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晚清滇省铜运问题 以同治至宣统年问为中心 摘要 本文以同治至宣统年间滇省铜运的兴衰为主线,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 景,对滇省铜运衰落的原因予以简要分析。 文章首先回溯了清前期滇省铜运的情况,然后依据档案资料推算出晚清 滇省办铜的具体数最和花费的成本。第三部分主要叙述晚清滇省铜运路线、 程限以及铜运规章的变化。第四部分将滇省铜运置于晚清社会经济急剧变 动的大背景中,总结如制约铜运发展的主要因素。地方动乱导致滇省铜矿 停产,铜运受阻;地方财政形成使得滇省铜本的筹集愈发艰难:外资矿业 的竞争更是给滇省铜运的复兴蒙上了巨大的阴影。第五部分叙写滇省面对 内外压力所作的一系列反应,如运铜改道海路后又回复旧道,办铜 i 尝试 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等。 文章最后结合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的原理,对滇省铜运最终衰败的原因 作出理论总结,即:在晚清腐朽专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任何经济改良活 动都不会取得彻底的成功。 关键词:晚清滇省铜运社会经济动荡路径依赖 a n a l y s i so f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o fl a t eq i n gi ny u n n a n c o n c e n t r a t e du p o nt h et i m ef r o mt o n g z h ip e r i o dt ox u a n t o n gp e r i o d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p e r ss u b j e c tc l u ei st h er i s ea n df a l lo f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i ny u n n a nb e t w e e n t h ea g eo ft o n g z h ia n dt h ea g eo fx u a n t o n g ,a c c o r d i n gt oc o n t e m p o r a r yb a c k g r o u n do f s o c i e t ya n de c o n o m y , c o u l dm a k eab r i e f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r e a s o no ft h er i s ea n df a l lo ft h e 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 t h ef i r s tp a r to ft h ep a p e ri st ot r a c e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i nt h ep e r i o do f e a r l yq i n gi ny u n n a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t h ep a p e ri st oc a l c u l a t et h en u m b e ra n dt h ec o s to f c o p p e rt r a n s a c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r e c o r d s t h et h i r di sm a i n l yt oa c c o u n tt h er o u t ea n dt h e t e r m ,a n dt h ec h a n g eo ft h er u l eo f 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 t h ef o u r t hi st os u m m a r i z et h ep r i m a r yf a c t o r sw h i c hp r e v e n t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f r o m d e v e l o p i n gt h o u g h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t h et u r b u l e n c eo f t h es o c i e t ya n de c o n o m i c t h et u r b u l e n c eo fl o c a t i o nb r o u g h tt h e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t h ec o p p e rt os t o p ,t h ec o p p e r t r a n s p o r tw a sr e s t r i c t e d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l o c a l f i n a n c em a d et h ec o l l e c t i o no ft h e r e s o u r c e so ft h et r a n s a c t i o no ft h ec o p p e rm o r eh a r d ;c o m p e t i t i o nw i t ht h ef o r e i g nc a p i t a lo f t h em i n i n gf u r t h e rm a d et h er e n a i s s a n c eo f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i ny u n n a nm o r ed i l n c u l t t h ef i f t hi st oa c c o u n tt h er e a c t i o no fy u r m a ni nf a c eo ft h ep r e s s u r ei n s i d ea n do u t s i d e , s u c ha st h a t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r e s t o r e dt ot h eo l dp r i m a r yr o u t ef r o ms e a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a t t e m p t e ds o m en e w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s o f t h ec o p p e rt r a n s a c t i o n t h el a s to ft h ep a p e r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a t hd e p e n d e n c et h e o r yo fi n s t i t u t i o ne c o n o m i c i s t om a k eaa c a d e m i c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t h er e a s o na b o u tt h er i s ea n dt h ef a l lo ft h ec o p p e r t r a n s p o r ti ny u n n a n ,n a m e l y ,b a s e do nt h e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o f l a t eq i n gw h i c hi s c o r r u p ta n da u t o c r a t i c a n ye c o n o m i cr e f o r m a t i o nc a n tb r i n ga b o u t ac o m p l e t es u c c e s s k e yw o r d s :l a t eq i n gi ny u n n a n ,o p p e rt r a n s p o r t ,t h et u r b u l e n c eo f t h es o c i e t ya n d e c o n o m i c p a t hd e p e n d e n c e 前言 一、选题意义。 清朝自1 6 4 4 年建立全国政权后,基本上实行的是一种银钱“相权而行”的货币制 度,国家财政收支、大宗交易多使用银两。民闯商贸及零星交易活动多使用制钱。制钱 的毛要原料是铜,由于制钱担任了广泛的货币职能,铜的玎采冶炼成为清代经济结构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滇铜作为铜料供应的重要产地,围绕它的厅采、收买、运输也相应地 被纳入清代的政治生活。鸦片战争前期。滇省铜运虽已体现出许多体制性弊端,但尚能 适应清代财政经济运行机制。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中国社会 的各个层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冲击,导致传统的政治经济结构面临全 新的挑战,并使得滇省铜运较清胁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动乱导致矿厂r 停产产量 锐减,运铜路线被迫改为海运,直至滇省成立矿务公司,采用两法炼铜。滇省铜运不仅 受到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折射出传统社会政治经 济体制的近代化遭遇。 二、研究成果及现状。 滇省铜运是清代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自然吸引了 当时朝野人七的广泛兴趣,他们为此做了大量著述,除了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 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书辟出钱币、鼓铸专章对滇省铜运有所喇述外, 当首推无名氏的铜政遍览,此书所引资料详实,分厂+ 地、京运、陆运、局铸、采买 和杂款等大部分几乎涵盖了滇省铜运的各个方面,惟一欠缺的是浚书以资料收集为 主,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此外昊其浚的滇南矿厂图略以及倪模的占今钱略对 清代前期滇铜的情况也有所描述。但i ;i 者限于滇南各厂采挖铜矿的具体操作流程,后者 则主要论述的是历代货币的变化过程。 王太岳的铜政议、李绂的滇省李参政论铜务书以及严娘的藿铜运以杜弊 累书都是当时官员评议滇省铜运不可多得的力作,尤以王太岳的铜政议为最,此 文洋洋万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铜运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改良的真知灼见,其言 论振聋发聩,后人多未超越王氏所论及的深度。 近世以柬,严中平的清代云南铜政考堪称论述清代滇省“铜政饷扛鼎之作, ,i 匕中,r 九t 把“制政”定义为:j 务的管理和运输的拮办两方曲。( ,【e 中r 编兽:清代上南制政墨,中毕书局 i 此书央叙必议,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了有清代滇省“铜政”清晰轮廓对笔者颇多启发。 此外,滇省地方还组织编写了一批书籍,如云南冶金史、东川铜矿吏东川铜矿 志等书,其中资料对本文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有关滇铜的学术论文,为数不少,如丁文江的东川铜矿游记、最近五十年之中 国矿业,祟雪庐的清代制钱考略等,它们或进行宏舰的整体把握,或是对某一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均给人以眉目清晰之感。 但是圆内学者的研究大都侧重分析晚清铜价上涨对清代货币制度的影响,而对铜运 的具体变迁或失之简略或一笔带过,尚缺乏全面的探讨。似为美中不足之处。 三、写作思路: 滇省铜运是清代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其考查必然要从经济方面入f ,但又不能 局限于此,围绕它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非经济问题所能涵盖。拿滇铜的生产来说,历 史的发展本己为变更钱法提供了时代契机,但清政府割舍不下铸造铜钱的巨大利益,一 方面不断督促滇省加大铜产量,以图恢复制钱制度,一方面仍然死守f ;i 代成舰,违反价 值法则强行制定铜产品的收买价格,并不准其在市场t 流通,以致滇铜,l 产因资本不 足,最终陷f 没落。同时,政局的变化也与铜运的衰落有莫大关系。比如太平天国起义 阻断了长江水路,迫使滇铜海运;偿还巨额外债、筹集镇压国内动乱的军费以及镇压太 平天国起义后,地方财政的逐渐形成,中央政府调节各省地方财政利益的作用n 益减弱 等因,导致清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没有余力接济滇铜生产。 另外,晚清滇省铜运受近代中外关系的影响巨大,滇省矿务公司自成莎之仞便面临 外资矿业竞争的威胁。研究晚清“铜政”,对全面考察当时中外关系,清楚了解近代中 外关系的本质,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掘此,本文即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现有的官方档案、方志、笔 记文集,首先对晚清滇省铜产量、价格等情况进行细致的梳理,其次着重描述滇省恢复 办运京铜以柬,其运铜路线及铜运章程的变化:再次就社会经济变化与铜运的关系进行 重点分析,然后对晚清滇省铜运的困难情况进行全景扫描,尤其对矿务公卅的具体经营 予以重点剖析,文章结尾将对滇省铜运在社会经济急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最终衰落的原 因进行简要的理沦总结,从而希望将晚清滇铜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笔者囿于 资料有限、理论水平不足等原因,有疑问的判断和分析所在多有,敬请各付老师指萨。 民国3 7 年发行豇2 5 ) 感激莫名。 一、绪论 滇省早在汉代就已发现铜矿1 ,元代曾丌采抽课4 ,但产量不多。明代前期,滇省 矿业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嘉靖年日j 大量鼓铸铜钱后,滇铜遂丌始受到重视,嘉 靖三十四年( 1 5 5 5 年) 四月,兵科给事中殷正茂言:今财用不足。惟铸钱一事可助图计。 但“两京铸钱以铜价太高,得不偿费,可采滇省铜,自四川运至岳州府城陵矾丌铸。”。 此后从万历、天启到崇祯,铸造铜钱成为晚明政府的重要货币政策,只是滇省产铜量并 不丰旺,明代铸钱所需铜料大都来自回收古钱及铜器。 七世纪术,随着清朝政权的f 1 益巩固,社会秩序的渐趋安宁,商品交换快速发展 起来,大量铸造制钱以促进商品流通遂提上议事r 程,顺治十七年( 1 6 6 0 年) ,滇省省 局开炉鼓铸制钱,康熙二十一年( 1 6 8 2 年) ,云贵总督鬃毓荣提出“筹滇辟财疏”,奏请: 广鼓铸,丌矿藏,卖庄阳,垦荒地,“丌始大规模丌采东川铜矿。康熙四r + u q 年( 1 7 0 5 汉书巷一f 八地理忠载:“俞c 怀山h i 铜,束维从? 山f f i 锕。”俞儿为今激江南西“南境内。 。儿史b 卷儿l 凹食货,占一载:“产铡之所南省u 人理激江。”叉栽:“锌4 n 激江嚣,币儿i 二年( 1 2 8 5 年) 拨漏籍户十萨欠山煽蠊,凡一卜茸一所。”明舍典戴:“j j 笠化一年( 1 4 8 2 年) 令厶南宁州等赴仃偷莱犯烈成贩 史出境肯照路南例治究。”另外据成书十万历_ 二f 五年( 1 5 9 7 ) 年左右的广忐绎一帖h :城:“采矿粤悱浊为 菩。滇中矿惭,白罔丰j j 开采争今以代蚍税之缺,未尝辍也。滇中凡十皆生矿苗。j 0 未j 戊州肯细民朗伦掘之,一 | 仅足农食一l1 之用十往七禁。托成铡肯,某处 :矿苗其佛i 又领之,呈之官l m 准 :i 则倒例人小钎义人苕十人 义人肯即采矿之人,悱俐火约束肯也。掸某i | 入采。h 光朱成铜,则一剀t 佧公私用度之费释铜叉任之,制人或 用令r j t 命荐,发删已成,矿a ,删验殳,钶- i 验之。每jj 义大蔷十人入例个箨堞jj ;州中矿为堆j 皿儿中为聚堆 分之,一聚为官谀,则舱官顿j j 之以解藩“j 肯也,一聚为公费,则一切公犯绛货。删又领之以八簿上销厅也,一聚 为州炙白甜之一聚为义大卜分之。l e 以也,皆任其积聚r ( u 白为孵荆u 州炉蔷十其炉户则每炉输五六台十官以 给扎咖颂煅之。向贸则酤哲、搿青,徊青,采并、任儿王f 、居矿外小知矿之a f 盗小知荆之! j 矾,舟小知何肯名为 矿徒。楚他省之矿,所谓走兔在野,人竞逐之,浊中之矿所滑积龟n :i 仃过卜小颇世。采矿若此,以补民问 无名之需,托政之舞,未尝小蔷”。 儿史卷jli j t l 食货,品一:载:“天j ,j ,e 年( i3 2 8 年) 岁谍制南。r 二几八f 斤。“ i 刖会典救:“成化一年( 1 4 8 2 年) 令厶南宁卅l 等处何偷采犯j ! ( 肢贩爻j i j 境苫照路商例治兑。”* 外据成书 十万肌一f 年 1 5 9 7 ) 年左右的广。占绎一书记载:”采矿事惟滇为蕃。漩中矿喇,白阁衲开采午今以代赋税之 缺,未尝辍电。滇中凡十背生矿苗。未成俐青细民白挖掘之,一i | 仅足农食一i | 之用 泣七禁。! l 成制肯。 某处f j ;矿茁,j e 州火钡之,呈之官j m 准瞄,则枞俐人小召义人若十人义人肯即采矿之人,惟州又约束肯也。 择柴| | 入朵。h 光未成铡,则一切t 作公私用度之费街铜炙任之,制人或用tr 订会荐发制已成矿吖m 验殳, 弁”j 验之。每l i 义人苕t 人入俐争再坫l i 硐中矿为堆岫j c 中为叫聚培分之,一聚为官课则舱官预j ! 【之以斛藩 “j 暂也,一聚为公赞,州一切公私纤货。喇义领之以八障上销首也一聚为昝 l - 自得之,一聚为义人f 分之。j j | f 也,皆任j e 积聚f m 白为尉,例u 州炉若十具,炉户则每妒输五六会十官以给扎山领娥之。商笕则酤肯、肼占、i 衄肯、 爰荐、任j e 矸居矿外,小知矿之a ,盗,4 i 知铡之当防,办小知何者名为矿徒。足他省之矿所掰走免仃野入党逐 之,滇中之矿,所t 臀积兔0 :市,过十一i 顾也。采矿若此,以补民问无名之需。成政之备未尝小蔷“。 。南人学j ,变乐厶_ 南省协史付f 究所,厶南地方史删究空编:厶南冶金史厶南人民版刊1 9 8 0 年3 门第一版, 砸2 8 。 。滇系巷凡之= 蘩毓荣:“筹滇i 。琉”, 帅范纂霖茨l - 二年修- - ) l 一叫年补州奉。 年) ,东川府在汤月。设经理一员,驻厂征收每年铜税,此为官方# 持滇省铜政之始。“ 雍l f 元年( 1 7 2 3 年) ,清政府对矿民做出让步,下令严禁勒索矿铜不准短少给价, 部分余铜准许矿民自出出卖。2 这样,开采矿铜又有利可图,滇省铜产量迅速增长起来, 二年( 1 7 2 4 年) ,滇省产铜一百多万斤四年( 1 7 2 6 年) 增加到二百一十盘万斤并从 这一年丌始,东川生产的铜水陆联运运往北京,供鼓铸钱币。在年( 1 7 2 7 年) ,更足增 加到三百多月斤,4 除了本省鼓铸外,尚有剩余,清政府为了缓解湖南等省的办铜压力 允许滇省以余铜二百力斤,供湖南、湖北、江苏( 雍萨八年,改为广东) 采买,运交京 局。雍f f _ 二年( 1 7 3 4 年) ,又改在滇省广西府设炉九十四座。共用铜铅三百四十五万 一千六百匕十八斤铸钱四十二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串,取道广西府城,运至哆西思恩府 属之百色,然后运抵汉口解往京城。 乾隆三年( 1 7 3 8 年) ,因江浙二省缺乏家境殷实的洋商,洋铜渐趋不敷采买,而滇 省汤月一等厂,每年可办获铜六七百力余斤,除留供广西府鼓铸、运京钱及解京铜三十三 万余斤外,尚可存铜三百余万斤,经九卿等议定,令江浙委员照依二百力斤之数,赴滇 分办,仍分上下两运,照原定限期解部。“乾隆三年( 1 7 3 8 年) ,直隶总督李卫以委员采 买洋铜,万罩长途,呼应不灵为由,奏请将“江浙应办铜二百万斤自乾隆四年为始, 即交滇省办运。”所以从乾隆四年开始,京师宝泉、宝源二局鼓铸所需铜料完全仰给于 滇省一省偶有不敷,爿由洋铜接济。同时,户部看滇省余铜很多,又令加办一百七十 万四干斤,另外,因汤月厂铜质浇薄,户部又令滇省于每正铜百斤外,带余铜三斤抵偿 损耗,并加给耗铜八斤以补成色。至此,“滇省每年运京铜士百七十万四千斤,每百斤 加耗余铜一百十一斤,总共六百三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余斤,”i 滇铜运抵京城后按户 二工一的比例配发户工两部,其中户部宝泉局“一岁实应收t y 自n 六起萨耗铜四百一十力 六千八百八十斤。”“ 滇省每年运京铜五百七十力四千斤,每百斤加耗余铜一百十一斤,总共六百三十 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余斤。” 。,东川铡矿务局编:东川铜矿忐孔商民族出版社1 9 9 0 年1 2 月第l 版。炙2 7 。j h ,j i l 。* 衄4 。 1 厶南人学j ,j t 采,厶南省,j 史研究所0 南地方史研究室编:厶南冶命史,厶南人民j | 版村1 9 8 0 年3 门第一版 “5 i 。 “清柳立献通考卷i 旧钱币三考4 9 9 i 。 、r 续修川库争* 第8 0 i 册,吏部政书类钦定人清会典事例 ,卷一一l t 血5 3 i - m 牛例掌故j i 编内编卷1 9 饯法一沈厶尼主编:近代中固史科从刊一编第1 = 辑t 血2 0 6 1 2 0 6 2 。 严中1 ,犏告:z 清代厶南钏政考中。卜书局民圜3 7 年发行贝3 3 。 ( 清) 岑毓耍修陈劬锛山南通占j ,卷7 6 食货忐八之州矿f 胂隶制光绪叫年划奉血3 8 “严中卜编著:清代厶南铜政考中华书局民图3 7 年发行。贝3 3 此后,随着滇铜产量的增加自1 7 4 0 年以后,滇省逐渐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铜科市 场供应地。 特别是从乾隆八年( 1 7 4 3 年) 到嘉庆七年( i 8 0 2 年) 的六 年洲滇铜大部维持 一千力斤以上的年产量( 详见附录1 ) ,其中以1 7 6 6 、1 7 6 7 、1 7 6 9 、和1 7 7 7 年的年产量 为最高,达到厂一千四百万斤以上。”同时丌采的矿厂常在3 0 个以上,最盛时达4 6 个 ( 1 7 7 2 年) ,据统计,从康熙四十四年到嘉庆十一年( 1 7 0 5 一1 8 0 6 ) ,滇省全省报厅一百 四十四个铜矿。2 这是滇铜的极盛时期。从嘉庆中期( 1 8 1 0 年前后) 丌始,滇铜产量闩 渐衰微,f 六年( 1 8 1 1 年) 约产千万斤,二十二年( 1 8 1 7 年) 丌始采购四川乌坡厂之 铜每出铜百斤,抽课铜十斤,耗铜三斤。所抽课铜,解省供铸,耗铜作价,以充厂费 余铜以八成归滇采买,协供京运以补滇省应解京铜之不足。至道光初年,和滇省所产 及四川乌坡买得的铜,亦不足以供各方需求。4 二年( 1 8 2 2 年) 清政府仍令自壬申年丌 始,每年加办的京铜二十二万斤,继续带解运京,以供鼓铸。”在重负之下,滇铜生产 已近崩溃的边缘。据总督贺长龄奏称:道光五年( 1 8 2 5 年) ,滇省运京铜共四起,加运 两起,共须解铜= 百四十余万斤,因缺铜,暂停加运两起。:原拟暂停年,但至七年 ( 1 8 2 7 年) 仍无力恢复。“其后,加运两起虽然恢复,而其总产量仅约三百万斤已不 及嘉庆十六年的十分之三。由此可见滇铜减产之大概情形。 二、晚清滇省办铜的数量与成本 l 、办铜数量 晚清成、同年问,滇铜不继,洋铜难求,各省钱局率皆停歇,京城宝泉、暑源两局 也是多方搜罗铜料,勉强得以维持。同治术年情况稍为好转。以同治十三年( 1 8 7 4 年) 云贵总督岑毓英招商试办京铜一百万斤为始,滇省逐渐恢复京运。据光绪二f 三年( 1 8 9 7 年) ,云贵总督崧蕃等奏称:“奁同治十三年奏请试办,经营十六年之久,仅解八起,共 计八百三十七万斤有奇。” - 厶南人譬m 它系,厶南省j j 史 卅究所厶南地方史研究室编:厶南冶会史“南人民版 l1 9 8 0 牟3 _ r 1 第一版 “5 4 。 2 l 叫0 li _ 5 。贝5 3 5 4 。 “严中卜编善:i 青代厶南制政考。中华书局,民周3 7 年发行页4 3 。 ,续修p q 库牟忙箱8 0 1 册吏部政书类,钦定人清会典事例,卷二一五虹5 1 6 一 。道光五年八门r 中”宣宗成争帝实录( 一j 。卷8 7 中牛书局j 杉e 版t 贝3 9 7 - - 3 9 8 ,清史刮传,镑3 6 伊犁布传,台北中卢书局民因5 1 年姐3 7 , 7 “道光【l 年r j 甲了”宜宗成牛帝实录( 五) 卷2 9 6 中牛书局彩印版甄5 9 6 。 杨端人编:清代赁币会触尘稿i 联书店吐 2 5 另外,笔者查阅了光绪十年( 1 8 8 4 年) 至光绪十三年( 1 8 8 7 年) 工部收发铜斤的 资料,掘此推断的数据也大致相符。 计算方式为:滇省解京铜斤向例以户二工一的比例运往户部孟泉局和r 部盖源局, 工部光绪 年( 1 8 8 4 年) 收到滇省解到各色铜斤共约十六万六千六百人f 人斤卜两六钱 六分七厘,户部则应收到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斤直髓乏钱i 分三厘,以下两年铜运 数量与此相同。按照这个数字推断,光绪十血年以前,滇省解送京铜八批十六起( 见表 2 ) ,合计共八百二十四万余斤。( 详细收发铜斤情况见下表) 表i :光绪十年( 1 8 8 4 年) 至十三年( 1 8 8 7 年) 工部收发铜斤数量 年份新收铜斤来源及数目发过铜斤数目 实存铜斤数目 光绪十年新收滇省解到九成色发过九成色铜5 0 0 0库存九血色铜5 7 斤,足 铜5 0 0 0 斤,八五色铜斤。又发八五色铜 色净铜9 1 斤零,八成色 6 0 0 0 0 斤,八成色铜 5 9 9 0 0 斤,又发八成色铜5 0 4 4 斤,八在色铜3 1 8 6 4 1 0 0 斤,不堪用铁铜1 0 9 5 5 3 斤2 两,又斤,不堪吲铁砂铜 砂铜3 7 5 6 6 斤l o 两6发绘商人煎炼不堪用2 7 2 9 0 5 斤,义存变通当 钱6 分7 厘,又收煎铁砂铜8 8 8 8 3 斤1 0 两血钱折铜铅1 斤 炼不堪用铁砂铜商人6 钱6 分7 厘 呈交八成色铜4 9 9 3 2 斤9 两3 钱8 分6 厘 8 毫7 丝7 忽5 微 光绪十一年新收滇省解到九成色发过九成色铜5 0 0 0库存九矗色铜5 7 斤,足 铜5 0 0 0 斤,八五色铜斤又发八_ 在色铜色净铜9 1 斤,八成色铜 6 6 1 0 0 斤,八成色铜 6 6 3 0 0 斤,又发八成色2 2 4 1 8 斤,八血色铜1 1 8 5 5 8 4 7 斤,不堪用铁铜1 0 3 1 5 3 斤2 两,又斤,不堪用铁砂铜 砂铜3 9 7 1 9 斤l o 两6发给商人煎炼不堪用1 8 4 7 7 9 斤又存变通当 钱6 分7 厘,又收煎铁砂铜1 2 7 8 4 6 斤5 两血钱折铜铅1 斤 炼不堪用铁砂铜商人3 钱3 分4 厘 呈交八成色铜6 4 6 8 0 6 斤6 两2 钱4 分3 毫 6 丝 光绪十年新收滇省解到九成色发过九成色铜2 5 0 0库存九扛色铜5 7 斤,足 铜l l ,4 0 0 斤,八五斤,又发八五色铜3 4 ,色净铜9 1 斤零,九成色 色铜1 3 l ,0 0 0 斤,八4 6 3 斤l l 两4 钱4 分5铡1 8 ,9 0 0 斤。八成色 成色铜1 3 6 ,6 3 3 斤,厘7 毫7 丝6 忽,又发铜1 6 l ,3 4 8 斤零,八五 不堪用铁砂铜1 0 0 , 八成色铜6 7 。8 7 6 斤l色铜1 5 6 ,7 3 4 斤零,洋 2 5 0 斤5 两3 钱3 分4两6 钱6 分2 厘7 毫8铜板4 8 2 ,3 5 2 斤零,洋 厘,又收直隶解到采丝6 忽4 微,又发洋铜 铜砖l ,0 1 6 ,3 2 7 斤零, 买洋铜板5 6 8 ,7 6 4板8 6 4 1 1 斤l l 两1杵铜9 7 ,0 0 0 斤。不堪 斤,洋铜砖l ,1 7 8 ,分8 厘8 毫9 丝5 忽 用铁砂铜1 0 0 ,2 5 0 斤零, 9 2 9 斤1 3 两9 钱2 分,又发洋铜砖1 6 2 ,6 0 2又变通当血钱折铜铅1 又收煎炼不堪用铁砂斤l o 两2 钱4 分2 微,斤零,又存废铜炮3 尊, 铜商人呈交八成色铜又发给商人煎炼不嫫 计重1 5 9 0 斤 4 2 ,1 8 7 斤6 两2 钱4用铁砂铜2 0 3 ,8 9 5 斤 分2 毫,又收淘炼渣l o 两6 钱6 分7 厘 七商人呈交杵铜9 7 , 0 0 0 斤,又收神机营 奏交废铜炮三尊,计 蘑1 5 9 0 斤 往:i ,光绪i 一年的资科缺失。 2 、其余资半i 整胖十第一j 力史档案馆宝源局关卡奏销 :年收发制厅的奏、移,咨移,案卷u1 3 1 光绪十五年( 1 8 8 9 年) 。滇省矿务公司成立后。共办解二十二起四十三批,按每批 “正余京铜5 1 5 0 0 0 斤,( 其中) 分解户部宝泉局正铜三十三万三千乏酉三十三斤五 两三钱三分三t 厘,分解工部宝源新老两局正铜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斤卜两六钱六 分七厘计算,共解京铜约二千二百一十四万五千斤。( 具体批次及时洲见下表) 表2 :滇铜恢复京运以来运铜批次及起程同期 批次 自滇起程r 期 光绪一i 凡年一门l 八| | 蒋删折”, 第一j n 史档集馆藏:f 宫中挡来批冬折财政类般j j 毪6 4 叽1 3 7 3 1 3 7 7 三起头批 光绪四年十二月二十二只 三起二批 光绪血年七月二十七f i 四起头批 光绪六年十二月十六同 四起二批 光绪七年十一月二十七同 血起头批 光绪八年十一月二十六同 血起二批 光绪十年二月一f 1 六起头批光绪十一年二月一f 六起- 二批 光绪十一年十月三f i 七起头批光绪十二年六月九只 七起二批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六同 八起头批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八同 八起二批 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九同 九起头批光绪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开 九起二批光绪十六年七月四同 十起头批 光绪十六年十- 月二一十f f 十起二批光绪十七年血月二十七同 十一起头批光绪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同 十一起二批光绪十八年四月二开 十二起1 二批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七只 十二起头批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同 十三起头批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四同 十三起- 二批光绪十九年十月十六同 十四起头批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扛f l 十四起二批 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八f 十五起头批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f i 十血起二批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f 1 十六起头批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七闩 十六起二批光绪二十三年一月二十二:同 十七起头批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四f 1 8 十七起批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同 十八起头批 光绪二十四年血月卜九f i 十八起二批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 。四h 十九起头批 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卜匕f t 十九起二批 光绪- 二十六年四月十一同 二十起头批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闩 二十起二批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卜七同 二十一起头批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扛h 二十一起= 批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五只 二十二起头批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三十同 二十二起一:批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九同 二十三起头批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六闩 二十三起批光绪三十年萨月二十八同 二十四起头批 光绪三十年八月四同 二十四起二批 光绪三十年t - 月 扛f 1 二十五起头批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九同 二十五起二批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日 二十六起头批 光绪三十_ 二年五月十七同 二十六起二批 光绪三十三年扛月 二十七起头批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日 二十七起二批 宣统元年二月二十八f 1 二十八起头批 宣统元年九月二十三f 1 二十八起二批 宣统二年 二十九起头批 宣统二年 二十九起二批 宣统三年 三十起头批 宣统三年五月二十六同 汽:l 、一i 。六起一批n 滇起程ii 期系推断i h 。 2 t 起义批乍i 八起大批的时问整理十光缔制木批奏折f 9 2 ) 辑、t 部钱法常( 浊肯布政使州馊给解运 滇铜委员得批坦、案卷,1 3 6 ) 、宫中档未批奏折财政炎脞 卷“、年机处录剐赛折t 胶”卷5 0 7 9 3 、三i 。起火批的时问见滇省档案馆藏“滇省劝业道宣统三年五月一i 六| | 仝复督院奉批迪东局遗撤二i 。起义批 京铜开j 齐项挣货;寿叶申请核销咨行”档0 :1 1 0 6 4 3 0 9 6 。 4 、一i 八起一批令一l 几- 二批的时问系根据以i :所列资料推断f u 束。 综合以e 数据,滇省自同治十三年( 1 8 7 4 年) 恢复京运以来,直到宣统_ 二年( 1 9 1 1 年) ,共办解京铜三千一百三十八万五千余斤。( 同治十三年一百万斤。光绪元年至十五 年八百二f 四万余斤,十血年至宣统未年二千二百一十四万五千斤) 2 、办铜成本 晚清滇省办铜成本主要包括收铜价格和运费。 先来看收铜价格:清政府为了获得铸息,对提高铜价是十分苛刻的除了雍、乾年 问,因收购铜斤价格太低,不能维持铜务,进行了五次加价外”,其采买滇铜的价格直 到同治未年一直没有改变( 每百斤九两二钱) 。同治十三年( 1 8 7 4 年) ,云贵总督岑毓英 招商试办京铜一百万斤,并改变运铜路线,由滇省经广蔼百色运至广东省城,搭招商局 轮船运至天津,然后转运至京。由此铜价及运脚都发生了变化。岑毓英奏请增加的铜价 ( 见下表) 于光绪二年( 1 8 7 6 年) 经户部议准施行。 表3 :岑毓英奏请增加铜价数目国 厂名原定每百斤铜价增加数目合计 东川府属之 八两一钱五分一厘一两一钱血分九两:i 钱一厘 茂丽厂 易门县属万 七两六钱八分五厘一两一钱五分八两八钱三分血厘 宝厂 永北厅属得 六两九钱八分七厘四钱七两三钱八分t 厘 宝坪厂 顺宁府属至 六两九钱八分七厘照旧支给六两九钱八分七厘 宁台厂 自岑毓英奏请增加铜价后,滇铜价格又经历了三次变化。光绪t 血年( 1 8 8 9 年) “每 百斤例价十两三钱”,4 这是第次加价。 光绪一t - j k 年( 1 8 9 2 年) ,滇省矿务公司督办唐炯以公司铜本不足厂民赔累不堪, ”严中r 编箐:清代厶南铜政考,中。乎书局,民固3 7 年发行虹3 7 3 9 。 7 表中资料整理卜岑奋尊刎:岑囊撕公( 鞔英) 遗棠扎卷f 沈厶龙土编:f 近代中田尘利执州( 3 7 2 ,文海 版朴印仃姐1 1 8 2 一1 1 8 3 。 庸炯著:j 垃山尝人白撰年瞎沈0 尼主编:近代中周史科从刊( 1 5 7 ) ,芷海m 版社印行衄3 6 2 。 i o 于是年六月仞一只奏请“每铜百斤加银一两,连前共十两三钱,”。这是第二次加价。 光绪:十上年( 1 8 9 9 年) 唐炯再次上奏况“现时民b j 制造器具,以铜缺少每百 斤价至二十四五两,是民价高于官价己几一倍,又闻湖北江苏鼓铸购买洋铜每百斤价 至三十四五两,因此请“每铜百斤加价六两七钱,连前共银二十两并宽予限期,十 年后再行规复旧例,此为晚清滇铜最后一次加价。 运费主要包括沿途水脚费用和委员的经、帮费用。:同治十三年( 1 8 7 4 年) 岑毓英 奏请改道后,滇铜自厂运至省城的脚费较以前有所增加( 详见下丧) 。 表4 :岑毓英奏请增加脚银数目。 厂名 原定运至省城脚银( 每百斤)增加数目合计 东j i l 府属之茂目日厂八钱五分六厘一钱四分三厘九钱九分九厘 易门县属万宝厂六钱六分一钱血分血厘八钱一分丘厘 永北斤属得童坪厂由厂至大理下关计程十站半。照旧支发二两九钱七分 原定每百斤脚银一两三钱五分一厘六毫 六厘六毫,又自下关至省城, 计程十二站半,原定每百斤脚 银一两六钱一分五厘, 顺宁府属至宁台厂由厂至大理下关,计程十二站照旧支给 三两钱三分 半,原定每百斤脚银一两六钱 一分五厘,又由下关至省城, 计程十二站半,原定每百斤脚 银一两六钱一分血厘。 自滇至广西百色运脚,遵照由滇之寻甸州东川府二路运至四川沪州铜店例,每百力 斤二万矗千两,“后增加为四万四千两。;由广西百色至广东省城,“水程计二十四站, 同。书,贝3 6 6 。 。m 引f 书,血3 8 2 。 “刚0 i 书赴3 8 4 。 “7 就足运员的沿途津贴。 表中资卡 整理十岑备麓刎:岑褒蛐公( 毓英) 遗集,卷f 沈厶尼主编:近代中目史科从刊( 3 7 2 ) 史海 版补目j 行九l 1 9 2 一1 1 8 3 。 “( 清j 岑毓英修陈灿锯厶南通,占卷7 6 食货,占八之矿j 阳,京制,光缔2 0 年划奉衄5 2 。 ( 清) 跫树摊等攫: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订l 五,户部饯法,办制一,光绪i 五年厶印牟。 每铜百斤每站仅给水脚银一分五厘”。计每批需银千八百两:到达广州后“招商局轮 船,由广州e l 岸领铜五十万斤,运至天津每铜百斤,定给水脚保险等项银一两。( 其 中) 自广州至 海,需银二千一百五十两,由广东省支给,自上海午天津。需银_ 二f 八 百血十两。由江苏省支给。”4 合计滇铜从省城运至天津,每批共需水脚等银- ) j 八于八 百两。 光绪九年( 1 9 8 3 年) ,京运滇铜规复旧制,运道仍照定制,由大关、威宁两路运至 泸洲,开支运脚,暂照由省运赴百色成案,每百万斤,支银四万四千两。再出泸洲运 至宜昌,搭轮至汉口,再换轮至上海,由上海抵京。所需水脚银两自泸州至宜昌水脚, “滇省每百斤给银四钱,自宜昌至上海,每百斤湖北给银四钱三分”,“但是户部以此项 开支与旧例( 百色至上海这条运路所花费的水脚银两) 相差过多为由,饬令削减。经过 协商,十三年( 1 8 8 7 年) 议定“自八起头批京铜为始,每批自泸州奄宜昌水脚,滇省实 发库平银一千矗百三t 四两七钱( 每百斤约三钱七厘) 。自宜昌琶上海水脚,湖北实发 库平银一千八百矗十四两( 每百斤约三钱七分) ”。,自上海至天津的水脚不变,仍是二 千八百五十两。合计滇铜从省城运至天津,每批共需水脚等银二万六干八百余两,较走 海路的费用有所节省。 至于运铜委员的经、帮费用,光绪血年,户部议定:滇铜分为两批,每批& 十万斤, 委运官一员领解,应领帮费经费共银三千二百五十两。其中“应由滇省给发银二干五百 两,暂准在盐厘项下借用,下余七百五十两,仍由本部咨令直隶省接起照数拨解,坐粮 厅库存储支发。” 三、晚清滇省铜运的路线、程限以及铜运规章 l 、铜运路线及程限 清代,滇铜在一个时期内是国家铸钱的主要原料,而运铜路钱更是铸钱工业的生命 线。滇铜早在明代就己开始输出,其大规模采办则是在清乾隆年闻,滇铜运京的路线也 是在此时制定的。各厂出铜后,水陆并运,汇集到四川泸州,运员到泸领足铜斤,即扫 帮丌行。此后依次经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直隶等省,运抵京局交 。旃一肌史档案馆被:录刨补遗一t 一专题货币会融,股 卷j6 8 0 9 5 2 7 4 9 ,衄1 2 6 一1 2 8 。 。( 清) 史树梅等撰:钦定人清会典事例卷一订i 五,户部饯法,办钟i 一,光绪i 五年山剐奉。 m ( 清) 曼树梅等攫:钦定人清会典事例卷- 二百i 。五户部钱法,办制一光绪一i 五年山印奉。 “f 文韶等修:缱厶南逋,占榀食货占矿务运道,光绪一 七年刘奉,叽8 。 i d - j 【1h 血8 9 i 丌j 弓il * ,虹1 6 。 收。据严中平在清代云南铜政考中的统计,从汤丹、碌碌诸厂到京,经陆路两千两 百余罩,水路八千二百余罩,共一力- 罩以上。后来为了节省运输成本,丌凿、疏通会沙 江等河道,运铜路线彳+ 稍有变化。其运铜程限为:自泸州至京城,共定限九个月- 二十五 同。 此后滇铜运京路线依次经历了三次变动。 太平天国起义阻断了长江水运,许多已经从滇省起运的铜斤未能运至京城,但又不 能运回滇省,只好暂时存放在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待江路肃清再行起运。成丰三年 ( 1 8 5 3 年) ,京局嗄需铜斤,户部令川、楚封存铜铅改道运京,经查有周i 了墉、景尧春 两运铜斤存于湖北省城,但此时长江下游战火未熄,船只货物仍旧不能畅行,于是议定 此项铜斤由武昌船运入襄河,北抵樊城,再由樊城陆运至河南新野县地方登陆,由该处 陆运,历南阳、裕州、叶县、襄城、长葛、新郑等州县至荣泽县渡黄河,历获嘉、新乡、 汲淇、汤阴、安阳等县,至内黄县楚望集入卫河,然后附漕船经山东、直隶运京。其 由樊城至内黄具体陆程为:湖北襄阳府北岸为樊城,陆运由此启程六十罩襄阳县吕堰驿, 六十甲新野县湍阳驿,六十罩南阳县林水驿,六十罩南阳县苑城驿,六十罩南阳县博望 驿,六十罩裕州赭阳驿,六十罩叶县保安驿,六十罩叶县泼水驿,六十罩襄城县新城驿, 六十罩长葛县石固驿,五十五罩新郑县永新驿,四十五罩新郑县郭店驿,h 卜罩郑州管 城驿,四十罩荣泽县广武驿( 渡黄河) ,七f 罩获嘉县元邮驿,六十单新乡县新中驿, 五十罩汲县卫源驿,五十里淇县淇门驿,六十罩汤阴县宙沟驿,匕十罩彰德府安阳县邺 城驿,百十罩内黄县,三十罩楚望集入卫河,以上陆路驿程计一千三百矗罩。2 ( 见图 中较粗的直线) 这条路线并未固定下来。同治十三年( 1 8 7 4 年) ,岑毓英试办京铜刚时奏请改由 “滇省广南府属之剥隘取道广西百色厅,雇船运至广东省城,换轮船运至海,又由上 海运至天津,换船运至通州4 ( 见图中较细的直线) 其中,由滇省至广西百色厅,计 程一千丘百余十晕。由百色至广州水程约为二千余罩。这是滇铜第= 次改道。程限同 样为九个月二十血日。 表5 :滇铜运道变更图“ “筹议j i l 楚封存制铅改道运京以济鼓铸捕摺成i i = 年 门二i 八| | “,第- - i ) s 史档案馆藏:录酣件h 遗一卜一专 题货币令触脞 卷6 7 8 - - 9 5 0 7 - - 4 5 0 t2 3 3 8 - - 2 3 4 3 。 。t 庆工葺:柴余记卷五,沈厶尼土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 7 5 ) 殳向版 剐行t 且4 5 4 - 4 5 5 。岑奋麓刻:岑蛏斯公( 锍甍) 遗集。卷t 沈“脏土编:近代中困史料从h ( 3 7 2j 上向版f i 印仃旺i1 1 8 6 i - j 引i 。书,鲤1 3 1 5 。 。此i 兰| 根据中n 1 1 ) s t 地幽集第八册( 清) ( 中固肌史地图襞编辑组编轨中毕地幽学 i ;f l 版) 编辑l 脏 1 3 光绪八年( 1 8 8 2 年) ,滇省命政使唐炯又奏请将京铜运道改归旧制( 图中沿长江水 道的路线) ,“以五超二批为始,东川铜斤由大关以达叙州,省店铜斤出威宁以达叙永, 一同运至四川泸州,”o 然后“由泸州至直昌搭换轮船至汉口、上海、天津,由津遵照 新章,改用火车,由马家堡转运京局交收。”2 j 此为滇铜最后一次改道。其程限自滇省赴 泸洲,仍照例限二十三同。自沪洲领运至京,至迟不得过九个月二十五只。但光绪三 十二年( 1 9 0 6 年) ,度支部以京局鼓铸制钱需铜孔急为出,奏请“自斗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六分册-华东师大版上海2007
- 西安科大版·2017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统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第一单元 主题案例二 学习家庭园艺技巧-高中劳动与综合实践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曲靖市中小学生科技素养科学课程 第10课.《螺旋桨飞机》教学设计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城市绿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22.2.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说课稿+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2.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销售商与汽车电子设备供应商合作协议范本
- 《西方史学史》课件第一章
- 弹性力学徐芝纶答案
-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教材(Word)
- 甲醇溶液浓度密度对照表
- 维生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可编辑)
- 车库顶棚玻璃棉保温施工方案
- 外贸中英文商业发票
- 地铁第三方检测技术要求(共30页)
-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