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邮市农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邮市农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 摘 要 县域经济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经济 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单元。各金融机构均视县域为金融必争之地。农业银 行作为长期服务城乡二元市场的国有商业银行,既有竞争优势,又面临同业咄 咄逼人的竞争压力。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高邮市支行为例,在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 邮市农业银行的竞争形势进行了 swot 分析, 设计了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 系,以近三年经营数据为实证,对县域各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整体排名和评 价,并对如何提升高邮市农行竞争力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即要建立立体化营 销体系,形成整体业务营销合力;打造务实高效的信贷文化,建立市场反映敏 锐的信贷运作机制;培植结构合理的客户群,构建核心客户群体;优化网点布 局,加快服务渠道体系建设;优化人力资源建设,助推持续性竞争能力的提升; 强化管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率的全面风险管控机制。 关键词: 关键词: 农业银行;竞争力;策略选择 2 strategic research of competitiveness of gaoyou sub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rural urbanization, the county economy is becoming the most dynamic and potential economic uni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nsider the county area as the essential financial area. as a long-service stated-owned commercial bank in the urban and rural markets,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has the advantage of competitiveness, and meanwhile it is faced with aggressive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ut gaoyou sub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swot analysis of gaoyou subbranch and the design of county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author gives commercial banks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s and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3 years business data.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gaoyou sub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six aspects, viz.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ereoscopic marketing system for the whole business marketing force, the formation of the pragmatic and efficient credit culture for the acute market reflection of the credit mechanism, the cultivation of reasonable-structured client group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e client group,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network layou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channel system, the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trength,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he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risk control mechanism. keywords: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competitiveness;strategic selection 6 表格清单 表格清单 表 4-1 近三年本外位币存款余额变动情况表 12 表 4-2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量情况表 12 表 4-3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变动情况表 13 表 4-4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表 13 表 4-5 2009 年中间业务收入情况分析表 14 表 4-6 近三年国际结算量况表 14 表 4-7 近三年总量存贷比分析表 15 表 4-8 近三年增量存贷比分析表 15 表 4-9 2009年末人均存款余额情况表 16 表 4-10 近三年各项存款人均增量情况表 16 表 4-11 近三年存量点均存款余额情况表 17 表 4-12 近三项存款点均增量情况表 17 表 4-13 近三年各项贷款余额人均情况表 18 表 4-14 近三年各项贷款增量人均情况表 18 表 4-15 2009 年末拨备前利润统计表 19 表 4-16 2009 年末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统计表 19 表 4-17 近三年我低成本存款占比分析表 20 表 4-18 近三年各项存款增长分析表 20 表 4-19 近三年各项贷款增长分析表 21 表 4-20 近三年国际结算平均增长率统计表 21 表 4-21 2009 年末不良贷款占比统计表 22 表 4-22 高邮商业银行竞争力得分测算一览表 24 表 5-1 高邮市农行竞争力 swot 分析表 26 独 创 性 声 明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合肥工业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向阳 签字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合肥工业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 合肥工业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周向阳 导师签名:潘立生 签字日期:2010年10月25日 签字日期:2010年10月27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江苏扬州市农业银行 电话:84615595 通讯地址: 江苏扬州市文昌西路 2 号 邮编:225001 39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的 导师要求我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此,我郑重声明,本论文无任何学术 不端行为,如果被发现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切责任完全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向阳 签字日期:2010 年 12 月 06 日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方案终于获得了国务院的通 过,并于 2010 年 7 月 15 日在 a 股上市。一个多月后,在农业银行向广大投资 者交出的第一份半年报中显示,县域已成为农业银行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竞争 实力的市场,农行县域贷款占全行比重已经从 26.8%提升到 30.4%,不良贷款率 从去年底的 3.69%下降至 2.75%。 然而市场未因此兴奋,更多的投资者在忧虑,以誓做县域领军银行为目标 的农业银行,是否在县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蓝海。在县域,中高端客户的营销 与维护正面临着其他三大行越来越强的竞争,在三农客户的支持与服务上,信 用社与邮储银行不断地“克隆”农业银行的产品并超越。县域农行真正的核心 竞争力何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政策的优势不再,市场的反应能力依 然较慢,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网点布局不合理,这些都在制约着农行县域业务 的发展。要打造蓝海市场,要做县域的领军银行,任重道远。 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 大的背景下,县域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受到同业高度重视并成为新一轮竞争的 焦点,工中建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增设分支机构、提升机构级别、扩 大经营权限等手段抢滩县域,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机制流程、支 付渠道、业务品种等领域创新十分灵活,竞争战场正从城区向重点中心镇延伸。 县域市场是发挥农行核心竞争优势的主战场。在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竞争 上,农行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没有优势,但随着城市土地成本、运营成本 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城市产业向县域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业银行如果 能够充分发挥城乡联动的优势,不但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拓展县域市场,也能提 升县域对城市客户的服务能力。与同业和系统内先进银行相比,农业银行优质 核心客户群体有待拓展,存贷比、经营效率和议价能力偏低,市场份额有所下 滑,传统领先优势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务必高度重视,立足新起点, 确立新思维,探索新路径,打造新优势,有效加快县域主流银行建设步伐,提 升综合竞争力和绩效贡献度。 本文拟以作者所在的高邮市农行为例,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县域农业银行的 市场竞争力进行探讨。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和决定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县域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现状,尝试构建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探索 提升农业银行在县域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在研究方法上,一是主要运用了管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特别是关 于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二是运用了近三年的经营数据进行量化对比分析。 具体方法上, 运用 swot 分析法对高邮市农行面临的竞争形势从优势、 劣势、 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县 域金融市场的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运用百分制评价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对各商 业银行的竞争力现状进行了量化计分排序。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高邮市支行为例,在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 邮市农业银行的竞争形势进行了 swot 分析, 设计了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 系,以近三年经营数据为实证,对县域各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整体排名和评 价,并对如何提升高邮市农行竞争力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即要建立立体化营 销体系,形成整体业务营销合力;打造务实高效的信贷文化,建立市场反映敏 锐的信贷运作机制;培植结构合理的客户群,构建核心客户群体;优化网点布 局,加快服务渠道体系建设;优化人力资源建设,助推持续性竞争能力的提升; 强化管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率的全面风险管控机制。 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研究 的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总结综 述了国内外关于竞争力,特别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因素分析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影响县域商业 银行竞争力的三大因素及竞争力的六大表现进行了探讨。结合影响竞争力因素 分析,设置了包含规模类、发展类、效率类、盈利类、质量类五大类别的考评 指标,以每项具体项目竞争力位次为主要考评依据,建立一种百分制评价体系。 第四章高邮市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比较分析。运用近三年的市场 发展数据,以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为依据对县域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进行比 较分析。 第五章高邮市农行竞争力 swot 分析。以高邮市农业银行为例,对县域农业 银行所处的竞争形势从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高邮市农行提升市场竞争力策略研究。从营销体系建设、信贷文化 建设、核心客户群建设、服务渠道建设、人力资源建设、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六 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第七章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创新点、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研 究方向。 3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竞争力概念界定 2.1 竞争力概念界定 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表现出来的更强的生存和发展 能力,是一个通过比较得到的相对概念。竞争力是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 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但真正要准确测度出 来又是比较难的,尤其是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中制胜的能力,即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 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世界经济技术发展 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等做出灵敏反应、及时调整企业内部资源,在市场中开拓 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内部支撑力的外在表现,它能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所以,竞争力的本质是厂商竞争中的比较能力,且这种能力具有动态性,即竞 争主体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竞争主体之间的力量消长而变化。它是由多种因 素构成的一个系统。产品质量好、成本低、价格便宜、服务周到甚至产品创新 的新颖都会成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 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竞争力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 争力,其中以企业竞争力为其他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也是竞争力问题研究的 核心。目前,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学术界的热 点研究问题之一,但是关于竞争力的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2 国外关于竞争力的经典理论研究 2.2 国外关于竞争力的经典理论研究 2.2.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竞争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绝对优 势理论。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亚当斯密从 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能使国家更为富强。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 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斯密指出:“如果外国 能因此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 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向他们购买。”由此可见,斯密认为在 两国之间的贸易中,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 利的生产条件,这样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就会使所有交换国家 各得其利并提高国家的福利. 2.2.2 迈克尔 波特(michael eporter)竞争力理论 michael e.porter 是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32 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 4 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他的第一部广为流传的著作是 1980 年出版的竞争战 略 (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这本书如今已再版 63 次,它改变了 ceo 的战略思维。作者在书 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 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 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 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 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公司应视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 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品或者供给的系列通道,波特首次将 这种通道称为价值链,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供给、外 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伴随 着各自的派生活动,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体系。 2.2.3 施蒂格勒的生存竞争法 施蒂格勒于 1958 年提出了生存竞争法。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乔治 施蒂格勒(georgestgler)在规模经济 (1958 年)中较深入地探讨了企 业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因素。施蒂格勒提出一个经典的表述“生存法则”,他认 为,在任一特定行业中,若某种规模的企业在市场长期竞争中生存下来,则意 味着它是有效率的,进而,若某规模的企业数量(或产出量)在该行业中比重 上升最快,则说明此规模为最佳规模。施蒂格勒运用这种生存技术法,通过大 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某一行业的最佳企业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 因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碟型”而非“u 型”,此即许多中小企业同样 可达到最佳规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一般来讲就是,效率越低则份 额下降得越快。反之,如果某等级的厂商所占的生产份额上升了,则说明该等 级规模效率较高,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2.2.4 汉默尔(gary hamel)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综合和潜在的竞争能力,竞争力是企业某一种 产品、某一项服务或某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市场的能力。即竞争力是成功 的原因,而核心竞争力是持续成功的原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汉默尔(gary hamel)等人从企业内部出发,认为竞争 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的特有能力,我们称这种特有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或“核心能力”。 汉默尔和普拉哈拉德 1990 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 上发表的 公 司核心能力 一文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 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集中阐述了核心能力是企 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源泉。 5 2.2.5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环境 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 (1)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关于金融业的竞争力分 析 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设立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 价标准,主要根据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来衡量一国金融业 的整体竞争力。 按照这一标准金融业的竞争力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反映利 率、资本成本和信用等级的资本竞争力,二是反映贷款、地区资本市场、国外 资本市场开发、出口信用代理和风险资本的资本效率的竞争力,三是反映证券 市场资本化、证券市场价值、上市公司和内部交易等证券市场运作的竞争力, 四是反映中央银行、银行规模、储蓄、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法律 监督的金融服务效率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对 金融体系竞争力的评价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出发,根据坚实的理论研究设计了 完整的定量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2) 英国banker杂志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分析 英国banker杂志每年对世界 1000 家大银行进行排名,此类排名可以看 出单个银行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每个国家金融实力。这一排名一直视为银行 间最具权威性的竞争力评估。受到各国政府和银行业的广泛关注。 (3) 亚洲货币对亚洲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亚洲货币对亚洲银行排名是为弘扬本土银行在亚太区各国市场中取得 的骄人成绩。排序标准以业绩指标为主,如用资本回报率衡量盈利能力,以及 反映稳健程度的资本充足率,同时还包括一些无形因素,如市场对该机构的评 价、扩张的潜力和商业信誉。国际著名信用评价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等公司 每年对国际大银行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作为金融机构核心部门的银行,在经营 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银行信用评级就是在全面分析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对其 信用质量做出综合评估。2004 年,中国的中诚信评级公司也开始对若千家大型 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方法遵循国际评级机构的分析框架。 2.3 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2.3 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2.3.1 国内竞争力研究 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及相关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界定;(2)国际竞争力与产业竞 争力;(3)区域竞争力;(4)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来源;(5)企业竞争力的 评价;(6)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6 在国内,由于日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通过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 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比较重视,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型期国家, 企业竞争力所受到的制度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也有不少 创造性的观点, 但通过微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通过微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并且明显受国外竞争力理论学派的影响。 从 2003 年起,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以及以其为主体的中 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经营报社共同开始进行企业竞 争力监项目。目前,已经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并连续五 年发布了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该报告是国内首家以严谨的科研成果为 后盾的竞争力评价结果;是国内首家以动态数据为依托,以广泛的产业分析为 视角的竞争力评价结果;首期检测报告既有客观的数据支持,有专家深入分析 的成果,又有鲜活的企业案例不同于一般数值统计类文献。 2.3.2 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竞争力属企业竞争力范畴。银行业竞争 力是指,银行在兼顾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的同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 性”为经营准则,利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发展规律的 存贷款、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 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 近年来,国内银行竞争力研究渐起。多数研究者集中于国内各家银行的财 务绩效比较,也有学者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对国内外银行进行过效率评价。 而真正能上升至银行竞争力层面的,并不多见。 (1) 焦瑾璞博士关于银行竞争力比较的研究 焦瑾璞博士 2001 年所著的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一书将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对银行竞争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认为银行业竞争力是银行综合 实力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当于其他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持 续发展能力的总和。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 框架。他指出,影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实竞争 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 (2) 银行家杂志每年发布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 2005 年以来, 银行家杂志以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 的形式将关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和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开披露,在业内 外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反响。2010 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背景、竞争格局再次发 生巨大变化,新出炉的“2010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对新形势下的中 7 国银行业竞争格局进行了全面阐释。该期“评价”继续秉承客观、中立、权威 等传统,在掌握充分数据基础上,依凭先进计量技术和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和 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优劣,以期真实 追踪中国银行业成长的历程,寻找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高效率运行的最优模 式,引导中国银行业选择最佳竞争路径。 王松奇发布于银行家05 年第三期上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 。 该报告从 wef 和 imd 的竞争力方程(竞争力=竞争力资产 x 竞争力)过程入手来 设计研究框架,将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 竞争力两个层次,以 2003 年度的数据资料为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全国 性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国际银行服务质量(bsq)的衡量标准,从 效率和信任尺度、接待能力尺度、借款尺度、有形资产尺度、服务职责尺度及 可靠性尺度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服务竞争力进行评价。 该竞争力报告从 05 年开 始每年都发布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比较系统和全面地的反映了我国银行 业的发展状况。 (3) 魏春旗和朱枫提出七个方面理论研究框架 魏春旗和朱枫两先生在 2005 年出版一本专著中就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出了 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他们分别从技术、流程、组织、制度、人才、 文化、战略等七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做了系统的理论诠释。 (4) 国内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建设 由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仅 20 余年,国内股份制商业 银行体系及其市场运作的时间也不长,因此评级工作起步也比较晚。2001 年我 国银行监管部门开始研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问题,其间参照了国际通行的骆驼 评级法,参考了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评级办法, 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按照我国的监管政策和监管工作要求,于 2004 年 初完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设计工作。该体系主要从资本充足性 状况、资产安全性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股份 制商业银行进行评价。 此外,也有一些机构根据各自目的分别对竞争力评价体系 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各体系设计者出发点不同,因而指标选择与权重都存在较大 差异。 8 第三章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因素分析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因素分析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影响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县域商业银行作为各商业银行最一线的直接的经营平台,是各商业银行总 体竞争力的一个微缩体现,但由于具体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团队的不同,县域 商业银行竞争力在各行之间呈现很大的差导。 影响和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来自自身及总分行层面对县域行的资源 配置。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决定一个银行的竞争力首要因素是“人”。其中最重要的, 首先是县域分支行的领导团队,是否有一个思路创新、精干团结、有发展眼光 和战略高度的经营领导团队,决定了一个银行在方向上、在战略上的先进性和 竞争优势。其次要一个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员工队伍,员工的年龄、 学历、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银行的形象、战斗力有重大影响。其中最关 键是“营销团队”、“管理团队”、“网点负责人”三个核心团队。 二是客户资源。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决 定客户资源归属的除了营销团队的营销和服务能力外,在县域需要高度重视的 是客户资源背后的关系资源、人脉资源。首先是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其次银行 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第三是与广大零售客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基础对客 户资源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谁的关系资源好,谁赢得的客户资源就多,谁的 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三是政策资源。县级行是最一线的管理行,是最终端的经营行。县级行的 竞争能力除了自身的资源外,决定其竞争力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力因素即 政策因素。作为执行层面,一个灵活的准入政策,一个丰富的产品设计,一个 多样的服务方案,往往能使一线人员在经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实际上 是总分行层面的竞争力在终端层面的间接体现。 市场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一是规模的大小。规模是衡量竞争力的绝对值指标。银行是一个规模效益 显著的产业。存贷款总量、客户数量、物理网点数量等等这些规模类的指标, 是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规模越大, 市场形象越好,客户信任程度也越高。规模不断扩大,说明竞争力在逐步增强。 二是份额的高低。份额体现的是竞争力的一种相对比较。份额是每个商业 银行的业务总量在全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的高低体现了影响力 高低,是市场地位的体现,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企业分品种、分 地区、分时期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可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以便发现问题和查找 原因。份额高说明竞争力强,分额低说明竞争力弱。份额不断提高,说明竞争 力持续提升。 9 三是增长的快慢。增长的快慢体现的是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保持适度的增 长速度是保持和强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不被竞争对手 赶超。增长率的持续下降,说明竞争力已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必须认真分析, 找出症结所在。但过快的增长速度也应引起警觉,因为牺牲质量、风险加大的 速度是要控制的。 四是质量的好坏。大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快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 真实的、有效率、盈利好的才是最有质量的竞争力。高质量的竞争力是由高质 量的客户结构、高质量产品设计、高质量的盈利水平带来的。质量是数量相对 而言的概念,竞争力的质量是在高水平的竞争数量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 五是产品的多少。金融产品的多少体现的一种业务创新能力,代表竞争力 的持久性。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借鉴,才能不被 抛弃,才能保持领先。产品多,给客户的选择多,带来的金融业务机会也多。 被客户选择的机会多少,体现的就是竞争力高低的差异。 六是服务的优劣。服务的优劣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 是综合竞争力的外在体现。服务好,则客户多,则竞争力强。竞争力强,则服 务能力更强,吸引客户更多。如此良性的循环,形成对竞争力提升有效的促进。 3.2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指评价标体系的构建 3.2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指评价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溶化” “渗透”于生产力诸因素之中的,若要将其 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评价,就十分不易。所以,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一种能力的 概念,一个综合的系统。对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 综合评价体系。 3.2.1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评价的特殊性 县域商业银行是各商业银行的县域经营平台,对其竞争力评价由于各行系 统内相关政策、基础条件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在某些项目上不具可 比性。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域竞争力是其各自总分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县级分支行一方面是 作为一线经营行,同时又是管理行。但更多的属于政策执行层面,体现一级法 人意志。其竞争力是其总分行竞争力的延伸和具体表现。 二是经营发展受自身政策环境影响较大。由于成本费用、机构人员等方面 政策的不同,部分盈利性和效率性指标因政策调整不一政,造成部分数据不具 可比性。 三是各行股改进程不同, 不良资产剥离等因素导致资产质量情况差异较大。 3.2.2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一种综合竞争力,其本身是难以完全量化的一个复杂系 10 统。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 有机整体。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复杂性需要直观性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中的指 标应是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的指标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准确计量和评价。 通过确定指标的计算方法,逐层综合,可以实现问题的定量分析,使复杂的问 题直观化,增强决策者对最终结果的满意度和把握度。 鉴于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关于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 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即务实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2.3 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设置 对照县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以上原则,为对县域商业 银行竞争力进行科学评判,根据研究粗细程度、数据获取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 结合县域金融的特点,做相应增减调整,舍弃难以准确计量的定性指标,以可 操作的定量指标为依据进行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本文将指标设为以下五个方面:规模类、发展类、效率类、盈利类、质量 类。并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 (1) 规模类指标。 县域银行作为各商业银行的经营平台,是具体实施各项经营行为的主体, 各项规模性指标是衡量各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具体可以包括存贷款 规模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随着各行相继开办国际业务,国际结算量也是重要 的规模类指标。就各项指标而言,除总量指标外,增量指标更能说明当期的竞 争实力。 (2) 发展类指标。 发展类指标主要包括存款等主营业务的平均增长水平。考虑国内各银行均 有冲刺时点指标的现象,发展类指标选择三年平均增长水平,以尽可能剔除非 正常业务增长因素,真实反映各行业务发展的速率。 (3) 效率类指标 存贷比(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对于县级经营行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 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对当地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考评依据。同样,总量存贷 款代表了相对长期的效率,增量存贷款反映的当年的存贷平衡情况。 人均存贷比和点均存款等指标反映的是单位竞争能力,是规模竞争力指标 的补充。因部分银行已实行贷款业务特别是法人信贷业务的集中管理,点均贷 款指标已没有意义,故没有将该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4) 盈利类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是银行竞争力的一项核心因素。 盈利能力的大小决定一家商业银行的命运,特别是在商业银行规模相当的格局 下,盈利能力的高低更能体现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此外,盈利能力也是商业银 11 行发展的基础和竞争的成效检验。 本文选取拨备前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成本资金占比三项作为主要 评价指标。拨备前利润是绝对量指标,是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中间业务收入 占比(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体现银行收入的结构。 特别是随着银行 业的战略转型,理财、银行卡、贸易融资、投资咨询管理、私人银行等高附加 值的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该指标的意义在于体现商业银行正 逐步从靠利差吃饭逐步形成收入的多元化。 (5) 质量类指标 质量类指标主要采集了各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贷款总额)的情况。 不 良贷款率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五级(五 级是指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分类法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安全程度进 行分类。其中的不良贷款是指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 四大(工农中建)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前均已完成不良贷款的核销和划转, 目前不良贷款率均降至较低水平。 12 第四章 高邮市各金融机构竞争力比较分析 第四章 高邮市各金融机构竞争力比较分析 为了直观地表现出县域主要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现状,以高邮市工中农建等 八家金融机构的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县域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现状进行比较 分析。 4.1 高邮市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比较实证研究 4.1 高邮市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比较实证研究 4.1.1 规模类指标分析 (1) 本外币存款总量 本外币存款总量的大小目前是各金融机构内外部考核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 之一。也是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表 4-1 近三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变动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 4-1 近三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变动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 4-2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量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 4-2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量情况表(单位:万元) 行名 07 年末存款增量 08 年末存款增量09 年末存款增量 名次 信用社 46336.00 64390.00 103731 1 农行 30050.15 57446.27 93344 2 建行 20882.17 41026.86 69060 3 中行 7871.26 54610.74 47566 4 邮储银行 43560 5 江苏银行 1118.00 36124 6 工行 10559.56 28772.93 32794 7 农发行 5049.00 -3537.00 -2798 8 合计 120748.14 243827.80 423381 行名 07 年末存款余额 08 年末存款余额 2009 年末存款余额 名次 信用社 264427.00 328817.00 432548 1 农行 261003.91 318366.00 411709 2 邮储银行 341003 3 建行 149592.18 190611.05 259672 4 中行 130568.49 184914.62 232483 5 工行 147306.27 176061.81 208857 6 江苏银行 1118.00 37242 7 农发行 10686.00 7149.00 4351 8 合计 963583.85 1207037.47 1927865 13 2009 年末数据看, 信用社凭借点多(截至 2009 年末共 37 个网点)、 人多(截 至 2009 年末共 434 人)等优势,其本外币存款总量量和增量均稳居各金融机构 第一位。农行存量和增量市场份额存款存量居第二位,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 名列第一位。邮储银行、江苏银行虽为新设机构,但增量可观。 (2) 本外币各项贷款总量 各项贷款总量反映资金运用的情况,反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是 占绝对份额的利润之源。 表 4-3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变动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 4-3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变动情况表(单位:万元) 行名 07 年末贷款余额 08 年末贷款余额 09 年末贷款余额 名次 信用社 194571.00 245152.00 321162.00 1 建行 73692.00 88994.00 128175.00 2 工行 42136.00 88970.20 125061.00 3 中行 52313.00 64892.90 101762.00 4 农行 75757.10 50304.52 100714.00 5 农发行 53891.00 64170 65544.00 6 江苏银行 700.00 43067.00 7 邮储银行 7036.00 8 合计 492360.10 603183.62 892521.00 表 4-4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 4-4 近三年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 行名 07 年末贷款增量 08 年末贷款增量 09 年末贷款增量 名次 信用社 47417.00 50581.00 76009.00 1 农行 2925.48 932.63 50412.00 2 江苏银行 700.00 42367.00 3 建行 25057.00 15302.00 39181.00 4 中行 17810.00 12579.90 36872.00 5 工行 18928.00 46834.20 36091.00 6 邮储银行 4362.00 7 农发行 -12979.00 10279.00 1373.00 8 合计 99158.48 137208.73 286667.00 截至 2009 年末,农信社人民币各项贷款存量份额和增量份均列全市第一 位,总量份额占比三分之一,增量份额达四分之一。建行存量份额列第 2 位, 农行增量份额列第 2 位。值得注意的是:江苏银行凭借灵活的经营理念,大力拓 展资产业务,2009 年贷款增量份额列第 3 位。农行根据股改的安排,在 2008 年 实施不良资产的剥离,贷款余额出现较大幅下降,在 2009 年抓住发展机遇,提 速发展,贷款余额实现翻番目标。 (3) 中间业务收入总量 14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均将中间业务作为重要的竞争力指标来抓。中间业务 量已成为具有考评价值的规模性指标。 表 4-5 2009 年中间业务收入情况分析表(单位:万元) 表 4-5 2009 年中间业务收入情况分析表(单位:万元) 行名 2009 年末中间业务收入 名次 建行 1654.53 1 农行 1607 2 工行 1273.91 3 中行 849.32 4 信用社 311.55 5 邮储银行 290 6 江苏银行 45.55 7 农发行 0 8 合计 6031.86 2009 年,各商业银行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 6031.86 万元,其中:建行总量 和市场份额均居同业第 1 位;农行收入总量和市场份额居第 2 位。中间业务收 入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客户质量和业务创新能力的差距,也就是说,客户的质量 越高,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越高,业务创新能力越强,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越 高。另外,由于因贷款业务而派生的融资顾问费、担保承诺业务收入、授信额 度管理费等相关收入占比逐步提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医共体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专项招聘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河南新乡事业单位招录20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河北沧州市任丘园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阳江市阳春市招聘乡村公益性岗位32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东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学校教师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衢州龙游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届春季东华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租房商场柜台合同(标准版)
- 湖北宜昌长阳清江水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零模)南昌市2025年高三年级九月测试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2025年衢州编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水务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水利行业招聘面试实战
- 邮政储蓄网点一点一策实施方案
- 2025年飞行服务站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医理疗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强迫性障碍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