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摘 要 摘 要 角色一词源于英文字 “卷宗” (roll),中国传统戏曲中,也将剧中人物称为 “脚 色”,即角色。20 世纪前后该词又被引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通过研究人们 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任务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经常的交互关系。多 年来,角色一词被引入文学、艺术等学术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然而在会 计学界,角色一词并不多见,国内外文献中很少有相关阐述,对会计角色的内涵 进行深入剖析更为少见。 本文拟将角色一词引向会计学,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会计角色的演变及会 计角色冲突。 会计角色演变部分主要阐述了会计角色伴随人类社会的浪潮产生的 四次转变:管家、帐房先生、信息人、国际经济人,依序介绍了各个角色的由来、 历史渊源、每个角色的含义及其功能特征。会计角色冲突部分主要说明了会计角 色冲突概念的理论支撑,结合当下金融危机及会计造假案例,从角色冲突角度探 讨会计非诚信行为的动因, 并分别从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两方面讨论会计角色 可能面对的各种冲突、困境及其出路。 会计角色理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体系, 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角色内涵的相关 内容系统阐述,分别探讨了会计角色的界定、会计角色演变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会计角色冲突及会计角色的冲突化解等内容,将其结合成一门新的专题,使得角 色一词在会计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会计角色、角色冲突、角色演变 abstract abstract “role” derived from english “roll”. we also called drama character “ro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the word was introduced to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ety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deno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nowadays the word was introduced to the circles of literature and art. however in accounting circle the word was very rare, there were very few documents about this topic. this essay will introduce the word into accounting circle, research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main in two aspects: accounting evolution and accounting conflict. the four important accounting roles were: chamberlaine, the counte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r and the coordinator of global economic interests. however, following the role evolution of accounting, there were many restrictions of the developing of accounting role.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conflicts became much serious. nowadays, the reforming of the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objectives of accounting role became much important. the theory of accounting role is very wide. the essay will research into these aspect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role, the evolution of accounting role, the conflict of accounting role and the realizing of accounting role. key words:accounting role; accounting conflict; accounting evolut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角色一词源于英文字 “卷宗” (roll),中国传统戏曲中,也将剧中人物称为 “脚 色”,即角色。20 世纪前后该词又被引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通过研究人们 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任务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经常的交互关系。多 年来,角色一词被引入文学、艺术等学术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然而在会 计学界,角色一词并不多见,国内外文献中很少有相关阐述,对会计角色的内涵 进行深入剖析更为少见。本专题拟将角色一词引向会计学,将会计角色作为一个 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对其各组成部分分专题探讨,阐述其来龙去脉。 会计角色一直融入在经济生活之中。历史显示,会计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是一 种处于被动状态的工具,它自始至终都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越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发展,它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便越重要,它的管理 能力便越来越强, 它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便越来越大, 社会、 国家、 企业交付于它的管理任务也必然会越来越繁重。从农业经济到知识经济,随着环 境转变,会计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发展、充实、丰富。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浪潮”中产生了会计角色的萌芽,从会计专职的诞生开 始到农业社会末期,会计实际上主要扮演着奴隶主、封建地主、庄园主和君主的 管家。自 14 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帐房先生这一新的会计角 色逐渐成形,并且在人类历史的第二次浪潮工业时代得到充分应用发展。由管 家到帐房先生,会计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官厅会计的狭窄范围,会计的服务对象不 再限于奴隶主封建国家和庄园主,会计不仅记录计量反映国家的钱粮、财物,而 且更要服务于民间企业组织,开始广泛的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信息社 会,“会计信息化”引发了“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这一背景下的会计 角色与传统意义上的帐房先生相比则产生了根本性的突破会计记帐方式的突 破。会计作为信息人的角色延续其管家角色发展至今,并在前两个角色背景下得 到不断提升, 会计已从单纯信息提供者、 信息管理员提升到全新的信息专家层面: 即面对来自各界的利益相关者,有什么样的信息需求就可以提供相应信息,并具 有高素质专业技能。步入现代,在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动因的驱动下,会计 开始由一种天生的企业商业语言逐渐向全球化转变, 经历了一个由多边到区域再 到全球化的进化过程。在这种大环境下,会计作为国际经济利益的协调人,旨在 减少各国间的会计差异,使国际资本市场的效率得以提高,从而降低资本成本、 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形象。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然而,就在会计逐渐进化到国际经济人这一全新角色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 经济发展、企业变革的剧烈波动,企业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及会计人有限理性等 多重局限日益突出,面对多方利益关系的难以调和,会计角色冲突问题也越发突 出。面对会计环境变化带来的会计角色演变,特别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 随着企业组织管理变革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及会计人员社会责任的不断加 重,会计所扮演的角色正从基本的核算人、资产管理者向一个更高层次的“战略 管理者”“全程控制者”“社会责任人”转变,国际化、全球化问题不断冲击会 计角色,这时对会计角色的行为、思想、目标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就显得十 分重要。 会计角色理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体系, 本文通过对以上有关会计角色内涵的 相关内容系统阐述,分别探讨了会计角色的界定、会计角色演变的历史回顾与展 望、 会计角色冲突及会计角色的功能及其实现等内容, 将其结合成一门新的专题, 使得角色一词在会计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米德将角色概念首先引进社会心理学,称为社会角色。 在社会心理学范畴,角色的定义围绕着权利、义务、地位等核心概念。这一领域 的专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角色定义。 r杜顿认为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 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hh凯利和 jw蒂博认为,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 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 前苏联心理学家布耶娃认为,社会角色是社会职能,是在特定社会中形成 的一定类型的活动和相应行为方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归根到底决定于个体在社 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社会给某一社会角色的执行者提出一般的行为方式或标准, 每个人具体扮演这个角色时还要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jl弗里德曼等人指出,社会角色是关于人们在特定类型的关系中应当如 何行动的一套规则。 总起来说,角色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 与这种地位相联的权利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始系统地使用这个概念作为研究社会结构 的起点,即用人们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任务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经 常的交互关系。这一阶段的角色定义则注重人的互动对角色的影响。 引自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 引自社会科学新辞典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是最有影响的角色理论,他将角色与互动结合在一 起,指出互动是角色间的互动,角色也是通过互动形成和表现自己的,是在人际符 号互动中尝试与创造的结果。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出了地位是角色的客观属性的反映,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 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这对研究角 色的本质具有深刻意义。 1957 年 r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概念。这是角色理论的一步创新。社会学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试图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 n格罗斯 1958 年在角色分析中的探索一书中提出解决 角色冲突的理论,指出个人可以在别人对他提出的相互冲突的期待之间进行选 择、回避或妥协。 米德(mead,g.)认为解决角色冲突的途径主要是提高角色技巧和对角色或角 色期待进行取舍。米德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角色的取舍:一是该角色对个 体的意义;二是放弃某种角色的后果;三是拒绝某种角色后周围人的反映。 格罗斯(geluos,n.)提出对不同角色进行选择的依据:(1)这些期待的合法 性; (2)如果不遵从这些期待将受到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内心谴责; (3)是向舆论 让步,还是承认舆论的合法性,或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妥协。 罗得(rhode)在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work environment一书中 指出:这种由委托人直接付服务费给会计师或审计师,而他们却从事一种叫做 “独 立”服务给他们的委托人,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利益的冲突或偏向。事实上, 引发这场冲突的核心在于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问题的服务费是直接由委托 人直接支付给会计师或审计师,而这正与职业会计师的独立性发生矛盾。 我国关于角色的研究比较稀缺,并且相关文献十分零散。涉及会计角色的文 章也是近几年才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主要分为概念诠释、揭示重要性及会 计冲突问题三类。 对于会计角色概念解释的代表性观点主要由王开田等人提出,王开田认为, “会计作为企业中的中介和一个正规的经济信息系统,其角色权力应主要表现 在:依据各种会计法规的限定,以公正、客观的态度,选择委托人和代理以及个 人利益均可接受的会计政策与程序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 录和报告,提供对有关方面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会计角色的义务和责任有, “客观公正地反映代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传递给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成为企 业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王开田现代会计角色论从企业的性质看会计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j会计研究,1998.2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蒋国发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经济关系的多元 化和复杂化,人们对会计管理的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 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它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这些角色包括“法官”角色、“邮差”角色、“军师”角色和“公关” 角色。 对会计角色重要性进行揭示的代表性观点由孙夏、王建国、彭敏等人提出。 孙夏认为,“现代的会计面临着充满复杂性和风险性的世界以及加速变化、 剧烈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其功能与职责一步步向管理、 预测和决策靠拢,显示出知识劳动者的本性。会计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 王建国则提出, “企业财务会计的素质和所提供的信息,就象领航员引领航 线、预报气候、冰山和暗礁一样,保证企业规避着各种风险,沿着正确的道路发 展。会计的角色在演变,变的越来越重要。” 彭敏等强调, “我国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而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时期。 而会计无论是作为信息系统的提供者还是一种管理 活动,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突显出其地位的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基层 会计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朗,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更加重大。” 会计角色冲突问题则以饶水林等人的观点阐释的比较明晰, 并结合了当前突 出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探讨。 饶水林在会计政策变迁与会计角色的冲突与演变中指出会计政策对会计 角色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在我国会计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下,考察 我国会计角色的历史定位及其演变,探讨当前我国会计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以及 解决这些冲突的政策途径。 马骏等在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我国会计角色的历史定位及其演 变。他们认为我国当前存在的会计信息扭曲等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会计 角色定位与微观二元体制结构之间的内在矛盾, 表现为同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 则所内涵的市场理性要求与处于转型改制过程中的传统企业的非市场理性行为 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陈素娥等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了会计非诚信行为的根源。他们认为,角色 自我认同的偏差与角色冲突、社会转型期社会期待的误导、社会转型期的会计角 色规范“真空”和角色规范不清和会计人员的开放性等,是会计非诚信为产生的 原因。 于健南强调,会计信用问题的产生与一定的制度安排是密切相关的。“如果 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并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给予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奖励,则市场上普遍提供的会计信息,其质量应当能令人满意;反之,如果市场 不奖励、甚至惩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主体,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主体又 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则市场普遍流行的会计信息,虚假成分必定居多。”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 (1)将会计角色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提出,进行详细的阐述,对每个 可能的组成部分进行规范研究。 (2)以时间为序,阐述了会计角色伴随人类社会的浪潮产生的四次转变: 管家、帐房先生、信息人、国际经济人,依序介绍了各个角色的由来、历史渊源、 每个角色的含义及其功能特征。 (3)结合当下金融危机及会计造假案例,从角色冲突角度探讨会计非诚信 行为的动因, 并分别从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两方面讨论会计角色可能面对的各 种冲突、困境及其出路。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本文所涉及的会计角色的内涵较广,但没有 较多相关的前人理论研究可以借鉴, 使得本文不能够对会计角色体系阐述得面面 俱到。 另外本文所组织的相关内容, 主要是从角色演变和角色冲突角度进行阐述, 有关会计角色内涵的其它方面内容的阐述有所欠缺。 1.4 研究方案 1.4 研究方案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研究会计环境变化导致 会计角色变化的历史资料基础上, 探讨会计史上四个重要的会计角色的产生与发 展,以及会计角色冲突问题,并且研究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的生 存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对会计角色的功能进行定义并探讨其实现问题。 2、逻辑框架 全文主体包含四部分:会计角色的界定、会计角色的演变、会计角色冲突、 会计角色的功能及其实现。 首先由角色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学的应用,逐渐引出会计角色的概念。 角色 社会学 的角色 会计角 色 概念 特性 与会计地位的关系 图 1 1 会计角色概念的引出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管家 帐房先生 信息人 国际经济人 然后将会计角色的发展按其在时间轴上的出现分为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是存 在相互交接并向前迈进的,其中包括管家、帐房先生、信息人、国际经济人。这 一部分从经济环境变迁引发会计功能的变革,就每一会计角色的变革依据,功能 实现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图 12 会计角色演变进程 在会计角色冲突专题中,首先探讨了会计角色冲突的定义及类型,然后结合 会计非诚信行为的案例,研究会计角色冲突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就 企业会计与注册会计师会计两种类型的冲突问题分别进行探讨。 最后探讨会计角色功能及其实现问题。 时间轴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 2 章 会计角色的界定 2.1 角色概念的起源 2.1 角色概念的起源 角色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面具”,后引伸为古典戏剧中的角色。古希腊 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及其弟子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曾根据艺术的摹仿和叙述两种功用,把作品分为叙述性和戏剧性两大类。叙事诗 以叙述为主,戏剧诗以摹仿为主。诗人在戏剧诗中塑造“角色”,模拟真实世界的 人物、事件,并借“角色”之言行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或思想。“诗中角色”可 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了的事物。 英国现代派诗人兼诗评家艾略特(18881965) 在诗歌的三种声音(1953)一文中认为诗中角色的声音包括戏剧性独白和诗中 对白,它有别于诗人在诗中直抒心曲的声音,是一种客观的表现方式,能避免诗人 的主观舒泻。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18851972)也把“角色”释为在诗中“戴上 面具表达”的“扮演者”。在艾略特的长诗荒原(1922)“火诫”一章中,古 希腊神话人物梯雷西亚斯便被用作“角色”来观照西方现代社会荒淫糜烂和生 机衰竭的现状,诗人借其口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幻灭感。二十世纪初英美诗坛盛行 崇尚客观表现、反对主观个性化的诗风,“角色”和艾略特倡导的“客观对应物” 自然成为这一倾向的理论宗旨和手段。 中国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物称为“脚色”,近代和现代戏剧则多用“角色”一 词。角色和脚色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中国传统戏曲中,“脚色”是指根据剧 中人物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划分的人物类型,如剧中男子称“生” 或“末”,女子称“旦”等,各具不同的表演艺术特点。中国戏曲的发展中,角色 的类型划分逐渐由简单而繁细,唐代“参军戏”只有“参军”和“苍鹘”两个固 定的角色类型,至宋元杂剧、明清传奇则不断增加。近代戏曲大都以生、旦、净、 末、丑为基本的角色类型,并又有更细的划分,如“生”又分小生、老生、武生, “旦”又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演员往往专演某一类型的“脚色”,形 成各种专门的“行当”。习惯上脚色与行当亦常被通用,如旦脚也可以叫旦行。 现代话剧、 电影等的角色自然也有人物类型,但并未形成行当,演员饰演角色无行 当的限制,各类角色的表演也无严格的行当特色和行当所规定的角色的较为固定 的程式化的表演技巧。 2.2 角色概念的相关定义 2.2 角色概念的相关定义 引自诗歌美学辞典 引自简明艺术辞典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社会心理学家看到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和个性,便把它引入社 会心理学中。他们认为,正像戏剧活动中脚本规定了演员的行为一样, 人在社会 关系中的地位也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角色的集合体,同时兼有许多角色,它代表对占有一 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角色不是自己认定的,而是社会客观赋予的。它 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并代表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联系位 置。 在角色 “扮演” 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所担任的角色太多,时间、 精力不敷分配, 有可能出现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 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虽然都是以个人为对象的一个概念 (而不是一个 团体的一种制度或一个组织的行动),但具体含义有不同。 前者一般指个人被期望 和所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即“期望角色”和“理想角色”;后者一般指个人在 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即“实际角色”。这三种角色之间有一个“角色距离”。 例如我作为一个病人可以观察到医生实际表现的某些行为,可以期望他去做某些 事情,还可以认为作为医生,他的行为应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与角色概念相关的定义一般包括角色和角色群、角色期待、角色互动等。 在现代词典的相关解释中,角色一般是指某一个人所执行的一组相关的活 动,角色产生在组织内,也产生在组织外。角色无法独立于执行这些活动的个体 之外。 角色群是指一个人所面对的所有角色的组合。例如,一个生产部经理所面对 的角色包括:企业总经理、其他部门经理、生产人员、检验人员、幕僚人员等, 角色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和生产部经理相互影响, 角色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某 个个体的绩效和行为的影响,角色群中每一个人可能因某一个体行为而受到惩 罚, 因而往往提出要求让某一个个体去做特定的事情, 以便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 所以角色期望是指角色群成员对个体的各种行为的期望, 角色群是角色期望的发 出者,而个体是这些期望的对象,下图是一个财务经理可能面临的角色群。 引自公共关系辞典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图 21 财务经理可能面临的角色群 角色期望的发出者不仅向角色期望对象提供信息和各种帮助, 同时也要施加 一定的压力,以促使其符合他们的期望,这就是所谓的角色压力。角色压力可以 通过惩罚或强迫发挥其威力。 角色冲突的本质和强度受压力与双方的相对权力的 影响,如果双方都可以以某种方式给对方以奖惩或利益,则双方很可能以寻求互 利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冲突。 图 22 理想与实际角色的冲突 前面虽然定义了角色发出者和角色期望对象,但在实际中,一个人可能同时 扮演这两种角色。 个人在社会情境中的角色不是由他的个人特征决定的,而是由别人以及他本 人对他的行为的一系列期待规定的。这种期待即“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 角色期待与一定的地位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关联, 又有所不同。“地位”指个人在某一群体中占据的位置;“角色”则指占有某一 地位的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应有的行为和表现,例如他对某一事物应持的态度、 应尽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等。当个人或群体进入某一社会地位以后,其价值观 财务经理角色 同级 其他角色 亲人 下属 领导 理想角色 勤勉 人际和谐 有创造性 善于管理 实际角色 不够勤奋 人际不畅 缺乏想象力 管理不善 引发 冲突 产生 压力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0 念和心理因素均会受到这一地位的限制,言行举止无不受到社会为这一地位规定 的角色期待的制约。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人们常常同时处于几种不同的地位,并 扮演若干个彼此可能和谐、也可能不和谐的角色,形成不同的角色关系。这种角 色间的网络关系即角色结构 (role structure)。人在社会上总要受到一定的角 色束缚,但各人扮演的角色多少和复杂程度如何是不同的,这与每个人的性格、 文 化水平、能力大小和社会化程度有关。 最有影响的角色理论是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他将角色与互动结合在一 起,指出互动是角色间的互动,角色也是通过互动形成和表现自己的,是在人际符 号互动中尝试与创造的结果。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出了地位是角色的客观属性的反 映,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 相同的角色。这对研究角色的本质具有深刻意义。 角色互动包括: (1)由角色期望的发出者所应出的企业影响角色期望对象的信息; (2)角色期望对象的反应影响角色期望的发出者未来的期望。 图 23 角色互动 在这里, 所谓感性的反应是指下级对于压力的感觉, 包括生气、 挫折、 不错、 快乐等;而知性的反应是指下级对管理者期望的了解,这些感觉和理解决定了下 级将对压力采取何种方式的行为反应。 下级的反应将提供一个反馈的信息给管理 者,而反馈又会影响到管理者未来对下级的期望。 2.3 会计角色的内涵 2.3 会计角色的内涵 通过心理学对角色一词的引入及诠释,我们可以看出角色具有社会性,角色 即是社会角色,指由人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行为方式。例如企业中的会计,作为角 引自社会科学新辞典 角色期望的发生者:产生压力 角色期望的对象:感受压力 反 馈 反 馈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色处于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因而必须具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业 务水平和工作技巧。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成为一个社会角色。 会计角色即是由会计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会计行为方式,包括会计特定的权 利、义务、责任,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扮演会计角色。包括三层含义: (1) 会计角色是一套特定的社会行为模式。 (2) 反映出会计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特有的位置和身份。 (3)会计角色是会计按照社会期望去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本质是 社会对会计角色的客观期望与会计个体的主观扮演能力的互动,辩证、和谐的统 一。 2.4 会计角色的特性 2.4 会计角色的特性 会计角色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角色具有社会性。个人扮演的任何角色都必须经过社会化,通过社会 规范的内化而确立。会计角色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进行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地位 的动态表现。 会计角色具有时代历史性。会计角色不是自我认定的,而是社会或群体赋予 的,因而同为会计角色,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有其独特的行为规范。 2、会计角色具有自觉自致性。即会计角色不是先赋的,也不是不自觉的, 而是个人积极选择的结果,是个人主动选择会计职业,通过定向培养,具备相应 能力,从而进入会计行业,占据会计的社会地位,扮演会计角色。 与自觉自致相应的,会计角色具有个性。社会给会计角色的执行者提出一般 的行为方式或标准,每个人具体扮演这个角色时还要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会计 角色的扮演因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这与每个人的性格、 文化水平、 道德水平、能力大小和社会化程度有关。 不同的个性使得会计角色具有层次性。由于会计职能的细化,各层次的会计 人员的具体分工不同,其扮演的会计角色的多少和复杂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3、会计角色具有相对性。即会计角色是相对于社会分工的其他角色而言的。 相对于会计这一独特角色,其也具有规范性。表现出一套特定的社会行为模 式。会计角色是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并围绕着会计具体的权利和义 务构成的行为模式。 规范性使得会计角色同时具有约束性。 会计独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会计角色 的扮演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应有的行为和表现,例如他对某一事物应持的态度、 应尽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等。当个人或群体进入会计这一社会地位以后,其价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值观念和心理因素均会受到会计地位的限制,言行举止都会受到社会为这一地位 规定的角色期待的制约。 2.5 会计地位和会计角色的关系 2.5 会计地位和会计角色的关系 角色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社会地位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实体,社会角色则是指个 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 地位是角色的基础,角色是地位的表现。 因此, 研究会计角色的历史演变,必须从基础性的会计的社会地位入手。会计这一角色 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使得会计 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位置上。 会计角色是在特定社会中形成特殊的活动和相应行 为方式的结合,归根到底决定于会计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会计所处 的环境越复杂,会计所处的社会地位就越显著,从而决定了会计角色的社会贡献 越发重要。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第 3 章 会计角色演变的历史回顾 美国未来学家,经济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作品第三次浪潮将人类社 会的进步归为三次浪潮。 借用托夫勒的语言,第一次浪潮是农业;第二次浪潮是工业;第三次是所谓 信息时代或曰知识经济时代。每个浪潮之后,人类文明都“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个阶段分别以犁、生产线和计算机为代表。在他的新作财富的革命中,托 夫勒又相应地命名了三种财富体系。 “如果说第一次浪潮的财富体系主要是基于 农作物,第二次浪潮的财富体系基于制造东西,那么,第三次浪潮的财富体系就 越来越基于服务、思考、了解和试验了。” 在托夫勒的思想中,隐含着一种人们普遍默认的单向进化的社会发展观。对 于人类的文明形态、生存方式和社会结构,这种观点相信,存在着某种绝对的可 以超越文化、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评判标准,如同冥冥之中的尺度。文明的演 进就表现为“冥尺”读数的增加,此所谓从原始走向现代,从落后走向先进。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作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计量尺度会计,从其原始 社会末期的“计数”萌芽到融入当今国际化进程的大趋势之中,也经历了超越地 域与文化的时代洗礼,逐渐站在国际经济协调人的高度,充分行使其经济管理的 职能,对国际经济的运作产生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会计角色演变的漫漫进化之路上, 依据会计实际参与的社会活动及其相应 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划分, 我们认为会计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主要扮演了 四个重要的角色:管家、帐房先生、信息人、国际经济人,本章依序展开探讨。 3.1 会计初始角色:管家 3.1 会计初始角色:管家 3.1.1 会计管家的产生与发展 3.1.1 会计管家的产生与发展 借用托夫勒的语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浪潮”,约始自 1 万年前并且延续 至今,被称为“农耕时代”。在这一时代,财富的基本形式是关于种植的知识 这一知识的积累与折旧。 会计角色萌芽于原始经济时期。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 过程简单,人们对生产活动数量方面的记录仅凭记忆或“结绳记事”“刻契记 数”,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原始社会末期,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手 工业和农业分工,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 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当生产过程逐步过渡到用货币形式进 【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1980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行计量和记录时,会计逐渐从一个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 职能。 会计成为独立的职能后,经历农业经济时代的漫长发展,逐渐拥有了其第一 个真正意义上的正式角色管家角色,这一角色贯穿着整个农业经济时期,同时 也是这一时期会计的主要角色。 纵观历史,会计发展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有二千多年是处于农业社会时期。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受经济水平(农业经济)和文明发展(农耕文化)的制约,会计 发展缓慢,不仅记账技术极其简单,普遍采用的是单式簿记,使用范围也很窄, 主要服务于朝廷,用于朝廷的财政收支和财产保管。从会计专职的诞生开始到农 业社会末期,会计实际上主要扮演着管家这一角色,作为奴隶主、封建地主、庄 园主和君主的管家,如实记录其东家的钱粮财物的收支结存,全面反映其受托责 任。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到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简单的会计计算和会计管理工 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会计行为上升到国家行为时,便产生了奴隶制国家的官 厅会计,官厅会计所担当的便是奴隶主的管家,为奴隶主保管其财物。 到了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为满足地主阶级通过地租、捐税和高 利贷对农民进行剥削的需要, 会计也成为了封建地主的管家。 同奴隶制时代一样, 封建社会制度是中叶围绕着集权管理。封建经济越发展,财税收支关系越复杂, 处于统治者经济管理的需要,官厅会计有了深刻的发展。与此同时,会计的应用 范围有所扩大,除官厅外,大寺院主、大庄园主也利用会计来管理自己的财务收 支活动。封建社会末期,会计开始用于民间的商业往来与借贷资本的记账。而民 间会计则局限于将本求利的范围,会计建设即朝着着眼于计量、记录企业与家庭 的私有财产增减,以及应得红利的多少等方向发展。 然而,在商业社会形成之前,官厅会计一直是主体,民间会计只是配角,会 计职业尚未形成,会计角色依然是主要服务于奴隶主或封建王室,赋税征收、财 政支出、财产保管的会计。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管家这一初 始会计角色的相关记载。如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巴 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在国外,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 罗马都留存有商业合同、农庄庄园的不动产项目等有关的会计记录。在原始的印 度公社里,已经有了专门的记账员,负责登记农业账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 一切事项。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5 据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在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我国周礼 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称为司会,掌管王朝的财务收支,定期对王朝的收入和支 出实行“月计”、“岁会”,进行会计监督。 周礼天官篇中指出:“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 考岁成”。“日成”为十日成事之文书,相当于旬报。“月要”为一月成事之文 书, 相当于月报。 “岁会”则是一年成事之文书, 相当于年报。 清代人焦循对 孟 子进行注释时,他在注解孟子万章下中曾加以解释:“零星算之为计, 总和算之为会”。 我国元代则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 “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3.1.2 会计管家的特征和角色功能 3.1.2 会计管家的特征和角色功能 初始形态的会计角色功能相对简单,并缺乏独立性,局限性较大。 1、会计管家的工作是同其他的计算活动、财政收支动、财产保管工作混在 一起的, 尚未确立自己独特的职责和对象。 2、 会计工作方法简单,仅以文字叙述式记录,记录的内容多为钱粮物及赋税, 最多采用单式记账。 3、 会计记录的服务对象混乱,由于未出现经济实体或法人的概念, 会计记录 的主题不够清晰和确定, 所有者本人及家庭, 奴隶主和封建王室所统治的国家 在会计记录上是分不清的。 4、 会计管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管钱粮物的安全、 完整, 向东家如实陈报, 反应受托责任,并协调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3.2 会计史上第二个重要角色:帐房先生 3.2 会计史上第二个重要角色:帐房先生 会计管家角色的产生与发展从顺应潮流趋势到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 这 一角色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日渐鲜明, 逐渐显出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与此同时, 会计史上第二个重要角色帐房先生开始孕育, 这一角色以手工处理会计信息为 主要方式。由管家角色向帐房先生的角色变换始自 14 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萌芽, 帐房先生这一角色的充分应用则主要集中于人类历史的第二次浪 潮工业的时代。由管家到帐房先生,会计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官厅会计的狭窄范 围,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再限于奴隶主封建国家和庄园主,会计不仅记录计量反映 国家的钱粮、财物,而且更要服务于民间企业组织,开始广泛的深入到经济生活 的各个角落,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以核算和监督私人资本运动为主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6 要内容的“民间会计”得到迅速发展,会计人员的记账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 高。然而,由于这一阶段的记帐技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故将这一阶段的 会计角色称为帐房先生。帐房先生是以手工为主的会计,或者说是一个手工会计 数据处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会计人员借助于笔、算盘和凭证、账簿及报表对 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依据会计准则、制度,按照复式记账法、历史成 本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思想体系,进行会计处理,最终生成会计信息。在传统的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存续的漫长历史时期, 它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 适应,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帐房制度的形成及西方复式记账法的诞生宣告了会计帐房先生角色的真正 诞生,而随后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变革的第二次浪潮,则使得这种新的角 色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 3.2.1 “帐”字由来 3.2.1 “帐”字由来 郭道扬先生对“帐”字引伸运用到会计领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 他在 会计发展史纲 中说:“帐字是怎样运用到会计核算方面来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一般有以下两种说法:(1)源于供帐核计之事。古代皇帝或达 官显贵出外巡游,为了便于休息、住宿,沿路派人张设有帏帐。帐内备有各种生活 必需品和装饰品,供其享用,此种帏帐称之为供帐。 供帐铺设通常十分奢丽豪 华,所用之物均有相当高的价值,是官方(或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同时,供帐所费 数额巨大,一般要进行专门的核计。巡游时,会计记的是供帐内的全部收支, 算的也是供帐内的全部收支帐目。这样,天长日久,循环往复,负责供帐 核算的会计便依声托事,借字表意,把对供帐内的财物和费用开支的考核叫 作记帐,把登记这些经济事项的簿册称为帐或帐簿。 后来,又把供 帐内所发生的经济收支统称为帐,而把登记这些经济事项的簿册称为 帐或帐簿。 对帐和帐簿的这种认识便逐渐在人们中间统一起来, 并逐步扩展到了整个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核算领域。从此,帐和帐簿就 取代了一切传统的名称。 (2)源于民间之帐帘。 在古代,那些坐店销售的商人, 通常是店前售货,店后有人随时登记会计帐目。 为了内外有别,保守私人经营秘密, 往往在前后之间,悬挂一布帘作为遮隔,这种布帘在当时称作帐帘。 这样久而久之, 便把帐帘之后称作帐房,进而把对会计事项的记录叫作记帐根据考 古发现和一些史料的记录,关于帐字运用于会计核算起源于供帐核计之 事已能够得到证实。到明清时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有一些人,感 到巾字旁的帐字用于会计核算欠妥,故创造出一个账字取代它。自 古以来贝字就是财物的代表,创造和起用账字的根本原因就在这儿。但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是,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账字出现之后,帐字仍未取消,此后二字通 用。” 非常清楚,郭道扬先生认为“帐”字出现在会计领域主要是以上两个原因。 也就是说,帐簿之帐之所以为“帐”是因为官方在帏帐内、商家在幕帐后进行会 计记录而引申出来的,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和一些史料的记录已能够得到证实。 由此可见,“帐”字包含了两个领域,由官厅的帐到民间的帐,“帐”字才 得到了更为全面的诠释。帐房先生这一会计角色正是诞生于民间会计迅速发展, 记账技术得到提到的阶段。 3.2.2 中国民间帐房组织制度形成 3.2.2 中国民间帐房组织制度形成 在明代,随着商业经营活动过程的日趋复杂,不仅商业与旧式金融业又有一 定发展,而且手工业作坊也有了新的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萌芽.因而,公元 10 世纪至 15 世纪中叶,中国的民间会计也有了一定发 展,在此期间,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 私 人“账房”组织机构开始形成,民间的专职会计和出纳在工商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进一步提高。 当时,在私家财计组织中,已有了以相互牵制、制约为目的的分工。明代万 历年间起家, 后来天下闻名的“孙春阳南货铺”有六房一柜, 六房为“南北货房、 海货房、酶腊货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这些是商品的保管、发放部门。 各房设有兼职会计,负责核算各房的财物收支事项。一柜为商品销售及银钱出纳 专柜,销售开票收款,进货接收付款。柜上设有会计主管,负责柜中的银钱收支 核算。除六房一柜设有会计之外,整个南货铺还设置有会计总管,“总管者掌其 纲”。从会计组织方面讲,既有抓纲的会计总管,也有承担细目账核算的分支会 计和负责银钱收支的出纳,此外,还在财物保管环节设有兼职会计,以监督财物 的验收和发放。从业务经营组织方面讲,会计、业务与保管既有明确的分工,也 有密切的联系,这三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其中,掌纲的会计总管, 在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孙春阳南货铺” 的会计组织已比 较完善,可以说它代表着朱明时代私家会计组织的先进水平。 明代民间会计账簿的设置、记账方法及结算方法,都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 芽的影响下发生着变革,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来清代民间会计方法的成熟 奠定了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齐齐哈尔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3年鸡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3年聊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年南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4年南通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城口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完整答案详解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方法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青海省玉树市生物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空间图文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粮食出口国地缘政治影响-洞察与解读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四氟储罐施工方案设计
- 生物质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子路背米孝双亲课件
- 广州铁路局笔试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冬季堤防施工方案
- 绳索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四川九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成本管理部副部长1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