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紧扣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周期性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科学合理地编排竞技健美 操套路动作,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其中难 度动作的编排是成套动作编排中的难点和亮点。但到目前为止,有关竞技健美操成套动 作的编排研究仅停留在一般的定性描述、经验总结、或是单个项目的针对分析上,缺乏 对竞技健美操五个单项的难度动作编排的横向系统分析,相关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薄 弱。 为完善和深化竞技健美操动作编排的理论研究内容,更好地指导竞技健美操难度编 排实践,本文以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中难度动作的编排为研究对象,以第 10 届世 界健美操锦标赛的优秀成套动作为参照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问卷调查 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双、三人和集体六人等五个项 目中的难度动作的组别、难度动作的分值、难度动作组合加分、难度动作申报难度的完 成率、难度动作的空间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概括出竞技健 美操难度动作的编排特征和原则,并预测和展望了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发展趋 势。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 成套难度动作中 12 个难度组别的运用 a 动力性力量难度、 b 静力性力量难度、 c 跳与跃、d 柔韧与平衡的比例为 2:2:6:2; (2)成套难度动作的分值集中分布于 0.6 分-0.8 分之间;成套难度动作申报难度 的完成率趋近于 95%-100%; (3)成套难度动作的难度组合加分运用普遍,难度动作的组合以 c+a 为主导趋势, 并且 c 类难度均是以转体成俯撑系列的难度动作,a 类难度均以提臀起转体 180接文 森系列的难度动作;成套难度动作空间利用 a、b-c-b 结构难度动作为主导趋势; (4)竞技健美操编排集竞技与艺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其中竞技健美 操难度动作的编排特征可以概括为竞技性、发展性、多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5)编排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6)难度编排的发展趋势向高分值难度发展;向于多样化方向发展;难度动作的 完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难度动作组合数量增多的同时前后两个难度的分值向高分值的 难度发展。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 动作编排、特征、原则、发展趋势 ii abstract aerobics is a musical accompaniment, able to demonstrate a continuous, complex, high-intensity sets of action sports action, the project originated from a traditional aerobic exercise, complete set of action must be combined through successive movements, demonstrate flexibility and strength athletes, seven basic steps of the diversity of operating combination of action, difficulty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omplete sets of action sports ability. aerobics carried out in the wide world ten years time, majority of coaches and researcher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for the presentation has a bas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howe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analysis of view: the current competitive aerobics arrangement of the study only remain in the general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lessons learned, or individual items for analysis, so far, no one pair of five individual aerobics horizontal movement in the difficulty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the research in theory more general,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t this stage of the competitive analysis of difficult actions to explore. aerobics classes are skill oriented performance of difficult and beauty of the events, competitive aerobics became the official fig competitions has been revising its rules specified in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rules promulgated by the cycle based on a good routine schedule is the key to victory, while the difficulty of scheduling action is complete is also highlights the difficulties in movement. this paper documents, image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10th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of men, women single, mixed doubles, triple and group six sets of five items outstanding difficulty of movement difficulty in arranging the group action, movement difficulty scores, difficulty of movement combinations of points, reported difficulty difficulty completion rates, movement difficulties of space utilization data were statistical and data analysis system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rrangement of aerobic trend difficulty: 1. difficulty arrangement of the high scores to the difficulty of development; maneuver around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wo high score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score the difficulty of development; iii 2. difficult actions tend to the direction of diversification; 3. difficulty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completion; summed up the difficulty aerobics choreography features: 1. competitive; 2. developmental; 3. pluralism; 4. science; 5. innovative. summarized aerobics difficult actions principles: 1. scientific principles; 2. uniformity principle; 3. innovative principle. keywords: sprots aerobics, difficult movement in the trend of movements difficult, difficult movement in principle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 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竞技健美操竞争格局及其规则的变化对成套动作编排的演进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动作成套动作的运 动项目。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展示 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力量、七种基本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合难度动作完美完成 成套动作的竞技能力 1。 健美操世界锦标赛是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办的堪称世界健美操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它代表了世界健美操运动的最高水平。至 1994 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委员会成立以 来,已成功举办了 10 届。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举办,推动了健美操运动在世界的普 及与发展,展示了健美操运动国际化发展的辉煌业绩,越来越受到各国人们的关注 2。 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于 1995 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第一届,随后在荷兰、 澳大利亚、 意大利、 德国、立陶宛、保加利亚,中国等国家成功的举办了十届(见表 1)。 表表 1 1 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举办的时间与地点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举办的时间与地点 届次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地点 法国 荷兰 澳大 利亚 意大利 德国 德国 立陶宛 保加 利亚 中国 德国 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比赛项目从第一届至第六届均为 4 个单项,分别为:女子单人、 男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从立陶宛举办的第七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开始,增加了集 体六人项目,从此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比赛项目增加到 5 个。历届比赛参赛国分布地域 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覆盖面十分广泛。通过浏览“中国健美操竞赛网”网站, 对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获得金牌的国家及其金牌的枚数进行统计, 具体如下(见表 2),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表表 2 2 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金牌数国家分布一历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金牌数国家分布一览表览表 届次 获得金牌的国家及其枚数 金牌总数 第一届 巴西 3 西班牙 4 第二届 巴西 1 西班牙 1 罗马利亚 1 韩国 1 4 第三届 澳大利亚 1 保加利亚 1 罗马利亚 1 韩国 1 4 第四届 日本 1 西班牙 1 俄罗斯 1 匈牙利 1 4 第五届 巴西 1 日本 1 俄罗斯 1 韩国 1 4 第六届 俄罗斯 1 西班牙 1 罗马利亚 2 5 第七届 俄罗斯 1 西班牙 2 罗马利亚 1 日本 1 5 第八届 巴西 1 新西兰 1 罗马利亚 1 法国 1 保加利亚 1 5 第九届 中国 2 巴西 1 罗马利亚 2 5 第十届 中国 1 巴西 1 罗马利亚 1 西班牙 1 法国 1 5 由表2可以分析出竞技健美操的竞争格局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第一届比赛巴西一枝独秀,到第二届比赛巴西,西班牙,罗马利亚,韩国平分秋色, 随后的几届锦标赛中获得金牌的国家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各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 在整体上得到明显的提高,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罗马尼亚,巴西,西班牙成为世界 健坛的老派劲旅;俄罗斯、保加利亚、日本等国成为世界健坛的中流砥柱;法国、中国、 新西兰通过几年的奋起直追,成为世界健坛后起之秀。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鲜明独特的 项目特色与动作风格。难度动作是健美操运动员体能与技艺的表现,是健美操成套动作 内容的组成部分。但竞技健美操竞赛着眼于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多种复杂动作组 合的过程中,保持整个身体的标准姿态能力。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河流上的浮 冰” 6。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取决于运动员所具备的完成该动作的身体素质能力和所掌 握的完成该动作的正确技术要领。 “对于成套动作中所采用的难度动作,应当力求完成 的完美,因此要求运动员具备与完成该难度动作相符的身体素质。任何与完美完成的偏 差都将予以减分。 ”在裁判过程中,对于出现与运动员素质能力不相符的难度动作,除 了难度裁判扣除该动作的难度分,完成裁判扣除该动作的质量分外,艺术裁判还要扣除 该动作设计的艺术分。它强调“对于成套中出现的每个难度动作,要求运动员在完成过 程中能力上有富余的感觉,给人留下的是轻松优美的印象 7。 体操国际联合会颁布的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20092012与竞技健美操竞赛规 第一章 前言 3 则 20052008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对艺术裁判的评分内容及分值进行了重新调整, 调整后的艺术裁判评分标准更加准确、科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健美操的艺术性要求 8。 新规则中要求艺术裁判对艺术价值进行评判时不仅要看竞赛者完成了什么,而且要看他 们是如何完成的,是在什么位置完成的。 2009 年竞赛规则中 10 分的艺术分值从三个大的 方面进行评分:动作编排 4 分(操化动作、难度动作、过度与连接、托举、配合、场地空 间)+操化内容 3 分+表现与音乐 3 分。 1.1.2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编排的要求 对于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和六人这五个项目在国际体操联合会最新出版的 2009 2012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已明确规定: 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难度动作必须体现出空 中、站立和地面三个空间的均衡性;没有达到最低要求的难度动作为 0 分,但仍被视为 12 个难度动作当中的一个动作;每个运动员最多只能用 12 个难度动作。使用所选的 12 个难度动作时,2 个难度动作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组别的动作相结合,但只能与不同类别 动作相结合;为了获得每个难度动作组的一个难度价值,每个难度组中运动员都必须要 做一个无连接的难度动作;难度动作得分是成套动作中出现的 12 个有分值的动作加上 连接得分;所有难度动作都必须是来自不同类别;地面上的难度动作不得超过 6 个(包 括成俯撑/劈腿落地) ;成俯撑和劈腿落地的动作每类不能超过 2 个 3。 对于混双和三人要求:要得到该难度动作得分,全体运动员必须同时或依次,同或 不同方向完成相同的难度动作(托举动作除外) 4。 对于六人项目:必须完成每个难度组中的至少一个难度动作;要得到 4 组组别难度 动作的得分,全体运动员必须同时或依次,同方向或不同方向完成相同的难度动作(托 举动作除外) ;要得到其余难度动作的得分,全体运动员也可以同时或依次,完成最多 两个不同的难度动作,运动员完成这两个不同难度动作时可以用任意的人员组合形式来 完成 5。 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开展的近二十年时间里,通过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 研究,对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是通过对现有文献资 料的分析来看:有关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有很多文章讨论过,然而有关竞技健美操 难度的编排方面的文章不多,仅有的几篇文章都集中在某个单个项目难度动作编排分 析,对难度动作编排的理解不够深刻与全面。至今没有检索到针对竞技健美操五个单项 的难度动作编排系统全面分析的文章。所以对竞技健美操五个项目的难度编排的系统研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究和推断难度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对广大竞技健美操工作者在成套动作的编排与训练 和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时提供重要参考。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的编排的研究 按照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 ,揭示项群理论训练 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包括 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滑雪、武术、技巧、自由式滑雪、蹦床等运动运动 9。 由于论文的时间和本人的精力的有限,在这里集中参考蹦床、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等 几个项目的编排。 在蹦床方面:周赤乾在1997 年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的分析 一文中认为规定动作的编排时首先要在满足符合国际竞赛规则编排要求的基础上, 把规则 中有特殊要求的两组动作放在成套动作的起始和结束两个部分; 把稳定性较高, 已熟练掌 握的技术动作放在成套动作的中间部分。 对自选动作编排时, 要根据蹦床项目的比赛特点, 采用“前后前”的连接方式, 最高难度动作一般放在成套动作的结束和起始部分, 成 套动作可以有23 个高潮 10。 冯本余,李建东在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网上个人决赛动作的难度选择与编排特征 分析中以通过对 1997 年芬兰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规定、自选共 32 套动作进行难度 与编排统计分析得出:在规定动作编排时, 把对规则有特定要求的两组动作宜放在成套 动作的起始和结束部分;在自选动作的编排时难度值大的动作一般放在成套动作的开始 和结束部分, 而中间部分多用于中等难度和较高难度的动作;获奖牌运动员成套动作难 度分值明显高于未获奖运动员。成套动作可以有 2 3 个高潮 11。 冀方新在蹦床双人同步项目训练及编排方法中认为:动作顺序和难度的编排双 人同步成套的编排不同于个人项目, 在个人项目上,首先在动作的顺序安排上要和运动 员多协商, 找出更合理、更有利的配合顺序; 其次, 在难度的选择上要适中,随着配合 默契程度的提高, 再适当增加难度; 运动员的分工安排从事双人同步项目的 2 名运动 员中,在成套动作编排时, 应以“低手”的比赛动作和自选动作为基础, 适当调整, 让 “高手”迁就于“低手” 。 “低手”的任务是集中注意力, 尽可能高质量、稳定地完成成 套动作, 不要过多地考虑同步性问题。 “高手”的任务除了要高质量地完成成套动作外, 第一章 前言 5 还要调节高度, 控制节奏, 与“低手”保持一致。在双人同步项目比赛中, 同步得分的 差别往往比较大, 好则可得 18 分以上, 差的可能只有 13- 14 分, 而同档次水平的运 动员成套难度分值的差别就不会那么大, 所以加强同步性训练比一味发展难度的意义 更为重大。在成套编排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所选动作的难度和编排顺序是否有利于运动 员同步完成, 正确把握好难度、质量和同步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12。 颜慧,吴丹于九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的女子单人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分析一文 中分析出: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与世界蹦床强国运动员的预跳次数相差不大 ,但在平均 预跳时间上仍有差距。在完成动作的时间上与世界蹦床强国的水平没有差距 ,甚至还略 好 ;向前类动作多于向后类动作 ,转体类多于无转体类 ;身体姿态主要以团身和屈体 为主 ,直体类动作占的比例非常少 ;我国女子运动员空翻转体的阶段变化还不算多, 在训练中必须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以充分体现蹦床的项目特点;我国女子运动员在发展 三周动作上已基本赶上世界蹦床强国的水平 ;但是在两周空翻的转体度数上不如世界 蹦床强国的水平 13。 夏申吾于论我国优秀技巧男单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与编排一文中,通过 对 案例的分析认为在成套动作的难度与编排上我国优秀男单运动员除了发展与世界男单 先进水平接轨的成套外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连接价值 次数 即在单个高难度 动作上利用一次连接价值( 特别是第一、二套) ;在第一、二套编排中尽可能用空翻转 体代替空翻 这既可提高单个动作难度又可增加连接价值;加强快速连接动作的训练提 高连接能力, 特别是连接高难度动作的能力; 单个团三周和单个 1080直旋动作虽然不 能作为第套的成套动作但运动员应掌握之这样可以为优秀运动员炸此编入挂串的成套 中打好基础 14。 丁习明于蹦床成套编排合理性的探讨一文中认为蹦床的成套编排首先要考虑运 动员所能掌握的难度动作有多少,也就是难度动作的储备量;其次采用前、后交叉的基 本方法进行编排,核心难度动作要分布均匀,这样对核心难度动作的顺利完成,保证动 作的连接和运动员合理分配体力都有好处。最后要坚持逐步增加难度的原则,先编排出 难度适中的架子套进行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较高难度动作和高难动作替换架子套中 相对应类型的动作,逐步提高成套难度值,在自选成套编排时,要注意处理好难度与质 量的关系,难度与稳定的关系 15。 于海亮,戈炳珠在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特点和规律一文中论 证了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中 ,有十几个使用频次较多的动作 ,在编排过程中可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以优先考虑这些动作;我国运动员的空翻周数与国外运动员相近 ,但转体度数比其要 少。运动员不能单纯靠增加空翻周数或转体度数来增加难度分 ,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 佳结合点;国内、外运动员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前、后空翻交替进行的 ,这是成套动作编 排的基本规律之一;运动员通常把核心难度动作放在第一个动作上 ,对于能力强、技术 掌握熟练的运动员 ,在结束部分也可安排核心难度动作;用结构类似、难度分较高的动 作替换套路中的相应动作 ,可以改善全套动作;具有新意的创编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觉 ,可避免千篇一律的刻板式编排 16。 竞技体操项目的编排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最多的,竞技体操分类包括: 男子有单杠、双杠、跳马、吊环、鞍马、自由体操六个单项;女子有跳马、高低杠、平 衡木、自由体操四个单项 17。研究编排的文章比较多,根据搜索的文章表明研究编排大 致从两个反面入手,一是根据国际新规则的变化的大环境下对其中的一个单项进行研 究,另一种方式是在同一项目中外优秀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韩华在 2004 年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 发展的新动向一文,其中系统的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杠间 换杠动作继续向腾空和空翻方向发展;注重换杠动作与两杠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 ,促使 成套动作编排更加紧凑、完成更加流畅和”颇具感染力”,是高低杠发展的重要趋向;而 运用扭臂握完成”扭反掏”系列动作 ,还将是高低杠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18。 韩华在对中、外优秀体操选手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 采用“正、反掏转体” 、 “扭跳转体成扭”和“向后大回环跳转成扭臂”等类动作及其连 接为加分主体、及使用“飞行”类动作及其连接为加分主体, 分别是中、外优秀选手单 杠成套加分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单杠的差距主要是缺少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及连 接。在保持目前成套动作编排特色的基础上, 调整成套动作的完成难度及增加飞行动作 的连接完成数量等, 应是中国男子单杠努力的方向 19。 李思民,于涛,于第 38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特点与趋势研 究一文中通过录像统计和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 趋势。结果表明: 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 d 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 与 4 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 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 于加长; 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20。 胡建国,魏旭波,孙伟在 2007 年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新规则下双杠 动作编排的最优化探讨一文,文中分析了 2006 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 第一章 前言 7 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 高低 ,关键取决于“a 分”,如何提高“a 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 ,合理的编排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水平动作套路的编排应做到类型多样化、 动作高难化、 连接直接化、 突出动力化、呈现立体化、体现个性化 21。 周兰芝在 2008 年的浙江体育科学上发表了新规则下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成套 动作编排特征及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一文,文章结论提出女子自由体操空翻类动作的使 用将集中于 e组难度动作 ,以后空翻两周为主 ,后空翻转体540或 900接向前的空 翻串成为成套动作加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翻串动作使用数量将会继续增加 ,成套动 作的难度和动作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艺术体操方面以规则来谈编排的文章比较多,例如倪旭芬在 2003 年的北京体育 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动作编排上的变化分析中指出, 个人项目编排提高艺术价值;突出各项器械的特点;发展联合难度 ,发展脱离视线的抛 接动作 ,减少过渡动作 ,发展除手与臂之外身体其他部位运作器械 ,以及发展一个身 体动作和多个器械动作的结合等建议 23。 刁在箴在 2006 年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基于规则演变的艺术体操成 套编排新思路一文中指出我国集体项目在器械交换、协作配合方面不能停留在量化的 指标上 ,而应注重编排深层的艺术性、多元化和创新性 24。 黄俊亚等人在 2007 年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 应用模式研究中指出应用模式由主要因素、内容和标准三部分组成。模式标准 ,既有 定量指标 ,又具有简明扼要文字说明形式的定性指标 25。 白梅 ,王连起在艺术体操成套编排中器械的抛接与应用一文中认为器械的抛接 和队形的变化 :距离、空间、位置上的显著变化。抛接动作的类型与方式和集体项目成 套队形的变化紧密联系。队形变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器械抛接的距离、方向、 运用等要素。应加强对运动员器械基本技术的练习 ,这其中包括 :熟练性、准确性、多 样性。并在器械训练的方法、手段、内容、形式上进行改革、创新 ,在训练中严格要求。 在成套编排中加强对于器械的变化与灵活应用加以重视 26。 刁在箴,郑婕,凌晨在从艺术体操新规则的实施剖析中外优秀集体队成套动作的编 排兼析十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一文中在对 2005 年艺术体操 3 次国内外大 赛实施新版规则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集体项目成套编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 的探讨。 研究阐述了我国集体项目在器械交换、 协作配合方面不能停留在量化的指标上 ,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而应注重编排深层的艺术性、多元化和创新性。集体项目的成套编排不能局限于数量上 的简单累积 ,而应重视编排价值的艺术性、多样化和协作配合的出新等深层内涵 27。 1.2.2 竞技健美操编排的相关研究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竞技性体操中,由于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等项 目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其与之相关的动作编排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由于竞技 健美操是上个世纪末刚刚兴起的一个项目,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第一届世界健美操锦 标赛始于 1995 年,世界范围了大规模的举行比赛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相关的理论研 究也比较落后。 搜素表明,19942009 年以“竞技健美操”为题目,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共 300 多篇文章: 此检索结果下, 以 “编排” 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共 50 篇, 占总数的 16.6%, 分析检索到的 50 篇研究“编排”的文章,我国健美操工作者对竞技健美操编排的研究 大致经历了 2 个阶段: 19941999 年间, 是对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研究的探索阶段, 这个时间段发表的论 文大多研究成套的创编原则,创编方法上,一般只是就创编的构思、总体布局和段落进 行较浅的分析。周瑞琪等于 1994 年在体育函授上发表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与编 排初探是真正意义上的“初探” ,而在这篇文章中只是在最后的结束部分点到了健美 操成套动作的编排 28。林萍于 1999 年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发表的试析女子竞技性 健美操个人成套动作的编排一文对成套动作编排的时间要素、音乐要素、动作要素和 空间要素进行了研究,但仅仅是在文献资料和个人经验的进行的综述 29。值得一提的是 吴晓红于 1996 年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从首届全国体院健美操比赛看我 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一文中运用录像统计法分析了难度动作,并在文章最后提出 成套编排与音乐的选择必须在符合规则规定的条件下之外,还要力求成套动作编排的新 颖独特 30。 2000 年以后, 随着竞技健美操的世界性比赛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了该项目 的发展,直到国际体操联合会提议健美操有望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以后,对健美操成套 动作编排进入了繁荣时期 31。健美操工作者对编排的研究呈现两个方向。一种是使用录 像统计方法对比赛进行统计,最后提出建议,但对成套的统计仍然大多停留在类似于竞 技体操难度动作的分析层面上;另一种是使用文献资料法,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一 部分结合个人主观经验进行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前言 9 这期间的文献综述类文章中,周燕于 2003 年在体育学刊上发表的竞技健美 操成套动作的创编一文,从创编的步骤、操化动作创编、难度动作的选择、配合、过 渡与连接、队形创编和音乐创编上较全面的分析了成套动作的创编,只是,整篇文章未 提及使用什么方法得到结论,其研究结果相对比较牵强,不能令人信服 32。 2004 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20052008的出台引起健 美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3。部分学者从新旧版本规则的变化入手研究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趋势,论述规则对成套动作艺术性要求的不断提升,指出成套动作的编排应适应规则的 变化。其中就有宓钟琪等于 2007 年在广州体育学院院报上发表了竞技健美操成 套动作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一文,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 对第 9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我国优秀选手及冠军选手的成套动作编排,试图找到竞技健美操 成套动作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34。 赵燕于 2007 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则向导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 编排的研究中指出,规则的修改决定了竞技健美操将在保持项目特色的前提下向着高 艺术性、高观赏性和高竞技性的方向发展,队形的总数基本没有变化,平均秒一次队形 变化,但队形变化更合理。不同人数配合的托举形式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其多样性有 待提高。三个平面空间转换的类型和方法无创新,与总趋势不一致 35。 李全,黄强发表的第 9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特点 研究一文中对第 9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 2 个 a 组、2 个 b 组、6 个 c 组、2 个 d 组的编排特 征; 前 3 名优秀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 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 4 和第 8 个; 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 b 组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 1-2 次组 合难度动作也是当前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36。 郭红叶,刁在箴于 2008 年在河北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 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 , 文中对 2006 年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女单 比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析表明 : 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的均 衡性与冠军选手差别不大 , 在难度动作组别的选择上 , 我国选手对 a 类、b 类动作 的选择均少于冠军选手 , 在难度级别的选择上以及难度组别在成套中出现顺序的多样 性上均不及冠军选手 , 在联合难度动作上我国选手优于冠军选手 , 但难度级别在成 套动作中的编排上与冠军选手有一定差距 37。 在诸多的研究中大多停留在对竞技健美操单个项目的对比分析上,有的是结合单个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项目具体分析,有的是结合单个项目单个规则进行分析,把竞技健美操五个项目一起横 向比较,结合项目的规则进行具体分析尚未搜索到。 1.2.3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的研究 在以“竞技健美操”为检索的结果下,再进行“难度编排”或者“难度动作编排” 的高级检索,共 13 篇,占总数的 5.8%,在检索到的 11 篇文章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 章仅有 4 篇,此结果说明,我国健美操工作者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编排 的研究还不够,而且质量也不高。 韩宝红在 2006 年辽宁体育科技中发表了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编排 对比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男单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 难度动 作的级别稍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析高于国外选手; 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合 理; 联合难度动作与冠军选手尚有一定的差距 38。 李全在 2006 年的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发表了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 度动作的编排特点研究一文,其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的成套难 度动作总体趋向于 2 个 a 组、2 个 b 组、6 个 c 组、2 个 d 组的编排特征;的编排结构; 世界优秀健美操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 ,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 4 和第 8 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 b 类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 1-2 次组合 难度动作也是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39。 刘爱梅于 2006 年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难度 编排分析中指出我国男单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 难度动作的 级别稍高于国外选手,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合理; 联合难度动作与冠军选手尚 有一定的差距 40。 郭红叶在 2008 年河北体育学院学报中发表了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难度 编排对比分析一文,研究结果说明了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的均衡性与 冠军选手差别不大 , 在难度动作组别的选择上 , 我国选手对 a 类、b 类动作的选择均 少于冠军选手 , 在难度级别的选择上以及难度组别在成套中出现顺序的多样性上均不 及冠军选手 , 在联合难度动作上我国选手优于冠军选手 , 但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 的编排上与冠军选手有一定差距 41。 另外搜素过程中发现:可以看出仅有的几篇关于难度动作编排的文章主要出现在 2006 年南京世界健美操竞标赛之后, 这是中国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一年 42。 表明我国 第一章 前言 11 健美操工作者有研究编排的高度积极性,但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来研究难度动作的编排, 并且对健美操难度的编排的分析不够全面和彻底,没有从对难度动作编排的特征研究, 对难度动作编排的原则研究,对难度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探讨。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中难度动作的编排。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和超星电子图书,查阅竞技健美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 等专业书籍 12 本;借助谷歌搜索引擎、中国 cnki 学术文献总库、维普期刊全文、中 国健美操网、国际体操联合会网站等网络资源,以“竞技健美操、健美操、动作编排、 动作难度、发展趋势”等为检索词,以 19992009 年为检索时间段,检索出近千篇相 关的学术论文,通过进一步地筛选和分析,选取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 78 篇论文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学习。 2.2.2 录像观察录像观察法法 通观第 10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比赛录像后,对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和六人等 五个项目的动作难度组别、申报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难度动作的空间利用情况进行了 分类观看和统计,并对难度动作的分值和组合加分进行了统计。 2.2.3 问卷调查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在查阅有关资料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结合对第 10 届世界 健美操锦标赛男单,女单,混双,三人,集体六人五个项目的优秀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 的难度动作编排的总结和归纳,笔者初步设计出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编排特征和竞技 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编排原则的调查问卷初稿,多次征求导师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又经 修改后确定了调查问卷内容。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为了准确地把握当今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编排特征和竞 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编排原则,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的体操教研室、艺健教研 室的资深专家为主要的发放对象, 。 (3)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专家问卷由本人向专家进行面谈并及时发放回收问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卷,回收率 100; (4)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对问卷表的结构效度检验,主要采用专家评定法,请 专家们对调查表内容的各个条目进行分析评判,尽量做到求同舍异。内容效度上,主要 采用的是专家评定法,请有关专家逐一审核,保留多数专家共同认可的条目,删除有争 议或无把握的条目。 (5)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采取再测信度的方法对调查问卷的 信度进行检验,对所确定的 20 名资深专家进行两次测试,时间间隔为 15 天,然后求 出两次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其再测信度系数为 r0.79(p0.01) 。故确信该问卷调 查表是有较好的分辨力。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表和 spss12.0 统计软件对有关资料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5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第 10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编排分析 3.1.1第 10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动作作中难度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的组别分析 3.1.1.1 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男子单人成套动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组别分析 表 3 男子单人项目前三名难度动作的组别统计 难度 组别 金牌 西班牙 银牌 法国 铜牌 中国 总计 百分比 a 2 3 3 8 22.2% b 1 2 1 4 11.1% c 6 5 7 18 50% d 3 2 1 6 16.6% 由表 3 可以分析出:男子单人项目前三名的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中 a 类难度动作占 总比例的 22.2%,b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列的 11.1%,c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50%,d 类 难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16.6%,c 类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的编排占了一半的比例,a 类、b 类、 d 类难度动作的编排比较相似。 其中中国队的成套难度动作的 12 个难度动作编排中, c 类难度动作就运用了 7 个之多,而 b 类难度、d 类难度分别只编排了 1 个,以保证规 则中难度动作不缺组的要求。 3.1.1.2 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女子单人成套动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组别分析。 表 4 女子单人项目前三名难度动作的组别统计 难度 组别 金牌 巴西 银牌 罗马尼亚 铜牌 新西兰 总计 百分比 a 2 2 2 6 16.6% b 2 1 2 5 13.8% c 6 7 6 19 52.7% d 2 2 2 6 16.6% 由表 4 可以分析出:女子单人项目前三名的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中 a 类难度动作占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总比例的 16.6%,b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列的 13.8%,c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52.7%,d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16.6%,c 类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比例超过了一半,a 类、 b 类、d 类难度动作的编排比较相似,平均每个成套难度动作中这三类难度都编排了 2 个。a 类、b 类、c 类、d 类在成套动作编排的比例约为 2 2 6 2 的趋势。 3.1.1.3 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混双成套动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组别分析。 表 5 混双项目前三名难度动作的组别统计 组别 金牌 法国 银牌 罗马尼亚 1 铜牌 罗马尼亚 2 总计 百分比 a 1 2 2 5 13.8% b 3 2 2 7 19.4% c 5 6 6 17 47.2% d 3 2 2 7 19.4% 由表 5 可以分析出:混双项目前三名的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中 a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 例的 13.8%,b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列的 19.4%,c 类难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47.2%,d 类难 度动作占总比例的 19.2%, c 类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比例将近达到了一半, b 类、 d 类难度动作的编排比例数据一样,a 类难度动作的编排最低,其中冠军法国队的成套 难度动作的 12 个难度动作编排中,b 类难度动作、c 类难度动作、d 类难度动作的编排 相对来说在成套动作中分布比较均衡。 3.1.1.4 世界健美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