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又称“炼词”。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据说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初作“到”,又改为“过”“入”“满”等十余字,最后才定稿。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炼字又称“炼词”。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据说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初作“到”,又改为“过”“入”“满”等十余字,最后才定稿。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轼),古人非常讲究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一字师的典故,唐代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捧起春秋来读。他经常把叔孙婼的“婼”(chu绰)字,误读为“ru”字音。长期在他身边的一个侍从,老是听他把这个字读错,便很不满意,但对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说,只有憋在心里。后来,侍从的不满情绪还是被李相觉察到了,李相就问这个侍从:“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满的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侍从怕直说了于己不利。可不说又不行,正在这为难之际,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婉转地答道:“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李相一听,知道是自己读音有误,忙说:“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李相连忙站起来,把侍从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从为“一字之师”。,视频,炼字的类型(1)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2)炼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3)炼副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4)炼数量词:“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考点,提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真题示列,【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摹情态)。步骤三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表感情)。,2007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答案】“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释含义)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描景象/摹情态)“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表感情),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步骤1敌,不仅有对的意思,还有抵挡、承受的意思。(释含义/明手法)步骤2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描景象)步骤3“敌”字传达出寂寥、凄寒的意境,同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之情。(点情境)而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课堂演练1,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课堂演练2,【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释含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描景象/摹情态)。“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一、炼字类型,二、提问方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三、答题步骤,课堂小结,课后练习,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诉讼调解达成一致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离婚房产分割与原配偶子女就业基金协议
- 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支付协议
- 离婚协议范本:无子女共同财产分配及债务清理
- 链家新人培训体系
- 班组新员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中国历史文选 课件 第十九讲 经籍志序;第二十讲 二体
- 幼儿学看病课件
- 进餐环节培训课件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示范教学课件
- GB/T 15688-2024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 GB/T 44412-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加注规范
- 电动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抚养费协议书范本电子版
- JB∕T 13357-2018 起重机械用制动电动机能效限额
-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807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
- 无人机培训公司合同范本
- 2024年水域救援安全及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年安徽马鞍山市公安局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电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室内高尔夫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