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湖南雨雪粮价资料、湖南通志、湖南自然 灾害年表、各市县志以及近代湖南士人、官吏的日记奏折等史料,在汲取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 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其波动的社会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总体趋向于上升。具体表现为四 个基本特征:l 、粮食价格上扬的幅度总体上与灾害的烈度和频繁度成正比;2 、水路 交通便利的主要产粮区在灾荒初期粮价上扬的幅度较大,但回落较快。而偏远落后的 地区在灾荒初期粮价相对平稳,但中后期上扬幅度大且回落迟缓,甚至出现灾荒后期 或灾荒过后粮价反弹而创历史高价的现象;3 、粮价的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差;4 、 主粮价格波动的幅度明显大于杂粮。腾踊的粮价远远超出了一般民众的承受力,必然 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追根溯源,社会因素中地主、粮商、 官吏、绅士等分利集团的分利活动,是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无序的催化剂, 使各种防灾救灾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使诸多防灾救灾措施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苍 白无力,引发或加剧了粮荒,是导致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畸形上扬的最重要最根本 的原因。 因此,要控制灾荒时期的粮价,减轻灾荒的危害程度,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特别 是普通民众的粮食储备能力,建立一个公正、高效、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从全局 出发规范和调控粮食市场,在分配方式上从统筹兼顾,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构 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分利集团;特征 a b s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i sas t u d yo ft h ef e a t u r e sa n dc a u s e so ff o o dp r i c ef l u c t u a t i o n i nt h ee a r l ym o d e r nh u n a nf r o m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h i s t o r y ,s o c i o l o g ya n de c o n o m i c s b a s e do nt h ef o l l o w i n gm a t e r i a l s :f o o dp r i c e sm a t e r i a l so fh u n a ni nt h el a t e r q i n gd y n a s t y ,h u n a nc h o r o g r a p h y ,a n n u a lr e c o r d so fn a t u r a ld i s a s t e ri nh u n a n , c h o r o g r a p h yo fd i f f e r e n tc i t i e sa n dc o u n t i e s ,p e r s o n a ld i a r i e sa n dm e m o r i a l s t ot h et h r o n ee t c 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l a wo fv a l u e ,t h ef o o dp r i c ei nm o d e r nc h i n aw a so n r a i s i n g t h e r ea r ef o u rb a s i cf e a t u r e s :1 ,t h er a i s i n go ff o o dp r i c ei sd i r e c t l y p r o p o r t i o n a lt ot h ei n t e n s i t ya n df r e q u e n c yo fn a t u r a ld i s a s t e r s :2 ,f o o d p r o d u c t i o na r e a sw i t hg o o dw a t e r w a y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s a wm o r ef l u c t u a t i o nt h a n t h o s ew i t h o u ti nt h ee a r l yt i m ew h e nn a t u r a ld i s a s t e rh a p p e n e d ,b u tp r i c ei n t h el a t t e ra r e a sr a i s e dm o r ed u r i n gt h el a t e rt i m e 3 ,t h ef l u c t u a t i o no ff o o d p r i c ev a r i e dd u r i n gd i f f e r e n tt i m ep e r i o d s 4 ,t h ep r i c eo fs t a b l ef o o di sm o r e u n s t a b l et h a nt h em i n o ro n e s c o 唧o np e o p l ec o u l d n tb e a rt h es o a r i n gf o o d p r i c e ,s oi tb r o u g h tn e g a t i v ei m p a c to nt h ep e o p l e s1 i f ea n d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 l a n d lo r d s ,f o o dt r a d e r s ,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cia lsw h op l a y e dt h em a r k e tt ob e n e f it t h e m s e l v e sd e t e r i o r a t e dt h es i t u a t i o n ,c a u s e dc o r r u p t i o ni np o l i t i c sa n d d e c li n ei ne c o n o m y ,m a d et h ed i s a s t e rc o n t r o li s s u e db yg o v e r n m e n ti n e f f e c t i v e , t h u sr e s u l t e di nf a m i n ew h i c hi st h em a j o rc a u s eo ft h es o a r i n gf o o dp r i c e inm o d e r nh u n a n h e r e b y ,i no r d e rt oc o n t r o lt h ef o o dp r i c ed u r i n gt i m e o fn a t u r a l d i s a s t e r ,t h ef o o dr e s e r v i n gc a p a c i t yo ft h es o c i e t ya n dc o m m o np e o p l em u s t b ee n h a n c e d ,af a i r ,e f f e c tiv eg o v e r n m e n tw h ic hs e r v ef o rt h ep e o p l em u s t b ee s t a b li s h e dt or e g u l a t ea n dc o n t r o lt h ef o o dm a r k e t ,a n daf a i r d i s t r i b u t i v e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s e tu pt of o r mah a r m o n i o u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h u m a nb e in ga n dt h en a t u r ea sw e lla sa m o n gh u m a n st h e m s e l v e s k e y w o r d s :m o d e r nh u n a n :d i s a s t r o u sa n df a m i s h e dp e r i o d :f o o dp r i c e : t h eg r o u po fi n t e r e s t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乃币二 日期:一年6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乃1 f i o j 导师签名:如鸭觞 日期:c 7 2 一,g 年占月苫日 日期:抄年6 月6 日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礼记王制日:“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 九年耕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有十年之蓄,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 之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一无论是对于经邦纬国还是维系民生,粮食向来都是至关 重要的。尤其是在灾荒时期,存粮的多寡和粮价的贵贱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国民生死 存亡。“天灾人祸,不测之阮,足以困伤民生。每见岁时灾眚,中等小康之家,转为贫民, 贫穷之民,流为饿殍。 近代湖南,凶荒频仍,每遇大水,“千顷稻花漂水国,万区田舍 入江潭”;每罹大旱,“涧畔泉源绝细流,家家老幼哭无收 。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作 物减产或绝收,粮价因是腾踊。灾荒时期的粮价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国力 盛衰强弱的晴雨表。民安物阜、国富兵强、物畅其流,向来为仁人志士们所憧憬;而民生 凋敝、物价腾踊,往往是社会动荡、国家衰亡的明显征兆。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价格的变化在各种物价变化中具有前提和先导作用,因此,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 价格的研究,不但具有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学术意义,而且还可以折射 出当时社会各群体、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与否对于稳定灾荒时期粮价、缓解粮荒、减少灾害 的社会危害程度及稳定社会促进生产的作用,具有政治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总 结经验教训,使历史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伟大事业。 随着社会史、经济史研究的日益深入,近年来学术界对粮食价格的研究颇为关注,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影响较大的学术专著主要有王焕伟主编的粮食价格说,主要论述了 粮食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原理;浙江省粮食厅主持编写的浙江省粮食价格资料汇编,在 搜集整理粮食价格史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彭凯翔的清代以来的粮价历史学的 解释与再解释,运用经济学和历史学对清代以来的粮价进行了分析,认为粮价的波动具 有时空性等特征。 郎擎宵中国民食史 山 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 3 年版,第2 2 6 页 第一章引言 主要的学术论文有崔宪涛的清代以来粮食价格持续增长原因新探,认为清代粮价 总体上是愈来愈高,根本原因既不是清代官方所说的“人多地少 ,也不是全汉升等学 者所认为的“美洲白银入超 ,而是粮食生产率下降导致了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 起粮价持续升高;龚胜生的从米价长期变化看清代两湖农业经济的发展,认为清代两 湖米价变化经历了一个由高而低又由低而高的趋势过程,这个趋势过程实质反映了人地关 系的演变。清代两湖米价之长期上涨促使了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及商 品农业的发展;黄冕堂的 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认为经历近二千年,粮价实际 变化不大,但粮食地区差价很大,大城市与小城镇相差悬殊:谢永刚等撰写的重大水旱 灾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认为粮食价格与水旱灾害程度、救济方法、交通运输及抗 灾能力等有密切关系:杨鹏程的清朝后期湖南水灾造成的损失与粮食价格,认为粮价 是收成的晴雨表,粮价上扬的幅度与灾害的烈度成正比,同时与一个地区的运输条件密切 相关。 以上相关研究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自然条件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粮食价格的 因素,考究了市场机制、市场主体活动对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作用以及粮价上扬的各种具 体因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日益拓展。不过总体研究还相当薄弱,尤其是灾荒时期的粮食 价格研究,一般停留在对灾情的评说和灾荒时期粮价变动的大致情况,至于灾荒时期粮价 波动的特征、制约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加速灾荒时期粮 价上扬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粮价波动的社会影响以及区域灾荒与粮价的互动关系等 研究仍有深入和拓展的空间。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湖南雨雪粮价资料、湖南通志、湖南自然灾害 年表、各市县志以及近代湖南士人、官吏的日记奏折等史料,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及 影响其波动的社会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 、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 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和时间差等特征。2 、目前学术界在探讨灾荒时期粮食价格 上扬的原因时,大都注重对自然原因的分析,而对社会原因关注颇少,本文引入“分利集 团的概念,对社会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这方面的纵深研究。 2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总体趋向于上升。具体表现为四个基 本特征:1 、粮食价格上扬的幅度总体上与灾害的烈度和频繁度成正比;2 、水路交通便利 的主要产粮区在灾荒初期粮价上扬的幅度较大,但回落较快。而偏远落后的地区在灾荒初 期粮价相对平稳,但中后期上扬幅度大且回落迟缓,甚至出现灾荒后期或灾荒过后粮价反 弹而创历史高价的现象;3 、粮价的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时段性;4 、主粮价格波动的幅度明 显大于杂粮。腾踊的粮价远远超出了一般民众的承受力,必然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 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追根溯源,社会因素中分利集团的分利活动加速了政治腐败、经济凋 敝和社会无序,使诸多防灾救灾措施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引发或加剧了粮荒, 是导致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畸形上扬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粮食,也就是古代谓之谷者,关于其种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五种说,也有六 种说。五种说又有“黍、稷、菽、麦、稻和“黍、稷、麻、麦、豆之别。我们姑且不 去考辨谷物之种类,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个地区的主粮是有差别的,如北方以 面食为主,而江南则以米饭为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影响最深的应是当地的主食。但 凡研究区域粮食价格,当以该地区主粮为主要依据。湖南的主粮是稻米,故本文对近代湖 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的探析,以考察大米价格为主。 3 第二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概况 第二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概况 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而影响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 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供给减少或需求扩大则价格上升,反之则价格下降。自然灾害的 后果之一是造成粮食减产或绝收,直接导致受灾地区粮食市场供给减少。民以食为天, 粮食是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从理论上讲不会随着自然灾害的到来而减少,因 此,历来就有“岁有凶禳,故谷有贵贱 之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灾荒时期粮食价格 总体趋向于上升。近代湖南相关史料所记载的各地区灾荒时期粮食价格波动情况明显地 体现出这种趋势: 道光二十一年( 1 8 4 1 ) :“邵阳、石门三四月,湘乡、衡山夏,长沙、善化、临湘、 武陵均大水,谷价腾贵。 道光二十八年( 1 8 4 8 ) :“全省夏大水,入秋后大雨不止,滨湖围垸多溃。各地新谷 登场,尽生芽蘖,有牙须长至三寸许者。谷价昂贵,省城斗米千钱。一圆 道光二十九年( 1 8 4 9 ) :“上年水灾创伤未复,本年大部分地区自三月至六月仍淫雨 不止,湘、资、沅、澧继续大水,滨湖围垸溃决更多,全省大荒且疫。安化斗米八 九百文,有鬻男卖女者仅得斗米之资,永顺一地,斗米值钱三千六百文,官吏地主有以 一粉团易一妇者,有以钱四百买一妇一女一子者。一 新宁县。雨水过多,谷价昂贵” “沅陵县因上年水灾创伤未复,本年三至六月淫雨不止,七月又遇瘟疫流行,是岁大歉, 米石至钱六十贯,麻阳县旱,斗米千钱。靖州、会同五、六月米贵,斗米八、九百 文不等,且夏秋大疫。溆浦县是岁大饥,升米百钱,小麦一石价至八千余,民大饥,毙 者甚多;龙潭中出佛粉,食者多死。芷江县七月阴雨连旬,禾稻腐坏过半,次年米价昂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 m 长沙:湖南人民i 叶j 版社1 9 6 1 年版,第8 6 页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 m 长沙:湖南人民;f ;版社1 9 6 1 年版,第8 7 页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 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8 8 页 。李沅发口述咖近代史资料1 9 6 3 年第1 期,第6 页 4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贵,民大饥, 道光三十年( 1 8 5 0 ) :“麻阳大雨雹,嘉禾大风拔木,五月绥宁大水,永顺旱, 衡阳饥,斗米六百钱。一圆 咸丰十年( 1 8 6 0 ) :“嘉禾四月大冰雹,烈风拔树,遭饥,斗米银8 钱。一固 同治元年( 1 8 6 2 ) :“新宁县复旱蝗,青黄不接之际,米价翔贵,义谷已发完,尚不 能敷。一“晃州厅、芷江县大旱。会同县四至六月饥荒,斗米价钱一千一、二百文,民 皆采葛蕨为食,饿死者相望于道。 同治四年( 1 8 6 5 ) :“湘阴、巴陵、永明、靖州、桂阳大水,桂阳县斗米钱七 百文。一 同治五年( 1 8 6 6 ) :“( 长沙) 始苦于雨,继苦于旱,米价大涨,需四千余钱一石; 以楚南产米之处,其贵如此,其余可知矣。 同治七年( 1 8 6 8 ) :“溆浦县二、五都大水,桥江一带坏田数十顷。沅州、靖州八、 九月淫雨伤稼,田禾迟者俱遭浸烂,次年米价昂长,斗米千钱。一 同治八年( 1 8 6 9 ) :“大潭、麻阳等5 l 乡稻田共1 9 3 6 亩被冲洗成河。麻阳县六月大 饥,斗米千钱,七月水淹马南、岩门。靖州春夏大饥,斗米千钱,就食者死亡枕籍。一 同治九年( 1 8 7 0 ) :湖南遭受巨灾,杨恩寿在日记中叙述长沙情形云:“( 五月) 初 二日,雨,竟日未止。米价大涨,初十日,大雨竟日,米价日昂,官府不闻有平粜 之举,亦可怪也。一 郭嵩焘在日记中叙述长沙情形云:“谷价腾贵,而雨势不已,省城 熟米已至五千六百,历古所未有。n 同治十三年( 1 8 7 4 ) :“靖州、会同春夏旱,民饥,斗米七百文。 1 2 回熊健主编怀化千年自然灾害 m 北京:气象f h 版社2 0 0 0 年版,第2 9 页 o 曾围荃等纂湖南通志 m 卷2 4 4 i :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6 年影印本,第5 1 4 0 页 郴州地区粮食志 m ( 内刊) 1 9 9 2 年印,第2 页 回欧阳兆熊水窗春呓 m 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第1 9 页 熊健主编怀化t 年自然灾害 m 北京:气象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1 页 o 湖南白然灾害年表 m 长沙:湖南人民版社1 9 6 1 年版,第9 5 页 o 杨恩寿坦园日记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1 8 l 页 熊健主编怀化千年自然灾害 m 北京:气象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1 页 熊健土编怀化千年自然灾害 m 北京:气象j | j 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2 页 9 杨恩寿赳同h 记 m 卜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3 5 3 、3 5 4 页 :郭嵩焘郭嵩焘u 记 m 卷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5 9 9 页 “熊健主编怀化千年自然灾害) m j 匕京:气象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3 页 5 第二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概况 光绪十二年( 1 8 8 6 ) :“新宁夏大旱,谷价腾贵,途有饿殍,西北乡尤甚。国 光绪二十二年( 1 8 9 6 ) :据次年湖南巡抚陈宝箴片云:“查永顺府属之桑植县、澧州 属之石门县,素为湘省边隅贫瘠最著之区。去秋因旱失获,山僻艰远,粮价尤其腾 踊,饥民采蕨和草煮食,势将饿毙,而桑植一县尤甚。一国 光绪二十三年( 1 8 9 7 ) :“古丈大旱,桂阳螟害稼,米价大涨,斗米银八钱。永顺凶 荒,民多菜色。慈利饥,县西北斗米至千钱。 光绪二十四年( 1 8 9 8 ) :据沅陵籍京官、工科给事冯锡仁次年奏称:沅陵县是年“屡 月不雨,久旱成灾。盼到新秋,收成失望,有得至三、四分者,有只获一、二分者,有 颗粒无收者。通盘匀搭,不过二分。 “故秋间米价竟较之夏季相去无多,拮据非常。入 冬后,尤为吃紧,重以三冬晴霁,雨少雪迟,春粮又属子虚。四境阜然,无门乞贷。 年前若此,转瞬自春徂夏青黄不接,死亡饿殍更不待言。一同时“慈利、石门、嘉禾、 古丈夏旱,饥。慈利殍瑾载途,石门谷石价二千四百文。一 光绪二十六年( 1 9 0 0 ) :湖南巡抚俞廉三奏称:“窃本年入夏以来,雨水稀少, 中晚二稻大半干枯,遂成灾象。据长沙府属之湘乡、澧陵、安化,衡州府属之衡阳、清 泉,宝庆府属之邵阳、武冈,陆续禀报前来。臣督同司道详加体察,俱系实在情形。 其余间段花干之处甚多,虽未尽成灾,而收成亦俱欠歉薄,以致粮价逐渐增长,民人觅 食维艰。” 光绪三十二年( 1 9 0 6 ) :春夏间,长江中下游大水,沿江各省皆罹巨灾,湖南尤甚。 春季霖雨2 0 日,江河猛涨,衡州、永州、长沙、常德四府沿河两岸,田亩漂荡无余, 死者三、四万人,浮尸蔽江,受灾者三、四是万人,皆冻馁交侵,乞食四方。此次奇灾, 为湘省2 0 0 年所未有。衡州、辰州、桂阳州旱。衡州水退又复月余不雨,日酷风炎,禾 稼半槁。攸县五月大水,秋冬又大旱1 1 0 天,禾苗只有四、五分收成,谷价涨到一块银 元只能买5 斗8 升。溆浦夏旱,斗米千钱,较前涨四、五倍。永明谷贵,一石谷价至三 。杨鹏程晚清湖南旱灾研究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1 期,第8 6 页 o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挡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八日陈宝篪片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 m k 沙:湖南人民 l 版社1 9 6 1 年版,第1 0 3 页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剐档光绪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l j 冯锡仁折 囝湖南自然灾害年表 m 长沙:湖南人民版社1 9 6 1 年版,第1 0 4 页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档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一e j 俞廉三折 6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钱,米斗价至六百钱,为前所未有。古丈因外境荒歉,米源断绝,有行无市。 宣统元年( 1 9 0 9 ) :“五月间上游永顺等府淫雨兼旬,山洪暴发,建瓴直下,至永定、 慈利、石门、安福等县沿河一带田庐均被冲毁。维时湖北荆江之水亦一同泛涨,江 水直趋洞庭,澧州、安乡首当其冲,堤垸十溃八九。又值沅、酉、资、澧诸水并涨,同 时入湖,滨湖之南洲、华容、武陵、龙阳、沅江各厅县围堤亦多漫溃,田禾概遭淹没。 被灾之重,为近年所未有。统计各处灾民不下百余万人,嗷嗷待哺,非赈不能存活。一 面对各地的粮价飞涨的局面,岑春莫在奏折中担忧地奏报:“近年来,多因被水歉收; 加以临省粮贵,纷纷贩运出境,盖藏已久空虚。现在新谷业已登场,而粮价迄未能 平减,上米每石价值六千左右,常用次米亦需五千数百文左右,实为数十年所仅见。一 华容本是鱼米之乡,但到1 9 1 0 年春,“米价升值八十余或九十余及百余文不等,且皆有 价无米。刀 宣统二年( 1 9 1 0 ) :由于连续数年水灾,“米谷早已缺乏,殆今年又复雨泽稀少,荒 象已成。”自初夏以后,“始则天寒地冻,继则暴雨狂风,致使部分州县又酿成巨大水患。一 前湖南巡抚杨文鼎追忆是年灾荒情形云:“上年五月,阴雨连绵,沅水自黔而下,益以 湘西诸河之水,势极奔腾。沅陵、桃源、武陵、龙阳等县官堤民垸溃决无算,田宅冲没, 畜产流 失 ,受害甚巨。 连续七年水灾,米珠薪桂,饥民遍野。 宣统三年( 1 9 1 1 ) :“自四月迄今,雨多晴少,湖江水势每日暴涨数尺。近日阴雨更 甚,竞日不止,天气奇冷异常,端节以后尚著棉衣,为从来所未有。各乡禾苗不仅不能 滋长,且因是腐烂生蛆,势将不可救药。长沙县河西乡尊阳明道五福乡素称膏腴之 地,近因雨多天冷,禾多腐烂,一班富室暨囤户等,相率闭门不粜,囤贱居奇。致数日 之间,谷价飞涨。 。 民国二年( 1 9 1 3 ) :“入春以来,雨水过多,秧苗损坏。上流自衡州、澧陵、湘 杨鹏程 宣统元年九月t v y ql i 岑春冀折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挡宣统三年七月十五日杨文鼎折 1 0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5 1 年2 4 42 3 72 3 2连年灾荒,是年大灾 18 6 5 年3 6 63 5 93 5 4连年天灾人祸,是年大水、大风 18 7 0 年 3 5 73 5 03 4 5巨灾 18 7 7 年 19 418 7 18 2 微灾 18 8 1 年 18 617 917 4微灾 18 8 9 年 19 018 317 8微灾 18 9 2 年18 017 316 8 微灾 19 0 0 年 2 2 02 132 0 8大灾 19 0 4 年2 0 419 718 2微灾 19 0 6 年2 4 02 3 3 2 18巨灾 19 0 7 年 2 6 12 5 42 3 9 中灾 19 10 年4 0 53 7 73 3 6上年巨灾,是年中灾 表3 2 晚清澧州直隶厅若干年份大米价格表单位:( 银) 两、钱、分石 年份上米中米下米受灾程度 18 4 1 年2 5 5 2 4 92 4 6中灾 18 5 0 年 2 6 72 6 12 5 8上年“己酉大荒 ,是年大灾 18 5 1 年2 6 92 6 3 2 6 0连年灾荒,是年中灾 18 6 5 年 3 6 93 6 53 5 6连年天灾人祸,是年中灾 18 7 0 年 3 6 03 5 4 3 5 1巨灾 18 7 7 年2 182 122 0 9 微灾 18 8 1 年2 0 219 619 3 中灾 18 8 9 年2 0 319 719 4 中灾 18 9 2 年19 0 18 418 1微灾 19 0 0 年2 2 2 2 162 13大灾 19 0 4 年 2 0 319 719 4中灾 第三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特征及影响 19 0 6 年2 2 82 2 22 19大灾 19 0 7 年2 4 6 2 4 02 3 7中灾 19 1o 年4 6 64 3 03 9 3上年巨灾,是年大灾 表3 3 晚清常德府若干年份大米价格表单位:( 银) 两、钱、分石 年份上米中米下米受灾程度 18 4 1 年2 8 12 7 62 7 3大灾 18 5 0 年2 8 12 7 62 7 3上年“己酉大荒 ,是年巨灾 18 5 1 年 2 8 12 7 62 7 3连年灾荒,是年大灾 18 6 5 年3 6 83 6 33 6 0连年天灾人祸,是年虫害、大水 18 7 0 年 3 5 83 5 3 3 5 0 巨灾 18 7 7 年19 318 818 5微灾 18 8 1 年17 717 216 9微灾 18 8 9 年18 017 517 2微灾 18 9 2 年17 216 716 4微灾 19 0 0 年 2 2 7 2 2 22 19 大灾 19 0 4 年19 4 18 918 6 微灾 19 0 6 年2 3 32 2 82 2 5 巨灾 19 0 7 年2 3 62 3 12 2 8中灾 19 1o 年4 163 8 03 5 6上年巨灾,是年大灾 说明:【1 l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奏折( 道光二十年至光宣朝) ,农业类,雨雪粮价, 卷0 3 3 4 5 4 至0 3 7 5 5 2 号及各市县志、粮油志 【2 】表中数据为当年大米最高价如4 1 6 表示大米每石最高价为4 两1 钱6 分。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内,受灾程度较小、频繁度低则粮价回落,反之 则粮价飚升。1 9 世纪后半叶岳州府、澧州直隶厅、常德府三个地区的粮食最高价均为大 灾之年且连年荒歉的1 8 6 5 年( 同治四年) ,最低价为微灾之年的光绪十八年( 1 8 9 2 ) 。 自光绪二十六年( 1 9 0 0 ) 开始灾荒频仍,粮价居高不下,光绪三十三年( 1 9 0 7 ) 岳州 1 2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府、常德府、澧州直隶厅迎来大水后的第一个峰值。连续七年水灾后,到宣统二年( 1 9 1 0 ) 三个地区均创造了空前未有的天价。因此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的飙升是自然灾害的烈度之 大和频繁度之高共同带来的恶果。 二、粮价波动呈现明显的空间差 “五谷食米为民之司命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灾荒时期,粮食减产或绝收, 人们的需求却没有因此而减少,供少求多的市场紧张局面凸显,粮价总体趋向于上升。 但由于自然地理等地段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商人活动与救灾的力度和效果等不同 而呈现出多样性,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地段性差异。湖南地形复杂,既有地偏路险的山区, 也有河网密布、水路交通枢纽的商贸集散地。一般说来,山艰僻远之地,如桑植、大庸、 永顺、保靖、花垣、芷江、黔阳、会同、靖县、绥宁、通道等地,粮食产出少但自给自 足程度高、商品化程度低,粮价的稳定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灾荒对粮价的冲击, 导致粮价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上扬。而水路交通便捷的商贸集散地,如长沙、岳阳、湘 潭等地,粮食产出多但商品化程度高,市场对因灾荒造成的粮食减产或绝收特别敏感, 粮价在灾荒到来的短期内上扬幅度大。再从商入活动因素来看,其采买、贩卖粮食的基 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每当灾荒来临之际,囤积粮食有利可图,在趋利心理 的驱使下,他们首先会选择那些粮食产出多、价格低廉、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的地区囤 买,这必然进一步加速这些地区粮价的上扬。但正所谓凡事皆有两面性,从长远看,产 粮多、交通便捷的地区,粮食调剂能力强,市场灵活性大,有利于救灾措施的实施。短 期内过快增长的粮价回落相对较快。而山高水险的地区,粮食产出少,救灾能力相对落 后,救灾措施缺乏物质保障,加上路途艰险,常年商迹罕至,粮食调剂能力差,市场灵 活性小,粮价在大部分民众及公共仓储的粮食基本耗尽后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这种特征 在巨大灾害或连年荒歉之际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历史上灾荒时期粮食天价一般出现在那 些闭塞偏远的地区。正如湖南巡抚陈宝在奏报光绪二十二年( 1 8 9 6 ) 灾情时所说:“查 永顺府属之桑植县、澧州属之石门县皆与湖北鹤峰、长乐等州县接壤,素为湘省边隅贫 瘠最著之区。去秋因旱失获,山僻艰远,粮价尤其腾踊,饥民采蕨和草煮食,势将饿毙, 1 3 第三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特征及影响 而桑植一县尤甚。力为了增强可比性,下面考察交通最为便利、商贸繁荣、粮食产出量 大的省垣所在地长沙府和大部分地处湘西北山地“素为湘省边隅贫瘠最著之区 的永顺 府在连续七年遭受水灾,是年灾情又大致相同的宣统二年( 1 9 1 0 ) 大米价格涨落情况, 以作说明。 表3 41 9 1 0 年长沙府、永顺府大米价格涨落情况表单位:( 银) 两、钱、分石 时间长沙米价永顺米价 四月3 6 33 17 五月 3 6 33 2 3 六月3 4 13 2 3 七月 2 8 62 8 3 八月 2 4 1 2 8 3 九 月 2 4 12 8 3 十月 2 2 1 3 13 十一月 2 2 13 4 3 十二月 2 3 13 4 3 说明:【1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奏折( 光宜朝) ,农业类,雨雪粮价,卷0 3 - 7 0 6 8 至 0 3 7 0 8 0 号,前三月粮价原始资料空缺 【2 l 表中数据为当月下米的最高价。如3 6 3 表示下米每石最高价格为3 两6 钱3 分 很明显,由于“春季雨泽稀少,“自初夏以后,始则天寒地冻,继则狂风暴雨 , 长沙府的米价在农历四月就已急遽上升到3 6 3 ,而永顺府则只3 1 7 ,到五月才上升到3 2 3 。 但进入新谷登场的六月,长沙的米价就迅速回落。到十月已降至2 2 1 ,降幅达3 9 。充 分体现了作为产粮大区、交通便利的商贸集散地的优越性。永顺府的米价自七月开始才 回落,且降幅很小,仅为12 。自十月开始米价反弹,并日趋恶化,到十一月竟反超五 月再创新高,折射出贫瘠和山艰僻远的劣势所在。通过考察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晚清湖 南雨雪粮价资料发现,历史上灾荒时期粮食最高价也往往出现在贫瘠偏远的地区。下面 :第历史档案馆藏:朱批挡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八日陈宝箴片 大公报( 长沙) n 1 9 1 0 年6 月le t 1 4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列举宣统二年( 1 9 1 0 ) 部分府州的大米最高价如下: 表3 51 9 1 0 年部分府州的大米最高价单位:( 银) 两、钱、分石 地区 长沙府衡州府 常德府宝庆府 澧州直隶厅永顺府 米价4 2 33 7 44 1 63 5 34 6 6 4 4 8 说明:r 1 资料来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奏折( 光宣朝) ,农业类,雨雪粮价,卷0 3 7 0 6 8 至0 3 7 0 8 0 号 2 表中数据为当年大米的最高价如4 4 8 表示大米每石价格最高为4 两4 钱8 分 上表显示:1 9 1 0 年米价最高值为澧州直隶厅的4 6 6 ,其次是永顺府的4 4 8 ,所辖州 县大部分为贫瘠偏远之处。据市面情况,创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天价的永顺( 1 8 4 9 年斗米3 6 0 0 文) 、石门( 1 8 9 8 年斗米2 4 0 0 文) 、乾州( 1 8 4 9 年2 0 0 0 文) 、麻阳( 1 8 4 9 年斗米1 0 0 0 文) 以及会同( 1 8 6 2 年斗米1 1 0 0 至1 2 0 0 文、1 8 6 9 年斗米1 3 0 0 至1 4 0 0 文) 等州县均为本地粮食生产不足、距离产粮区较远且运输条件艰巨的地区。 综上所述,地段特征决定了水路交通枢纽的主要产粮区的粮价相对于贫瘠偏远的地 区受价值规律和外界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能较快凸显因灾荒而发生的市场供求变化, 粮价在短期内波动幅度较大。同时,地段特征也赐与这些地区较贫瘠偏远地区更强的自 我和外来调剂能力、更有效的救灾措施,粮价回落相对容易。而山艰僻远的地区因其闭 塞、落后,运输成本高,市场严重失调而又常年商迹罕至,自我和外来调剂能力差,故 粮食价格在灾荒初期相对平稳,而中后期难以回落甚至反弹而创高价。因此,近代湖南 灾荒时期的粮食价格因各地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粮食产出量、运输条件等不同而打 上了明显的地段烙印。 三、粮价波动呈现明显的时间差 灾害烈度、频繁度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所产生的另一后果是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 格的波动因相当长时期内所遭受自然灾害次数和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时段特征。 通过综合考察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晚清湖南雨雪粮价资料( 卷0 3 3 4 5 4 至0 3 7 5 5 2 号) 、 杨鹏程湖南灾荒史 m 北京t 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2 4 5 页 第三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特征及影响 湖南通志、湖南自然灾害年表及各府县志等相关资料,发现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 食价格的波动,按照一定时期内荒歉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间段: 1 、道光二十年( 1 8 4 0 ) 至同治二年( 1 8 6 3 ) 为少灾平稳期。在这一时期除1 8 4 8 年至1 8 5 0 年( 其中1 8 4 9 年为“己酉大荒 ) 灾情较重外,重大自然灾害较少且频繁度 相对较低,灾荒时期的粮食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如长沙上等米价格总在每石 银2 两1 钱到2 两4 钱4 分之间徘徊,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2 、同治二年( 1 8 6 3 ) 至同治十年( 1 8 7 1 ) 为连年荒歉的价高期。在这期间湖南重 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如同治八年( 1 8 6 9 ) “全省春夏多雨,江湖并涨,广大地区被淹, 仅长沙灾民达五万人。”同治九年( 1 8 7 0 ) 因“连续三年大水,洞庭湖周围大部分田 地被淹,米价腾贵,形成奇荒。全省是年饥荒甚重。一国所有地区下等米价格基本都在每 石银3 两以上,创下了1 8 4 0 年以来湖南灾荒时期米价的最高纪录。 3 、同治十年( 1 8 7 1 ) 至光绪三十年( 1 9 0 4 ) 为少灾轻灾的低价期。在这期间,只 有1 8 9 5 年、1 8 9 6 年的灾情较重,即使间或遭罹重灾,其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加上自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以后,农民起义处于低潮,政局相对稳定,出现了“同光中兴一这 样少有的“繁荣”局面,没有出现粮价过高的现象。据第一历史档案馆雨雪粮价资料统 计,这个时期上等米价格的最高纪录为永顺府的每石银2 两7 钱2 分,还略低于前一时 期下等米的最低价格。几乎每个地区都迎来了近代灾荒时期粮价最低值。 4 、光绪三十年( 19 0 4 ) 以后为多灾多难的粮价失控期。在这期间,重大自然灾害 年复一年,光绪三十年( 19 0 4 ) 至宣统二年( 19 10 ) 连续七年大水,灾情极为严重, 其中宣统元年( 1 9 0 9 ) ,“全省大部分地区皆陷饥馑,流离转徙于个地的饥民达数十万之 多,他们多靠剥树皮、挖草根勉强过活,到树皮草根剥挖都尽,便纷纷流向长沙等大城 市行乞求生,妇女无处行乞,母子相抱而哭,或将三五岁幼孩忍心抛弃,幼孩俄极,辄 取街上粪渣食之。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生人相食 的惨局,“或杀同伴,或杀己孩, 鼍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m 长沙:湖南人民h :版社1 9 9 0 年版,第2 8 6 页 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呻 长沙:湖南人民 l ;版社1 9 9 0 年版,第2 9 6 页 。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7 5 6 页 1 6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或易子相食,加上政局动荡不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光绪二十五年( 1 8 9 9 ) 、光 绪三十年( 1 9 0 4 ) 岳州、长沙相继开埠,光绪二十六年( 1 9 0 5 ) 常德、湘潭两地“自 辟商场 成为寄港地后,列强逐步控制了湖南的海关贸易和经济命脉。为赚取巨额利润, 他们疯狂地向湖南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原材料又以粮食、茶叶为大宗。 粮食外流 量大增,宣统元年( 1 9 0 9 ) 仅长沙关就输出6 6 8 6 3 2 石,比光绪三十年( 1 9 0 4 ) 长沙、 岳州两关输出总和的3 7 9 2 3 4 石还要多2 8 9 3 9 8 石到宣统三年( 1 9 ”) 长沙关输出额 竟高达1 0 7 9 3 9 2 石。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政府逐步丧失了商品贸易的自主 权,即使在宣统二年( 1 9 1 0 ) 这样的非常年景,面对极为严峻的灾情和飞涨的米价,巡 抚岑春奠颁布的米禁令还须遵照在列强强迫下签订续议通商条约,二十一日后方能 生效。粮食外流量的增多,对灾情极为严重时飙升的粮价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米价极 度失控,各地区粮食天价应时而生,澧州上等米价格突破每石银4 两6 钱6 分,长沙米 价朝不同夕:宣统二年( 1 9 1 0 ) 4 月1 1 日,卖水工黄贵荪之妻持8 0 文到碓房购米一升, 因杂有不通行的制钱数文,囤户拒收。傍晚再凑齐8 0 文,而米价己涨至8 5 文了。 同时,由于稻米的生产、收割等皆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灾荒之年粮价的涨落也呈现 明显的时段性: 1 、农历二月至六月为上扬期。这一时期,由于上年或是年灾情及商人活动的影响, 粮价上升,一般在六月达到最高值。 2 、六月至九月为回落期。这一时期,由于新谷登场,粮食供应增多,价格回落。 3 、九月至次年次年正月是粮价平稳或缓坡上升期。这段时期,由于有晚稻收获, 粮价在中小灾之年平稳,大灾、巨灾之年则缓坡上升。 下面试列举近代湖南部分地区灾荒时期不同月份的粮价波动情况,以作说明。 湖南咨议局会纪卷4 m 澧州谢开运等以灾惨情形乞赈文 。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m 长沙:湖南 i 版社1 9 9 4 年版。第4 8 7 页 竺张人价湖南之谷米 m 长沙:长沙商务日j 书馆1 9 3 6 年版,第3 7 页 黄桂垫u 述黄贵荪全家投水的前前后后明长沙文史资料 ( 增刊) 1 9 9 0 年6 月,第1 4 6 页 1 7 第三章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价波动的特征及影响 表3 6 湖南部分地区灾荒时期的米价单位:( 银) 两、钱、分石 地区宝庆府( 1 9 0 6 )衡州府( 18 4 1 )郴州直隶州( 1 8 6 2 ) 灾情上年秋涝是年大水春夏大水成灾大水兼有虫旱 时间米价 米价米价 正 月 19 02 1219 2 二 月 19 0 2 1219 2 三月19 02 1219 2 四月2 0 02 2 0 ( 闰三月) 19 8 闰四月2 3 02 2 3 ( 四月)2 0 5 ( 五月) 五 月 2 3 02 2 52 0 7 ( 六月) 六月2 3 02 2 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