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研究——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分析.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研究——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分析.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研究——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分析.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研究——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分析.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研究——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是高职院校 融资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高校融资结构单一、财政拨款和学费所占比例偏高而 且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 银行贷款所形成的高负债会使高校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等 等。对于这些问题,不能利用数学方法一个一个量化,只选择融资结构中的财政投入资 金比例作为出发点,因为公办高职院校,财政拨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也可以看作公有 产权对高校治理的影响和作用, 在这方面量化分析的重点是财政拨款的比重对院校运行 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在分析工具上,本文对高职院校效率值的实证分析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在样本选择 上,选择了河北省的 57 所高职院校。据本文的分析,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职院校, 要想提高办学效率,均可通过减少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例来实现,但高职院校需要足 够的发展资金,这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融资,打破政府单一投入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 各界力量,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投资力度,实现高职教育融资的多元化。 本文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发展及融资多元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在各种渠道筹集高职教 育经费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树立节约意识,加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 理,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融资结构 办学效率 abstract ii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condition and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key is financing structur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college financing single structure and funding and tuition high propor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ant meet the demand, bank loans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debt will make the university faces great financial risk, etc. for these problems, cannot use mathematical method, choose just one quantification of financing structure financial investment fund propor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because of public fiscal appropriation for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main source of funds, also can be regarded public property for college management and influenc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is aspect of the fiscal appropri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direction. in the analysis too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us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efficiency scor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in the sample selection, select the 57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whether public or privat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ll can by reducing the total fiscal appropriation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alize, but need development fund, it must make reasonable financing, break the government a single input mode, fully mobilize, increase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or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 realize the diversity of financing.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divers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arious channels to raise funding, while also grasp capital management and use, set up saving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nancing structure running efficiency 第 1 章 绪论 1 第 1 章 绪论 高职院校融资结构问题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不 合理的问题更加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办学效率的提高和改善。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用于生产,服务和一线管理,发展高层次的技能。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说:“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 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 ”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 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国家得到更多和 更广泛的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就 是学校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并且可以看作是资本运行过程中多种投入与多种产出组成 的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投资,可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结构,改进和完善学校 管理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办学效率,完成更好的教育。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如何量化协调资源的投入,使产出达到最优组合是值得研究的。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能提 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高职院校在中国已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 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办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996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 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 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至今,我国政府已制定并颁 布了一系列法规和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高职教育已进入一个历史性的 快速时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继续深化。世界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 已经表明, 经济起飞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 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教育在社会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中具 有基础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和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拥有运行良好高职教育系统用以支持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系统的完善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职业教育的 健全和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公办院校面临日益 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公众作用,需要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以及非营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利组织的经营目标。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职业院校,取得一定的发展,虽然 发展的总体规模不大,但从民办职业教育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专业技能表现, 你可以看到民办高职院校正在摆脱公办职业院校对其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 济的进一步开放, 各种形式的资本越来越多可以降低成本进入高职院校等不同层次的高 等教育, 它们之间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 因此, 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 是生存进而获得发展的需要,对于公办和民办院校来说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1.2 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高职院校的运行效率问题基本上是高校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提高运行效率, 意味着相同的资源的投入可以带来更高的产出,或产出相同而投入更少。一般而言,较 高的运行效率意味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不同的效率之间的差距,体现为各个院校之 间的差距。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是关键,即如何提高运行效率。 因此,认识和了解高 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应着眼于提高运行效率,找到影响效率的因素,把握这些因素的机制 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 之所以选择河北省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是因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 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本科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 中的民办院校办学效率比较高,比较成熟,从效率分析上看,才能引入财政拨款与办学 效率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分析河北省高职院校的运行效率与融资结构之间 的关系,从而更在广泛的领域将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结构和所有制调整的理论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是要确定影响河北省高职院校运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高 职院校进行影响程度鉴定,之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3 主要内容和分析结构 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对提高运行效率的国内 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融资理论。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高职教育的 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河北的发展。第四部分是定量分析高职 院校的运行效率,以河北省高职院校的数据分析为例。第五部分是发展对策和多元化融 资的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问题研究的关键是:(1)确定评价指标。(2)运用评价 指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进行评价,提供效率的改进建议。 第 1 章 绪论 3 在这项研究中,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等方 法用于相关因素研究的效率值,并找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方向,最后提出进一步改革 的政策建议。 本文将各院校运营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财政拨款占总收入比重和人员支出占 总支出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 对影响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效率的因素分别进行计量回归 分析,以期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对两类高职院校的相关程度,并给出相关政策 建议。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 2 章 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高职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或者不同时期都存在一些分歧,因 此本文首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高 等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等 ,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融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综述国 内和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1、高职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内容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均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称为“职 业教育”,有的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此外,各国际组织有不同的叫法,劳工组织, 教科文组织等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使用的“技术和职 业教育与培训”,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概念。在我国,一般从三个角度确定职业教育的 本质 : 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面向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它是职业教育的 高等阶段(杨金土,1998)。可以概括为 “高等职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 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 ”(王明达,1996)目前我国高等职业 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及其他升级;二是成人院校转制;三 是新成立的公办或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这项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是指教育形式为高 等职业教育学校形式的,包括两种类型,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两 个方面理解的: (1)高等职业教育包含于高等教育体系 教科文组织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划分, 高等职业教育是定位在“第三级别第 一阶段上的教育” , 即不授学位的大学专科和授予学位的大学本科或以上层次教育, 国 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 年修订版)里高等教育位于第三个层次,分为“直接面向高等 研究资格”和“不直接面向高等研究资格”。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例如美国,英国, 中国等已出现了大学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 中国也逐渐开始尝试学士及以上程度的 技术人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系统大约相当于 5 级 b 类“实际/技术/职业的 特殊的专业课程 ”,也就是说,大专和大学本科或以上程度(周光勇,2003)。高等 第 2 章 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5 职业教育是高级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教育目的和模 式有其特殊性,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2)面向职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在科学和技术教育体系中侧重于技能和技术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更注 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使职业教育,技术和技能越来越重要。高等 职业教育指导生产,服务、管理于专业领域,并技术培训一线人员,在管理,资源和业 务等方面为生产技术三大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2、高职院校融资研究 高职院校融资,是高职院校吸收和融合各种资源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对于投 资者,在高职院校的投资包括国家投资,集体企业和投资机构,如个人投资。高等教育 投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约翰斯通(1999), 对世界高等教育融资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指出了这一点,意识形态的差异,近年 来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有很多差异的国家,如美国,匈牙利,土耳其,中国, 日本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改革,并且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是增 加非政府投资以弥补政府投入不足, 具体的实现途径: 提高学费的收取标准或收取学费; 学校从学生那里获得全部或大部分的食宿费用, 鼓励民办大学主要依靠学费维持正常运 行,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增加一些营利性活动,鼓励社区参与管理,鼓励捐赠。其次是 改革公办财政,最重要的有四个方面:一是预算改革,特别是将灵活的表现形式引进预 算和其他方面,二是支出改革,废除了重新分配和优化配置公办资金的限制,包括允许 的服务,交流学术类之间的支出,预算年度的延续等;三是工作人员的人事改革和待遇 改革,使院校建立特殊工资系统和其他就业条件;四是机构的权力下放,政府支出从中 央各部门下放到当地政府,然后再到高等学校。第三种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激进改革, 这样的改革有:低效机构的撤销;合并缺乏规模的机构,获得规模效益,调整院校内部 教学师资。他认为,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财政和管理改革,包括教育使用较高 的其他投资的资金来源, 以弥补缺乏政府资金, 以使各院校之间的差异增加, 引导私营, 放松管制,提高学校的自主权。 洪成文(2000)对外国大学的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先,政府的 拨款。财政拨款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学生的人数在和科研服务,反映了贡献。第二,学费 和杂费,学生接受教育的费用补偿。第三,债券发行。在著名的大学,是这种方式尤为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重要。第四,学校售出的专利产品。第五,捐赠。学院和大学以吸引资金筹集的资金是 长期历史形成的筹资方式,目前在世界上正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第六,高校建立经济 实体。 这是大学直接进入市场获取利润的运作方式之一, 但性质违背了大学的非营利性。 第七,学校之间的相互支持。 进入 90 年代以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在全球的兴 起,教育投资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在此研究期间,人力资本理论已越来越引起重视。 理论界和教育中使用计量经济学和其他定量投资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实证研究, 并频 频出现在有关出版物和其他文章中。 伴随着学校和农村税费改革,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城乡差距、教育产业化等成为热门话题。 多数学者对教育投资仍然是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但也有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人力 资本投资在高校投资中的作用。马晓燕(2001)认为,教育投资可以是不同形式的资源, 而不仅仅是教育形式的货币资金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翟静丽(2001) 指出,教育管 理体制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教育支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她认为,政府明确学校的权 力,可以帮助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有效的投资对教育方面的宏观调控是一种有效的帮 助。吴开俊(2001)主要从融资的多样性和自然性上解释了教育结构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教育结构合理,所谓合理的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的组织者,如国家,社团和个人的 投资和管理的比例是适当的,以满足不同形式的所有权。这涉及投资者(谁投资),投 资形式(如何投资),投资率(投资多少钱),投资效率(投资结果)等。第二,教育 结构要适当,各教育层次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安排,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对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的教育结构有助于建立劳动力制度的有效供给。第三,适当类型 的教育,教育结构,不同层次教育体系,应保证每个类别之间有一定的比例,以满足经 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第四,地区教育的平衡结构,这意味着教育的区域 分布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需求,促进区域合理流动和劳动之间的分配。合理的教育结 构, 使区域优化, 能够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提高经营效率, 形成了高质量的教育, 从而促进劳动技能提高,流动性高的劳动力熟练掌握劳动技能,推动合理分配劳动力资 源,形成教育有效供给。所以,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投资的良好发展,以满足不 同层次劳动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分类分级的需求,也有助于合理流动和配置劳动力资 源。翟静丽进一步认为,教育投资的效率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供求的数量均衡与 否,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定的教育质量。叶忠(2000)提出了一些内部和外部条 第 2 章 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7 件,以确保教育投资的成效。内部条件是:教育供给要科学决策和规划;各级教育应保 证教育质量,各级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监督,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效 率,这种监督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教育经费来源应该是灵活的。外部条件是: 充分和足够的教育资源;分配完善高效的市场体系;有效的政策引导;健康受教育的心 态。廖楚晖(2005)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改善财政教育支出情况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表 明,教育一直受到政府的财政和国家教育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办学规模与效益 的改善和配置的不断调整,教育资源取得的边际效益会逐步减少,应及时调整政府的公 办开支出政策和宏观调控目标。因此,提高教育效率就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整合 财政资源,政府的政策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及时调整公办教育支出。 刘省非和吴开俊(2009)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总结了经验,指出改革措施主要集中 在五个方面:建立系统实名制的国家财政券制度;多主体办学;提高自费生比重;引入 适当的公办高校收费制度;鼓励大学从事商业活动。乔海曙和陈志强(2007)探讨了大学 新模式下的多渠道融资,如高校和企业提高生产和研究的相关性;高等教育改革和融资 与资金管理的整合。陈志坚(2008),认为多样化的教育融资可以提高大学的自主权,大 学自主权是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而应享有的法定权利。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建立企业, 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相结合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系统在高校中 的变化。赵兴河和张为(2006)及孔喜梅(2006),认为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新的融 资渠道,改善速度发展依靠传统的资本积累的现状。王义兴(20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指出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高校融资的必 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投资的理论在不断的发展、深化和完善。其科研 的理论基础, 逐步从投资发展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单一的理论发展为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入手。例如,叶忠指出的内部条件里,很重要的是政府的规划和决策,外部条件里很重 要的是公共的政策的引导。然而,在教育投资研究上,无论从公共商品出发还是从人力 资本投资角出发,除了对高等教育市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研究,研究重点几乎全部 集中在政府投资,即研究教育问题的财政公共开支。 在市场经济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此外,政府开支 已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教育需求。首先,高职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在一定程 度上是由人力资本投资共同形成的,在经济增长中构成了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本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投资中,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越 来越频繁,“谁投资谁收益”的总体投资原则,更适用于教育领域,而且,除了正规的 学校教育外还有职业培训和再教育,在人力资源流动的情况下,投资更是复杂。因此, 研究政府教育行为,除了直接的效率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政府如何引导,调控和实施 监督教育投资,以及如何通过资源开发人力规划,建立产权制度,规范投资结构,培育 和规范市场,促进要素流动等,提高教育的整体社会中的总投资额,引导教育资源的合 理配置,提高社会福利。 2.2 对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研究的评价 国内和国际高等教育融资的研究文献很多, 但大多数问题集中在高等教育的融资渠 道,管理系统,并有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较少涉及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方面。 高等教育融资研究中的财政问题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他们的研究领域都为 宏观。如何从微观角度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现有理论偏重综述,实证研究很少。理论综述更突出选择路径,虽然有些文献集中 在拓宽高校融资渠道方面,但只涉及到理论分析,缺少实证研究。 此外,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目前研究重点为高等职业院校融资方面的相对较少。 无论是常见的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特点还是少见的特点,均与其本质相联系。比如它是非 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市场性,所以,这些属性就决定了确定其融资方式 应该与研究型大学或实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区别开来。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上,以目前的 研究,有助于从河北高职教育微观层面探讨融资结构和效率的关系。 第 3 章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 第 3 章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般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原型可以追溯到 1904 年晚清奏定学堂章程“高级 工业学校。”期间出现的如“特殊学校”,“专科学校”等(马树超和郭杨,2009)。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技术人才需求大的现状,中央政府恢复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经济 支持,并积极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举办各种专门学 校,提供各种专业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补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高校调整, 重点是发展大专以上学历,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大跃进”期间,大专以上学 历低水平扩大,办学条件落后。在六十年代初的国民革命经济调整时期迅速减少,直到 “文革”后才逐渐恢复。 总体而言, 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高职教育的萌芽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定位不明确,难以发展的局面。但由于其教学方法和发展专业教育 的特点,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高等职业教育在满足经济的需要方面,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当时,这些地方高职院校 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差别就是实施收费制,不住校,毕业生自己找工作。改革力度 很大。从那时起,在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即“积极发展高 等职业学校”。1994 年中央教育会议的“三改一补”,即通过职业院校,一些高专学校 及独立设置的成人院校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调整培训目标,以发展职业教育。1996 年,职业教育法和 1995 年高等教育法,并正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所有这些都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随着高等教育 1999 年的扩招,高职教育快速增长。原来的普通专科学校,其中一 部分被纳入新的高职院校,另一部分升格为本科,积极探索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为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供给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999 年 6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相协调,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专科学 校要通过改革,改组,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2005 年 11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计划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建立。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校数量从 2000 年的 442 所增加到 2008 年的 1184 所,占总数的 52.95,并已成为“半 边天” 。 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2002 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 2009 年上升至 24.2 。 3.1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河北有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优良传统。上世纪 80 年代,各县(市)就普遍建起了 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规模曾居全国前列。近两年来,河北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强劲 发展的态势,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 37 万人,已经占到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56%, 可以说提前实现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招生目标。有高职院校 57 所,民办高等职 业院校 12 所,是 1998 年的两倍还多。校舍、实训设施、图书资料等办学基础条件 均得到改善。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门类比较 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中 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 20 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13 个;建 成了一批设备先进、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的基础素质明显提高。“十五” 期间,依托 7 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教师 1.2 万人次。2005 年,全省高 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 17;“双师型”教师达到 60。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开展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学校和团体 机构办学,如学校制度与高职院校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培养模式取得了突破,通过实施 教育和工业相结合,双证书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 的发展远程教育,实施灵活的学分制度。有效地扩大了受益范围,科技成果更快的转化 为现实。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方面贡献突出。但一般来说,高等职 业教育在我省的发展仍然是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 条件比较差, 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和规模、 结构、 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而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又是 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本文将此类院校作为分析的重点。 3.2 河北省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由行政主管部门,企业或社会力量组织,很可能造成长期的校长 管理,国家的权力分配不清,使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办学规模效益不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符合现有的社会发展需要。部门、企业按自己需要办学,专业设 第 3 章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置不合理,毕业生出现过剩现象,而一些急需的专业缺乏适当的发展。一些职业学校, 技工学校只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的科学及文化素质较低, 有些成人高校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的专业技术没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技工学校转制而 来的职业学院过分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成人高校转制成高职之后偏重理论而轻技术。不 能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普遍现象,河北省高职院 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不明。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较短,经验实力相对较差。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重视普通 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观念依然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二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学立足 于一般大学组织层次的需求,不愿将职业技术学院字样反映在的校名中,以高职教育作 为升格的一个跳板。有些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导致自身定位不准, 光想升格不想好好办高职教育;三是高职院校招生困难,报到率较低。除少数学校,职 业院校学生资源普遍不足,学校招收新生报到率不高。由于学校为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 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招生成本增加。 社会上有根深蒂固的忽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这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政府部门对职 业教育忽视的原因。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 的原因。首先,各级政府拨款资金的数量较低。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或合并,财 政拨款基数一直没变。学校的运作主要依靠学费,预算内教育支出较低。其次,部门、 行业的支持不够。部门、行业很难拨出足够的资金给学校,个别部门、行业甚至想利用 职业院校可以为自己获取利润。近年来,中国导向的就业机制,人为破坏了教育的平衡 结构,导致资源,人力结构失衡,雇主或学习者都盲目追求高水平教育,重学术人才, 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人员培训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错位。 (二)缺乏高水平培训,引进人才力度不够,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仍然使用相当数量的中 专院校、技工学校教师资格,成人教育阶段教师水平较低,实践能力有限,外语水平较 低和学术研究能力不高。这就造成了现有的高职教师和本科院校教师有较大差距,整体 教育水平低, 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教学, 一直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 未进行相关专业锻炼,没有专业技术资格,虽然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还是难以适 应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此外,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也难以实现“双语”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教学,很难适应加入 wto 后的日益增多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的英语阅读、写作和沟 通能力的要求, 研究能力不强使教师缺乏创新能力, 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基地不能满足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接影响 实践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超常发展,加上资金有限,造成 各学校的实验条件,办学条件较差,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和培训 技能的需求,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此外,高职院校大多是教学模拟实验室,与实际 生产过程差距较大,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调查发现,河北省大部分高校,职 业院校的做法是将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室作为实践指导老师。因为这么多学生,一般不能 到企业进行实习,即使去实习,效果也较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严重滞后, 落后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不仅不能使先进的技术发挥主导作用,有一些训练设备,甚至 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现有设备水平。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践为基础 的教学一般应超过总学时的 40, 包括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在研究中发现, 实践课程效果较差,但占总学时比重最大,主要体现为:没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材料,与 企业的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案例也缺乏,教师就没有实践经验,不能安排这样的案例作 业,只有完成和练习课本上的习题,起不到多大作用,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特别是 规模发展很快的工科院校,很多新专业,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实验实习机构,导致学生 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实践基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过程中,轻实践训练的培训设计, 实训基地应是最真切体现生产环境。 (四)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不足,阻碍了生产一体化机制的建设。 特色职业教育应建立培训机制有效结合的教育,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补,以分 享教学,实验室和生产设施和设备,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因此,企业和机构的合作能使 得更多的科学技术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力, 提高技术含量, 获得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学生通过企业现场培训、 指导可以对未来的工作要求有明确的认识, 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将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但是,企业缺乏参与,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应用性和实用 性,阻碍了生产一体化机制的建设。 (五)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专业设置脱节。 高职专业设置不能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的人才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 第 3 章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相符。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均衡,大多设置热门且办学成本较低服务专业,工业、 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专业远远不足,这种现象,由于农民工的短缺而显得越来越突出。此 外,一些专业覆盖面过于狭窄,知识空间非常小,专业基础无法扩大,导致毕业生不能 灵活掌握知识,岗位适应能力较差。高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 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仍没有注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实训基地,没有 深度考虑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无法培养切合实际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这样的培养出 来的学生,将不会有就业市场。照此进一步发展下去,将会陷入招生难,就业难的两难 境地。其实很多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仍然供不应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由成人高校改制而成, 专业设置有两个现 象: 一是参考本科教学计划,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成为本科院校的压缩版。二是继续按 照原来模式进行专业设置。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专业没有特色,缺乏特点,人才培养特点 不能反映出来。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广泛的市场研究,就业需求的市场预测 分析不足。从专业设置到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设置,基本上都采用了收集到的有 限的信息, 专业设置不贴近市场,缺乏前瞻性。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集群的发 展,贴近企业发展及当地的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河北高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着眼于融资结构。 3.3 河北省高职院校主要融资方式 3.3.1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和金融融资制度变化多次,可分为 三个主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八十年代初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 高等教育为单一的政府投资;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为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分级 管理,高等教育开始向个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九十年代初至今为第三阶段,多渠道筹资 机制和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逐步建立。 (一)高等教育的单一政府投资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相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财 政体制。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县三级管理体制。在实践操作上,中央部委和各省分别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高等教育 预算经费上报中央平衡,审批。高等教育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是相吻合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此期间,有国家政府的全力支持,学生不用交学费和住 宿费,并享受学习和生活补助金。在中央政府,教育经费投资专款专用,学校从年终帐 户交回财政。在政府中的单一投入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一些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中央和地方各负其责 1980 年,中国的金融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央从“统收统支”到“分级包干”, 形成新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分级负责”的财政金融体制。自 1980 年以来,除中央机构 由中央政府负担外,当地政府负责对大学出资,高等教育由各地财政统一负责,中央不 再投入。这样,地方高等教育管理和投资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根据社会和经济区域 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本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调动其 积极性。 同时, 各地区试图建立一些省级政府层次、 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较全的子系统。 造成专业设置重复, 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降低。 从 80 年代起, 我国高校开始从“节 余收回”到 “经费包干,节余留用。”这给予了大学的自主使用资金的权利,今年年 底财政存款没有用完,下一年度可继续使用。这使高校资金使用效率与自身的利益结合 起来,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管理。 (三) 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的高等教育体系 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制度调动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不利于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 效率。 当时, 高校和当地政府在集中管理的体制下, 均缺乏热情, 都想着“等、 靠、 要”, 不考虑其他方式筹集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的单一政府投资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 得高校教育经费增长缓慢。 1993 年 2 月 13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纲 要”) 。 纲要指出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才能真正的保证教育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教育 的根本措施在政府,社会各阶层和个人应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改变政府单一投资的 模式,逐步建立国家财政拨款为主,通过税收支持征收用于教育,校办产业收入,社会 捐款,集资和教育基金的设立,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新体制。1995 年 3 月正式 在教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这种新的融资体制。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教育投 资应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教育附加费,校办产业,合理收取学费,并鼓励捐助和其他多 渠道筹资为辅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1998 年高等教育法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政 府为主体,社会各阶层对高等教育一起投资的筹资机制。 第 3 章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3.3.2 现阶段河北省高职院校主要融资方式 目前,河北高职教育的融资形式主要有: 第一、政府投入。主要是指在预算分配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包括事业经费,基 本建设资费和其他财政拨款等。目前,公办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包括正常公用经费和项 目经费,财政部门的拨款依据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和教职工数,而另一些则是按比例逐 年增长。项目经费是依据财政状况,核定出优先缓急后,逐步拨款。对民办高职,一般 没有财政拨款。国家在 2007 年大学生奖学金新政策实施后,对于民办高职学生的奖学 金也全部由财政拨付,使得民办高职获得了一部分较为稳定的财政资金。 第二、学费、住宿费收入。它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收费项目和受教育者需要承担 的费用。目前的学费、住宿费等由物价部门、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批准并以文件的形式 公布,迫使高职院校统一执行。学费一般分专业获审批,所有院校按相同的标准执行, 与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关系,也不考虑学校的教育质量等。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费占 学校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民办高职院校中实行学历教育的,依据营运成本制定收费 标准,报批后执行;非学历教育费用由院校自主决定并报批备案。目前民办院校普遍比 公办院校收费高。 第三、银行贷款。98 年高校招生扩招,财政拨款的增长不能满足其快速发展的资金 需求,政府实施的扩招,但政府并没有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学校自行解决资金问题, 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银行。高校银行贷款,政府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个别信号被解释为政 府是支持贷款的,甚至最终将贷款由政府归还。因此,高校将贷款作为一个难得的发展 机遇。同样的信号也被金融机构得到,在很难找到更多客户的前提下,高校毫无疑问成 为银行青睐的目标。由于公办院校有政府的担保以及高校有学费收入的情况,使得银行 可以放心的放贷给高校。客观地说,其他筹资方式筹得的资金是有限的,并且融资成本 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可以满足高校征用土地、进行新校区建设所需要的资 金,因此成为高校的主要融资形式。这种融资方式对于公办院校更有利,因为公办院校 有政府的隐含保证。 第四、其他融资方式。除了财政拨款、学费、银行贷款,高职院校还有其他的资金 来源,例如,企业投资,校办产业收入,科研收入,捐赠收入等等。直接投资是企业投 资于学校的资金。校办产业收入,是高职院校校办产业的收入,或持有在收入分配企业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收益股收益。科研收入是指高职院校研究成果转让收入或企业的研究项目收入。捐赠收 入是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和其他方面的捐助资金。 3.4 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融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获取资金的形式多样,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银行贷款、 企业投资、校办产业收入,科研收入,捐赠收入等,但实际上只有财政拨款,学费收入 和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融资方式非常单调。 首先,高职院校性质和河北省的财政状况,使得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不足。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财政支持,必 须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社会保障等,都需要增加政府投 资,因此教育经费的增长不是无限的,在教育经费结构上,国家的义务教育支出特别是 农村地区应该得到更多支持,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更有利于实现均衡目标。 与此同时, 各省财政拨款之间的巨大缺口,财政资源在各地高职院校的分配取决于该省财政状况。 河北省的经济指标和财政状况,例如,2009 年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为 2020.77 亿元,占 gdp 的比重 11.7。 河北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