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清王朝为了同化其它民族,强制推行薤发易服政策,首先始于汉族。1 6 4 4 年满清入关后,清王朝为了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意识+ 和反抗意识,确保满族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不顾广大汉族群众的强烈反对,对 汉族强制推行了薤发易服政策。 清朝对朝鲜垦民的“薤发易服”政策是清朝根据“移民实边”的需要,在没 有国籍法的情况下,对已非法入境的朝鲜垦民实行的归化入籍政策,把薤发和改 穿满式衣服作为归化入籍的标志。朝鲜垦民当时要在中国境内生存须薤发易服, 成为清人( 中国人) ,才能得到土地的所有权,否则将被驱逐出境。 朝鲜垦民因生活疾苦,从1 9 世纪6 0 年代开始大批迁入中国境内,开垦了大 量的荒地,在图们江、鸭绿江以北定居、形成部落。清政府拟以已移居的朝鲜垦 民来进行实边,即把已非法移居的朝鲜垦民,纳入到移民实边的轨道,以填充缺 少的人口、充实边防为此,清朝对朝鲜垦民实行了以“薤发易服、领照纳租” 为前提,给予土地所有权的政策。最初,冒禁迁入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随意开 垦了荒地,但从1 8 8 2 年开始楚发易服,归化入籍,领照纳租者方可获得土地所 有权。日本介入朝鲜垦民问题后,清政府为控制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断绝他 们与朝鲜的关系,使得朝鲜垦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发生新的变化,从过去劝告楚 发易服改为更加强制地推行“薤发易服”的方式来赋予土地所有权。“薤发易服” 政策几经周折,于1 8 9 0 年开始进一步推行。清朝对朝鲜垦民的薤发易服政策起 初并不是强制性的。朝鲜垦民为了获得土地历有权,自愿薤发者亦有人在,后来 中日问岛协约的缔结,清政府对朝鲜垦民的“薤发易服、归化入籍”的政策, 由劝告薤发易服改为强制执行。朝鲜垦民在抵制。薤发易服”政策的过程中谋划 出了佃民制。通过佃民制,朝鲜垦民不必归化入籍也可以获得土地所有权,因此, 该制度在图们江以北被推广开来根据“薤发易服”或“佃民制”,朝鲜垦民直 接或间接获得土地所有权,或利用其他渠道购得土地。当时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朝 鲜垦民被认定为中国公民,成为最早期的中国朝鲜族之成员。 1 9 0 9 年,清政府迫于内政外交的需要,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部国 籍法一大清国籍条例。图们江以北地方当局根据大清国籍条例制定了 一系列规范朝鲜垦民归化入籍的政策,从而,清朝以国籍法来代替薤发易服的归 化入籍政策,为朝鲜垦民不断入籍,为中国境内朝鲜族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 法律依据。 关键词:朝鲜垦民;楚发易服:土地所有权;入籍 a b s t r a c t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e n f o r c e dr e s t r i c t i o no f“t i f ay i f u ”p 0 1 i c y( t h a t 鹏a r i sc h a n g et h eh a i rs t y l ea n dt h ec l o s t h e ss t y l ea sq i n gd y n a s t yp e o p l e ) f o ra s s i m i l a t eo t h e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i n1 6 4 4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t o o k“t i f a y i f u ”p 0 1 i c yi ns p i t eo fp e o p l e st e e t h ,f o ra t t a c ka n dr o u tt h eh a n n a t i o n a l i t ye s p e c i a l l yt h e9 1 i t t e r a t i s 由t i o n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 r e s i s t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nt h a te n s u r eu t t e r r u l e r s h i po fm a n c h ul o r d s t h e“t i f ay i f u p o l i c yo fq i n gd y n a s t y 髓sb a s e du p o n私丫i m i n s h i b i a n ”(鲫i g r a t e dt of r o n t i e r ) ,t 0 0 k “n a t u r a l i s a t i o n ”p o l i c yi n k o r e a np e a s a l l t sa n da sat o k e no f“t i f ay i f u ”- i t h o u t 舱t i o n a l i t y1 肼 a tt h a tt i 眦k o r e a np e a s a n t sh a dt ot o o k。t i f ay i f u ”a s q i n g p e o p l e ( c h i n e s e ) ,s ot h a tc o u l dh a v et h e1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 ,o t h e r - i s et ob e d e p o r t e d 一 t h eh a r dl i f eo fk o r e 锄p e a s a n t s 髓sf r 伽1 9 6 0 s ,a tt | l a tt i m em a n y p e o p l es e t t l e di nc h i n a ,r e c l a 崛t e d1 a n d ,a n dt o o kt r i b ei nt h en o r t ho f t u 舱nr i v e ra n dy a l ur i v e r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锄i 口a t e dt h ei 衄i g r 8 t e d k o r e a np e a s a n t st of r o n t i e r t h a ti st o o kt h ei l l e g a li 咖i g r a n ta s 鲫i g r a t e dt of r o n t i e rt of i l l e di nt h em i s s i n gp e o p l ei nt h ef r o n t i e r p l a c e s f o rt h a t ,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t o o k _ t i f ay i f u 、t a l e1 i c e n s e 卸dp a y r e n t ”b a s e do nt h ep r e m i s e ,g a v e1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p 0 1 i c y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 , t h ek o r e a np e a s a n t sw h ow e r ei nt h en o r t ht 咖e nr i v e rc u l t i v a t e d - a s t e l a n d a st h e i r 霄i s h e , b u tf r 伽1 8 8 2t h e“t i f ay i f u ” p 0 1 i c y 8 n d “n a t u r a l i s a t i o n ”p 0 1 i c yt h e i rn e e d e dt a k el i c e n s e8 n dp a yr e n tt o h a v et h e1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 a f t e rj a p a ni n t e r v e n e dt h ep r o b l e mo fk o r e a n p e a s a n t s ,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e o n t r o l e dt h ek o r e a np e a s 8 n t si nt h en o r t h t u m e nr i v e r ,b r o k et h e i rr e l a t i o n s h i pf r 锄k o r e a , t h ek o r e a np e a s a n t s l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h a dc h a n g e df r a d v i s e dt oe n f o r c e d。t i f ay i f u 一t h e “t i f ay i f u ”p 0 1 i c yw a sc a r r i e do u ti n1 8 9 0 a tf i r s tt h e“t i f ay i f u ” p o l i c yw a sn o tb ef o r c e d 妇n yo ft h ek o r e 明p e s a n t s _ 叫l d1i k et 0“t i f a y i f u ”f o rt o o kt h el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 ,c h i n aa 1 1 i e d“j i a n d a ot r e a t y 骨- i t h j a p a n , t h e 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t i f ay i f u ” p o l i c y a n d “n a t u r a l i s a t i o r i p o l i e yf r o ma d v i s e dt oe n f o r c e d , s o c 腿np o l i t i c a l c a i i l eo u ti nt h ea g a i n s tt h ep o l i c yp r o c e s s b yt h es o c m a np 0 1 i c y ,t h ek o r e a n p e a s a n t sc o u l dg o tt h el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 - i t h o u t 。n a t u r a l i s a t i o n ”p 0 1 i c y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p 0 1 i c ys p r e a d e do nn o r t hr i v e r t h i s k i n do fk o r e a n p e a s a n t sw h 伽a c c o r d i n gt o“t i f ay i f u ”, 。s o c 啮n ”p 0 1 i c ya n do t h e rw a y t og o t1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t ob e c a m et h ee a r l yc h i n e s e k o r e a n i n1 9 0 9 , b yf o r c eo ft h ed i p l o 尬c y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d r a - u pt h ef i r s t c h i n e s e 舱t i o n a l i t yl 钾“b i gq i n gd y n a s t yn a t i o n a l i t y1 鲫打a c c o r d i n g t oi tt h ea u t h o r i t ,o fn o r t ht u m e nr i v e rd r a _ u pas e r i e so fr u l e st or u l e d f i a t u r a l i z a t i o np 0 1 i c y t h e r e b y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t o o kn a t i o n a l i t y1 辅a s “t i f ay i f u ”a n dn a t u r a l i z a t i o np o l i c y t os u p p l i e dt h e1 e g a lg r o u n do f h o 霄t h ec h i n e s e k o r e a nt ob ei n f 0 瑚e da f t e r 舱n yk o r e 卸p e a s a n t ss e t t l e i nc h i n a k e y 们r d s :k o r e a f lp e a s a n t s :“t i f ay i f u ”p o l i c y :1 a n d e dp r o p e r t y : n a t u r a l i z a t i o n 第一章绪论 衣冠服饰常常表现出人们的身份地位,也体现出一个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 特征。因而,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强行同化,往往是从衣冠服饰开始的。 清王朝为了同化其它民族,强制推行薤发易服政策,首先始于汉族。1 6 4 4 年满清入关后,清王朝为了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识,确保满族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不顾广大汉族群众的强烈反对, 对汉族强制推行了薤发易服政策。 清王朝对朝鲜垦民实行楚发易服政策,带有同化的目的,在没有国籍法的 情况下,以改变朝鲜垦民发式与服装,蓬发和改穿满式衣服作为加入中国国籍 的标志,把已非法入境的朝鲜垦民,纳入到中国国籍,以便管理。 1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朝鲜垦民“冒禁”迁入中国境内开垦土地、 清朝对朝鲜垦民推行蔑发易服政策的过程、薤发易服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朝 鲜垦民如何抵制薤发易服政策等问题,阐明朝鲜垦民通过“楚发易服”获取直 接或间接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以及朝鲜垦民通过薤发易服政策归化入籍的问题。 清政府对朝鲜垦民的。楚发易服”政策,具有借用朝鲜垦民开垦清人不愿 开垦的边地而强化边防、增加财政收入、便于管理等目的。而且同对以汉族为 首的其它民族的“薤发易服”政策一样,具有同化目的。但客观上,薤发易服 政策对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本文的意义在于: l 、通过本文了解朝鲜垦民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了解朝鲜垦民 是如何因生活疾苦。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开垦土地;为了生存、为了辛辛苦 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不被别人夺走、为了在异国他乡里定居,部分朝鲜垦民被迫 改变从祖先开始沿袭下来的风俗文化,忍痛薤发和改穿满式衣服,以改变国籍。 2 、通过本文弄清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上限问题。朝鲜垦民通 过。薤发易服”政策,直接或问接她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当时拥有土地所有权 的朝鲜垦民成为中国公民,成为最早期的中国朝鲜族成员。即朝鲜垦民成为中 国公民的起点为“清朝对朝鲜垦民实施薤发易服政策”。后来 大清国籍条例 颁布后,以国籍法来代替薤发易服政策,朝鲜垦民归化入籍愈来愈规范化,他 们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境内5 6 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朝鲜族。 3 、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朝鲜垦民与东北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在开发、建设 和巩固东北边疆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最 终发展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事实。 1 2 研究动态 国内外对朝鲜垦民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对清朝时期朝鲜垦民的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全海宗、权锡奉、申福龙、朴昌昱、赵兴元、孙 春日、姜龙范、金春善、小林玲子等学者的论文山。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 研究朝鲜垦民的迁入及清朝对朝鲜垦民的抚民政策。如赵兴元著清政府对越 境朝民的政策中简单介绍了清政府对越境垦民的严禁、驱逐、接纳、薤发易 服、领照纳租等政策的演变过程;孙春日著清季东疆的经营与朝鲜边民的冒 禁迁入中叙述了清初图们江、鸭绿江以北的社会情况和清季朝鲜垦民迁入我 国东北开垦土地的过程及清朝对朝鲜垦民采取的抚民政策。日本学者小林玲子 著日韩合并前后间岛朝鲜垦民的合法的地位与归化政策中主要对日韩合并 前后的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的合法的地位与归化入籍政策进行了深入地分 析。 姜龙范在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垦民的政策研究著作中,以从明、 n 韩国方面主要有: 全海宗关于韩人的移住满洲( 尤其是问岛) :1 9 世纪中期为止的略史及研究的问题点东亚研究 2 6 1 9 9 3 权锡奉清末闻岛地方的越垦韩民政策研究人文学研究2 3 翻中央大学校人文科学研究所,1 9 鲐 申福龙清朝的对韩外交政策研究培7 6 1 9 l o 田史馆论丛5 圈史编纂委员会,1 驰9 中国方面主要有; 秆昌昱试论中国朝鲜簇的迁入及其历史上限河题朝鲜族研究论丛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1 9 8 7 ; 1 9 世纪8 0 年代2 0 世纪初对间岛与中国朝鲜族问题的中朝两国的争端东北亚研究第2 集1 号,朝鲜大学校东北亚问题研究所,1 9 9 6 赵兴元清政府对越境朝民的致簟北华大学学报第3 期2 3 孙春日清季东疆的经营与朝鲜边民的冒禁迁入韩国学丛书第9 期; 靖代江北的开拓及对韩人的土地政策清溪史学1 3 1 鹎7 姜龙藕清政府对朝鲜移民的政策:以怀柔与回化政策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1 9 9 8 年2 期: 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与朝鲜流民朝鲜学韩国学论丛5 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1 9 9 7 金春善1 8 8 0 1 8 9 0 年代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与韩人移民事态研究韩国近现代研究8 ,1 9 9 8 2 清代中朝边界问题开始,到1 9 1 5 年的满蒙条约的签定为止为研究对象,主要阐 述了三国政府对图们江以北地区的朝鲜垦民的政策。 金春善在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著作中,对朝鲜垦民移居中 国东北与朝鲜族社会的形成,朝鲜族的社会、经济问题,朝鲜垦民的。归化入 籍”与自治运动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当时图们江以北朝鲜族社会在那个历史阶 段的性质,简单提及了清朝对越垦朝鲜垦民的政策由刷还转为薤发易服的同化 政策的问题。 杨昭全、孙玉梅著 中朝边界史中,以中朝边界纠纷为中心内容,略述 了清朝对朝鲜垦民实行的薤发易服编籍政策,指出了东北全境的朝鲜垦民,不 论是通过薤发易服,还是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拥有土地所有权,凡拥有土地所权 的朝鲜垦民均属中国公民。 上述论文及论著均涉及清朝时期的朝鲜垦民研究,其侧重点在于朝鲜垦民 的迁入及朝、清两国对朝鲜垦民的交涉问题,对清朝时期朝鲜垦民的薤发易服 政策问题叙述的较少,而且内容分散 。 而刘秉虎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满韩人的国籍问题研究,则以清政府对朝鲜 族的国籍政策为研究中心,分析在朝鲜族取得国籍问题过程中,对清中后期朝 鲜垦民通过以楚发易服的方式取得国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孙眷日在解放前 东北朝鲜族土地关系史研究中,系统地阐明了中日对在满朝鲜垦民韵土地政 策,包括对在满朝鲜垦民的土地所有权政策、利用在满朝鲜垦民的日帝的土地 侵略政策、土地商租权问题、当时中国政府对在满朝鲜垦民的各种土地政策与 对日帝土地侵略政策的对策、朝鲜垦民集团部落建设与自作农刨定政镶、朝鲜 垦民的移民问题、满鲜株式会社的土地经营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上述两篇论著对朝鲜垦民通过楚发易服取得国籍的问题,中日对朝鲜垦民 的土地政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前者以朝鲜族取得国籍研究为中心问题, 阐明了清中后期朝鲜垦民以薤发易服的方式取得国籍的问题,后者则以朝鲜族 土地关系史研究为中心,阐明了楚发易服对朝鲜垦民获取土地所有权的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然而,对薤发易服与土地所权关系,土地所有权与朝鲜垦民加入 中国国籍的关系没有系统的阐述,即作为。清朝对朝鲜垦民的雅发易服政策” 的专题研究还有不足之处。本文力求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 批评指正 3 1 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论文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史论相结合及 分析图表等方法,做好资料的分析与综合。 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和自己的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历史资料的搜集、整 理,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强调史料与理论的结合,史与论的统一。 本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第五章为结论,第二章、第三章与第 四章是本文论述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主要阐明朝鲜垦民在图们江以北开垦土地的问题。通过分析朝鲜垦 民迁入图们江以北及其分布状况、朝鲜垦民私垦土地、清朝对朝鲜垦民的管理 等问题,阐明清朝对朝鲜垦民实施“楚发易服”政策的背景。 朝鲜垦民因生活疾苦,从1 9 世纪6 0 年代开始大批迁入中国境内,不仅开 垦了大量的荒地,并且在图们江、鸭绿江以北定居,形成村落。这时,清朝国 内外危机加深,清廷为了阻止沙俄侵略势力的南下,为了加强东北边疆地区的 开发,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由于这一地区交通不便,气候不适,招募关内汉 民的计划未能实现。于是,清官府改变了以关内汉民为主的实边政策,拟利用 早已聚居在此地的朝鲜垦民加强边防。即把已非法移入的朝鲜垦民,纳入到移 民实边的轨道,以填充缺少的人口、充实边防。 当时朝鲜垦民属于非法越境,私垦中国土地,按国际惯例,任何一个国家 为了本国的安全与独立、本国的经济发展、本国人民的经济利益,也绝不会允 许成千上万的外国人非法入境,在境内任意开垦土地、修筑房舍等。因此,清 廷对成千上万的非法越境的朝鲜垦民实行入籍政策是无可非议的。 第三章主要探讨清朝对朝鲜垦民推行薤发易服政策的问题,是本文的重 点。通过分析“薤发易服”政策的由来与颁布、“薤发易服”政策的实施过程、 。薤发易服”政策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等问题,阐明朝鲜垦民如何通过“薤发易 服”政策归化入籍问题。 凡在中国境内之朝鲜垦民,须薤发易服,即改变朝鲜垦民发式与服装,薤 发与改穿中式衣服,就标志着加入中国国籍。清政府于1 8 8 2 年开始,对图们江 以北朝鲜垦民实施薤发易服政策,如果薤发易服,土地所有权就有了保障。“楚 发易服”政策因中朝国境纠纷几经周折,清朝自1 8 9 0 年开始进一步推行这一政 策。清朝对朝鲜垦民的薤发易服政策起初并不是强制性的。朝鲜垦民为了获得 土地所有权,自愿薤发者亦有人在,后来中日间岛协约的缔结。清政府对 4 朝鲜垦民的“楚发易服、归化入籍”的政策,由规劝薤发易服改为强制执行。 清廷对迁至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采取以薤发编籍、按年纳租为前提,给 予他们相应的土地所有权。即当时朝鲜垦民的土地所有权,与清朝的“薤发易 服、归化入籍”政策有密切的联系。凡入籍者,均发给凭证。朝鲜垦民蓬发易 服,成为中国人,才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即领照纳租,开垦或购买土地,修筑 房舍,从事农耕,否则将被驱逐出境。最初,冒禁迁入图们江以北地区的朝鲜 垦民随意开垦了荒地,但从1 8 8 2 年开始必须薤发易服、归化入籍、领照纳租方 可获得土地所有权。在这里,“薤发易服”意味着“归化入籍”,而土地执照则 意味着合法的土地所有权。朝鲜垦民的土地所有权,在1 8 s 2 年之前,虽“有冒 禁盗垦者之朝民,而无领荒租种之朝民”。1 8 8 2 年之后,清朝虽实行了领照纳 租的归化入籍政策,。但有领荒租种之朝民,而无有土地主权之朝民”1 2 j 。从四 堡三十九社的设立开始,朝鲜垦民才真正有了土地所有权,清朝以蔑发易服、 归化入籍为前提赋予土地所有权的政策得以继续实施。 日本介入朝鲜垦民问题后,清政府为控制江北的朝鲜垦民,断绝他们与日 本的关系,朝鲜垦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发生新的变化,从过去规劝薤发易服改 为更加强制地推行“薤发易服”政策的方式来赋予土地所有权。 第四章主要阐释朝鲜垦民抵制“薤发易服”政策的问题通过分析朝鲜政 府反对“薤发易服”政策、朝鲜垦民以佃民制抵制“薤发易服”政策、朝鲜垦 民与清“国籍法”的颁布等问题,阐明朝鲜垦民如何抵制薤发易服政策及朝鲜 垦民如何通过“国籍法”规范入籍问题。 朝鲜垦民抵制“薤发易服”政策的方式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为“佃民 制”。通过“佃民制”朝鲜垦民既抵制了“薤发易服”政策又确保了土地所有权, 因此这种形式在图们江以北地区被广泛推广。佃民制经过1 9 世纪9 0 年代至2 0 世纪初l o 余年的形成过程,已有了很大发展。朝鲜垦民总人口的近5 0 左右 的人以佃民制形式获得了土地。这又占朝鲜垦民土地所有者总人口的8 3 左右。 即朝鲜垦民以“佃民制”的方式有效地抵制了“薤发易服”政策。 通过“薤发易服”或“佃民制”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土地所有权,或利用其 它渠道购得土地,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朝鲜垦民属于中国公民,成为最早期的中 国朝鲜族之成员0 1 。清政府迫于内政外交的需要,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 部国籍法一 大清国籍条例。延边地方当局根据 大清国籍条例制定了 伪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1 9 0 8 :第6 1 页; m 参见杨昭全等东北史丛书,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 9 9 3 年:第3 页 5 。 一系列规范朝鲜族归化入籍的政策,改薤发易服政策为依据法律条文的归化入 籍政策,从而清朝以目籍法取代了麓发易服的归化入籍政策。 6 第二章朝鲜垦民在图们江以北开垦土地 中赣两国山水相连,国土毗邻,历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非常 频繁,从而来往的人也不计其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民但1 6 2 7 年。江都会盟”之后情况就大有不同,“江都会盟”约定,“今后各遵约誓, 各守封疆”铷,并互相刷还“被掳男妇”。此后,皇太极为杜绝两国百姓的来 往,从原辽东边墙的东部起,到鸭绿江为止设置了空旷地带( 叫做“东边外闲 荒”,当地的百姓叫“苏勒荒”) 嗣。这个封禁地带,直到光绪元年清政府为 汉族流民发给土地执照为止,大致持续了2 4 0 年。清朝封疆的目的,虽有保护 自己发祥地之意,但更重要的目的是防止盗采人参、貂皮等忉。 同时,朝鲜政府也采取严厉的措旌,禁止朝鲜百姓越境到清朝领域。如果 一旦发生越境事件,当事人不用说,就连地方上的军官、守令、节度使及观察 使也都要追究刑事责任。1 6 8 6 年正月,朝鲜政府又制订了 南北参商沿边犯越 禁断事耳,对犯越者和地方官吏的处罚更加严厉起来 但是,两国的封禁最终未能阻止朝鲜边民的犯越边境。封禁地区大部分是 未开发的处女地,参、貂、果木等丰实,土地肥沃,对穷困百姓来说,其诱惑 力无穷。他们从单纯的采集、狩猎,发展到在江北开垦土地的状况 进入近代以后,清朝国内外危机加深,为了阻止沙俄侵略势力的南下和开 发边疆。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清朝的招垦对象最初是关内汉族农民,招垦局为 招来关内汉族农民,对垦户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因路途遥远和对东北环境 的不适应等原因,前往图们江以北的汉族老百姓为数不多与此相反,朝鲜垦 民因生活疾苦,从1 9 世纪6 0 年代开始大批迁入中国境内,不仅开垦了大量的 荒地,而且定居在图们江、鸭绿江以北,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朝鲜族村落。 2 1 朝鲜垦民迁入图们江以北及其分布状况 1 9 世纪6 0 年代初( 朝鲜哲宗末期) ,朝鲜社会秩序非常混乱,终于爆发了 可谓近世朝鲜农村社会骚乱的代表事件。三南民乱”。加之,1 9 世纪6 0 、7 0 年 代,在朝鲜北部北关一带连续三次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使朝鲜北部农民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仅1 8 6 0 年8 月发生的一次水灾,就使朝鲜北部畜宁等l o 邑 m 李朝仁祖实录卷1 5 5 年丁卯,3 月庚午,明清史料第一本 闭潘哲等清入关史前料选集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第4 5 0 页 嗍。苏勒”式满语,意为空闲 川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第3 2 7 - - 3 3 l 页 7 都被洪水淹没,生灵涂炭。 1 8 6 9 年,朝鲜北部发生严重的水灾和雹灾,1 8 7 0 年又发生严重的旱灾。 朝鲜政府为防止难民逐往图们江以北,采取了防范措施,从1 8 6 9 年到侣7 1 年,在沿江1 5 0 里的边沿,设置了6 0 个“炮幕”,每“炮幕”安排三至五名兵 卒用以监视难民越界。朝鲜李朝统治者认为,“新旧炮幕,星罗雾列”,众多的 兵卒“捧立直守”,。虽飞禽走兔之微,莫敢漏焉”然而,这种措旋仍未阻止逃 荒的灾民,他们依然“不惜冒犯重禁渡江越境”。 极度的饥馑造成了咸镜北道北部的边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路边饿尸狼 藉,惨不忍睹,甚至于发生人食人的惨祸。因此,许多边民争相偷渡图们江, 有的越境移居到图们江北岸私垦;有的成了清人的养子或佃农;有的经过图们 江北岸到俄罗斯沿海州一带定居,连守边的士卒也迁移或越境逃走。这样,庆 源、成兴等地几乎人去地空【引。 当时,图们江以北的延边地方也处在动荡不安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和俄国缔结了不平等的 北京条约,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通过这个条约, 把珲春东部的沿海地带割让给沙俄。从此,延边地方接壤于沙俄,开始有了国 境线。对于这些越境移居的朝鲜垦民,起初清朝地方官与俄罗斯采取了截然不 同的措施,俄罗斯召集这些人开垦了吉心河地区网。相反。清朝地方官富明阿上 奏朝廷建议告知朝鲜政府召回越境的边民,严加管理勿使再犯【l q ,并采取了强 制驱逐朝鲜垦民的措施。这样,不少朝鲜垦民辗转到了俄罗斯沿海州【1 “。尽管 清政府严禁朝鲜垦民越江移居l ,甚至捉拿送还朝鲜【1 3 】,但没能阻挡饥饿的朝 鲜边民冒着生命危险的越境潮流。 后来,清廷为了加强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实行了移民实边的政策。由于 这一地区交通不便,气候不适,招募关内汉民的计划未能实现。这样,清官府 便改变了过去以关内汉民为主的实边措施,利用早已聚居在此地的朝鲜垦民加 强边防。 但是,迁入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生活非常凄惨。清廷珲春哨所向宁古塔 阿尹政熙。问岛开拓史仁荷大学校韩嚣学研究所,1 9 9 1 年:第1 4 页 即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2 :第6 页 【哪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2 :第2 4 s 页,同治i o 年1 1 月1 9 日 u i l 聂士成东游纪程卷1 。有李永白云。原系朝鲜威镜道人,值同治九年旱荒,转徒珲鲁,意敢种 地,因携带男女四五百口,投入俄境” ”习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3 :第6 页北京古富博物馆;。申明定例历引道光七年,道光二十二 年,擅给执照,纵民菠江开垦,诚如呈认,宜令该国王书招国,设法安置,重申科仅方为正辨” u 町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2 :第2 3 8 2 3 9 页同治1 0 年l o 月1 9 日查禁朝鲜乞食难民已悉预以追回并边 卡防范勿再令偷越 8 副都统衙门在报告中说:“现今朝鲜男妇子女,陆续往来不绝,在于各屯遇户, 强进乞讨,虽经阻止,推拥仍然,旋回乞食。问话则语言不通,揆情则饥寒所 迫,庚癸之呼,嗷嗷待哺,情殊可悯。f 1 4 l ” 清政府在图们江以北的朝鲜垦民区设局抚垦,建立行政机构,并丈量土地, 为朝鲜垦民大量迁入图们江以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清朝对朝鲜垦民 的安抚政策,不少朝鲜垦民从在深山溪谷隐身耕作,或在农忙季节过来秋收, 开始发展到携带妻儿老小全家移住江北来。所以,从这个时期图们江以北朝鲜 垦民的分布情况来看,其足迹遍布黑山山脉到三岗平原,沿着珲春一直到宁古 塔以北。1 8 8 6 1 8 8 7 年问图们江北岸地区朝鲜垦民村落的分布及箕人口状况可 列表如下: 表2 一l1 8 8 6 1 8 8 7 年图们江北岸的朝鲜垦民村庄及户数状况“” 地域村名韩人户数地域村名 韩人户数 挥半洞3 0 余户 。 闻溪洞 1 5 0 户 茂 上下洲洞 4 0 余户门岩洞几十户 山 对 小洞 昏一8 户 弟洞7 0 户 岸 上下互洞5 0 余户锄全坪数百户 威朴洞1 0 余户蒙基洞7 d 一8 0 户 钟 大小牛洞 3 0 余户 獐洞 4 0 一5 0 户 城 会 汉城岘3 户 对 右洞4 d 一5 0 户 宁 对 先岩、锄犁洞 5 0 6 0 户 岸 北坪 几十户 岸 害难 数百户谷味1 0 户 五良洞 4 争一5 0 户 盗贼洞 1 0 0 户 稳城对岸 马牌、口洞 1 0 0 户 子洞 1 5 0 户 庆源对岸古珥岛 7 8 户 丰坪几十户 香木左只几十户 从上表可见,朝鲜垦民主要移居到清入不愿居住的地方生活,而且不少村 落规模超过五十户以上。朝鲜垦民逐渐在图们江以北地区定居,并形成一定规 模的村落 综上所述,朝鲜政府与清政府,起初对越境朝鲜垦民采取了封禁政策,但 通文馆志卷1 2 纪年 i 切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i :第1 9 5 一1 9 6 页;转引白孙春日解放前东北朝鲜族土 地关系史研究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 1 年5 月:第7 4 页 9 完全封锁为谋生而离开故乡的人们是非常困难的。虽然有一些为求得人参和貂 而犯越的人,但大部分是为了逃避灾害而离开故乡的。移居到图们江以北的朝 鲜垦民,其目的不再是简单的采伐、捕获,而是为了在江北过上安定的生活。 后来,因清朝对朝鲜垦民采取安抚政策,大量朝鲜垦民移居到图们江以北定居, 形成村落。在异国他乡的朝鲜垦民为了生存首先要解决住宿问题,并开垦土地, 以获取糊口的谷物。 2 2 朝鲜垦民私垦土地 清初,图们江地区只是在珲春附近有若干居户。其它地方被女真掳掠后。 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康熙年间实施东北封禁政策,清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先的 发祥地,严禁流民窜入此地。特别是对与神山长白山风水有关的森林、河川作 为参山、围场、采捕场,看管甚严。 清朝于1 7 1 4 年在珲春设立协领,开始在珲春驻军。为了在此地解决驻防兵 的粮食问题,清兵开始开垦土地,其面积也愈来愈大,人口也随之增多起来。 到了道光初年,在此地开垦的土地达1 2 ,0 5 0 垧【1 6 1 尤其是咸丰后期,东北封 禁令开始驰禁,这里的垦民增加趋势无法阻止,于是1 8 7 8 年,吉林将军铭安上 书,提议对查出的私垦土地要清丈升科【”】。 图们江以北是朝鲜垦民较集中的地区。早在清政府弛禁之前,就已有朝鲜 灾民越江私垦。当时,除了敦化,图们江以北其他地区朝鲜垦民开垦的土地亦 为数众多。光绪初年在敦化“放荒”、“清查”时,发现朝鲜茂山对面的外六道 沟等地朝鲜垦民私垦了大量土地,所以珲春协领每年派兵将其遣回。但茂山距 离颇远,又很偏僻,实难搜索。此外,这时朝鲜垦民的开垦全属私垦,无官府 允准【l ”,很难统计清楚。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图们江流域的防务,于1 8 8 0 年3 月,派吴大澄赴吉林随 同铭安帮办边务一切事宜。吴大澄到吉林后发现,朝鲜垦民非法越境,私垦中 国土地,是导致中朝边境不断发生民事纠纷的主要原因。于是,为了查清在图 们江流域朝鲜垦民的分布状况,指令招垦珲春边荒事务候选府李金镛对这一地 区的朝鲜垦民进行调查。李金镛奉命踏查时,发现朝鲜垦民带有朝鲜观察使颁 【i 坷吉林外记卷7 f 切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1 9 0 8 东三省政略卷l ,附第2 章 l 嘲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韩民越垦之始末 l o 发的地卷,载入册籍,惊愕之极。于是,他向吉林将军铭安和吴大澄报告说, 他踏查之处,“与朝鲜一江之隔,该国边民屡遭荒欠,或被江水淹没无一耕种, 陆续渡江开垦。现查已熟地2 0 0 0 垧。该国穷民数千入赖以糊口。有朝鲜成镜道 刺史发给执照,分段注册。并根据该国稳城府兵官赵秉稷面称,沿江之民,半 多仰给于北岸。彼民自知越界垦种,但求格外施仁等语”1 9 。 清政府害怕图们江北岸被这些朝鲜垦民占领,认为召集关内汉人开拓图们 江以北地区乃是上策。吴大澄、铭安上奏朝廷复张振轩制军书主张加强 “北间岛”地区( 图们江以北) 的军事力量的同时,象俄罗斯开垦沿海洲一样召 集关内地区的移民开垦荒地,以促进边疆的开发。清政府认识到不能再固执封 禁,终于决定废除吉林的最后一个封禁地区南荒围场,开放“北间岛”地区”。 1 8 8 0 年,图们江以北全面开放后,朝鲜垦民的数量大增。光绪初年敦化县 开禁之时,即有一批朝鲜垦民冒禁进入茂山对岸的外六道沟等处私垦官荒。就 在这一年,在朝鲜北部连遭两年严重自然灾害,人民难以度日之时,朝鲜会宁 府的府使洪南周冥思苦想,想出个“越江垦种”的计划,即“庚辰开拓”的集 体越境。当时,有一些越江垦种的朝鲜农民,只是越江垦种,并不在中国境内 居住。在这一时期,只有给汉族人或满族人。佣奴寄食”的朝鲜流民,而无越 境垦地居住的朝鲜垦民。林乘河请当地的有识之士们以引水灌溉为名,向府使 呈递了一份越垦志愿书林乘河将引水开垦会宁西部马罗洞一带的志愿书上呈 之后,得到“许垦向事”的批准,便率领垦民非法越境,在图们江上游一带的 中国境内进行了开垦。 到了1 8 8 1 年春天,邻郡也群起响应,几万农民一齐着手开垦,长度为五百 里,广度为四五十里的江边地带很快就开垦出了耕地。只是一江之隔,几千户 移民或在江上架桥或以船只来往,朝朝暮暮不厌其烦,犹如哀庆的相慰相吊, 毫无外地之感。当时,官府也派测量员前往测量,纳之于田正,建立了土地台 帐与地税明细账,亦即间岛土地台帐2 1 。 1 8 8 1 年,珲春开办招垦后,更多的朝鲜移民越江垦种,1 8 8 5 年,清政府遂 设越垦局,“划图们江北沿岸为韩民专垦之区”,被称为“越垦区棚从1 8 9 0 年 3 月到1 8 9 1 年7 月,清政府全面清查了越垦区的户口和土地,查有朝鲜垦民4 3 【研吉林外记卷7 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第2 9 页 伫1 1 尹政熙问岛开拓史。庚辰开拓与问岛的命名“仁荀大学,i 孵1 年韩国学研究第3 特辑:第1 4 一1 6 页。 蚴珲春乡土志卷3 1 1 o o 余户,丈出熟地1 5 万余垧【2 3 】。 综上所述,朝鲜垦民自清初非法越境到图们江以就私垦清朝土地开始,经 1 8 8 0 年朝鲜会宁府的“庚辰开拓”的集体越境,到1 8 9 0 年为止,朝鲜垦民私 垦的土地达l 万5 千余垧。 2 3 清朝对朝鲜垦民的管理 1 9 世纪后半期是中国边境的多事之秋。尤其是沙俄在东北、西北大肆侵略 中国边境,使中国丧失了很多领土。如1 8 6 0 年沙俄强追清廷签订北京条约, 割取了我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 8 6 4 年胁迫清廷签订中俄勘分西 北界约记,又割取我国西北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图们江流域,中俄签 订北京条约后,珲春地区成为与俄国毗邻的要地,从而这一地区与俄国的 边务也逐年增多。 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造成边疆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和国防都十分空虚, 当清政府面临沙俄侵略者时,东部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就成为燃眉之急。尤其是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清政府遭到了很大的打击,战乱之下的关内流民纷纷出 关,使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受到严重冲击。清朝中央政府因财力桔竭, 无力供应东北,使东北地方当局陷入财政危机。于是,清政府遂以“安置流民”、 “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移民实边”为目的,逐渐放松了对东北的封禁。 在沙俄帝国主义不断侵犯中国东北边界的情况下,清廷为了巩固边防,开 始对图们江一带实行了移民实边的政策。 朝鲜垦民起初只是以“春结农幕,秋辄掇归”的方式进行偷垦,后来因封 禁不严,便携带家属居住下来。1 8 8 2 年,吉林将军铭安和边务办吴大澄,囱朝 廷上奏并得到批准,对这些朝鲜垦民进行户口登记,并决定纳入中国版籍,分 归敦化、珲春两地管辖。他们向朝鲜政府发出咨照:“朝民越界垦地,本应惩办, 历奉成宪,禁令甚严,唯现该民人等开垦有年,人数众多,朝廷务从宽大,不 究既往,即着准其领照纳租”,并“查明户籍,分归珲春暨敦化县管辖”【2 4 1 。 铭安、吴大澄提出的接纳主张,曾在清廷官吏中进行过讨论,后因“该处 地方情形亦难遥度”b ”,1 8 8 2 年2 月,清廷批准二人奏请,“即奏准其领照纳 1 满清调查月报第1 7 卷一l l 号问岛农业机构之概要 洲东华录光绪朝卷1 4 3 :第4 页 豳清实录朝鲜史料摘编【h q ,吉林文史出版社1 9 9 l :第3 3 l 页 1 2 租”,但强调“必令隶我版图,遵政教,并酌立年限,易我冠服【2 6 p 。就是说, 要使其在实质上成为中国之民。与此同时,清帝谕令铭安、昊大澄:。派员履勘, 查明户籍,分归珲春暨敦化县管辖所有地方诉讼及命盗案件,均照吉林一律办 理,勿致滋生弊端。并督促该地方官,随时妥为抚绥,俾该民人等得以安业, 用副一视同仁之意【”h 。从而把接纳工作推入实际操作阶段。 朝鲜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向清廷要求刷还朝鲜垦民。但是,1 8 8 4 年,珲 春副都统奉谕兼任帮办,“不仅专办边防,而韩民越垦事宜亦由其随时经理。” 侣8 5 年( 光楮十一年) ,根据吉林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 1 8 8 3 年签订) , 在和龙峪( 现在龙井市智新乡) 设立通商局,在光霁峪( 现龙井市光开乡光昭 村) 、西步江( 现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 设立分卡。这些通商局卡的设立,“本 欲羁縻( 笼络之意) 韩民,非为多收税项。”当时这一带还没有厅、县的设置, 通商局卡就“兼有理民之责”。同年,因“俄人有与朝鲜陆路通商之议”,为了 “安抚韩民,不使生心外向”,把上述三处通商局卡改为越垦局,并把图们江以 北长约七百里,宽约四五十里之地划为朝鲜垦民的专垦区。 清朝政府的这一措施,在对待图们江以北地区朝鲜垦民的政策上,是一次 重大的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对朝鲜垦民大量迁入图们江以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朝鲜垦民在图们江以北垦种居住的时间虽然晚于鸭绿江以北地区,但是 由于有了这一专垦区,使几千朝鲜垦民获得了安身立业之地,进而很快地形成 了巩固的朝鲜星民聚居区 清政府在珲春设置了招垦总局,在南岗、珲春的东五道沟、黑顶子等地设 置了招垦分局,对汉族移民实行“招佃认领垦种”政策。招垦总局和三个招垦 分局下面再设置了十七个垦荒社,调查登记了其间被旗人或流民开垦的土地, 开始了对这些她的征税。招垦总局属下各社的人口分布情况可通过下表略知 概貌: , 表2 _ 21 8 9 3 年珲春南岗东沟的开垦地及湖水状况嘲 , 牡别开垦地区 村教户数开垦地 春华社西藏子、东藏子高爵颁、艾苇甸子、南葳子,下嘎雅河、旋营子 7 个1 9 户 ”z 7 7 垧 春明社中呢啥子、大坎子、大旺清,小旺清东旺清 5 个1 1 户 1 2 6 6 9 垧 陶同上 鲫同上 陶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第3 3 8 l 页;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 参考资科汇编1 延边大学出版社1 9 8 9 第2 1 0 _ 2 l l 页;孙春日解放前东北朝鲜族土地关系史研究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 1 年5 月:第7 7 页 1 3 春融社牡丹川、小白草沟、白草沟、闹枝沟、二三洧塔5 十 6 7 户 2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范本针对离婚后子女医疗问题的协议
- 婚姻解除协议书范本:共同子女抚养及监护权分配
- 金融控股公司债权债务三方转让与集团化运营协议
- 创意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纠纷处理方案
- 精准对接个人对个人直升机租赁及观光服务协议
- 物流行业生产经营信息保密与物流服务质量协议
- 离婚协议书范本:子女教育及监护问题
- 公共停车场物业经营权及收益分成合作协议
- 班组级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第四版 练习与答案 朱崇娴 第6-11章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iptv技术考试题库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检验科科室管理制度
- 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山东中专学籍管理办法
- 老年营养健康宣教
- 2025-2026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 胰腺炎超声诊断表现
- 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课件
- 艾灸直播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