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 :塞! 焦 学号2 0 0 5 5 7 9 呈交的论文( 论文题目:纳妾习俗与清人的家庭生活) 是我个人在导 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鱼当丝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昌期 2 00g 、易、2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纳妾现像的研究,了解纳妾习俗经久不衰的社会根源,并 对这种现象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用运了社会学,文献学等学科的 研究方法,通过对清代的家谱,县志,相关档案及名人专著等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 析,并充分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刻研究了清代的纳妾之风及特点。 纳妾在清代的盛行不仅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清代农业社会发展的结果 及清代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纳妾既是大户人家繁衍子孙的一种方法,也是强化宗 族中本支地位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为了给家里增加劳动力。通过对清代相关资料 的分析,可以发现纳妾对富裕人家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大户人家争相纳 妾也是一种炫耀财富的方式。 纳妾习俗在清代的盛行,。对清人社会家庭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纳妾生子加 速了富裕人家的资产细分,也加速了土地的分化,从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 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并非纳妾现象造成,但是纳妾现象加速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纳妾现象在清代十分盛行,深刻影响了清人的婚姻家庭观念,也造成了典妻、 溺女、买卖人口等现象的普遍化,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纳妾宗法制小农经济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a i m st of i n do u tt h es o c i a lr o o t so fc o n c u b i n a g e ,al o n g s t a n d i n gc u s t o m i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 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l a w sa n df e a t u r e so f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b a s e do n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i ns o c i o l o g ya n dp h i l o l o g y , t h ea u t h o rc o m b sg e n e a l o g i e s ,c o u n t y a n n a l s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a n ds c h o l a r l yw o r k so f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r i e st od e p i c ta c l e a rp i c t u r eo fc o n c u b i n a g ea tt h a tt i m e 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 t r a d i t i o n a lm i n d s e t s ,f u l l - f l e d g e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o c i e t ya n ds o c i a l l i f ea l lc o n t r i b u t e dt ot h ep r e v a l e n c eo fc o n c u b i n a g e i t ,a p a r tf r o mi n c r e a s i n gh o u s e h o l d w o r k f o r c e ,w a sr e g a r d e da sam e a n st oc a r r yo nt h ef a m i l yl i n ea n di n c r e a s eo n e ss a yi n t h ec l a n f r i e so f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s h o wt h a tc o n c u b i n a g ec o u l da l s os u g g e s tw e a l t ho f c l a n sg i v e ni t sl a r g ee x p e n d i t u r e t h e p r e v a i l i n gc o n c u b i n a g ei nt h el a t ed y n a s t ye x e r t e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i n f l u e n c e so n t h et h e nf a m i l yl i f e ,l i k ee x p e d i t i n gt h ea s s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l a n dd i v i s i o na m o n gt h e w e a l t h y t h ep e a s a n te c o n o m y , t h o u g hn o tc r e a t e db yc o n c u b i n a g e ,w a se n c o u r a g e d a c c o r d i n g l y 、 t h ep o p u l a rp h e n o m e n o na l s oh a dp r o f o u n d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t h ec o n c e p t so f m a r r i a g ea n df a m i l yo ft h et i m e t h eo c c u r e n c e so fp a w n i n gw i v e s ,d r o w n i n gf e m a l e i n f a n t sa n dh u m a nt r a f f i c k i n gw e r es i m p l yc o m m o na sar e s u l t ,g i v i n gr i s et os e r i o u s 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 k e y w o r d s c o n c u b i n a g e ,p a t r i a r c h a lc l a ns y s t e m ,p e a n s a n te c o n o m y h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婚姻是基于天地阴阳之理,顺男女自然之性, 为国家社会之渊源。原始社会并没有婚姻的观念,生产力的进步和私有制的产生与 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 摆脱了原始状态,婚姻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种种禁忌也随之而来。单 偶制虽然已经确立i 但它限制了贵族的自由和淫乐,加上过于严格的单偶制可能会 造成无子;而如果不加区别,以嫡长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秩序势必遭到破坏,于是 单偶制之外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补充、纳妾制度的早期形式一媵妾与同嫁。历史走 到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的巨变,媵妾制与西周宗法制一起走向终结,蓄妾制开 始走向历史的前台。作为单偶制的补充,它至今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古代社会最初时,妾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籍没、采选、劫夺。 蓄妾制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君子而不得伉俪 的女奴 第二阶段“臣妾马牛者多的妾 第三阶段“乱妻妾位 之禁一妻妾之序的强化 从中国古代纳妾制度的发展来看妻妾之序日益严格。春秋时,鲁惠公嫡妻仲子 生桓公,立为太子。惠公死,桓公年幼,隐公以年长代行国政。但隐公为惠公妾所 生,只得奉桓公为君,待桓公长大,隐公便打算交还君位,自己到别处养老。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大变局 ,人 们的思想、行为都体现出了特有的时代风貌;纳妾之风也盛极一时。清代纳妾的人 主要包括:皇室贵族、官僚和文人士绅。一些宗教上层分子,实际上也是地主阶级 的一部分,纳妾现象也比较普遍,虽然清律严禁,僧道娶妻纳妾者却常有之。大体上 清代的纳妾者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范围更广:二一些商贾成为纳妾的大户:三 在文人中纳妾成为_ 种“时尚”,但其中也不乏关爱女性的思想萌芽。 清人纳妾的动机五花八门,首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纳妾因性情所致, 毕竟有悖于封建礼教,所以纳妾要有一个好借口,这就是传宗接代。以传宗接代为名, 掩盖好色之实的固然有之,但是在农业社会,家族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是靠增加劳 动力,因此为传宗接代而纳妾的人也大有人在。此外用妾来养家,也是纳妾的一个 重要原因。一些并不是很富有的人,处于养家托孤的目的,也会纳妾。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妾的女孩子也往往来自社会底层,妾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这样 认为,从纳妾途径来说主要是:敬献,买卖,典当。从妾的出身来看,作妾的女孩 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职业或阶层:贫困农民子女,优伶娼妓,丫鬟婢女,寡妇再 嫁。 在清代的家庭中,妾的地位十分低下j 其权利缺少必要的保障。原因就在于: 第一,妾是买来的,古人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第二,因为妾是买来的,所以她 不能行婚姻之礼,不能具备婚姻种种仪式,断不能称此种结合为婚姻,而以夫的配 偶目之。妾与配偶之间是主仆关系。 纳妾的程序通常比较简单,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是“奢简由人。此外妾由 于不是家庭中的一员,不仅不能参加家庭中的祭祀活动,妾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很 微妙,不仅与嫡妻之间,与夫及其家人之间会产生很多矛盾,甚至与子女之间的关 系也会变的复杂。 妻妾之间总是有矛盾,妻与妾各有其优势,妻的地位较高,但年龄大,责任重。 妾年龄小i 责任也小,妾的角色相对比较好当。总的来看,清人的家庭中,妾的生 活大部分处于一种“冷战 之下的和谐状态。 纳妾对清人的经济生活和婚姻观念影响很大,上层家庭大量纳妾生子,以致于 出现了“庶子惟嫌庶子多 的现象,加快了富裕家庭的家产细分;使其迅速化整为 零,从而加速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同时由于看到妾的地位如此卑微,女子多不愿卖身为妾。另一方面,当时流行的 婚嫁论财的风气使得不少家庭“嫁女多至罄产 ,因此将女婴溺杀。这就破坏了正 常的男女比例关系。 纳妾习俗的广泛存在,使得买卖人口的现象日益泛滥。 纳妾习俗的普遍化也推动了典妻现象的蔓延。 综上所述,纳妾现象在清代蔓延,极大的影响了清人的婚姻家庭观念。纳妾习 俗和“婚嫁论财”一同作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1 - 溺女婴现象更加严重;2 影 响了一些女性特别是平民家庭的女性的婚姻观,从而加速了男女比例的失调。典妻、 贩卖女婢等各种买卖婚姻受此“鼓舞”更加泛滥,特别是典妻现象,在清代达到“全 盛 。 清代纳妾习俗的风行一时与清代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是 清代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政治统治、伦理说教、民间陋俗,又给清代的纳妾之 i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风大开了方便之门。 出于父母或者自身异地生活的需要,加之强烈的宗族色彩,使得清代社会出现 了众多的妾,而经济意识和社会的现实使得妾承担起了繁重的劳作。清代的资料起到 了双重效果:一方面是在宣扬并加强教化,另一方面揭示了妾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 的悲惨处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妾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地位低下,但她们当中的大 多数忍辱负重、安贫乐道,为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由于妾的到来,使 得家庭中方方面面的关系也随之不断的调整,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也发 生了重大的变化。 v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课题背景 纳妾现象作为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清代作为中国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纳妾之风风靡一时,元代规定四十无子者可以纳妾。明 代法律严格限制纳妾,亲王以下各有定数,而清代则对纳妾不加限制。清代商品经 济发展,导致很多富商文人也加入纳妾的行列,纳妾现象的影响也较之前代更加广 泛。生育子女是古代家庭的主要功能,清人从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出发,对纳妾基 本上持默许态度,南方一些地区甚至以纳妾多少为富足的象征。同时清代的人文思 想也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笼罩下,慢慢萌芽。一种对女性的同情 与关爱的思想也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产生。 对清代的妇女史、婚姻史、人口和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采 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对此本文不再一一赘述,仅撷取与本文研究密切相 关的内容作简单回顾。 1 2 学术史回顾 传统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为女性的生活和发展定做了不可逾越的角色模式,女 性就是在这样的熔炉中渐渐失去了自己,一步步自觉不自觉地被熔铸成社会所期望 的角色。妾就是女性群体当中特殊的一群。她们不能享受妻子的地位甚至要管自己 的丈夫叫做主人,她们的婚姻生活真实存在,却又不被认可。她们表面上呼奴唤婢, 但是却又和她们“都是一样的人”。妾的存在,对清人的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全方 位的。 有关妾的家庭生活,清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与此有关的描写和记录。文学 家们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他们所见到的妾。有人深深的同情女性,如红楼梦的作 者曹雪芹一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入木三分的批判了封建礼 教;有人梦想着妻妾情痴,蒋士铨的空谷香与香祖楼就为人们描绘了这样 一个完美的图景,一幅清代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画卷。 还有的人,从男性中心的角度出发,虽然批判了纳妾现像,但是对女性多有微 词,如聊斋里大量所谓“悍妇”的故事,只批判了“悍妇 现像,却没有涉及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悍妇”“妒妇 产生的根源。 很多学者也注意到这些,如杨丽漫谈红楼梦中的妾文化,以及孔令彬,李 少銮 中妾的地位及其生存方式,徐文明聊斋中的妒妇悍妇与中国古 代的纳妾制度等等,学者们在其著作中都对文学作品里的纳妾现象做了大量的分 析研究。 成海霞在 女性之“妒”妇心理浅析一文中认为嫡妻们时时刻刻警 惕着她人,这是因为家庭斗争的胜利变成了妇女生活的全部内容。妻子只能压抑自己 的喜怒哀乐,而这种压抑变成的怨恨心理无法释放在造成这种现象的男性身上,便释 放到同是受害者的妾妇身上。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曹雪 芹的红楼梦及清代文学作品中对家庭婚姻的描写坚持了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妾形象,真实地再现古代封建蓄妾制 度的具体形式及种种特征,深刻而客观地揭露和批判蓄妾制度造成的不幸悲剧。 刘琴在儒家伦理影响下的家庭结构认为,清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 作者的礼教观念和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心理,也反映出封建知识分子对红 楼梦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封建道德离经叛道的不满,以及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为己任的思想。因而以儿女英雄传为例,设计了一个超常规的“大团圆”结局, 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对中国家庭构成的影响。 清代的纳妾制度对清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给清人的家庭观念,伦理 观念,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学者们从社会学、伦理学、人口学、婚姻史等方面,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首先纳妾习俗影响了清人的家庭关系,对此清代的文学作品和清代案例中保存 有大量的与纳妾有关的家庭冲突的描写和记录,很多学者据此也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陈顾远的中国婚姻史、祝瑞开的大作中国婚姻家庭史都从中国古代婚姻 的形式及特点方面出发,首先考察了古代家庭的结构和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他们都 认为,妾是从陪嫁的奴隶演化而来。由于纳妾行为“六礼不备”,因而不具备“和 两姓之好 的功能,不被认为是婚姻,因此认为妾的地位近于奴婢,她与家庭中的 其他成员之间近于主奴关系。而瞿同祖先生在大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也从 法制史的角度分析了妾的法律地位。 郭松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女性私通这种反叛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私 第1 章绪论 通者的年龄、婚姻、家庭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量统计和对比说明,将 私通的原因分为出于感情、家境困难、缺乏劳力和带有某种挟制性通奸四大类,并 探讨了私通产生的后果、政府法律、婚姻家庭制度与私通之间的关系,在其专著伦 理与生活一清代的婚姻关系一书中对清代的婚姻关系做了大量的分析。 王跃生在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中分析了清代家庭冲突中妾的因素。在其 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中运用大量资料,分析了清人的婚娶观念和生育特 点。 张研,毛立平在1 9 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通过大量清代档案, 分析了清人的家庭结构和各阶层的经济生活,对纳妾现象给清人家庭造成的影响也 有深入分析。 1 3 选题依据及思路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全新的高度对清代的纳妾现象 做了全面的研究,尤其对做为小妾的女性颇多关注,对其生活状况,家庭及社会地 位做了大量的研究。史料选择上更为广泛,档案、笔记、文集、诗歌、弹词、戏剧 等,无不穷搜毕集,丰富了研究内容:方法开始摆脱传统史学的束缚,渗透了人类学、 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或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题上,更加倾向于选取个 案研究。 虽然对清代纳妾现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纳妾现象给清人的生活带 来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纳妾在清代是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据统计:清代为妾的女性大约 站女性人口的3 左右,纳妾的家庭大约占全部家庭的i - 2 左右,比例不大,但是 其影响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集中在贵族和上层人士中,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的财富 分配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对清人的家庭生活影响是全方面的,而先辈大量研究 主要集中于几个角度: 1 ,清代的妇女史。主要研究清代的妇女地位的变化,叶立亚典妻史,王萍, 中国古代妻妾之制述略等都是从女权角度出发,强调妇女的弱势地位和所 受压迫。 2 ,婚姻史角度,陈顾远,中国婚姻史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都是这方 面的代表作。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社会史角度。张研,毛立平等就是从这一角度谈纳妾现象。 本文力图通过全新的视角,从清代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诠释纳妾现象兴盛的 原因及后果。 首先:角度较新,本文旨在探讨纳妾行为给清人家庭带来的变化。以纳妾做为 一个点,管中窥豹,逐渐铺开,探讨纳妾习俗给清人整个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 响。 其次:观点较新。本文将纳妾现象看作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的存在有其客观 需要。纳妾现象的广泛存在不仅取决于传统观念的作祟,更与清代继承制度和清代 小农经济的产生与维系相适应。 纳妾行为对清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对清代家庭的人口数量及 生活消费,财产分配又有什么影响? 本文将纳妾行为看作是时代的产物,旨在通过 对清代案例,档案,家谱,县志,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社会学方法, 系统的描绘出纳妾行为对清人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纳妾现象存 在的社会基础进行深刻分析,提出自己对清人纳妾行为的看法。 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纳妾现象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了解清代纳 妾现象兴盛的原因,可以使我们对这种现象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到这种 现象的危害;也更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其存在的根源,从而更好的应对这种陋俗 带来的挑战。 第2 章纳妾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2 章纳妾制度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婚姻是基于天地阴阳之理,顺男女自然之性, 为国家社会之渊源。自虎通嫁娶称:“情性之大,莫若男女:男女之交,人情之 始,莫若夫妇。” 在原始社会,人类完全依据自然法则和辈分关系相互交配,并没有什么“规矩” “礼法”,也谈不上什么婚姻形式,通常我们称之为群婚制。如吕氏春秋所载: “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 下长幼之道。 社会进步,天下为家,婚姻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种种禁忌也随之 而来。礼记集说引长乐刘氏曰:“夏商以前,容取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 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为 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取同姓之礼焉。 n 1 由此我们可以 看到生产力的进步和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改变着人们生活 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但旧的东西总是以某种形式保留在传统中。在男权主 义和传子制双双推动着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发展,同时由此产生的特权主义和顽固的 历史传统又催生出了一些新的变种婚姻,双娶及二嫡。 2 1 原始婚姻的形式及其延续一双娶及二嫡 双娶及二嫡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影子。 例如:尧看到舜有才,就把位置传给了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再 如: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一味淫乐,不理政务,被有穷氏首领后羿赶下台。 这个后羿就有两个妻子,一个是嫦娥,一个是纯狐。太康失国后,其孙后相外出投 靠同姓部落斟寻与斟灌,被寒捉之子浇杀掉。相妻后缗怀孕而逃归娘家有仍氏,生 子少康。少康后来逃到有虞氏,有虞氏首领虞思将两个女儿嫁给少康。 从这些古老的传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在传子制的保 驾护航下,一夫一妻已经成为主流,但群婚的影子依然存在,而身体力行的正是新 兴贵族。 永小浞礼记集说i :海:i :海古籍_ i 版卒l :,1 9 8 7 年3 月:第1 7 7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姊妹共嫁的遗存一媵妾与同嫁 单偶制虽然已经确立,但它限制了贵族的自由和淫乐,加上过于严格的单偶制 可能会造成无子;而如果不加区别,以嫡长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秩序势必遭到破坏, 这也是不得了的大事,于是在传宗接代的大旗下,双方达成了“妥协 。随着嫡庶观 念的建立,纳妾制度的早期形式一媵妾与同嫁,作为单偶制婚姻的补充,带着姊妹 共嫁的遗风姗姗而来。媵妾制度是族外婚向对偶婚过渡的一种形式,姐妹共夫与兄 弟共妻的遗风在排除了女姓共享多夫的权力后,被保留到父权社会中。因此我们认 为纳妾习俗作为个人行为也许原因各异。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接受纳妾习俗主 要是为了确保家族的延续。 单偶制之外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补充、纳妾制度的早期形式一媵妾与同嫁。在 商代,人们的深层意识中还存在着许多旧时代的遗物,保留了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 根据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商人下一辈对上一辈通称为父或母,对再上 一辈通称为祖或妣。如武丁既称自己的父亲小乙为父,又称小乙的兄弟阳甲、盘庚、 小辛为父:既称生母为母,又称小乙的其他妻子即诸母为母。这种特殊的称谓,就是 商人多父多母、兄弟共妻、姊妹共夫的遗风。商的妇女地位比较高,从出土文献来 看商王对先妣极为尊崇,常常为她们举行特祭,而妇女也可以参与祭祀活动,甚至 还可以担任主祭。祭中,先妣和先王一样受祭,但先妣名前都要冠上所配先王之名, 如“祖乙爽妣庚 、“武丁爽妣癸”等。她们的祭祀次序按她们所配先王的即位次序 来安排,而这正是文明时代之初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经过商代,一夫一妻制 最终确定下来。 周代在沿袭一夫一妻制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事实上一夫多妻制的合理性,这主 要表现在媵妾制的盛行。媵妾,即庶妻,其制于嫡妻之外,尚有媵有妾。媵,说文 解字释为“送也”。古代诸侯嫁女,以男女从嫁,称为媵。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 儿陪嫁,称为正媵。娣侄相从,娣,指妹妹:侄,指兄弟的女儿。这些随嫁陪嫁的女 子也统称为“媵”。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以侄娣从,谓之媵。”释名释亲:“媵, 承也,承事嫡也。 媵制在商代就己存在。韩诗外传云:“伊尹,故有莘氏僮也。 吕氏春秋本味谓汤娶于有优氏,“有优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史记殷本纪 日:“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甲 第2 章纳妾制度的历史演变 骨卜辞中也有“媵臣 ,即是随嫁的奴仆。自周以降,此制相沿未改。周代凡诸侯嫁 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已有了比较严格的媵制,到春秋时尤为盛行。从媵制中 我们可以看到伙婚制下姊妹同时共嫁的痕迹,也可以发现周人婚姻中不分高低辈份 的原始杂婚遗俗。姑侄同嫁一人,也就不论什么辈份,在同嫁的姐妹中,陪嫁的女 孩被称为娣,就是女弟的意思。在古代中国弟妹不分,而后来娣则成为姊妹共嫁中 从嫁的女弟。娣最早见于记载者当为易及诗。易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诗大雅韩弈:诸娣从之,祁祁如云。【1 】 另外,当时还有外甥女与姨母同嫁一人及表侄女嫁于外表叔的情况。晋文公与 赵衰同娶两个隗姓子女,文公娶妹季隗,以其姊叔隗妻赵衰,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嫁 给他【纠。 历史走到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的巨变,媵妾制与西周宗法制一起走向终结, 蓄妾制开始走向历史的前台。作为单偶制的补充,它至今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2 3 一夫一妻制的补充一蓄妾制 古代社会最初时,妾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籍没、采选、劫夺。 罪人妻女没收入官,自汉以后就成为定制。吴国孙权的潘夫人就是例子。采选 在清代称为选秀女,直到民国才被废除。而劫夺之习惯古已有之,多少还带着点原 始社会抢夺婚的风气,其例始见于魏明帝。晋书五行志:魏明帝“自初即位,便 淫奢极欲,多占幼女,或夺士妻。 蓄妾制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君子而不得伉俪”的女奴 妾的含义,最初既为“女奴”的意思。说文解释为“有罪女子,给事之得接 于君者,从辛女。辛者,有罪之女也”。释名释亲属:“妾,接也,以贱见接幸 也。”汇苑:“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自古以来,多臣妾连称。 第二阶段“臣妾马牛者多的妾 由于妾的“出身”卑微,所以一来到世上,就背负着歧视,地位十分低下。她 们的位同奴婢,被视为卑贱。史记龟策列传言“臣妾马牛 者很多。以臣妾与 马牛并举,其贱可知。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臣妾,奴婢也,贫民鬻身为奴 “李玄们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卜海:f :海文艺 f 版社,1 9 8 8 年:第2 5 3 2 5 4 页 纠左庀i j 左传僖公二。三年陕两:陕两旅游版礼,2 0 0 4 年:第1 0 4 负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 随着宗法制度的不断加强,正嫡之外的次妃、副妻, 也一律称妾,或者贵妾,三国时又称妾为庶妻或小妻。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注引 典略:“超之人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 在周代,礼记昏义谓:“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御妻。”随着纳妾之风日盛,典礼下称:“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 嫔,有妻,有妾。 这里说的妾,当在1 2 人或1 2 0 人之外。 由于纳妾之风的盛行,为了维护整个宗法秩序,嫡庶之别开始被人们强调,名 分越来越重要。 第三阶段“乱妻妾位 之禁一妻妾之序的强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一夫一妻制中,一夫多妻制以妻、妾不同名分的形式保留下来 并加以发展,其目的在于确立妻、妾在家庭内的尊卑地位以维护家庭秩序。 由于嫡庶无别,嫡长子继承宗祧和爵位的原则就无法维持,势必导致整个宗法 秩序的混乱。所以妻妾之序尤其重要。 从中国古代纳妾制度的发展来看妻妾之序日益严格。春秋时,鲁惠公嫡妻仲子 生桓公,立为太子。惠公死,桓公年幼,隐公以年长代行国政。但隐公为惠公妾所 生,只得奉桓公为君,待桓公长大,隐公便打算交还君位,自己到别处养老。 到了汉代,则更加严格。汉高祖刘邦爱幸戚姬,想让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取代惠 帝的太子地位,张良等诸大臣以旧制拼力谏争,终使刘邦作罢。n 1 由此可见,妻妾 之分,主要是为了保证血亲集团的长久统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由传子之 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 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事。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 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反不如商之兄弟以长幼相及者犹有次第矣。 故有传子之法,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 但是在嫡庶制日益严格的同时,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也同时存在。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名分之别,社会和法律承认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生活在一起, 但是只承认其中一个为其配偶,其余都是妾。不过有时也有多妻现象,这种情况一 般有两种情形: 一双嫡制:如春秋时卫国大夫叔疾一宫二妻,就是典型的多妻。再如:十六国时 的前赵皇帝刘聪继位后,立其妻呼延氏为皇后,后死;纳刘殷女为皇后,后死;又 jd 马迁 史记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年0 6 月:第1 5 负 第2 章纳妾制度的历史演变 纳靳准女为皇后,未几进为上皇后,而立贵妃刘氏为左皇后,贵妃刘氏为右皇后, 又立樊氏为上皇后。 二天子赐婚:旧唐书王毛仲传:“其妻已邑号国夫人,赐妻李氏又为国夫人, 每入内朝渴,二夫人同承赐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礼法上所坚持的只是名分,所以一夫只认一妇,没有二妇 之礼,凡是发生礼法和服制上的问题,只承认上先娶者为妻。在清代法律中,重婚 的律条是“妻妾失序”,对此的处罚是杖八十,离异 彭文汉先经父彭自立娶妻郑氏,郑氏故后,续娶王氏。其后文汉之婶彭高氏因 夫死无嗣,又为文汉聘娶郑氏为妻,冀图生子承祧。后郑氏被彭自立杀死,刑部以 后娶之妇既以妾论,如夫及夫之亲属有犯自应以妾科断,而依殴死子妾律科断。妇1 不 过,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点,这种双妻现象,在民间并不十分在意。 只是在出事报官后,才咬文嚼字的甄别起妻妾名分问题。 此外,因为战争或社会原因造成的双妻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东晋陈诜,先娶李氏,被人掠去,又娶严氏。后李氏遇救,回到陈家,“诜籍 注领二妻”。清乾隆以后,准许一子兼承两房之嗣,民间便出现了“开门立户”的习 俗,即一人借口兼祧,娶两个女子,并以两房所娶都是嫡妻,称为“平妻 或“平 处 ,也称“两头大”。 “涛等点校大清律例户律婚娴妻妾失序北京:法律版礼,1 9 9 9 年:第1 0 页 川祝庆祺刑案 l 览,北京:北京古籍版礼,2 0 0 4 年:第2 3 负 第3 章清代纳妾之风 第3 章清代纳妾之风 清代是中国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大变 局”,人们的思想、行为都体现出了特有的时代风貌,纳妾之风也盛极一时。想要理 解清代的的纳妾之风,首先我们要了解究竟何人纳妾,为何纳妾。 3 1 “少年听雨青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纳妾的众生 清代纳妾现象十分普遍。据元史谭澄传,元廷以谭澄之请,始准四十无子 者,得纳妾。明代法律严格限制纳妾,亲王以下各有定数,而清代对纳妾不加限制。 这就造成了纳妾之风的盛行。 下面是一张皖中地区,一些大姓人家纳妾情况的统计表: 3 1 皖中地区部分大姓人家纳妾情况的统计表 s t a t i s t i c a ld i a g r a m :c o n c u b i n a g ee x p e n d i t u r eo fp o w e r f u lc l a n si nc e n t r a l a n h u i ( t h eq i n g 妻妾数 1 人2 人3 人4 人5 人合计 人比人比人比人比人比人比 家族 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 、 阜阳倪氏1 9 17 9 4 2 1 7 73 31 2 4 31 0 0 毫州郭氏 2 5 08 8 3 2 91 0 2 31 1 10 4 2 8 31 0 0 桐城张氏5 66 7 1 82 1 34 34 34 8 31 0 0 舒城龚氏 2 38 5 41 5 2 71 0 0 合肥李氏 1 8 58 8 5 1 99 2 1 1o 5 21 2 0 91 0 0 绩溪胡氏 8 88 1 1 81 7 2 2 1 0 81 0 0 休宁朱氏3 0 5 8 1 83 4 36 1 2 5 21 0 0 旌德吕氏1 6 19 0 4 1 37 4 2 1 1 21 1 1 7 81 0 0 合计 9 8 48 3 1 6 11 3 6 2 22 l ll 50 4 1 1 8 31 0 0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休宁朱氏第三十一世善张为例,善张生4 子8 孙,加自己为1 3 人,共娶妻妾 3 7 人。而相应的是,朱氏得功名者也最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纳妾的人首先必 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例如:阜阳县人陶得沅在毫州做佣工,“年四十四岁 ,失手打死妻子张氏。在 供词中,陶得沅说:“父母俱故,哥子陶魁文,余没别属。张氏是小的妻子,没生子 女,素日和睦。 陶得沅在外以佣工谋生,地位低下,所以四十四岁没子女,也没 有纳妾。珏 例2 ,蒙城县人徐随,“父母俱故并没弟兄,娶妻刘氏充当官媒,没生子女”“刘 氏与邢义通奸,徐随贪图资助,知情纵容道光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傍晚,徐向妻 子要钱,妻子不给,徐就打骂,邢义出面阻止,被徐随刺死。档案中没有提到徐随 的经济情况,但徐随为钱财纵容妻子通奸,可以看出,他的经济条件不好。徐妻掌 握经济命脉,徐随没有经济地位,所以尽管四十无子,也不可能纳妾。3 从清代的档案来看,一般经济条件不好,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婚后即使无子也 都没有采取纳妾的办法。 那么纳妾的人,包括那些阶层哪? 例l :湖北利川县康氏供:4 7 岁,江文是小妇人丈夫,生有四个儿子。乾隆五 十年九月,小妇人从姓伍的金店前走过。伍对小妇人说,丈夫要娶余梁氏作妾,他 在从中说合。小妇人回家向丈夫劝说,现有儿子四个,要什么妾? 丈夫骂小妇人多 管,小妇人回骂,被丈夫打一顿。小妇人气愤欲回母家投诉,路过余梁氏门首,小 妇人叫骂,余梁氏回骂,手拿尖刀出来要和小妇人拼命。后小妇人二儿子江二俸过 来夺刀戳余梁氏身死。h 3 例2 :行商潘仕成“有5 0 个妻子和8 0 名僮仆”。瞄1 这里所说的5 0 个妻子,当然是 指妾的数量。民间野史对此记载比较明晰,“潘仕成盛时,姬妾数十人,造一大楼处之。 人各一室。潘另住一室,夜间欲召何人侍寝,则呼其行第,使人召之。”哺3 例3 :薛蟠的”通房丫头“香菱,原来是被强买来的,后因薛蟠“得新弃旧”, 动辄打骂,闹得家里不“太平 ,薛姨妈曾有意将她转卖给“人牙子 ( 后因宝钗 i l 张研等1 9 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 0 0 3 年1 0 月:第1 5 3 页 【2 l 中国第一_ | = 7 j 史档案馆“婚姻好情类档案”3 3 2 8 卷1 3 号 1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婚姻奸情类档案”3 2 9 2 卷1 5 呼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婚姻奸情类档案”议政人巨喀宁阿等,5 1 7 1 8 忙 荚 亨特i h 中国杂记沈f 邦译广东:广东人民版礼,1 9 9 2 年,第9 4 页 佚名 中国野史集成第5 0 册清代之竹头术_ l l j i j q 川i :巴蜀书礼,1 9 9 3 年:第8 2 5 页 第3 章清代纳妾之风 持异议才作罢) o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纳妾之人首先是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人,特别是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政治地位不高但是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加入了纳妾的队伍。 除此之外,一些权贵官员更是纳妾的“大户”。 例如材料7 的表中,越有功名的家族,妻妾越多。以休宁朱氏为例子,休宁朱 氏家族功名比例最高达到4 0 。 例1 :吏部查,刑部审办大兴县民妇王石氏诱令籍隶广东武举徐朝泰之妻徐谢 氏捏称孀妇,卖与孙怀汾为妾一案。查律载:官员娶部民妇女为妾者,杖八十。定 例官员犯私罪杖八十者,降三级调用等语。此案孙怀汾凭媒买娶徐谢氏为妾,迨询 系有夫之妇,即赴坊呈送。惟该员系新补顺天府粮马通判,虽非府州县亲民官可比, 究由本属置买,应酌减为降一级调用。雎 例2 :浙府奏:黄万安因贫将妻章氏捏作孀居弟妇,央人辗转说合,卖与余姚 县知县疏篦作妾,嗣欲往探借贷,因无人引领入署,该犯即串嘱妻叔章礼庆出名具 控疏篦买娶有夫之妇,希图讹诈,实属狡诈。将黄万安比照将妻作姊妹嫁人杖一百 律,酌加一等,杖六十,徒一年。口1 再如红楼梦里贾正,处处以正人君子自居,尽管如此,他也一样三妻四妾。除 了王夫人外,我们所知道的还有赵姨娘和那个只露了一面的周姨娘。至于那个承袭 了爵位的贾赦更是好色出名,宁国府的珍爷蓉哥自不必说。 除了这些权贵,富贾之外,一些文人墨客也是纳妾的捐j 护者,如清代大文人袁 枚。 袁枚归隐后,度过短暂的困难时期,经济状况逐渐改善,随园亦不断美化,纳妾 兴致也不断高涨。袁枚于乾隆二十二年( 1 7 5 7 ) 4 2 岁时纳苏州人陆姬、二十五年 ( 1 7 6 0 ) 4 5 岁时又纳苏州入金姬:四十二年( 1 7 7 7 ) 6 2 岁时又纳苏州人锺姬,次年终产一 儿名迟。袁枚一生至少纳了五名小妾。 袁枚不仅好色,还有他自己一套“理论”j 他认为色“可好”,“人非圣人,安 有见色而不动心者? 他还认为“女以肤如凝脂为主 等等。 再如清代大文人徐乾学,高士其等,也都有美妾佳人为伴。 文人们自认为自古以来“是真名士自风流 ,人生就应当是“少年听雨青楼上, ”张研等1 9 山= 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北京:中国人民人学f | 版社,2 0 0 3 年1 0 月:第1 5 3 页 引祝庆祺刑案汇览顺天府通判红京买妾北京:北京古籍版卒l :,2 0 0 4 年:第2 5 8 灭 ”祝庆祺刑粲汇览将妻实j 知县复欲图诈具挖北京:北京古篇版礼2 0 0 4 年:第4 8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年听雨客舟中 。秉承这种思想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纳妾大军。 综上所述,清代纳妾的人主要包括:皇室贵族,官僚和文人士绅。一些宗教上 层分子,实际上也是地主阶级的一部分,纳妾现象也比较普遍,虽然清律严禁,僧道 娶妻纳妾者却常有之。例如清代赵翼在陔徐从考中记载:清代西北边郡,僧人皆 有家,不以为异。蒙古凡俗,凡喇嘛多妻食肉,毋足怪也。 纳妾的人,遍及社会的各种阶层,各个职业,但大体上清代的纳妾者具有如下 几个特点: 一、范围更广 据元郑太和等人所著家范记载:在宋代,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 若年四十无子者,许置一人,可见当时纳妾的现象并不普遍。元代最初禁庶民纳妾, 据元史谭澄传所言元廷以谭澄之请,始准四十无子者,得纳妾。明代法律严格 限制纳妾,亲王以下各有定数。在明代的法律上还明文规定:凡男子年满四十而无 后嗣者,得纳妾。 而清代对纳妾毫无限制,甚至在京师设有卖妾牙行,士大夫都是纳妾的拥护者。 “皆购自牙人,其姓氏里居固无稽也。”n 1 所以清代的纳妾者,从职业上看,从王 公贵族到农民优伶,遍布各个阶层。 二、由于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宽裕,一些商贾成为纳妾的大户 三、在文人中纳妾成为一种“时尚,但其中也不乏关爱女性的思想萌芽 比如袁枚任县令时利用手中权力,解救了不少蒙冤受屈的良家女子:归隐后又凭 借崇高的声望,保护了一些无助的青楼女子。比如他为了帮助青楼女子金三姐致信太 守孔南溪,并请孔南溪以其祖宗孔子“少者怀之”的仁爱之心处之。瞳1 正如赵翼所 评“其人其笔两风流,红粉青山伴白头 。 3 2 纳妾的动机 清人纳妾的动机五花八门,但首当其冲的原因,还是食色性也,人之常情。好 色纳妾,奸而成妾者不在少数。 例1 :提督咨送:宗室德英额买娶沿街卖唱之来姐为妾,即与乐人妓者无异。将 ”一f 萍中国古代妻妾之制述略兰峡学刊( p j i l 三峡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 9 9 7 年,第1 3 卷( 第4 期) :第 5 5 页 憎袁枚 小仓山房八牍苏州孔南溪太守长沙:湖南文艺;| 版礼,1 9 8 7 年5 月:销2 4 1 页 第3 章清代纳妾之风 德英额比照官吏娶乐人妓者为妾律,杖六十,实行责打,不准折罚。n 3 例2 :直督题:王立名与韩高氏通奸,本夫韩俊梅先不知情,后经看破,畏凶隐 忍。嗣韩俊梅因贫欲将高氏嫁卖,王立名闻之图买为妾,浼人媒说未允,该犯恋奸, 起意强抢,即捏写卖妻字样,乘韩俊梅外出,纠人将高氏抢回,尚未成亲,韩俊梅 回归查知,因妻被抢不愿为人,该犯闻知畏惧,即将假契撕破,送还高氏,后复欲 使韩俊梅知伊利空,持刀登门嚷骂,意图仍将高氏卖给为妾,有心挟制,讵韩俊梅 被逼难堪,投缳殒命。将王立名照因奸威逼人致死律拟绞监候,高氏虽无知情情串 嘱,而韩俊梅之自尽,究因该氏与王立名通奸被逼所致,将高氏比照好夫自杀其夫, 奸妇虽不知情亦绞律量减一等拟流,杖决流赎。口1 然而纳妾因性情所致,毕竟有悖于封建礼教,而且,从女性心里的角度来说, 几乎所有的妻子都反对纳妾,所以纳妾要有一个好借口,这就是传宗接代。 再如著名的袁枚。袁枚归隐后,度过短暂的困难时期,随园也不断美化。袁枚不 时地邀请文人雅士集会随园,饮酒赋诗,逍遥自在,似乎事事称心。其实不然,袁枚也 有其隐忧,那就是自乾隆四年( 1 7 3 9 ) 与王氏结婚以来一直无后,虽于乾隆八年( 1 7 4 3 ) 与十三年( 1 7 4 8 ) 连娶陶姬、方聪娘为妾,亦皆未生子,仅分别生一女成姑与鹏姑,袁枚 尽管自称“余性通脱”,但远未摆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为得贵子, 袁枚一再纳妾。袁枚自称望子之心,如秀才望榜。但是求子嗣,只是袁枚纳妾的表层 原因,或者说为好色本性找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袁枚本人也坦然宣称“无子 为名又买春”。3 “好色不关人品,何必故自讳言哉? 。但是袁枚好色,更重视精 神上亲近,其“好色”更多的表现为惜玉怜香,甘当“护花使者 。 以传宗接代为名,掩盖好色之实的固然有之,但是在农业社会,家族的发展壮 大很大程度是靠增加劳动力,因此生育从表面上说是家庭的扩大和完善;从本质上 说是中国传统家庭的首要职责,因此为传宗接代而纳妾的人也大有人在。 如段氏中的连氏就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谆谆教诲自己的孙媳辈:“如三十不育, 便当典质钗珥,为婿纳妾。无子之情状,实难堪也! “3 传统家庭强烈的宗族性也是纳妾的原因之一,纳妾作为延续宗族“香火”的主要 手段,得到了宗族势力的支持,其原因还是出于延续后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