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妻垫鱼日期:z 。q :主:!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意塑i 导师签名、熏塑芏查:日期:竺盟:皇: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关于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是目前东北亚历史学界研究的重 要课题。很久以来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各国学者对此就已经开展探讨,但 由于出发点不同,看法也存有差异。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综合运 用文献和考古等科学性资料,围绕着汉四郡的辖境位置以及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 郡县统治模式等焦点问题,并通过对汉王朝对朝鲜半岛经济文化影响的分析,以 阐释和解明在长达三百年的汉王朝郡县统治期间,朝鲜半岛特别是北部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内容。 具体研究由下述几方面构成: 1 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设置。根据史记朝鲜列传等古籍的记载, 对汉武帝攻灭卫氏朝鲜的原因及过程略做简要考证与梳理。在此背景下,从历史 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角度,深入探讨汉王朝在朝鲜半岛北部所置乐浪、玄菟、真番、 临屯四郡的历史地理变迁情况,并对汉四郡的郡、县所在地和所辖范围做具体考 证。指出存在时期最长的乐浪郡为今平壤市、平安南道、黄海南北道地区一带, 其郡治朝鲜县位于今平壤市城里土城。 2 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模式。首先由汉朝官吏等级设置入手,分析 汉四郡的郡县两级社会政治结构。进一步根据汉族居民在朝鲜半岛的分布以及汉 王朝任命汉四郡官吏等情况,归纳出汉时朝鲜半岛的统治模式:即在乐浪郡郡治 朝鲜县即今平壤一带汉人聚居核心统治区,由中央派驻官吏直接管辖:在乐浪郡 所辖各县县治周边及玄菟郡郡治一带汉人大量分布基本统治区,由中央派驻官吏 和当地汉人豪族共同管辖:在原真番、临屯郡及玄菟郡大部分区域的少数民族聚 居半自治统治区,由当地土著首领逐渐代替汉族官吏进行管辖这种三层次共存的 统治模式。 3 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经济影响。对此由经济贸易方式和贸易路线两部分展 开分析。关于经济贸易方式,主要根据考古出土文物尤其是随葬漆器铭文等对 朝鲜半岛当时所存在的独特的赏赐贸易和民间一般贸易两种贸易方式进行详细讨 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时存在的海陆贸易路线。 4 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主要包括汉文化在朝鲜半岛南、北部的传 播内容和影响区域分布两部分。其中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内容,立足于以文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献记载为基本线索,以考古资料为主,对中央政府派驻官吏的文化传播先导和民 间往来的文化影响,以及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做详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汉 文化由近及远地在朝鲜半岛传播与影响的三个区域分布。 5 本文最后指出中国郡县制作为封建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在朝鲜半岛北部 的全面实施,不仅开拓了汉朝的东北边疆领域,而且先进中原文明的直接传入也 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关键词:汉王朝朝鲜半岛郡县统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i 弘o fh a nd y n a s t y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i sa n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i s s u ei n n o r t h e a s ta s i s , i th a sb e e nr e s e a r c h e db y c h i n e s e ,j a p a n e s e ,n k o r e a na n d s k o r e a n s c h o l a r sf o ral o n gt i m e b u tt h e i rv i e w sr a n g e dd i f f e r e n t l yb e c a u s eo f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 p o s i t i o n so nt h i si s s u e b a s e do np r o c e s s o r s a c a d e m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h i s t o r i c a l 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r e c o r d s ,t h i st h e s i sf o c u s e do nt w ot o p i c s ,i e ,t h er a n g ea n d l o c a t i o no f f o u rp r o v i n c e sf o u n d e db yh a nd y n a s t y , a n dt h er u l em o d eo fh a n d y n a s t yi nk o r e a n p e n i n s u l a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t h e s i s a n a l y z e d t h e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a li n f l u e n c e s i n t r o d u c e db yh a r td y n a s t yt o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i ns h o r t ,t h et h e s i sp r o b e di n t ot h e 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n g e s r e s u l t e db yh a n d y n a s t y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f o ra l m o s t3 0 0 y e a r s t h i st h e s i si sc o n s i s t e do f f i v e p a r t s a sf o l l o w s : 1 t h e p r o v i n c e s a n dc o u n t i e sf o u n d e db yh a r td y n a s t y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a c c o r d i n gt o a n c i e n td o c u m e n t ss u c ha ss h i h - c h ia n d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r e m a i n s ,t h e l o c a t i o n sa n d r a n g e so f f o u rp r o v i n c e sa n dt h e i rc o u n t i e sc a nb e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r o u g h l y , e s p e c i a l l y , t h er a n g eo fl o - l a n g p r o v i n c es h o u l di n c l u d ep y o n g y a n gc i t y , p i n g a nn a n p r o v i n c e ,h u a n g h a ln a i lp r o v i n c ea n dh u n n g h a lb e ip r o v i n c eo ft o d a y sn k o r e a ,i t s c a p i t a lw a s l o c a t e da tt u c h e n g l ie a r t h - w a l ls i t eo f p y o n g y a n g 2 t h er u l em o d eo fh a n d y n a s t y 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t h e r ee x i s t e dat r i c l a s sm o d e i nk o r e ap e n i n s u l ar u l e db yh a nd y n a s t y ;t e ,t h ec l a s so fc o r ea r e ao fl o t a n g p r o v i n c e sc a p i t a l - - - c h a o x i a nc o u n t y ( p y o n g y a n gu r b a n ) ,i t si n h a b i t a n t sm o s t l yc a m e f r o mt h ec e n t r a lp l a i no fc h i n aa n dr u l e db yt h eo f f i c i a l sa p p o i n t e db yh a nc o u r t ;t h e b a s i ca r e ao f l o l a n g so t h e rc o u n t i e s ,i t si n h a b i t a n t sw e r e c o n s i s t e do fh a r tp e o p l ea n d n a t i v e s ,r u l e db yh a n so f f i c i a l sa n dc h i n e s e n a t i v en o b l e s ;t h ec l a s so fs e m i - a u t o n o m y a r e ac o v e r e do t h e rt h r e ep r o v i n c e sa n dt h e i rc o u n t i e s ,i t si n h a b i t a n t sw e r em o s t l y c o n s i s t e do f n a t i v e sa n dr u l e db yn a t i v en o b l e si nt h en a n l eo f h a n c o u r t 3 t h ee c o n o m i ci n f l u e n c e si n t r o d u c e db yh a r td y n a s t yt o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b a s e d o nt h eu n e a r t h e d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r e m a i n ss u c ha s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nl a c q u e rw a r e s ,t h e e c o n o m i ca n dt r a d i n gp a t t e r n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i n c l u d e dc o u r t - r e w a r dt r a d i n gp a t t e r n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n dn a t i v ep e o p l e - p e o p l e t r a d i n gp a r e m ;a n d t h et r a d i n gr o u t e si n c l u d e dt h el a n dr o u t e t oc e n t r a lp a i n ,a n dt h em a r i n er o u t et ol o w e r y a n g t z er i v 盱b a s i n 4 t h ec u l t u r a li n f l u e n c e si n t r o d u c e d b yh a nd y n a s t y t o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b a s e do n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a n d 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d i s c o v e r i e s ,t h e c u l t u r a li n f l u e n c e s i n t r o d u c e d b yh a nd y n a s t yd i s t r i b u t e db a s i e a l l yi n t h r e e a l e a s ,e ,t h e a r e ao f n o r t h e a s t e r nn k o r e a , t h ea r e ao fn o r t h e r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 a n dt h ea r e ao fs o u t h e m 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a n dw e s t e r n j a p a n 5 b e i n gam a i n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f e u d a ls o c i e t y , t h ec h i n e s e p r o v i n c e c o u n t ys y s t e mp u r s u e di n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b yh a nd y n a s t yc h a n g e dl o c a l e c o n o m ya n dc u l t u r ee s s e n f i a l l ga n dh a nd y n a s t yc o n s e q u e n t l ye x p a n d e dt h ev a s t e s t t e r r i t o r y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am u l t i -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c o u n t r yw a sd e v e l o p e df r o mt h i s t i m e o n 4 k e y w o r d s :h a nd y n a s t y , k o r e a np e n i n s u l a ,a n dp r o v i n c e - c o u n t yr e i g n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导论 1 、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并可通过陆路连接。受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中 国与朝鲜半岛的相互往来从很早就已经开始。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中国与 朝鲜半岛的相互往来最早始于周代,在西周初期,商王朝遗臣箕子东走朝鲜,建 立了箕氏朝鲜政权。秦朝时期,故燕人卫满东亡朝鲜并攻灭箕氏朝鲜,建立卫氏 朝鲜政权。考古发现证明,周秦时期的朝鲜半岛与中国内地的辽东、山东等地保 持着比较密切的人员和文化往来“。 公元前2 0 2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治的多民族国家汉王朝建立,由此 开辟了中国对外关系史的新纪元。公元前1 0 8 年( 元封三年) ,汉武帝攻灭卫氏朝 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和真番等四郡,由此开始了汉王朝在 朝鲜半岛的统治与经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辽东军阀公孙度乘机于公元1 8 9 年 ( 汉灵帝中平六年) 割据辽东建立政权,并领有乐浪、玄菟二郡,从此结束了汉 王朝在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历史。 关于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的文献记载散见于史记、汉 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古籍之中,对此我国历代学者及近代以来日本、 朝鲜和韩国学者己做过大量详细的考证与研究。但由于这些文献记载自身的零散 和不全面以及各国学者的研究出发点不同,致使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历史至 今不能完整厘清。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自二 十世纪初开始,朝鲜半岛尤其是半岛北部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出 土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与此同时,日本、朝鲜和韩国学者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 也有长足进展。这为本文选题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构成了本文选题的基 本条件和背景。 从研究史的角度看,虽然汉王朝在朝鲜半岛进行郡县统治与经略的历史是由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下来的,但应该承认的是,作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对这 段历史最为关注的目前主要还是日本、朝鲜和韩国的学者,我国学术界对这领 域的研究和探讨目前还处于薄弱状态。然而由于民族意识和政治立场的显着差异, 日本、朝鲜和韩国学者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曲解甚至歪曲历史的现象。这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l _ 一i i 自_ _ _ _ _ _ _ - - _ _ _ l l _ _ _ _ _ _ _ l _ - _ _ _ _ _ _ l _ l _ _ _ - _ _ _ _ _ - - _ _ l l _ l _ _ _ - - _ _ 情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段本来就缺乏文献记载的历史的混乱状况,也更 加凸显出我国学术界要加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必要性。 在此学术背景下,本文的写作将以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相互结合为特色,力 图从这一角度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做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如 此,一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占有研究资料,另一方面也力图比较客观地反映这段 历史过程,以回应国外某些学者的观点。 2 、研究资料的分布与概述 与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历史有关的研究资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 部分为历史文献记载和历代各国学者的研究论著;另一部分为发现于朝鲜半岛汉 四郡辖域及周边地区的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左右的考古遗迹、遗物。而 各国学者因占有研究资料所存在的差别,研究领域也有所侧重。 对历史文献资料最早开展研究的是中国学者。关于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 统治与经略的史料记载,主要体现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等中国古籍中。其中史记朝鲜列传是最早的文献记载,主要对汉武帝攻伐 卫氏朝鲜的过程记载详细,而对其它方面的记载严重不足,甚至没有提及当时所 设四郡的具体名称。汉书朝鲜传在追述武帝灭卫氏朝鲜时直接引用了史记嘲 鲜列传的基本内容,但另外增加了一些有价值的记载,如汉书武帝列出 了四郡名称;汉书地理志则详细列出了圆郡的具体人口数量和所辖各县的数 量与名称。后汉书在朝鲜列传中记载了西汉昭帝始元五年( 公元前8 2 年) 和东汉建武六年( 公元3 0 年) 汉王朝两次调整在朝鲜半岛所设郡县的重大举措, 在循吏列传中记载了乐浪t 冉邯人王景的家世等有价值资料。三国志魏志 则记载了东汉末年辽东军阀公孙度割据辽东并据有乐浪、玄菟等情况。另外,东 汉杨雄所著方言中有当时朝鲜半岛北部汉语系的地方特点描述,许慎所著说 文解字简单提及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水系分布在史记、汉书、后汉书 等古籍中还有当时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以及日本等地的民俗情况记载。关于汉王 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的史料记载,主要就是上述这些,应该说这些史 料是很不够全面,所载史实也大多简略粗阔。 在我国历代学者对这些史料的考证方面,主要以北朝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 注和清代学者杨守敬、民国年间学者金毓黼等人的论著比较有代表性。其中郦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i i i - - _ _ -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 _ _ _ _ - _ _ _ _ - _ _ _ _ _ _ - _ - _ _ - _ _ - _ _ 道元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水系变迁和相关遗迹的地理位置做了初步考证,但由于朝 鲜半岛地理位置偏远守海,郦氏又未能亲往调查,导致所论多有错误。清代的杨 守敬在其所著晦明轩稿中,通过把汉书地理志和晋书地理志的 比较,恢复了汉王朝先后三次对朝鲜半岛所设郡县进行调整的具体辖境“。这是 杨氏的一大创举,并开创了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所设郡县进行历史地理研究的新 局面。金毓黼在其名著东北通史中,除了对历史地理有所考证之外,又对汉 王朝在朝鲜半岛进行统治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也做了探讨”。以上是我国历代 学者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历史进行研究的主要情况,可以发现,这些研究 主要集中在历史地理考证方面,对其它方面涉及很少。 对考古资料最早开始研究的是日本学者。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日本在朝鲜半 岛进行殖民统治的开始,日本学者在朝鲜半岛北部发现了大量汉王朝统治期间所 留下的考古遗迹,日本学术界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历史所做的研究开始大 量涌现,并且至今仍在延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池内宏、河野六郎、 驹井和爱等人所做的历史地理研究“,原田淑人、三上次男、小田省吾等人所做 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研究“,以及这些学者对朝鲜半岛与中国汉王朝和东北亚 其它各国各族的关系的研究“等。总结日本学者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所做 的研究,其最大特点是注重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有机结合,研究的视野大大拓 展,研究的深度也大大深入,而且注重学术观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占有考古资料最有优势的是朝鲜学术界,但朝鲜学者在对汉王朝在朝鲜 半岛北部的统治历史的研究却几经变化。其中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其学 术观点还比较客观,发表的论着中与古朝鲜的历史相区别的“汉式”名称也较多 见。这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李淳镇和方洪成”等。但是,从七十年 代开始朝鲜学术界一改过去的学术传统和学术观点,异口同声地否认汉王朝郡 县统治在朝鲜半岛的存在。 韩国学术界虽然在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的占有上不及中国、日本、朝鲜,但 其研究更注重于各国研究观点的收集和综合。前期以李丙焘对汉四郡的地理考证 最具权威性;“八十年代以来,韩国学术界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历史的研究 更加活跃,如金翰奎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统治时期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的研究。, 权五重围绕乐浪郡的政治构建对汉王朝的北方边疆政策演变所做的研究“”等。目 前来看,韩国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风格与日本比较接近,其学术观点的表达 和研究视野的范围都不容忽视。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 - _ _ s 目_ 目- 目- _ _ _ - l _ _ _ i _ l _ i _ _ _ _ _ _ _ _ _ - - - - - _ _ _ _ _ - - - - _ - _ - _ l - l - - i _ - _ 目前,我国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历史及其考古遗迹的研究还处于 较为滞后状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在讨论中朝关系时还有所涉 及,并且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学术基础“”,但后来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我国学术 界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臼、朝等国的研究状况及具体观点也很少关注。 八十年代后,这种情况有了初步改变,翻译出版了一些外文资料,研究也开始步 入正轨。如周振鹤、孙进己、李健才、杨昭全等对汉四郡的历史疆域地理“”、白 云翔、王培新等对朝鲜半岛北部汉代考古遗迹与中国汉文化的关系“”、陈尚胜对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南部的文化交流“”等,都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和研究。近年来, 随着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汉四郡的设置作为两汉王朝与朝鲜半岛之间关系的 重要一页,愈受关注,“”但受客观历史资料的局限。在研究的视野和深度方面还 略显薄落。这也是本人选择“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与经略”作为毕业论 文题目,并尝试从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对汉王朝在朝鲜半岛 的郡县统治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文的写作将围绕目前东驱学术界关于汉四郡研究的焦点问题展开。由上述 各国学者关于汉四郡的研究动态来看,最为关注的问题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汉四 郡辖境的所在位置;二是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模式。 关于汉四郡辖境位置问题的争论,有着长期而复杂的学术背景。它不仅关涉 汉四郡存在期间的历史,而且与汉王朝所灭亡的朝鲜国的位置、以及对汉四郡灭 亡后的形势如何理解等都具有密切关系。因而这一问题,特别是汉四郡的中心乐 浪郡的位置,已经成为研究从中国东北南部直至朝鲜半岛北部历史地理和民族历 史不可回避的课题。各国学界对此也可谓众说纷纭。 日本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明确指出:公元前1 0 b 年西汉攻灭朝鲜而 设置的乐浪郡,地当今平壤市为中心的西北朝鲜。“7 在朝鲜半岛北部发现的汉代 墓葬绝大多数应是汉人墓葬,而且无论是木椁墓还是砖室墓,都是受了中国大陆 汉文化的墓制的影响而产生的。只有少数墓葬呈现出当地土著文化特点。其所留 下的大部分考古遗迹应是中国汉王朝在朝鲜半岛北部所设郡县及其所派遣的官吏 和中国汉文化系统居民的遗迹。 朝鲜学者则一致主张:乐浪郡存在于辽东,乐浪郡存在时期,在平壤存在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1 1 _ _ - _ _ _ - _ _ _ _ _ _ _ l _ _ - _ _ _ _ _ - - _ _ _ - - - _ i _ i - _ - _ 与乐浪郡无关的由朝鲜种族建立的乐浪国。“”进而认为朝鲜半岛北部的汉代遗迹 应是继承了吉朝鲜文化系统的古朝鲜人所建立的“乐浪国”、“带方国”的遗迹。 他们认为,木椁墓是继承了古朝鲜时期的土圹墓和石棺墓发展而来的,并直接发 展成高句丽的墓葬特点。朝鲜半岛从古朝鲜以来的墓葬形制,就是自成一体、 脉相承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内地的汉文化毫无关系。 韩国学界中,以认为乐浪郡位于平壤的研究者居多,但以尹乃铉为代表者强 烈主张乐浪郡辽西说,并与朝鲜的辽东说持有很大差异,认为平壤的乐浪国灭于 公元后一世纪的高句丽,在这之后东汉占领平壤一带并将之置于辽西方面的乐浪 郡的管辖之下。“” 在中国学界,虽然乐浪郡即平壤已成定说,。但对于将古籍记载与考古资料相 印证进一步深入研究方面,尚不及日本、韩国等学者,难免有先立论再强调之嫌。 关于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模式,无论是持乐浪郡辽东说的朝鲜学者 还是持辽西说的部分韩国学者,都已经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的必要。而持乐浪 郡平壤说的日本学者和大部分韩国学者对此问题作了许多相关探讨,在很大程度 上揭示出当时汉四郡的政治体系社会结构,资料全面翔实,考证细致入微,但由 于其浓厚的民族意识,对汉王朝对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往往冠以“殖民地”之类 称谓,研究偏重于以汉族为代表的汉王朝统治模式,以致忽视了汉王朝针对当地 土著居民所采取的一些特殊统治方式。中国学界在此问题上是充分肯定郡县统治 的,但在许多具体方面还没有意识到需深入进去的必要性。 通过对上述各国学界观点的梳理。为本文的立论与构思明确了方向。本文的 研究将力图运用文献祁考古等科学性资料,重点论述和阐明汉四郡的辖境位置问 题以及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统治模式,并通过对汉王朝对朝鲜半岛经济文化 影响的分析,从多方面阐释和验证本文的基本观点。但为避免陷于学术争论的一 般形式,将不再在后文中评述和反驳上述不同观点。希望本文能为这项与东北亚 诸国发展历史都密切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尽一己微薄之力。 注释: ( 1 ) 李慧竹、王膏:后期青铜器一初期铁器时代中国山东地区与韩匡闯的交流,( 韩) 白 山学报第6 4 号,2 0 0 2 年1 2 月。 ( 2 ) 杨守敬;晦明轩稿汪士铎汉志释地驳议 杨守敬集第二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 ( 3 ) 金虢黼: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 9 4 1 年。 ( 4 ) ( 日) 池内宏:乐浪郡考,满鲜史研究上世第一册,吉川弘文馆1 9 5 1 年。( 曰) 驹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i i i i - _ _ _ _ _ 一 井和爱:乐浪郡治址一考古学研究第三册,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 9 6 4 年。 ( 5 ) ( 日) 原田淑人著、明雪译:朝鲜乐浪郡治址发现的封泥。东北历史与考古信息1 9 8 7 年第1 期。( 臼) 三上次男:古代东北驱史研究,吉川弘文馆1 9 6 6 年。( 日) 小田省 吾:带方郡及其遗迹,朝鲜总督府1 9 3 5 年。 ( 6 ) ( 日) 池内宏:乐浪郡考满鲜史研究上世第一册,吉川弘文馆1 9 5 1 年。( 日) 三 上次男;古代东北亚史研究。吉川弘文馆1 9 6 6 年。( 日) 小田省吾:带方都及其遗 迹朝鲜总督府1 9 3 5 年。 ( 7 ) ( 朝) 李淳镇等:古朝鲜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7 3 年。( 朝) 方洪成:殷栗郡 云城里土圹墓发掘中间报告,考古民俗1 9 6 4 年第4 期。 ( 8 ) ( 韩) 李丙焘著、周一良译:真番郡考,t 禹贡半月刊二卷第七期,1 9 3 4 年1 2 月; 玄菟郡及临屯郡考,( 日) 史学杂志4 l 编5 号。 ( 9 ) ( 韩) 金翰奎:古代中国的世界秩序研究,一潮阀1 9 8 2 年出版。1 9 9 2 年再| 龊。 ( 1 0 ) ( 韩) 权五重:乐浪郡研究,潮阁1 9 9 2 年出版。 ( 1 1 ) ( 韩) 尹乃铉著、顾铭学译:汉四郡的乐浪郡和平壤的乐浪,东北历史与考古信息 1 9 9 0 年第1 2 期。 ( 1 2 ) 金毓黼: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 9 4 1 年。 ( 1 3 ) 周振鹤:汉武帝朝鲜四酃考历史地理第4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中国 历史地理地图集编辑组东北小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编,1 9 7 9 年 铅印本。矜进己等主编;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李健才:关 于汉代辽东、乐浪两郡地理位蚤问题的探讨等,东北史地考略( 续集) 。杨昭全: 汉四郡位置与汉东北长城。( 韩) 上古史学报1 5 期,1 9 9 4 年1 月。 ( 1 4 ) 自云翔:汉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2 0 0 1 年第4 期。王培 新:乐浪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0 0 2 年4 月。 ( 1 5 ) 陈尚胜:中外文化交流五千年( 第一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2 0 0 2 年。 ( 1 6 ) 蒋非非:中韩关系史古代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7 月。杨通方:中韩古代关 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6 年。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4 年。朴真爽: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沈阳辽宁出版社。1 9 8 4 年。 ( 1 7 ) ( 日) 谷丰信著、文一介译:乐浪郡的位置,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 9 9 1 年i 期。 ( 1 8 ) ( 朝)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文化史,平壤1 9 7 7 年。 ( 1 9 ) ( 韩) 尹乃铉:韩国古代史新论,一志社,汉城1 9 8 6 年。 ( 2 0 )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秦西汉东汉时期) ,地图出版社,1 9 8 2 年。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郡县设置 汉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汉朝的建立,以华 夏族为主体的汉族这一名称逐渐形成,同时,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也有了不同程 度的发展和中原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这些边疆民族有的服属于汉朝、有的与 汉朝相抗衡,有的与汉朝时战时和,对汉王朝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有着至 关重要的影响。汉王朝为了保障国家安定和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从武帝即位初, 在反击匈奴袭扰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周围实行开拓境域的政策。为将新开拓 地区顺利纳入中央王权统治之下,两汉王朝还采取了把内地的郡县制推广到边疆 各地的管理方法,当以武力征服朝鲜半岛北部后,也随之在当地设置了乐浪、玄 菟、真番、临屯四郡。“ 1 、汉武帝伐朝鲜 秦汉时代,朝鲜半岛正处在阶级社会形成与国家建立的阶段。朝鲜半岛北部 存在着取代箕子后裔朝鲜王准、定都王险城( 今平壤) 的卫氏政权。公元前后, 半岛东北部的咸镜北道居住着沃沮,东海岸的咸镜南道居住着减人,半岛南部又 有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联盟,史称“三韩”。” 汉王朝涉入朝鲜半岛社会政治生活最初始于武帝元朔元年( 公元前1 2 8 年) , 该年,东夷减君南闽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 数年乃罢,显然苍海郡不是以汉族设置,而是以秽族设置,仅有名无实地存在了 一年多。”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直接统治与经略,始于武帝时汉四郡的建立。对于 这一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经过,史记朝鲜列传、汉书- 朝鲜传的记叙较为 完整清晰。 据史记卷一百一十二朝鲜列传第五十五记载: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徽。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溟水为界,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魅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溟 自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 都王险。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边;诸蛮夷君长欲八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 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欲上书见天子, 又雍关不运。元封三年( 前1 0 9 ) ,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 临溟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 苟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髂相参、将军王映 相与谋日:“始欲降楼船,搂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战,王又 不肯降。”阴、映、路人皆亡降汉,路人道死。元封三年( 前1 0 8 ) 夏,尼相参 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域未下,故右装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左将 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诛成已,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封参为溘清侯, 阴为荻苴侯,长为凡侯。最以父死颇有功,为涅阳侯。 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列口当待左将军, 撞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如上所表,汉武帝伐朝鲜,不外有两个原因: 其为远因,原为汉代藩属国的卫氏朝鲜,所诱汉亡人滋多,不仅自己不来 入见,还阻碍处于其背后的一些部族国家向汉朝朝贡,公然违反了其与辽东太守 缔结的服属约定,令汉王朝极其不满,这应是卫氏朝鲜被灭的主要原因;其二为 近因,汉使涉何出使朝鲜,晓喻朝鲜王右渠,右渠却仍不肯奉诏,使涉何的外交 活动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于是在返回途中,涉侮于边界处将护送的朝鲜将裨王长 杀死,向汉武帝邀功,激惹起朝鲜的怨恨,发兵攻杀何,成为战争爆发的直接导 火索。毋庸置疑,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它也是产生第二个原因即涉何出使朝 鲜欲解决的目的,说服朝鲜王恢复依附汉王朝的外臣身份,以稳定东北边境秩序。 另外存在的一个政治原因本书未能述及汉武帝的征伐朝鲜。乃是其广辟 疆土,平定四边,稳定大一统国家秩序的重要步骤之一,具有一箭双雕的特殊战 略意义。在汉书卷七十三韦玄成传中,朝臣对西汉王朝的边境形势进行了透 彻的分析:“汉兴,冒顿始强,破东胡,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广兵强,为中 国害。南越尉佗从百粤,自称帝。故中国难平,犹有四轰之患,且无宁岁。一方 有急,三方救之,是天下皆动而被其害也。孝丈帝厚以货赂与结和亲,犹侵暴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已,甚者兴师十万余众,近屯京师,及四边岁发屯备虏,其为患久矣,非一世之 渐也。诸侯郡守连匈奴及百粤以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杀郡守、都尉,掠取 人民,不可胜数考武皇帝愍中国疲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 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 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拜三 十六国,结鸟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鬲诺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 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由此可见,西汉初期,匈奴人雄 踞北方,地广兵强,数次犯边,杀掠为孽,汉王朝意识到再以重赏与和亲等安抚 手段已无济于事。汉武帝为除掉北方的忧患,决心彻底摧垮日益猖獗的匈奴,从 而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针对汉王朝面对四夷之患、一方动而牵三方的不利局势, 不仅果断出兵征伐朝鲜,平定东部夷貊,以断匈奴“左臂”,还派出使臣通西域, 用和平的方法分裂匈奴的“右肩”。这些举措,对于集中兵力,减少两翼对汉军的 牵制,全力打击汉王朝心腹之患一匈奴势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汉武帝多次派大将 军卫青、霍去病等率汉军重创匈奴,迫使嚣张一时的匈奴人退居大漠之北,免除 了后顾之忧。同时,汉武帝征服朝鲜等四边诸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明显的,由 此四边安定,并在边远地区建立了十余个郡,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境域得以大大 拓宽。 征伐朝鲜的过程开始并不顺利,公元前1 0 9 一1 0 8 年,武帝遣杨仆将水军自齐 跨越渤海,左将军苟彘将陆军出辽东夹击王险城。但两位海陆两军将领帅 五万水军的楼船将军杨仆和帅辽东卒的左将军苟彘之间严重不和,难以协同作战, 甚至相互之间出现了内讧。然而,在汉王朝大军压境的危机下,朝鲜内部出现降 战分歧,最终朝鲜王右渠被主降的臣属所杀,主战大臣成已被诛,主和派占据了 主导地位,使汉王朝凭借大国威势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平定了朝鲜。 2 、汉四郡的设置及其辖境 卫氏朝鲜被灭之后,汉武帝在其旧地迅速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等 四郡,由此将这一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权控制之下。关于这段史实记载,汉书卷九 十五朝鲜传仅在极个别字词上与史记稍有不同,基本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由此看来班固撰史乃直接采用了史记朝鲜列传的素材。但对于汉四郡的具体 设雹及辖境位置情况史记并未予以记载,甚至都未记入有四郡的名称,只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 _ _ _ _ - - _ _ - - - - _ i _ _ - _ _ _ - _ _ _ _ _ - _ ii i _ _ _ _ _ _ - - _ _ _ _ _ _ _ - _ _ i - _ _ - _ _ _ 一 由汉书、后汉书等古文献来追溯 ( 元封) 三牟( 公元前1 0 8 年) 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她为乐浪、 临屯、玄菟、真番郡。( 汉书卷六武帝纪) 至昭帝始元五年( 公元前8 2 ) ,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徒居 句骊。自单单大领已东,沃沮、秽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 置乐浪东部都尉。自内属已后,风俗稍薄,法禁亦浸多,至有六十余条。建武六 年( 3 0 ) ,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贡。( 后汉书卷 八十五朝鲜列传) 玄菟郡,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县三:高句骊,上殷 台、西盖马。乐浪郡,户六万二千八百一十二,口四十万六千七百四十八。县二 十五:朝鲜,t 舟邯,汉水,合资,黏蝉、遂成、增地,带方、驷望,海冥,列口, 长岑,屯有,昭明,镂方,提类,浑弥,吞列,东脯,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 前莫,夫租。(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 由后世在上述诸史中所做的注引可以看出,武帝所置四郡,大致以朝鲜及其 属国的固有疆域定界。乐浪即卫氏朝鲜本土,玄菟主要以沃沮地置,真番、临屯 原是朝鲜属国。据清末民初地理学家杨守敬在晦明轩稿中考证:玄菟最北, 乐浪在玄菟之南,临屯在乐浪之东,真番在乐浪之南。乐浪郡位于四郡的中心位 置,建于卫氏朝鲜统治中心地区,朝鲜为其治所,而玄菟,真番、临屯郡则分别 置于其边缘属附服于朝鲜王国各民族地域( 被役属部落) 。从此,以平壤为中心 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开始被置于长达数百年韵中原王朝政权郡县制度管理之下。 这期间虽曾有过郡县的废合、徙治、割据等变迁,真番、临屯仅存在了2 0 余年就 被撤置。玄菟郡数次迁徙,但以乐浪郡为中心的汉王朝郡县统治却始终存在。 关于汉四郡治地的具体地望比定问题,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考证,现较为一 致的见解是:乐浪郡为今平壤市、平安南道、黄海南北道地区;临屯郡为今江原 道、成镜南道地区;玄菟郡在今咸镜南北道、平安北道一带:真番郡的位置则有 北方说和南方说两种,南方说又分做黄海道及汉江以北京畿道的小范围说和黄海 至全罗道的大范围说。本文遵从周振鹤的观点,取南方说中的小范围说。“ 根据历史学家的文献考证“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调查结果可将目前学界关于 汉四郡之辖境及地望考证较为致的观点归纳如下: ( 一) 乐浪郡辖境 乐浪郡在四郡之中存在时期最长,辖区最广,史籍中关于它的事件人物也最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多,它是汉王朝在朝鲜半岛进行统治与经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汉 书地理志的记载,其属县有2 5 个,这大大超过了一般边郡的领域,显然不是 初置时的面貌,其扩大应与真番、临屯二郡之罢有关。此后玄菟郡又徙至句丽西 北,自单单大蛉以东沃沮、秽貊悉属乐浪。至此从武帝置朝鲜四郡后仅仅2 5 年, 汉朝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管理机构就只存乐浪郡了。 正由于乐浪郡辖域过于广远,后来又分设东部都尉管理岭东七县,据杨守敬 将汉书与续汉书郡国志相对照考证出,此七县为东嘴、不而、蚕台,华 丽,邪头昧,前莫,夫租。东汉初适值中原地区政权更迭局面混乱,边远地区也 不免受到影响,建武六年( 3 0 ) 。光武帝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 侯,皆岁时朝贡。领东地区脱离开乐浪郡管辖。使乐浪郡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