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集体xs厂改制问题及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掰珂 日期:力厂口年厂月乡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一孵彳嗍加碑朋毋 丰百堂穗裂鬻艇明彭血摹路上帘瞥滞龌js x 融数轻4 - 延抱朝茸卓 。砸番善挺明勒曾上甲鬻陴碗js x 器晋鞑:掣龊 明;巾事号鲤,身藁丁舅嘏翠翠滞甜甜工暂朝耳韩国申单覃联上帘蕾鳍刨捌斜 工百谣靛歇里髟辫攀:酱磁朝群酵上崾劲箕船留哇晰髫酿骑朝蜷上审瞢瑶刨 矾薯犁矮墩朝谣黎砰 蛳朗滞碗js x 勒脊牲。翠磁辈益千掣蜒晤朝茸章 。霉冒砚醢上岜熏滞龌环影璐脊围鞋 种龆季一承艇髟僻砚髫d 茸g 窖。您裂舅牲驹辫曾上印群胖磋js x 器毕扭 延地上身幂翠陴捌甜工曾明曰# 围中阜覃翟鞑g 垡。檠砚上身幂嚣珊鲷毒龌 窜陴。啦三,孔数拯草重中洋酵r 帮藁鲷蔡程窜陴不可m 磁谣砺喜铷驸环可 上娶识丁臌霉钾摊彤辫蛆暑荡亦可詈胖淫竣一牲翠g 游。鳍刨矾些雾砰秘 、野刨暮摹工洫、瑶刨矾薯殇嵌明疆稚砰毒蜘醣上摊髟掣重中茸裂辩澉拶 妒一并谣¥私、草重明毒碗砰环影_ s x 上承拱嬖瓣。酱鼎朝呜龌环影姿上坍 髟骣虹朝堡宰丝衅掣召衅将w 华鼻。琶投身释环影臻衽餮阜朝琶拉孤近瞠擗 彤砚醯雨粪千¥擗髟鲁睾蕴相誓艇琶抱椠js x 环可陴阜蚓璐脊相茸卓 。x 霉幂磁明益重粜非阜曾智髯髫单、犁鳃、髫秘号 一群瞠坦豸国雅格群驿阜、群群椠亘勤娶异西环影珊谚裂缝、歌早蜂、船冒 蜒鲷鳍酬娶丁澉蟛拳辫锈荔环影葱评霈鼎即图。藓绮业箕娶眷c 4 j 蕊舄干铟 与誓工谧可飘戬暴阜曾捌甜工趁环可峭碗1 己普三:智聚飘骝蕃阜职旗蕈瑁滞 环可抖磁环可朝滞龌目币业瞢= 2 砚酝瞠善砸胖龌鲷# 曾、朝翳显至诲胖龌 环影勒脊吾一印¥眙斟龀酉野刨少三孽辑鹭吏碗环可朝围椠翠婆目 蚤衅空军 益鲜 i l m ! 从d r q s a o u , n o 护哦so o x o l d m ! j ol u o t m t s t l q e ,s a 唧p o s o d o a d o n s s ! d i i i s 聆i i 觚o ,i o o l so o a o l d m op u 屯o o t m u a o a o s m , _ b a o d a o oo a i o s s l i n s o ap o o sp o a ! o o o ap i 您 s 它o p ! p i 聪s o l d ! o u u d 触9 up o s o d o a dj ou o l l 詹3 h ! 鹏n bo lp o l b i o as ,曜p 石t t o d o a dx e o f ) j oq l a o , 幢p uo a l l o o | i o o3 0i t u u m o r m , s o a 胛i ds x :天i u 弘i i ia a d 它ds 即j ou o p x a o u u i u o g _ b a o p ! s u o o f o p , o a o o 啦口p o , o n p u o om a r q di l ls a s u d a o , u oo a p , o o l l 0 0j os u u m o r m s o a9 mu a d a a p a a q l a n ju 0u o ! s n l o u o o 妒p u a9 m 。s 撇娓a m 聆,吼o g ! o o d s9 印i i i 血饥3 珂s x 暑u 珥m s 甜o d i d m o o9 町n op o ! p m s 册瓜s o g s u a p 鲫;叩o s o u r q dm 阱d r q s a a u 觚o 甲讲so o x o l d m 3f f u t q s ! i q t ,】, s au o 犯ma a 毛i v 。p o s s n o s ! po r es a o ! p b j dt m o j o a o o a - 咀 9 哪j os u m a d a o p9 mi i os a s n a 0 3q a r q 触s s o o o a da mu ! m o l s x so s u d a o ,u om o p o m j oa o ! l o b a dp t m 天s 删,so l 它z o d a o oj o8 u u m a n t l s a a 唧s o s s n o s ! p s ! s g l v t m 唧n o p a s 灌ql u a u m o i l a u as s a u ! s n q1 s a g3 m n om a o j o a9 m 聆驴u o g l 。u 0 1 :m o g ! s a 0 a ! p 向! n b o s u t j j 它l s 啪s 观d ua 哪3 0u o 妒o u j l i i b n bo lp o , 它i o a 研咿v 4 x a d o a d m o pj os ! s a i m m n op o s n 0 0 3q o f q 瓜s s o o o z du o ! m l o s o aa mp i i bl l n 0 9 3 1 p 饫a ) l 缸o p 粤s xs ,咿ha 3 , a o d o a d o s u d a o l u oj om a o j o a3 mp o s s n o s ! pu o t l l s u u m o t m s o ao s u d a 0 1 u oa q lj op i m o j 8 妒b q 3 mj os ! s 石l b t mm a u r a o a u op m a w ! p u i v u a o l x am o g 哪o q i i bj ol s a ! 4 s o s u d a o l u o a mj o 天p m si v o u ! d m op 噼s ! s k i g u l ! l o a o o h qp i 聘 u m ma 琊j os ! s x i e t mp 3 多o i a q , o ll o o f q oq o x e o s a a9 m 鼬s 甲。触s xs o s u d a m u aa a d o o l i o a a o d 它ds r q lu i 硼3 9 嘧! sl g o u a d 啦v o d u :i l 加aa q = l3 0m o m d o l o n o p 工i a a p a op 册 绚! i c f b l s q l i b o qi b ! o o sp 髓o i u 2 0 u 0 0 0s , t m r q dm o m o a dp u 您a a p , o o j 粤o p 3 z ! 耻p 啦 s o z o i i i s u o g 它a a d os s a u ! s n qa 平mo l s x v a aa k o u s p o q l o m 触3 u s t u o l q o a d3 s 3 m o a i o so ls 曰a p ! 肚3 uo a o l d x op 珊o o u a u a d x os s o u ! s n qi b 3 1 以,o o u o a a 3 0 a 唧a a 0 3 0 a a g l 。q l o o m s1 0 us ! 1 9 唧3a t p , j o ,u a u 儡b i 比o ! 珥a o o m o p 哪】, r a da 羽s o a x o l d m o 9 mm q l t s t o a r t ms ! d r q s m u 瓜。习o o l so o x o l d m ap o a m o n a 了s o z 3 qo a t ;qs o s u d a o ,u a p a a t 工 s m p i ! n qu ! s s o a 8 0 a d 弘h i l b ,s q n so u m o , s 左so s u d a o 】, u au a o p o m3 m p o a m o n a 3 s o a u a a q 撇qs a s u d a o l u o 左u b i i i p u o o o s 天a o o q ,p u 霹x o ! i o do g ! o o d sj os u p n p n 耳s a i a m 铂呻约呐s 越a s u d z o , u oo a ! i o o l l 0 0j os t u a , s x sj o 妒它ia m s j g 噬w o 舶l o i i 天i 朋i n o j 琊di i i 挪s o n s s ! o o a - q p 1 0 1 39 mwm a o j o ao s u d a o l u os , b u t q d l u a s o a d1 v 1 0 e j l s q v ,3 叫s q v 一 垒垒! 垒兰垡 一一 _ - - _ _ _ - - _ _ _ l - l _ _ _ i - _ _ - - _ _ _ - _ _ _ - - - - _ _ _ _ - _ - _ - - _ - _ _ _ i _ _ _ _ - _ - - _ _ - - - _ _ _ _ _ _ _ l _ - 一一 一 a l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s y s t e mo fd e c i s i o n - m a k i n go n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w os y s t e m s ”p o i n to fv i e w ;o ni m p r o v i n gx sp l a n t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 p u tf o r w a r d s p e c i f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t h i ss t u d yn o to n l yd e e p e nt h ex sp l a n t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 p r o p o s a l sp u tf o r w a r d p r a c t i c a lm e a s u r e s ,b u t a l s oe n r i c h e dt h et h e o r yo fc o l l e c t i v e a n de v t h e s t a t e -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r e f o r m ,e n t e r p r i s e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a n dt h ep r a c t i c ec u r r e n t l yh a s a g u i d ef o rr e f e r e n c e t h i si st h em e a n i n g o ft h i sa r t i c l e k e yw o r d s :c o l l e c t i v ee n t e r p r i s ep r o p e r t yr i g h ts y s t e m r e f o r m a n dt h e e m p l o y e es t o c ko w n e r s h i p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 3 i i i 参j 目录 目录 1 引言一1 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1 2 集体企业改制理论综述2 1 3 论文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9 1 4 论文的创新点l o 2x s 厂改制背景分析1 l 2 1 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1 1 2 2 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 2 2 3 经营状况及竞争力比较1 3 2 4 企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一1 5 3 x s 厂产权制度改革( 一次改制) 1 8 3 1 改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分析1 8 3 2 改制的具体做法及分析1 9 3 3 改制的效果2 7 4 x s 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二次改制) 2 9 4 1 一次改制后企业经营环境分析2 9 4 2 企业战略重组的实施2 9 4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及分析3l 4 4 二次改制的效果及仍待解决的问题3 7 5 完善x s 厂改制的对策建议3 9 5 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3 9 5 2 健全经营者产生机制4 l i v 目录 5 3 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4 1 结论4 3 参考文献4 5 致谢”4 7 个人简历4 8 v l 1 引言 1 引言 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 1 选题背景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与国有企业相比较,集体企业产权主体更加模 糊,经营效益也相对普遍较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确立了国有 ( 集体) 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集体企业改革指明了方 向。然而现实的指导政策上,全国各地还普遍停留在“参照国有企业改制政策 执行”层面上,缺乏系统的、具体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改制政策 和理论。改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理论的缺失导致在改 制的现实操作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的现象,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同时,大量的事实表明,企业改制并不是“一股就灵,一些改制后的企业 没有根据市场的要求,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企 业改制“走过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没有得到解决,有的甚至出现了经济效 益严重滑坡现象。 此外,在这轮全国性的国有( 集体) 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是一个普遍现象。 持股职工的身份由过去的劳动者变成了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的双重身份。但统 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改制企业持股职工主人翁的意识并没有增强,职工参与企 业民主管理、发挥监督作用的渠道并不畅通;一些公司股份处于封闭状态,而 且多年不分红,职工收入没有增加,甚至出现降低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 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的观点、要求。如何规范我国的员工持股现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 度,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有意义的课题。 因此,借鉴典型企业经验,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使企业经营运作更为规范、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企业的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中,x s 厂改制具有典型的研究意 1 i 引言 义。因为,其一,x s 厂是集体企业,改制时,很多问题缺少具体的指导政策, 既需要参照已有的国有企业的改制政策理论,更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能促 进企业发展并被广大职工接受的改制方案;其二,该企业规模曾经是“大二 企业,在当地举足轻重,而且是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自己拥有中小学、 幼儿园、职工医院、闭路电视台等,改革难度大;其三,该企业起初采取e m b o 的方式完成了产权改革( 我们称之为一次改制) ,但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实质性进 展,接着,又进行了企业战略重组,实现了真正的股权多元化,并由此启动了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的实 践( 我们称之为二次改制)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是 一个较好的案例。 本文作者曾经全面负责该企业的改制事务,亲力亲为,经历了该企业改制 的整个过程,收集保存了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对改制的每一个问题都具有真 实的感悟。 1 1 2 选题意义 本文通过对x s 厂的改制实践全过程的叙述、分析、总结,探索解决 该企业改制中的重点与难点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既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 又有助于创新企业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丰富了当前国内集体企业乃至国有企 业改制的理论; 、本文侧重于实务操作,从产权改革到企业战略重组再到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设,为读者特别是企业改制的操作者提供了“一站式 服务,对进一步深 化我国集体企业乃至国有企业改制,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文对x s 厂改制后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 行的对策建议,对完善x s 厂改制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1 2 集体企业改制理论综述 目前,我国的改制理论主要是围绕国有企业展开的,单纯的系统的集体企 业改制理论相对较少。由于我国集体企业长期以来处于“二国营 的地位,其 发展依附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与国有企业改革在时间跨度上大致相同,二者 有诸多相通之处。目前的学者在研究集体企业改制时,大都是在论述了与国 2 1 引言 有企业改制理论的共性以外,揭示了集体企业的一些特点。下面,介绍一下这 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企业改制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改革开放以来,特 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涌现出了许多关于改制的理论。主要是围绕三个“w 问题展开的,第一,w h y , 为什么,为什么改;第二,w h a t ,什么,改制的重点是 什么,目标是什么;第三,h o w ,怎样,怎样改。目前,对于第一个问题,虽 然在实践中还会遇到不理解,或者不情愿,或者不执行的情况,但在理论界“必 须改”的结论早已尘埃落定。第二个问题,理论界有一定的争议,主要是看问 题的角度,对象或侧重点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1 9 9 3 年1 1 月1 4 日) 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一次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出现代企业制度的 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1 9 9 9 年9 月2 2 日) 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有 企业改革的目标、方针政策和主要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公司制是现代企 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股东多元 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 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第三个问题,尽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有 代表性的观点,但仍是目前争论最多的,有些观点甚至完全相反。 1 2 1 关于产权改革的理论 ( 1 ) 、关于明晰产权及股权多元化的论述 华生、张学军等( 1 9 8 8 ) 是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问题较早进行比较 系统研究的经济学者,他们将当时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经济概括为没有产 权的经济,并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是虚置的,由行政职位权利取代了财 产权利,这就是职权经济。他们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是重建产权 体系,并指出个人权利是产权的基础。 刘世锦( 1 9 9 5 ) 提出,应该将企业资产进行分类,并将不同类的资产分配 给不同持有主体,从而实现产权多元化。他认为,国有企业中的资产应分为三 类,一是生产性资产;二是非生产性资产,如学校、医院、职工住房等,应剥 离出去;三是社会保障性资产,它包含在生产性质资产中,是因为职工低工资 而积累起来的为职工养老做储备的资产,应配置给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性质 3 1 引言 的基金持有。刘世锦的论述考虑了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国有企业股 份的问题,并触及到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身份改革及其配套条件的重要性。 张维迎( 1 9 9 7 ) 提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在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 股,将一些国有股出售给各类非国有企业,同时应该将仍然保留的国有股转化 为国家对企业的债权。 张文魁( 2 0 0 2 ) 重点研究了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问题。他指出,国有股 一股独大的状况给企业治理的改善造成了严重阻碍,因而当务之急是要对国有 企业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实行股权多元化,并明确提出,核心是要转让国有股, 整体出售或部分转让。 上述提到的文献是不完整的,但有代表性。很显然,在上世纪9 0 年代中期 以前,理论界对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出言谨慎的,到了9 0 年代后期,一些 学者提出,国有企业的产权可以分割成股份部分地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甚至也 可以整体出售国有企业,但仍然是在“国有经济全局调整 的范围内进行,也 就是说,这是为了收缩战线,加强重点的需要。到了9 0 年代末,学者们开始提 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问题,国有企业也大规模地推进以股权多元化为主要 特征的改制。 另外,应该着重说明的是,学者赖少英( 2 0 0 1 ) 专门研究了集体所有制企 业的产权变革问题,他提出了集体产权改革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 ) 明晰产权关 系,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2 ) 将集体产权真正量化落实到职工个人,不再虚 置集体资产。( 3 ) 建立和完善集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现代集体企业制度。( 4 ) 建立适应集体经济特色的“劳动力产权制度 。 关于劳动力产权制度,赖少英还提出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产权变革中,将集体资 产通过有偿或无偿量化的形式,量化到每个职工,它实际上是承认了职工过去 对企业剩余价值的贡献。落实劳动者个人财产权,达到产权清晰,就必须将产 权还原于所有者。但是仅靠对集体资产的一次性量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劳动力 资本 问题,因为,“劳动力资本 的贡献能力与货币资本不一样,它是在不断 的变化之中的;而且既然已承认职工以往对企业的贡献,就应该通过产权变革 彻底解决此类问题,不能等到积累了许多问题之后,再来一次量化。这势必会 直接影响到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学者何华梁( 2 0 0 7 ) 在研究集体企业改制时,对于产权的多元化问题,提 出其它参股资本行使股权时,最好不要出现“完全正相关 的情形,即避免股 4 份的同质化;对劳动力产权的界定,提出要把握的原则是“谁积累、谁所有, 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严、宜放不宜收的原则和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则。 ( 2 ) 、关于改制方式及股权结构的论述 在上世纪9 0 年代,为了指导东欧及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外经济学家 辩论非常激烈,在这些理论中,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的观点具有鲜明 的特点,他竭力反对将国有资产进行“内部的分配,也不赞成低价接管;他 提出“外部的 改革,即,主要把国有资产出售给外部人。他认为,“内部的” 改革容易演化为瓜分国有资产,而且,还会维持原有的组织形态,无法形成真 正的“新企业。 对于国有产权制度安排与私有产权安排孰优孰劣问题,郎咸平先生认为, 国有产权的根本错误不在“国有,而在“国营。而张维迎先生则持截然相反 的观点。 林毅夫、刘培林从产业和技术结构与要素结构禀赋的吻合的角度分析国有 企业改革的出路。他们两入在“自生能力这一理论框架下认为提高国有企业 的自生能力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自生能力”是根据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 预期获利能力来定义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 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经济利润水平,则 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产业定 位与产权结构相吻合。一般说来,竞争性、盈利性产业宣采用私有产权结构, 而非竞争性、非盈利性产业宜采用公有产权结构。国有企业采用公有产权结构, 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即把大量应采用私有产权结构 的竞争性、盈利性产业放置到了公有产权的舞台。 华生( 2 0 0 4 ) 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m b o 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梁雄军对浙江省2 0 余家中小改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和问卷研 究,对改制企业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组织绩效和组织效能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 改制企业股权结构的差异性及由这种差异性引致的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性,并 发现了企业领导层和骨干联合持大股( 含控股) 的结构可能是一种较为合理和能 使企业产生较高运作效率,从而是获得最佳组织绩效与组织效能的持股结构。 近几年,理论界又形成了两种新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力产权理论和新 自由主义产权理论。 我国经济学家迟福林( 2 0 0 5 ) 在改革攻坚与企业家制度建设一文中提 5 1 引言 出:“对于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应当给予新的、全面的解释。现代企业 投资生产的过程,实际上是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投入、共同创造价值的 过程 。 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是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为依据。科斯是是新制度经济学 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应将产权界定到自然人,即“私有,“一旦考虑 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 影响 ,由于私有制企业交易成本低于公有制成的效率比公有制高。科斯从交易 成本入手,得出了公有制经济效率不如私有制高的结论。该学派主张全面西化、 全面私有化改革。 1 2 2 关于公司治理的理论 ( 1 )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论述 关于公司治理概念,有各种各样地表述。但经济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司治 理主要由委托代理问题所引起。 张维迎( 1 9 9 5 ) 认为我国国有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初 始委托人( 共同体成员) 的最优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最优工作努力,都随 着代理链条的拉长而递减。在对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中发现股份制公司 治理结构,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交易成本较低,代理收益远大于代理成本, 是目前为止较为理想的治理结构之一。 张维迎还认为委托一代理理论有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 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代理人都 必须承受部分风险:二是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代理 人承受完全风险( 即让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 来达到最优激励效果。 席酉民、赵增耀( 2 0 0 4 ) 认为股份公司的代理问题是指经理可能利用对公 司的控制,使公司的运作脱离利润最大化目标。代理问题包括企业实际追求规 模最大化、过渡多元化和在职消费等。为了解决代理问题而发生的成本及股东 最终承担的无法避免的剩余损失,称之为代理成本,它包括三个部分,即,股 东的监督成本、对经理的激励成本及股东的剩余损失。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以下三种不一致的情况:( 1 ) 信息的不一致性。( 2 ) 利益的不一致性。( 3 ) 风险的不一致性。这些不一致情况的出现往往会造成代 理成本过高,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解决股东和经理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 6 1 引言 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的 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张文魁( 2 0 0 2 )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路径依赖等角度分析了改制 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问题。长期以来的放权让利,使得国有企业剩余收益和剩余 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国有企业的内部人,特别是管理层所拥有。这种情况也 导致了政府和内部人之间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对管理层的高度依赖。如 果改制时的所有权转移导致对剩余收益和剩余控制权的不利于内部人的重新调 整,就会受到内部人的强烈抵制,并可能引起企业的巨大震荡。为避免这种情 况的出现,政府往往允许内部人主导改制,并容易导致由内部人购买国有企业, 这容易引起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 、 ( 2 ) 、关于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及参与者 席酉民、赵增耀( 2 0 0 4 ) 在所著的公司治理一书中,详细论述了这些 问题。从代理理论出发,公司的治理目标应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代理问 题的存在,这一目标不能单靠市场来实现,内部治理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从利益相关者论出发,公司的治理目标不应是股东利益单方最大化,而 应是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总和的最大化;公司治理不应是股东的单边治理,也 应吸收员工、债权人、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 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由是他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所有者的权力、责任 和利益。股东可利用股东大会的用手投票和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约束经营 者。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专家学者认识到公司治理源于委托代理 关系的存在,并对这一关系下的公司治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论述。 1 2 3 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的理论 于吉在国企改革回顾与展望( 2 0 0 9 ) 一文中对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 配制度改革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三项制度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 要内容。国有企业应逐步建立规范的、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劳动人事、用工制 度和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多年形成的能进不能出的固化的用工制 度,建立真正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劳动合同制,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用工制度, 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要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合理拉 开收入分配差距,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落到实处。实行真正的岗位工 7 革国有企业,而且也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他提出的具体做法是:国企不论 大小,政府行政命令首先应该退出市场,但是国有股应留在市场,成立以专业 人士为主的董事会,以市场价格在二级市场聘用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可 以包括过去经营卓越的企业家,董事会应以每季度的硬性指标公开、透明评估 职业经理人,以决定其去留。 1 2 4 关于员工持股的理论 ( 1 ) 、美国的员工持股制度及特点 员工持股制度起源于西方,一般被称为“职工持股计划”( e m p l o y e es t o c k o w n e r s h i pp l a n s ,简称e s o p s ) ,它是6 0 年代由美国刘易斯凯尔索( l o u i s0 k e l s o ) 最先提出来的。凯尔索等人提出了所谓的“二元经济学”理论,其基本思 想是: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任何人不仅通过其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还必须通 过资本来获得收入。他认为,人类社会需要一种既能鼓励公平又能促进增长的 制度,这种制度使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两种收入,即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从而 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和责任。美国员工持股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a 从产权构成来看,职工持股比例可多可少; b 从决策参与权来看,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对企业重大决策有决策参 与权,一般是一人一票; c 、从选举权来看,职工有权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经营者的选举; d 、从利润分配看,除获得劳动收入外,还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e 、从股份转让来看,职工所持股份不得随意转让,离开企业后,所持股票 必须卖给本企业。 ( 2 ) 、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理论 北京商学院的周清杰认为合理的股权结构的设置可以通过原企业职工购买 本企业,使之成为非国有的职工持股制的企业来实现。这样,全体职工就是全 8 1 引言 部的股东,他们既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是名副其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同 时他认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持股,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庄莉和陆雄文认为:( 1 ) 小规模的企业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更可行:( 2 ) 在 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更容易取得成效:( 3 ) 单纯给员工股权不足以 产生充分的激励,还必须让员工有条件行使投票权及其他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 权利。对大公司而言,如果向每一个员工提供股份,可能无法避免“搭便车”现 象的出现。 1 3 论文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1 3 1 论文内容框架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当前集体企业改制理论研究的现 状;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x s 厂改制的背景分析。介绍了x s 厂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分 析了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并重点分析了企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x s 厂产权制度改革。着重阐述了改制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思路 和做法,最后,对本次改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第四章x s 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主要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 战略重组,先对改制后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战略重组的实施 过程;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论述了重组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及 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的做法,并重点论述了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的做 法,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改制后仍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完善x s 厂改制的对策建议。本章对x s 厂改制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完善的对策建议,并重点就完善员工持股制度进行阐述。 结论,对集体企业改制进行了理论思考。 1 3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1 ) 、逻辑分析的方法 本文以x s 厂为研究案例,全文根据改制发展历程,对两次改制的论述都 9 l 引言 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一逻辑顺序展 开论述。 ( 2 ) 、理论分析的方法 本文在对具体问题分析总结时,以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案例 资料,评判改制实践的得失,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推导、延伸出新的结论 ( 3 ) 、实证研究法 本文在对问题分析总结时,还大量结合同行业企业及当地企业的案例,进 行对比、分析,归纳、提炼出若干共同点,使之成为指导企业改制的新理论。 1 4 论文的创新点 创新点:( 1 ) 对集体x s 厂改制明晰产权涉及的净资产量化问题,提出“瞻 前顾后,厚今薄古的原则,以及“收益与责任,量化与募股两个结合的新 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 求解集体企业改制后公司治理及员工持股问题, 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在企业决策上实行“两会制 的观点; ( 3 ) 对进一步完善x s 厂改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 义。 1 0 2x s 厂改制背景分析 2x s 厂改制背景分析 2 1 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 2 1 1 历史沿革 x s 厂始建于1 9 6 6 年,是当时河南省第一家氯碱化工企业,在河南省内具 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该企业初名x s 厂,隶属市二轻局管辖;其后,名称 历经市第三化工厂( 归市化工局管辖,所有制不变) ,市x s 厂,1 9 9 5 年更名恢 复使用x s 厂。1 9 7 1 年全部建成了三个3 0 0 0 项目,即年产p v c 树脂、烧碱和 电石( 自用材料) 各3 0 0 0 吨。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致信祝贺并对搞好 企业生产提出建议要求。 “文革 其间,该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时断时续。1 9 7 7 年该企业经 过三个月的生产会战,全面恢复生产。此后十多年,该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在 行业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1 9 9 4 年该企业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大二”企业; 1 9 9 5 年在河南省百强企业排位中处于第6 0 位,当地市的第4 位,企业发展达 到了顶峰。 在1 9 9 5 年至2 0 0 5 年的十年间,该企业发展缓慢。虽然企业每年都有利润; 但企业规模一直没有得到扩大;设备也未及时进行技术改造,相对落后。因此, 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行业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 汰,部分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得到快速发展,而该企业改制一直未予启动。2 0 0 3 年,市政府将该企业作为第一批改制试点企业,但种种原因,直至2 0 0 5 年, 该企业改制的序幕才正式拉开。 2 1 2 基本情况 截止2 0 0 4 年底,x s 厂改制前的基本情况如下: 该企业占地3 1 0 亩;年产聚氯乙烯树脂3 万吨,烧碱3 万吨,盐酸1 万吨, 液氯0 7 万吨,篷布1 0 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 5 5 6 人,其中在职职工1 1 2 5 人( 在 岗1 0 6 9 人,内退及停薪留职5 6 人) ,离、退休职工4 3 1 人。截止2 0 0 4 年底, 该企业账面总资产2 5 5 7 7 8 万元,账面总负债为1 8 2 6 3 3 万元,账面净资产7 3 1 4 5 万元。 1 1 2x s 厂改制背景分析 2 2 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 2 1 目前的状况 目前,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完成了改制,并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 术改造,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行业内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这是目前行 业的两个典型特点。 ( 1 ) 、改制企业,快速发展 从1 9 9 5 到2 0 0 5 的十年问,对氯碱化工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革的时 期,以河南及周边的企业来说,在这一时期几乎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出 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大部分企业如,焦作的吴华宇航公司、平顶山的神马氯 碱公司、济源的恒通化工公司,以及山东济宁的济宁中银化工公司等大部分企 业通过改制、重组活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郑州化工厂等一部分企业因工艺 落后、体制僵化,管理不善而破产。 ( 2 ) 、扩建新建,如火如荼 本行业主要产品有:聚氯乙烯树脂、烧碱、液氯、盐酸。聚氯乙烯树脂和 烧碱是行业内的两个主要产品。近年,这两种产品都普遍使用了新工艺,特别 是离子膜制碱工艺,是当前国际上生产烧碱的最先进工艺。一是节能降耗,比 传统的隔膜烧碱每吨节约成本约4 4 0 元。二是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因而,在行 业内得到迅速应用。 2 0 0 0 2 0 0 4 年的五年是氯碱行业的黄金发展期,由于氯碱、树脂市场及效益 均较好,故业内企业大都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力度,纷纷扩大离子膜烧 碱和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同时,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氯碱行业又有新的参与者。 一是民营企业。“十四大”以后,国内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到了2 l 世纪,民营 企业已经具备涉足,投资门槛高、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氯碱行业的能力,纷纷 上马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二是大型能源类,资源类国有企业也纷纷拉长 产业链条,从煤到煤化工,从盐到盐化工,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规模迅 速扩大。 2 2 2 未来的发展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威胁重重,竞争激烈 1 2 。鬻繁零鬻攀黪霉篙零蘩攀琴季瑟季蒸 正当氯碱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候,该行业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都在悄 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从微观环境来看,产品价格与石油的相关性在不断降低,从亚洲金融危机 发生的1 9 9 8 年到2 0 0 4 年间,虽然石油价格整体上不断上扬,但聚氯乙烯树脂 价格涨幅却不大。另一方面,主要原材料电石及电的价格却在不断的大幅攀升。 以电( 主要材料) 与树脂( 主要产品) 的价格比较,上世纪9 0 年代初平均分别为 0 2 9 元度与8 3 0 0 元吨;2 0 0 4 年平均分别为0 4 1 元度与7 1 0 0 元吨。各企 业的毛利润率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氯碱企业各自垄断一定的销售区域的暴利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把烧碱生产列为高耗能行业,产业政策也做出了重 大调整,一是实行差别电价,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实施产业结构从中东部向具 有能源优势的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东部地区行业准入的门槛,三是加大环保 的治理力度,关停了小造纸厂( 造纸为烧碱的下游主要产品之一) ,同时从要求 的标准上加大了氯碱行业的环保、安全的投入。行业激烈竞争甚至重新洗牌的 局面已经出现,那些工艺落后、体制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2 3 1 、经营状况分析 2 3 经营状况及竞争力比较 下表列出了x s 厂近三年( 2 0 0 2 2 0 0 4 ) 的经营情况。 x s 厂近三年( 2 0 0 2 - - - 2 0 0 4 ) 经营状况表: 单位:万元 1 3 2x s 厂改制背景分析 说明:2 0 0 4 年,该企业存在核销资产的情况,因此,净资产减少。 2 0 0 2 - 2 0 0 4 年的三年处于氯碱行业的黄金发展期,繁荣的市场掩盖了企业 内部的各种矛盾。x s 厂近三年的利润较小,而且变化不大。销售收入的增加主 要是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造成的;毛利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利润的相应的增加, 这主要是期间费用增加的缘故。 2 3 2 竞争力比较 现将省内及周边对x s 厂影响较大的焦作吴华宇航公司、平项山神马氯碱 公司、济源恒通化工公司以及山东济宁中银化工公司四个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列 表比较如下: 2 0 0 4 年省内及周边氯碱企业竞争力比较 单位:万吨,万元 树脂产量 31 8866 离子膜碱产量 oi o5 35 员工人数 1 1 2 52 2 5 01 0 6 0i1 2 0 1 0 3 0 销售收入 3 2 5 1 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