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5 卷第4 期 2 0 1 5 年4 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P E R I o D I C A L0 F0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0 FC H I N A 4 5 ( 4 ) :0 6 6 0 7 1 A p r ,2 0 1 5 用于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的电化学一化学 复合氧化方法探讨+ 徐海波1 ,刘燕1 ,芦永红1 ,王小立2 (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 6 6 1 0 0 ; 2 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 0 0 0 4 4 ) 摘要: 本文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P A N - C F ) 刷电极用于海水脱硫电化学辅助恢复系统,研究不同初始p H 、不同刷电极 组合方式、一次海水掺混量、停留时间和二次海水掺混量等参数,在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和单独化学曝气处理时对s O i一 氧化效率和排水p H 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 A 忖C F 刷电极对S 0 l 一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电化学氧化效率与初始p H ( 3 6 ) 值无关,而化学氧化则在p H 增加时氧化效率升高。在一次掺混比2 :1 时,相比于单独化学氧化处理4 “n 的结果 ( S 0 i一氧化效率仅为8 8 ) ,采用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处理2m in 后s 0 ;一氧化效率已达9 1 2 ,而后再化学曝气处理 2r I l in 可使S 0 i一氧化效率达到9 5 ,海水的p H 值提升到6 0 4 。因此,复合氧化比单独化学曝气处理更易形成有利的二 次掺混条件,使二次掺混比低至o 5 :1 时,p H 、溶解氧和S 0 l 一浓度就可达到排放标准。 关键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电化学氧化;亚硫酸根 中图法分类号: 0 6 4 6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5 1 7 4 ( 2 0 1 5 ) 0 4 一0 6 6 一0 6 D O I :1 0 1 6 4 4 1 j c n k ih d X b 2 0 1 4 0 0 6 4 酸雨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由燃煤等产生的酸 性气体( 二氧化硫等) 随烟气排人大气所致 1 。中国 大、中型火电厂的烟气脱硫系统大多采用石灰石一石膏 法和循环流化床等工艺,但存在着成本高、系统复杂和 易出现结垢阻塞等缺点 2 。4 。近年来,在沿海地区海水 法烟气脱硫已成为发展成熟的新技术,它具有如下优 点 5 :( 1 ) 以电厂循环冷却海水作为吸收剂,淡水消耗 低;( 2 ) 被吸收的S O z 转化成海水中的硫酸盐,不存在 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3 ) 海水溶硫能力强,脱硫效率达 9 5 以上;( 4 ) 不存在设备结垢堵塞的问题;( 5 ) 建设、 运行、维护费用较低,操作简单。 海水脱硫恢复系统是海水脱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将空气强制对流通人曝气池,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 S 0 l 一氧化为S 0 一,同时海水中溶解的部分C Q 被驱 除,达到降低C O D 和提高p H 值的目的 6 。7 。由于电化 学技术高效、便捷,现已用作海水脱硫恢复辅助系统,如 秦皇岛电厂在原有曝气恢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化 学催化氧化步骤( 日e c t r o c h e r l l ic a lC a t a l y s iso x id a t io n , E ( 的) ,在吸收塔后增设了辅助系统,利用电解过程的阳 极氧化作用来增强S 0 l 一氧化效率 8 。胡杰珍 7 等研制 出钛基I 如一S n Q 电极用于烟气海水脱硫恢复系统,该 电极具有良好的析氯电催化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能增 强恢复系统的处理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电极成本高和 排水p H 偏低等缺点 9 。由于海水恢复系统需要用到大 量中和用海水,使脱硫后海水的p H 值、溶解氧以及C O D 得以恢复,使曝气池占地面积大,曝气负荷高 1 州,所以海 水脱硫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活性炭对海水中S ( I V ) 转化为S ( V I ) 具有显著的 化学催化氧化效果 1 卜1 3 ,然而关于在碳材料上的电化 学氧化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在原有曝气恢复系统基 础上,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P A N C F ) 刷电极用于海水 脱硫恢复辅助系统,针对原有曝气量大,以及满足排水 p H 和C O D 达标时能耗高等问题,通过监测p H 值、溶 解氧( D O ) 、S O ;一氧化率等指标 14 | ,力求提高处理能力 与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研究不同 初始p H 、不同刷电极的组合方式、一次掺混比( 新鲜海 水一酸性海水掺混比) 、停留时间和二次掺混比( 新鲜海 水一一次掺混处理后海水掺混比) 等参数,在电化学一化 学复合氧化和化学曝气处理下对S O ;一氧化效率和排 水p H 值的影响,从而为中国沿海电厂海水脱硫恢复系 统的再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实验部分 1 1 药品与材料 亚硫酸钠、碘化钾、盐酸、淀粉购自国药集团化学 * 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 2 一卜4 1 一( 2 8 ) _ j c h ) 资助 收稿日期:2 0 1 4 一0 3 1 2 ;修订日期:2 0 1 4 一0 4 1 7 作者简介:徐海波( 1 9 7 2 一) ,男,高级工程师。E - m a il :x u w a n g r i 1 6 3 c o m 4 期徐海波,等:用于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的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方法探讨 试剂有限公司,碘酸钾购自上海试剂三厂。实验中用 青岛小麦岛海水,p H 值为7 6 8 3 ,D 0 值为6 8 9 8 。 P A N C F 刷电极制备按照之前采用的工艺1 5 :将 单丝直径7 8 扯m 的1 2 K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束( T o r a yT 7 0 0 S ) 和直径1m m 的钛丝( T A 2 ) 编制成瓶刷状, 刷体长度1 8 0m m ,直径3 0m m ,采用电化学活化得到 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M P A N C F ) 刷电极。电化学 活化方法为:采用在2m 0 1 L 1 硫酸溶液中恒电流循 环氧化一还原处理,先恒流阳极氧化3 0 0s ,再恒流阴极 还原3 0 0s ,氧化和还原电流均为3 A ,循环6 次,最后水 洗至中性。 曝气弄 图1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海水脱硫恢复系统模拟装置示意图 F ig 1D ia g r a mo ft h es im u l a t o rf o rs e a w a t e r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r e c o v e r ys y s t e mb yin t e g r a t e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 一c h e m ic a lo ) 【id a t io nm e t h o d 1 2 实验装置与步骤 实验装置如图1 ,储液池中盛放待处理水样,反应 池用来模拟E C o 一曝气( 即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 恢 复单元,p H 计( 上海般特,P H 孓3 C w ) 和溶氧仪( 上海 雷磁,J P S J 一6 0 5 ) 用来测定p H 和溶解氧,通过直流潜水 泵实现水样在储液池和反应池间的循环流动,空气经 曝气泵通入反应池中。用电化学仪器( 上海正方电子, Z F - 9 恒电位恒电流仪) 对反应池中的两支阴、阳刷电 极进行E C O 控制。 首先用N a 。S 0 3 和海水配置脱硫海水模拟液( 即脱 硫塔排出的酸性海水,其中N a 2 S O 。浓度为3 1 5m g L , 用稀盐酸调节初始p H 值) ,再将新鲜海水和酸性海水 按比例混合,配制成一次掺混海水。储液池内装2L 一 次掺混海水,反应池( 直径7 0m m ,高2 4 0m m ,有效容 积o 7L ) 上端胶塞开孔排气,从下端胶塞放入空气曝 气头,气体流速始终控制在3 0 0m L m in 。工作时,先打 开直流水泵,充满反应池,流动稳定( 流量为1 0 8L m in ) 后通气并开始电解( 恒电位方法:恒定阳极电位为o 7 V s 江) ,循环一定时间( 模拟停留时间) 后测量储液池中的 D O 、p H 和S 0 l 一浓度。然后取出处理液5 0 0m L ,按比 例混进新鲜海水得到二次掺混海水,处理后再测对应 的D O 、p H 和S O ;一浓度。用碘量法( G B1 5 7 6 1 9 9 6 ) 测定N a :S O 。浓度,S 0 ;一氧化效率一( C 0 一C 。) C o 1 0 0 ,其中C 0 为海水脱硫模拟液或一次掺混海水未 氧化处理前的初始S 0 ;浓度,C ,为氧化处理后S O ;一 浓度。将实验模拟参数转换成工厂中使用的直排型反 应池参数,则容积约为7 5 6L ,气量为3 2 4L m in ,由 此得到气液比3 2 4 :1 ,实验中保持此值不变。 1 3 阳极极化曲线测试方法 将电化学改性前后的P A N C F 丝束( 有效工作长 度5c m ) 作为工作电极,1 0c m 2 的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 甘汞电极( S C E ) 为参比电极,放入3 1 5m g LN a 2 S 0 3 + 3 5 N a C l 溶液( p H 一6 ) 中组成三电极体系。用 E G & GP A RM o d e l2 7 3 A ( P r in c e t o n ,U S A ) 室温下测 量阳极极化曲线,电位区间为一o 4 0 8 V ,扫速为 5m V s 2 结果与讨论 2 1 改性前后P A N C F 对S O ;一的阳极电催化氧化作 用 图2 为改性前后P A N C F 丝束电极在含S 0 l 一溶液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对比a 与b ,脚A N _ C F 的S 0 ;一起 始氧化电位为O 2 1V ,而P A N C F 的为o 5 1V ,在o 8V 电位下前者的S 0 l 一氧化电流为8 2m A ,而后者仅有 O 5m A ,表明M P A N - C F 对S 0 ;一阳极氧化具有明显 的电催化活性,因此适合用作电化学氧化过程的阳极 材料。文献中,M P A N C F 用做氧还原反应( O R R ) 阴 极时,电流显著增大,溶解氧的O R R 活性提高 15 | ,但 在这里作为阴极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阴极表面发生二电子还是四电子O R R 过程,会对 S 0 j 一的电化学氧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见反应式( 1 ) ( 4 ) ) ,即阳极表面的S 0 ;一被电化学氧化成S 0 i一,阴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一0 4- O 20 0O 20 4 O 6O 8 E V ( v s S C E ) 图2 改性前后的P A N C F 丝柬电极在3 1 5 仃l g LN a 2 S 0 3 + 3 5 N a C l 溶液( p H = 6 )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F i2 A n o d icp o l a r iz a t io nc u r v e so f ( a ) M 咿A N C Fa n d ( b ) P J 吣斗C Fw ir eb e a I I le l e c t m d ein3 1 5n 塔LN a 2 S Q + 3 5 N a C l ( p H = 6 ) 发生二电子0 R R 生成H :0 2 ,能进一步氧化S 暖一。 阳极:H 2 S 0 3 + H 2 0 一2 + S 0 一+ 4 H + ( 1 ) 阴极:0 2 + 2 H 2 0 + 2 p H 20 2 + 2 0 H 一 ( 2 ) 伴生反应:H 2 Q + H 2 S Q S 0 i一+ H 2 0 + 2 H + ( 3 ) 或:0 2 + 2 H 2O + 4 P + 4 0 H 一( 4 ) 2 2 不同氧化方式p H 值与氧化效率的关系 图3 是反应2 诚n 后单独曝气化学氧化和电化学一化 学复合氧化在脱硫海水模拟液( 含3 1 5m g LN a 2S Q 海 水,初始D 0 = o ) 中p H 值与S 聩一氧化效率关系图。 p H 从3 增至6 时,化学氧化的S O ;一氧化效率先基本 图3 化学氧化和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在脱硫海水 模拟液中的p H 与S 0 l 一氧化效率的关系 F i昏3R e l a t io n s h pb e t w e e np Ha J l do 菇d a t io ne f f ic ie n c yo f S C 垮一b y ( a ) c h e m ic a lo x id a t io na n d ( b ) in t e g r a t e d e l e c t r o c h 谢c a 卜c h e m ic a lo 】【i( 1 a t io nins im u l a t e d 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s e a w a t e r 不变后显著增加;复合氧化的S 0 ;一氧化效率始终比化 学氧化高约6 ,说明单纯的电化学氧化效率与初始 p H 值( 3 6 ) 关联不大,能够发挥持续稳定的氧化作 用,从而使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对S O ;一氧化效率更 高。 2 3 不同氧化方式对氧化效率和p H 影响 图4 考察了一次掺混比为2 :1 时,不同氧化方式 ( 包括刷电极组合方式) 对S 0 ;一氧化效率和p H 的影 响。图4 A 中,反应2m in 后,改性一未改性刷组合的 S 0 i一氧化效率( 约9 1 2 ) 略高于改性一改性刷组合 ( 约8 9 3 ) ,1 0m in 后二者相近约为9 8 2 ,而仅化 学氧化时S O ;一氧化效率较低,6m in 后才达到9 0 以 上,可见采用复合氧化氧化效率显著提高。图4 B 看出 复合氧化后p H 值会略低于单一化学氧化,这可由反应 式( 1 ) ( 3 ) 得到解释,随着S 0 ;一氧化效率提高释放出 更多的H + ,改性一改性刷比改性一未改性刷组合的p H 篓蓦9 z 基g 酶:i w 昌 星:8 8 ) 8 24681 0 时间T im et m in ( a - c h e I I l ic a lo ) 【id a t io n ,b in t e g r a t e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卜c h e m ic a lo 菇d a t io n : M P A M C Fb r u s ha n o d ea n dM P A N 七Fb r u s hc a t h o d e ,c - in t e g r a t e d e l e c t r o c h e I l l ic a l c h e I I l ic a lo 】c id a t io n :脚A N C Fb r u s ha n o d ea n dP A N - C F b m s hc a t h o d e ) 图4 不同的氧化方式对S 0 i一氧化效率和p H 的影响 F i吕4 I n f l u e n c eo fd if f e r e n to 】【id a t io nm e t h o do n ( A ) S 0 l o x id a t io ne f f ic ie n c ya n d ( B ) p H 4 期徐海波,等:用于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的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方法探讨 值略低。上述不同刷组合方式所导致的效果差异,可 能是由于改性前后的刷阴极对O R R 反应机制不同( 二 电子和四电子的选择性差异) ,导致改性一未改性刷组合 方式的性能更优,具有更高的S ( ) i一氧化效率和p H 值,因此下述实验均采用改性一未改性刷电极组合处理。 2 4 一次掺混比对氧化效率和p H 的影响 图5 为复合氧化和化学氧化处理在不同一次掺混 比下对S O i一氧化效率和p H 的影响。图5 A 中,复合 曼 9 0 蚕 竺 基8 5 : 呈 i 8 0 善 A 口- 口 ( F ir s tm i) 【in gr a t ioo fin t e g r a t e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 c h e m ic a l o 】【id a t io n :a 一 3 :1 ,b - 2 :1 ,e - 1 :1 ;f ir s tm ix in gr a t ioo fc h e m ic a lo x id a t io n :c - 3 :1 , d 一2 :l ,卜l :1 ) 图5 复合氧化和化学氧化处理在不同一次掺混比下 对S ( ) ;一氧化效率和p H 的影响 F ig 5 I n f l u e n c eo fd if f e r e n tf ir s tm ix in gr a t ioo n ( A ) S ( 舅一 o X id a t io ne f f ic ie n c ya n d ( B ) p H 氧化在一次掺混比2 :1 反应2m in 后,S O ;一氧化效率 达到9 0 以上,而单一化学氧化( 曝气) 效率低,停留时 间4 6m in 后才接近9 0 。一次掺混比由2 :1 提高 到3 :1 时,更多的新鲜海水注入导致S 0 ;一被过度稀 释,氧化效率提高幅度较小,同时曝气负荷增大会使 S O ;一氧化的能耗效率比增加。 图5 B 中,当一次掺混比较低时( 1 :1 ) ,随着处理 时间延长p H 值逐渐减小,曝气对于提升p H 值起相反 作用。这是由于S 0 ;一氧化效率低,在反应后期会释放 出更多的H + ,海水掺混量过少使海水缓冲能力不足。 提高一次掺混比例( 2 :1 和3 :1 )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二者的p H 值都逐渐增加。由于复合氧化对S O ;一氧 化效率更高,其p H 值略低于单一化学氧化,但后面可 以通过节省出来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曝气驱除C O 。综 合考虑,得出2 :1 掺混比例较合适。在保持较高的 S O ;一氧化效率时,复合氧化有利于降低曝气量和停留 时间。 2 5 延长曝气时间对海水恢复的影响 针对一次掺混比例为2 :1 的情况,采用复合氧化 处理,2m in 后S 0 ;一氧化效率可达9 1 2 ,p H 值为 5 9 1 ,而后停止电化学氧化,继续曝气2m in ,不仅氧化 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 5 ,p H 值也提高到6 0 4 ;而采用 单独化学氧化曝气处理4m in 后,S O ;一氧化效率仅为 8 8 。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复合氧化可节省出部分停 留时间,持续曝气来提高S O ;一氧化效率和p H 值是一 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2 6 二次掺混对海水恢复的影响 针对一次掺混比例为2 :1 的情况,复合氧化处理 2m in 后,得到如下参数值:S O ;一浓度为1 6 2m g L ( 氧化效率为9 1 2 ) ,p H 为5 9 1 ,D O 为3 5 3m g L 。 而单独曝气处理2m in 后,各参数值为:S O ;一浓度为 3 3 5m g L ( 氧化效率为8 2 4 ) ,p H 为6 0 6 ,D O 为 5 1 2m g L 。接着进行二次掺混,得到各项海水水质测 量结果见表1 和2 。 结果表明,一次掺混海水经复合氧化或单独曝气 化学氧化,二次掺混后的p H 值、D O 和s O ;一的氧化效 率都随着掺混比的增加而增大。二次掺混比为0 5 :1 时, 表1复合氧化后二次掺混海水对应的p H 、D 0 和s ( ) ;浓度 T a b l el p H ,亡K ) a n dc o n c e n t r a t io no fS ( 醒一o fs e c o n d a r ym ix in gs e a w a t e ra f t e rin t e g r a t e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 一c h e m ic a lo ) 【id a t io n 7 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表2 化学氧化后二次掺混海水对应的p H 、D O 和S 0 i一浓度 T a b l e2 p H ,D 0a n dc o n c e n t r a t io no fS 0 耋一o fs e c o n d a r y m ix in gs e a 、v a t e ra f t e rc h e m ic a lo ) 【id a t io n p H 值就已接近排水指标p H 一6 8 的要求1 6 ,其它指 标也均达标。比较而言,经复合氧化二次掺混处理后 S O ;氧化效率更高,残余浓度低,因此对海水的影响 更小。 3 结语 针对原有海水脱硫曝气恢复系统曝气量大,在满 足排水p H 和C O D 达标时能耗高等问题,建立了 M P A N - C F 刷为阳极,P A N C F 刷为阴极的电化学一化 学复合氧化处理方法。这一复合氧化方法可以显著提 高S O ;一的氧化处理能力和p H 值的恢复效率,达到了 提高海水脱硫恢复系统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为中国 沿海电厂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的再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博,张蕊海水脱硫工艺比较 J 广州化工,2 0 1 0 ,3 8 ( 4 ) :3 4 3 8 2 张晓波,潘卫国,郭瑞唐,等海水脱硫技术应用及比较 J 上 海电力学院学报,2 0 1 1 ,2 7 ( 1 ) :3 7 4 1 3 邹洋,夏凌风,王运东,等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最新进展口 化工进展,2 0 1 1 ,3 0 :7 0 2 7 0 8 4 薛军,杨东,陈玉乐,等烟气海水脱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J 电力科技与环保,2 0 1 0 ,2 6 ( 1 ) :3 6 3 8 5 林秋平福建省沿海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 J 中国环保产业, 2 0 1 0 ( 2 ) :5 2 5 6 6 杨志忠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在电厂上的工程应用 J 动力工 程,2 0 0 8 ,2 8 ( 4 ) :6 1 2 6 1 5 7 胡杰珍,邓培昌,王贵,等钛基I 内2 一S n o z 电极在烟气海水脱硫 恢复系统中的应用 J 环境工程学报,2 0 1 1 ,5 ( 2 ) :3 8 7 3 9 0 8 王思粉,冯丽娟,张佩,等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改进探讨 J 电 力科技与环保,2 0 1 0 ,2 6 ( 3 ) :1 4 9 关毅鹏,李晓明,张绍才,等海水脱硫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J 中国电力,2 0 1 2 ,4 5 ( 2 ) :4 0 一4 4 1 0 V id a lBF ,0 u e r oP Ak in e t ics t u d yo ft h eo x id a t io no fs ( I v ) in s e a w a t e r J E n v ir o n m e n t a l s c i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1 ,3 5 ( 1 3 ) :2 7 9 2 2 7 9 6 1 1 L a nT ,z h a n gx ,Y uQ ,e ta 1 s t u d yo nt h er e l a t io n s h ipb e t w e e n a b s o r b e dS ( I V ) a n dp Hint h es e a w a t e rf l u eg a s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 p r o c e s s J I n d u s t r ia l & E n g in e e r in gc h e m is t r yR e s e a r c h , 2 0 1 2 ,5 1 ( 1 2 ) :4 4 7 8 4 4 8 4 1 2 V id a lBF ,0 l l e r oP ,G u t ie r r e z0 r t izFJ ,e ta 1 C a t a l y t ics e a w a t e rn u eg a s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p r o c e s s :a ne x p e r im e n t a lp il o tp l a n t s t u d y J E n 、r im n m e n t a lS c i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7 ,4 1 ( 2 0 ) : 7 1 1 4 7 1 1 9 1 3 V id a lBF ,0 1 l e r oP ,G u t ie r r e z0 n izFJ ,e ta 1 c a t a l y t ico x id a t io no fS ( I V ) ins e a 、a t e rs l u r r ie so fa c t iv a t e dc a r b o n J E n v i r o 啪e n t a lS c i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9 ( 1 3 ) :5 0 3 1 5 0 3 6 1 4 李忠华脱硫海水恢复试验研究 J 电力环境保护,2 0 0 3 ,1 9 ( 1 ) :1 6 1 8 1 5 徐海波,芦永红,张伟,等海水超级电容溶解氧电池 J 电化 学,2 0 1 2 ,1 8 ( 1 ) :2 4 3 0 1 6 黄自强,张克,许昆灿,等G B3 0 9 7 1 9 9 7 海水水质标准 s 北 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 9 9 7 4 期 徐海波,等:用于海水脱硫恢复系统的电化学一化学复合氧化方法探讨 7 l S t u d yo nI n t e g r a t e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 C h e m ic a I O x id a t iO nU s e d inS e a w a t e rD e s u I f u r iz a t io nR e c O V e r yS y s t e m X UH a i B 0 1 ,L I UY a n l ,L UY o n g H o n 9 1 ,W A N GX ia o L i2 ( 1 T h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M a r in eC h e m is t r yT h e O r y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M in is t r yo fE d u c a t io n , C 0 1 l e g eo fC h e m is t r ya n dC h e m ic a lE n g in e e r in g ,0 c e a nU n iV e r s it yo fC h in a ,Q in g d a o2 6 6 0 0 3 ,C h in a ; 2 B e 巧in gL o n g y u a nE n v ir o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o nE n g in e e r in gC O L t d ,B e 幻in g1 0 0 0 4 4 ,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H ig h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o ne x is t sins e a w a t e r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r e c o V e r ys y s t e mino r d e rt om e e t t h er e q u ir e m e n to fp Ha n dC O Do fd r a in a g e P 0 1 y a c r y l o n it r il ec a r b o nf ib e r ( P A N C F ) b r u s h e l e c t r o d e w a su s e dins e a w a t e rd e s u l f u r iz a t io nr e c o v e r ys y s t e ma s s is t e db y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m e t h o d T h ee f f e c t so f d if f e r e n tin it ia lp H ,t h ec o m b in a t io no fb r u s he l e c t r o d e ,t h ef ir s tm ix in gr a t io ,t h er e s id e n c et im ea n d t h es e c o n d a r ym ix in gr a t ioo no x id a t io ne f f ic ie n c yo fS O ;一a n dd r a in a g ep Hw e r es t u d ie db yin t e g r a t e d e l e c t r o c h e m ic a l c h e m ic a lo x id a t io nm e t h o da n dc h e m ic a lo x id a t io nt r e a t m e n t I ts h o w e dt h a tP A N C F b r u s he l e c t r o d eh a das ig n if ic a n te l e c t r o c a t a l y t ica c t iv it yt o w a r d st h eo x id a t io no fS O ; ,a n dit so x id a t io n e f f ic ie n c yw a sin d e p e n d e n to ft h ein it ia lp H ( 3 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场风机安装与调整方案
- 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 风电场运行优化与数据监控方案
- (2025年标准)工程包公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工厂劳务安全协议书
- 合作项目风险分担责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个人修建住房协议书
-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营销推广策略制定方案
- 自由职业者兼职协议模板及注意事项
- 外墙保温材料选用及施工方案
- 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 医院培训课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安全注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利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ARM Cortex-A9和Linux 课件 第10章 ARM-Linux软件开发基础
- 工业空调培训课件模板
- 颅脑外伤麻醉病例分析
- 防汛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十五五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头皮按摩的好处促进头发生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