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学习目标1.了解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的条件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拓展延伸(解疑难)2GMgR2是在有关计算中常用到的一个替换关系,被称为“黄金代换”,1.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地球半径R6.4106m,则可知地球质量的数量级是()A1018kgB1020kgC1022kgD1024kg,D,拓展延伸(解疑难)1在求天体质量时,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因为环绕天体的质量同时出现在方程的两边,已被约掉3应掌握地球的公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等,在估算天体质量时,可作为已知条件,2.已知引力常量G,利用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B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线速度vD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ACD,三、发现未知天体(阅读教材P42P43)1“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是指_2海王星的发现和_的“按时回归”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3.(1)天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2)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3)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4)牛顿被称作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海王星,哈雷彗星,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特别提醒:(1)计算天体的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2)要注意区分R、r.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若绕近地轨道运行,则有Rr.,(自选例题,启迪思维)1.设“嫦娥二号”卫星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月球的质量M;(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3)月球的密度.,2.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A1.8103kg/m3B5.6103kg/m3C1.1104kg/m3D2.9104kg/m3思路点拨(1)根据系外行星与地球的体积、质量关系可求出两者密度之比(2)根据近地卫星(rR地)可求地球密度,D,3.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月球密度的是()A在月球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落下的高度H和时间tB发射一颗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周期TC观察月球绕地球的圆周运动,测出月球的直径D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D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H和卫星的周期T,B,名师点评求天体的密度,关键在于求天体的质量,而求天体质量时主要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运动的两条思路,同时要注意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如绕星体表面运行时有rR星以及地球的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月球的周期等,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特别提醒: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公转一周时间是365天,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等,(自选例题,启迪思维)1.(2015高考北京卷)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A地球公转的周期大于火星公转的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D,2.(2013高考广东卷)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大D甲的线速度比乙大思路点拨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行星对卫星的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A,3.(2015南京高一检测)据观测,某行星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环,为了判断该环是行星的连续物还是卫星群,又测出了环中各层的线速度的大小和该层至行星中心的距离R,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v与R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B若v与R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C若v2与R成反比,则环是卫星群D若v2与R成正比,则环是卫星群,AC,物理模型宇宙中的双星系统1.双星模型如图所示,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可以相比的两个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因此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这种结构叫做“双星”,2双星模型的特点(1)两星的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2)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3)两星的运动周期、角速度都相同(4)两星的运动半径之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即r1r2L.范例宇宙中两个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但两者不会因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者相距为L.求:(1)双星的轨道半径之比;(2)双星的线速度之比;(3)双星的角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