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本文论述中心是围绕如何以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计量检测与管理水平这一主 题,通过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的分析,来讨 论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来完善、优化计量检测与管理流程, 以及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计量业务的 高效率管理。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对公司现有计量检测与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 和总结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接下来再探讨如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为运行平台,利用信息化工程技术,逐一解决那些传统管理手段下存在的具体问题; 然后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工程技术的优势,按照 brp(企业流程重建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四个关键特征:“显著的、根本的、流程和重新设计”的生产管理改 良思路,实现传统管理手段无法实现的高效管理。 系统采用 c/s 与 b/s 结构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编程工作量,提高系统整体运 行速度。对于计量检定数据的自动采集、物流条码信息的输入等与硬件发生联系的 部分采用 c/s 结构;对于检测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客 户管理、信息发布、资料查询、数据分析等部分采用 b/s结构。 关键词:关键词:计量检测与管理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系统设计 知识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enter is focusing on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by mean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analysing the status quo of dongfeng motor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fl), to discuss how to use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as well as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to build knowledge-based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s to bring the enterprise highly efficient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 the problems of th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s existing management processes.then study how to run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platfor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solv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problems.finilly ,study how to us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dvantage, according to brp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four key features: dramatic,radical,process, re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ment ideas,to achieve efficient management that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can not be achieved. system using c / s and b / s structure, the combination of methods to reduce the programming workload and improve system speed.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of data for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logistics, such as bar code information input into contact with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adoption of c / s structure,for the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spare parts management, custom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data query and data analysis part is b / s structure. key words: measurement and managemant dfl system design knowledge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论绪论 1.1 计量检测与管理概述计量检测与管理概述 企业的计量工作由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构成,二者在保证产品质量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如果仅有高精尖的计量检测设备,没有先进计量管理手段很难发挥其 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反之,如果仅有先进计量管理手段,无高精尖的计量检测设 备,更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二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1)计量检测 计量检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测量设备的检定和用测量设备去测量某物理 量。检定:是指为评定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9。对于计量检测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在 古代人们用木尺丈量土地、用斗计量粮食、滴水计时等行为就有计量检测的含义。 现代人们所使用的煤气表、电能表、水表、手表、电子称等是日常生活中不缺少的 测量设备。人们普遍关心这些测量设备是否准确,就需要对这些测量设备进行检定, 在使用前必须送到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出具检定证 书。用户使用合格的电能表去测量用电量、用合格的手表测量时间、用合格的电子 称称量物品就是测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一般对上述的煤气表、电能表、水表、手 表、电子称应定期进行检定,因为这些测量设备属于民用,并且受检定条件限制, 我国对类似的测量设备并未强制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计量检测在企业中应用更加广泛,不论企业大小、不论企业生产什么产品都离 不开计量检测。如一个小钢窗厂在生产中就需要对材料的重量和长度进行测量;再 如一个发电厂在生产中对耗煤量、发电量进行测量。特别是汽车行业、航空航天、 石油化工、钢铁行业、通讯行业等行业中更加依赖计量检测的发展。随着生产的需 要和科技的发展计量检测的地位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企业内的测量设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一般要进行周期性检定,周期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是指协调计量技术管理、计量经济管理、计量行政管理及计量管理法 制管理之间关系的总称10。涉及到具体工作内容有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宣贯,计量 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的发布、计量人员的培训、检测环境的管理、测量设备的管理、 新检测技术的推广、测量管理体系的推进等。可以说计量管理是企业计量工作中不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较好的计量管理,即使有高 准确度的计量标准、计量检测设备和测量条件,量值也不可能得到统一和准确,将 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换句话说,计量管理是在充分了解研究当前计量学技术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应用科学技术和法制的手段,正确地决策和组织计量工 作,使之得到发展和前进,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保证企业计量检测过程在受控条 件下准确、顺利地进行。 3)计量检测与管理的特殊性 企业的计量检测与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性质不同,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 特性一: 统一性这是计量最本质的特性,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计量失去 统一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秦始皇统一我国度量衡,功绩已加载史册。现在 统一性不仅限于在一个国家的单位量值的统一,而且要实现全世界各国单位量值的 统一性。 特性二:准确性有人说“准”字是计量工作的核心,这是完全对的。一切计量 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达到所预期的某种准确度,无论其准确度是高,还 是低,都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计量的统一性也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程度准确度 的准确性。计量的统一性也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程度准确性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特性三:法制性为了保证计量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国家对统一使用的计量 单位,复现单位量值的国家计量基准,以及进行量值传递的方法、手段等,用法律 作出规定,如果没有法制性,所谓计量学的统一性、准确性就是一句空话。 特性四:社会性是指计量涉及的广泛性。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人民生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的各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对维护社会经济起着重要地作用。从直接的关系来说, 正是计量学的社会性,决定了计量学的法制性。 特性五:权威性要使计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具有高度 权威的计量管理机构和计量测试中心,即在行政领导和科技水平方面具有权威的计 量管理系统,因为这也是计量本身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全国各行各业进行计量监督、检查、 认证和鉴定等,这些基本的职能,必须要求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特性六:技术性计量管理的技术性是特别明显的,计量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技 术性强的工作。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雄厚的技术力 量。在许多场合,计量管理要起一种“公证”、“仲裁”或者说是一种“技术法庭”的作 用。准还是不准,合格与不合格,测量结果正确不正确,可行不可行等,都得以技 术数据作为依据,即通常所讲的靠数据说话。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计量工作是计量检测与管理的结合体,它依靠计量检测作 为物质基础,以计量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单位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由此可见, 计量检测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4)计量检测与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逐渐进入到计量检测与管理领域,按照发展过 程和应用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虽然计算机在各企业计量工作中应用已是十分普遍,但是这些系统 大多只是局限在特定的部门内模仿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运行,仅仅发挥着替代手工 处理,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为计算差错的角色。这一应用层次只能称之为电子化。 例如“检测计划管理系统”上周期管理电子化,并无强大的自动处理和工作量分析 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人事档案记录电子化,缺乏分析功能和与财务系统等 的集成。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缺乏集成,数据只能在相互分割的特定业务领域中堆积。 因此可称为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从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是计算机应用的中级阶段。首先,要对企业 内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这个整合不能是简单地将各个电子化子系统拼凑在一起,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而必须是在对企业、市场和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地研究基础上,在保证数据信息的 完整性、原始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将原来离散的各系统的电子化数据整合形成数 据仓库。其次,信息资源的涵盖应该是全面的,数据仓库中除必要的内部数据外还 必须有外部数据,如同行业信息、客户信息、社会经济及资本市场信息等,这样才 能真正构成信息化的完备资源基础。信息化的发展是长期的,一个系统的电子化进 程是能够很快实现的,依靠软件人员的突击性的工作能迅速实现电子化。而信息的 积累则是长期不间断的,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初期在培养用户能力方面也需要一 个渐进的过程。 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利用数据挖掘和管理工作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可以从信息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来优化管理决策,因此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向 着知识化推进。知识化是指系统地从信息中发现具有普遍或长远意义的规律(知识) 并优化管理决策1。知识化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平台基础上,依靠基于控制论、概率 论、运筹学等数学方法建立起经济数学模型和自动分析机制,对信息实现自动智能 处理,形成具有知识化的处理规则,对经营体系能实现风险自动预警机制和经营自 动评价机制,将经营工作辅助决策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因此,可称为计算机 应用的高级阶段。目前我国各企业计量检测与管理信息化发展普遍停留在初级水 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 如前所述,计量检测与管理信息化以电子化为基础,以知识化为升华。电子化、 信息化和知识化构成了计算机在计量工作领域应用发展的全过程。 1.2 国内外企业计量检测与管理的发展国内外企业计量检测与管理的发展 在我国各企业的计量检测和管理水比较低,其管理的模式大同小异,其信息化 的进程也十分接近。就计量检测而言,大部分检测项目采用手动方式完成,原始数 据需要检测人员记录在记录单上,然后根据原始记录填写证书,再经过核验、批准 最后发放给委托方。就计量管理而言,大部分管理项目也采用手动方式完,即从计 划提出、计划批准、计划实施等过程全部手工完成。国内做的较好的企业如武汉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铁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等计量检测和管理水平较高,dfl 的计量检测和管理与同 行比水平较高,基础较好。部分企业自主开发了计量管理软件、软件市场也有成熟 的计量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最大的问题是仅对计量管理某部分工作实现了相信化 管理,功能覆盖范围小,并且与计量检测工作脱节,检测数据不能共享,因此推广 受到限制。 在美国、日本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的计量检测主要依靠外来服务来完成,企业 内部仅保留部分管理功能,与我国各企业的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如果后期我国放 开计量检测校准市场,这种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dfl 按公司总部和专业厂建立的两级计量技术/管理机构,计量测试中心承担整 个公司测量设备量值溯源、计量检测和管理工作。公司共建立最高计量标准项目 54 项;建立次级标准项目 39 类,376 项;获得政府授权开展强制检定项目 14 项;开 展公司级校准项目 10 项,专用校准项目 51 项。2003 年 7 月 dfl 成立,为提高公司 的计量检测和管理水平,曾计划引进日产的一套类似的系统,经过与日方相关技术人 员交流得知,此系统正在开发中,何时投入使用不可知。为此经过公司领导批准决定 依靠计量测试中心技术人员自主开发,即 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 本文选取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为题,旨在为 dfl 实现计量检测与管理的自动 化、垂直化、扁平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检测与管理效率和集中 控制力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实例。 本文通过对 dfl 现有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运作过程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依托网络技术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解决了传统计量检测与管理工 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计量检测与管理的高效运作。 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介绍了计量检测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 dfl 计量检测和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计量检测与管系 统的功能设计、存储设计和总体设计;最后对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分析 并得出结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2 dfl 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dfl 计量检测与管理概述计量检测与管理概述 东风汽车公司于 1986 年按照公司及专业厂两级计量管理体制机构和三级计量网 络体系建立,自建立起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逐步创造条件完善计量工作。东风 汽车公司在 1987 年获“国家二级计量合格单位”称号,1990 年获“国家一级计量合格 单位”称号,1997年通过了国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计量认证。 图 2.1 dfl 计量检测与管理机构图 总 裁 办 公 室 管理者代表 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测试中心 总 裁 组 织 开 发 部 人 力 资 源 部 制 造 规 划 部 质质 量量 保保 证证 部部 研 发 综 合 部 研 发 资 源 部 工 艺 研 究 所 商 用 车 中 心 部 乘 用 车 中 心 部 东风商用车东风乘用车东风股份公零部件事业装备公司 下 属 分 厂 下 属 分 厂 下 属 分 厂 下 属 分 厂 下 属 分 厂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具备完善的量传体系,现有计量人员 363 人,其中检定/校准 人员 270 人,技术管理人员 93人。 2007 年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合资成立 dfl,根据需要对计量检测与管理机构 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如图 2.1 所示,计量测试中心承担整个公司的计量检测与管理工 作。 2.2 计量测试中心与下属分厂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分析计量测试中心与下属分厂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分析 计量测试中心是 dfl 计量检测和管理的职能机构,下属三个科:计量管理科、 计量测试科和部品检验科如图 2.2 所示。计量测试中心拥有齐全的测量设备和环境 设施, 以支持校准/检测业务的正常开展。 现有面积两千余平方米, 各类测量设备 600 余台;员工总数 47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6 人,工程师 7 人,助理工程师 2 人。计量 测试中心建立了包括长度、力学、温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化学计量在内 的公司级最高标准 37 项,次级标准 38 项。同时利用计量测试中心现有的测量设备 开展汽车零部件的检测工作。计量测试中心作为 dfl 计量检测和管理的职能机构具 体工作如下: 1)计量法制管理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1984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 法定计量 单位的命令 ,公布了如何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此 背景下,计 量测试中心一直在 dfl内推行法定计量单位。 宣贯计量法 :1985 年 9 月 6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在第六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自 1986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计量法 的颁布,标志着 我国计量工作开始进入依法管理阶段。在此背景下,计量测试中心一直在 dfl 内宣 贯计量法。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授权管理:对 dfl 内各分厂次级标准和检定人员的资格进行授权。根据湖北省 计量局法制计量处起草的“鄂量法字19876 号文件 请对各分厂计量检定人员自 行组织考核的通知 ”精神,计量测试中心组织对分厂次级标准和检定人员考核。 2)计量技术管理 计量技术工作:计量测试中心采取自培与外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计量技术人 员,多年来培养的计量技术人员分配在公司各个计量技术岗位上,已成为公司的重 要技术骨干。 现场技术管理:计量检测技术必须为现生产服务,这是企业计量人员一个共识,从 1987 年开始, 工序过程的计量检测点管理纳入了计量管理的范畴,并提出了 mcp 值测量能力指数,通过计算 mcp 值就可以知道工序的检测水平,随着质量管理深入,分厂级和公司级的质量管理点也越 来越多,各专业厂基本上都绘制了工艺过程计量检测点网络图,建立了质量管理点 台帐,有效控制了计量检测设备的完好情况。 图 2.2 dfl 计量测试中心机构图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2 部部 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测试中心 企 画 科 认 证 科 车 辆 科 计 量 测 试 科 计 量 管 理 科 部 品 检 验 科 质量保证 1 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3)提高计量人员素质 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发展中的一门学科,计量管理效果直接反映 在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上,提高计量管理队伍素质是计量管理工作一项重要的任 务。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采取组织经验交流、参观、举办培训班、学术报告会等多 种形式,以提高计量管理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4)计量统计与计划管理 计量统计指标:我公司的计量统计工作从 84 年开始,自 1984 年 4 月 30 日,国 家计量局发布了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计量器具配备率、计量检测率、周期受检率、周检合格率。 计划管理:包括测量设备专项资金计划管理、测量设备检定计划管理。 5)测量管理体系管理 2003年,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发布, gb/t 190222003 等同采用 iso10012:2003,为使 dfl 计量(测量)管理跟上国 际标准步伐,提升计量检测与管理水平,从 2004 年初开始策划建立 dfl 测量管理 体系,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相关领导的关 心、支持下,dfl 按照 gb/t 190222003 标准要求,建立具有合资公司特色的测 量管理体系,全面支撑公司相关体系(质量体系、环境安全职业健康体系等) ,以 配合公司事业计划的顺利实现。2004 年 11 月,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审核。为了不断提高计量检测与管理水 平,保证测量管理体系平稳运行,计量测试中心每年要制定年度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 核计划。 按照审核计划根据内审结果来评价各单位、 部门测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 dfl 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是否满足 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 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及 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的要求;及 时发现和纠正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 dfl 事业计划的实现和测量管理体 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6)计量监督与考核 主要包含计量文件系统完善并贯彻执行、计量基础管理、计量现场管理。 在用计量器具抽查合格率、计量器具配备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7)计量管理制度建设 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计量管理 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计量测试中心按照 iso/iec 17025检 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建立检测校准实验室管理体系,并制定初 步实施方案,2005 年 12 月,文件化管理体系建立,并选择部分项目开始试运行。 随着 iso/iec 17025 标准的更新,结合试运行阶段发现的问题,修订相应质量手册 和程序文件。 8)计量检测管理 测量设备和备件的配备:公司根据长期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在计量上的投入, 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公司计量硬件设备和备件品种,使公司的计量检测水平逐年 提高。 检定环境的完善:计量检测工作对环境的要求相当高,特别是一些精密测量,周 围环境哪怕是一丝轻微的震动、环境温度变化,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为了适应计 量工作发展的需要,兴建了具有防震、恒温功能的中心计量室。 计量人员的配备:计量人员素质是保证计量检测工作质量的基础,公司一贯重 视计量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工作。每一项新标准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首先配备与之 相适应的合格人员,所有的计量人员都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不断接受计量新技术 的学习与培训。 计量检测技术资料的完善:先进的硬件设备,优良的环境,高素质的人员,还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和资源,为此公司配齐了所有开展检定项目的检定规程共 187 项,对于国家尚无检定规程的项目,依据有关标准,自编校准规范 118 项,保 证了计量检测工作在规范、有效的轨道上运行。 新技术的推广:从 2003 年开始,导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计量标准考核和测 量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为保证计量检测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2006 年将能力验证、 期间核查等新的理念导入和试点应用,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 效手段。 9)检定计划管理与实施 检定计划主要指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在计量测试中心内部分为三个部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外送检计划、自检计划、各分厂委托计划。 外送计划:将计量测试中心最高标准器送到北京、武汉、成都等有资质的计量 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交付检定费后取回受检测量设备和检定证书。 自检计划:计量测试中心内部在用的一般性测量设备或最高标准器的配套设备由 自身进行检定并出具检定证书。 各分厂委托计划:dfl 内各分厂将自身无能力开展的检定项目委托计量测试中心 进行检定。十堰地区的各分厂将受检测量设备送到计量测试中心;襄樊和武汉地区 的各分厂根据实际情况由计量测试中心现场检定或派车送取,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 经过委托确认、入库、出库、检定、记录、出具证书、发放等环节。dfl 测量设备 量值溯源关系如图 2.3所示。 图 2.3 dfl 量值溯源关系图 dfl 最高计量标准最高计量标准 各分厂次级计量标准 各分厂工作用测量设备 北京国家计量测试研究院 湖北/成都计量测试研究院 主 要 存 放 在 计 量 测 试 中 主 要 存 放 在 各分厂内 计量测试中心次级计量标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dfl 下属各事业部、各分厂根据实际情况都有计量检测与管理的职能部门,根 据本单位实际测量设备的数量及种类建立了相应的计量标准,相对公司最高计量标 准而言称为次级标准。各单位所使用的标准器送到计量测试中心检定合格后,各事 业部、各分厂用相关标准器检定自身的在用测量设备。dfl 下属各事业部、各分厂 所承担的计量检测与管理职能与计量测试中心所承担的相似,仅仅是管辖范围和管 理幅度较小。 2.3 dfl 计量检测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计量检测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3 年 dfl 成立后,与同行业的先进企业相比,在计量检测与管理方面存在着 较大的差距,具体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计量检测方面 计量检测工作效率的测算:如表 2-1 所示为按十堰地区各分厂每年计量检测工作 量的测算结果。 通过表 2-1 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单位的计量检定的工作人员数量及 总体的负荷度,通过对每个项目的标准工时的测算,经过相应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出 总体上 dfl 十堰地区检定员的数量在现阶段尚缺少 5 人左右,如果采用计量检测与 管理系统后可以减少 30人左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次级标准使用效率的测算:如表 2-2 所示为十堰地区各分厂按照各次级标准每 年计量检测工作量测算结果。通过表 2-2 可以看出,工作负荷度较不满的次级标准 主要有:压力表、温度仪表、衡器三个项目,采用计量检测与管理系统后在提高工作 效率的同时,将建标项目的布点进行调整来有效的控制次级标准的负荷度。 计量检测费用的测算:如表 2-3 所示按照十堰地区各分厂每年计量检测费用测 算结果。通过表 2-3 可以看出,按十堰地区 1 年的检测工作量测算,计量器具数量 有 23 万余件,按照现有收费标准总检测效益 900 余万元,如果计量检测与管理系 统投入运行后,因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可使委托客户和收费标准增加, 年总检测效益可达 4800余万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表 2-1 按各分厂检测工作量测算 序 号 单位名称 系统使 用前所 需人数 系统使 用后所 需人数 现有人 数 测算人 数 富裕人 数 系统使用 前富裕人 数 充实度 系统使用 后充实度 序 号 单位名称 系统使 用前所 需人数 系统使 用后所 需人数 现有人 数 测算人 数 富裕人 数 系统使用 前富裕人 数 充实度 系统使用 后充实度 1dfl计量测试中心39.8732.3534.0034.005.871.65 117.25 % 95.15% 2cv 车身厂7.886.7713.0011.203.324.4470.33%60.40% 3cv 车架厂3.052.567.005.282.222.7257.90%48.53% 4cv 总装厂0.630.494.000.470.160.02 134.00 % 104.01% 5cv 重型车厂1.210.974.004.002.793.0330.28%24.33% 6cv 发动机厂9.387.6616.0014.214.836.5566.02%53.93% 7cv 铸造一厂7.286.4012.006.520.760.12 111.63 % 98.18% 8cv 铸造二厂3.162.688.004.291.131.6173.58%62.54% 9cv 锻造厂7.216.298.008.000.791.7190.08%78.66% 10东风专用汽车公司3.072.506.005.092.032.5960.22%49.14% 11设备制造厂9.637.7417.009.160.461.42 105.05 % 84.47% 12通用铸锻厂1.281.064.002.190.901.1358.61%48.47% 13刃量具厂9.147.3813.007.301.840.08 125.14 % 101.06% 14模具厂1.921.574.002.160.240.5988.94%72.74% 15cv 车轮有限公司3.863.196.005.031.171.8476.74%63.41% 16cv 泵业有限公司7.266.0313.0011.043.785.0265.76%54.57% 17cv 悬架弹簧公司3.552.9110.004.290.741.3882.71%67.77% 18 cv 变速箱有限公 司 17.0414.1418.0013.103.941.04 130.06 % 107.90% 19 cv 散热器有限公 司 6.175.423.003.003.172.42 205.81 % 180.56% 20 cv 紧固件有限公 司 21.6319.1232.0019.082.560.05 113.40 % 100.24% 21 cv 传动轴有限公 司 12.3410.6813.007.185.163.50 171.83 % 148.75% 22cv 活塞轴瓦公司4.513.689.007.172.653.4962.97%51.31% 23cv 内饰件公司0.620.532.002.001.381.4731.08%26.63% 24cv 制动系统公司15.3112.5216.0011.403.911.12 134.35 % 109.86% 25cv 车桥十堰工厂34.9230.9537.0027.517.423.45 126.97 % 112.53% 26 cv 汽车工程研究 院 6.415.518.008.001.592.4980.18%68.87% 合计数据238.33201.10317.00232.655.6731.56 102.44 % 86.4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表 2-2 按照各次级标准工作量测算 序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系统使系统使测算人富裕人系统使 充实度 系统使用序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系统使系统使测算人富裕人系统使 充实度 系统使用 101315400测微量具标准器组18.13614.50914.6173.520.11124.08%99.26% 201315300游标量具标准器组21.62817.30318.6362.991.33116.06%92.85% 3 /专用量具标准器组67.21357.21937.61829.6019.60178.67%152.11% 401315500指示量具标准器组15.03812.03111.6123.430.42129.51%103.61% 501314300塞尺检定装置0.3750.3000.2590.120.04144.92%115.94% 601516800方箱检定装置0.3630.3340.3910.030.0692.97%85.53% 701518700平尺、平板检定装置0.5710.5081.4320.860.9239.89%35.45% 801518800水平仪检定装置0.0980.0870.1730.070.0956.69%50.39% 901517600样板直尺检定装置0.9070.7250.8200.090.09110.58%88.47% 1001516200角度规检定装置1.0920.8730.8710.220.00125.27%100.22% 1101517100直角尺检定装置2.7452.1962.7550.010.5699.64%79.71% 12 /检验夹具标准器组18.02316.15021.6333.615.4883.32%74.65% 1301313900环规检定装置0.7960.6370.4410.350.20180.39%144.31% 1401714600螺纹、丝杠检定装置5.1744.1392.8732.301.27180.09%144.07% 151515903角度块检定装置0.0440.0360.0170.030.02254.67%212.23% 161517503正弦尺检定装置0.1510.1380.1390.010.00108.55%99.51% 1712415100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19.17015.97528.9069.7412.9366.32%55.27% 1812900000扭矩扳子检定仪装置1.5341.0826.0634.534.9825.30%17.84% 1912114700衡器检定装置4.9124.67111.7586.857.0941.77%39.73% 2012615100硬度计检定装置1.0430.9730.8740.170.10119.23%111.28% 2104117103配热电偶用温度仪表4.2183.86626.76122.5422.8915.76%14.45% 2204117101配热电阻用温度仪表1.3151.2052.6901.381.4848.88%44.81% 2304113211普通热电偶校验装置6.7125.9666.8030.090.8498.66%87.70% 2404117101温度二次仪表装置0.5260.4825.3284.804.859.87%9.05% 2504114702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0.3680.2940.1750.190.12209.66%167.73% 合计数据192.2161.7203.64511.4941.9494.36%79.4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表 2-3 按各分厂检测费用测算 单位名称 工作器具 数量 折算数量 系统使用前 工时合计 ( 单位名称 工作器具 数量 折算数量 系统使用前 工时合计 (h) 系统使用后 工时合计 () 系统使用后 工时合计 (h) 系统使用前效 益合计(元) 系统使用后效 益合计(元) ) 系统使用前效 益合计(元) 系统使用后效 益合计(元) dfl计量测试中心35663.0035663.0057121.9246355.921639646.007174450.00 cv 车身厂10697.007969.0011289.409695.60218062.001129334.00 cv 车架厂2568.003543.004377.303668.7097124.50574620.00 cv 总装厂528.001003.00896.40695.8023255.00171310.00 cv 重型车厂809.001705.001735.401394.4026525.00244560.00 cv 发动机厂5228.0012309.4113442.4310980.54257144.361326825.40 cv 铸造一厂6905.006282.0010425.309169.00450875.501595820.00 cv 铸造二厂1676.003391.004520.603842.40137576.00841320.00 cv 锻造厂3802.006546.0010325.609016.40237585.501022330.00 东风专用汽车公司5707.006297.004396.403587.0063817.50636790.00 设备制造厂6017.0013509.0013791.2011089.40160194.001640670.00 通用铸锻厂1013.001610.001835.001517.4022501.00244800.00 刃量具厂6092.0011793.0012916.4010432.60227993.001367300.00 模具厂1085.002502.002746.602246.2040639.00357160.00 cv 车轮有限公司3131.004805.005533.704572.7065622.00658550.00 cv 泵业有限公司7033.008853.2010403.448633.00199970.501143340.00 cv 悬架弹簧公司775.004588.005082.404164.8087980.00591840.00 cv 变速箱有限公 司 5510.0020797.0024413.8020254.40469286.002307930.00 cv 散热器有限公 司 6651.0010344.008846.807761.40204551.001097220.00 cv 紧固件有限公 司 61315.0066702.0030998.2027401.741125161.505234030.00 cv 传动轴有限公 司 6865.0021775.0017677.0015302.00333470.002017550.00 cv 活塞轴瓦公司2445.005992.006467.605269.2088219.50858410.00 cv 内饰件公司593.00637.00890.60763.2013815.50130900.00 cv 制动系统公司11215.00156856.0021936.3017936.621036251.505397560.00 cv 车桥十堰工厂37992.0064374.3350016.2044328.131431498.006964862.00 cv 汽车工程研究 院 7339.008414.009191.107894.80483604.003531880.0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合计数据238654.00488259.94341277.09287973.369142367.8648261361.40 综合以上分析,在计量检测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有:计量检测自动化程度低,计 量检测效率低、计量检测过程标准化不够、测量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检测数据不 能共享。 2)计量管理方面 人员的管理:dfl 内计量人员变化较大,各分厂每年上报一次人员配备情况, 计量测试中心不能及时掌握计量人员的变化,不能及时根据变动的实际情况安排技 术培训和指导,导致计量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另外,培训资料和技术信息不能共享, 也影响计量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测量设备和备件的管理:dfl 内的测量分布在各事业部和分厂,数量可达 23 万 余件,目前未建立总台帐,这些设备的状态、使用情况很难准确掌握,不利于资源 的合理配置,经常出现重复引进的现象。另外,测量设备的维修备件采用原始的管 理方式,采购部门不能及时获得需求量、库存量、发放量等重要数据,很难及时作 出积极应对,经常出现维修备件缺货现象。 计量文件的管理:计量测试中心每年要发布大量的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 范、管理制度、程序管理文件等计量文件,采用传统的方式下发往往不能及时到用 户手中,需要更新的文件不能及时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