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自我监测ppt课件.ppt_第1页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ppt课件.ppt_第2页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ppt课件.ppt_第3页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ppt课件.ppt_第4页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1,.,糖尿病的自我监测,由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监控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病人应掌握控制糖尿病的主动权,2,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内容血糖的自我监测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的自我监测生病时的自我管理,3,血糖的自我监测,血糖监测的指标血糖尿糖、尿酮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4,化验血糖的意义,反映采血时的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直接反映糖尿病的变化规律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可以反馈糖尿病的治疗效果,5,治疗目标(血糖和HbA1c控制标准)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ADA)2型糖尿病(2002年西亚太地区)双“7”达标方案:FBG16.7mmol/L,每天查4次血糖,17,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监测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当注射胰岛素比较频繁时,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18,自我血糖监测病人的教育,使病人明确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熟练掌握血糖测定技术,避免不必要的误差能够根据病情或医生建议时间进行监测做好监测日记,19,数值可靠吗?血糖仪测试的是毛细血管血(全血),由于全血中含有有形的细胞成分,因此,快速血糖测定仪测得的血糖值一般要比血浆糖或血清糖的数值低10%左右指血血糖测定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利用血糖测定仪来监测同一个患者的血糖,这种全血与静脉血之间的系统误差已经得到了避免血糖仪作为监测手段来监测血糖是可靠的,20,毛细血管(指血)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区别,受到进餐与空腹的影响在空腹时静脉全血与毛细血管血的血糖值相似,略低于静脉血浆血糖餐后则静脉血浆与毛细血管血糖值相似,而略高于静脉全血血糖有学者经过一定数量统计分析后,认为毛细血管血糖应比静脉血糖低10%,21,怎样操作血糖仪?,采血方法正确采血前可先用温水洗手、擦干使用酒精消毒手指待干,让被采血手臂下垂1015秒,用采血笔在指端两侧部分采血(手指两侧的神经末梢分布少,痛感较轻),22,取血方法无误按要求滴血不涂血,以免手上的油脂影响测定结果不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避免检测时血糖仪发生移动或倾斜读取数值并准确记录必要时要求患者带上血糖测定仪到医院,由医务人员观察患者血糖自我测试的技术,23,血糖仪的保养,确保血糖仪工作正常按照说明书要求,对血糖仪定期清洁,避免灰尘、纤维、血渍等的影响定期使用专用标准测试液进行校正试纸应在有效期之内,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定期更换电池,24,如何做监测日记,良好的血糖监测记录应包括血糖监测的时间血糖值饮食摄取量及进食时间运动量及运动时间用药量与时间:胰岛素量与注射时间一些特别事件的记录,如腹泻、发烧等,25,静脉血血糖监测,静脉血血糖值的测定(血浆血糖值)精确度高,且受外界因素干扰少,作为监测,病人难以坚持检测血浆血糖血糖1.5mmol/L或27mmol/L测定血糖仪的准确性时当抽取静脉血后,必须及时送检,26,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血中葡萄糖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人体正常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左右。糖化血红蛋白生成后约在血液中停留812周才被清除,因此测定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了解病人在过去2-3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正常人血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4%-6%,当血糖升高时,糖化的速率也会随之升高。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高,与血红蛋白结合多,生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达正常人的24倍,27,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作为糖尿病检查的常规项目。HbA1c是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成分,故糖化血红蛋白可简称为HbA1cHbA1c的测定与血糖测定不同,反映的是患者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段”的概念。而血糖测定反映的是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是“点”的概念,28,糖化血红蛋白(HbA1c),2-3月/次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应控制在6-8%以内HbA1c的测定:“段”的概念血糖测定:“点”的概念,29,一次血糖高,而HbA1c正常:平时血糖控制良好血糖和HbA1c都高:一段时期血糖控制都不好单次血糖正常而HbA1c明显增高:此次抽血前较注意了控制血糖,但最近2-3月血糖控制是不满意的同时测定血糖和HbA1c:可帮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慢性高血糖,30,果糖胺(FA),FA的测定原理:血浆白蛋白可以与葡萄糖结合血浆白蛋白的寿命是23周FA测定反映的是23周内血糖水平的控制FA可用于监测1型糖尿病病人或糖尿病孕妇,31,尿糖与酮体监测,1型糖尿病每天监测尿糖与酮体2型糖尿病每天监测尿糖2型糖尿病如发生发热、感染、大量出汗、自觉虚弱时需检测尿酮体,32,尿糖监测的好处与缺点,好处病人容易做到价格低廉无创检查操作简单,缺点需要接尿的容器肾糖阈某些药物无法提示低血糖,33,尿糖监测,尿糖反映着血糖,但不一定代表着血糖尿糖受着尿量的影响老年人及一些患者肾功能下降,可出现血糖高而尿糖阴性从时间上,尿糖与血糖可不平行,尿糖不能确切地反映血糖值尿糖不能反映出低血糖有条件的话,还是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为好。如要达到理想控制,尿糖一般应保持阴性,34,尿糖监测,四段尿糖的测定方法第一段尿:早餐后至午餐前(7:0011:30)第二段尿:午餐后至晚餐前(11:3017:30)第三段尿:晚餐后至睡前(17:3022:00)第四段尿:睡后至早餐前(22:007:00)将每段尿分别保留,记录段尿量及每段混合后的尿糖,35,尿糖监测,四次尿糖每天三餐前及晚上睡前半小时的尿糖方法:在留尿前30分钟排空膀胱,然后收集30分钟内的尿液检查尿糖治疗有效四段尿的总尿量减少次尿糖减少段尿糖减少,36,影响尿糖结果的因素,试纸有效期操作方法色觉与视力肾糖阈,37,尿酮体,糖尿病病人尿中出现酮体,预示病人体内胰岛素的极度不足常用测定方法:试纸法尿酮体的监测不作为常规监测,38,何时检测尿酮体,血糖15Mmol/L生病期间出现呕吐或腹部疼痛时面部潮红、呼吸急促时出现反复的低血糖,39,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的自我监测,内容眼、足、尿白蛋白、肾功、尿常规体重、血压、血脂、心电图,40,定期眼底检查,糖尿病病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人眼底病的早期可不伴随视力的下降,当病人由于眼底病变而引起的视力下降时,病变往往已非早期除患青光眼外,散瞳后用眼底镜检查眼底是检查视网膜病的一种有效方法,41,新诊断的病人必须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的情况,有无白内障是否需作荧光造影和做激光治疗对于眼底正常:1次/6月-1年对于眼底有问题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眼底,42,体重的监测,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消瘦患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易并发感染糖尿病病人应注意体重的变化,理想体重应控制在标准体重的10%标准体重的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43,血脂的监测,糖尿病病人常常合并脂代谢异常。高血糖合并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危险血脂的检测项目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44,糖尿病病人血脂控制的良好范围甘油三酯0.9mmol/L,LDL-ch在2.5-4.0mmol/L脂代谢正常者每年至少检测1-2次脂代谢异常者1次/3-6月;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45,血压的监测,高血压促进糖尿病眼底、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40%-60%,为非糖尿病者的4-5倍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人应随时进行血压的监测,至少1次/周,血压正常的患者也应1次/3-6月,尽可能地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46,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查尿常规时,尿蛋白阴性并不代表病人没伴有糖尿病肾病监测尿白蛋白1次/半年-1年,47,2型糖尿病临床监测方案(亚太地区),48,血糖监测记录,49,生病时的管理,生病可对糖尿病病人造成特别的问题脱水在生病或感染时,人体处于应急状态,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尿酮脂肪分解代谢增强,产生酮体低血糖咳嗽、感冒、感染或腹泻可能影响病人的食欲,使病人很难正常进食,50,1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每4小时查一次血糖每4小时一次查尿酮体,如果持续有酮尿,必须就医当血糖12mmol/L,每天查4-7次血糖当尿酮体是(+-+),每天测2-4次尿酮体绝对不可以自行停止注射胰岛素!病人可能需要额外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尿酮的产生,51,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上两次血糖16.7mmol/L,每天查4次血糖如果上两次尿糖在(+),每天测4次尿糖如果上两次尿酮体阳性,每天测2次尿酮体若没有医生的建议,病人绝对不可以自行停止注射胰岛素和/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生病的时候,即使病人不能正常饮食,胰岛素和/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需求量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52,如果病人食欲差可根据其爱好选用宜消化软食或饮料代替常规饮食米粥或燕麦粥面条或面片汤半个馒头果冻、果汁,53,如果病人不能进食每小时至少要饮250ml的饮料或水或1小时中少量多次饮用250ml的牛奶、豆浆、苹果汁125ml软饮料如果病人正呕吐和/或腹泻,应该避免吃奶制品和果汁,可以饮食含盐的流质(清汤),54,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病人必须去医院看病,血糖超过15mmol/L伴有经久不愈的感染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体温超过38感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得不到控制,55,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快入院治疗,出现持续呕吐、持续腹泻、呼吸困难、顽固的酮症并伴有神志改变体温超过39血糖超过20mmol/L出现突然的体重下降(超过5%)既往的慢性感染加重发生紧急情况:骨折、外伤、昏迷、心脑血管急症,56,糖尿病自我监测的关键,做好病情记录完整的资料保存做一个明智的糖尿病病人!,57,问题1,患者甲,56岁,女性,身高1.58m,体重70Kg。该患者认为:糖尿病顾名思义是指尿中有糖,只测定尿糖即可。偶尔测定空腹和早餐后的血糖值。只相信静脉血糖值,运用快速血糖仪测定的值不可靠。请问应该从哪几方面给患者进行指导?,58,指导要点,鼓励患者减重,明确体重控制的重要性加强糖尿病基础知识学习强调测血糖与尿糖的优缺点理想的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值应是24小时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静脉血糖值与运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值的区别,59,问题2,患者乙,48岁,男性,身高1.78m,体重75Kg。今年3月份,单位刚组织过体检,发现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值10mmol/L。复诊当日查随机血糖值16mmol/L,该患者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60,指导要点,明确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代谢指标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确诊糖尿病时并不表明患者是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尚需完善化验检查有:尿酮、血脂、肝功、肾功、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发症检查:眼底,神经,足,心电图,61,指导要点,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必须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的情况及眼睛的其他并发症,确定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分期,是否需作荧光造影和做激光治疗,检查有无白内障,62,问题3,患者丙,68岁,女性,明确诊断糖尿病14年。门诊查餐后2小时血糖18.6mmol/L,血压180/90mmHg,查尿常规尿蛋白为阴性。近日感觉走不了远路,行走60m左右常需要休息。请问您重点从哪几方面为患者做合理指导及如何指导?,63,指导要点,鼓励患者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查尿酮体明确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高血压促进糖尿病眼底、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血压的监测,应尽可能地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人应随时进行血压的监测,至少每周测血压一次,血压正常的患者也应每3-6月测一次,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病并进行治疗。,64,指导要点,查尿常规时,尿蛋白阴性并不代表病人没伴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人应监测尿白蛋白间歇性跛行强调足部护理对该患者的重要性,65,问题4,患者丁,63岁,男性,身高1.78m,体重65Kg。明确诊断糖尿病11年,左眼因期眼底病刚刚接受过激光治疗,视力为0.2,右眼视力0.6,采用胰岛素治疗。因感冒了,食欲不好,怕低血糖,把胰岛素全停了。请问您如何指导患者完善自我管理?,66,指导要点,体重偏轻,加强营养指导生病可对糖尿病病人造成特别的问题脱水、尿酮、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的监测,如果上两次血糖16.7mmol/L,每天查4次血糖;若没有医生的建议,病人绝对不可以自行停止注射胰岛素和/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病人可能需要额外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尿酮的产生,67,指导要点,如果病人食欲差,可根据其爱好选用宜消化软食或甜饮料代替常规饮食如米粥或燕麦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