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弹性学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制度, 以其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在欧美各国教育界得到广泛推行和发展。在我国硕 士研究生领域推行弹性学制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相一致的,是社会经 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 重要一环,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弹性学制在我国虽 然有一定的发展历程, 但因为历史原因直到近来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课题之 一。所以,对此的研究成果不多,其理念仍在探讨形成的过程中。与这种情况相 适应,我国教育界进行和正在进行一些弹性学制方面的实践。应该看到,我国高 等教育弹性学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文以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为切入点, 展开研究弹性学制对于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的意义, 同时分析讨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借鉴欧美各国的先进经验将硕 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的观点。目的在于,在高等 教育弹性学制改革的基础上,探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本文从四 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从总体上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然后对现有的研究和现状做了概括。同时介绍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首先强调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弹 性学制必然与高等教育的弹性学制改革一脉相承。 然后讨论弹性学制的理论依据 学习自由和因材施教。学习自由方面,从学术自由开始探讨,引出学习自由作为 学术自由的内容是如何产生发展, 揭示学习自由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 势,是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然后概括了学习自由的内涵及其 获得途径和保障。因材施教方面,指出这一原则是弹性学制理念在实践中具体应 用的指导思想,然后对个体差异这一客观基础展开讨论,进而通过对我国古代因 材施教方面的研究论述其历史发展,最后简单阐述了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 结合中外的成果探讨因材施教在现代的新涵义。 第三部分研究弹性学制的发展历 史及分析了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因为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效 法欧美,所以对弹性学制的历史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的发展过程上进行研究。通 过对选课制、 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历史阐述研究了弹性学制以这三点为内容的形成 进程,并且在欧美教育界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完善,使弹性学制走向成熟。然后 论文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讨论,通过对德国、法国、美国和英国 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目前世界教育界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发展趋 势,接着概括阐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在这一部分最后,结合上面对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ii 弹性学制历史发展的研究和针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现状的分析, 总结了 弹性学制的特点,归纳出弹性学制作为教育制度的五个系统。第四部分尝试结合 目前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对硕士研究生阶段弹性学制的具体内容做探讨和构想。 首先对前面提出的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模式 这一观点分别讨论其培养目标。 然后按照第三部分归纳的弹性学制五个系统对硕 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构想进行讨论,分别是弹性课程系统、弹性教学及其管理系 统、弹性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系统、弹性的学生工作与管理系统、弹性学制的环 境支持系统。 关键词: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模式 关键词: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模式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as for an advanced educational system,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is being pushed widely and developed in the education fields in the occident due to its flexibility, variety and compatibility.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social econom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pplic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field has the same goal with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furthermor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ra, as well as the necessary methods to train superior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s. due to the history,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became one of the research topics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s until recently, despite of its been developed for many years. therefore, people do not have much mor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evant theory is still in process. to adapt the situation, the educational field in china has practised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is still being carried on. however, the higher education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is a process of gradu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subject starts with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opinions of divid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into the academic type and application type currently in china for referenc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occident. the purpose lies in discussing the pattern and method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on account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subject carries on with four chapters as below: part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we elaborate the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is choosing as a whole, then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the results as well as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thesis. part two emphasizes that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is an indivisible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while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then i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such as the study freely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aptitude. in the study freely aspect, starting with the academic freedom, it educes how the study freely came into being and how it develops as the contents of the academic freedom and opens out that the freely study is the trend of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the creation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ed persons. then it generalizes the connotation of freely study and its acquirement approach and guarantee.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it pointed out that this principle is the concrete applied guidance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th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ancient adoption of this principle is launched and its history is dissertated, then at last the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is elaborated in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iv brief and the new meaning of this principle is referred. the third par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analyz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al condition nowadays. in china, due to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follows the example of the occident basically, it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of the occident. with the history elaboration of the elective system, the credit system and the tutorial system, this thesis expatiates the formation progress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akes it as foundation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in the occidents educational fields until it is mature. on the next, the subject carries on a discussion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current educational condition.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ondi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germany,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ritish, it indicates the postgraduates development trend and generalizes the act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is part,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nduces five systems of it,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currently condition. part four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postgraduates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after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experience abroad.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aim of the academic type and application type respectively. then it elaborates the concrete speculation of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five aspects: flexible course system, flexible teaching and its management system, flexibl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lexible postgraduate students affairs and i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flexible environmental support system. key words: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postgraduate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cultivation model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改革日益深化。为顺应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和趋势,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对硕士研究 生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和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逐步实现,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改革逐渐提上日程。 硕士研究生教育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 中,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热点。国内不少大 学纷纷探索和实践硕士研究生新的培养方案。 原先以学年制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已 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培养类型的多 样化、 学科间的差异性、 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 “产学研” 结合等都要求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逐步推行弹性学制, 而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在教 育理论指导下完成,因此,对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研究成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 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的 20 多年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最近 10 年, 教育规模呈现出发展的高峰态势。仅就硕士研究生来看,近年来,在扩招政策的 背景下,各招生单位都逐年加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均以较 大幅度递增,招生人数从 2000 年的 6.5 万(录取率为 16.6%) 、2001 年的 9.1 万 (录取率为 19.8%) 、2002 年的 15.9 万(录取率为 25.5%) ,到 2003 年的 19.6 万 (录取率为 24.6%) 、2004 年的 27.49 万(录取率为 29.1%)以及 2005 年的 32.49 万 (录取率 27.7%) 。 1这与我国自 1999 年开始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 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等多个学科门类。20 多年的发展在缓 解我国教学、科研机构人才的状况和为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 时,也形成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单一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主导的 惯例,造成培养目标单一、学位授予规格单一、就业流向单一等一系列弊端。社 会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硕士研究生的 培养继续延续单一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的需求。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使硕士研究生在教学、 科研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 同时, 原有模式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但不能解决社会各行各业对多样化人才的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2 需求,相反还出现了硕士研究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应用 型、复合型高层次硕士研究生又严重短缺。 为了应对以上状况,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等院校都纷纷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 进行改革,把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从三年调短为两年。例如北京大学从 2004 级新生开始,在部分学院大规模地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调整为两年。 中国人民大学从 2002 年开始,先后在硕士研究生的部分学科专业中进行学制改 革,将学习年限缩短为两年等。但从实际效果看,出现了诸多问题。由于没有配 套的培养方案,这种将学习年限调短为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受到质疑, 理论功底不深,技能也不足,影响其就业竞争力,与学习年限为三年的传统型硕 士研究生的职场机会相比不平等。 侧重加强学术功底的传统型研究生教育培养的 是高层次的学术型研究人才,如果不考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的,将学习年限全部 改为两年,将影响高校教师、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等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陈闻晋副教授就曾指出, 学制改革虽然意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 标定位,根据职业用途把研究生分为“课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 ,却尚未出 台配套的培养方案,也没有针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中期 分流” ,大部分学校在仓促间虽把学制缩短了,培养方式却无大变化,三年的学 习两年完成。这种情况下,人才市场对硕士教育质量“缩水”的质疑,学生对两 年制硕士文凭的贬值忧虑都是有道理的。别敦荣教授也说“不能完全否定研究生 学制改革,要避免和警惕的是高校对两年制硕士培养一刀切的现象,根据职 业用途,实行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多种学制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 求。 ” 2 而传统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年限对于某些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 相 对于完成规定课程及学位论文而言,又确实有些漫长而显得没有太大必要。众所 周知,传统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在 1978 年恢复学位后沿用的前苏联的教育模式, 主要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人才。但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级应 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目前很多硕士研究生第一年就修完了所有课程,拿到 了规定学分,撰写学位论文根本用不了两年时间,于是这些学生便将大部分时间 用来打工、找工作,由于受到学校各方面的制约,那部分想提前毕业的学生又心 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如彻底取消这个学习年 限,实行弹性学制,这样才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新形势下世界教育的 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提出对于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 硕士研究生,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且具有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每一位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针对研究生个体差异、各个高校、不同 学科、不同专业等,有必要实行弹性学制而非固定的三年或者两年的学年制。硕 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但一定要避免和警惕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整 齐划一的模式。应实行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具有灵活学习年限的 弹性学制培养方式,保证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和 规格日益多元化。而我国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强 调人才培养的统一化和规范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整齐划一的人才 培养模式日益遭到挑战,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逐渐打破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规格单一的局面,允 许在同一学术水平上有不同的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使硕士研究 生的培养出现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发展方向, 而且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异军突起, 社会需求和培养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新的形势下, 为了保证教育质量, 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弹性学制研究成为我国高 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1.1.2 研究意义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的选题,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具现实意义的课 题。对该课题的研究既符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需要,同时也符 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方面,把我国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有利于深化对硕 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本质认识。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从刚性的学年制走向柔 性的弹性学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我国还刚刚起步。虽然国家有关文件已经对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评价等作了部分规定, 但由于缺乏从理论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释,所以使这些规定显得笼统而又模 糊。在实践工作中,人们常常将弹性学制简单化、表面化,或在理论尚不清晰的 状态下人云亦云,由此使得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失去了本质的特色,达不到保证 教育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此,通过从理论上对我国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探析,认清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源起和发展方向,并寻 求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相关问题的解决构想与定位, 有利于我们从本质层面理解 和认识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此外,将我国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作为论文的研究 对象,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当前我国硕士研究 生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教育学 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虽不直接属于高等教育基本理 论范畴, 但其研究所关涉的内容都折射和反映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4 以及特定的学科属性, 如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所涉及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特征的区分、目标的定位、培养机制的建构等,都融入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整个 高等教育的关系、教育的职能、人才培养制度等一系列基本理论。从这个意义上 讲,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课题的研究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研 究领域。 另一方面,选择我国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作为研究课题,在某种程度上,也 是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策略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该课题研究,力求为高等 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作用, 而且还有助于政府对硕士研究生学制 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常常会出现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 象。我国高等院校实施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也是实践活动中急需调整与解决的 一项课题。客观地讲,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缺乏系统的、发展性的理论 指导,有关政策也迟迟未能出台。而政策的及时出台和相关规定,是高等院校教 育改革的有利保障。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均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 生的培养目标做出了界定,这为实施弹性学制提供了客观的前提。但我国硕士研 究生教育明确实行弹性学制这一观念的培养单位还不多, 在实施硕士研究生弹性 学制教育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仍待完善,这就使得对此课题的研究格 外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在努力探索教育改革途径的同时,通过对相关课题的 研究,充实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相关理论,加深人们对弹性学制认识,转变人 们对学制的固有观念,有助于把握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改革的现状,并明确存在 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从整体上确立弹性学制的观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并 为此提供参考和相应的理论研究基础。 1.2 研究综述 国外的弹性学制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其现行的弹性学制应用已进入成熟 期。所以关于弹性学制国外部分的具体研究资料国内不多,但针对国外弹性学制 的发展过程笔者会在文章后面相关内容中进行论述。 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的相关资料大多集中在对学习年限的讨 论上,基本上是提倡缩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 湖北大学教科所的陶美重、 刘爱玉在 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三个问题的思考 一文中指出: “无论从社会的需要来看,还是从提高我们的办学效益出发,抑或 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本身规律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都应缩 短。 ” 3明确对硕士研究生学制缩短持赞成态度。 浙江大学的金若君在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思考 4一文中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对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构建,由此表明作者对缩短硕士研 究生培养年限持赞成态度。 福建师范大学的黄昆梅在 硕士研究生学制缩短后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 置的改革中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学制的缩短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 势。文中说到, “硕士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不仅是这一层次教育规模和标准的问题, 它是我国学位教育走向全面发展和完善并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 , “硕士研究生学制的缩短是今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 5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王燕妮、姚利民在对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思 考 6一文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 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情 况四方面阐述了我国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必要性, 最后从国内几所高校的实践 得出, 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并被历史推到我们面前。 王一涓的谈谈对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问题的看法 7一文首先分析了缩短 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可行性和条件, 进而阐明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是与国际接轨的 需要,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节约经费投入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任兵的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也 通过简论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源起和定位来阐述表达了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培养 目标不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学术性职业对硕士研究生排斥的观点,得出“缩 短硕士生学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 类型和规格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 果。 ” 8 通过以上资料, 笔者总结有关赞成缩短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研究的主要依据 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需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 的需要。节约教育经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其目标是多快省的为社会提供高层 次的人才。但我们也发现,这类观点都忽视了或者是没有指出教育质量为先的问 题, 这一点也在近几年我国几所高校进行缩短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的实践中暴露 出来。比如厦门大学的高见在切实推行弹性学制 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 从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的改革谈起 9中就论述了缩短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后 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因为目前我国有的高校缩短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更多的是 基于现实的需要,但很多高校在实践中发现,缩短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在解决了 一部分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另外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 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滑坡。 所以社会上和教育界又出现不少质疑缩短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的声音, 但我 们也看到,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改革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一部分专家学者提 议将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2至4年,或者更长。这一观点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6 不赞成硬性规定学习年限为三年或者两年,同时又认为必须有一个期限,在这一 期限内进行一定限度的弹性的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缩短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还是将年限控制在一定范 围,都还只是将研究局限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上。 同样是在厦门大学高见的切实推行弹性学制 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 从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的改革谈起 10一文中还指出,从表面上看是弹性学制 的改革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片面压缩硕士研究 生培养年限的做法才是其中更为根本的原因。 弹性学制并不等于缩短研究生培养 年限, 认为弹性学制就是压缩学习年限的观点和做法实质上是对弹性学制的一种 误读。 周叶中、胡甲刚的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 11一文通过对弹 性学制的论述, 指出弹性学制的特点包括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选修课程的多样性、 修业年限的弹性化、与导师制相配套等。由此可见,年限问题只是弹性学制的一 个方面, 也只有全面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才能避免片面压缩硕士研究生培养 年限所带来的教育质量问题。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程立生教授在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刍议 12一文 中说, 弹性学制是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完成同一目标的学业要求 而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措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均对不同层 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这为实行弹性学制提供了客 观前提。 重庆大学的吴志伦和陈姝雨在推行弹性学制 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步 伐一文中也指出,学制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目前社会各界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 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学习时间的改革上, 这样易于使人们产生学制改革就是学习 时间改革的误解。 “弹性学制不仅仅是指时间上的弹性。 ” 13文章还指出弹性学制 是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弹性学制的基础是学分制、核心是选课制、支 撑是导师制。 所以,弹性学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弹性学习的实现和有序 化而发展起来的能够体现某种完整理念的一系列具体办法、措施、规范、政策、 组织机构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机组合。 14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改革应该也是基于此 的,真正的、完全的弹性学制。本文后述的研究和讨论也立足于这一观点。 总之,从资料研究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基 本集中在学习年限的讨论上。应该肯定,学习年限是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重要 方面,但若仅仅局限于这种理解,实质上只是对学习年限做弹性化处理而已,还 远不是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全部。而且,现有的研究大多只局限在硕士研究生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领域来谈硕士研究生的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能脱 离整体谈局部,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改革与整个高等教育弹性学制体系一脉相 承。本文宏观上也将基于此来对硕士研究生的弹性学制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微 观上对硕士研究生在弹性学制下进行分类培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结构 本文首先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改革现状及问题的阐述, 揭示硕士研究生弹性学 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通过资料研究,总结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接着在分析 弹性学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 展开论述弹性学制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国内外实施现 状,最后以此为基础,尝试对国内硕士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改革的内容进行一番 构想。 1.3.2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 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从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改革的问题着手,对弹性学制的 历史发展、国内外实施现状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尝试理清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改 革的思路及观念,进而对当前状况下的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进行构想,以期能给 教育改革及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8 第 2 章 弹性学制的理论依据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更高层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的研究是根基于整个高等教育弹性学制的,二者一脉相 承,本质上没有区别。弹性学制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 达成,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只有对这些理论基础有了深入的认识,才能 在实践中把握本质,进行合理构建,而不会迷失方向。 弹性学制,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 计划和学习进程,从而适当地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 度是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弹性和其有序化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系列具体的办法、措 施、规范、政策、组织机构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机组合。 15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弹 性学制对学生修业年限不做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 分阶段完成学业,只要学生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数和相关条件要求, 就可以毕业和获得相应学位。它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可以自主 选择和安排学习,从而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因此可以说,弹性学制是建立在尊 重学生学习自由和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所以, “学习自由”思想就是弹性学制存 在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2.1 学习自由的思想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论述学习自由之前必须先对学术自 由有深入的认识。 2.1.1 学术自由的理念 学术自由是科学事业、教育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自由。学 术自由是一种思想、一种权利、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一种大学制度、一种大学 基本原则和理念。 一所大学拥有自我认同的诸多理念, 这些理念无形中为学者们确立了学术规 范、行为准则以及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若认为大学仅是传播无可置疑的真理而绝 不能对其进行修正、更改的机构,那么必然会使学者们的研究束手束脚,并将他 们仅仅限定在对现有知识的重复传播上。 任何现存理论都瑕瑜互现, 有待改进, 这意味着所有的命题都并非确凿无疑。 绝对真理不复存在, 而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关于一个研究对象的任一命题与其他 命题同等合理,较之于其他命题,有的命题更接近真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文学科的知识传统都不应该被轻易抛弃,而且知识完善到何种程度无法未卜先 知。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无法确定何种知识最具真理性。有众多学者致力于学术 研究,每个人都对自己坚信不疑。在许多情形下,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上难以达成 一致。但存在歧异合情合理,这赋予了每个学者进行探索和阐释研究结论的学术 自由。 学术自由就是在无损于个人地位和职位的前提下,学者们自由行事的权力; 就是学者们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并自由发表其著述的权力;就是学者们 自由择定研究方向和方法的权力。 16学术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不顾学者个人的学术 宗旨和能力,强迫他们就范。学术自由是学者们在特定高等教育机构或者学术社 团之内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学术自由的另一层重要含义是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经过不懈努力, 学术自由已扩展到学者的公民自由。 这是学者在校园里行使的自由权力之外的一 种更为广泛的自由, 它有别于学术自由的狭义内涵。 这两种自由具有共同的特征。 学术自由的目的在于避免任何限制和危险, 这足以防止学者们偏离以追求真理为 目的的学术之路。 2.1.2 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 学术自由的思想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其萌芽。孔子说: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 17即不论贫富贵贱,只要奉送十条肉干行师生见面之礼即可被 招为学生,这说明孔子招收学生时就实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无论贫富贵贱都 有自由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也非常重视学者的自由,各门各 派、大小学者“兼容并包” ,学者可以在里面各抒己见、自由论争,也可以自由 研究、著书立说,从而出现战国“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欧洲,学术自由可 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苏格拉底早在公元前 250 年前就提出学者必须有权利探索一 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 这些都说明古代许多国家就出现了学术自由的 思想。但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基础是由中世纪欧洲大学奠定的。 中世纪大学的最初形态就是由一些具有行会性质的学者组成的社团, 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自治城市开始出现,市民阶层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他们反对贵族特权教育,自然要求扩大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当时的自治 城市非常富裕,具有殷实的经济基础,这些都在客观上促使学者们能够固定在某 一场所,大学开始出现。为了保持学术性,大学都实行自我管理以避开教会和世 俗王权、贵族的干扰,并取得了很强的自治权,这就是学术自由的萌芽。 随着欧洲工业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4、15 世纪源于意大利等地的文艺复兴 运动逐步扩展到了欧洲, 一直主宰欧洲文化教育发展的神学和教会的地位开始动 摇,学者们要求摆脱神学束缚自由研究学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 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研究 10 以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代表的德国掀起了一场大学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使大 学开始转向关注每个成员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教学自由与研究自由,学生的 学习自由仍未得到重视。后来,一直到 1807 年普鲁士战败,哈勒、哥根廷大学 也由于割地之辱而失去,大学改革运动因此停止。为了重振雄风,一批有志之士 试图通过改革教育来挽救德意志,并随之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学改革。当时任 教育部长的洪堡不仅继承了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 还在理论上首次将学生的学习 自由放在与学者自由同等的地位上,并把“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视为现代 大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实践上推行研讨班,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探索、调查和研究为目的,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 讨学问,由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的探讨者。这一举措进一步将学习自由落实到实 处,从此学习自由在世界范围内推行。 2.1.3 学习自由的思想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弹性学制理论 最基本的方面。深入认识学习自由,对于理解弹性学制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1.3.1 学习自由的价值 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三 个基点。作为学术自由重要组成部分的学习自由也离不开这三个支点。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自由越来越受到各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系列报告都要求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利。如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指出“现代教学,同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 使它本身适应学习者,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划。 ”1998 年世界 高等教育会议所作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关于高等教 育的使命和职责指出: “为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多种机会,使学生有多 种选择及入学和退学时间的灵活性,以及个人发展和社会流动的机会,以便从放 眼世界的角度培养公民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自身的能力建 设,本着公平原则加强人权、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 ” 18因此,无论从学术 的本质意义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和未来来看, 学习自由都是高等教育的 重要信念。 学习自由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保障,允许人们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保证了 个人意愿的实现, 同时所带来的知识的全面和侧重还保证了个人的充分发展。“人 若力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必须在对现实发 展多种可能性的把握中做出最适合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院区车辆管理办法
- 高铁车票管理办法
- 生产研发与管理办法
- 乡政府食堂管理办法
- 中国博士后管理办法
- 附属公司管理办法
- 煤矿班组长安全管理课件
- 标签页优化管理办法
- 版权运营与管理办法
- 人才使用与管理办法
- 《能源法》重点内容解读与实务应用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武术基础教与学》(东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
-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评估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燃气表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平安在线测评 iq 30题 答案
-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重庆市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