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摘 要 在人类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世界各国、 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相互依存性愈来愈强,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其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 吸引了 大量外资,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越来越多 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筹办期特点以及外商 投资企业能享受优惠的政策决定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财务管理 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国家有关最新的政策法 规和作者的工作经验, 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企业筹办期的财务管理从财 务会计、 税收、 外币业务、 外汇汇兑风险规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 财务会计: 对于筹办期的企业, 国家在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比例、 资本到账时间、外币投资、实物投资会计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开 办费会计与税务处理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些都基于对筹办期概念 的准确把握,因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对筹办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 生产性企业而言,筹办期只能取得非生产性收入,而不可能取得生产 性收入, 因为企业一旦发生生产性收入, 说明已进入试生产 (试营业) 2 阶段,也就是说企业进入了生产、经营期,企业开始享受有关的优惠 政策,如低的所得税税率、 “二免三减半”等。 税收:勿庸置疑,筹办期的税负以及在筹办期所确定的工资薪金 政策将长时间地影响以后企业正常的运作。这里主要涉及契税、个人 所得税、 进口设备以及购买国产设备外商投资企业能享受增值税及所 得税的优惠。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外币业务:外资投资企业在筹建期间会涉及大量外币业务,而我 国又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 在一般贸易项目下的外汇要注意及时 核销;而在非贸易项目下外汇的购付,国家更有着严格的审查手续, 因此我们广大财务人员要注意仔细研究有关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 外汇汇兑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 可避免,这对开展国际贸易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现阶段,在我 国的外汇避险工具不多的情况下,外汇远期交易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由于在筹建期间,企业建设资金的根据合同或计划支出的,财务人员 就非常容易确定付款的准确日期和金额, 因此通过与银行间的远期外 汇交易,企业就可锁定成本,减少汇率风险。 总之,处于筹办期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其独特的方面,为了给公 司日后的正常经营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必要对它进行仔细的研 究,本文正是看到这一点而做,希望会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作用。 关键字:成本领先、财务会计、税收、外币业务、外汇汇兑风险 规避 1 the research of concerned finance and accounting practices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ductive compani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abstract after mankind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the world economy is undergoing dramatic change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n objective tren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has sped up obviously, with conspicuous expressions found in the accelerated flow and disposi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 the global sphere, the deepening of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link.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attracted a lot of foreign investors who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ts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meanwhil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more and more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re forced to pursue cost advantage as their goal.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is special period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 setup period and favorable policies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ies) can enjoy. based on porters theory of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and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stat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authors rich work experience, i have done research on main issues which cover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taxation, foreign currency business,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for the enterprise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period, there are many stric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such as proportion of registered capital and total amount of investment, deadline of the capital injection, different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capital inflow in forms of cash and materials, capitalization of borrowing costs, different treatment on pre-operating expenses between accounting principle and taxation laws. these are based on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period of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s which means the period commencing on the date the plan of setting up an enterprise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is approved and ending on the date the enterprise actually begins production or business operations (including trial production and trial business operations). for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and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businesses, it starts from the date on which agreements or contracts by two parties are 3 approved by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r exclusive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s, it begins with the date on which the application for establishing an enterprise with wholly foreign investment is appro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tartup, a productive enterprise can only have non-productive income. or it means that the company has started trial production or trial business operation and starts to enjoy favorable policies such as low enterprise income tax rate, commencing with the first profit making year, be exempt from enterprise income tax from the first year to the second year and subject to enterprise income tax at a rate reduced by one half for the third year through the fifth year, etc.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tax planning and employees compensation policies for the setup period will affect the enterprise future normal operation for a long time. here title deed tax, individual income taxes,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ies can enjoy when importing or purchasing home-made equipment are highlighted.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will involve an enormous amount of foreign currency business, and our country carries out the strict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as for business of trade items, verification of import payment in foreign exchange should be done in time. as for business of non-trade items, a set of comprehensive, stri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implemented to 4 supervise and control the business. so fies should study the concerned policies carefully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rmb appreciation trend is inevitable. at this stag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hedge instruments are limited, 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 is one applicable and feasible choice for the foreign funded company during the setup perio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stablishment, payment is made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contract or plan, financial officers are very easy to determine accurately the date and amount of future payment. through the foreign exchange transactions with banks, enterprises can lock in the cost and reduce the exchange rate risk. in shor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f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establishment has its own unique aspects.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normal operation, the financial officers should study it carefully. key words: cost leading strategy, financial accounting, tax, foreign currency business, foreign exchange transaction.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1 前言前言 在人类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明 显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科技进步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要素 跨国自由流动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愈来愈紧 密、相互依存性愈来愈强,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逐步出台并得到实施, 吸收外资的政策更趋完善, 投资环境得到更大的 改善。吸收外资连续几年出现飞跃。据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截至 2004 年年底,全国实际使用外 资存量 2454.67 亿美元。其中,2005 年 12 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552942 家。外商投资 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价格战如火如荼。 价格战的威胁不仅存在,而且很普遍。经营得再好的公司也难以置身其外。甚至于那些总体战略 及其执行情况都高人一筹的公司, 如果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 那他们也难 逃自我毁灭的厄运。成本是价格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不得不关注自己的 成本控制和管理,选择成本优势作为企业的追求目标。 不可否认, 每个新建的企业在正式运作之前或长或短都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准备。这段时 间,通常称筹办期。这一段很特殊的时期,短期资金动用量大,涉及法律条款多,影响期限长, 筹办期的工作质量对日后企业正常运作有着重大影响; 由于筹建期的一次性, 所以真正在筹建期 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不多; 并且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这些都对外商投 资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挑战。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 生产性企业的筹办期集中代表这一特殊时期的特点, 本文就选择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财务 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国家有关最新的政策法规和作者的工作 经验,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企业筹办期的财务管理从财务会计、税收、外币业务、外汇汇兑风险规 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 1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席小勇席小勇 2006 年年 06 月月 11 日日 2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席小勇席小勇 指导教师签名:顾孟迪顾孟迪 2006 年年 06 月月 11 日日 2006 年年 06 月月 11 日日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1 第一章第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对外资企业的意义财务成本控制对外资企业的意义 1.1 中国市场近期出现的新的特点 1.1 中国市场近期出现的新的特点 1. 1. 1 日益增多的外商投资企业 1. 1. 1 日益增多的外商投资企业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逐步出台并得到实施, 吸收外资的政策更趋完善, 投资环境得到更 大的改善。吸收外资连续几年出现飞跃。我国利用外资经过 1979 年至 1986 年的起步阶段、1987 年至 1991 年的持续发展阶段,迎来 1992 年以来的高速发展阶段。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从 1992 年 的 110.08 亿美元增加至 2000 年的 407.7 亿美元。 1998 年是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年份。 高达 454.63 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1.8%增加到 1999 年 4.66%,是发展 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1983 年到 1989 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 为 2.42%, 1994 年达到最高水平 17.08%。 吸收外资占 gdp 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0.9%提高到 6.2% 的最高水平;1995 年以后该比率逐年有小幅下降,但 2000 年仍达到 3.8%。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 国吸收美欧跨国公司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在全球生产链条中的 地位进一步增强;外商研发中心开局良好,中国作为全球研发基地初见端倪。 据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截至 2004 年年底,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存量 2454.67 亿美元。其 中,2005 年 12 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552942 家。 表 1-1 2005 年全国吸收外资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2 1. 1. 2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 1. 1. 2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价格战波及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从 pc(个人电脑)到航空业,从零售业到计算机软 件,从烟草到速冻食品,从汽车轮船到一次性尿布,都未能幸免。 价格战的威胁不仅存在,而且很普遍。经营得再好的公司也难以置身其外。甚至于那些总体 战略及其执行情况都高人一筹的公司, 如果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 那他们 也难逃自我毁灭的厄运。 降价有因推动价格战的三大原因 (1)市场拉动力 影响价格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市场。从当前市场现实分析,有三个方面构成了降价风的动力。 产品的严重过剩加重了市场压力。 产品的严重过剩是国内市场步人买方市场的突出特点, 且这种过剩是在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变化滞后于需求变化的条件下出现的。同时,新的企业 还在加入,同质的产品还在涌现,过剩的产品日益积累,市场负荷日益增大。从中国商业信息中 心对 605 种产品供求情况分析中看出,1995 年,供大于求的商品只占 183%,到 1999 年,供大 于求的商品达到 80%,已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截至 1999 年,全国商品房积压已达 8000 多万平 方米,沉淀了 6 000 多亿元的资金;彩电、冰箱、摩托车,甚至包括大型零售商场,无不处在过 剩的强大压力下。产品过剩,沉淀了企业大量资金,严重制约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革新和 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其坐以待毙,何不死里求生,主动出击,寻找出路。 产品过剩价格竞争微利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它既可消除积压、回笼资金, 又是刺激消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对于目前国内行业品牌林立、技术 趋同、产品差异化小,又严重过剩的市场特点,除了价格竞争,已没有多少良策。 消费市场趋淡,消费者有降价预期。无可否认,近十年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质 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就整个市场而言,居民消费能力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近几年,一 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同时正在进行的国企、房产、医疗、保险、教育等攻坚改革,使得人 们不得不为了未来而降低即期消费;二是家电、通讯工具等昔日的高档耐用消费品渐已开始转向 大众化商品,价格的敏感度逐渐增高;三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市场,广阔的农村市场成为无数 企业争夺的战略要地,而农村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与价格承受力明显低于城镇消费者。因此,要将 这些潜在消费者转变为现实消费者,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的降价,自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地方利益与市场分割的影响。地方利益与市场分割,是传统经济模式遗留的一个顽症, 是公平竞争机制、 统一市场机制形成的极大障碍, 它孕育着价格战的内因, 又使价格战雪上加霜, 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重复建设的开展,生产出大量的、 不合实际需求的产品;由于市场分割下的地方保护,使得资源配置难以做到合理有序;在市场分割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3 和地方利益下,拼装仿制厂家应运而生,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且打击难度很大,他们的低价 策略对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构成巨大威胁,迫使许多正牌厂家不得不依靠降价来保护自己。 (2)成本推动力 成本与价格是紧密相连的,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成本优势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参与竞争 的核心要素。 成本降低可以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维持价格不变,企业便可取得更多超额利润,但是各企 业在竞争压力下会竞相降低成本, 最终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第二, 降低价格, 企业可在相应减少、 保持、甚或增加利益的情况下争取强大竞争优势。因而,通过降价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扩大市 场份额,成为成本优势企业惯用的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是不断下降的。 近年来物价指数持续走低,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基础工业品、原材料等工业产品价格已 连续下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家电、通讯、电脑软件等技术性行业,技术在不断进步,零部件系统集成度不断提高和 整个生产效率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价值逐步降低,大批量、标准质量控制的大规模生产降低 了企业的营运成本; 先进管理思想的引进,计算机的现代管理和企业内部的完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国家连续的七次降息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成本的降低,为 产品价格的下降或高质量产品的低价上市提供了可能。 (3)技术推动力 新产品的替代效应导致旧产品市场份额的丧失。 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本的投入, 现 代产品(尤其是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有些产品被迫走向衰 亡,由此造就了价格竞争的空间和舞台。 在近几年的价格战中,无论是哪个行业,挑起价格战的企业都得到了不小的好处,有的市场 份额大幅上升,确立或稳固了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有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赢得了消费者倾心, 这正是降价策略的魅力所在。技术的、服务的、品牌的竞争是企业致胜的法宝,但这只能满足消 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追求,却无法满足消费者追求实惠的心理,物美还需价廉。以差别化策略进行 营销固然能减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却不能启动一个购买力不足的市场。在彩电业、影碟机 业、电脑业,许多企业不是没有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加入降价竞 争的行列,为市场占有率而战。看来,降价竞争对有的企业是战略决策的需要,对有的企业则是 市场环境下的无奈的行动。启动消费,抢夺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关键,生产的产品难以售出则意味 着危机,利润一时没了,来日还可以挣回,市场没了,则等于丢了江山,这才是生命攸关的大事。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4 由此说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足于企业的现实,即使在当代发达的营销技术面前,在多种 多样的营销策略面前,价格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价格竞争的环境还没有消失,价格仍是企业掌握 的一张竞争王牌,因此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必然的选择。 1.2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1.2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1. 2. 1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1. 2. 1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竞争决定着企业各种各样对经营目标有所贡献的经济活动是否 适当,诸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筹资、投资、企业文化建设等行为的有效实施。 既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么重要,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 呢?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五种作用力决定的: (1) 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 (2) 替代品的威胁; (3) 买方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4) 供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5) 现存竞争对手的竞争。 五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见下图 图 11 波特的五种作用力关系图 figure1-1 porters five forces 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聚集战 略三种。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5 1. 2 .2 竞争优势的通用财务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1. 2 .2 竞争优势的通用财务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波特的三个基本战略,都是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的。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 降低企业的成本, 成为市场竞争参 与者中成本最低者, 并以低成本为竞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实质上是以成本战略作 为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 目标聚集战略分为成本聚集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两种形式。 成本聚集战 略是在细分市场的成本行为中挖掘差异, 寻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而差异聚集战略则是开 发细分市场上客户的特殊需要, 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差异优势。 目标聚集战略中的成本聚集战略 实质上是一种低成本战略, 针对广设目标的竞争对手在细分市场上满足某一特定需求方面所支付 的成本高于所必需的成本而采取的竞争措施。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其目标市场上获得持久的成本 领先(成本聚集)或者处于差异聚集地位,它便有可能获取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利润。 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也不排斥成本战略的重要性。 差异化战略的基本特点 是突出产品为客户所看重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 力求在为客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独 树一帜,以便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这种成本有时很昂 贵。要想获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便必须增加成本,以追加成本为代价。判断差异化战略成 败的标志之一是实现差异化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为此而追加的成本。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必 须通过降低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成本, 力图保持与竞争对手相近的成本, 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 维持产品的差异性。这一原理可以同样适用于实施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 从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战略, 成本问题始终是企业 战略制定、 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如何利用成本战略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和竞 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 容。 与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实施成本控制的战略。 成本控制战略以成本管理过程为轴 心展开,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措施的构造与选择。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管理、成本规划与设计等 具有长期成本降低措施成份, 带有对成本管理的具体战略进行选择的倾向。 这个层面是成本管理 的战略旨在构造一个基础宽广的、 具有长期性持续效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体系, 以期在此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 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提供保障。 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有取得成 本优势的明确的战略思想,还需要有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 总之,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 付超额价值由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而产生。 竞争地位的获取和竞争优势的发挥所采取 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 而成本领先又是财务管理的通用管理战略, 是企业应付 价格战,不被市场淘汰所必须作的功课。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6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 本实施控制的战略。 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 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 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 1.3 成本领先战略在筹办期的应用 1.3 成本领先战略在筹办期的应用 如上所述, 成本领先战略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对象并积极采用。 筹办期是一个为日后企 业正常生产经营做准备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工作质量将对以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产生直接 重大而长期的影响, 这是筹办期的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生产型企业的筹办期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 的特点,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本文以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 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财务会计、税收、外汇核销、外汇远期交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旨 在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7 第二章第二章 筹办期的财务会计问题筹办期的财务会计问题 企业投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筹办期需要多长, 股东需要注入多少资金以及以什么形式注入资 金,借入资金如何资本化等等,虽然国家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政策比较零散,改动频 繁, 财务人员很难对此有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筹办期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将对以后正常经营 运作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筹办期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筹办期的准确定义 2.1 筹办期的准确定义 筹办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办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 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被批准筹办之日,是指所签订的合资、合作协议、 合同被批准之日;外资企业,是指开办企业的申请被批准之日。对生产性企业而言,筹办期只能 取得非生产性收入,而不可能取得生产性收入,因为企业一旦发生生产性收入,说明已进入试生 产(试营业)阶段,也就是说企业进入了生产、经营期,企业开始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如低的 所得税税率、“二免三减半”等。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财务人员对试生产和试营业的性质不 清楚,错误地认为既然是试生产、试营业,那么企业就应还处于筹建期,于是有关的费用及收入 的会计处理就错误地计入了开办费。 2.2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比例、资本到账时间有关规定 2.2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比例、资本到账时间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度,在合同、章程中明 确规定出资期限。未作规定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合营合同中规定一次缴清出资的,合营各方 应当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内缴清。 合营合同中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 合营各方第一期出 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 15,并且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缴清。外商投 资企业投资各方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缴付出资的, 视同外资投资企业自动解散, 外商投资企业批 准证书自动失效。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一方未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期缴付或者缴清出资,构成违约。 2. 2. 1 分期出资期限有关规定 2. 2. 1 分期出资期限有关规定 根据注册资本不同,对于分期出资的总期限做出如下规定: (1) 注册资本在 50 万美元以下(含 50 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应将资 本全部缴齐; (2) 注册资本在 50 万美元以上、100 万美元以下(含 100 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8 日起一年半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 (3) 注册资本在 100 万美元以上、300 万美元以下(含 300 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 之日起二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 (4) 注册资本在 300 万美元以上、1000 万美元以下(含 1000 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 发之日起三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 (5) 注册资本在 1000 万美元以上的,出资期限由审批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投资方必须严格据规定按期足额地缴付第一期出资, 并请有资质的会计 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至于以后是分批验资还是全部资金到位后一次验资, 国家没有明文规定,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222 注册资金比例有关规定 222 注册资金比例有关规定 根据外商投资总额的不同,对注册资金做出如下规定: (1) 总投资 3,000,000 美元以下(包括 3,000,000 美元)的,注册资金至少占总投资的 7/10; (2) 总投资 3,000,000 美元以上,10,000,000 美元以下(包括 10,000,000 美元)的, 注册资金至少占总投资的 1/2;总投资在 4,200,000 以下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 2,100,000 美元; (3) 总投资 10,000,000 美元以上,30,000,000 美元以下(包括 30,000,000 美元) 的, 注册资金至少占总投资的 2/5; 总投资在 12,500,000 以下的, 注册资金不得低于 5,000,000 美元; (4) 总投资 30,000,000 美元以上的,注册资金至少占总投资的 1/3; 总投资在 36, 000,000 以下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 12,000,000 美元。 众所周知,注册资金是受限制的资金,除特殊情况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外,企业不得自行减少 注册资金。 因此财务人员应仔细研究企业的经营特点, 对公司正常运作所需的长短资金做出合理 的估算和搭配,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司的注册资金。 23 外币投资及实物投资会计处理有关规定 23 外币投资及实物投资会计处理有关规定 外商可以以现金、实物或其他特许权投资,但是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31 现金出资 231 现金出资 外方投资者以现金出资时,只能以外币缴付出资,不能以人民币缴付出资,应当按照缴款当 日人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规定,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商可 以用其从其他外企分回的人民币利润再出资。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9 232 实物出资 232 实物出资 中外投资者以实物出资需要作价时,其作价由中外投资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 或者聘请中外投资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 中外投资者用作投资的实物,必须为自己所有、且未设立任何担保物权,并应当出具其拥有 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任何一方都不得: (1) 用以企业名义取得的借款、租赁的设备或者其他财产作为自己的出资; (2) 用自己以外的他人财产作为自己的实物出资; (3) 也不得以企业或者其他合营方的财产和权益为其出资担保; (4) 外方用以投资的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还应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同时,外方投资者以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出资的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外方投资者出资购买的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必需是生产所必需的; (2)价格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233 场地使用权出资 233 场地使用权出资 中方投资者可以用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注意:不是土地使用权)。 (1) 如果未用场地使用权作为中方投资者出资的, 则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 纳场地使用费; (2) 如果用场地使用权作为中方投资者出资的, 作价金额应与取得同类场地使用权所应缴 纳的使用费相同。 234 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 234 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 外方投资者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能显著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能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 (3) 中外投资者出资的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 必须是自己所有并且未设立任何担保物权的工 业产权、专有技术,仅通过许可证协议方式取得的技术使用权,不得用来出资; (4)作价方法与实物出资相同(双方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第三方评定); (5)应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非货币的都要批准)。 24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4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4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24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相关成本, 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 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筹办期间有关财务问题分析 10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 应当予以 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 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 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 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产等。 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 件时,才应当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 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 4. 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2. 4. 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在资本化期间内,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 步骤和方法计算: (1) 计算截止资产负债日的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应当按照每笔资产支出的金额乘以该资产支出实际占用天数占整 个会计期间天数的权数加总计算。 (2) 计算资本化率和利息资本化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而借入一项专门借款的, 该专门借款的利率即为资本 化率。 企业应当将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当期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 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而借入多项专门借款的,资本化率应当根据这些专 门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专门借款加权平均利率应当根据这些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 息之和除以这些专门借款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其中, 专门借款加权平均数应当根据每项专门借 款乘以专门借款实际占用天数占整个会计期间天数的权数加总计算。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 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利息中应予 资本化的金额。 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确定, 其计算方法与专门借 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方法相同。 资本化期间, 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到停止资本化的时点的期间, 借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监测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丰田打造标准工程方案(3篇)
- 房屋加固工程专项方案(3篇)
- 猫咪饮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散文类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猫咪的聚会课件
- 返乡老屋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校本培训课件
- 电网工程安全评估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干部培训会讲话课件
- 国企清产核资制度
-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概论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模拟卷及详解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