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度,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住宅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特点:无明确界线,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也叫城市地域结构。2.模式,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3.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等。(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4.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2)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防护带,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4)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余地,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根据图中0时和1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可知,甲地带居民0时在家休息,而10时在上班,可知甲地带是住宅区。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根据图中信息,城市的道路多环状布局,并且河流穿过城市中心地区等,可以判断出此城市地域结构多为同心圆模式,故地形最可能为平坦开阔的平原。【参考答案】1.C2.B,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A.工业集聚规模减小B.缓解市区环境的压力C.区域工业规模扩大速度最快D.降低市区的经济实力1.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区的变化。由图可知,出现工业的时期最早,且其集聚规模在T2后呈下降趋势,应为市中心区;出现工业的时期最迟,且规模正逐渐扩大,应为三区域中距离该城市最远的郊区。2.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集聚与空间转移。由图可知,T1至T3阶段城市中心区工业集聚规模减小,并不是整个城市工业集聚规模减小;工业向郊区转移,缓解市区环境的压力,并没有降低市区的经济实力;区域工业规模扩大速度最快。,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1)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2)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解题思路】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读图a可知,图中几条地铁线均经过甲区域,甲区域的交通通达度最高,应是人流、物流集聚的地区,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2.本题考查不同功能区人口流动方向的时间特点。读图b可知,该地铁站人流主要于69时进站,1821时出站,与上班族早上离家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的规律一致,所以该地铁站位于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文化区的地铁站,人流进、出站高峰时段与图示相反。【参考答案】1.A2.B,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A.地形B.交通C.气候D.经济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据图可知,位于城区,人口多,若高校迁入城区,大量学生必然会加重城区的压力,且附近交通运输线众多,环境嘈杂,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环境相对较好,交通较为便利,应把高校迁到此地。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该城市北面和西面受山地的阻挡,不利于进行城市建设,东部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发展,而南面虽然也有山地,但地势相对也较为开阔,且有南北向的交通线穿过,因此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下表所示。,考点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A.B.C.D.【解题思路】1.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从题干可知,博物馆相对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较广,应为,乡(镇)行政机构服务范围不能跨越行政界线,应为,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可以跨越行政界线,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一些,应为。【参考答案】1.B,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A.居民主要居住在外围B.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1.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图中零售业用地位于出入口附近,占地面积较大。2.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从图中信息可知,居民主要居住在外围;土地利用方式反映该城市的就业及产业结构,图中零售业及办公用地面积大,该地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空间上远离中心城市;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小。,1.坐标图坐标图(图甲)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呈正相关,地租又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2.地租等值线图地租等值线图(图乙)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呈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3.立体图立体图形象地说明了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在通达度高的地方城市地租高,像市中心、城市环路的边缘、交叉路口等地,这些地方一般布局商业区。,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这两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来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解题思路】1.根据图中人口密度信息可知,西北部人口密度变化很小;现在城市中心地区及城市西部、南部、北部、东部的人口密度明显增大,故B项正确;市中心人口密度明显增加;东部人口密度明显变大,人口增长较快。2.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分散居住,导致商业区的分布会相对分散;新形成的工业区远离老工业区;滨湖地区人口密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住宅区没有向滨湖地区聚集;根据图中道路的分布可知,中部、南部道路网密度明显增大。【参考答案】1.B2.D,A.B.C.D.1.C【解析】读图可知,乙地靠近市中心且所占比重大,为商业用地;丁地靠近城市边缘且所占比重大,为工业用地;而丙地处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中间地带且所占比重大,为住宅地。2.A【解析】本题考查地租曲线图的判读。乙功能区为商业区,其在市中心及其附近的付租能力最强。,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中众多的牛羊马、车船桥等,可以看出其水路交通便利。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可知,该地为北宋都城,则其城市动能应以行政功能为主。,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交通的特征。城市工作人员一般执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图中大部分的城市中心区路段交通拥挤,说明该时段交通繁忙,是工作人员上下班的高峰期。8:00是工作人员上班的高峰期,且车辆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附近。12:00、14:00都不是上下班高峰期;18:00是下班时间,但车辆应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路段。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措施。缓解北京市“钟摆”交通现象实际是缓解北京市的交通压力。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会加剧钟摆现象,故A项错误;发展城市中心区的第三产业会使更多的城市人口钟摆式流动,故B项错误;优化城市中心区的企业投资环境会增加城市中心区的企业数量,加剧城市人口的钟摆式流动,故C项错误;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减少在城郊居住人口到城市中心上班的数量,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故D项正确。,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