsson & sullivan,1996;brooking, 1997;ross etal.,1998);一种是无形资产观,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拥有的技术和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 能力,或企业拥有的技术等无形资产,这种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stewartt.a, 1994;rennie,1999);一种是知识观,认为智力资本是指每个人与团队能为公司带来 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stewart,1997;bell,1997) 。 构建智力资本构成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界定智力资本的内容和范围,同 时对企业识别其价值驱动因素的来源和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 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目前关于智力资本的分类或构成模型有很多种,本文按照所含要 素的多少分为:edvinsson 和 sullivan(1996)将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和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两部分的二元说;由 huber(1996)和 stewart (1997)指出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和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三者之中的三元说;以及由英国学者 annie brooking(2000)把智力资本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 四部分的四元说。综观以上学者对智力资本构成的划分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观点不一 致,有二元说、三元说和四元说,但它们包括的具体内容有较大的一致性,只是划分的 粗细和逻辑关系有所不同。 对智力资本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的研究。对于是否应将智力资产确认为资产,将智 力资本确认为资本,理论界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讨,其分歧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本能否 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智力资产能否用货币来计量。由于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则 意味着一份新的契约的成立。 在合同有效期内, 智力资本所有者是不能随意离开企业的, 企业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对其进行控制。 因此, 在智力资本会计要素确认方面已达成共识, 智力资本应进入会计系统, 将其确认为资本, 同时与其相对应的智力资产应确认为资产。 对智力资本的计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难点。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智 力资本计量模型和方法。智力资本计量方法基本上分为四类:一是智力资本的直接量度 法(direct intellectual capital methods,dic),主要是直接量度智力资本,具体的有技术 掮客、引用权重专利法、内含估价法、价值探究器、智力资产估价法、总价值创造法和 未来会计法等;二是资本市值法(market capitalization methods,mcm),从资本市值得 出智力资本的价值,具体的有托宾 q 和市账率等;三是资产报酬率法(return on assets methods,roa),用 roa 比率来定义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有经济增加值、人力资源 成本会计法、计算的无形资产价值法和增值智力系数法等;四是计分卡法(scoreboard methods,sc),通过考虑公司战略的不同方面来决定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有 skandia 导航仪、价值链计分卡、智力资本指数、无形资产监控器、平衡计分卡、meritum 指导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4 方针和丹麦的智力资本报表等。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智力资本的战略方面,所使用的智力 资本测度标准(metrics)常常是高度概括性的, 结果难以表达智力资本一些经营方面的好 信息。 智力资本报告传统根源于瑞典。 在 1994 年,瑞典 skandia 保险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 一份智力资本报告(skandia,1994) 。skandia 设置了一系列指标分别从财务、顾客、 运 作流程、创新和发展、人力资源五个部分进行报告的“skandia 导航器”模型,自此以 后智力资本报告在世界各国有了飞速地发展。 智力资本报告的方式主要有: 一是 skandia 智力资本报告表。1997 年 skandia 保险公司首次以智力资本报告表的形式反映,开创了 智力资本报告的先河;二是智力资本星象图。史特华(steward,1997)以个别公司智力 资本指标或指数的相对强度,并以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与顾客资本三个角度切入,开发 出智力资本星象图,这个星象图可提供外部资讯者了解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三是 yankee finance 智力资本指数。伦敦的智力资本服务中心建立了智力资本指数,将选出 的指标乘以适当的权数,转换成指数,根据它来观察某一智力资本的变化情形,探讨此 智力资本指数的消长情况。 roos 等人 (1998) 以yankeefinance 智力资本指数为例指出, “关系资本”指数与“基础建设资本”指数呈现反比关系。智力资本指数图只是定性的 描述了各指数之间的关系,且权数的确定带有主观性,其权数的确定依据不同,指数也 就会不同,同时也不适合于行业的比较;四是价值报告。pricewaterhouse coopers (pwc)自 1999 年起,以会计专业的角度编制企业价值报告。除了报告传统财务面的 绩效外,还揭露了无法量化的无形资产,呈现企业潜在的价值;人力资本价值衡量的报 告模型。萨拉托加研究所建立的人力资源财务数据库于 1985 年开始出版年度报告,为 衡量人力资源计划以及人力资本行动的量化成果开发了一个标准模型该模型主要反映 人力资源方面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反映了产生智力资本的基础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状 况,但不能全面反映智力资本在企业内、外部智力资产中的价值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的最后几年,在 1998 年 5 月,中国在北京举办 了“智力资本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研讨会,拉开了中国智力资本研究的序幕。 中国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智力资本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创新能 力观,智力资本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智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智力人才的价值表 现。智力作为资本具有创造新价值的功能(李玲,2000;朱学义,2004);智力资本是指 组织拥有或控制的,不包括在财务资源中,以员工工作能力或组织各种能力所表现,能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够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 值的价值(张丹,2007) 。二是知识资源观。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企业赢利 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价值增加的知识(徐程兴,2003) ;三是无形资产观。智力 资本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广义理解无形资产:“只要是一种可用以获利的,由企业 拥有或控制,且不具有实体性的资源,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 (袁庆宏,2000) 对智力资本构成的基本认识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智力资本综合要素观。尽管 各自表述的具体构成要素不尽相同,但都认为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以及由智力派生 的相关软资产综合构成(傅元略,2000;程宏伟,2001 等) 。张小红博士(2007)将智力 资本分为从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到智力资产递进的四个层次,是对智力资本 综合要素观的创新。第二种观点是智力资本单一要素观。认为智力资本仅指人力资本中 的人才资本(如企业家、具有较高智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是人力资本 的高级形式(谭劲松,2001) 。 目前,由于对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及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使得 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智力资本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智力 资本会计的研究主要有: 谭劲松等(2001)在智力资本会计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财富与智力合作是现代 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并从智力资本价值的特点即价值的 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结合,价值的不可准确计量性,计量方法的混合性,得出了要对智力 资本进行模糊计量;然后以管理者智力资本为例对评估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进行分析,得 出评估的可能与必要性;最后从科斯定理的角度得出了一个独特的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 式评估+讨价还价。 李浩,卢艳丽(2002)认为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管理理论的会计创新,它在服务对 象、理论前提以及权益分配方面其自身的特点:智力资本会计主要面向智力资本投资者 和实体资本所有者,是以“智力与财富合作”为前提,智力资本的权益应该为智力资本 投资者所享有。 余绪缨(2003)在其“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首先纠正 了长期以来对“人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并在认识上使之进一步深化;接着对怎样培育 创新能力,激活“智力资源”作了较深入的论述;进而对智力资本与智力资产进行了经 济学的剖析;最后探讨了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计量进行方法论。 邱立丽(2003)首先界定了智力资本的范畴:主要是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与企业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6 高层领导的管理能力; 然后从智力资本能够创造价值, 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合作关系, 风险的变化使智力资本地位上升三方面说明智力资本的权益属性;最后对智力资本的确 认及分配处理进行介绍。 朱学义,黄元元(2004)在“我国智力资本会计应用初探”一文中认为智力资本会 计体系应从资产和权益及其分配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 唐国钟(2004)在其“智力资本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研究”中,在谭劲松提出的智力 资本会计的概念与模式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智 力资本的初始确认、持续经营价值变化处理以及智力资本退出与企业清算破产。 邓春华(2005)以智力资本构成的五要素(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企业组织资 本、企业社会资本、过程控制资本)为基础,提出智力资本计量的六原则(计量公允价 值原则、市场公允价值原则、公正第三方确定价值原则、团体价值原则、协商确定价值 原则、动态调整价值原则) 。 刘灵芝(2005)在“智力资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探讨”一文中认为基于马克思劳动价 值论,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企业净剩余;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则提出,以所有权激 励为特征的智力资本化成为现代企业非常重视的激励手段。对智力的资本化要求在现有 财务会计体系下合理计量、核算和报告智力资本,提出智力资本计量模式和与传统财务 会计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智力资本核算与报告体系。 黎一幸(2006)认为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应从资产和权益及其分配体系等方面进 行设计:首先分离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无形资产的内容,然后设计智力资本会计的资产 与权益形式,最后设计智力资本会计的分配形式。 曾洁琼,陈君宁(2006)认为通过智力会计计分卡将智力资本报告和财务报告相结 合,将每个智力资本项目确认为影响损益表的智力收入和智力费用,或确认为影响资产 负债表的智力资产和智力负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一系列的比率,从经营和战略角度 对企业业绩进行监控。 张丹,张韵(2006)认为智力资本报告体系应建立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在我国企 业实践中已出现对智力资本报告的萌芽与雏形。首先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有 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的情况与董事会报告两个项目,其次是我国企业实践中已开始采用 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的评价系统,都为智力资本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出了现实基础, 因而规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研究可以结合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而开展。最后提出智力 资本报告管理体系应该在包括计量、指数、基准以及相关政策的智力资本公认报告准则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7 以及鉴证智力资本的审计准则加以建设。 钟华(2008)在其“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探析”一文中认为智力资本的计量应采 用成本和价值同时计量的方法,即智力资本=成本+价值。成本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应等于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前的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之和,而价值计量应以智力成 本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未来收益,通过折现方式再按照投资的比重来计量。 吉仕红,杨亚萍(2009)在“智力资本会计及其货币计量探讨”一文中认为智力资 本具有不同于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显著特征,如无形性、高增值性以及未来价值的不 确定性等, 因此智力资本会计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假设, 如智力资本价值的可变性假设、 多种计量单位假设等;同时通过分析智力资本的能力反映的三种途径:维持现金流入量 的增长,降低经营风险及低成本融资,根据智力资本收益率与净资产利润收益率以及社 会平均收益率的关系,提出基于智力资本收益率的智力资本计量方法:智力资本的价值 =企业净资产/(企净资产利润率-社会实际 gdp 增长率) 。 蒋艳霞,徐程兴(2009)以在我国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公司的 2000-2004 共 5 年年报中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信息披露指数 法来考察它们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不宜 将智力资本信息放在目前的财务报告框架内进行报告,而应当单独进行报告,报告的形 式可采取和财务报表一样的表格形式;政府监管部门应系统地制定出一套管制政策,进 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制度供给的力度,规范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行为。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对智力资本的概念和内容研究方面,研究者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在智 力资本计量与报告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模型与方法,但因为智力资本学者及实践者的学 术背景与研究切入点不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各异,直至今日,较为完善的智力资本 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而在我国,智力资本会计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对智力资本概念尚未形成统一 的认识。 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智力资本概念, 从本质上看来是非常类似的, 但是还缺乏一个公认的内涵界定为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基础;二是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 智力资本计量方法来客观反映智力资本,这是目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各学者提出 的计量方法或是对国外方法的直接引述,或是缺乏理论依据,而且价值度量模型(尤其 是动态指标评价问题)缺乏实证检验及智力资本动态变化的衡量方式;三是在智力资本 信息披露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模式。在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方面大多还是自愿披露,因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8 而普遍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只是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了报告, 对于表外披露而言,一般只将企业的人员结构进行了披露,其他的信息很少涉及。 1.3 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1.3.1 智力资本定义 在研究及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智力资本的定义为:智力资本是以 知识为基础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无形资源之和,其对应 的权益或经济利益由对知识资源进行投资的个人与企业享有。 1.3.2 智力资本构成 本文认同智力资本的三元模型说 (stewart, 1998) , 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和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三类 1。 其中, 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知识与技能, 它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心, 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在企业中人力资本一般包括生产者人力资本、一般管理者人力 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其中生产者人力资本,是企业内的最一般的劳动力,在企业内 从事明确的、具有规范操作流程的任务,是企业价值的来源,但不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 泉;一般管理者人力资本,是企业的中层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才能、计量与监 控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指导生产者完成组织的一些工作;企业家人力资本主要的是指 企业家所具有的把握宏观环境,制定企业战略的能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 结构资本是指将人力资本组织起来的机制和流程,它不依附于企业人力资源而存 在,以组织营运能力为核心, 是企业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内部制度环境, 包括企业文化、 管理制度和方法、信息和网络系统、财务关系及研发和知识产权等。企业文化是企业成 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和方法是指实行企业管理哲学的机制;信息和 网络技术是用来辅助管理并将各种渠道获取的组织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 财务关系是指公司与投资者、银行及其他融资者的关系;研发是指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 而持续进行的研究;知识产权项目主要指的是现行财务框架中的无形资产项目,包括专 利权、著作权、软件、商标权及专有技术等。 顾客资本是企业与业务往来者之间的组织关系的价值,是客户与企业保持业务往来 关系的可能性,包括公司品牌和形象、顾客忠诚度、营销机制和业务合作等。公司品牌 1 stewart,thomasa. your companys most valuable asset:intellectual capitalj.fortune, 1994(3):28-33.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9 与形象包括品牌、 质量标准和公司美誉等, 它能够强有力的影响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选择; 顾客忠诚度包括顾客满意度、客户拥有量、客户保持和客户服务等,是企业市场经济活 动中价值的来源,一部分会带来经济利益, 还会带来社会效益; 业务合作包括商业合作、 许可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 智力资本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以结构资本为保障,以顾客资本为补充,三者结合促 进组织中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共同为企业创造利益和价值。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文拟借鉴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首先阐述智力资本会计的目标及假设,然后遵循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再到会计报告的程序,来研究企业智力资本会计问题, 初步构造企业智力资本会计体系,从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 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部分是引言。本部分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国内 外研究综述以及文章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智力资本会计理论概述。本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前提,是对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界定。分别阐述智力资本会计的理 论基础、会计目标及会计假设。 第三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确认。本部分是建立企业智力资本会计的最基础环 节,是将核算对象确认为会计要素:智力资产确认为资产,智力资本确认为资本。 第四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计量。本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介绍智力资本 的计量属性,然后分别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来计量企业智力资本,采用实物期权的方法 计量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然后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将整体价值分割为人力资本,结构资 本和顾客资本三部分,分别得出它们的价值。 第五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记录。本部分首先根据要素分类进行账户设置,然后 分初始记录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进行业务核算。 第六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报告。本部分首先介绍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基本要 素,然后提出在传统会计报表的框架基础上将智力资本信息进行披露的处理方式。 第七部分是企业智力资本会计运用案例研究。本部分欲以应用案例为依托,验证智 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账务处理过程及会计报告的应用的可行性。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0 第八部分结束语。 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 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1.4.2 技术路线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写作的技术路线,见图 1.1 智力资本会计 会计计量会计确认理论基础会计假设会计核算会计报告案例分析 智 力 资 本 会 计 理 论 基 础 智 力 资 本 会 计 假 设 智 力 资 产 确 认 为 资 产 智 力 资 本 确 认 为 资 本 智 力 资 本 整 体 计 量 智 力 资 本 个 体 计 量 智 力 资 本 账 户 设 置 智 力 资 本 业 务 核 算 传 统 报 表 中 披 露 单 独 设 置 智 力 资 本 报 表 山 东 浪 潮 齐 鲁 软 件 公 司 图 1.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fig1.1 the technology researchlineof the dissertation 1.4.3 研究方法 在资料收集阶段将密切关注智力资本的各项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规范研究方法。在本文的第二、第三、第五及第六部分,采用规范研究方法。 (2)案例分析方法。在本文的第七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欲以案例为依托,验证 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账务处理过程及会计报告的可行性。 1.5 本文探索性创新之处 (1)根据智力资本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特点,智力资本的整体计量采用实物期权 估价法计量,探索性地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将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分解为人力资本、结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1 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所创造的价值; (2)增加符合智力资本特性的账户和业务核算; (3)智力资本报告采用传统报表与智力资本报表相结合的方式,使其可以纳入现 有的会计框架。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2 2 智力资本会计理论概述 2.1 智力资本会计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2.1.1 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美国会计学家迈克尔曾说:“会计的发展在总体上来说是反应性的,也就是说会计 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会计作为经济 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只有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才能更 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96 年联合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提出知 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经济的 基本特征是: (1)知识的经济化-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智力资本的积累,对自然资 源的消耗很少,是一种自然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经济的知识化:知识经济 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的拥有量; (3)知识的产业化:知 识产品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产业发展形态完成了由劳动 密集型(人力为主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向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过渡与转 化。 因此,知识经济改变了会计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冲击了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相关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改革和创新传统会计,重新构筑符 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全新会计模式。尤其对于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构建以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体系更为迫在眉睫。 2.1.2 人力资源会计的升华 智力资本会计是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企业经济 研究所的企业管理学家赫曼森最早提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他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和会计问题,并于 1964 年发表了人力资产会计一文,该文被 认为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 1。人力资源会计同质地看待所有的人力资源, 较多 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虽然采用现行价值但并未成为主流,而 且未能纳入财务会计系统。在财务报表上列示时,仅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人力费用资本 化以后形成的人力资产成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 1 harrison s. intellectual capital accountingj. newyork: harper collins,1964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3 和作用日益突出,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源。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虽然能 提供部分有关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护及补偿等会计信息,但由于其仍然定位于向 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提供信息,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智力资本会计反映的对象不 是所有劳动者,只是具有创造财富的拥有稀缺能力的那部分智力资本所有者,从而突出 智力资本的重要性, 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符合重要性原则。同时提出智力资本进 入企业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对企业的投资,并分享剩余索取权。再者将现值计量引入 智力资本会计,从根本上明确了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解决了智力资本的产权和界 定等实质问题。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必然过渡为智力资本会计。智 力资本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 2.1.3 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智力资本与财富资本合作的必然要求 2.1.3.1 人才稀缺的现实需要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富资本所有者共同签订的市场合约,应由人力资本 所有者与财富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其所有权。财富资本与智力资本合作是现代企业的一 大特征。加尔布雷斯说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谁是那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的提供者,谁就拥有权力 2。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提供者 就拥有权力,在工业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资金,从而拥有资金的企业家便拥有权 力。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 业经营的成败更多地取决于各种专门知识的拥有量,从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拥有权 力,也就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应有之义。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稀缺理论也能为我们提供 一种解释: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应该享有一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应该为智力与财富合作。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 bruadel(1977)在其15 至 18 世纪的物 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的,在以往任何一个经济时代,都有一些钱财找 不到投入的场所。而人们经常指的“资本相对稀缺”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是一种模糊的 判断,并未区分企业的人力资本和财富资本,即使在古代,真正稀缺的也是人力资本而 非实体资本。只是因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富资本所有者两者合二为一,掩盖了企业家 人力资本稀缺的实质。也正是由于这种稀缺,导致了表面上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而与 资本的相对稀缺构成了“资本雇佣劳动”的理由。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力资 2 guthrie j.th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nd the reporting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1(2)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4 本与财富资本所有者实现分离,人力资本稀缺,使得人力资本与财富资本合作成为一种 必然。 2.1.3.2 风险变化的必然选择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和应用,非人力资本的社会表现形式呈现了 多样性的趋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在各种社会表现形式间根据风险最小化的原则进 行自由选择。在投资企业之前,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进行投资风 险的比较,选择投资风险相对小的投资形式,投资后出现投资风险时,也可以审时度势 地在各种非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进行转换,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非人 力资本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也从以直接投资获取企业剩余为主转向以间接投资获取股票 差价为主,当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时,股东就会抛售股票。非人力资本投资的多样性、 市场性和证券化,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的关系逐渐弱化,其承担的风险也相应的 降低。 相对应,智力资本具有的专用性特征使智力资本所有者日益变成企业风险的承担 者。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一些特殊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特殊的知识 依赖于所在企业的产品特性、市场状况、工艺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等,当智力资本所用者 离开企业后这些知识的收益将大幅减少,甚至消失,因而智力资本在特定企业的特定用 途上的价值高于其他企业任何其他用途上的价值。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也越充 分,作为分工主体的智力资本所有者的专用性也就越强化。由于智力资本在自然形态上 同其所有者不可分离,在社会形态上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当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资 本投入某一特定的行业和企业后,往往成为一种抵押品。特别是对于企业家,他用漫长 的职业生涯所积累的知识和资源配置能力,以及所获得的现在的领导职位,使得他进出 企业的成本就会异常巨大,从而他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如果决策不小心谨慎,将不利 于自身的生存, 所以只有当他们获得一部分的剩余索取权, 决策才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同时,由于企业家的脑力活动很难监控,将部分的剩余索取权赋予他们,也就成为充分 发挥企业家才能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得智力资本所有者和企业之间 产生套牢效应,这一制约使得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一种退出企业的惰性,以及承担企业 生产经营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智力资本所有者同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渐 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之一。 可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承担的企业风险有所降低,同时智力资本所有者所承担 的风险相应提高,根据“风险承担者与风险制造者一致”的原则,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对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5 企业的所有权应该有所减少,智力资本所有者则应该享有一部分的企业所有权。 2.1.3.3 智力资本本身的信号传递作用的必然结果 资本雇佣劳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物质资本是实实在在的,具有信号传递作用, 而相比之下,经营能力则由于信息的天然不对称性,往往无法准确地被观测 3。由于经营 能力不易被观测,职业的自由选择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无能之辈吹嘘自己能从事经营,同 时,相对贫穷的人也更有积极性“虚报”他的经营能力。因此,财富成为传递经营能力 信息的信号,也就是富人的选择比穷人的选择更具有信息量。由于财富的约束,获取剩 余索取权的优先权要让给财富所有者,即企业剩余表现为财富收益。但是只要其它有关 能力的信号可以利用时,即动摇了经营能力不易被观测的假设,资本对劳动的信息优势 就会被减弱。教育和经验等为智力资本的信号作用提供了可能,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和 工作经历通常可以成为一个信号传递其智力资本多少和强弱。如果一个人拥有能够被众 多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所认可的有关其具有经营能力的信号时,他也就拥有了参与企业契 约谈判的资本智力资本。在经营能力一定的前提下,经营者能力越被公认,智力资 本就越多,其获得企业家租金就越多,获得企业所有权就越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 息技术的进步、发展与创新,有关经营者能力的信号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将逐渐地 优化,将逐步从“财富雇佣劳动”变为“财富与智力合作” 。 2.2 智力资本会计的目标及假设 2.2.1 智力资本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人们从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如果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 信息系统,则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是会计 目标的内涵 4。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强调财富资本所有者的在信息使用上的核心地位,以出资 者和收益为中心, 以保障股东和债主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 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立场上, 记录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全新资本 和关键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日益依赖知识和 创新。因而拥有知识的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被视为企业的投资者,也被认为是企业剩余 控制权和索取权的拥有者之一,有权要求拥有相关的会计信息。为此智力资本会计目标 3袁庆宏.智力资本学说:管理理论新基石j.经济管理,2000(4):p59-p60 4黄晓波.基于泛资本的会计目标j.会计论坛,2007(1):p99-p101.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6 应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对象,重点关注“一个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其增进的能 力” ,通过量化企业智力资本,对内为企业智力资本管理提供存量和流量的信息,考核 和评价企业智力资本的投资效果,以及利用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能力和效率;对外 为现有及潜在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2.2 智力资本会计的假设 传统的会计假设是针对工业经济时代会计核算所做的合理的设定,主要反映的是与 企业有形的物质资源有关的会计信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 献越来越大,因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智力资本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适 应新的时代背景,结合智力资本的特点,建立一系列的智力资本会计假设,从而为智力 资本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准确的前提。 第一,财富资本所有者有选择合适的智力资本合作者的权力。 合适的智力资本合作者的介入往往意味着企业可以正常经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 反之,不合适的智力资本合作者的退出往往会导致企业减资或合作的解体清算。 5正常情 况下,对于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而言,是不会发生很大变化的,除非企业发生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优化对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影响研究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建设与智能运维管理优化策略深度报告
- 轻化工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塔吊维修证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404-2021 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棉花病虫害作业规程
- 敬业专业实践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与效果分析报告
- 电厂防雷应急预案(3篇)
- 低温工作应急预案(3篇)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课件
-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课件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隐身技术概述课件
- 《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
- 《太阳出来了》课 件课件
- 《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问题分析(论文)9500字》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 中国主要造船企业分布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