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专题辅导,专题三十二:文言句式讲稿,第三模块:文言文阅读,知识检索,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文言文的固定格式:1)表示疑问: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例如:王曰:“何以知之?”B、何所?(所的是什么?)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例如: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D、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虞兮奈若何?,E、孰与?(与相比,哪个?)例如:吾孰与城比徐公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F、安乎?(怎么呢?)例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G、独耶?(难道吗?)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H、何为?(为什么?)例如:君何为生我家?,(2)表示反问:A、何哉(也)?(怎么能呢?)例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何可胜道也哉?B、何为?(干什么呢?)例如:何辞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C、何之有?(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D、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E、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例如:岂若吾相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未报秦施而代其师,岂为死君乎?,F、安哉(乎)?(哪里呢?)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G、不亦乎?(不是吗?)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H、非欤?(不是吗?)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I、宁耶?(哪里呢?)例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J、顾哉?(难道吗?)例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K、独哉?(难道吗?)例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3)表示感叹:A、何其也!(怎么那么啊!)例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B、直(特)耳!(只不过罢了!)例如: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G、不亦乎?(不是吗?)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H、非欤?(不是吗?)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I、宁耶?(哪里呢?)例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J、顾哉?(难道吗?)例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K、独哉?(难道吗?)例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C、惟耳!(只是罢了!)例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D、一何(多么啊!)例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E、亦哉!(也真是啊!)例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鸣呼,亦盛矣哉!F、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例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4)表揣度:A、无乃乎(耶)?(恐怕吧?)(兼表反问)例如:求,无乃尔是过欤?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B、得无乎(耶)?(该不是吗?)(兼表反问)例如:若辈得无若贫乎?C、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例如:其可怪也欤?D、庶几欤?(或许吧?)例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5)表示选择:A、与其孰若?(与其,哪如?)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B、欤(耶),抑欤(耶)?(是,还是?)例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C、其,其也?(是呢,还是呢?)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0、今以钟磬置水中。1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14、父母唯其疾之忧15、又试之鸡,果如臣言,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梁,吾仇也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其势弱于秦7.痛哉斯言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A.1、72、63、5489B.1、42、35、6789C.1、23、45、8679D.12、3、46789,三、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A.齐人勿附于秦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两见权于柴桑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四、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C,B、D,D,E,E,四、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五、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童子何知C纤歌凝而白云遏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七、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激昂大义B激于义而死焉C.不能容于远近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八、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谁为哀者?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九、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以他为老师,有的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学习,有的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