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考点突破题型透析,学科素养技能提升,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大小的比较,考纲要求,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备选素材,考点四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焓变反应热,知识梳理思维深化,1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_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_。(2)符号:_。(3)单位:kJ/mol或kJmol1。(4)产生原因:,恒压,热效应,H,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大于,小于,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大于,小于,(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a金属置换水或酸中氢的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燃料的燃烧反应;d.多数的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a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b.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c.盐的水解反应;d.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1)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但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物理变化时的热效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吸热反应NH4Cl与Ba(OH)2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而很多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正误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提示:(1)(2)(3)(4)(5)(6),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1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铝片与稀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解析,答案,C,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A1780kJ/molB1220kJ/molC450kJ/molD430kJ/mol,断裂1molSS键吸收能量280kJ,断裂3molFF键吸收能量3160kJ,则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280kJ3160kJ760kJ,释放的总能量为Q放330kJ61980kJ,由反应方程式:S(s)3F2(g)SF6(g)可知,H760kJ/mol1980kJ/mol1220kJ/mol。,解析,答案,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B,3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1)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H_。12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2)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497kJ/mol。N2(g)O2(g)=2NO(g)H180.0kJ/mol。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kJ/mol。(3)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答案,图显/隐,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石墨的能量较低,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指1mol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12g石墨和24g氧气反应,即1molC和0.75molO2反应,则生成0.5molCO和0.5molCO2,放出的热量为0.5mol110.5kJ/mol0.5mol393.5kJ/mol252.0kJ。(2)HE(N2)E(O2)2E(NO),2E(NO)946kJ/mol497kJ/mol180.0kJ/mol,E(NO)631.5kJ/mol。(3)已知:2CO(g)O2(g)=2CO2(g)H566.0kJ/mol,N2(g)O2(g)=2NO(g)H180.0kJ/mol,目标反应2NO(g)2CO(g)=N2(g)2CO2(g)可由两个反应相减获得,则H746.0kJ/mol。,(1)石墨393.5kJ/mol252.0kJ(2)631.5(3)2NO(g)2CO(g)=N2(g)2CO2(g)H746.0kJ/mol,1熟记反应热H的基本计算公式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1)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2)计算物质中键的个数时,不能忽略物质的结构,如1mol晶体硅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知识梳理思维深化,1(2014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B氨氮废水(含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汽油与甲醇的燃烧热不同,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发生变化,D项错误。,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D,2(2014高考重庆卷)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B118C350D130,利用“盖斯定律”,结合题中反应反应2得:2H2(g)O2(g)=2H2O(g)H(2202a)kJmol1,由题意得2E(HH)E(O=O)4E(HO)2202a,即243649644622202a,解得a130。,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D,3(2013高考北京卷)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D,A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为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C为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4(2013高考上海卷)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Q,醋酸逐渐凝固,说明NH4HCO3与盐酸反应使醋酸的温度降低,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吸收能量,得到的生成物内能增加,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C错误;D中反应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B,5(2013高考重庆卷)已知:P4(g)6Cl2(g)=4PCl3(g)HakJmol1,P4(g)10Cl2(g)=4PCl5(g)Hb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kJmol1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kJmol1,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C,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梳理思维深化,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_和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变化和_变化。如C(s)O2(g)=CO2(g)H393.5kJmol1表示在25,101kPa时,_生成_气体,同时放出_。3书写:,物质的量,反应热,物质,能量,1mol固体碳和1mol氧气,1mol二氧化碳,393.5kJ的热量,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H”与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的H表示反应完全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如N2(g)3H2(g)2NH3(g)H92.4kJmol1。表示在298K时,1molN2(g)和3mol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g)时放出92.4kJ的热量。但实际上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不可能生成2molNH3(g),故实际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已知2g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241.8kJ的热量,写出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已知:H2O(g)=H2O(l)H44kJmol1,则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提示:2H2(g)O2(g)=2H2O(g)H483.6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H196.6kJmol1H285.8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C(s)O2(g)=CO2(g)H393.5kJmol1,A项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C、D两项均为放热反应,H应小于0。,题组设计思维建模,解析,答案,B,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I2(g)H2(g)2HI(g)H9.48kJ/molI2(s)H2(g)2HI(g)H26.48kJ/mol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B氢气燃烧热H9.48kJ/molC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kJ,选项A,反应为可逆反应,254gI2(g)中通入2gH2(g),二者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热量小于9.48kJ。选项B,不符合燃烧热定义,错误。选项C,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选项D,根据盖斯定律,可得:I2(g)I2(s)H35.96kJ/mol,所以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35.96Kj。,解析,答案,题组设计思维建模,C,“六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1)看方程式是否配平。(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看H的“”“”符号是否正确。(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5)看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6)看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题组设计思维建模,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节选)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由题意知,室温时,AX3是液体,AX5是固体,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AX5(s)H123.8kJmol1。,高考真题明确考向,解析,答案,AX3(l)X2(g)=AX5(s)H123.8kJmol1,2(2013高考北京卷节选)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释放能量。H945kJ/mol498kJ/mol2630kJ/mol183kJ/mol。,N2(g)O2(g)=2NO(g)H183kJ/mol,3(2013高考安徽卷节选)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Al固体单质在O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13.5g铝的物质的量为0.5mol,燃烧后放热419kJ,故4molAl燃烧后放热3352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O2(g)=2Al2O3(s)H3352kJ/mol。,4Al(s)3O2(g)=2Al2O3(s)H3352kJ/mol,4(2011高考四川卷节选)已知1g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根据1g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的热量,可求得1molFeS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52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FeS2(s)11O2(g)=8SO2(g)2Fe2O3(s)H3408kJ/mol。,4FeS2(s)11O2(g)=8SO2(g)2Fe2O3(s)H3408kJ/mol,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知识梳理思维深化,1燃烧热,注意:(1)“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_,H_,S_等。,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CO2(g),H2O(l),SO2(g),2中和热,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注意:(1)必须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2)产物是1molH2O(l)。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H57.3kJ/mol。,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2)计算公式:(3)注意事项: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_。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_。,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保温隔热,减少实,使碱稍过量,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4能源,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A2H2(g)O2(g)=2H2O(l)H1BC(s)1/2O2(g)=CO(g)H2CCH4(g)2O2(g)=CO2(g)2H2O(g)H3DC(s)O2(g)=CO2(g)H4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FNaOH(aq)HCl(aq)=NaCl(aq)H2O(l)H6提示:D、EF,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0浙江高考)甲烷的标准燃烧热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2)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提示:(1)(2),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3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H57.3kJmol1,所以含有1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57.3kJ的能量,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中和热是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1molH2SO4完全中和时会生成2molH2O。4若使用弱酸或弱碱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则测得的反应热会有什么影响?提示:偏小。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数值会偏小。,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和能源,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H315kJmol1(燃烧热)(H的数值正确)()(2)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H的数值正确)()(3)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H192.9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5)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kJmol1(),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7)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21kJmol1()(8)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1(),(1)(2)(3)(4)(5)(6)(7)(8),答案,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2(2015池州模拟)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C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l)作为标准的,因此A不正确;燃烧热是指1mol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因此B正确,C不正确;稀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kJ。,解析,答案,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B,3在25、101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870.3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488.3kJmol1B488.3kJmol1C191kJmol1D191kJmol1,由题意可知:C(s)O2(g)=CO2(g)H393.5kJmol1H285.8kJmol1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mol122即得: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1。,解析,答案,题组设计思维建模,题组一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及表达,A,反应热答题规范指导(1)用“焓变(H)”表示反应热时,H0表示吸热,H0,H30,H40CH1H2H3DH3H4H5,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C,3(2014高考新课标卷节选)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C2H5OH(g)=CH3OCH3(g)H350.7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_kJmol1。,将题给反应依次编号为、,反应减去反应再减去反应即得C2H4(g)H2O(g)=C2H5OH(g),故HH1H2H323.9kJmol1(29.1kJmol1)(50.7kJmol1)45.5kJmol1。,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45.5,4(2014高考广东卷节选)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为主反应,反应和为副反应。1/4CaSO4(s)CO(g)1/4CaS(s)CO2(g)H147.3kJmol1CaSO4(s)CO(g)CaO(s)CO2(g)SO2(g)H2210.5kJmol1CO(g)1/2C(s)1/2CO2(g)H386.2kJmol1(1)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H_(用H1、H2和H3表示),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反应4反应反应2即得所求反应,故H4H1H22H3。,4H1H22H3,5(1)(2012高考海南卷)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l)H119.5kJmol1N2H4(l)O2(g)=N2(g)2H2O(g)H2534.2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高考真题明确考向,(2)(2012高考广东卷)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H已知:4Li(s)O2(g)=2Li2O(s)H14LiI(s)O2(g)=2I2(s)2Li2O(s)H2则电池反应的H_(用H1与H2的关系式表示)。,(1)肼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2N2H4N2O4=3N24H2O,观察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运用盖斯定律可知,2得:2N2H4(l)N2O4(l)=3N2(g)4H2O(g)HH22H11048.9kJmol1(2)直接运用盖斯定律,前式减去后式,然后除以2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故H(H1H2)/2。,解析,答案,高考真题明确考向,(1)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1,6(1)(2012高考天津卷)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WO2(s)2H2(g)W(s)2H2O(g)H66.0kJmol1WO2(g)2H2(g)W(s)2H2O(g)H137.9kJmol1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