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秦观诗词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以传统文论结合比较文学、文艺传播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方法, 对秦观诗词进行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认识和评价秦观诗词的特色、价值及文学史地 位。从题材内容而言,秦观诗词旨是其思想和感情历程的真实写照,区别在于:诗 多是政治化、生活化的,词则多个人感情的抒发,诗广而词狭,诗多为思想的表达, 词则为情感的表达。从艺术成就而言,抒情手法上,诗词同为借景抒情,隋景交融: 诗中多为“自言体”抒情,词中则多“代言体”抒情。诗多直抒胸臆,词则多借男 女恋情抒发感慨,“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更为婉曲深沉。诗多托物寄情,词则 借景抒情。结构方式上,诗词皆多以景抒情,即事言情,不同在于:诗多为线型结 构,词则多为环型结构。诗词共有的语言风格特色是浅切平易、柔婉清丽、自然天 成。不同的是,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中较多用典,且多事典,词则“专主 情致,而少故实”,一用典时则多语典。词又有俚俗的一面,是向民间学习的结果,也 是受柳永影响的结果。历代评论家多看重秦观“诗如词”及“女性化”特色,有其 合理的一面,亦有片面性。秦观诗词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名为词名所掩的状 况,反映出文学观念的嫱变轨迹。 关键词秦观:诗;词;比较研究 福建师范_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e t b yt h e o r i e sa n dm e t h o d so f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r y , 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l i t e r a r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h e o r i e sa n dr e c e p t i v ee s t h e t i c s ,t h i st h e s i st r i e st o d os o m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nq i ng u a n sp o e t sa n dc i p o e t st oi m p r o v et h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a p p r a i s e m e n t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v a l u e ,a n ds t a t u si nh i s t o r yo fq i n g u a n sp o e t sa n de l - p o e t so nt h es u b j e c tm a t t e r , b o t ho fq i ng u a n sp o e t sa n de l - p o e t s w e r et h ep o r t r a i t u r eo f h i sm i n d sa n de m o t i o n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t h ep o e t s w e r em o r ea b o u tp o l i t i c sa n de v e r y d a yl i f ew h i l ec i - p o e t sw e r em o r ea b o u th i si n d i v i d u a l f e e l i n g s ;t h ep o e t sw e r ew i d eb u tt h ec i - p o e t sw e r en a r r o wi ns u b j e c tc h o o s i n g ;t h ep o e t s e x p r e s s e di d e a sw h i l ec i p o e t se x p r e s s e da f f e c t i o n so nt h e a r t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st ot h e w a y so fe m o t i o n se x p r e s s i o n ,b o t hq i ng u a n sp o e t sa n dc i - p o e t sl i k e dt oe x p r e s s e db y e m p a t h y t h ea f f e c t i o n sa n ds c e n e r yw e r ei nh o m o n y m t h ep o e t sw e r em o r e “z 1 _ y a n s t y l ew h i l eh i sc i p o e t sw e r em o r e “d a l - y a h ”s t y l ei ne x p r e s s i o nt h ec x p r e s s i o no fq i n g u a n sp o e t sw a ss t r a i g h tw h i l eh i sc i - p o e t sw e r ed e e pa n de u p h e m i s t i c ,i n p u r i n gt h e p o l i t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i nt h eo u t e ro f l o v et h ep o e t si n p u th i si d e a l si nt h ei m a g e sw h i l et h e c i p o e t sc o n v e y e dh i se m o t i o n sb yt h es c e n e 珥o nt h em o d e so fs t r u c t u r e ,b o t ho ft h e p o e t sa n de l - p o e t sw e r ep r e s e n t e dh i sf e e l i n g sb yt h i n g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 t h ep o e t sw e r el i n e a ra n dh i sc i p o e t sw e r ea n n u l a ri ns t r u c t u r eo nt h el a n g u a g ef e a t u r e , b o t hq i ng u a n sp o e t sa n dc i p o e t sw e r es i m p l ea n dp r o p e r , g e n t l ea n dp r e t t y , a l s o n a t u r a l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t h ep o e t sw e r ec l e a ra n dd i r e c t ,w h i l et h e c i - p o e t sw e mo b s c u r ea n de u p h e m i s t i c ;t h e r ew e r em o r el i t e r a r yq u o t a t i o n si np o e t st h a n i nc i - p o e t s ,i np o e t sw e r ee v e n t sq u o t a t i o n sw h i l ei nc i p o e t sw e r ev o c a b u l a r yq u o t a t i o n s , f o rt h ec i p o e t sw e r ec o n c e n t r a t e do nt h ee m o t i o n sc o m p a r e dt ot h ep o e t s ,t h ee l - p o e t s w e r em o r ev u l g a r , f o rq i ng u a nl e a r n e df o r mt h ef o l kl i t e r a t u r ea n de f f e c t e db yl i uy o n g c r i t i c sj 1 11 1 1 ep a s td y n a s t i e sf o c u s e d 【 l e i ra t t e n t i o n so nt h ef e a t u r eo f “f e m i n i z e d ”a n d “p o e t sl i k e de l - p o e t s ”,t h i sw a sr e a s o n a b l ei no o es i d e ,b u ta l s os o m e w h a tu n i l a t e r a l t h e p o p d a r i t yo fq i ug u a n sp o e t sw a se x c e e d e db yc i p o e t si nt h ec o u r s eo fd i f f u s e n e s s t h i sr e f l e c t e dt h et r a c ko f l i t e r a r yn o t i o n se v o l u t i o n k e y w o r d sq i ng u a mp o e t s ;c i - p o e t s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秦观是诗词兼擅的作家,但他的诗名却为词名所掩。其实,秦观的诗和他的词是 不相伯仲的。由于生活经历、个性气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经验等因素的 影响,秦观的诗和词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颇有可比性。所以本 文将对其进行一番比较,以期对秦观诗词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认识和定位。 绪论部分,介绍了秦观诗词的研究现状,前人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客 观指出前人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探讨秦观诗词题材内容的异同。以秦观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将其创作 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从熙宁二年( 1 0 6 9 ) 至元丰八年( 1 0 8 5 ) 。这时期是他创作上 的发轫期。共作诗1 7 5 首,作词3 3 首。秦观在这一时期内,除了两度漫游、三次应 举之外,基本上是在家读书,有时还参加轻微的田间劳动。故而其诗从题材内容上 来看,主要有反映乡居耕读生活的田园诗词、闲适诗词,有反映应举心态历程的“写 心”诗词,也有反映游历生活的纪游诗词。相异之处是:这一时期,秦观诗中多忧 国之作,而词中则没有,词中多写爱情,而诗中则没有。在秦观诗词创作的前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题材内容上的差异,主要是秦观还守着诗词各有所宜的传统文 学观念。中期从元丰八年( 1 0 8 5 ) 至绍圣元年( 1 0 9 4 ) 。这一时期是他创作上的发展 期。诗存1 3 6 首,山水之外多了出于政治的感慨和议论,用于唱和之作依然不少。 词存2 9 首,亦多为恋情,其中或多或少隐含了秦观的政治感慨,并有向民间学习的 迹象,使用了“转踏体”。后期从绍圣元年( 1 0 9 4 ) 至元符三年( 1 1 0 0 ) 。这一时期 是他创作上的成熟期。诗仅存5 3 首,主要是抒写远谪天涯的见闻、慨叹以及绝望后 的出世之想,和作似乎不再出现。词存2 1 首,更鲜明地体现了“将身世之感打并入 艳情”的深沉凄婉。综上所述,秦观诗从题材内容而言写的多是政治化、生活化的, 词则多个人感情的抒发,诗广而词狭,诗多表达社会性情感,词表达的则是个人情 感,诗多为思想的表达,词则为情感的表达。 第二章,探讨秦观诗词艺术特色的异同之处。秦观诗词在抒情手法上最大的相 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通过借景抒情来实现的。或是因景起情,或是情寓景中,很 好地抒发感情。诗中情感相对比较外露,直抒胸臆;词则更多地借助男女恋情的外 衣或意象的象征和特定情境的营造来实现,更为内隐,委婉曲折。在秦观的诗里,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少数作品外,都是“自言体”的抒情方式。在那些诗里,作者本人和诗中的抒情 主人公是合一的。秦观的词中,很多都是以“代言体”来抒情的,绝大多数是以女 性为抒情主人公的,还有种方式是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这类词作中,抒情主 人公多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或征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秦观的诗 和词在抒情的方式上的异同之处。 接着比较秦观诗词结构方式的异同。秦观诗词结构上颇具特色。从时空结构上 看,秦观诗词中有只写当下时空的即景即事抒情之作。这时并没有出现时空转换交 叉的情况,这种情形在秦观的诗中比词中更为多见。而在出现时空转换的诗词里,秦 观的诗更多的是一种线型结构,或者是由昔而今,或者是由今而昔。其词中更多的 是环型结构。秦观诗词景、情、议三者的结构布局亦有特色。作为苏轼门人,秦观 写诗填词多少都受到了苏轼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也常常有议论文字。这些议论大 多直抒胸臆,经常是出现在诗的结尾部分,类似于“卒章显其志”。而其词多是结 合自身遭遇比较隐约地抒发感慨,少有明显的直接议论。秦观的诗在情景关系上, 大致有三种关系:一种是借景抒情,一种是托物寄情,一种是纯粹抒情。而词中运 用最多的是借景抒情。而且这种抒情经常采取一种“移情”的手法,在秦观的词笔 之下,一些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移情现象”或“拟人化现象”。 秦观诗词共同的语言特色乃在于浅切平易、柔婉清丽,自然天成。不同的是, 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中较多用典,且多事典。词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用典时则多语典。词又有其俚俗的一面。是向民间学习的结果,也是受柳永影响的 结果。 第三章,对历代词论家论秦观诗词作一番总梳理和检讨。秦观作为北宋的文学 家,尤其是词史上的名家,历代评论家有许多关于他的评论,有誉有毁。苏门中人 及秦观同时代的人对秦观诗词的评论是以正面肯定居多的。宋代文人对秦观诗词的 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王安石、苏轼以及苏轼门人对秦观诗词评价的影响。他们 围绕着秦观“诗如词”的说法进行了辨析,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秦观的诗尽管得到了与他同时代人的肯定,但在南宋以后,就渐渐地受人冷 落了,形成了“诗名为词名所掩”的状况。历代论者看重的多是“女郎诗”即“诗似 词”的一面,看重其“女性化”特色,有其合理的一面,亦有其片面性。秦观词的“受 宠”,一方面因为词是合乐入律可歌的,有歌妓、文人及大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另 一方面,也有文学观念变化的影响。 i v 绪论 绪论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刊沟处士,学者称淮海先生。高邮( 今属江 苏) 人,生于仁宗皇佑元年( 1 0 4 9 ) ,卒于哲宗元符三年( 1 1 0 0 ) ,享年五十二岁。 在唐宋文学史上,对后代影响较大而诗词兼擅的作家中,有些人诗名为词名所 掩,如温庭筠、韦庄、秦观、姜夔等。秦观词在当时就很受推崇,后来更是被奉为 “婉约词”的“正宗”,直到现当代相当多的读者只知道秦观的词而不知道他的诗。 其实,秦观的诗和他的词是不相伯仲的,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这样,和他同时代的 诗人如王安石对他的诗的成就也是颇为肯定的。只是到了南宋敖陶孙刊丌始有否定 的评价,而造成最大负面影响的要算元好问的“女郎诗”的评价。从那以后,“女郎 诗”几乎成了秦观诗的代名词。不过,秦观诗在后世也有人持欣赏的态度,从明代 的瞿佑开始,就有很多作家为秦观“女郎诗”辩解正名。由于生活经历、个性气质、 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秦观的诗和词有很多相似之处,颇 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将对其进行一番比较,以期对秦观诗词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 认识和定位。 秦观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取得相当成绩,己出版了一些有分量的专著。别集 整理的重要成果有徐培均校注的淮海居士长短旬。、徐培均笺注的淮海集笺注 。、周义敢、周雷、程自信合著的秦观集编年校注。、徐培均、罗立刚编著的秦 观词新释辑评。作品选评方面有徐培均、罗立刚合著的秦观诗词文选评。 年谱有徐培均著秦少游年谱长编。历代相关资料整理则有周义敢、周雷合编的 秦观资料汇编。 就单篇论文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秦观生平的研究,主要包括 秦观的家世、生平、交游、思想、个性、心态等方面。一类是关于秦观作品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词上,涉及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艺术成就、具体作品的分析品鉴和考 辨以及与其它词人的比较等。诗和散文论及的相对较少。 o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8 月第1 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 年1 0 月第l 版。 o 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1 年7 月第1 版。 ”中国书店,2 0 0 3 年1 月第l 版。 。卜海古籍 u 版社,2 0 0 3 年1 2 月第1 版 ”中华书局,2 0 0 2 年1 2 月第l 版 。中华书局2 0 0 1 年5 月第l 版。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了如吴蓓秦观“女郎诗”辩。等几篇以“女郎诗”为讨论对象的文章多少 有诗词合论之外,明确将秦观的诗和词结合起来谈的文章只有几篇,如马良信论 秦少游贬郴州期间所写的诗词o 、罗敏中论秦观的政治态度和湖湘贬谪诗词。、 巨传友秦观的贬谪诗词与湖湘古文化底蕴。等。 另有几篇关于淮海集的版本考证和流传的研究论文。如秦子卿 版本考释。、吴平 的流传与版刻西、毛凌文 宋代版本源流 考。等。 秦观的研究就目前而言还是有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深入的:关于秦观其人的研究 中,尤其是他的思想的研究( 包括政治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 是还有较大空间的。 目前也还缺少关于秦观的评传类著作。这是一个空白点,但可以在徐培均秦少游 年谱长编的基础上进行这一工作。 关于秦观的作品的研究基本上是诗词文各体分别而论的,目前只有词的研究是 相对成熟的。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比如秦观的诗和散文的分别研究和诗词文的 比较研究。 本文将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秦观诗词的同异尤其是“微殊”之处的分析; 2 “诗如词”、“诗名为词名所掩”的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 本文以传统文论结合比较文学、文艺传播学、阐释学、接受荚学等理论方法, 对秦观诗词进行比较研究。本着辩证的观点,广泛吸收前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着手,注重诗史互证、词史互证、理论与数据并重,比较它 们的异同,尤其是“微殊”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本文的理论意义: 历来对秦观的研究一直存在诗、词、文三体研究割裂的倾向,本文试着将诗词 比较研究,做综合的观照。这也有助于以后的研究从单个作家诗词比较研究入手, 由点带面展开,进而对整个诗史和词史做比较研究。 江海学刊1 9 9 3 年第l 期。 郴州师专学报) 1 9 9 9 年第3 期 中国文学研究,2 0 0 1 年第2 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2 年第1 期 扬州师院学报:杜科版) 1 9 8 5 年第3 期 萍乡教育学院学报 1 9 8 9 年第4 期 文献 2 0 0 0 年第4 期。 绪论 本文的基本框架是按照绪论、正论、结论的三段论结构展开。 绪论部分是对本文的说明。主要谈选题的来源、研究现状( 成就和不足) 、本文 所要解决的难题、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理论意义几方面的内容。 正论部分是本文的主体,由诗词文本的比较分析和历代评论家对秦观诗词的评 论分析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第二两章。第一章是“秦观诗词题材内容比较”。本章主要 是以动态考察视角为主进行诗词的分期分阶段考察。第二章是“秦观诗词艺术特色 比较”。本章主要是以静态考察的视角为主从抒情手法的比较、诗词结构的比较、 语言风格的比较几方面展开。这一部分所用的理论以传统文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文艺 心理学、阐释学理论进行文本分析。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本章也是以动态考察视角为主,主要探讨了历代评论家对 秦观诗词的评论。这一部分则以传统文论和文艺传播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理论进 行分析。 结论部分是对本文主要观点的总结提炼。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材内容之比较 本章主要是以动态考察视角为主进行诗词的分期分阶段考察。南宋初年,吕本 中已经开始为秦观作品作大致分期。他在童蒙诗训中说:“少游过岭后诗,严重 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以元符元年( 1 0 9 8 ) 少游自郴州编管横州为分界线, 说明此后的作品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分法基本上为现当代的研究者继承下来。 周义敢、程自信、周雷合著的秦观集编年校注就采纳这种分法。而徐培均先生 在秦观集笺注中以为吕氏的分法基本上是对的,但还不够具体和准确。他主张 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从熙宁二年( 1 0 6 9 ) 作浮山堰赋始,至元丰八 年( 1 0 8 5 ) 止,其中除了两度漫游、三次应举之外,基本上是在家读书,有时还参 加轻微的田间劳动。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纪游之作占多数,可以说是他创作上的 发轫期。中期从元丰八年( 1 0 8 5 ) 始至绍圣元年( 1 0 9 4 ) 止,其间经历了整个元祜 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相当丰富,内容也较复杂,同前期相比,除模山范水之外增 加了对政治的关心,可以说是他创作上的发展期。后期从绍圣元年( 1 0 9 4 ) 被放出 京至元符三年( 1 1 0 0 ) 八月卒于藤州止。这是以诗人政治上受贬谪为断限,而不是 仅从地域上来分的。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在抒情的深度上和艺术技巧 上,都远远超过前两个时期,因此不妨说这是他创作上的成熟期。本文即采用徐培 均先生的分法。 1 1 前期: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 这一时期是秦观创作上的发轫期。根据秦观集编年校注统计,这一时期共 创作了1 7 5 首诗和3 3 首词。上文有言,秦观在这一时期内,除了两度漫游、三次应 举之外,基本上是在家读书,有时还参加轻微的田间劳动。故而其诗从题材内容上 来看,主要有反映乡居耕读生活的田园诗词、闲适诗词,有反映应举历程心态的“写 心”诗词,也有反映游历生活的纪游诗词。 秦观家居高邮城东四十多里的武宁乡,家境并不富裕,只有“敝庐数间”,“薄 田百亩”,“若无横祸大事,惟自足而已”。o 因此,秦观年轻时过的是一种亦读亦耕 的生活。乡居耕读期间,他写了不少田园诗和闲适诗,既写春耕秋收的艰辛,也涉 。淮海集笺注卷三十与苏公先生简。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及官吏催租气焰逼人以及农户困顿可怜,还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安闲恬适、自得其乐 以及莫名闲愁闲闷。田园生活在秦观这一时期的词作中也得到了表现。在他的词作 中,我们也能看到田园风光的美。先看其诗作田居四首其四: 严冬百草枯,邻曲富休暇土井时一汲,柴车久停驾。寥寥场圃空,贴踣乌茑下孤 榜傍横塘,喧舂起旁舍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陶盘奉旨 蓄,竹箸羞鸡肭饮酣争献酬,语阕或悲咤悠悠灯火暗,剌刺风飚射。客散静柴门,星 蟾耿夜寒 田居四首表现的是农村中春夏秋冬四时之田园风物。这首诗所描写的乃是冬 日生活图景:枯萎的百草,闲置的柴车,空寂的场圃,塘边的孤舟,如一幅静态的 冬日农家图卷。欲坠的乌鸢以及嘈杂的舂米声,带来了画面的动感,同时也增添了 几分寂寞,冬景特色,只寥寥数笔便如在目前。此中村民,彼此相邀,相对而饮, 直到苍然同菩,夜寒星明,其质朴可爱,更带来了画面的神采。这与陶渊明移居 诗所写“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 笑无厌时”极为相似。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中有云:“作田园诗,宜于朴直,其 曲折顿挫在转落处,用意不穷便佳,不在雕饰字句。常有用雅字则俗,用俗字反雅 者,犹服大觫不可承以锦袜耳。”以此言来应证此诗之朴素可谓甚洽。 再看其词作行香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菜花黄远远苔墙,隐隐茅堂飚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莺儿啼 燕儿舞,蜂儿忙 此词全用赋体,以移步换景之法,写自己眼前所见的美好风光。上下片起句皆是两 个对句,不仅对仗工整,语调从容,而且家乡独特的农村景色摄下两个颇有诗意的 两个镜头:水满之塘坡,湿苔之壁墙。上下片之结句则分别为三个叠旬,写植物 之色彩不同,绚丽如锦;一写动物之动态各异,生趣灵动。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 比,共同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画卷。 这一时期诗作中,秦观也写了一些闲适诗来表现其乡居耕读时的读书生活和闲 6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情逸趣。这是此期词作中所没有的内容。如秋日三首其二:“月团新碾渝花瓷, 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此诗写诗人饮酒之后于 风清月明的书斋内诵读楚词。而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诗人一种淡然自得的宁静心 态。又如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 莲自在香。”,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闲雅恬适的情致。 青年时的秦观,绝非我们今天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那位文弱多情的词人。他喜读 兵家书,理想高远,慨然有献身疆场、报效国家之宏图大志。他曾对挚友陈师道说: “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 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机,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 吊唐晋之遗人。”。然而,秦观接连三次应举,却在前两次接连落第,这给诗人带来 了很大的挫折感。落第的诗人内心充满着失落、矛盾与痛苦。无论是“立致功誉” 之心,还是应举落第之情,都流露于其诗词之中。 元丰初年,当史称忠义之臣的曾孝序调守过防之时,年轻的秦观作诗相赠,诗 中云:“丹青傥不渝,与予同裳衣”( 寄曾逢原) ,表达了诗人希望从军立功、报效 国家的强烈愿望。第二次应举之前,秦观写了辇下春晴诗: 楼阁过朝雨,参差动霁光衣冠纷禁路,云气绕宫墙乱絮迷春阔,蔫花困日长经 t 旬辜酒生,犹未献长杨 此诗意气风发,表达了此次应举志在必得的信心。 秦观第一次应举在元丰元年( 1 0 7 8 ) ,落第后,苏轼曾作书以示劝慰:“此不足 为太虚损益,但吊有司之不幸尔。”。又作诗云:“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然而,秦观却始终想不开。我们且看秦观写 于此时的次韵参寥三首就能明了他的心境: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长安仕路与云齐,倦仆赢骖不可跻但得玄晖曾折简,何须平子更安题 。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年影印本。 。苏轼答秦太虚书之一,苏轼文集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苏轼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之一,苏轼诗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且折花枝醉复醒,人间时节易峥嵘屠龙肯自羞无用,画虎从人笑不成 第一首流露出了归隐世外桃源之想,第二首直写自己的落第,但因为参寥的来诗而 稍有慰意,第三首则情绪直线下落,苦叹一己无用,志不得申。秦观第二年春又写 下春日杂兴五首之第三、第五两首,抒发落第心情。其中第五首结旬云“合并 会有时”,表明对前途犹未丧失信心。 秦观第二次应举在元丰五年( 1 0 8 2 ) ,然又落第而归。落第之后,他先后写了画 堂春和长相思两首词以抒发落第的失意之情: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 凭栏手撼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限谁知?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 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念凄绝秦弦,感深荆 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 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画堂春词,表面上是写春怨春恨,徐培均先生考证后认为,此词乃写落第后的 伤感。长相思词下片“感深荆赋”,乃托意于九辨“坎埭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而无友生”之句,又云“潘鬓点、吴霜渐稠”,则年衰之叹、不遇之感,隐然 可见。 诗与词同样写落第心情,然而词却远胜于诗。一般而言,诗境宽而词境狭,如 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能言,而不能尽诗之 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然而秦观此处则相反,次韵参寥三首语意直而 浅,了无余味。画堂春和长相思词,则境界凄迷,感情深挚。 耕读应举之暇,为调节心情,秦观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漫游:一次是熙宁九年 ( 1 0 7 6 ) 与孙莘老、参寥子同游历阳( 今安徽和县) 之汤泉。一次是元丰二年春, 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卅i ,秦观与参寥一起乘船南下,省亲越州会稽,郡守程公辟馆之 于蓬莱阁,从游八月,历游无锡、松江、湖州等地。秦观还常到附近的扬州、楚州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等地游赏。这一时期,他留下了大量的纪游诗词,或述旅途见闻,或是登览感怀, 或写师友交往,或写与歌妓之间的交往恋情。 秦观游览历阳时,曾写下了次韵莘老初至汤泉、题汤泉二首、和孙莘老 游龙洞等诗。二次漫游时,又有游鉴湖、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宴流觞亭、 观音洞、还自广陵四首等诗。这些诗作,大都写了游赏时风光和畅快的心情。 像“草隐月崖垂风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和孙莘老游龙洞) ,“宿鸟水干迎晓闹, 乱帆天际受风忙”( 次韵子瞻金山宝觉大师) ,都从不同角度摄下了大自然的美, 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秦观游览广陵、镇江等地时,赋望海潮( 星分牛斗) 写 扬州之繁华富裕,抒怀古之幽情,以长相思( 铁瓮城高) 绘镇江之壮丽。 且看游鉴湖诗: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曲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翡翠侧身窥 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花 此诗写于乘船于鉴湖中赏荷的情景。以“凉”字为诗眼,紧紧抓住荷花的这一特色 来表现鉴湖的神韵。诗写天风吹送,水光入座,花香侵人,写酒力缓,单衣怯,全 从游赏者主观感受出发,湖中之“凉”景,皆化为诗人内心之“凉”意,湖中斑斓 美景之宜人,自在不言中。 再看虞美人词: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 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此词所写与上引诗景色相近,乃信马横塘边上所见荷塘美景。词人面对夕阳中受风 之绿荷,引起一阵莫名的愁绪。红妆少女划船经过,向人偷眼,水中鸳鸯惊起徘徊, 此中隐寓词人艳情之思。再看下面一首满庭芳: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 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樱渐酒空金樯。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 寞下艽城 此词写春日游扬州时对景抒怀之作。有雨后初晴之古台芳榭、飞燕红英、榆钱、秋 千、绿水平桥等美景,有朱门里飘出之悠扬秦筝乐声,更有樽酒美人,这此不禁引 起词人的绮艳之思和迟暮之感。凭栏既久,日渐山。词人的游兴也随之而尽。 秦观在扬州刘太尉家与一妓相遇,缱绻有情,赋词以见意。再看阮郎归: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身有恨 恨无穷,星河沉晓空陇头流水吞西东,佳期如梦中 这是一首艳情词,抒发幽会的欢乐与别后的憾恨。上片写两人幽会,前三句或交待 暗淡的环境,或描写女子婀娜的身姿。后一句点出幽会得成。下片则集中写别后不 能相见的“无限恨”,上下片之间形成以乐衬哀之势。如此,则词中之情一波三折, 起伏激荡,引人入胜。 秦观在游赏过程当中,结识了很多师友,相与交游甚欢。一旦分别,则常有怀 念之思。所以他的诗词当中,就有很多怀人之作,如过六合水亭怀裴博士次莘老 韵、怀李公择学士、夜坐怀莘老司谏次韵参寥、怀孙子实、与倪老伯辉宿 九曲池有怀元龙参寥、别子瞻、奉别牛司理、别程公辟给事等,所别所怀 皆为师友。怀参寥之作云:“云月娟娟淮海秋,隋家池上共浮游。可怜一段风流事, 特欠支郎与子猷。”此诗乃写秋日月夜怀人。词中怀人之作有促拍满路花、河传 ( 乱花飞絮) 、八六子( 倚危亭) 等。而词中所怀之人则多为歌妓。秦观在各地游 赏时,除了与师友唱酬之外,还经常参与到达官贵人的宴会,或是歌楼酒肆,认识 了不少歌妓。当然,其中也有怀师友之作。且看这首虞美人: 高域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 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此词为怀苏辙作。秦观曾于元丰三年( 1 0 8 0 ) 暮春南游扬州。这年三月,苏辙因以 所任现职为兄赎罪,贬监筠州酒税,过高邮,与秦观相会。秦观送之至召伯埭而归。 第l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此词即作于送别苏辙后,归故乡高邮时作。 上述作品,无论是旅途见闻,还是登览感怀,都写得十分清新明丽,时有尖新 之旬,醒人耳目。 偶尔,秦观也用高邮一带的方言俚语写俗艳之情,虽不免狎邪,刻画却生动, 表现出词人向民间学习的态度。秦观也有词作写故乡村落中男女相悦相怨,以品 令二首加以表现,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虽然这一时期的词作不多,但题材多样,不以男女恋情为主,显示出作者在词 的题材上勇于开拓的勇气。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表现男女之情的作品,虽然在总体 风格上仍是继承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但脱去了前人浓艳绮丽的习气,代之以清新 妩丽之笔调,写艳语终有品格,淡语有味,浅语有致,已显示出“专主情致”与抒 情深婉的风格特征。 综合上述,这一时期内,秦观的诗中有表达爱国思想的,而词中则没有,词中 有表现爱情的,而诗中没有。在秦观诗词创作的前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题材内 容上的差异,主要是秦观还守着诗词各有所宜的传统文学观念。 1 2 中期:元丰八年至绍圣元年 这一时期是秦观创作上的发展期。诗存i 3 6 首,山水之外多了出于政治的感慨 和议论,用于唱和之作依然不少。词存2 9 首,亦多为恋情,其中或多或少隐含了秦 观的政治感慨,并有向民间学习的迹象,使用了“转踏体”。 元丰八年( 1 0 8 5 ) ,秦观第三次应举,终于及第。中举之后的很快授官以及苏门 中其他诸位的升迁,对秦观的仕进之心是有很大刺激的。此时的心态于诗中有所表 露。到蔡州不久,他写下了拟郡学度东风解冻诗,其中“更无舟辑碍,从此百 川通”一联,更是流露出对前途的希望,有平步青云之志。此时的秦观真正有了实 现其一直以来的报国雄心的机会,所以,他的诗中流露出建功立业的思想和对出生 入死、勇武杀敌的将士的讴歌。如“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送李端叔从辟山 中) :“公勿思草堂,朝廷待公尊”( 寄题傅钦之草堂) ;“勿云晚方仕,四十乃古 昔。勿云名位卑,九万自此击”“一朝会风云,顾眄立四极”( 送孙诚之尉北海) ; “马革裹尸心未艾,金龟换酒气方震。梦魂偷绕边城月,道从公穿禁路尘”( 寄李 端叔编修) 等等。 秦观作为苏轼的门人。亦被卷入元祜党争中去,这使他仕途受阻。所以,他表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积极进取的同时,又不免流露出消极的精神状态。因为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秦 观已经敏锐地感到仕途的渺茫,时时愁绪满怀。陈师道秦少游字序中说:“元丰 之未,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别数岁矣。其容充然,其口隐然。余惊焉,以问秦 子,日: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 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 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 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 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字 以少游,以识吾过。”可见,秦观在面对复杂的政治斗争时的矛盾心态。 这样的心态,秦观在诗歌中有充分的表现。如“归来草木春风换,世事蜩毛那 可算”( 李端叔见寄次韵)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牵迫。投劾去未能,见师三叹息” ( 赠蹇法师翊之) ;“奏赋明光宫,玉座瞻咫尺。翻身堕云霄,十载迫穷厄”( 送 孙诚之尉北海) 。人生如朝夕,变幻无常的感慨跃然纸上。“人生无根柢,泛若凌波 葑”(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 ;“何日一筇江海上,与君徐步看生潮”( 春日寓 直有怀参寥) 。人生泛若漂萍,遂使诗人有远离此中旋涡,“乘桴浮于海”的想法也 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且看一首题画诗题赵团练画江干晓景四绝: 晓浦烟笼树,春江水拍空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 前两句描写画中最色,平远构图,烟浦春水,无甚可奇。所可注意者乃后两句中诗 人之感慨。为何正值壮年,诗人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渔翁退隐之思呢? 此诗作于元祜六年( 1 0 9 1 ) 。去年五月,秦观除太学 ! 士,谏议大夫朱光庭奏以秦观 索号薄徒,恶行非一。此年八月,秦观除秘书省正字,御史中丞赵君锡、侍御史贾 易又奏论其不检。可见当时党争已经很是激烈,秦观每为小人恶意中伤,心情自然 郁闷,故而见此图,顿生退隐之心志。 元祜二年( 1 0 8 ) 六月的西园雅集,给秦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绍圣元年 ( 1 0 9 4 ) 新党重新上台,i e i 党悉数被逐,秦观旧地重游,仍恋恋不忘。他特地写下 了望海潮,把眼前的厄运与昔时的雅兴对比,不胜感慨。相类似的词作还有江 城子( 西城杨柳) ,同样是写对西城雅集的怀念。 词作为一种“心绪”文学,所反映的“本色”是细琐之事、幽微之情。但是,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词人遭遇的仕途波折成为他心中的临水倒花影,故政治感慨化身入词,与诗歌所承 载的情感不谋而合。 金明池( 琼院金池) 词中有云:“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此词似作于绍圣元年( 1 0 9 4 ) 春新党即将 主政、旧党即将被逐之际。所谓“倍觉伤心”,乃言政局将变;所谓“故国情多”, 乃抒发去国离京之情,故而“寻芳归去”,词人发出了归欤之叹,隐然传达出对政治 斗争的无奈与厌倦。 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秦观就醉卧青楼以解忧怀。他与蔡州歌妓陶心儿、娄琬 相从甚密,曾赋水龙吟、南歌子等词相赠。在京师四年,他也作了一些词作 以赠妓,如一丛花( 年年今日) 咏歌女李师师,虞美人( 碧桃天上) 以赠歌妓 碧桃,等等。 秦观在蔡州五年,浪迹青楼,作词以应歌。这一时期,他的词主要以描写爱情 为主,而且总是在不自觉地透出心中的愁情哀绪。虽然词中所表达的感情可以简单 理解为男女恋情,但细细口味,特别是结合词人的身世来考察,我们就可以- 发现在 这些词作的背后,都是有别样的情绪的。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打并 入艳情”。比如这首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 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缔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钧。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 扬州 词抒写的是对于某一歌妓的怀念,回忆未及第前在扬州相聚之欢乐。词中“酒为花, 十载因谁淹留”一句,乃借杜牧以自况,虽有经邦济世之抱负,然却落魄下第,不 能施展才能以报国。“醉鞭拂面”一句乃用晚唐温庭筠在扬州时为虞侯击面折牙齿之 事。秦观作此词时虽已入仕,然而位沉下僚,屡遭诽谤,故回忆往事,仍感慨系之。 又如这首南歌子: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玉露沾庭砌 金风动珀灰相看有似梦初回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词上片写闺中妇人的愁思,情思绵邈。下片写闺中妇人所思之人乍一归来,相看 如梦。词中隐隐有词人的生活实感。那就是词人此时离家在任上,其中寓有忆内之 思。再比如这首阮郎归: 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 游蝶困,乳莺 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词中所写之为春日之景色,抒发的也是同样的离别之恨。 另外,秦观所作调笑令十首,用的是当时流行于汴京的“转踏体”,这表明 词人曾受教坊及民间瓦子艺人的影响。虽然这些作品不多,也可能只是词人偶一为 之,但可以看出词人作词取法的多样性。 1 3 后期:绍圣元年至元符三年 这一时期是他创作上的成熟期。诗仅存5 3 首,主要是抒写远谪天涯的见闻、慨 叹以及绝望后的出世之想,和作似乎不再出现。词存2 1 首,更鲜明地体现了“将身 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深沉凄婉。 绍圣元年( 1 0 9 4 ) ,政局再变,秦观被列入元祜党籍,改馆阁校勘,出为杭州通 判,又贬为监处州酒税,以至客死藤州。而此时,其他苏门中人,也被尽数逐离京 师。在被贬的七年时间里,秦观留下的作品数量并不是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诗人 身处放逐之中,有使者承旨望风,严加监督,创作上失去了很大的自由;另一方面 是辗转各处,住地不断改变,即使有所创作也容易散失。 秦观于绍圣元年坐党籍,由国史院编修贬杭州通判,其后,相继贬监处州酒税, 削秩徙郴州,编管横州,徙雷州,元符三年卒于藤州。七年中,一再遭贬,诗词所 写亦随之产生变化。 述怀诗由前期的抒发壮怀、写出处矛盾,变为追悔不及的哀叹:“一落世间网, 五十换嘉平。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反初) 那昔日得主人宠爱“动止常相 随”、老疲后“屠脍意得逞,烹厄在须斯”的看门犬( 病犬) ,那“天寒草枯死, 见窘何太迫? 上有苍鹰祸,下有黄犬厄”的弱兔( 和裴仲漠放兔行) ,应是诗人辛 酸而痛苦的自喻,寄托着他一再遭贬,祸患长随的恐惧与悲哀。北宋统治阶级屡次 1 4 第1 章秦观诗词题村内容之比较 打击他,使其常处于险境,痛苦郁结心中。秦观的后期诗作,把迭遭贬滴、命运乖 蹇的不幸化作了凄怆愤激的音调:“茫然极目春千里,尚想愁肠日九回”( 寄钱节) ; “南土四时尽热,愁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作石,一齐忘了家乡”:“寒暑更拼三十, 同归灭尽无疑:纵复玉关生人,何殊死葬蛮夷”( 宁浦书事六首之三,之六) ; “流落天涯思故园,散愁郊外任跪姗”( 英阁二首之二) 。对功名富贵的参悟和 幻灭,因人生不幸难以抑制的悲愤,使他竟然自作挽词,以示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307-2025银靶材
- T/CNSS 015-2022孕期体重增长异常妇女膳食指导
- 2025年河北邯郸市口腔医院秋季博硕人才引进1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省康复医院合同制人员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甘肃天水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7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江口县第六幼儿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马关县小坝子镇公开储备一批村“两委”后备干部(1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市芗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金华市中医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第二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标准周期课件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海澜之家”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 巴基斯坦国家介绍
-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支付外包管理办法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章)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教学配套课件:二维动态图形设计基础
- 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
- 督脉灸参考课件
- 建筑节能-课件
- Unit5DevelopingideasThesecretlanguageofplant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