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CJ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伴随国内报业纵深发展以及我国加入 wto 后, 传统报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愈加 激烈,其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报业管理者认识 到以报业采编人员为主体的知识员工的重要性。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报社 在知识员工管理方面却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何做好知识员工的开发、培 养、使用是国内报业现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亟待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科学、适合 国情的知识员工管理制度和机制。 本文尝试对中部一家副省级城市机关报知识员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剖,力 求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报社行业的知识员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本文分析了本 文研究对报社行业乃至媒体行业知识员工管理的借鉴意义; 其次运用 pest 模型分析 报社行业的现状,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报业行业特点、人力资源研究、知识员 工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成果; 然后简要介绍了 cj 日报社现状, 厘清报业知识员工概念, 从 cj 日报职工中划出知识员工的范围, 并运用 “5p” 模型分析其知识员工岗位设计、 选拔培养、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以及工作激情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创 造性地提出对 cj 日报知识员工管理推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进行知识员工职业生涯 规划,重新设计 cj 日报知识员工薪酬体系等解决方案和思路,并展望了本文选题的 研究前景及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本文研究对其余报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报社行业 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员工 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wto, with the burgeoning newspapering, traditional press has to face up fierce competition stemming from either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edless to say,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s substantially resting on intellectuals. hence, more and more executives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workers most of whom are working in acquisition and cataloguing department. however, for most of press agencies, the attempts to manage the knowledge worker well have failed. then, how to explore potential worker and how to cultivate, employ them are also cruci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ternal newspapering. consequen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scientific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institution that accords to the national situation is expecting.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ries to provide a deep investigation to the reality of a sub-provincial newspaper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workers. so,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probe into this issu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is article can be used as future reference to the whole business; second, pest modal is employed while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ess and review the accomplishment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 have achieved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 human resource research and knowledge worker management; then,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j daily newspaper and clarified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knowledge worker; also, it selects knowledge worker within a given frame, and utilize 5p modal to analyze the design of position which best fit the knowledge worker,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alary management and state of working enthusiasm and finally figure out what the underlying problem is. eventually, it creatively put forward a long-term plan for implementing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in relation to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worker and help them best plan their professional career. meanwhile, it gives a new resolution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the salary allocation system and speculate the research prospective of this topic, feasibility of this new proposal and the profound impact it may bring to other newspaper offices. key words: newspaper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knowledge worker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中国报业一直具有很强的政党属性, 注重社会效益, 而不太注重经济效益。 1978 年起,我国报业逐步走向市场,由过去的全额财政拨款转变为各报社自负盈亏。市场 大潮涌动 31 个年头,当下,中国报业的生存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网络媒体的兴 起,各种报纸数量的大幅增加,现代社会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报纸不愁生存,单 纯追求社会效益的年代已渐行渐远,生存和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各大 报社头上。 传统研究认为,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伴随社会和新闻传播的不断发 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报业的劳动充满创造性,也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型行业。依赖 一个优秀、高效、新锐的智力密集团体进行运作和实施,才能提供密集的知识、技 术管理, 才能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转和竞争优势1。如何让报业的核心知识员工采 编人员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对于保证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报社均对采编人员的管理与开发做出了自己的探 索,但是,由于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知识员工管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加之现 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及和应用程度等多方面原因,不少报社在对采编人员的管理 问题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难以发挥知识员工的最大潜能,甚至导致 部分优秀知识员工的流失。必须看到,伴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报业采编人员的生 存环境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变化。这些新的变化,显然没有立即体现在报社的人事管 理制度上,不少报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依旧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和行政色彩, 墨守成规,难以适应核心人才采编人员等知识员工的需求。 新形势下,如何变革对采编人员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激发报业生产力?如何将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引入传统的报业人事管理,走出有中国特色的 报业知识员工管理之路?现代报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报业知识员工人员提供 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除“仕途”之外的成长之路,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实施?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 解决的突出矛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选取了从报业知识员工管理的这个角度 切入,试图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和探索传统报业特别是各 级党报对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 1.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源自西方的企业管理,各种理论和研究偏重于对企业员工的 管理,而我国媒介的生存环境较为特殊,报业属性当前仍然为事业单位,对于员工 的管理通常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行政色彩较浓。这两种对于员工管理的方式 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异同,但谈不上孰优孰劣,只要适合于合理调整组织和员工之 间的关系,都有存在和研究价值。本文认为,当前,国内报业正处大变革时期,国 家新闻管理政策逐渐松动,新兴媒体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国外媒体巨头虎视眈眈国 内报业市场,迫于竞争压力,报业为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管理知识员工的方式正在从“身份制”转变为“契约制” , “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日益受到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在报社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引入和借鉴西方的现代人力 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大有裨益,也大有可为。 当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对于西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不 能盲目崇拜,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悠久,具有自己独特的国情,科学和合理的人力资 源管理必须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对于西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 必须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谨慎,采用科学的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才能 让这些理论发挥最大的功用,服务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如果采用囫囵吞枣的方 式,不论这些理论是否适应中国国情,盲目地生搬硬套,不但不能改进我国的人力 资源管理,很多情况下,反而会使企业或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状态更加恶化。 与许多成立时间不长的新兴报纸相比,知识员工管理问题在历史更悠久,传统 势力更为强大的各级机关报中更显突出。本文选取了一家有 60 年历史的副省级城市 机关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管窥报业知识员工管理全貌。 文中述及报纸cj 日报社所在城市拥有 7 家日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对激烈的 市场竞争, cj 日报社虽然推行了事业单位的人事体制改革, 1998 年起, 全面实施 “全 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员聘用制” ,但迫于可以理解的现实原因,采用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 渡原则,过去有传统的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和新进人员虽然在考核、奖金分配等方 面保持了一致,但在医疗及退休后的待遇方面仍有不少差距,采编人员中不少年轻 骨干因为这种原因,缺少对单位的集体认同感,影响了其职业忠诚度。此外,在采 编人员的绩效考核方面,cj 日报社虽然拟定了一定的判断标准,试图以新闻价值和 为报社创造价值的大小来量化采编人员的劳动,并以此计量各种稿件的酬劳,但在 实际操作中,由于采编人员的劳动具有主观性,加之所制定的考核标准也由具体的 人来实施,限于实施人的水平和理解,制定的考核标准制度很难逐一落实,对于不 同的人来说判断标准难以统一,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按稿件长短和数量计分的问题, 文字越长,奖金越高,稿件数量越多,成绩越大的问题,让报社的知识员工特别是 采编人员沦为“计件工人” 。cj 日报社的职务晋升中,行政色彩依然浓厚,缺少对各 岗位所需人才的分析和了解,“写而优则仕” 成为报社选拔中高层管理人才的主渠道, 大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从记者编辑中挑选,缺少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导致整个 报社的管理效率不高。本文希望通过这一个典型的个案研究,对中国报业乃至中国 的媒介行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可为众多报业知识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一定 帮助。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当前,中国报业已有共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拥有一流的记者编辑。只 有拥有一流的记者编辑,报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只有拥有一流的 记者编辑,报社才能从众多媒体中吸引广告商的目光,为报社生存和发展赢得资金, 只有拥有一流的记者编辑,报纸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增加更为宝 贵的无形资产。限于篇幅,本文将集中研究中国报业中的采编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中部分符合知识员工特征的人员,即将在中国报业中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报业知识 员工作为核心研究对象。 具体来说,下文将逐一分析 cj 日报社中的知识员工的薪酬体系、职业培训、员 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工招聘、激励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性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报业知识员工管理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知 识员工在报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随后,以 cj 日报社为例,初步介绍中国报业的 职工构成情况,厘清报业中的知识员工的概念,从而明确报业知识员工的范围和特 性,为报业知识员工管理划定范围和区间,此后,进一步针对知识员工的特性和报 业的特殊属性,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的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 cj 日报社知识员工 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并进一步延伸至整个报业中的知识员工管理的特点和现状问题, 最后,根据这些研究,针对 cj 日报社的具体问题,对 cj 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给出具体的建议解决方案。 1.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依照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运 用文献研究、理论推演、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厘清知识员工的 概念及特点,明确报社知识员工的范围。结合 cj 日报社的实际,分析其现行知识员 工管理现状,找出需要改进及完善的地方。同时,借鉴国内外报社行业及其他行业 知识员工管理的经验,对 cj 日报社现行知识员工管理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建立科学 的知识员工管理体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理论分析的同时运用以下方法: (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综合及抽象等方法,对 所获得的关于 cj 日报社的材料分析筛选,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运用科学方法确定 合理的控制标准。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访谈法。采用工作分析访谈和关键事件访谈相结合。本文针对研究内容, 对 cj 日报社人事部门的主管和工作人员以及选取不同部门,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员工 进行广泛访谈,获得大量相关知识员工管理的信息,从而为提出改进的建议性方案 提供基础的事实依据。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理论是服务于实践的,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手段。本文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的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所获取的关于 cj 日报社的实际资料,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从而提出改进意见。 (4)比较研究法。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 “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 同别人进行比较。 ”的确,比较才能出真知,比较才能从看出差距。那么,什么叫做 比较研究法呢?根据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中的解释: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 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正所谓,比较是认 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本文 将运用这一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对 cj 日报社现在知识员工管理分析和同行业内、 地域内的媒体进行横向比较,cj 日报社已采用和已经改进的部分知识员工方法效果 和以前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试图从中归纳出报业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律。 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报社行业特点分析报社行业特点分析 报业堪称最早出现的现代传播媒介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报纸从 原始的邸抄开始,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978 年起,国家对新闻媒体单位实行“事 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报业从“财政拨款,报社办报”的旧模式逐渐走向市场,目 前,我国报纸已从 1978 年的 186 种发展到 2008 年的 2 千余种,日报出版规模不断 扩大,已跻身世界前列(见图 2-1,报纸数量发展示意图)2。近年来,迅猛增长的 新兴媒体不断冲击传统媒体市场(见图 2-2,新兴传媒产业示意图) 。我国加入 wto 后,传统纸媒报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愈加强烈。网络传媒经过 10 年的发展,其客 户稳中有升。3g 新技术的出现,也给属于报业带来新的挑战。2005 年初,不少业内 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报业的“寒冬” 、 “瓶颈” 、 “拐点”即将来临。 随后,新闻纸价格上涨使得许多报纸迫于成本压力选择了涨价,而随之带来的 后果是,全国报纸零售份数也伴随价格的上涨,出现了下滑趋势。2008 年下半年金 融海啸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波及中国经济,国内很多的实体企业也受到不小 的影响,效益出现下滑,国内的广告投放总量随之企业效益下滑而减少,这对于依 赖广告收入弥补发行亏空的报业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有关资料, 在 2005 年, 拥有 100 多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宣告破产保护。2009 年,国际两 家拥有悠久历史的报纸宣布停出传统的印刷版本,改为电子出版。 “美国报业的今天 就是中国报业的明天?”此类言论正反映报业竞争的残酷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报 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报业将在微利时代展开更激烈的竞争,这种形势,对于报 业提高知识员工管理能力,更好发挥知识员工的价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 年, 国内新闻纸的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水、电、燃油价格也有上涨的可能,国内企业 运行状况能否摆脱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触底回升趋势仍不确定,这种大背景 下, 中国报业生存和发展处境可谓不容乐观。 下面, 本文尝试运用战略管理中的 pest 模型,分析当前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特点。 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004-2008报纸数量发展 1910 1915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20042005200620072008 报纸 图 2-1 报纸数量发展示意图 2004-2008新兴传媒产业发展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042005200620072008 手机用户(万户) 网民数(万户) 手机上网数(万户) 图 2-2 新兴传媒产业发展示意图 2.1.1 报业国家政策环境报业国家政策环境 中国报业一直坚持意识形态属性,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坚 持报业政治属性的同时,报业大环境的改革坚冰已正在破除。1996 年,全国第一家 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2003,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日报报业集 团联合主办 新京报 , “被认为是我国首例被依法批准的跨区域办报模式” 3。 此后, 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006 年,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又杀向云南, 和云南出版集团公司联手, 打造了新的 云 南信息报 。国家推行的一系列报业改革措施,说明我国报业的外部大环境正在由过 去的党和政府直接紧密控制转为相对宽松的办报环境,给予了报业更大的自主权和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在我国目前的政治条件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报业的 意识形态和商品属性的“二元结构”状态将长期存在。 2.1.2 报业经济形势报业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 30 年的高速增长,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 响,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预计仍能保持 8%的高增长率。有关研究表明,媒体 赖以生存的广告投放总额和 gdp 有高度的正相关,与经济增长同步,我国广告投放 总额也在持续增长中,虽然近年来,报业在媒介广告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但由于 我国经济形势向好, 其广告总额仍在增长, “蛋糕” 体积仍在持续扩大。 (见附图 2-3, 中国传媒业细分市场结构图)本文讨论的 cj 日报社所在的副省级省会城市常住和流 动人口过千万,为中部经济龙头,2008 年城市 gdp 总额 3960 亿人民币,投放的广 告总额约 60 余亿元,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当地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当地共拥有七家日报,属于日报密集的特大城市之一。 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细分市场结构图 电影 84.33 2% 期刊 198.1 5% 广播 68.34 2% 广告公司 389 9% 移动 1131 26% 网络 364.4 9% 图书 548.52 13% 电视 835.8 19% 音像 30.24 1% 报业 571.1 14% 电影 期刊 广播 广告公司 报业 移动 网络 图书 电视 音像 图 2-3 中国传媒业细分市场结构图 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1.3 报业文化环境报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报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报纸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民族风俗、道德信仰、审美观念等等。在我国,报纸作为上层建筑的一 部分,不论全国性报纸或区域报纸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比较高。但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如广州日报根植于广州市民之中,依托“早茶”这一特 有的广东城市市民生活习惯,零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难以被其它的区域报纸学 习和复制。报业必须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特色,立足于所在城市。cj 日报社所在城 市作为中部特大城市,码头文化源远流长,号称中国最“市民化”的大城市,故新 涌现多家定位于为市民服务的都市类报纸,cj 日报社作为传统机关报,其广告收入 受到了空前冲击,效益一直处于下滑态势,近年来,连续采用多种措施,其下滑趋 势才有所缓解。总而言之,报业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所覆盖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 充分融合适应,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2.1.4 报业技术环境报业技术环境 报业发展一直与技术进步同步,从甲骨文到印刷术再到激光照排,从发报机 到卫星传版,现代技术赋予了报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技术条件的创新 是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梳理一下中国乃至全球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 看到推动报业发展的几项关键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以及建立在两 者基础之上的网络技术4。正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报纸印刷、记者采访 方式、编辑工作方式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眼下,报业记者采访已从过去的笔和 纸变成了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报业印刷已从铅与火走向了光和电当前,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日趋广泛,国内各报业集团正在积极融合新媒 体,纷纷推进数字化,以其获得更多的眼球5。可以预见,网络和 3g 新技术在我 国的广泛运用,也将继续对报业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新的深远影响。种 种事实表明,报业作为最传统的媒介形势之一,其生存和发展正受到信息处理和 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深刻影响,其影响正在深入渗透至报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2 报社知识员工管理问题分析报社知识员工管理问题分析 美国学者霍顿最早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他在 1979 年的著作中,从资源 管理演化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6。 加拿大专家费朗西斯 赫瑞比将知识员工定义为: 那些用脑多于用手而获得收入的人7。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比 认为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 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8。 华中科技大学廖建桥教授对知识员工做出了以下定 义:知识员工是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从事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 的人9。 根据中国国内的报业现状,中国报业的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核心员工,包括 采编、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包括广告、发行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一般工作 人员,包括后勤服务人员、司机、印刷工人、投递工人等。综合以上国内外关于知 识员工的定义,分析中国报业中的从业人员,其中采编策划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从 事发掘、深化新闻价值、传播新闻的工作,比较符合知识员工的特征,可视为典型 的报业知识员工。而报社经营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多从事报纸运输、后勤服务 等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太符合知识员工的特征,但也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从事 流程设计管理等较为复杂的劳动,比较符合知识员工的特征,也可纳入报业知识员 工范畴。 目前,根据国内报业运行的现状,核心员工即采编人员的日常工作大都没有固 定的工作时间,管理上比较宽松。主要采用事后考核工作效果的方式管理,较为松 散。工作效率主要靠知识员工的自觉约束。要考察报业知识员工特点,要了解报业 知识员工同样具有知识员工的一般特征。首先,报业知识员工具有差异性。人的个 性千差万别,思维方式,情绪反应,人生目标、性格偏好都有所不同,与资金、原 料、设备等资源不同,可以随意调配,而知识员工则不同,不同的知识员工适用于 不同的岗位,此岗位行,不意味着彼岗位也行,反之,此岗位不行,也不意味着彼 岗位也不行。合理适用知识员工,正在要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在某一层面上的最大 能力,而不是硬要在平衡其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其“全面发展” 。其次,报业知识员 工还具备自主性。知识员工通常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也有权根据自己的专 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长、兴趣爱好、能力等挑选自己愿意并认为可以胜任的岗位。如果合理的工作要求 受到粗暴对待,有可能成为知识员工放弃现行工作的重要原因。此外, “强扭的瓜不 甜” ,将知识员工强行留在他不愿意待的岗位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第三,报业知识 员工也具有发展性。求发展应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基本属性,由于具有较高的知识水 平,知识员工在一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任何一个知识员工求发展也需要平 台和条件,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关注并提供机会给有发展意愿和发展潜质的知识员工。 除具有知识员工的一般特性外,报业知识员工还具有什么特性呢?这个问题,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报业知识员工与其它行业的知识员工相比, 至少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受教育程度较高。目前,报业知识员工门槛起码为大学 本科,有的甚至提高至硕士。这是由于报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报业知识员 工的平均学历和受教育程度均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第二,从事信息传播这一特 殊工作。纵观报业知识员工的工作过程,可以这样说,报业知识员工的工作总是与 信息传播或多或少地存在联系,不论采访写作稿件,编辑版面、广告经营、发行经 营均是如此。这也就是说,传播信息是报业的“中心工作”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包 括知识员工管理都应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这一中心。第三,社会地位较高。在我国, 报纸乃人民公器,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喉舌,由此,报业知识员工在我国具有较 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欢乐,可以说,报业工作者具有较 强的社会影响力。第四,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报业知识员工从本身的工作性质出发, 就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著名新闻学者陆定一曾说过: “记者应该是社会活 动家” 。现代报业更是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报业知识员工需要和各阶层、 各种人交往,杰出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报业知识员工的特性之一。 同时,中国报业还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殊性。国内报业明确其阶级属性,是党 和政府喉舌,是联系群众和共产党的桥梁。国内报业具有双重属性,即接受党的领 导,具有行政色彩,同时也自主经营,其产品报纸也具有商品属性。报业的产品 也比较特殊。报业主要产品为传播的信息。其生产过程个性化,凝结知识员工智慧, 难以复制。加拿大传播学者文森特莫斯可这样说:“传播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十分 强大的商品,因为它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还制造了符号形象,其意义能够塑造人 1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们的意识10。 ”同时,由于我国对于新闻宣传和舆论环境的特殊政策,与其余企事业 单位相比,我国报业还具有以下独特的行业特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报业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将“讲政治”放在首位,这是由我国政治环境和报业属性所决定 的。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这是由现代报业 商品属性所决定的。与其余行业不同,报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和效果难以量化的难题,因为报业的产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 只能说做到“相对公平” 。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中国报业知识员工管理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在知识员工管理问题上,缺少科学研究和整体规划,虽然不少报 社推行了人事改革方案,但鲜见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规划,各项政策也缺少连续性。 对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满足知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方案设计缺少科学研究,制定标准存在凭感觉,或简 单沿用党政事业机关体系,缺少对知识员工的驱动力。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方法陈旧 落后,难以激起知识员工的“共鸣” 。我们必须看到,在报业知识员工管理实践中, 全面认识其行业的特殊性和知识员工固有的特征、合理科学地利用各种手段,才能 真正发挥知识员工的潜能,从而支撑报业生存和发展。 2.3 国外报业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发展国外报业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发展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起源自西方,国外各媒介机构对于人力资源理论的运用较中 国相对成熟。例如,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市场化,报社 很少直接从学校招募记者编辑,一般均要求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直接面向人力 资源市场。美国报社通常采用发行人制度,管理高度扁平化,层级较少,管理的灵 活性高,各部门也相对独立,沟通协调的成本比较低。不过对于报业核心人员 采编人员工作效果的科学评判,即使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成熟的国外报社,在实际 操作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如温斯顿一一塞伦口报 ,一开始使用“格子系统” ,来计量该报记者的工作, 它要求由编辑进行估算,按记者完成稿件的时间来推算工作定额,最后由管理人员 1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统计每周记者的工作量。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施时间不长后就发现效果不佳, 记者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报纸品质也有明显下降。后来,该报采用了更为软性的评 价体系,改用开会评述的方式。 不过,美国报业对如何科学评价采编人员的绩效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美国的 底特律新闻报使用了一套复杂的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共有 38 项标准,用于评价 员工的工作绩效。目前,这套相对较为客观和有成效的系统,己被许多美国的报社 采用。在日本,报业通常采用终身雇佣制,从学校中挑选基本素质较高的学生进入 报社,进行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基本上采用终身雇佣,员工流动率低,新员工能 很快融入报社。日本报业的这种人力资源模式能够提高员工忠诚度,但也存在着明 显的缺点,人员容易老化,降低竞争力。近年来,日本报业也开始针对这种模式的 缺陷,引入改进措施,提高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水平。 2.4 国内报业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发展国内报业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发展 80 年代起,中国开始引入人力资源的有关理论。此前,中国的企事业单位一般 使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劳动力概念,对于单位职工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方式, 报社通常设立人事处、政治处等部门对职工进行管理。近年来,各种国外人力资源 理论在国内各行业中传播得相当快,不少报社也在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 探索报业人事管理的改革之路。同时,伴随国内报业纷纷走上集团化道路,对于人 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拘泥于传统,许多报业集团 纷纷进行创新人事管理机制的改革。2006 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行虚拟部门制度。 这一制度打破原有人事管理中的职位、编制、身份等框框,挑选各种年轻人才,不 改变他们的岗位,而是利用他们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进行类似策划、资源整合等 “务虚”工作。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这群年轻人,竟然产生了“裂变”效应,各种 新点子层出不穷,助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快速发展。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尹 明华在中国传媒高层论坛上介绍,目前,集团所有项目包括新媒体都是在这种增量 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11。 国内学者浙江大学教授邵培仁从媒介管理的角度对媒介行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了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媒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 管理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媒介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兴衰成败,关系到政治的稳定、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邵培仁对描述了媒介人才的生命周期,管理原则,选择任用 的方法和机制等。同时,他展望了 21 世纪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他认为, 21 世纪媒介人力资源将有媒介人力资源部门成为媒介行业举足轻重的部门、媒介人 力资源管理将更具自由度和适应性、媒介人力资源部门将更侧重于对员工创造力的 培养、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因素将大于保健因素等发展趋势。邵培仁希望媒 介管理者在新环境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要树立前瞻意识,建成学习型组织,促进 有效沟通,更新绩效评估系统。 国内学者吴文虎也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涉足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 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能动性最强的生产力因素。媒介 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媒介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利用、开发和调配的过程和 方法。吴文虎分析了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后提出,媒介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树立 人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职位为基础制定报台基本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 岗;中层干部以下全部实行聘用制,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目标,招聘制是媒介人 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湖南大学向志强、刘社瑞则选择从媒介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媒 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这一角度。他们分析了湖南电视台、美国迪斯尼集团、南方 报业集团等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他们认为,经过近十多年的媒介管理体制的 改革,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已由外部资源的扩张转变为内部资源的整合。媒介外部 资源的扩张总是存在一定的边界,当外部资源的扩张不再成为主要动力时,媒介产 业的发展只能依靠内部资源的整合,而媒介内部资源的整合主要为媒介核心竞争力 的培育和打造,媒介人力资源是打造和培育媒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此外, 湖南大学的邓向阳还从媒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媒介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和考核, 并提出了经营管理人才也是新闻人才的观念。 纵观国内关于媒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不过大多研究从媒介行业角度出发,目光虽然也包括报业在内,但更多是投向整个 媒介行业。事实上,各种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由于报业 1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有别于其他媒介形式的特点,专门对报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仍有必要性。由于 当前中国报业依旧受制于体制和市场两只力量强大的“手” ,中国国内报业普遍存在 人事改革具有不完全性,仍在苦苦探索报业人力资源改革的科学做法,不少报社在 改革中采用妥协做法,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过渡措施,加之国内报 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等问题,国内报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 知识员工管理方面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1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cj 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日报社知识员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cj 日报社现状介绍日报社现状介绍 3.1.1 cj 日报社简介日报社简介 cj 日报是我国中部地区一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市委机关报。该报创刊于 1949 年 5 月 23 日。半个多世纪,历经多次变革,新闻人才辈出,办报水平不断提高。1984 年 依照“立足本市,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办报 方针,该报逐渐走向市场化,同时与法国、中国香港的多家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2 年当地成立报业集团后隶属于拥有“十报一刊一网”cj 日报报业集团。cj 日报 曾站在全国报业广告总额前 10 强位置,但近 10 年来报社广告总额却出现下滑及滞 缓增长局面。2008 经过新一轮的改革后,逆势上扬,发行量 30 万份,广告额 7000 万,全年广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5%,创全国大城市党委机关报 2008 年广告增幅前 列, 被中国广告协会列为全国日报广告投放价值10强。 在经济形式并不太理想的2009 年 1 季度广告销售同比增长 14%, 预计 2009 年广告收入将超过 8000 万。 (见图 3-1) cj报社1998-2008广告收入 100009700 8300 7500 7000 62006100 5900 5300 5000 7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广告额(万元) 图 3-1 cj 日报社 1998-2008 广告收入柱状图 由于 cj 日报历史悠久,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体。上世纪末该报着眼于政经新闻, 打造主流媒体,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2008 年以后又将报纸定位于“影响有影响的 人”力求将读者群也从以往的机关干部向社会中端人群覆盖。cj 日报社所在城市为 1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中部一副省级省会城市,高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新闻、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 与报业相关专业的科研水平及新闻事业从业人员培养等均属全国前列。 3.1.2 cj 日报社组织结构日报社组织结构 cj 日报属事业单位,由市委宣传部主管。上世纪 90 年代事业单位改革后,组织 结构调整为核心部门、机关职能部门(下称职能部门)以及所属的广告部门。2002 年合并到 cj 日报报业集团后,cj 日报保留了核心的 12 个采访部门及总编室,市场 经营部门的广告部,而机关、后勤等职能部门划归报业集团管理。根据本文研究知 识员工管理的需要,只探讨核心部门及市场经营部属于 cj 日报的广告部知识员工。 对市场经营部中的发行、印务等属于直接隶属报业集团等均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目前,cj 日报组织结构分为四层,总编辑负责全报社各业务,下设 4 个分管副 总编辑,分别负责具体管理各采访部门及广告经营部门。各部门一般设正副主任各 一名,具体负责部门人员的日常管理。 (见图 3-2,cj 日报社组织结构图) 图 3-2 cj 日报社组织结构图 3.1.3 cj 日报社人员结构日报社人员结构 cj 日报社隶属于 cj 日报报业集团,该报业集团现有正式员工 1413 人(包括在 编、非在编专业技术人员、非在编合同工) ,其中采编人员 763 人,其中高级技术职 称 276 人(正高为 51 人) ,中级技术职称 210 人,两项占 63.7%。cj 日报报业集团 拥有一批拔尖人才,2 人获新闻界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1 人,“韬奋新闻奖” 总编 辑 副总 编辑 副总 编辑 副总 编辑 教科 文卫 新闻 部 副总 编辑 长江 调查 城区 部 党政 新闻 部 广告 部 评论 理论 部 群众 工作 部 经济 部 社会 新闻 部 摄影 部 文体 新闻 部 文艺 副刊 部 总编 室 1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提名奖 1 人) , 5 人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11 人获“湖北省新闻出版名人” 称号,55 人次享受各级政府津贴或评为专家。 cj 日报为集团旗舰报纸,有 60 余年的历史,cj 日报社过去长时间沿用传统的 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经过人事制度改革后实行“全员聘用制” 。2002 年成立报业集团 后,后勤、人事、行政、发行等部门由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