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摘要 庄子和龚自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启蒙性质的人物,两人都身处特殊的 历史时期,并以先觉者、启蒙者的姿态对社会现象及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 析和严厉的批判。而在龚自珍闪光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当中,又呈现出了 与庄子错综复杂而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龚自珍与庄子 在思想和文学上所体现的这种深刻而微妙的内在联系。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龚白珍接受庄子思想的背景”,论述了清代庄子思想盛行的原因, 从而揭示出龚自珍接受庄子影响的客观因素。第二章是“龚自珍对庄子哲 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认真分析了龚自珍在哲学思想上与庄子的继承关 系,并从历史的角度切入,结合龚自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变化、 人文思潮等客观因素导致龚自珍对庄子思想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再从人物 性格特点及治学态度等主观因素分析这一转化的必然性。第三章是“龚白 珍对庄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通过对龚自珍的诗、词及散文和庄子作 品文本的细读,从“自然”、“雄奇”、“神妙 三个方面入手,找到他们作 品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使得原本深远而微妙的影响关系呈现出一个清晰 的脉络,并阐明这种影响关系最终渗透到作家的艺术感受力、审美理想、 人格精神等深层文化内涵中。 关键词:龚自珍庄子哲学美学思想 t h o u g h to fi n h e r 【1 a n c ea n d t ra n s f o r m a t l 0 nb e t w e e n g o n g z i z h e na n d z h u a n g z i a bs t r a c t z h u a n g z ia n dg o n gz i z h e nw e r et w oc h a r a c t e r sw h oh a dt h ei n i t i a t i o n n a t u r ei nt h e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t h e yb o t hp l a c e dt h es p e c i a l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 ,a n d h a dc a r r i e do nt h ep r o f o u n d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s e v e r ec r i t i q u et ot h ef e u d a l i s me n d s o c i e t yb yt h ei l l u m i n a t ia n de n l i g h t e n e r sp o s t u r e b u ti ng o n g z i z h e n sf l a s h t h o u g h ta n ds h a r pl a n g u a g e ,a l s op r e s e n t e dc o m p l i c a t e da n di n e x t r i c a b l el i n k w i t hz h u a n g z i t h i sp a p e r sm a i nr e s e a r c hi st h i sk i n do fp r o f o u n da n ds u b t l e i n n e rl i n kw h i c hm a n i f e s t si nt h et h o u g h ta n dt h el i t e r a t u r eb e t w e e ng o n g z i z h e na n dz h u a n g z i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i st h a tt h eb a c k g r o u n dw h i c hg o n gz i z h e na c c e p t e dz h u a n g z i st h o u g h t i t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r e a s o nw h i c hz h u a n g z i st h o u g h tw a si nv o g u ei nt h eq i n g d y n a s t y , t h u sr e v e a l s t h e o b j e c t i v ef a c t o r sw h i c hg o n gz i z h e na c c e p t e d z h u a n g z i sa f f e c t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st h a tp h i l o s o p h i ct h o u g h to f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b e t w e e ng o n gz i z h e na n dz h u a n g z i i ta n a l y z e st h e i r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f r o mh i s t o r i c a la n g l ea n a l y z e st h a ts o c i a lc h a n g e a n dh u m a n i t i e s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c a u s e dg o n gz i z h e n sc r e a t i v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w h i c hc a r r i e do nt oz h u a n g z i st h o u g h t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i st h a ta e s t h e t i c t h o u g h to f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b e t w e e ng o n g z i z h e na n dz h u a n g z i t h r o u g ht og o n gz i z h e n sp o e ma n dp r o s e a n dz h u a n g z i st e x tr e a d i n g a t t e n t i v e l y , i tf i n d st h es i m i l a r i t yo f t h e i rw o r k sa r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u s ,i tc a u s e s o r i g i n a l l yp r o f o u n da n ds u b t l er e l a t i o n st os h o wac l e a rv e i n f u r t h e r m o r e ,i t e x p o u n d st h a tt h i sk i n do fi n f l u e n c es e e p sf i n a l l yi n - d e p t hc u l t u r ec o n n o t a t i o n s , s u c ha sw r i t e r sa r t i s t i cf e e l i n gs t r e n g t h ,a e s t h e t i ci d e a la n dp e r s o n a l i t ys p i r i t k e yw o r d s g o n gz i z h e n ;z h u a n g z i ;p h i l o s o p h y ;a e s t h e t i c s ;t h o u g h t i i i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 互洋 l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诎2 年6 只f 1 5 日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囱即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豆浑翩签名:够魄冲易月,彳日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引言 庄子和龚自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启蒙性质的人物,他们在思想和文学上取得的成就 对当时乃至后世都起到了极深的影响。庄子生活在群雄逐鹿,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当 时的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而龚自珍则处于古代与近代 的历史转折点上,其腐朽的封建主义社会面临着天崩地裂的瓦解与重创。两人都身处特 殊的历史时期,并以先觉者、启蒙者的姿态对社会现象及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 的批判,其思想的深度与力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同时,他们也堪 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虽然两人的著作不多,但一部庄子就能独步天下, 一本龚自珍全集便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先河。依照传统的历史切割,庄子和龚自 珍分别站在古代坐标轴上的起点与终点,其时空跨度之大,难免导致传统文化在沿袭过 程中的嬗变与断裂。但更为奇妙的是,时空的距离无法摆脱文化磁场的引力,植根于中 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历代文人们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 龚自珍与庄子在思想和文学上所体现的这种深刻而微妙的内在联系。 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对于庄子及庄子一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全面而深入的阶 段,并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后人的影响从哲学和美学两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和挖掘。如尚永亮著的庄骚传播和接受史综论,其中详细地论述了庄子在秦汉 及魏晋时期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还有孙以楷主编六卷本的道家与中国哲学( 分为先 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明清卷) ,也对庄学的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 和阐发。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人们对于庄子丰富内涵的挖掘可谓方 兴未艾,并将目光投向了庄子乃至道家与近代学者的关系上。如崔大华的庄学研究 中专章论述了庄子对近代思潮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康有为、章太炎等。但 纵观这一领域,作为站在古代与近代转折点上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龚自珍与庄子的关系, 学术界研究甚少,至今没有完整的文章或著作问世。偶有学者关注,也是稍稍涉猎,浅 尝辄止,如季镇淮的略论龚自珍的诗、陈铭的龚自珍评传、尚永亮著的庄骚传 播和接受史综论、王镇远的剑气箫心、关爱和的剑气箫心龚诗魂等。综观以上 学者的观点,主要是从庄子对龚自珍创作精神和创作特点的影响的角度加以观照。如尚 1 广。西r 大掌硕士掌位沦文 龚自珍对庄- t - 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永亮说:“翻开近代史册,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叛逆精神极强而又一生困厄下僚 的近代文学先驱龚自珍。龚自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受到庄子的极大影响” “自称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的龚自珍,更多地是将庄子那种愤世嫉俗的精神 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发而为文,极具穿透力、震撼力,而又饶有一种先觉者无人理解的 孤独、悲凉之感。圆王镇远认为:“庄、骚之词纵横开阖,浓郁沉挚,无论从文词 的绚丽、感情的内蕴,还是从变幻莫测的创作心态来看都可以说是定庵诗的先导,所以 定庵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庄、屈是自己效法的对象。” 陈铭也认为除考据学、今文经学和 佛学三种思想渊源之外,“对龚自珍影响最大的思想,便是道家,主要是老庄的思想和 道教的神仙故事。而老庄和道教对龚自珍思想的影响,与其说是哲理方面,勿宁说是想 象力方面。固目前对于庄子与龚自珍之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美学的层面上,而在两 者哲学思想继承的方面却有所忽略。这主要是因为在龚自珍的作品中没有明显的关于接 受庄子思想的专著,也没有在字里行间大量地表露其影响的痕迹,而在清代及近代关于 庄学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如王夫之的庄子通和庄子解,章太炎的齐物论释 和庄子解故,严复的庄子评点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庄子与龚自珍影响 关系。笔者认为关于庄子对龚自珍的影响完全可以再向前拓展一步,龚自珍称庄子 是“名理孕异梦 ,而后“盘踞肝肠深,正是他先对“名理 的充分理解、消化和吸收, 庄子的哲学思想才能深入骨髓,然后文学创作才能达到神似大于形似。值得一提的 是,崔大华在庄学研究中作了披荆斩棘、开拓先路的工作。他在论述庄子对康有为、 梁启超等近代学者的影响时认为,康有为的自然人性论虽然受到告子人性论观点的影 响,但实际上这一根源可以追溯到庄子;还有康有为等人提到的“心死”、“心力 也是受到庄子“心”论的影响。但是在康有为之前,中国近代第一个接受告子自然人性 论、提到“心死”以及开创“心力”的是龚自珍,而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无疑是不 能被忽视的。作为开启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学史的第一人,龚自珍对后继者的精神启蒙 可谓是振聋发聩,而他对古代前贤的继承无疑也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因为这确立了中 国在思想与文化上由古代迈向近代的转折标志。跳过龚自珍与庄子的关系,去研究庄子 对近代其他人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史链条上的一个断口。基于以上原因,本文 国尚永亮序骚传播和接受史综论 m ,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6 年,p 7 6 7 7 o 同上,p 8 0 _ 喝1 国王镇远剑气箫心 m ,中华书局,2 0 0 4 年,p 1 9 7 。陈铭龚自珍评传 m ,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p 9 2 2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欲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将庄子与龚自珍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加以细致地梳 理,找到相同之处,并分析两者继承关系的深刻性,以达到定的理论高度。同时结合 龚白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性格特点和学术思想,探究他对庄子思想所进行的时代转 化。 本文主要是想通过龚自珍与庄子之关系这一线索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与近代民族文 化史、精神史与文学史的内在联系。庄子与龚自珍虽然生活年代相距甚远,但他们却身 处一个相似的精神文化空间之中。庄子的生活年代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而龚自珍 所处的由古代向近代更迭的中国,面对的是古今中西一大变革之会,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活都发生着全方位的转型。身处这样动荡的历史情境,敏感、孤傲的龚自珍在精 神上与庄子产生了共鸣,所以他说:“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从哲学角度,本文主 要考察在中国近代民族和文化危机的历史背景下,龚自珍欲寻求救亡图存之法而从古老 的庄子哲学那里获得的精神启迪,并在时代变革与民主启蒙思潮的影响下对庄子哲学所 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先驱者,龚自珍的这种承前启后 的开拓之功是不可磨灭的,随后的近代思潮和运动也正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庄学精神 的进一步磨砺发扬。从美学角度来讲,则希望通过对两人创作精神及特点的比较,探讨 传统文学富有生命力的近代特征和近代文学所如何传承的生生不息的古老文明。 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龚自珍接受庄子思想的背景 ,论述了清代庄子思想 盛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龚自珍接受庄子影响的客观因素。第二章是“龚自珍对庄子哲 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认真分析了龚自珍在哲学思想上与庄子的继承关系,并从历史 的角度切入,结合龚自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变化、人文思潮等客观因素导致龚 自珍对庄子思想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再从人物性格特点及治学态度等主观因素分析这一 转化的必然性。第三章是“龚自珍对庄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对于两人美学思想 的研究主要借鉴郑家建先生研究鲁迅与庄子关系的方法回,通过对龚自珍的诗、词及散 文和庄子作品文本的细读,从“自然”、“雄奇”、“神妙 三个方面入手,找到他们作品 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使得原本深远而微妙的影响关系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并阐明 这种影响关系最终渗透到作家的艺术感受力、审美理想、人格精神等深层文化内涵中。 本文以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为基础,全面获取相关资料,力求掌握研究全貌,做到 述论结合,言之成理。 圆郑家建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 j ,文艺理论研究,2 0 0 1 ( 1 ) 3 s t - 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第一章龚自珍接受庄子思想的背景 1 1 清代乾、嘉、道时期学术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有清一代,学术思想几经变革。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 亲身经历了明清更替的时代变局,在学术思想上更加推崇务实之风,痛斥程朱理学和陆 王心学的空疏学风。顾炎武在谈到这一点时指出:“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 综当代之务,举夫子之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日无言。以明心论性之 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认为“以无本之人而谈空虚之学”将导致天下大乱,国家衰亡。而补救的办法就 是要研读经典,其方法是要字斟句酌地寻求确凿而可靠的解释,所以说是“读九经自考 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 固到了康、雍、乾时期学风转而 一变,康熙、乾隆都积极地学习汉族文化,如修一统志,编纂四库全书等,对 于此期学术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时期也是清朝统治者控制思想最为严酷 的时期,“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文字狱的专制淫威,使知识分子犹如 惊弓之鸟,惶恐终日。因此学者们只好在与现实问题几乎毫无关系的训诂考据中寻求安 身立命之所。于是乾嘉时期考据之学达于鼎盛,出现了“家家许、郑,人人贾、马,东 汉学烂然如日中天”固的局面。 龚自珍接受考据学派的思想,除了受到当时学术环境的大背景影响之外,还有其家 学渊源的因素。他的外祖父段玉裁,师从戴震,是有名的考据学派大师。1 7 9 9 年,年仅 八岁的龚自珍开始读登科录,搜辑二百年科名掌故,而搜集资料,正是考据学派治 学的初步。十二岁,跟随段玉裁学习许氏说文部目,“以经说字,以字说经”,从文 字学引申经义,又以经义丰富文字学内蕴。从此,关于古代典章、制度、名物的考证之 学,无论古今官制、目录学、历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版本学等等,龚自珍均有涉猎, 而且终身不废。晚年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还以未能在考据学上有所成就而深感遗 ( 清)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m 岳麓书社,1 9 9 4 年,p 2 3 9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顾亭林诗文集 m ,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p 4 3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 m ,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p 7 6 回咏史见(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4 7 1 。( 清)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p 7 4 4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龚自珍对庄子- 已想的继承与转化 憾,并教育儿子以此为鉴:“俭腹高谈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五经烂熟家常饭,莫 似而翁啜九流。”他希望儿子“莫抛心力贸才名” ,继承考据学派的传统。 从清初考据学兴起之始,其研究对象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诸子之学被看成“异端 文学”而不受重视。随后在考据风气相当繁盛的乾嘉时代,经学“其实已经成了考据的 试验场,各种传统的学术方法如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等 等,其实都已经在这块本来就不很生疏的土地上,用尽了十八般武艺 ,对经典所做 的注释以及对经典注释所做的义疏可谓层出不穷,这使得经学这有限的资源遭到无限的 开掘,所以,“当后来的学者试图在传统学术中寻找自己施展才智的领域时,不免眼光 溢出经典之外,找到了同样可以施展文献功夫的诸子”。比如钱大昕、王念孙、汪中、 焦循等人,就是用治经之法来治诸子。他们把诸子书当作了一种解读经典文献的辅助资 料。另一种情况,就是在治经的过程中把诸子书作为思想和文化资源,以表达支持自己 的观点。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戴震,他在著作孟子字义疏证中就综合了儒 道两家传统,不再单纯奉儒家思想为圭臬。因此,这些做法为先秦诸子成为考据学的中 心内容提供了契机,此后越来越多的文人将视线转移其上。龚自珍在释风一文中对 “风字的考证,就引用庄子语言作了阐释:“庄周曰夔怜炫,炫怜蛇,蛇怜风, 风怜目。 并且对道家所说的“无形么虫万亿,昼夜啮人肤,肤觉者亿之一耳,是 故有老死病 亦信之。可见,龚自珍已对庄子学说颇为重视,并将其作为治学的重要 材料资源。 诸子之学尤其是庄学的渐渐兴盛,除了乾嘉以来考据资源的扩充之外,另一原因则 体现为在学术思想上颠覆传统权威的现实需要。其中最敏感而突出的话题就是关于“情 与“理”的论辩,用理学家的话说即是人心与道心、人欲与天理之间关系的讨论。几千 年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封建政治秩序与社会生活的根本观念上始终占据着统治 地位。后来的宋明理学作为儒家主流,更是凸显和强调“理 、“心 这样一些形而上的 语词,把“天理 这种具有绝对超越性质的主体“提升到笼罩一切的高调道德主义囝, 而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人始终活在绝对真理的枷锁之下,合理欲望受到严重压抑。对 回(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5 3 7 。同上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叫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p s 0 1 回同上 释风见龚自珍全集,p 1 2 8 释风见(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1 2 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蝴,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p 5 0 2 5 龚自珍对庄- - 3 f - 思想的继考与幸等化 于宋明理学戕害人性的说教,清代一些学者一直相当反感,他们最初是从肯定入的自然 本性的合理性出发,批判超越一切“理 的虚构性,因此,“像一直主张顺适性情的道 家思想,就有可能兜了一个圈子从儒家的后门进入诠释的资源 。清代中叶的考据学 家通过重新考证“情 与“理”这两个理学最核心的词语,来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迂回 的挑战。首先是戴震,他说:“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圆将人性概括为欲、情、知三个方面,这是戴震以前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曾提出的。在 欲、情、知三者之中,他认为“情”“欲”较之“知 ,与人性的关系更为密切,他说: “生养之道,存乎欲者也;感通之道,存乎情者也;二者,自然之符,天下之事举矣。 将入的情欲放在人性的首位,这与儒家正统的入性论是相冲突的,而与道家自然人性 论却有着渊源关系。老子主张“人法自然 ,庄子主张“法天贵真 ,之后告子又认为人 性“无善无不善 ,将人性几乎纯粹理解为人的本能。后来,龚自珍继承了黄宗羲、顾 炎武特别是戴震对“理”的批判,反对窒息人们精神的虚构僵化的“理 ,主张满足人 们的欲望,肯定人的自然本性。他写有阐告子和论私两篇文章,有力地批驳了 理学存理灭欲的虚伪性。还有他的“尊情说和“童心论 ,探其理论渊源,都是与道 家老庄思想一脉相承的。 1 2 鸦片战争前夕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危机 龚自珍生活在中国向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迭的时代,古老的中国早已经过繁 荣发展阶段,而逐渐陷入了停滞状态。而且,清朝统治也已从昔日的“康乾盛世 走向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 的衰世阶段。此时,“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 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 。同时,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侵略的步伐,他们对中国疯狂展开殖民掠夺。但面对如此内忧外 患,清朝各级官员却仍麻木不仁,“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 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 。清初文人“天下兴亡, o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p 5 0 2 o (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卷下,见孟子字义疏证 加,中华书局,1 9 8 2 年2 版,p 4 0 ( 清) 戴震原善卷上,见孟子字义疏证 m ,中华书局,1 9 8 2 年2 版,p 6 4 每尊隐见(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8 7 西域置行省议见龚自珍全集,p 1 0 6 西明良论二见龚自珍全集,p 3 2 6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匹夫有责”的激情澎湃,在这些士大夫心中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混世思想的无耻 和卑劣。这些腐化堕落的寄生虫也是整个社会走向大崩溃的催化剂。 正当人们沉醉于社会承平的假象之时,龚自珍却敏锐地觉察到浮华背后即将爆发的 灾难,他形象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景象:“履霜之餍,寒于坚冰,未雨之鸟,戚于飘 摇,痹痨之疾,殆于痈疽,将萎之华,惨于槁木。 面对世人的麻木无知,龚自珍无奈 地感叹“一虫惊警谁独醒”,这种悲凉的孤独感浸彻他的整个身心。但古往今来,每个 时代都有这样一些承受孤独的仁人志士,所以龚自珍转而向古人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 藉。他那愤世嫉俗的叛逆思想与放荡不羁的浪漫性格恰好与庄子、屈原一拍即合,而庄 子那“今也以天下惑 和屈原“国无人莫我知兮” 的强烈孤独感,使得拥有同样心境 的龚自珍能够充分理解庄屈的感受,由此“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 成为龚自珍心 灵深处的真实写照,庄子的思想和性格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龚自珍。可以说, 庄子精神是龚自珍前进路上的指明灯,是他进行思想与文化战斗的有利武器。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 想界与文化界也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条件下,学者们埋首 故纸堆,严重脱离实际,而且考据学研究愈来愈支离破碎,正如方东树所批评的那样: “汉学诸人,言言有据,字字有考,只向纸上与古人争训诂形声,传注驳杂,援据群籍, 证佐数千条,反之身己心行,推之人民家国,了无益处,徒使人狂惑失守,不得所用。 这样的学术思想对国家和人民了无益处,只能加速社会的腐朽和崩溃。于是清初重视 实证与博学,倡导具有批判求实精神的经世致用之学被重新提起,龚自珍就是众多学者 中的杰出代表。 龚自珍虽然精通传统的考据之学,但基于狂放不羁的个性和时代的巨变,促使他突 破僵死的教条,寻求变革创新之法。在面对朋友劝说自己“曷不写定易、书、诗、 春秋 时,龚自珍回应n - “方读百家,好杂家之言 ,并且自己“又有事天地东西 南北之学 ,所以说他的志向不是埋首穷经,而是在如何治理好天下国家的时政上。 龚自珍还师从当时的今文经学大师刘逢禄,主要研究公羊春秋,援引其中的微言大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见龚自珍全集,p 7 毋天地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 ,中华书局,1 9 8 3 年,p 3 2 9 ( 宋) 朱熹楚辞集注离骚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9 年,p 2 6 龚自珍全集,p 4 8 5 ( 清) 方东树汉学商兑,转引乔志强龚自珍学术思想初探一以经史为中心的考察 d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 0 0 2 年,p 6 。古史钩沉论三见(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2 5 7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义,阐发自己的变革思想。清代的今文经学,从庄存与创立复兴,中经孔广森、刘逢禄、 宋翔风等,到了龚自珍才将对今文经学的阐发与变革社会现实直接联系起来,并使今文 经学发展成一种学术思潮,在乾嘉汉学走向衰败后代之而起。魏源在评价龚自珍的学术 思想时,说他“于经通公羊春秋,于史长西北舆地,其文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周、 秦诸子吉乐金石为崖郭,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稍后张维屏又说:“近数十 年来,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这都说明了龚自 珍推动经世思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经世思想的抬头是鸦片战争前夕诸子学复兴的一个重要契机。自从明代中后期西洋 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在两三个世纪里,各种西洋新知不断输入中国,并开始慢慢渗透到 中国的知识系统中,而此时西洋知识的影响力度还不足以撼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 根基。但到了十九世纪,当殖民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后,其以实用理 性为中心的思想文化也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旧的经验与新的知识、古代经典和现代知识 完全脱节,中国文人那点儿钻故纸堆的考据功夫在面对社会重重危机之时,已无力作出 回应。于是,中国陷入了“有史以来少见的文化困境 。有了困境就要寻找出路,其 中一些人把中西文化的关系解释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说中学是西学的根源,西 学是仿效中学发展来的。但两种思想文化体系明明就是方枘圆凿,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硬把两者说成一回事未免过于迂腐。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天朝上国”的尊 严,不肯轻易臣服于向来所鄙视的外夷罢了。好在中国还有少数的文化精英,在走出困 惑后开辟出了另一条途径。他们认为要理解西洋思想,就要有一套理解的知识资源,即 用中国的语言文化思维模式来阐释西洋新知。如此,西学的本质没变,只不过经过重 新阐释之后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所以在试图寻找新资源的时 候,“药方只贩古时丹” 的中国文人又会回到过去所有的古典中寻找,这似乎已成了一 种约定俗成的做法。而在重新诠释古典的过程中,人们开始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儒 家经典在历史的重负与现时的挑战下,似乎已经枯竭殆尽,再也没有什么可被挖掘的东 西了,逐渐暴露了它欠缺实效的弊端。然而,这却给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学说一个重获 娜( 清) 魏源定盒文录序见龚自珍全集,p 6 5 1 回( 清)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转引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p 3 4 0 留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p 4 9 8 回葛兆光指出:“用汉语说话、浸淫在中国文化习惯中,用中国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中国人”,“要理解西洋的思想。 更得有一套理解的知识资源”。见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 4 9 9 四(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啦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5 1 3 8 g - 西大学硕士掌位论文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考。亨转化 新生的机会,“原来就处于边缘的,其诠释的边界并不严格的其他古典资源,却很快可 以进入新的语境,得到新的理解而转化为新知识,比如诸子学和佛学 。其中的原因固 然很复杂,但主要的背景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许多原来散在边缘或被当作异端的 文献,此时也突然得到重视,这代表了传统思想内部资源的重估,中心与边陲的重组, 而促成重估与重组的一个重要动因,是思想与社会的互相激荡。圆因此,在鸦片战争前 夕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庄子学说作为诸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文人 学者所关注,这正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进程。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 5 0 0 。同上,p 5 0 1 9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第二章龚自珍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2 1 提倡个性解放的人性论 2 1 1 无善无恶的自然人性论 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是清朝嘉道年间,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走上穷途末路。在 社会危机的压力之下,龚自珍与一批开明的知识分子省察大势,他们不满程朱理学的空 疏学风和专制统治,为救时除弊他们继承明末清初实学家的批判精神,举起“经世致用” 的旗帜,发出更法改革的呼声,沉寂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批判思潮由此复兴和发展。龚 自珍对封建末世的批判,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专制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和扼杀。为了将 人的个性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冲破程朱理学“性善欲恶 的牢笼,重新 确立合理的人性观念。程朱人性论的思想渊源来自孟子的性善论,苟子的性恶论与孟子 的性善论虽有对立与争论,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名教制度。惟有告 子“无善无不善 的人性论,才能为龚自珍倡导个性自由、反对封建专制的观点提供理 论上的依据。 龚自珍改革弊政的政治主张和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就是建立在“无善无不善 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在阐告子一文中指出:“龚氏之言性,则宗无善无不善 而已矣,善恶皆后起者。夫无善也,则可以为桀矣;无不善也,则可以为尧矣为尧 矣,性不加菀;为桀矣,性不加枯。为尧矣,性之桀不亡走;为桀矣,性之尧不亡走; 不加菀,不加枯,亦不亡以走。是故尧与桀互为主客,互相伏也,而莫相偏绝。”固在龚 自珍看来,人性即是人的自然禀赋,它谈不上善还是恶,善与恶与人的自然本性无关。 人可以成为善人,也可以成为恶人,那是后天人为的结果,而不是基于人的本性。龚自 珍力图说明人的本性是自然自足的,即便是后天的善恶无损也无益于人的天性,故言: “古圣帝明王,立五礼,制五刑,敝敝然欲民之背不善而向善。攻剧彼为不善者耳,曾 不能攻剧性;崇为善者耳,曾不能崇性;治人耳,曾不治人之性;有功于教耳,无功于 固(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f :版社,1 9 7 5 年,p 1 2 9 1 0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性;进退卑亢百姓万邦之丑类,曾不能进退卑亢性。 就是说,对于人性只能顺适,不 可改变。性是超越善恶、永恒不变的自然本质,统治者煞费苦心制订种种礼法制度以崇 善抑恶,这也只能改变人的后天行为,而对人的自然本性却无所增益或减损。这里龚自 珍对人性的看法虽然是宗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但他对人性的态度却是继承庄子“不 以人灭天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的自然主义观点。实际上,把“性理解为事物的本 然状态,把人性理解为无善无恶的自然状态,正是发轫于老庄思想。告子说“生之为性 , 其理论根源就是庄子的“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 。“性 者生之质 ,成玄英日:“质,本也。自然之性者,是禀生之本也。” 即性是与生俱来、 圆满自足的,无需附加任何外在的条件或形式。庄子还认为性之本然是天然合理的,任 何约束或匡正都会造成对身心的损伤。因此,最大的善莫过于“任其性命之情,也就 是摒弃和剥离掉礼教所强加在个性身上的虚伪矫饰,倡导个体生命的自我释放和超越能 力,来达到对异化的现存秩序的否定。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庄子的个性解放,则是 要把人从宗法制度和礼教文化的束缚下,从人的世俗价值和工具价值中解放出来。庄 子这种以个性为中心、强调人性自然发展的思想影响并启示了具有叛逆精神的龚臼珍。 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然自足的,对人性的任何干预控制,都是对它的压抑、束缚和 扭曲。相反,只有顺适人的自由精神和真实个性,才能造就健全的人格。龚自珍在病 梅馆记中对文人画士以“曲”、“欹 、“疏”的标准来“绳天下之美 的做法给予严厉 地批判,揭露了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对自由人性的戕害。其创作灵感也是来源于庄子: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 不以缛索。 可见,龚自珍是将庄子的自然主义观点填进告子的理论框架中,进而完成 其富于强烈批判精神的人性论。 龚自珍根据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提出无善无恶自然人性论的同时,又进一步肯 定了人性有“私的合理性,把形而上的人性论落实到普通人一系列“私”的行为活动 中。龚自珍认为,每个人都有“私,私并不等于恶,无私也并不等于善,善恶出于后 天的人为,而私是人生而具有的天性,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他认为虬怀私者,古人 之情也 ,是人们对生存渴望的合理性要求。为什么说“私合乎人的本性呢? 龚自 国(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1 2 9 o 庚桑楚见陈鼓心庄子今注今译 m ,中华书局,1 9 8 3 年,p 6 1 8 o ( 唐) 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见欧阿1 景贤,欧| 5 n 超庄子释译 m ,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p 2 0 6 西陈鼓应尼采哲学与序了哲学的比较研究转引自田刚 与鲁迅早期思想 j ,鲁迅研究月刊,2 0 0 3 ( 4 ) 骈拇见庄子今注今译,p 2 3 8 送广西梁抚公序三见龚臼珍全集p 1 6 8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珍在论私中说到: 忠臣何以不忠他人之君,而忠其君? 孝子何以不慈他人之亲,而慈其亲? 寡妻贞妇何以不 公此身于都市,乃私自贞私自葆也? 忠臣不忠他人之君是自私,孝子不爱他人之亲是自私,守寡之妻和贞洁之妇不公此身于 市也是自私。只不过统治者把忠信、孝顺和贞洁用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加以美化,大肆 宣扬这是感天动地的“大公无私”,以此来蒙蔽世人罢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 绝对公而无私的忠信,也没有绝对公而无私的孝顺和贞洁,“私 是人之常情,是无可 指责的。 龚自珍肯定人性有“私 ,是针对当时宋明理学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进行的 反驳。理学家把“私 蔑斥为“万恶之源”,说追求私利是“不仁、“无天理”,要求人 们“克尽己私,弃绝功利,达到“大公无私。封建理学的虚伪伦理道德是以“天理无 私为其存在的理论根基,因此为了彻底揭露它的虚伪面目,龚自珍就用“天地有私 来动摇“天理无私 这理论基础。他对“天地有私 作了生动的剖析:“天有闰月, 以处赢缩之度,气盈朔虚,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地有畸零华离,为附庸闲 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闼之内,日月有私也。 圆其实这段“天地有私 的精彩论 述并不是龚自珍的独创,而是他从古老的庄子那里挖掘出来的宝贵资源。庄子在天 道中借老子与孔子之口,表达了“性与“私的关系: 老聃日:“请闯,仁义,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 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 ”孔子日:“中心物恺,兼爱无 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口:“意,几乎后言! 夫兼爱,不亦迂乎! 无私焉,乃私也则天 地同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同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同有立矣又何偈偈乎揭 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 孔子认为“仁义”、“无私是人的本性,而老子坚决否定了孔子的观点,他认为“无私” 就是“私 ,连大自然中的天地、日月、星辰等等这些没有生命的事物,其实都是有私 。( 清)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5 年,p 9 2 曲同上 圆天道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 ,中华书局,1 9 8 3 年,p 3 4 7 1 2 广西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龚自珍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心的,更何况是人呢? 因此,老子嘲笑孔子“不亦迂乎”。这里,庄子认为“私就是 符合事物本性的自然规律,一个健全的人要顺“私”发展,而所谓的“仁义 、“无私” 则是“乱人之性 的根源。 龚自珍不仅能从庄子思想中汲取精髓,而且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庄子和龚自珍都提倡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和有私论,突出个性价值和人性自由。但在“天 与“人”的对立上,庄子扬“天 抑“人 ,还没有脱离封建传统的天人关系的牢笼。 而龚自珍则突破了传统的天命观,他说: 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我光造日月, 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我理造文字言语,我气造天地,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 国 龚自珍将“众人与“圣人”对立,尤其是把“自我”与“天命 对举,“我”取代“天” 而成为万物之主。龚自珍的自我观虽然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色彩,但是它标志着近代人 文主义精神的萌芽,具有反封建的文化启蒙性质。 2 1 2 由“心死 到“心力”的人心论 庄子肯定人性之自然,是为了将人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人性的 自由。而实现人性自由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人心的自由。因为“性”是指人先天的、 本然的方面,“心”是指人后天的、实然的方面,人性是通过人心显示出来的。 庄子认为:“趣舍滑心,使性飞扬。 如果迷乱人心,那么人的自然本性就会遭到 破坏。他批判人们恶化的生存状态:“大知闲闲,小知问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 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 缦。大知广博,小知精细,大言气势凌人,小言喋喋不休。睡觉时神魂交错,醒着时 又身心不宁。与外物发生感应,整日里勾心斗角。人的心灵时刻遭受着强烈的压制而不 自由,这是人类的悲哀。那么,如何解脱这种悲哀昵? 庄子提出的办法就是:在外要“无 撄人心 ,在内要“游心适性”。 王癸之际胎观第一见( 清) 龚自珍龚自珍伞集 m ,上海古籍 i 版社,1 9 7 5 年,p 1 2 圆蒙培元:“庄子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心灵的自由境界。”心灵超越与境界 蛔,人民h j 版社,1 9 9 8 年,p 2 0 8 固天地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 ,中华书局,1 9 8 3 年,p 3 3 2 固齐物论见c a - 子今注今译,p 4 1 1 3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龚自珍列庄子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庄子在宥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崔瞿问于老聃日:“不治天下,安臧人心? ”老聃日:“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铝合金生产线项目实施方案
- 合成氨及配套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 肉鸽产业园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药品验收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建筑构造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疗美容师综合素质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散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急诊科常见病例处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学脑卒中急性期的处理流程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外围生物安全培训感悟课件
- 资产收购居间协议书
- 【《游客体验视角下广西平南北帝山景区游客调查及景区开发问题和对策》15000字(附问卷)】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决赛30道答辩问题要点
- 《篮球教学课件》课件
- 库房供暖合同协议
- 码头项目事故案例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 妇幼信息管理制度
- 初一英语摸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