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内容真实。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论文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 定。 特授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 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i 中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冰上项目的成绩有了较大的突破。有很多优秀运动员登上了世界最高 领奖台,2010 年的温哥华冬奥会,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获得了该项 目冠军,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双人滑运动员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分获银牌和第 五名,充分显现了我国双人滑项目的集团实力和在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双人滑所取 得的优异成绩除了运动员高超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技术发挥外,还来源于运动员自身强 大的自信心和对比赛成功的信念。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而言,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对完成 技术动作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 统计法等对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 信心得分的总体情况呈不均衡性。其中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表现出很强 的自信心水平。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得出: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不同性别的 自信心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自信心水平存在 显著差异;不同项目(单人滑、双人滑、冰舞)的运动员自信心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就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我国花 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策略,旨在为提升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心理能力和 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研究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ce events have achieved great breakthroughs. many excellent athletes boarded the worlds highest podium.in 2010 vancouver winter olympic games, chinese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shen xue and zhao hongbo won the gold medal and achieved the breakthrough of gold medals. and pang qing and tong jian , zhang dan and zhang hao won the silver medal and the fifth.thi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team strength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ouble figure skating in the world pattern.the great success of double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achieved not only depends on their super technical skills but also their firm belief and strong confident psychology to win the game.for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confidence h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ir completion of technique performance and perfect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excellent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as the research topic, and studied the level of self-confidence of the athletes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excellent double figure skaters score of the confidence was unbalanced, in which the scores of self-confidence of double figure athletes shen xue and zhao hongbo, pang qing and tong jian; zhang dan and zhang hao were higher. through the furthe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tudy shows: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figure skat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double figure skaters with different sports levels and different training time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figure skaters of different events(single pairs ice dance)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also,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excellent double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confidence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ies of how to cultivate the confidence of figure skater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for th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thletes psychological ability and athletic ability.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pair skating;athlete;confidence; research 1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目 录录 . 1 1 前前 言言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1.3 文献综述 . 2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2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 6 2.1 研究对象 . 6 2.2 研究方法 . 6 2.2.1 文献资料法 . 6 2.2.2 问卷调查法 . 6 2.2.3 访谈法 . 7 2.2.4 数理统计法 . 7 2.2.5 问卷的效度 . 7 2.2.6 问卷的信度 . 7 3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 8 3.1 自信心的概述 . 8 3.1.1 自信心的概念 . 8 3.1.2 自我效能结构 . 8 3.2 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不同情况的自信心水平比较分析 . 10 3.2.1 不同训练年限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比较分析 . 11 3.2.2 不同性别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比较分析 . 12 3.2.3 不同运动等级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比较分析 . 13 3.2.4 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与我国花样滑冰其他项目优秀运动员自信 心水平的比较分析 . 14 3.3 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 16 3.3.1 竞技能力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 . 17 3.3.2 个性品质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 . 18 3.3.3 自我效能感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 . 19 3.4 培养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策略 . 20 2 3.4.1 科学训练,完善技术 . 20 3.4.2 注重艺术修养的培养,提升个人艺术感染力 . 21 3.4.3 加强比赛成功情景的体验,重视发挥个人最佳竞技状态 . 22 3.4.4 重视赛前心理干预和赛后心理恢复,保持积极的心态 . 22 4 结结 论论 . 2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6 附附 录录 . 29 1 1 前 言 1.1 问题的提出 花样滑冰运动起源于英国, 后于欧美多个国家开展并迅速发展起来, 1924 年第一届 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花样滑冰运动传入我国至今,伴随着从低谷走向高峰 的历程, 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在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2 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 我国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凭借一套图兰朵的完美演绎拿到了中国双人滑项目 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06 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运动员张丹/张昊收获了一枚宝贵的冬奥 会银牌。申雪/赵宏博在 2002 年和 2006 年连续两届冬奥会获得季军。双人滑项目逐渐 成为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优势项目,集团实力日益显现,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地超越自 我,在第 26 届温哥华冬奥会上,复出后的申雪/赵宏博以稳定娴熟的技术表现和充满自 信的精神状态再创佳绩,与另一对我国优秀双人滑运动员庞清/佟健包揽了该项目的冠、 亚军,实现了中国花样滑冰项目在冬奥会上摘金的历史性突破,也创造了亚洲人在冬奥 会双人滑项目中夺金的新历史。从 1984 年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参加萨拉热窝冬奥 会获得最后一名到 2010 年申雪/赵宏博获得温哥华冬奥会冠军,短短 20 多年的时间, 我国双人滑一举打破了该项目被俄罗斯尘封数年的奥运强势垄断。 纵观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发展历程,除在冰上技术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外,在 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强大的自信心也是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阔别赛场两年的申雪 /赵宏博怀着必夺奥运金牌为国争光的信念站在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上,在对手面前, 他们用自信地表现表明自己再闯夺金之路的决心。这也是他们在冬奥会比赛中能够战胜 包括德国著名双人滑运动员萨维琴科/索尔科维在内的现世界一流双人滑选手的主要原 因所在,反观德国著名选手在面对申雪/赵宏博的自信状态时,实力不逊的他们却显现 出自信心不足,在比赛中频出失误,技术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失去竞争力。可见,在花 样滑冰比赛中,运动员的自信心对技术水平的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经查阅资 料发现,近些年关于冬季项目,特别是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见,双人滑项目作为我国花样滑冰的优势项目,研究其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 理论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以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的自信心为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性别、 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我国优秀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我 国优秀花样滑冰不同项目运动员自信心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优秀花样滑冰 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因素,提出了培养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策略,以 案例说明自信心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重要性,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提供 理论与实践帮助。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我国冬季项目又开始进入到备战 2014 年索契 2 冬奥会的周期当中,而双人滑更是肩负着培养新人以及在下届冬奥会上卫冕冠军的重 任。鉴于此,加强对我国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有利于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提 升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竞技水平。以期用我国双人滑项目来推动花样滑冰其他项目的发 展,使我国在花样滑冰其他项目上也力争有所突破,从而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冬奥会夺金 的综合实力。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在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研究上成果丰硕,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自信心理论。 其中,班杜拉自我效能论 、马腾斯自信心理论 、哈特胜任感动机理论 、以及 维利运动自信理论是国外对于运动员自信心方面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研究者们以 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运动自信的涵义,制定了不同的运动自信的测量评价标准,为如何提 高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给予指导性帮助。 国外学者普遍认同运动员的自信心与其运动成绩相关,并重视对不同对象、不同情 境的交互作用研究。 1994 年琼斯、 汉顿和斯万对游泳运动员进行了 gsat-2 修订版测试, 研究对象是优秀游泳运动员和一般游泳运动员,结果表明: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自信心分 数比一般游泳运动员要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一般游泳运动员容易因焦虑心理影响比 赛的正常发挥,所以自信心较低,而优秀游泳运动员基本没有此倾向。另外,琼斯和哈 迪提出的突变模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认知焦虑、任务难度、自信心与运动成绩之间的 复杂关系。得出认知焦虑、自信心与运动成绩具有交互作用。说明自信心水平与运动员 的实际比赛成绩以及运动员比赛时的状态相关,但这一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 在自信心结构方面,尚没有统一模式。其中,一些研究者对自信心的构成因素进行 了探讨,marsh(1985) 等认为自信心是由一种全面或一般的自尊感组成,这种自尊感 包含对特殊能力的多种自我评价, 属于单因素结构模型的一种假设 37。 wylie (1979) 认 为构成自信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能力和自我接纳 41。branden (1994) 认为自信心由 自我效能感 (self- efficacy) 和自敬 (self- re-spect) 构成 42。姜立君、杨丽 珠(2001) 表明幼儿自信心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主动性 4 个因素 38。 车丽萍 (2004)认为自信由整体自信和具体自信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具体自信子系 统包括更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次子系统 39。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2.1 关于运动员自信心状况的研究 自信心,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对人的意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运动员的自信 心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关系到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技术水平的 3 发挥,是其运动成绩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运动员的自信心已成为广大心理学研 究者和各项目教练员集体关注的重要课题。 1.3.2.2 不同专项运动员及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状况的研究: 吕呈杰、蒋本轩在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自信心研究 1中,对我国广东省和广州市 队网球运动员自信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和不同训练年限的 网球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在某些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覃朝玲、严进洪在网球运动 员反应判断与自信心的研究 2中对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进行分类对比研 究,结果表明:专业网球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明显高于业余网球运动员。由此可见,网 球运动员的自信心状况存在一定差异性,此研究对于小球的教学训练具有一定意义。 李双玲在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自信心状况的测试分析 3中,以我国部分优秀冰 壶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特质性运动自信心量表(tsci)和状态性运动自信心量表 (ssci)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冰壶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与运动等级呈显著性 相关;另外,男运动员的自信心得分均比女运动员高,此结论与冰壶项目男女运动员的 实际比赛成绩有偏差,建议应加强不同性别、多种因素和不同情境的交互研究,提高此 方面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魏晓伟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 4中,运用运动心理技能量 表对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 级、不同训练年限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自信心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此研究可说明该项 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唐桂萍、陆雯在我国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自信心水平和焦虑状况与运动成绩的 相关分析 5中采用特质运动自信心量表(asci)及竞赛焦虑量表(scat)对我国优秀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自尊与运动焦虑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残疾类 别的运动员自信心状况和特质焦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与自信心、特质焦 虑呈显著相关,自信心和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本文以残疾人运动员作为被试群体进 行研究,避免了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使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更具代 表性,促进该方面的研究更加完善。 郭志平、李正中、陈玉群在中南地区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的实证研究 6中采用 自编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对中南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的自信心 状况进行测查。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的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 存在差异。蒋本轩、李薇在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比较研究 7中以我 国 232 名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运动员 自信心具有差异性,总体自信和状态自信有显著差异。可见,对于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 状况的研究是比较细致全面的。 不同的研究者分别使用运动心理技能量表、特质运动自信心量表(asci)和状态性 运动自信心量表(ssci)等研究工具,对不同项目运动员及大学生运动员的自信心状况 进行了测试研究,并有研究者根据某专项或研究对象的特点,自行编制了运动员心理状 4 况调查问卷。前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各有不同,对研究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有着 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本人通过对 2000 年至 2010 年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查阅发现,目前国内 关于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多数是以某大学、中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涉及到 的专项研究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冬季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不多见,而以花样滑冰运 动员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更为缺少。 1.3.2.3 运动员自信心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在不同属性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差异分析 8中,梁建平、吴鸿春、董德龙采用台 湾学者黄崇儒及郭香云等人编制的运动员自信心来源量表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及一般级 别运动员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在技术知觉、替代经验、生理准备及自我呈现等维度上 不同属性运动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赵波、董德龙在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自信心来 源特征及结构分析 9中,对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自信心的来源及特质自信心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属性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对特质 自信心存在显著影响,通过自信心的来源结构分析得出: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的 7 个维度 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呈显著相关。同时作者建议应增大对我国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样本 量收集,以使该问题在研究上更加精确有效。蒋有政在高中篮球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特 征研究10中通过对高中篮球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及特质自信心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不 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的高中篮球运动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山美娟、王乃英在分析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自信心心理变量的因素 11中,对 我国青岛 2008 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83 名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任 务定向、自我定向、失败焦虑、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是影响竞技健美操运 动员自信心的心理变量,其中,任务定向、失败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与优秀运动员 的自信心呈显著相关。翟华楠、张萍在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因素 研究 12中,对 2003 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 16 支参赛优秀 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 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替代性经验、比赛成败经历、自尊因子、劝导因子、 情绪和健康状况。 目前,关于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已经历了以描述性为主,进入到以探讨运动员自 信心产生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为主要内容的阶段,为各项目运动员在选材和心理能力训练 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针对我国冬季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见或不够深入。 1.3.2.4 关于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自信心是每个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其在竞技比赛中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公认, 激发和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成为了运动心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 的自信心训练方法及培养途径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信心水平。 朱政的如何培养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自信心 13,郑义的击剑运动员自信心的 5 培养 14,李欣、官明坤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15,所提出的运动员自信 心的培养方法大致相同,主要有:明确奋斗目标,树立正确动机;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 的心理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李双红在如何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自信 心 16中,认为积极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暗示;对成功经历的体验;增强技能,知己知彼; 提升运动员的个人综合素养是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王宾在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培养途径 17中,提出在竞技武术套路训 练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目标设置;发挥替代 性经验的作用;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增强自我调控能 力。 可见,国内关于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比较广泛,论述也较为详细,研究者提 出了适宜而合理的自信心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 的。但所提及的方法比较单一,观点带有重复性,且对于不同专项运动员,特别是高水 平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还不完全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 1.3.2.5 采用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 法,数理统计法,也有研究者用到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少数研究者运用了专家访谈法, 观察法等。蒋本轩、李薇的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比较研究 7,李正 中、郭志平的湖北省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特点研究 21 ,郭志平、李正中、陈玉群的 中南地区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的实证研究 6,赵波、董德龙的我国优秀射击运动 员自信心来源特征及结构分析 9,蒋有政的高中篮球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特征研究 10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唐桂平、陆雯的我国残疾人游泳运 动员自信心水平和焦虑状况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 5,李双玲的我国优秀冰壶运动 员自信心状况的测试分析 3用到了心理测量法;山美娟、王乃英的分析影响竞技健 美操运动员自信心心理变量的因素 11,覃朝玲、严进洪的网球运动员反应判断与自 信心的研究 2运用了实验法;魏晓伟的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4 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较多,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观 察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在未来此方面研究中,应加强访谈法、观察法进行 的研究,也可考虑采用综合方法对运动员自信心进行研究。 综上,国内外关于运动员自信心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涉及到不同 专项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但是对于我国冬季项目,特别是花样滑冰 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 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共 29 人,多为国家队运动员。 这 29 人中从性别上区分有男运动员 15 人,女运动员 14 人;从项目上区分为双人滑 运动员 19 人,单人滑运动员 6 人,冰舞运动员 4 人;从等级上区分为国际级运动健 将 6 人,国家级运动健将 16 人,国家一级运动员 3 人;训练年限分别从 5-31 年不等。 (见表 1) 表 1 研究对象名单 男双人滑运动员 (等级) 女双人滑运动员 (等级) 单人滑运动员 (等级) 冰舞运动员 (等级) 赵宏博 (国际健将) 佟 健 (国际健将) 张 昊 (国际健将) 王 磊 (国家健将) 仵一鸣 (国家健将) 蒋 博(国家健将) 刘鑫泽 (一级) 杨永超 (无) 赵昱光 (无) 申 雪(国际健将) 庞 清(国际健将) 张 丹(国际健将) 张 悦(国家健将) 董慧博(国家健将) 李美仪 (国家健将) 王文婷 (国家健将) 范鑫鑫 (一级) 李若溪 (无) 隋嘉莹 (无) 宋 楠(国家健将) 吴家亮(国家健将) 关金林(国家健将) 李子君(国家健将) 耿冰娃(国家健将) 臧文博(一级) 黄欣桐 (国家健将) 郑 讯 (国家健将) 于小洋 (国家健将) 王 晨 (国家健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途径,查 阅并收集大量国内外与本文相关研究(论文、刊物、著作等)各类文献资料,从国内 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并整理归纳形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心理调查问卷来自于张力为、毛志雄主编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 表评定手册中 vealey 研制的运动自信心量表 ,印制量表 30 份,向研究对象统一 发放并进行测试。发放 30 份问卷,回收问卷 30 份。回收问卷率为 100%,其中有效问卷 29 份,有效率 97%。 7 2.2.3 访谈法 通过对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国家队教练员以及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对我国优秀花 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目前的自信心状况做以了解,总结出优秀花样双人滑运动员自信 心产生的原因,并请专家对内容进行认证。 2.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 t 检验。 2.2.5 问卷的效度 为了能保证问卷的质量,在下发问卷之前先后请 10 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检验,检 验问卷的内容合理性,结构设计逻辑性。 表 2 专家对问卷的评价结果 在专家问卷效度检验中共10人,有9位专家对问卷的合理性给了很好与好的评价, 仅有1位给了一般的评价。结构设计有7位专家认为结构很合理,设计的内容结构符合该 研究内容。有6位专家认为逻辑性很好,总体看来问卷设计能达到本次研究的效果,是 有效问卷。 2.2.6 问卷的信度 本调查采用两次测试,对同一人群发放问卷29份,15天后再次发放,并回收。信度 达到91.1%。说明调查问卷可行。 评价内容 很合理 % 合理 % 一般 % 不合理 % 问卷合理性 3 30 6 60 1 10 0 0 结构设计 7 70 2 20 1 10 0 0 逻辑性 6 60 3 30 1 10 0 0 8 3 结果与分析 在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这不 单单是技术层面显示出来的问题。 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 除大赛中技战术的合理运用外, 心理素质的差异也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造成比赛成绩的不确定性。 其中,运动员的自信心水平是运动员能否达到比赛预期目标、获得良好运动成绩的不可 或缺的关键心理因素。花样滑冰是一项多种复杂技术动作与艺术表演完美结合的冰上竞 技体育项目,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冰上的高难技术动作,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艺 术表现能力。花样滑冰把“技术”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融合,两者相互作 用、不可分割,形成运动员特有的竞技能力,这也是花样滑冰项目的魅力所在。因此, 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而言,在比赛中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多种复杂的难度动作,还要求 运动员表现出优美的舞姿和音乐的内涵,而要很好的发挥运动员所具有的技术能力,是 需要花样滑冰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自信心做支撑。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 冰的优势项目,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进行研究,将促进我国花样滑 冰项目的全面发展,在增强项目国际竞争力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和理论研究价 值。 3.1 自信心的概述 3.1.1 自信心的概念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 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 感的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运动员的自信心就是自信心, 它不等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比赛的成败与否, 最终是由竞技能力和水平来决定的,自信心等心理因素,只是用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 能力和水平。运动员只有将自信心转化为竞技能力和水平,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运 动员的自信心也只有通过比赛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表现出来。竞技能力没有提高,即 使自信心再强,也不可能达到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3.1.2 自我效能结构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 效能感对自信心的形成具有其重要作用,这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自我效能的结构主要 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3.1.2.1 成功的经验 9 成功的经验是指个体在多次实践或操作的亲身经历中所得到的成功验证。运动员通 过训练或比赛来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肯定或完成一项目标的成就感,来自于运动员的本 体感受和自身对某种能力的掌握,是形成自我效能最有力、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一定程 度上影响到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水平。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是组合坚不可 摧的内在力量,当运动员完成较高地技术难度或在比赛中较好地默契配合能够加深对自 我的认可和对彼此的认同感。优秀双人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默契程度和大赛经验会使 自身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互影响下使自我效能感更高。 3.1.2.2 替代经验 替代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与自身能力相近的榜样的行为来获取关于自我可能性 的认识和成功经验的体验。是一种间接性形成自我效能的方式,当运动员对自身能力无 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觉知时,替代经验会对运动员产生较大的作用,这种经验对于运动 员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运动员看到与自己能力相近的人通过努力获得成 功时,就会认为自己也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反之,看到与自己 能力相近的人遭受失败或持续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时,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 替代经验的对象可以是真实的人,或者一个可模仿的模型,也可以通过观看成功对 象的录像来获得。双人滑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是比赛中十分重要的方面,每个人的艺术 表现力都不同,有些运动员更善于表演,情感表达较为准确。训练当中,教练可以安排 表现力较强的运动员给表现力一般或稍差运动员进行动作示范,然后帮助其完成表演, 以此增强运动员积极的替代经验,从而形成自我效能感。 3.1.2.3 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是对人的一种心理的调控和行为的引导,它能够有效的渗透到一个人的思 维当中,积极地改变其头脑中的消极因素。言语劝说是帮助运动员产生或增加对自身能 力的信任的一种手段,运动员是否能够接受劝说者的意见取决于劝说者的身份、以及在 运动员心中的威望、可信度,或是否为运动员崇拜或依赖的对象,通常来自于教练、同 伴、父母的劝告对运动员更具有效用。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 指导性或建议性的劝说,用鼓励性和肯定性的语言来评价运动员的表现。除此之外,运 动员自身也要调动主观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双人滑舞伴之间可以相 互赞赏、相互激励,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3.1.2.4 情绪和生理唤醒 赛前情绪状态对运动员比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过度的紧张、焦虑会抑制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状态表现,疲劳感、无力感会削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拼搏欲望。情绪 与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良情绪会带来不良的身体影响和机体反映,会转移运动员的 比赛注意力,干扰运动员正常状态下的运动表现。过度焦虑会使运动员失去对自身能力 的判断和正确的评估,使运动员感到难以胜任比赛的要求。因此,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加 自我效能感,而消极情绪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双人滑运动员可以在上场前用组合特定的 方式来调整情绪,提高高水平的情绪唤醒,集中注意力,保持较好地情绪状态,从而增 10 强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3.2 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不同情况的自信心水平比较分析 根据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得分情况,从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 等级、 不同性别与我国花样滑冰不同项目四个方面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 信心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依据张力为、毛志雄主编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中 vealey 研制的 运动自信心量表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进行测试,得出自信心调查结果 数据见(表 3) 。 表 3 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得分情况 姓 名 性 别 项 目 运动等级 训练年限 运动自信分数 张 昊 男 双人滑 国际健将 22 92 张 丹 女 双人滑 国际健将 19 89 申 雪 女 双人滑 国际健将 26 90 赵宏博 男 双人滑 国际健将 31 99 佟 健 男 双人滑 国际健将 24 91 庞 清 女 双人滑 国际健将 20 97 王 磊 男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9 87 张 悦 女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2 67 董慧博 女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5 71 仵一鸣 男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7 69 王文婷 女 双人滑 国家健将 9 89 李美仪 女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0 78 蒋 博 男 双人滑 国家健将 10 65 范鑫鑫 女 双人滑 一级 8 54 刘鑫泽 男 双人滑 一级 10 70 赵昱光 男 双人滑 无 6 77 李若溪 女 双人滑 无 5 78 隋嘉莹 女 双人滑 无 5 73 杨永超 男 双人滑 无 11 72 按照运动自信的评分标准,测试得分超过 90 分可表现为自信心水平较高者,75-90 分之间属于自信心水平一般者,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流通企业2025年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 仓储物流项目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设计与实施
- 重庆螺旋钢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船舶货物配载与装卸实务考核试卷
- 电力电子器件在船舶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财务税务培训国际税收和跨境业务考核试卷
-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产区品牌传播与市场推广实践考核试卷
- 箱包智能制造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批发商质量控制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舞台灯光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考核试卷
- 金蝶K3-ERP系统管理制度
- 厨房用电安全知识
-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 具身智能项目建议书(参考)
- AI系列培训课件-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章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DBJT13-369-2021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
- 艺术治疗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低空准备项目申请报告
- XX市路灯照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电子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