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湘潭大学课程名称: 路基路面工程 学 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 业: 土 木 工 程 学 号: 2012800118 年 级: 2012级 学生姓名: 陈龙 指导教师: 王志超 目录1 基本设计资料12 沥青路面设计12.1轴载分析1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42.3 计算设计弯沉和结构强度系数K42.4 确定设计参数52.5 计算确定容许弯拉应力62.6 计算路表弯沉和底层拉应力62.7 厚度计算62.8 防冻层厚度检验92.9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9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03.1 交通量分析103.3 初拟路面结构113.3 确定材料参数123.4计算地基综合回弹模量123.5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133.5.1设计轴载下的荷载应力计算133.5.1设计轴载下的荷载应力计算133.6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143.7设计方案优化153.8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153.9 结构设计图15参考文献16151 基本设计资料该路段设计年限15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6.11%,车道系数=0.45,该路段处于中国公路自然区划IV5区,路面宽度为B=24.5m,行车道为四车道27.5m,此公路设有一个收费站,且处于中湿路段,设计任务书要求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粉质中砂性土,潮湿路段E0=19Mpa,中湿路段E0=29Mpa,干燥路段E0=30Mpa,沿线有砂石,且有碎石、石灰、粉煤灰供应。车型双向交通量小客车SH-130912大客车SH-141173跃进牌NJ-130647东风牌EQ-140344黄河JN-150420日野 KB22286太脱拉13894表1-1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表注:上表为双向交通量调查结果(学号末位是1的同学,用第一组、以此类推,其中,平均年增长率6.xx,“xx”代表学号的倒数第三位、第二位数字。陈龙,学号为“2012800118”的同学,就选用第八组数据,年平均增长率取“6.11”)。2 沥青路面设计 2.1轴载分析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3-1确定。表3-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P(KN)100单轮当量圆直径d(mm)21.30轮胎接地压强P(Mpa)0.70两轮中心距(cm)15d1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均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式中: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标准轴载();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 C1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C2 轴数系数。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式中:m轴数。表2-2 轴载换算结果车型()(次/日)小客车SH-130前轴13.55119120.36后轴27.20119121.53大客车SH-141前轴23.00111730.46后轴63.501117312.94跃进牌NJ-130前轴15.30116470.18后轴 38.3116479.95东风牌EQ-140前轴23.7113440.66后轴69.21134469.35黄河牌JN-150前轴49.001142018.86后轴101.611420450.03日野KB222前轴50.2011864.29后轴104.301186103.28太脱拉138前轴51.4011945.20后轴280.0012.2941597.62N2274.7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 式中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次数; t 设计年限,由材料知,t=20年; 设计端竣工后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0.087; 车道系数,由材料知=0.5。则:次。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时,凡轴载大于50KN的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式中: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标准轴载();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轴数系数;车型()(次/日)小客车SH-130前轴13.55119120.00后轴27.20119120.01大客车SH-141前轴23.00111730.00后轴63.50111731.47跃进牌NJ-130前轴15.30116470.00后轴 38.3116470.30东风牌EQ-140前轴23.7113440.00后轴69.21134418.09黄河牌JN-150前轴49.00114201.40后轴101.611420476.87日野KB222前轴50.2011860.35后轴104.301186120.44太脱拉138前轴51.4011940.46后轴280.0012.2948881.99N9501.38表2-3 轴载换算结果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为: 次。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初拟采用两种路面结构 根据交通状况,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初拟各结构层厚度如下: 一方案: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cm二灰碎石 20cm二灰土 ?以二灰土为设计层二方案: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 20cm 以水泥稳定碎石为设计层2.3 计算设计弯沉和结构强度系数K (用于沥青层) (用于二灰碎石和水泥碎石) (用于二灰土)取Ac=1.0,面层为沥青混凝土,As=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Ab=1.0 计算结果如下:Ld=600*8769584-0.2*1.0*1.0*1.0=24.5(0.01mm)(方案一)Ld=600*36630320-0.2*1.0*1.0*1.0=18.4(0.01mm)(方案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K1=0.09*1.0*87695840.22/1.0=3.0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K1=0.09*1.0*87695840.22/1.0=3.0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K1=0.09*1.1*87695840.22/1.0=3.33水泥碎石,二灰碎石:K2=0.35*366303230.11/1.0=2.38石灰土: K2=0.45*366303230.11/1.0=3.062.4 确定设计参数资料给出: E 0=120MPa 泊松比为0.35按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试验确定20的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E1。15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弯拉回弹模量值E1,以及沥青混合料15弯拉强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弯拉强度值sp,列于下表:材料名称沥青针入度抗压模量()劈裂强度备注细粒沥青混凝土140020001.21.6,取1.4中粒沥青混凝土120018000.81.2,取1.0粗粒沥青混凝土100014000.61.0取0.8水泥稳定碎石15000.40.6,取0.556(配合比或规格要求)二灰土7500.20.3,取0.210:30:60(配合比或规格要求)二灰碎石15000.50.8取0.67:13:80(配合比或规格要求)级配碎石250符合级配要求,做底基层用2.5 计算确定容许弯拉应力 材料名称细粒沥青混凝土1.43.030.46中粒沥青混凝土1.03.030.33粗粒沥青混凝土0.83.330.26水泥稳定碎石0.52.380.21二灰土0.23.060.08二灰碎石0.62.380.302.6 计算路表弯沉和底层拉应力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输入各项参数可得到计算结果,两个设计方案中的设计层厚度未定,先假设初始厚度,若计算不满足不等式,再调整厚度,直至满足为止。 2.7 厚度计算方案一厚度计算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4.5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00 (mm)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 20平均抗压 标准差 15平均抗压 标准差 容许应力 (mm) 模量(MPa) (MPa) 模量(MPa) (MPa) (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1400 0 2000 0 0.8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1200 0 1600 0 0.7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0 1000 0 1200 0 0.6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0 1500 0 1500 0 0.14 5 石灰土 ? 750 0 550 0 0.08 6 新建路基 12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5 (0.01mm) H( 5 )= 100 mm LS= 21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5 )=Hmin时 LS7m0.340.390.540.62行车道宽7m =1219447.092次。3.2可靠度设计标准及变异系数范围、可靠度系数的选用公路技术等级一级公路安全等级二级设计基准期(a)30目标可靠度(%)90目标可靠指标1.28变异水平等级低-中可靠度系数1.163.3 初拟路面结构 因为交通量100104280.041042000104次,故可知交通属于重交通。由以上可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为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规范知: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为250mm;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为200mm;垫层为150mm的低剂量无机结合稳定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75m;长为4.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3.3 确定材料参数普通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5.0钢纤维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6.0故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路基回弹模量为120Mpa;低剂量无机结合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去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3.4计算地基综合回弹模量基层顶面当量的回弹模量值计算如下: = = =0.328m = =0.56 =354.75MPa3.5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3.5.1设计轴载下的荷载应力计算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由路基路面工程查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5m。由下列公式求得: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为: 式中 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h 混凝土板的厚度(m); Ec 水泥混凝土的弯沉弹性模量(Mpa); p 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kr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纵缝为设杆拉的平缝,kr=0.87 0.92,纵缝为不设杆拉的平缝或自由边界kr=1.0,纵缝为设杆拉的企口缝,kr=0.76 0.84,; kc 考虑偏载和动载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综合系数,按公路等级查下表3-3;表3-3 综合系数kc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kc1.151.101.051.00(1)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载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 , 根据公路等级,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和系数,(2)荷载疲劳应力为:=2.490.871.11.549=3.69MPa 3.5.1设计轴载下的荷载应力计算(1)pr 最重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载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2)最重荷载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3.6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3.6.1 面层板最大应力由路基路面工程知,区最大温度梯度取88/m。板长4.5m,L/r=4.5/0.850=5.29;已知混凝土板厚0.25m,Bx=0.397。 则可知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 式中: c 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 Tg 最大温度梯度,Tg=88c/m; Bx 综合温度翘区应力和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 tm 最大温度梯度时土板的温度翘取应力(Mpa)。 3.6.2 面层板温度疲劳应力 温度疲劳系数 ,式中a,b和c为回归系数,按所在地区公路自然区划查下表 3-4。表3-4 回归系数a,b和c系数公路自然区a0.8280.8550.8410.8710.8370.834b0.0410.0410.0580.0710.0380.052c1.3231.3551.3231.2871.3821.270 则温度疲劳应力: 综合,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于二级的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目标可靠度为90。再根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确定可靠度系数。,故满足要求。 3.7设计方案优化与基层混凝土弯拉强度的相对误差()14.81/5=3.8%结构厚度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不大,取计算值为250mm。根据规范加6mm磨耗层,并按10mm取整,故最后设计值为260mm。 3.8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1防冻厚度检验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知,路面防冻厚度为0.5m,而设计路面总厚度为0.61m,由于0.50.61,故满足设计要求。2接缝设计 为避免由温度产生的应力破坏,所以,在混凝土板中设置横缝与纵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