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 0 1 0 , 2 9 ( 8 ) : 1 5 9 5 - 1 6 0 0 J o u r n a l o f Ag r o -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堆肥中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茵的残留状况调查 龚春明 , 王晓丹 , 顾卫兵 , 染谷孝 4 ( 1 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6 ; 2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 2 0 0 2 3 3 ; 3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 2 6 0 0 7 ; 4 日本佐贺大学农学部,日本 佐贺 8 4 0 0 0 2 7 ) 摘要 : 从 1 3 本九州地 区 2 3处堆肥化设施采集 了以牛粪 、 鸡粪 、 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 的堆肥试样 2 9个 , 调 查了大肠 菌群 等粪便 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 结果表明, 使用 D E S O培养基有 1 1 个试样被检出大肠菌群, 检出率达 3 8 , 菌数在 1 0 2 - 1 0 c f u g 的范围。 使用 A P I 2 0 E鉴定系统对 4个试样 中的 2 1 个分离纯化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发现有大肠菌群属的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E s c h e r i c h i a v u l n e r i s 、 P a n t o e a s p 和 B u t t i a u x e l l a a g r e s t i s , 以及非大肠菌群属的S e r r a t i a m a r c e s c e n s等肠内细菌科细菌。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对 5株 E c o l i 的病原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进一步针对 6处堆肥设施的堆肥发酵过程中大肠菌群的消长追踪发现, 大肠菌群数从原料到成 品出现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 暂时消失、 未完全消失、 完全未检出4种走势 , 显示即使堆肥发酵温度在 6 O以上, 大肠菌群也有可 能通过交叉污染等途径残 留在堆肥成品中。 关键词 : 堆肥 ; 大肠菌群 ; 大肠菌 ; 沙门氏菌 ; 残 留 中图分类号 : S 1 4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0 4 3 ( 2 0 1 0 ) 0 8 1 5 9 5 0 6 I nv e s t i ga t i o n o n S ur v i v a l o f Co l i f or m Ba c t e r i a i n Va r i o us Co m p os t s GONG Ch un mi n g , W ANG Xi a o da n , GU W e i bi n g , SOMEYA Ta k a s hi ( 1 Xi a me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Xi a me n 3 6 1 0 0 6 , C h i n a ; 2 S h a n g h a i Ac a d e my o f E n v i ro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3 3 , C h i n a ; 3 N a n t o n g Ag ri c u l t u r a l V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 Na n t o n g 2 2 6 0 0 7 , C h i n a ; 4 F a c u l t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S a g a Un i v e r i s i t y , S a g a 8 4 0 0 0 2 7 , J a p a n ) Ab s t r a c t :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d s u r v i v al o f f e c a l 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 c o l i folq n b a c t e ri a ) i n v a ri o u s c o mp o s t s a mp l e s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2 3 c o n p o s t i n g f a c i l i t i e s i n K y u s h u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u s i n g s e l e c t i v e m e d i a C o l i f o r m b a c t e ri a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o n d e s o x y c h o l a t e a g a r ( D E S O) fr o m 1 1 ( 3 8 ) o f 2 9 p r o d u c t s a m p l e s ( 1 5 C O W d u n g ma n u r e s , 4 p o u l t r y ma n u r e s , 2 b i o s o l i d c o m p o s t s a n d 8 f o o d w a s t e c o mp o s t s ) a t a r a n g e o f 1 0 - 1 0 c f u g d ry ma t t e r F r o m p o s i t i v e s a mp l e s , 2 1 i s o l a t e s w e r e p u ri fi e d f r o m w h i c h , s p e c i e s o f c o l i f o rm b a c t e ri a( E c o l i , E v u l n e r i a , P a n - t o e a s p a n d B u t t i a u x e l l a a g r e s t ) w e r e i d e n t i fi e d , o t h e r b a c t e ri a ( S e r r a t i a m a r c e s c e n s ) w e r e al s o o b s e r v e d , s u g g e s t i n g t h a t c a r e f u l i d e n t i fi c a t i o n wa s n e c e s s a ry t o a v o i d f a l s e p o s i t i v e c o u n t i n g I s o l a t e s o f E c o l i we r e t e s t e d f o r s l i d e a g g r e g a t i o n wi t h a s e t o f a n t i s e r u ms a g a i n s t p a t h o g e n i c E c o l i s e r o t y p e s a n d n e g a t i v e r e a c t i o n w a s o b t a i n e d for all t h e i s o l a t e s t e s t e d F a t e o f f e c a l -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s wa s f o l l o w e d d u ri n g c o m p o s t p r o d u c t i o n a t 6 c o m p o s t f a c i l i t i e s a n d 4 p a t t e r n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 ( 1 ) d e c r e a s e d a n d fi n al l y d i s a p p e a r e d , ( 2 ) d e c r e a s e d , t h e n r e - g r o w t h o c c u e d i n p r o d u c t s , ( 3 ) d e c r e a s e d t o 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a n d r e ma i n e d i n p r o d u c t s , ( 4 ) n o t d e t e c t e d e v e n f r o m r a w m a t e r i al s T h e s e r e s u i t s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s o me c o l i f o rm b a c t e ri a mi g h t s u r v i v e d u ri n g c o mp o s t p r o d u c t i o n e v e n t e mp e r a t u r e r e a c h e d t o a s h i g h a s 6 0 Ke y wo r d s : c o mp o s t ; c o l i foI l n b a c t e ri a ; E s c h e r wh i a c o l i ; S a l mo n e l l a ; s u r v i v a l 我国有机废弃物 资源分布广泛 , 餐厨垃圾 、 农作 物生产和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大量秸杆和粪便 、 污水处 理厂生产的污泥、 食品和饮料加工 中的边角余料等都 是其中较为常见 的有机废弃物, 在农业上具有 巨大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0 - 0 2 1 3 作 者简介 : 龚 春明( 1 9 6 5 一 ) , 男 , 福建 建 阳人 , 留 日博 士 , 高 级农 艺师 , 主要从事生物环境保护研究。E - ma i l : x mg c m1 6 3 c o n 通 讯作者 : 染谷孝E - ma i l : s o me y a t c c s a g a U a e J p 开发潜力。对它们加 以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 对于节约 自然资源 、 防止环境污染 、 实现生态经济 良性循环具 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近 3 0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 特别是随着我 国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以及人世后我 国农产品应对 国际竞争 的需求 , 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给使用有机废弃物制造堆肥 创造 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 , 随着堆肥产量的急剧增加 , 一些未充分腐 1 5 9 6 龚春明等: 堆肥中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调查 2 0 1 0 年8月 熟 的堆肥施用后 ,引起 了作物烧苗和土壤污染等问 题, 尤其是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堆肥的使用而导致人 类疾病的事件屡屡发生。据报道 , 由于生吃被污染 的 水果和蔬菜, 而导致具有强烈病原性的肠管出血性埃 希 氏菌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0 1 5 7 : H7 ( E c o l i 01 5 7 ) 食 物 中毒事件在许多国家时有发生 , 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 共卫生问题 ,由E c o l i 0 1 5 7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 发 、 流行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 _ 5 l。 大量研究证实 , 牛等 家畜、 家禽是大肠菌 E c o l i O1 5 7的重要宿主 , 对人类 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0 】 。因此 , 加强堆肥生产过程 中发酵热的管理,对堆肥的微生物安全性十分重要, 也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 , 有关土壤环境 、 水环境和废弃物中大肠菌 的残留研究很多【 i l 3 1 , 但有关堆肥中的病原菌存在的 调查实例很少。笔者在 日本 留学期间 , 对这方面研究 有一定的涉及口 5 j , 本研究是通过从 日本九州地 区各 县堆肥制造设施采集的堆肥试样 , 进行大肠菌群等粪 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调查 , 同时对作 为堆肥原料的牛 粪和餐厨垃圾等的大肠菌群数量及其在堆肥化过程 中的消长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 以期为我国的堆肥生产 过程中微生物安全性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试样的采取和处理 从 日本九州地 区的 2 3个堆肥设施 中采集 了 2 9 个堆肥试样( 表 1 ) 。其中, 牛粪堆肥试样 l 3 个 ( 序号 1 1 3 ) , 牛粪与鸡粪混合堆肥试样 2个( 序号 1 4 , 1 5 ) , 鸡粪堆肥试样 4 个 ( 序号 l 6 1 9 ) , 污泥堆肥试样 2 个 ( 序号 2 0 , 2 1 ) , 餐厨垃圾堆肥试样 8 个( 序号 2 2 2 9 ) , 这些全部是完全发酵的堆肥产品。 堆肥发酵过程中还 混入了作为畜舍垫料的锯屑 、 树皮 、 稻草和稻壳等辅 料 。 同时也采集了 6 个堆肥( 序号为 1 0 l 3 , 2 2 , 2 5 ) 的 原料以及发酵过程中的堆肥 中间品。 试样采取时,从堆肥表 面以下 3 0 5 0 c :m的 5 个 部位各采集试样大约 5 0 0 g ,充分混合后取混合试样 5 0 0 g密封于试样袋,放入低温箱中运送到研究室冷 藏保存 , 3日内进行分析。 称取试样 1 0 g ( 湿重 ) 放入不锈钢分散杯中, 加入 灭菌生理盐水至 1 0 0 m L , 在分散机( 日本精机 A M一 3 ) 中 1 5 0 0 0 r m i n 分散处理 1 5 m i n , 分散液用灭菌生理 盐水逐次梯度稀释, 得到 l C r 。 1 0 - 8 的个数梯度稀释液。 1 2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使用脱氧胆酸盐琼脂( D e s o x y c h o l a t e 表 1各种堆肥制造场所、 原料、 辅料和发酵时间 T a b l e 1 T h e c o mp o s t i n g p l a c e , l a W ma t e r i a l , s u p p l e me n t a r y ma t e r i al a n d t h e c o mp o s t i n g t i me 莓 制 造 场 所 原 料 辅 料 发 注: 1 7 , 粒状品; 1 8 , 粉末状品。 2 3 - 2 6 , 2 7 - 2 8 分别是同一设旃, 不同时期采取的试样 。 A g a r , D E S O ) 培养基( 日 本, 荣研) 平板法培养计数。 从 1 0 - 3- 1 0 的稀释悬浊液中选取适当的3 梯级,取 l 0 0 L滴人平板上( 直径 9 c m培养皿) 涂抹 , 5 重复 , 在 3 7 cI= 下培养 2 4 h , 计数 D E S O培养基上出现赤红色的 大肠菌群菌落。 1 3大肠菌群分离菌株的鉴定 用接种笔从 D E S O培养基中疑似大肠菌群的菌 落上挑菌 , 放入 0 5 mL灭菌生理盐水 中悬浊( 1 个试 样取数个菌落) 。 把悬浊液在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 日 本, 生研) 上划线接种, 3 0 下培养 5 d 后 , 确认其纯 粹性。按照 A P I 2 0 E系统的操作指南, 分离菌株纯化 第 2 9卷第 8 期 农 业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后的新鲜培养菌液接种在 A P I 2 0 E系统的小试管 中, 经 3 7、 2 4 h培养后 ,通过观察试验管内的反应 , 或 是加入试剂后颜色的变化 , 对照 A P I 2 0 E系统编码来 判别鉴定细菌的种类 。 1 4大肠菌( E c o l i ) 的血清凝集试验 采用玻片凝集法 , 免疫血清使用 日本生研的病原 大肠菌免疫血清( 含 4 3种 0抗原免疫血清) 。E c o l i 的菌株经培养后 ,用接菌环接菌放入 1 0 0 Ix L生理盐 水中制成悬浮液 , 经 3 7 c I 二 、 1 5 ra i n加热处理后 去除菌 体表面 的鞭毛抗原 。接着经过 1 5 0 0 0 r rai n 一 、 5 rai n 的离心分离 ,在去除上清液后在沉淀 中加入 1 0 0 l x L 生理盐水制成抗原液。 在玻片上滴入病原大肠菌混合 血清和作为对照的生理盐水各 1 滴 , 用接菌环接种抗 原液在血清和生理盐水上各 自接种 ,在玻片上混匀 , 数分钟后就可判断有无凝集反应。 试验 中作为对照的 阳性病原大肠菌使用 日本产业 医科大学产业保健 院 微生物研究室保存 的 E c o l i 01 5 7 : H 7菌株 ,阴性大 肠菌使用 E c o l i K1 2菌株 。 2 结果与讨论 2 1堆肥中的大肠菌群数 2 9个堆肥试样 中,大肠菌群被检出的有 1 1个 ( 3 8 ) ,菌数在 1 O 1 0 c f u g 一的范围。从原料来源 看 , 牛粪堆肥 l 3个试样( 试样 1 1 3 ) 中有 6个检出大 肠菌群 , 菌数在 3 0 x 1 0 2 - 2 5 x 1 0 c f u g , 污泥堆肥 2个 试样( 试样 2 0 , 2 1 ) 的菌数分别为 1 1 x l 0 、 1 8 x 1 0 c f u g , 餐厨垃圾堆肥 8个试样 ( 试样 2 2 2 9 ) 中有 3个检 出大肠菌群 ,菌数在 3 2 x 1 0 3 - 2 4 x l 0 4 c f u g 之间 ; 而 牛粪、 鸡粪混合堆肥 2个( 试样 1 4 , 1 5 ) , 以及鸡粪堆肥 4个( 样品 1 6 1 9 ) 没有检出大肠菌群。 结果表明, 大肠 菌群较易在 以牛粪 、 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的堆肥中 残留, 这可能与原料中大肠菌群的多寡有关。 根据 日本对蔬菜抽检结果 , 有机栽培蔬菜 1 5 3 个 抽检样 品中的 9 8 ,市售蔬 菜 4 4个抽检样 品中的 5 6 , 被检出了大肠菌群 。因此 , 堆肥的施用可能是 造成蔬菜、 水果被污染的原因和人类疾病传染 的途径 之一, 尤其是以牛粪 、 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的堆肥。 通常认为, 在堆肥制造过程产生的发酵热能够杀死原 料中带来的病原菌、 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等。在本研 究中,腐熟的堆肥成品中大肠菌群被高频率地检出 , 特别是大肠菌 、沙 门氏菌以及其他的内源性感染菌 ( 数据未列 出) 被检出 , 说明在堆肥发酵过程 中, 温度 的控制和交叉污染的防止等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2 2大肠菌群分离菌株的鉴定与大肠菌血清凝集试验 选取 4个被检出大肠菌群 的堆肥试样 , 每一试样 选取赤红色的疑似大肠菌群菌落数个,共计 2 l 株进 行分离纯化 。 使用 A P I 2 0 E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的结果 如表 2 , 3 个试样( 样品 1 1 , 1 2 , 2 6 ) 被分离的菌株 中有 1 1株鉴定为 E c o l i , E v u l n e r i s , P a n t o e a s p 和 B u t t i a u x e l l a a g r e s t i s , 这些都是大肠菌群属的肠内细菌科细 菌。此外 , 1 个试样( 样品 2 3 ) 的 6株分离纯化菌株都 被鉴定 为 S e r r a t i a m a r c e s c e n s , 以及另一个试样( 样 品 1 1 )也 有 2株分 离菌株被 鉴定为 S ma r c e s c e n s 。S m a r c e s c e n s 是不属于大肠菌群属的肠内细菌科细菌 , 即在 D E S O培养基上被判断为检 出大肠菌群的 4个 堆肥试样中 , 有 1 个试样未被分离出大肠菌群 。这可 能与 m a r c e s c e n s 能够在 D E S O培养基上产生红色 色素( p r o d i g i o s i n ) 而被误判 的原 因有关。 从堆肥试样中分离纯化的大肠菌群 中有 5株为 E c o l i ,而 E c o l i 有非病原性 的菌株和病原性菌株 , 其病原性大多是通过菌体抗原的血 清类型进行判别 的。 本研究采用玻片凝集反应法对 5株鉴定为 E c o l i 的菌株进行判断 , 结果所有 的菌株都没有发现抗血清 反应 , 即它们都是非病原性大肠菌( 见表 2 ) 。 大肠菌群属的 E v u l n e r i s 、 P a n t o e a s p B a g r e s t i s 和非大肠菌群属 的 S m a r c e s c e n s ,这些菌种 虽然病 原 性 因菌株 而 有差 异 , 但 都 是 常见 的 内源性 感染 菌l l 7 删 , 这些菌种在堆肥中被检出的事实需要我们谨 慎对待。 2 3堆肥发酵过程中大肠菌群的消长 从 6个堆肥设施 中追踪堆肥化过程 中大肠菌群 的消长情况( 图 1 ) 。 堆肥发酵过程中, 6例原料为牛粪 或餐厨垃圾 的堆肥 中有 5例( A到 E) 的发酵温度上 升到 6 O o C 以上 , 发酵完成时 , 除 C约 6 0 c g b , 其他 4 例成品温度下降到 4 0以下。余下的 1 例( F ) , 是从 原料 , 发酵 中间品 , 到成品的整个发酵过程 中温度大 约 4 0 5 0。从图 1 可以看出 , 堆肥从原料到成品的 发酵过程 中 , 大肠菌群大约呈 4种走 向, 即: ( 1 ) 大肠 菌群在原料中检 出,在发酵 中减少 ,在成品中消失 ( E ) ; ( 2 ) 在发酵 中暂时消失后 , 在成品中又出现( B , C, D) ; ( 3 ) 未完全消失( F ) ; ( 4 ) 原料 中未被检出( A) 。 这一结果, 与已有的报告l2 。 大体一致。 判断造成以上堆肥发酵过程 中大肠 菌群 的走 向 结果的可能原因为 : ( 1 ) 温度控制恰 当, 大肠菌群在发 酵热的作用下被完全杀灭。( 2 ) 由于发酵温度不足而 导致大肠菌群暂时失活残留, 在湿度较大时再增殖 。 1 5 9 8 龚春明等: 堆肥中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调查 2 0 1 0年 8 月 表 2 A P I 2 0 E系统对疑似大肠菌群分离菌株的鉴定及病原大肠茵免疫血清反应 T a b l e 2 T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i s o l a t e d s t r a i n b y AP I 2 0 E a n d s l i d e a g g l u t i n a t i o n t e s t 注: 1 ) 未检测。 囊 篓 N 原料 中间 成 品 原料 中间 成品 原料 中间 成品 菌数 0 0温度 A 熊本县 Q设施( 牛粪堆肥) ; B 佐贺县A设施( 牛粪堆肥) ; c 佐贺县 B 设施( 牛粪堆肥) ; D 佐贺县 Q设施( 牛粪堆肥) ; 、 E 佐贺县 D商会( 餐厨垃圾堆肥) ; F 佐贺县 I 设施 e ( 餐厨垃圾堆肥) 。详细的制造场所参照表 1 。N D , 未检出( 检出界限: 2 O e r a ) 图 1 堆肥化过程中大肠菌群的消长与堆肥 温度 F i g u r e 1 Th e c h a n g e o f c o l i f o 1 1 1 1 b a c t e r i a n u mb e r a n d c o mp o s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 3 ) 发酵温度较低而未能完全杀灭, 造成交叉污染( 发 酵过程中堆肥表面低温部位生存的大肠菌群在发酵 完成后混入成品中) 。笔者曾经在 5 4 6 7 高温的发 酵堆肥中检出了大肠菌群、 粪便性大肠菌群、 大肠菌 赠 霉辫 鲫加O 加0 第 2 9卷第 8期 农业 环境 科 学 学 报 1 5 9 9 和沙门氏菌 , 它们的残留与堆肥发酵过程 中的温度 、 湿度 、 菌种和是否对数繁殖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4 1 。 然而, 存在于堆肥原料中, 可能残留在堆肥成品中病 原菌之中, 最值得警惕的是 E c o l i O1 5 7 。 有研究证明 牛粪 中的 E c o l i O1 5 7在一定温度下能生存 7 0 d 】 。 本研究中 ,虽然从堆肥 中被分离 的大肠菌是非病原 大肠菌 , 但所分析 的堆肥数量依然十分有限 , 希望今 后能集合更多的研究实例和更多的见解。 3 结论 堆肥成品中大肠菌群高频率被检 出, 大肠菌群较 易在以牛粪 、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 的堆肥 中残存 , 而不易在鸡粪为原料的堆肥 中残 留。 从分离纯化的菌 株 中发现有大肠 菌群属的 E c o l i 、 E v u l n e r i s 、 P a n t o e a s p 和 B a g r e s t i s , 以及非 大肠 菌群属 的 S , n e S C e , 等肠 内细菌科细菌 ,其 中E c o l i 菌株未检 出病原性 , 而 E v u l n e r i s 、 P a n t o e a s p 、 B a g r e s t i s和 S m a r c e s c e n s 是病原性较弱的内源性感染菌 。 追踪堆肥发酵过程 中 大肠菌群 的消长 , 发现即使堆肥发酵温度超过 6 0, 大肠菌群也可能在成品中残留。 参考文献: 【 1 C i e s l a k P R, B a rre t t T J , G r i f fi n P M, e t a 1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O1 5 7 : H7 i n f e c t i o n f r o m a ma n u r e d g a r d e n J T h e L a n c e t , 1 9 9 3 , 4 2 : 3 6 7 2 P e l l A N Ma n u r e a n d mi c r o b e s : P u b l i c a n d a n i ma l h e alt h p r o b l e m? J J Da i r yS c i ,1 9 9 7 , 8 0: 2 6 7 3 - 2 6 81 【 3 H i l b o r n E D , Me r mi n J H, Ms h a r P A, e t a 1 A mu l t i s t a t e o u t b r e a k o f E s c h e r i c hi a c o l i O1 5 7: H7 i n f e c t i o n s a s s o c ia t e d wi t h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me s c l u n l e t t u c e J Ar c h I n t e r n Me d , 1 9 9 9 , 1 5 9 : 1 7 5 8 1 7 6 4 4 】 金子臀一 生食用野菜招 土 果实力 媒介食 品 匕 6感染症 J 】 食 衡 , 1 9 9 9 , 4 0 ( 6 ) : 4 1 7 4 2 5 Ka n e k o K I F o o d b o r n e i nfe c t i o n i n d u c e d b y t h e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s a l a d v e g e t a b l e s a n d f r u i t s J J o u r n o o ft h e F o o d H y g i e n i c S o c i e t y ofJ apan, 1 9 9 9 , 4 0 ( 6 ) : 4 1 7 4 2 5 【 5 小沼博 隆 野菜 6 二扫c 于为微生物污染状况 奄 对策 J 1 日本食 品 微生物学会 雅 , 2 0 0 0 , 1 7 : 3 7 4 1 Ko n u ma H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po l l u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i n v e g e t a b l e a n d t h e me a - s u r e s J J 印n , s e J o u r ofF o o dMi c r o b i o l o g y , 2 0 0 0 , 1 7 : 3 7 4 1 【 6 马国柱, 王安礼, 刘长宏, 等 2 0 0 2 年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 测 J 1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 0 0 3 , 1 5 ( 6 ) : 4 8 9 4 9 1 MA Gu o z h u ,W ANG An l i ,LI U Ch a n g- h o n g ,e t a1S u r v e i l l a n c e f o r foo d b o r n e p a t h o g e n i n f o o d s i n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2 0 0 2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 ofF o o dH y g ie n e , 2 0 0 3 , 1 5 ( 6 ) : 4 8 9 4 9 1 7 B o h a y c h u k V M, G e n s l e r G E , K i n g R K, e t a1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p a t h o g e n s i n r a w a n d r e a d y t o - e a t me a t a n d p o u l t r y p r o d u c t s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t h e r e t a i l ma r k e t p l a c e i n E d m o n t o n , A l b e r t a , C a n a d a J J F o o d P r o t , 2 0 0 6 , 6 9 ( 9 ) : 2 1 7 6 2 1 8 2 8 】 龚云伟, 王平, 董伟力 长春地区家禽( 家畜) 中心 E c o l i O 1 5 7 : H 7 调查 J 1 微 生物学杂志, 2 0 0 6 , 2 6 ( 6) : 1 0 2 1 0 4 GONG Yu n we i , W ANG P i n g ,DONG W e i l i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E c o l i 01 5 7 : H7 a m o n g p o u l t r y a n d l i v e s t o c k i n C h a n g c h u n are a J J o M m o f Mi c r o b i o l o g y , 2 0 0 6 , 2 6 ( 6) : 1 0 2 1 0 4 【 9 K u d v a I T , B l a n c h K, H o v d e C J A n a l y s i s o f E s c h e r ic h i a c o l i O1 5 7 : H7 s u r v i v al i n o v i n e o r b o v i n e ma n u r e a n d m a n u r e s l u r r y J A p p l i e d a n d En v i r o n me nt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1 9 98 , 6 4: 31 6 6 3 1 7 4 1 0 韦俊超, 占利 , 王雅 琴, 等 从农村耕 牛粪便 中检出产 志贺毒 素大 肠 埃希 菌 01 5 7: H7 J 中国卫 生检验 杂 志, 2 0 0 7 , 1 7 ( 1 1 ) : 1 9 8 3 一 l 9 8 5 WEI J u n c h a o , ZHAN Li , WANG Ya q i n, e t a1 De t e c t i n g s h i g a t o x i n p r o d u c i n g Es c h e r i c hi a c o l i O1 5 7: H7 f r o m c o u n t r y s i d e f a r m c a t t l e e x c r e me n t J C h i nes e J o u r n a l ofHe a l t h L a b o r a t o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7 , 1 7 ( 1 1 ) : 1 9 8 3 1 9 8 5 1 1 R a v v a S V, S a r r e al C Z ,D u f f y B , e t a1 S u rvi v a l o f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ali O1 5 7: H7 i n w a s t e w a t e r f r o m d a i ry l a g o o n s J J o u r n al ofa p p l i e d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 2 0 0 6 , 1 0 1 ( 4 ) : 8 9 1 9 0 2 1 2 I b e k w e A M,G ri e v e C M, Ya n g C H S u rvi v a l o f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O1 5 7 : H7 i n s o i l a n d o n l e t t u c e a f t e r s o i l f u m i g a t i o n J C ana d i an M r _ nol ofMicr o b i o l o gy, 2 0 0 7 , 5 3 ( 5 ) : 6 2 3 - 6 3 5 1 3 龚春 明 应用 F I S H技术对 土壤 中大 肠杆菌 的快速特异性 检 出【 J J 海峡科学, 2 0 0 9 , 3 1 ( 7) : 2 6 2 8 GONG Ch u n - mi n g Ra p i d a n d s p e c i fic d e t e c t i o n o f Es c he r i c h i a c o l i i n s o i l b y fl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s i t u h y b ri d i z a t i o n ( F I S H) J S t r ait s S c i e n c e , 2 0 0 9 , 3 1 ( 7) : 2 6 2 8 1 4 】 G o n g C M, I n o u e K , I n a n a g a S , e t a1 S u r v i v a l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i a i n c o m p o s t w i t h s p e c i al r e f e r e n c e t o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J J o u r c t a l ofE n v i r o n me n t o l S c i e n c e s , 2 0 0 5 , 1 7 ( 5 ) : 7 7 0 7 7 4 1 5 Go n g C M Mi c r o b i al s afe t y c o n t r o l o f c o m p o s t m a t e r i al w i t h c o w d u n g b y h e a t t r e a t e n t J J o u r n al ofE n v i r o n me n t al S c i e n c e s , 2 0 0 7 ,1 9 ( 8 ) : l 01 4 -1 01 9 1 6 上 田成子, 桑原祥浩 有横栽 培 圃埸 野菜 挡 土 有楼肥 料 衔 生细菌学的研究 J 1 防菌 防徽, 2 0 0 2 , 3 0 ( 3 ) : 1 4 5 1 5 2 Ue d a S K,Ku w a b a r a Y S Ba c t e r i o l o g i c a l e v alu a t i o n s o f t h e p r o d u c e a n d o r g a n i c f e r t i l i z e r f r o m o r g a n i c f a r mi n g fi e l d s J B o k i n B o b ai, 2 0 0 2 , 3 0 ( 3 ) : 1 4 5 1 5 2 1 7 L e b i n e W N, G o l d b e r g M J E s c h e r i c h i a v u l ner i s o s t e o m y e l i t i s o f t h e t i b i a c a u s e d b y a w o o d e n f o r e i g n b o d y J O r t h o p Re v , 1 9 9 4 , 2 3 : 2 6 2 2 6 5 1 8 D e B a e r e T , V e r h e l s t R , L a b i t C , e t a1 B a c t e r e mi c i n f e c t i o n w i t h P a n t o e a ananati s J JC 1 i n Mi c r o b i al, 2 0 0 4 , 4 2 : 4 3 9 3 4 3 9 5 1 9 Di o n i s i o D , B e l l i A , D i o n i s i o A, e t a 1 A p p e n d i c i t i s : Mi c r o b i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a n d n e wp a t h o g e n s J Re c e n t i P r o gMe d , 1 9 9 2 , 8 3 : 3 3 0 - 3 3 6 2 O 平渴洋一 七 于 n 日本跪爿 木 , 2 0 0 2 , 6 0 : 2 1 5 6 2 1 6 0 H i r a k a t a Y S e r r ati a m a r c e s c e r J 1 J apan C l i n i c al, 2 0 0 2 , 6 0: 2 1 5 6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全球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信息技术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石墨烯行业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量子安全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崇左市2025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自然资源局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年浙江宁波财经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招聘拟聘事业编制人员(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四川广安市前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见习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用Excel编写公式模板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
- 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 教育综合统计调查制度培训课件2023年修订
- 智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合同
- 乙酰丙酸论文
-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 偏瘫康复护理个案病例分析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