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research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y ipo firm in gem board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song zhaoju supervisor:prof. wang weihu school of accountan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密级: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 kj118222009120201003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创业板 ipo 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作 者 姓 名: 宋照菊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王维虎 职 称:教 授 学 科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学 习 时 间: 自 2009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2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 电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 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2009 年 10 月,积聚了十多年力量的创业板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 是我国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迈出的第一步,是“有中国特色的二板市场” ,弥补 了之前单层次的主板市场的不足。但其高成长性,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等等特点导致 创业板 ipo 公司吸引了许多投机资金。总体来说,公司大都进行了相应的盈余管理行 为,出现上市后业绩大面积的下滑,净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盈余管理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 (ipo)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及最大化的筹资额, 企业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运用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 息进行“加工”和构造交易事项等,严重损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些行为一方面误 导了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诚信基础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资源 的优化配置也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必将损害整个市场的信心和长远发展。近年来,国 内众多学者对 a 股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ipo 中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 本文把目光仅 聚集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创业板的特征,对创业板上 市公司 ipo 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试图提出一些防范创业板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就研究方法和思路而言,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等为指导,对创业板 ipo 过程中盈余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配对样本 t 检 验、线性回归分析,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希望有 助于避免或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防范盈余管理导致的市场风险。 本文的各章内容简要概括如下: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 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寻找研究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思 路及方法、文章结构及创新点。其次,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从经济学理论的 角度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盈余管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 性。接着,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内部动因,并研究了上市公司可利用的盈余管理手段。 再次,针对创业板公司 ipo 过程中盈余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显示创业板公司在 外源融资上有很大的困难,获取上市资格,在资本市场最大化融资,是解决发展所需 资金的捷径,从而在理论上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 ipo 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的结论。 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选取了 153 家 2009 年至 2010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 摘要 ii 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公司,并采用修正的 jonescfo 模型进行检验,运用配对样 本 t 检验、线性回归分析,证明样本公司在 ipo 中确实存在盈余管理。最后为结论、 局限性及建议。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希望有 助于避免或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防范盈余管理导致的市场风险,使创 业板市场可以健康成长。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以我国创业板 ipo 公司为研究对象, 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创业板的特征, 把 ipo 中盈余管理的研究细化到创业板, 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我国创业 ipo 公司的盈余管 理行为,从创业板盈余管理问题和创业板建设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期待对促 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二是模型构建及方法创新,在分析国内学者 对盈余管理模型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修正的 jonescfo 模型,并对经营现金流量进 行调整, 剔除资产规模的影响, 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度, 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采用了最新的数据。 关键词:创业板 ipo 盈余管理 政策建议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gem board) which accumulates of power over a decade was launched in the shen zhen stock market in october 2009. it is the first step of building a multi-level system which is the second board marke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it makes up the shortfall of the single-level motherboard market. however, so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growth, high issue price, high price-earnings ratio lead to the gem ipo companies attracted many speculative funds. in general, most company do the correspond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listing appear a large area decline of the results and the phenomenon of a sharp drop of the net profits. regardless of being domestic or foreign enterprises,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process (ipo). in order to go public and get more and more offering proceeds,the enterprise often uses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utilizes the accounting method and the non-accounting method, carries on “the processing” to take the operating results bas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structure transaction item and so on, seriously damages to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these behaviors on the one hand to mislead investors, ha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securities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a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optimized disposition of capital market resources, will eventually do harm to the entire market confidenc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many scholars have done much research on a-share and sme board ipo in these years; in this paper we do a smaller subdivision that only focus on gem board. base on existing research and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m board,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by gem in ipo process, and tries to give some advices to keep it away. on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the paper tries to use the theory of principal-agent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s the guide, carry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po, and us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rough a two-sample t test paired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ffer five policy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re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we hope these proposals can help avoid or control earnings management in gem and keep away the risk of market, so that the gem board can grow up healthily and stride forward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gem) successfully. the main point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first, starting from the recent status of research, we explai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meaning and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on the base of comment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both home and abroad which can provide abstract iv possible research opportunity. on this basis, research ideas, methods,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re proposed. second, introduced the basic theor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alyzed caus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theory, that the existe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certain inevitability. then, studie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internal agent,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ools that listed companies can use. thir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for sme. this chapter is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which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for gem,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has the very major difficulty in extraneous source financing, eligible for listing in the capital market to maximize financing are the shortcut of solving the development fund. then conclude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 the ipo process. then, put forward hypothesis on the basis of theoriet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conduct more rigorous,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confirmation through empirical studys method, and selects 153 from 2009 to 2010 the gem board in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po companies, uses the revision the jones-cfo model through a two-sample t test paired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arry on the examination, finally prove that the sample company has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truly in ipo.finally, conclusion, limit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we offer five policy suggestions,and hope these proposals can help avoid or control earnings management in gem and keep away the risk of market, so that the gem board can grow up healthily and stride forward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successfully. the thesis has two main innovations: the first one is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paper takes the gem board of the ipo corpo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found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numerous scholar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m board, ipo in earnings management research refinement to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 , analyzed chinas gem ipo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ory and empirical. we conclude the related policy from surplus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em bo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s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he second one is the innovation of model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ound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numerous scholars research, uses the modified model of jones-cfo, and adjusted operating cash flows, thereby enhancing the degree of fitting the model to make research results more convincing, and using the latest data.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keywords: gem board ipo earnings management policy recommendation 目录 vi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导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6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8 1.3.1 研究思路 . 8 1.3.2 研究方法 . 9 1.4 研究创新点 . 9 第 2 章 盈余管理理论概述 . 10 2.1 盈余管理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 10 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 . 11 2.2.1 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 11 2.2.2 委托代理理论与盈余管理 . 12 2.2.3 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与盈余管理 . 13 2.3 盈余管理的内部动因 . 13 2.3.1 资本市场动机 . 14 2.3.2 契约动机 . 15 2.3.3 政治成本动机 . 16 2.3.4 税收筹划动机 . 17 2.4 盈余管理的手段 . 18 第 3 章 创业板公司 ipo 中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 20 3.1 创业板的市场特征 . 20 3.2 创业板上市条件与盈余管理 . 21 3.3 创业板公司 ipo 中盈余管理的特点与识别 . 21 3.3.1 创业板公司 ipo 中盈余管理的特点 . 22 3.3.2 创业板公司 ipo 过程中盈余管理的识别 . 22 第 4 章 创业板公司 ipo 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设计 . 24 4.1 研究假设 . 24 4.2 模型构建 . 25 4.3 参数计算 . 26 4.3.1 回归参数的估计 . 26 4.3.2 总应计利润的计算 . 26 4.3.3 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 . 27 4.3.4 操控性应计利润 da 的计算 . 27 4.4 指标设计与变量选取 . 27 4.4.1 因变量 . 28 4.4.2 解释变量 . 28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i 4.5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29 第 5 章 创业板公司创业板公司 ipoipo 盈余管理的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30 5.1 研究样本的特征描述 . 30 5.1.1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特征 . 30 5.1.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特征 . 31 5.2 实证回归分析 . 32 5.2.1 假设一的结果与分析 . 32 5.2.2 假设二的结果与分析 . 37 5.2.3 假设三的结果与分析 . 38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 42 6.1 研究结论 . 42 6.2 建议 . 42 6.2.1 控制创业板的上市门槛 . 42 6.2.2 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审批制度 . 43 6.2.3 弥补会计制度缺陷 . 43 6.2.4 加强创业板诚信体系建设 . 44 6.2.5 培养出理性的投资者 . 44 6.3 研究局限性 . 44 6.4 研究展望 . 44 参考文献 . 46 附 录 . 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6 致 谢 . 57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 成长较快的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支 柱,它对 gdp 占六成的贡献率。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较活跃的个体,在促 进 gdp 的增长、保障民生生活、改革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方式及融资渠道单一 是其主要的原因。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量相对较少、成长性不稳定等原 因,其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严重依赖内部融资,外部融资比重小,以银行贷款为 主,但由于担保问题,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其贷款比列占商业银行信贷余额 不到四分之一。继 2004 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后,在 2009 年创业板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它是为主业突出、创新性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与发展平 台, 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为中小企业拓展了一条直接融资的渠道, 其影响深远。 创业板上市的门槛相对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是比较低的, 这就为许多不能在主板和中 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但成长性较好的、 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在资本市场融资 的渠道,有助于其实现快速发展,帮助了中小企业度过融资难的这道坎,使更多具有 发展价值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资本支持。 在普华永道发布的2011 年 ipo 市场回顾及 2012 年展望的报告中,其中国主 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 “2011 年中国的 ipo 市场降温,a 股 ipo 向中小企业倾斜。 ”很 多中小企业正在为能在新的一年里 ipo 做准备,等待合适的时机来上市融资,因此预 计在未来一年在深圳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进行融资的行为仍然会很频繁。 随着中国 大部分的大型企业都已经上市,中小企业成为中国首发市场的重要角色,创业板作为 “有中国特色的二板市场”同其他板块的上市公司一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 风险里盈余管理就是大部分企业要面对的最普遍的风险。 国内和国外的许多的文献研 究结果表明,为了能在证券公司上市和达到上市后筹资最大化的目的,多数企业都进 行了调节利润的活动,我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很普遍。在这些利益的影响下,创业板上 市公司在首发时存在不存在盈余管理呢? 第一章 导论 2 1.1.2 研究意义 我国股票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从原来的“消息市”逐渐转向“理性市” , 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尤其是利润方面的已经是外部投资者做投资分析的依据。 在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外部投资者也只能从其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寻找决策的依据,但 由于对外披露的关于利润质量的信息操纵空间较大,给投资者的决策和“理性市”的 成长,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很隐蔽,它是在会计准则和 制度的范围内选择利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不容易对它进行很好的监管控制, 对它的识别也是需要资深的财务人员来鉴别。 1.理论意义 现在国内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主板及中小企业板, 一部分学者 针对创业板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的研究 还不算多,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可以加快公认会计准则 (gaap)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速度,增加会计信息在不同年度、不同公司之间的可比 性和提高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的透明度,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2.实践意义 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里,证券市场充当着信息交换与调整的角色,只有了解创业 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 才能帮助财务数据的使用者更理性的认识创业板上市公 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真正的市场价值, 为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 理论依据和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盈余管理问题在国外有 30 多年的历史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1989 年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chipper)在其著名的盈余管 理评述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中最早提出了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概念,他在回顾总结 1989 年之前的盈余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 细阐述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外在条件以及盈余管理的实证 检验这三个问题。schipper 把盈余管理界定为“公司高管有意的对财务报表及披露 对外报出前进行调节管理来从中得到利于自己的利益的披露管理 ” 。然而这个概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念只是考虑到了企业在把财务数据对外披露时可能进行的盈余管理, 并没有考虑到会 计标准的制定或修改会受到高管的影响而制定出有利于他们的规定。 1997 年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williamk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对盈余管理做了如下界定: “盈余管理是指 在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前提下,高管选择利己的会计政策来获取个人或 公司利益的行为” 。显然,该概念并没有考虑企业会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来影响盈余 的可能。 healy(1999)、dechow(2000)、ronen 和 yaari(2008)等专家学者也都对盈余管理 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2国外关于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 希利(healy)在 1985 年对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最早的实证研究,在其发表的篇 名为“分红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的文章中,他对盈余管理的薪酬契约动机进行了 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若企业本会计年度的利润水平快要达到薪酬契约里约定的薪酬 激励目标时,企业高管会调高报出的利润获得薪酬上的奖励;如果企业本会计年度的 利润水平离薪酬契约的约定还很远时(包括远小于和远大于两种情况) ,企业高管便 会调低本会计年度的利润以期在下一个会计年度超过契约薪酬激励目标。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创始人瓦茨(watts)和齐默尔曼(zimmerman)于 1986 年提 出了著名的“三大假设” :奖金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奖金计划 假设认为:若在同样的环境下,和公司签订了薪酬奖励计划的高管有把下一年度的利 润记在本会计年度的趋势。债务契约假设的主要观点是:在同等条件下,公司的财务 状况偏离债务契约的规定越远, 经营者会在会计制度的允许下将下一年度的利润调整 到本会计年度的概率就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