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电场电气系统,第5章风电场电气二次系统,介绍电气二次部分的含义和功能,以及电气二次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原理,使大家了解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构成及电气二次系统的图形表示方法,并对我国目前已普遍采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有一定的认知。,第5章风电场电气二次系统,关注的问题电气二次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是什么?主要设备的种类有哪些?主要的电气二次回路,电气二次系统的图形表示方法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构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教学目标了解电气二次部分的含义和功能,其主要设备及其原理和功能,掌握电气二次系统的图形表示方法,了解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构成,对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有一定认知。,第5章风电场电气二次系统,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如熔断器、控制开关、继电器、控制电缆等。由二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或二次接线系统。,5.1继电器,5.1.1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在电路中,继电器控制逻辑的实现依赖于其自身结构,即线圈和触点的基本设计。传统的电磁型继电器由线圈、触点以及它们的接线端子和可动铁片、复位弹簧组成。,当继电器线圈带电后,继电器触点在可动铁片的带动下位置发生变化,这是线圈中流过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力吸引可动铁片的结果。,5.1.1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可以分别接入不同的电路中,从而实现由线圈至触点的顺序控制。线圈可以反映不同的电气量,进而用于实现触点位置的变换。通常所要反映的电气量有若干种,例如某一特定电压/电流(可以是交流也可以是直流)的有或无、大或小,等等,以此来实现对应的各种逻辑。继电器的触点也可以有不同的逻辑。依靠不同类型的线圈和不同类型的触点,继电器可以实现二次回路中比较复杂的逻辑。,5.1.1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按钮BS的触点处于打开位置,电路1开路,继电器线圈不带电,连接于电路2中的继电器触点处于打开位置。,当按钮按下时,电路1接通,继电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产生磁场,形成线圈对可动铁片的吸附,连接于电路2中的继电器触点闭合,接于电路2中的灯泡会亮起来。,5.1.2继电器表示符号在专业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往往采用类似于电气主接线(一次系统)的处理方式,以简化的符号来表示继电器和二次电路。,图中的继电器有8个接线端子,其线圈通过7-8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1-2端子间为常开触点、4-6端子间接有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5-9端子间为常闭触点、5-3端子间为常开触点,而端子5是端子3和9的公共端子。SB按下分析上图工作原理。,5.1.2继电器表示符号除电磁型继电器外还有晶体管继电器、静态继电器及微机继电器等,分别采用二极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等元件来实现相同的逻辑。对于复杂的电气二次系统,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种类的继电器来构建二次电路,实现其控制、监视和保护等功能。,5.1.3常用的继电器类型在电气二次系统中常见的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冲击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等。这些继电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控制电路的不同。,5.1.3.1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反映一次回路中的电流越限,常用于二次系统的保护回路,例如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的过负荷及短路保护。它的继电器线圈接入CT的二次侧交流电流回路,触点则引出至直流控制回路,用以启动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或直接触发断路器分闸。,5.1.3.1电流继电器,继电器接线端子2和8之间的两个线圈串联,2和8端子和继电器外部的CT交流电路相连,用于判别某线路中C相电流是否超过继电器的整定值。当电流越限时,继电器接线端子1和3之间的常开触点闭合,触发保护回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动作,或直接用于控制回路中的断路器跳闸。,5.1.3.2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过电压保护或欠电压闭锁其线圈接入PT二次侧的交流电压小母线上,触点用于启动控制回路跳闸或与其它保护继电器组成相关保护逻辑。,电压继电器引入PT二次交流电压小母线的A、C相之间的线电压,用于闭锁其它保护元件。,系统正常运行时,接线端子2和8串联的线圈带有100V左右的电压,其常闭触点此时打开,实现对其它电路的闭锁;当AC之间的线电压降低到整定值时,触点闭合,将外部电路开放。,5.1.3.3功率继电器:功率继电器判别某支路上流过的功率的方向,动作限值是一个角度区间。当电流和电压的相角差处于某一设定的区间内时,继电器动作。,常用的采用90接线的功率继电器如图所示,其接线端子5和6之间的电压线圈接BC相电压,而接线端子2和4之间的电流线圈接入A相电流。当电压和电流的相角差落于整定区间内时,继电器接线端子1和3之间的常开触点,5.1.3.4差动继电器:,图中继电器的节点端子2、5、3及1采用星型接法,分别与变压器高、中、低三侧的C相CT相接,在继电器内部经过变流器汇流形成差流;差流再变换到二次绕组上,接于二次绕组的电流继电器感应差流的大小,决定是否动作;当差流越限(时,继电器接线端子10和12之间的常开触点闭合。,5.1.3.5时间继电器常由其它继电器或控制元件启动,用以判别某一状态的持续时间,使被控设备或电路按照预定的时间动作。,图为由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组成的带时限过电流逻辑电路,当电流继电器KA触点闭合后,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带电,但接线端子4和6之间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并不闭合,只有当KA触点持续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持续带电超过时间继电器整定的时间后,4和6之间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才闭合,给断路器操作机构发出跳闸命令。,5.1.3.6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常用于二次系统中增加某一控制电路触点数量和容量,当电流继电器KA触点闭合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带电,其三个常开触点闭合,闭合的触点用于触发多个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跳闸。通过本例可以看出,使用中间继电器可以方便地实现将某一控制命令下发到多个控制回路中。,5.1.4继电保护的接线图5.1.4.1原理接线图在二次系统的应用中常采用原理接线图来描述某一设备的继电保护动作原理。,上图为10kV及35kV线路中常用的采用两相CT作为相间保护的电流速断保护原理图。原理接线图只描述继电保护回路搭建的基本原理,5.1.4.2展开接线图展开图对于二次回路的描述是按照回路表示的,由于不同的回路实现不同的功能,因此它其实是以功能来描述二次回路的。,整个回路的布置采用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方式来描述逻辑功能的实现。为了便于理解,图形描述的右侧一般需要加入对回路的文字描述。,相间电流速断保护的展开接线图,5.2二次部分的其它元件,5.2.1接触器接触器的原理和继电器类似,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磁型的接触器,也是依靠线圈带电来吸附触点的分合。在电气二次部分,接触器常用于断路器的合闸,其线圈接于断路器的操作回路,触点接入合闸回路,用以分合较大的合闸电流。,5.2.1接触器断路器辅助触点不同于继电器触点,它是位置触点,联动于断路器位置的变化,当断路器处于分位时,常开触点为分、常闭触点为合,断路器分闸时则刚好相反。为了显示断路器的当前状态,在电动合闸回路和电动分闸回路中并联有红绿灯指示回路。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红灯表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绿灯表示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但电路连接中,却是绿灯串联高电阻接入合闸回路,而红灯串联高电阻接入分闸回路。,5.2.1接触器,SB1和断路器QF常闭辅助触点(1、2之间)、合闸接触器KM的线圈形成合闸回路;SB2和断路器QF常开辅助触点(3、4之间)、跳闸线圈YT形成跳闸回路。,5.2.1接触器当断路器QF为分闸状态时,其常开辅助触点为分位(3、4之间),常闭辅助触点为合位(1、2之间)。绿灯由于带有电压发出平光,指示断路器当前处于分闸位置。当合闸按钮SB1按下时,接触器流过较大电流,其触点闭合,合闸线圈YC带电,将断路器QF闭合。常开触点闭合(3、4之间),而常闭触点(1、2之间)打开。触器KM的线圈都不再带电,其触点打开,合闸线圈也不再带电。红灯则发出平光,指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5.2.2控制开关除了一些简单控制回路以外,常用控制开关来实现电路的复杂逻辑控制。,所示为LW15型控制开关,其正面有用于人工控制的手柄,手柄有三个位置,中间位置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45。其后部为接线端子,用来连接电路,最终实现对于电路的控制。,5.2.2控制开关,应用了控制开关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简化示意图,5.2.2控制开关上图中控制开关的引入不仅实现了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还引入闪光指示回路及事故音响回路作为故障后的灯光和音响信号指示。图中还引入了外部保护电路中保护继电器的触点KA,它接入断路器控制回路中,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其对应保护继电器动作触发故障电气设备相关断路器跳闸,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出去。,5.2.2控制开关断路器合闸过程:手柄一般处于0位置,5、6间的触点闭合,此时断路器QF常开辅助触点在合位,因此WL+、SA5、SA6、LD、R、QF1、QF2、KM、WC-形成回路。LD会发出闪光。手柄顺时针旋转45,SA1和SA2将接通,其它触点断开。KM触点闭合,导通合闸回路,使得断路器合闸。合闸后,手柄将自动返回到0位置。此时断路器QF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常闭辅助触点打开。红灯指示回路中WC+、HD、R、QF3、QF4、YT、WC-形成回路,红灯平光。,5.2.2控制开关故障跳闸过程:KA的闭合将直接导致:WC+、KA、QF3、QF4、YT和WC-之间形成回路,最终WC+和WC-上的电压完全作用于跳闸线圈YT上,断路器跳闸。断路器跳闸后其辅助触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将导致结果:1)事故音响回路中的M708+、SA9、SA10(此时手柄位置未发生变化)、QF5、QF6、-700导通,M708+接入中央信号回路(上图中未显示),发出事故音响。2)WL+、SA5、SA6、LD、R、QF1、QF2、KM、WC-形成回路,绿灯闪光指示当前断路器位置异常。,5.2.3小母线在二次系统中,除了直流电源小母线用于给不同的设备分配电能,交流电压小母线和辅助小母线主要用于集中和分配信号。直流电源小母线用于实现直流屏柜向不同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设备供电。交流电压小母线用于PT二次侧电压信号向不同保护测量装置的分配。在发电厂及变电站中,根据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的需要,可设置辅助小母线,这些小母线分别布置在控制室的屏上和配电装置内。,5.2.4接线端子、电缆和绝缘导线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开关、指示灯、各类保护和自动装置等基本元件,需要连接成可以实现二次系统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功能的电路。这些设备的连接需要依靠导体和接线端子来实现。常用的导体为绝缘导线和电缆,绝缘导线主要用于屏内或装置内配线,而电缆用于连接距离较远的设备。屏柜或装置内部的连线一般以绝缘导线来实现。屏柜之间、室内外之间的二次设备的连接则需要采用控制电缆来实现。接线端子是二次系统中用于连接屏柜内部和外部的连接元件,5.2.5成套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成套式的保护装置,即将保护元件、控制元件等集中于单一装置中,装设于保护、测控屏柜中提供给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要使用电缆将保护、测控屏柜和其他屏柜及断路器等设备连接起来就完成了二次回路的构建。,5.2.5成套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所示为国外常见的元件组屏方式,微机继电器、电磁型继电器、控制把手等元件都布置于屏柜表面,一些连接需要运行人员自行完成。,图为我国普遍采用的成套保护和测控装置,实现保护、测控功能的具体元件集成在单一的装置之中,不需要运行人员关注如何连接。,5.3二次回路,电气二次部分的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实现,需要由各类继电器、控制开关、指示灯等元件搭建相应的电路,这些功能不同的电路统称为二次回路。根据所实现的功能,二次回路可以分为:保护回路,控制回路,测量和监视回路,信号回路,为其提供电源的直流电源系统。,5.3.1保护回路继电保护回路用于实现对一次设备和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它引入CT和PT采集的电流和电压并进行分析,最终通过跳闸或合闸继电器的触点将相关的跳闸/合闸逻辑传递给对应的断路器控制回路。,5.3.2控制回路控制回路的控制对象主要是断路器、隔离开关。控制回路不仅要求可以人工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还要可以引入继电器等设备的触点实现自动控制。对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可以采用远方控制或就地控制方式。在控制回路中需要有直流电源,这是因为控制回路中设备的运行需要电能,同时控制回路功能的实现还依赖于可以传递逻辑的电信号。,断路器控制回路,控制回路的组成控制部分:发送控制命令,如控制开关和保护继电器触点等;中间传送部分:传送命令和信号;执行部分(或操作机构):其作用是执行命令,即对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如跳、合闸线圈等。,集中控制(远方控制):在控制室内用控制开关对断路器进行操作,用于35kV及以上的断路器;就地控制:在各个断路器安装处就地操作,用于610kV的断路器。,断路器的控制分为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两类:,一、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既可由控制开关进行手动跳、合闸,又可由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自动跳、合闸;断路器跳闸或合闸完成后,应能自动切断跳闸或合闸回路,防止因通电时间过长而烧坏线圈;应有指示断路器状态的位置信号,而且能够区分自动跳、合闸与手动跳、合闸的位置信号;应有防止断路器多次连续跳、合闸的跳跃闭锁装置;应有指示断路器控制回路完好性的监视信号;在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简单、可靠。,SA:控制开关HLG:绿灯HLR:红灯KCF:防跳继电器(有两个线圈)K1:自动重合闸出口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CO:继电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合闸接触器线圈YC:合闸线圈YT:跳闸线圈,左侧“PT”、“T”、“TD”分别表示操作手柄在“预备跳闸”、“跳闸”和“跳闸后”位置,右侧“PC”、“C”、“CD”分别表示操作手柄在“预备合闸”、“合闸”和“合闸后”位置,2.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图8-10为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原理图。,(1)合闸过程,手动合闸:手动合闸前,断路器QF处于跳闸状态,控制开关手柄处于“跳闸后”位置,由图8-10知,SA10-11接通,则,正电源SA10-11HLGQF1KM负电源,绿灯亮既表明断路器正处于跳闸位置,也表明断路器的合闸回路是完好的。,绿灯HLG亮,“预备合闸”:SA转到预备合闸位,触点SA9-10与SA13-14接通,,闪光电源SA9-10HLGQF1KM负电源,绿灯闪光,绿灯闪光表明该断路器准备合闸,以提醒运行人员核对操作的对象是否正确。,“合闸”(不松手):由图8-10知,SA5-8、SA17-19和SA16-13接通,则,正电源SA5-8KCF2QF1KM负电源,KM1,KM闭合合闸线圈YC通电断路器合闸,同时,正电源SA16-13HLRKCFIQF2跳闸线圈YT负电源,红灯HLR亮发平光,红灯亮既表明断路器正处于合闸位置,也表明断路器的跳闸回路是完好的。,松开手柄,SA自动回到“合闸后”的位置,SA1-3、SA17-19和SA16-13接通,红灯继续发平光。,自动合闸:K1自动闭合,断路器自动合闸(过程与手动合闸相同),此时断路器在合闸位置,SA在“跳闸后”位置,二者不对应(不一致),触点SA14-15接通,则闪光电源SA14-15,HLRKCFIQFYT负电源,红灯闪光,控制台上,红灯在闪光,表明断路器是自动合闸的,只有将SA手柄转到“合闸后”位置,红灯才变为平光。,(2)跳闸过程,手动跳闸:,“预备跳闸”:SA转到预备跳闸位,触点SA13-14接通,此时,闪光电源SA13-14HLRKCFIQF2跳闸线圈YT负电源,红灯闪光,红灯闪光表明该断路器准备跳闸,以提醒运行人员核对操作的对象是否正确。,“跳闸”:SA转到跳闸位(不松手),SA6-7、SA10-11接通,则,正电源SA6-7KCFIQF2跳闸线圈YT负电源,断路器跳闸,同时,正电源SA10-11HLGQF1KM负电源,松开手柄,SA自动回到“跳闸后”的位置,绿灯继续发平光。,绿灯亮发平光,自动跳闸:KCO自动闭合,断路器自动跳闸(过程与手动跳闸相同),此时断路器在跳闸位置,SA在“合闸后”位置,二者不对应,触点SA9-10接通,则,闪光电源SA9-10HLGQF1KM负电源,绿灯闪光,事故音响小母线RQFSA1-3SA19-17接通负电源,发出事故音响信号(不对应启动事故音响),控制台上,绿灯在闪光,事故信号装置发出音响,表明断路器是自动跳闸的。只有将SA手柄转到“跳闸后”位置,绿灯才变为平光,事故音响信号才停止。,(3)防跳回路,作用:防止运行人员手动合闸断路器于故障线路上,断路器又被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于跳闸后,断路器会出现多次连续跳、合闸的跳跃现象。,在图8-10中,KCF为防跳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KCFI,接在跳闸回路中;另一个是电压保持线圈KCFU,通过本身的一个常开触点KCF1接入合闸回路。,“防跳”装置工作过程为:如断路器手动合闸到永久性故障上,合闸后,保护装置使断路器立即跳闸,跳闸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CFI流过电流,“防跳”继电器启动,其串接于合闸回路中的常闭触点KCF2断开而KCF1闭合,将断路器合闸回路断开;虽断路器跳闸后,其辅助触点QF1又闭合,由于KCF2断开,即使SA仍处接通状态(这时操作人员还未放开操作手柄或触点被卡住),断路器也不会再次合闸。KCF1闭合,使防跳继电器电压线圈KCFU励磁,实现自保持,直到操作人员放开操作手柄,SA断开为止。,5.3.3测量回路测量回路是由各种测量仪表及其相关回路组成的,其作用是指示和记录一次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便运行人员掌握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它是分析电能质量、计算经济指标、了解系统潮流和主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依据。测量回路分为电流回路与电压回路。,5.3.4信号回路信号系统由信号发送机构、接收显示元件及其传递网络构成,其作用是准确、及时地显示出相应的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为运行人员提供操作、调节和处理故障的可靠依据。信号回路按其电源可分为强电信号回路和弱电信号回路。按其用途可分为位置信号、事故信号、预告信号、指挥信号和联系信号。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都需要在主控室或集中控制室中反映出来,他们是电气设备各信号的中央部分,通常称为中央信号将事故信号、预告信号回路及其他一些公共信号回路集中在一起成为一套装置,称为中央信号装置,中央信号包括: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一、事故信号,事故信号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发生事故,在继电保护作用下使相应的断路器自动跳闸时,启动蜂鸣器发出事故音响,通知运行人员处理事故;,事故信号装置根据实现音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个别复归、中央复归的事故信号装置;不能重复动作、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在小型发电厂和变电所,因线路少且重要性不高,可采用中央复归、不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大中型发电厂和变电所均采用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的主要元件是冲击继电器(或称脉冲继电器)。,二、预告信号,预告信号的作用是:当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发生运行异常时,发出预告信号,通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消除异常情况。预告音响采用声和光信号,为与事故音响区别,声信号采用电铃声,其光信号是标有异常内容的光字牌。,电气设备的异常运行情况主要有:发电机过负荷;发电机转子回路一点接地;发电机强行励磁动作;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油温过高;变压器轻瓦斯动作;变压器风扇故障;直流绝缘监视动作;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等。,5.3.5操作电源系统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及其他二次回路的工作电源,称为操作电源。操作电源系统,由电源设备和供电网络构成。变电站的操作电源有直流操作电源和交流操作电源两种。,5.3.5操作电源系统直流操作电源又可分为独立式直流电源和非独立式直流电源。独立式直流电源有蓄电池直流电源和电源变换式直流电源;非独立式直流电源有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电源和复式整流直流电源。交流操作电源系统就是直接使用交流电源,正常运行时一般由PT或站用变压器作为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电源,故障时由CT提供断路器的跳闸电源。还有一种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可向需要交流电源的负荷提供不间断的交流电源。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蓄电池的直流变换成正弦交流电。,1、接线构成如图1010所示。(1)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蓄电池回路两组刀开关(QK2、QK3),可接至任一段母线;核对性充放电整流器和浮充电整流器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2)为了维持直流母线电压,蓄电池组中设有端电池,并装设端电池调整器,蓄电池直流系统接线和运行方式,5.4相对编号法与安装接线图,实际工程应用中要采用安装接线图来实现电路的连接,安装接线图的完成要依赖于相对编号法则来实现。,图为一个保护测控屏柜的屏柜布置图,描述的是保护测控屏柜上装置的实际布设,并赋予每个元件以唯一的编号。每个元件的接线端子也进行编号,从而实现了连接部分的编号唯一。,5.4相对编号法与安装接线图,二次系统连接示意图,1、继电保护屏柜2、室外端子箱3、断路器机构箱4、CT二次接线盒,5.4相对编号法与安装接线图,屏柜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则往往采用回路号标注的方式。,图分别为继电保护接线端子与端子箱的接线。可以看出,继电保护、端子箱、断路器机构箱和CT接线盒等设备之间由电缆连接,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缆芯被以唯一的回路号所标注,使得我们可以很清楚这一电缆及其芯线所在二次回路及其功能。,安装图表示二次设备安装位置和布线方式的图纸。它是二次设备制造、安装的实用图纸,也是运行、调试、检修的主要参考图。安装图(即施工图)有: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安装单位:指二次设备安装时所划分的单元,一般是按主设备划分。一块屏上属于某个一次设备或某套公用设备的全部二次设备称为一个安装单位。安装单位名称用汉字表示,如XX发电机、XX变压器、XX线路、XX母联(分段)断路器、中央信号装置、XX母线保护等;安装单位编号用罗马数字表示,如I、等。,1、屏面布置图:,表示二次设备的尺寸、在屏面上的安装位置及相互距离的图纸。标准屏高2360mm、深550mm、宽有80mm和60mm两种,屏面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一般为1:10)。有控制屏屏面布置图和保护屏屏面布置图两种。,1)凡需监视的仪表和继电器都不要布置得太高。2)对于检查和试验较多的设备,应位于屏中部,同一类设备应布置在一起,以方便检查和试验。3)操作元件(如控制开关、按钮、调节手柄等)高度要适中,相互间留有一定距离,方便操作和调节。4)力求布置紧凑、美观。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应尽可能一致;同一屏上若有两个及以上安装单位,其设备一般按纵向划分。,(1)屏面布置图应满足的要求:,控制屏屏面布置图如图105:屏上部为测量仪表(电流表、电压表等)按最高一排仪表取齐;屏中部为光字牌、转换开关和同期开关及标签,光字牌按最低一排取齐;屏下部为模拟接线、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器、位置信号灯、控制开关等。红、绿灯布置在控制开关的上方,红灯在右,绿灯在左;发电机控制屏台下部有调节手轮。,(2)控制屏屏面布置图。,模拟母线按表103涂色。,(3)继电器屏屏面布置图。,保护屏屏面布置图如图106屏面上设备有各种继电器、连接片、试验部件及标签框。,保护屏屏面布置原则:调整、检查较少、体积较小的继电器,如电流、电压继电器位于屏上部;调整、检查较多、体积较大的继电器,如重合闸(KBC)、功率方向(KW)、差动(KD)及阻抗继电器(KI)等位于屏中部;信号继电器、连接片及试验部件位于屏下部,以方便保护的投切、复归。信号继电器下面400mm的部分装设投切保护的连接片及试验盒。屏下部离地250mm处中央开有50mm的圆孔,供试验时屏前、屏后穿线联络用。,2屏后接线图,屏后接线图(背视图)是表明屏后布线方式的图纸,不要求按比例绘制。它是根据屏面布置图中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绘制,其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反;屏后两侧有端子排,屏顶有小母线,屏后上方的特制钢架上有小刀闸、熔断器和个别继电器等;,2屏后接线图,每个设备都有“设备编号”,设备的接线柱上都加有标号和注明去向。包括:屏内元件连接图、端子排图。,(1)设备编号,电流继电器的设备编号如图所示。通常在屏后接线图各设备图形的左上方都贴有一个圆圈,表明设备的编号。,安装单位编号及同一安装单位设备顺序号,标在圆圈上半部。罗马数字表示安装单位编号,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安装单位设备顺序号,按屏后顺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编号;,设备的文字符号及同类设备顺序号,标在圆圈下半部,如1KA(或KA1)等,与展开图一致。在设备图形的上方还标有设备型号。,回路标号的目的是:了解该回路的用途及进行正确的连接。回路标号是根据等电位原则进行标号,所以,元件或触点的两侧应该用不同标号。回路标号由1-4个数字组成,对于交流回路,数字前加相别文字符号;不同用途的回路规定不同标号数字范围。直流回路在每行主要压降元件左侧使用奇数号,右侧用偶数号。,(2)回路标号,工程中,只对引至端子排的回路加以标号,同一安装单位屏内设备间的连接一般不加回路标号。端子排上应注明端子连线所属的回路编号。表104为常用小母线文字符号及其回路标号表105和表106分别为直流、交流回路标号。表106中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回路标号。,(2)回路标号,(3)端子排编号,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之间的连接,屏内设备与屏后上方接至小母线的设备(如附加电阻、熔断器或小刀闸等)的连接,各安装单位主要保护的正电源的引接,同一屏上各安装单位之间的连接及经本屏转接的回路等,都要通过一些专门的接线端子,这些接线端子的组合称为端子排。对屏外设备的联络由控制电缆引接,电缆也应编号,安装时两端要挂牌以便查对。,(3)端子排编号,端子排多数采用垂直布置,安装在屏后两侧;少数成套保护屏采用水平布置,安装在屏后下部。端子的名称由安装单位号与端子号组成。图108为屏后右侧端子排示意图。端子排的排列原则:由上至下1)交流电流回路;2)交流电压回路;3)信号回路;4)直流回路;5)其它回路;6)转接回路,1)最上面端子,标出安装单位编号(罗马数字表示,同时也代表该端子排的编号)及名称。2)下面的端子在图上画成三格,从左(屏内侧)至右(屏外侧)各格的含义如下:第一格表示屏内设备文字符号及设备的接线柱号;第二格表示端子顺序号和型号;第三格表示安装单位的回路编号和屏外或屏顶引入设备的文字符号及接线柱号。其中回路编号也可在第一格表示(如图109所示),图108为屏后右侧端子排示意图。,3)端子分以下几类:一般端子用于连接屏内、外导线(电缆);试验端子用于需接人试验仪表的电流回路,专供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用;连接端子用于在端子上需彼此连接的电流试验回路;连接端子用于上下端子间连接构成通路;,标准端子用于屏内、外导线直接连接;特殊端子用于需要很方便地断开的回路,如事故、预告回路,至闪光小母线的回路等;终端端子用于固定端子或分隔不同安装单位端子排隔板用作绝缘隔板,增加绝缘强度用。,(4)设备接线编号,屏内各设备之间及屏内设备至端子排之间的连接采用“相对编号法”,即在需要连接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标出对方接线柱的编号。屏后接线的依据是展开图,读屏后接线图应结合展开图。,安装接线图如图109所示。1TAA、1TAC引出的112号电缆,通过端子排的13号试验端子分别与屏内1KA接线柱及2KA接线柱、连接,端子右侧标明对方编号1KA2、2KA2、2KA8(也可标成I12、I22、I28);在1KA的接线柱及2KA的接线柱、上,相应地分别标出所连接端子排的端子顺序号I1、I2、I3;1KA和2KA接线柱相互连接,这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标出了I28、I18。,5.5风电厂的二次部分,5.5.1风电机组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风力发电厂的监控系统分为现地单机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以及中控室对各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集中监控,也可在远方(业主营地或调度机构)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监视。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器系统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单元,主要功能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第二部分为电源单元,主要功能是使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同期。控制柜功能手动操作控制箱功能保护配置监测信号风机与电网同期的条件:相序、电压的大小、频率和相角。,5.5.2箱式变电站中变压器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变压器配置高压熔断器保护、避雷器保护和负荷开关,采用高压熔断器做为短路保护,避雷器用于防御过电压,负荷开关用于正常分合电路,不装设专用的继电保护装置。,5.5.3风电厂控制室的控制、测量、信号风电厂控制室布置在110kV变电所内,与110kV变电所中控室在同一房间内。在中控室内采用微机对风电厂厂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5.5.4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系统远程监控人员可通过人机对话完成远方监视任务。操作方法与在升压变电站控制室的值班人员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被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四遥。“测”其实指测量,及电流电压等模拟量数据的本地搜集及远方传输与监视;“信”指信号,指发生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某一设备或系统状态的变化;“控”指控制,其控制对象为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控制设备;“调”指调整,调整不同于控制,控制最终实现了状态的变化,而调整是在某一状态范围的调整。遥视,5.6升压变电站的二次部分,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方式,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机组的启、停及并网操作、主变高压侧断路器和线路断路器的操作、站用电切换、辅助设备控制等。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5.6.1升压站的控制、测量、信号(1)110kV及以上变电所的控制、测量和信号的原则:a)110kV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可现地控制也可采用集中监控系统。b)110kV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装设闭锁装置。c)110kV变电所监控系统结构分为站级层和间隔层,网络按双网考虑,通信介质采用光纤。站级层采用总线型。,5.6.1升压站的控制、测量、信号(2)监控系统的功能:运行监视功能:正常、异常事故顺序记录和事故追忆功能(SOE)运行管理功能远动功能:RTU遥测、遥信、电能量运行管理功能,5.6.1升压站的控制、测量、信号(3)电测量:全站配置一套计费装置,关口计费点设置为:产权分界点,即在变电站110kV出线及对侧变电站接入间隔中实施。(0.2S级双向多功能电能表2块)同时在本站配置一台电量采集器,完成对电能表的数据采集。电度测量选择智能式电子电度表(4)信号及其传递:信号分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电气设备和线路事故和故障信号。按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将系统要求的遥测量和遥信信号通过相互独立的通道传输到地调。,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1)110kV主变压器保护:主变压器保护:配置一套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微机型纵差保护,保护动作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基本电气量主保护,用于保护变压器本身故障,其原理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将变压器看作一个节点,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应该和流出的相同。,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除了比率制动(或二次谐波制动)差动保护,一般还装设差动速断保护用于快速动作于较为严重的故障。非电量保护:重瓦斯、轻瓦斯、油温、绕组温度、压力释放,冷却器故障。非电量保护也用于保护变压器本体除了装设主保护,变压器还装设有后备保护,后备保护用于防御变压器本身和外部系统的故障,常见的后备保护是用于防止相见短路的电流保护和用于防止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保护。,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则一般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在220kV以上系统,为了保护变压器本身,复合电压闭锁过流还需要加装方向元件为了防御外部或变压器本体的接地故障,还装设有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保护和间隙保护此外,变压器还装设有主变过负荷保护,带时限动作于发信、启动风扇、闭锁有载调压,或跳低压侧分段断路器。,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2)110kV或220kV线路保护:对于风电场中的220kV或110kV线路保护,也需要装设相应的线路保护。对于国内成套式线路保护来讲,110kV线路保护常装设有三段式距离保护()和四段式零序保护(),成套保护本身一般还装设有自动重合闸,用于区分线路的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单重三重综重)对于22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要求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即装配两套独立工作的继电保护装置,同时一般加装可以保护线路全长的全线速动保护,即高频、电流差动保护。,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3)站用变保护设置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于跳开所用变断路器。(4)1035kV进线保护限时电流速断、过电流、零序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于断开本进线断路器。,5.6.2升压站的继电保护(5)1035kV电容器保护装设限时电流速断、定时限过电流、过/欠电压、不平衡电压、零序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于断开电容器回路断路器。(6)其它配置一般要配置一个录波装置柜,记录设备事故时的线路和主变电流电压等参数值的变化波形。线路及主变部分综自设备布置在主控室或单独的继电器室。,5.6.3升压站的操作电源系统操作电源系统包括直流和交流系统变电所直流系统电压采用DC220V两组300AH蓄电池(每组103只,浮充电运行)交流电源供电的集中监控设备可由交流不停电电源供电。UPS,5.6.4升压站的图像监控图象监控系统主要监视的场所包括:主变压器、电容器室、GIS室、高低压开关室、进厂大门、主要风机位等重要部位监控系统可采用具有多媒体技术支持数字式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主要监视的场所的各个重要部位,安装监控前端设备一体化球机;第二部分为传输网络,主要完成将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信号和监控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并预留远程传输接口,传输介质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纤;第三部分为监控中心,主要包括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主机、长时间录像机、打印机等。,5.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完成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监视、测量和控制。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传统变电站阶段2内含微机远动系统RTU的变电站阶段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5.7.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微机继电保护功能;远动终端RTU功能;当地监控功能;自动装置功能;其他功能;,5.7.1.1微机继电保护微机继电保护与非微机的常规继电保护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有在线自检功能(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性能超过了常规继电保护(3)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了一些附加功能(故障时间相别类型录波等功能)(4)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还提供了重要的附加功能(通信)(5)其它特点(维护方便、改变定值等),5.7.1.1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宿州高新医院招聘若干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水投水库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2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大龙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8月29日8月31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市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公共设备管理岗位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乌兰牧骑招聘事业编制舞蹈演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吉林大学招聘教师5人(1号)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丽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聘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河南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招聘8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安徽国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季度社会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 民办学校未来发展策划与实施方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山体.施工合同样本
- 肺结核课件培训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个体诊所管理暂行办法
- 志愿服务条例知识培训课件
- 破圈与共生:2025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化发展报告
- 2025年社保理赔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